《瑜伽经禅修要诀》21-进入内在空间的方式.超越欲望.回到源头的喜悦.进化的终极

第四章 自在解脱

4.1 超自然力可由往世的遗留而得、通过药物获得,或通过咒语和冥想获得。

这里提到了一些内在的力量,这些内在的力量本来就潜在于你,只是你没有看到通向它们的那条道路。通向你内在力量的道路被你的各种思想挡在外面了,如果你能去除各种杂念,你也许将第一次看到那些能够通向内在深处的道路。

它提供了好几个去除杂念的方法。其中一个是也许你前生有禅定的倾向,你前生已经进入了某种非常深的禅定,以至于禅定的力量一直延伸到了这一世。这一世你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但是你自然的坐在那,就会自发的进入某种内在的宁静。

我记得印度的赛古鲁曾经提到过,很小的时候他就非常奇怪的喜欢独处,而且喜欢一个人呆在房间内看着角落里的黑暗。他觉得那个很有趣,他一看黑暗就能够看两、三个小时,他似乎沉迷在某种内在的经验里。类似这样的现象一定是从前生带来的。

印度的另一个大师也提到过,他上学的时候别人很喜欢打篮球,做各种运动,但是他对运动从来就没有兴趣,一碰到体育课要打篮球了,就独自跑到旁边的大树下坐着。他可以完全沉醉在那种内心的体验里,他每次坐在那棵树下,莫名其妙的就开始进入某种内在的享受,他似乎被某种内在的甜蜜吸引住了。

所以这些力量可能是你前生向内走的惯性产生的,也有可能通过某种药物,这种药物可以是吃进去的,也可以是闻到的。比如说在日本香道里面,他们会找各种配方的香料来烧。一旦闻到那种香气,闻到那种烟味,你就自动的进入了某种内在的沉醉。那个味道是让你进入内在空间的一把钥匙。

其实你进入内在空间有许多种方式,可以通过香道,通过闻一个味道;也可以通过某种音乐,也许某个非常让人沉醉的音乐,立刻会打开那扇大门。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验过,或者有没有类似的体验:有时候某些音乐会立刻抓住你,抓住你的整个神经,立刻让你融入到某种内在的非常上升的体验,而不是下降的体验。你突然间被某个音符激荡得升起来了,而且是向内升的,向内在的深处并且是高处飘上去了。它更像是一个内在的向上飘的经验。

有时候药物、音乐、或者是香气,甚至是某种食物,一杯咖啡,都可以让你开始向内在的高处飘起来。这些方法都曾经被用于禅定,古人一旦发现有某种方法可以让你向内融入,他立刻就抓住它,立刻把这种方式引用过来。比如葛吉夫曾经提到过,在强烈运动当中突然喊停,在你拼命的奔跑的时候他突然喊停,你必须在一秒钟里全部停下来。在那个瞬间,你突然发现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其实并不是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还是那么嘈杂;而是突然间你经验到了一个内在的安静,那扇内在的大门被打开了。

各种方式,各种能够打开你内在世界大门的方式,都曾经被利用过。在玛雅的文化里,他们非常喜欢喝一种用草药酿制的酒,他们甚至给远道而来的客人献上这种酒,必须要喝。而这种酒非常奇怪,酒精的含量并不高;但它有某种很快能够让人沉醉的效应,所有喝了那种酒的人,在几分钟以后就开始神迷了。它并不是迷幻药,它只是有某种神奇的草药的作用。

在萨满的文化里,用药物获得禅定甚至被更详细的记载下来。他们了解各种各样的神秘草药,并且知道那些配方,只要按照那个草药食用,你就会经验到某扇大门被打开。虽然那个打开的力量是来自药物,但至少它给了你短暂的能够经验内在世界的一瞥。它给了你20分钟、30分钟甚至一个钟头,能够融入那个内在的空间。

而一个人一旦融入了,他就一定会情不自禁的想再一次融入进去。因为那个内在空间是如此的令人神醉,令人神迷。就好像你在听音乐,你突然随着音乐的高潮来到了内在的高处;然后下一次你就会情不自禁的再想听那一段音乐。或者你出门旅游的时候,某一个宽阔的场景突然间使你感觉到心旷神怡。而人的灵魂总是希望再一次获得那个快乐的体验,所有大多数人都希望用音乐,用美丽的风景,用旅游,用一杯咖啡来再一次回到令自己陶醉的经验当中。

当你通过这些方式,突然打开了内在空间的大门,你会发现那道大门仅仅是第一道大门,它里面深不可测,你甚至能够深入到更深的的方。而当你往更深的深处走,你就会渐渐发现越是内在的深处,就越是拥有各种色彩,各种神奇的音乐,并且携带着各种内在的力量开始向你展现出来。

通过一个咒语的重复,你也同样能够打开内在空间的大门。葛吉夫在书里提到:他曾在高加索遇到过一个能进入神醉,看到人未来的男巫师。他亲眼看到男巫师点了一根蜡烛,整个房间保持昏暗,只有微弱的蜡烛光在摇曳,然后男巫师开始喃喃自语,重复一些神秘的咒语,渐渐他发现这个巫师进入了某种恍惚的状态。在恍惚当中,无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能够通过内在的意识来回答。当他醒了以后,却完全记不清楚刚才自己说了些什么。

所以你可以通过一些咒语的重复来打开那扇内在世界的大门。你可以通过药物,可以通过前生的串习力打开内在世界的大门。但是前三者——咒语、药物或者前生带来的串习力都是被动的。没有药物你就打不开了;没有咒语的重复,你就走不进那扇大门;唯独第四者,通过主动的进入冥想,你完全能够掌握打开内在大门的方式。但也唯独第四个,通过主动静坐冥想的方式是最难的。也许吃药物对你来说是容易的,也许反复念诵一句咒语达到恍惚的状态,对于常人来说也还是可行的,但唯独经过静坐冥想、主动的融入需要一定的功夫,需要真正的训练。我们的以太冥想,就是教大家从音乐里进入内在的空间,这其实并不难,只要你掌握方法。

4.2 生命从低级到高级的转化,是出于自然的推动力。

这一点非常清楚,整个生命都在向前运动,甚至整个宇宙都在向前运动。无论你愿不愿意,那个进化是按照整体的方式自然推进的:从石头到植物到鱼、动物,一直到人类。整个自然界都在推动那个进化的发展。它是出于一种整体的推动力。即使你成为一个人了,作为一个人你从来都没有想过:我要开悟成道、我要成佛成神,你从来都不这样想,但是你仍然在整体进化的推动下,迟早有一天你会变的越来越成熟,即使你不付出任何努力,只不过那个过程会拉的更长。你如果通过主动的选择,也许本来要经过几百世的进化,会被大幅度的浓缩到六到七世。你是愿意花更长的时间、受更多的苦,还是愿意大幅度浓缩那个轮回的次数,完全取决于你本人的选择,都可以。这个在神的眼里,在宇宙的眼里,没有差别。你可以选择慢,没有问题,并不是选择慢的人就是很懒散、懒惰的人,并不是这样。你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性来选择。

4.3 好和坏的行为不会直接引发蜕变,只是除去了对应的障碍,就好像农夫搬走石头,才能耕种灌溉一样。

在整个宇宙的眼里,无论你做的好或者坏,都是你进化当中的一个环节。并不存在你的某一个行为对于整体来说是真正有伤害性的,其实是不可能的。无论你作了什么,你都将使你的灵魂觉醒,即使你杀了人。如果你杀了一个人,而你的灵魂一定会想体验它的对立面,也就是体验被杀的经验。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即使杀了人,对你的灵魂也是一种体验,你的灵魂会在下一世会在某个时候体验被人杀害。所以对于宇宙来说,这两者没有哪个是好还是坏,它们都会引发你进一步的体验生活,使你有更进一步的亲身体验。因此对于灵魂来说,无论怎样的体验,都将产生一个激励的作用,即使是痛苦的体验。

而你在体验当中会渐渐的学会去除那些障碍,你开始变的越来越有经验,你开始知道某种方式是让你绕路的,而某种方式能更加直接的来到正确的方向上。人总是从各种各样的错误开始总结经验的。无论你犯了什么错误,你只要在那个错误中学习,那么你的错就没有白犯。

4.4 意识源于真我的力量。

 也就是你最终要找到的就是那个真我。当你使用你的意识,当你越来越接近那个源头,你的有意识状态就越来越强大。随着你有意识的强大,你的力量就越来越增长,内在力量就越来越展现出来。

4.5 所有的意识,都依然被原初的意识所掌控。

这点非常奇怪,那个原初的意识是指什么?那个原初的意识指的就是宇宙爆发以前最初有意识的那个点,也就是上帝本身。你可以称祂为上帝,你也可以用佛教的词语,称祂为涅槃、法性,或者称祂为如来藏,称祂为神。或者你用一个非宗教的词,禅宗所提到的“禅”,或者道家所说的“道”,人格化的或非人格化的词都可以。或者直接用这里的词:原初的意识。那个最原创的,那个始于宇宙创生以前的意识。

我们所有的意识和灵魂都创生于这个源头。你是祂的一部分,没有第二个人,所有的人只是一个人,你只是同一个人的无数的化身。可以说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人,就是那个源头。我们所有分出来的都只是祂化现出来的一个梦而已,都只是祂千千万万的化相。所以最初的源头仍然控制着被创造的灵魂。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的意识深处都与祂相连。

所以天主教讲:上帝不在我们外面,就在你里面。内在的最深处就是上帝。禅宗也讲过同样的话:你的本来面目就是那个祂。当有一天你真正的开悟,你会发现你最终的面目就是祂,没有别人,你不可能是别人,你永远是回到祂。所以禅宗给了一个非常中性化的名词:祂——并不是男的他,也不是女的她。没有男女,就是一个祂。

4.6 只有去除欲望,才能达到三摩地,才能到最高的。

你要回到那个祂,需要在意识里去掉所有的欲望,也就是4.3提到的那些障碍,那些绊脚石、杂念通通去掉。你突然就发现,这就是三摩地,你会发现你已经在内在的空间里、内在的世界里。你突然发现你这个内在的深处充满了明亮,祂是一个无法比喻的源头。你会发现这个源头是无限大,同时又无限小。祂甚至比一个点还要小,比整个宇宙还要大。

《达摩四论》中提到,你最终的佛性是无限的光明。而那个光明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祂是最高的、最终极的。你很难理解一个大而无外的东西,同时也是小而无内的。因为祂是超越空间的,如果有空间存在,那还是在这个物理世界里,无论多么伟大、巨大、浩瀚,它还是一个空间。

但其实整个宇宙都在一粒微尘中,都在祂里面,而祂不占任何空间。上帝本身不占任何空间,但祂却既是无限的广大,又是无限的小,小的比零还要小,祂连零都不是,或是说祂是一个彻底的、绝对的零。

4.7 瑜伽士的做法,不存在黑白之分。可其他人的,不是黑的就是白的或者是两者混杂。

一个真正的瑜伽士是一个真正回到源头的人,这样的人才能称作瑜伽士。并不是一个在道路上的人,而是一个在终点的人。他的行为你无法用黑和白来区别。一个禅师有可能是慈悲的,慈眉善目的,也有可能是凶狠的。历史上很多像马祖、石头希迁这样的禅师,他们有时候对待门徒非常暴力。他们甚至一脚把门徒踹晕倒。这个行为在别人看来可能是黑的,但是对于他本人来说,他的行为已经完全超越了黑和白。

禅宗里面曾经有个老禅师一生都在斩蛇,而且他经常有意到山上去走一圈,看看有没有蛇。他一旦看到蛇,就立刻用那个禅杖劈它的头,将蛇头砍断,毫不犹豫。后来他的门徒就学他的样子也要砍蛇,他立刻阻止他们,说:只有我可以,你们谁都不可以。因为你们这样做,那个杀业一定会回到你们身上。但是我并不是杀它。

美赫巴巴提到过:所有动物的进化中,唯独蛇是像一个头尾相接的圆一样,它永远都跳不出蛇的形体,除非一条蛇被人类杀死,它的下一生才可以脱离蛇的形体继续进化。如果一条蛇不被人类杀死的话,它将生生世世转世为蛇,永远都出不了那个环。

这就是为什么那个禅师或者印度的一些大师看到蛇就一定要斩首的原因,他们在帮助它脱离蛇的形体,好让它进入下一步的进化行程。对于一个常人来说,杀蛇的行为是非常恐怖的,那个杀业对于佛教徒来说尤其严重。但是对于一个大师,一个真正来到终点的瑜伽士,却并不是这样。他完全知道一件事情的内在原因,他并不在乎你看他显示出怎样的行为,他完全知道那个行为是真正的帮助了一条蛇。因此,不要用外在的行为去评判一个真正的大师。你可能完全无法理解一个真的成道者某些奇怪的行为,而且他也没有那个心思,向你一一解释那些行为,所以有些事情也许很难向你说清楚。但是一个普通人的行为,一定表现出善恶,或者善恶两者的混合。

4.8 果报与上述三者一定是一一对应的。

一个普通人的行为一定是有回应的,无论那个回应是什么。是黑的,一定会有黑的回应过来;是白的,一定会有白的回应过来;这两者混合的,一定会有这两者混合的回应。但是你很难用黑的抵消白的,这是不可能的。《坛经》里面,六祖慧能曾经讲过,一个人前世做了很多恶,他这一世想做很多善来抵消那个恶,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现在做的善,以后会有善的回应,但是你以前做的恶,一定也会有恶的回应。所以善恶是分开的,并不能相互的抵消。

4.9 因为记忆和习性,不管空间、时间还是物种的各种变化,果报都是必然的。

即使空间的距离,时间的跨度,都无法阻止那个回应到来。那个回应在瓜熟蒂落的时候,迟早一定会回来,即使你这一世投胎在地球上做人,你下一世转世到另一个星球上,成为另一个星球上的物种,那个回应还是会找到你,还是会回到你的身上;即使横跨整个宇宙,那个回应也一定会在瓜熟蒂落的时候来到你身上。所以,一个人一定要谨慎你的行为,你抱着侥幸的心理,说我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规避那个效应,这其实是自欺欺人,没有任何方式能够回避因果的效应,即使上帝本人。上帝说免了你的债,祂只是把你要受的债移到了祂的身上,或者移到了某个成道者的身上。那个重担被转移了对象,但是重担仍然要被某一个人承受。所以那个回应是一定在的。

4.10 永恒不变的是对喜乐的渴望,欲望和习气没有头也没有尾。

这一点很清楚,每一个灵魂,最终的追求都是喜乐,如果一件事没有内在的喜乐,你一定会对它了无兴趣,无论你做什么,你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喜乐;无论你做什么,既使你做的事情看上去是为了别人好,那其实也是为了某种内在的喜乐。而欲望和习气没有开头,宇宙没有初始点,在这个宇宙创生以前有另一种宇宙同样存在,所以从来就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它一直会在。

4.11 它的存在依靠因果的支持并离不开对象。

这点和佛陀讲的十二因缘完全一样,所有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效应,而且是连锁性的效应,都是相互二元对立的效应,有一个对象有一个本人,如果没有对象和本人那些因果效应就无法产生出来。所以它一定是以二元方式,相互摩擦、相互碰撞产生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而且那个连锁效应,它永远没有头,也没有尾。

4.12 它们按照各自的形式原理存在,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

所有的这一切都按照宇宙法则永恒的存在,一切都在能量法则的运作下,没有谁能够违反,没有谁有任何侥幸的权利,一切都在灵性的物理法则下运转。对于灵性的物理法则,每一个人都应该深深的了解。两千五百年前,佛陀用因果的法则来解释那个力量的循环,我们现在用更深的理解,也就是因果背后那个能量的运动,也就是平衡法则,这对现在人类来说也许更恰当。平衡的效应,一切都会回来,迟早有一天会回来,因为这是能量的平衡法则。

4.13 它们按照各自特性,或潜或现。

能量会以它们各种各样的方式按照每一个事物的特性来运作。葛吉夫曾经讲过整个宇宙都是数学,精确到像数字一样,你甚至能计算出某一件事将会在什么时间点上发生。这点古人是很聪明的,他们根据星象,根据各种神秘数学的方式,甚至能计算出那个点。

4.14 存在的都是一体的,因为进化是整体性的。

这个讲的太好了,所有的事物都是相连的,没有任何事物是分开的,因为这是一个整体。你在影响着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在影响着你;你的所有过去在影响着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的过去也在影响着你。所有的一切,最终都是一个整体运作、相互协调的经验。个体的经验仅仅是你的主观,仅仅是个错觉。没有任何人能脱离整体而存在,即使是你躲入深山,躲入岩石,你依然与整体相连,你依然受着相互牵制的影响。

这一点如果可以更好的理解的话,将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相当巨大的影响。人类太分裂了,以国家为边界,以种族为边界,以家庭为边界,认为边界以外和你就没关系,你以为边界以内好了,你家庭好了就万事大吉了。但其实不是这样,所有的事情都在相互影响当中,而那个影响是相当显著的。

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讲过,你内在的阴暗倾向,你内在的某种抑郁倾向,将直接的影响这个世界某一个地方的战争。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有战争有苦难,也意味着你内在有一个地方一定是黑暗的,他们一定是有一个对等的效应。

有人问我:怎么样做吸引力法则,以便吸引来更多更好的东西,更多的财富?其实,最终的吸引力法则就是不要吸引,完全忘掉外在的任何东西,完全忘记你想要吸引的任何东西。当然你可以有一个愿望,但有一个愿望以后要立刻把它忘掉,你要做的其实是:使你内在深处那个黑暗的角落变的光亮起来。而当你内在深处变的越来越光亮,你的外在将不得不变的光亮,不得不变的美好。因为你的内在与外在,一定是对等的,一定是匹配的。因为你们是一体的,从来都不曾分开。

所以真正的吸引力法则,是忘记所有的吸引做你自己,而且使你自己越来越光明,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喜悦,这才是真正的吸引力法则。

4.15 即使是同一个事物,不同意识看出不同的结果。

这个就是刚刚讲到的,即使同样的事件,一个内心灰暗的人看上去就会灰暗,因为他只能看到世界的灰暗面。而一个内心阳光的人,立刻会发现世界阳光的一面,世界看上去很美。

以前印度的圣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让门徒把一袋黄金放在桥上。一个倒霉的人,即使一再一再的路过那个桥,他也不会看到那袋金子,他只会看到一个破口袋,他根本没有兴趣弯下腰打开袋子来看一下。而一个真正内心阳光的人,真正与这袋金子匹配的人自然就会看到。那个门徒不相信,他觉得这不可能,这仅仅是概率而已。结果他们就去做实验了。师父把一袋黄金摆在那个桥的正当中;许多人走过去了,都是行色匆匆,满腹心事的样子,但没有人看到那个口袋。最后来了一个小孩,他看上去非常快乐,整个世界在他眼里充满了未知的灿烂,他一上桥就注意到那个口袋放在那里,非常欢乐的打开口袋想看看里面是什么。

所以当你的内在是阳光的,你才能看到同样阳光的东西;当你的内在是灰暗的,即便黄金放在你面前,你也是看不到的。事情总是这样,非常奇怪,一定是内外匹配的。因为你们是合一的,你们是同一个东西,是一体的经验。

4.16 心灵的认知能力深浅决定了对事物的知觉程度。

当你的内在心灵达到了足够的深处,达到了更深的光明,更深的喜悦,更深的美好,你自然可以看到那些别人没法看到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对于你来说,现在变的敞开了。那些灰暗的人,那些心灵滞塞的人,将无法看到它们、无法了解它们。所以你要看到更多的美好,要了解这个世界更深的神秘,你必须向内在深处走进去。只有你的内在深处变的更深了,更灿烂了,当你睁开眼睛的时候,外在世界的神秘才会也开始向你显现。你的内在与外在一定会相应。当你的内在达到多深,你就能够达到外在世界多深的深度,你就能达到别人内在世界多深的深度,这是一个正比的效应。

4.17 心灵此刻存在层面也决定了对事物的知觉程度。

就是这个含意,当你心灵被调整到初禅的层面,你一定能看到初禅的天堂;当你的心灵被调整到至二禅的层面,你一定会看到二禅的天堂。佛陀在涅槃的时候,他依次的进入了四个禅定,并且完整的巡视了一遍四个禅定的所有层面。

你的心灵有许多的层面,佛教提到内在深处一共有九个内在禅定的层面,九次第定。而其他宗教,美赫巴巴提到有七个层面,等等,他们划分不一样,但含意是完全一样的。当你调整到某一个层面,自然就会看到那些和你相应层面上的事。

4.18 源头知觉所有的层面,因为最高的知觉者是永恒的。

你可以调整你意识的频率,但最终的那个源头,知觉者是永恒不变的,祂是最高的频率、最终的频率,祂是看到所有层面的那个源头。而你调整你的意识频率,经验所有的内在层面,最终的目的是告诉你:你不属于这些自低到高的所有层面,你属于那个最终的超越,你属于那个最终的知觉者,祂超越一切层面,所有的层面对那个知觉者而言都是祂里面的一个梦,都是上帝心中的一个游戏;整个宇宙都在你的里面,都在永恒的灵的里面,整个宇宙都是你里面一个美丽的梦。你可以调整你意识的频率经验宇宙所有的层面,九个层面或七个层面,但是你最终发现,你将超越这一切,这就是那个你,这就是最终的神秘。

4.19 各个层面都不能自己照亮自己,因为它们仅仅是被知觉对象。

它就告诉你了,你如果认同你看到的那些层面,那些对象,就无法转过脸来看到你本人;也就是转过脸来看到你那个知觉者,那个永恒的灵。有一天当你看够了,所有的对象你都看够了,突然你的意识开始转过脸来与那个源头合一,这个时候你将真正的与上帝合一,与那个永恒的灵合一。

4.20 融入时知觉者和对象不能共存。

这里的知觉者并不是指看的人,而是指意识本身。当你某一个瞬间突然回到源头的时候,所有的对象都会消失掉,整个世界都会化为乌有,完全消失殆尽,因为它们仅仅只是上帝里的一个梦,当你彻底融入那个源头的光芒,彻底融入最终的实相,世界在那一瞬间消散了。

4.21 用意识来知觉意识,是无穷尽的,只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

它告诉你,你除非摆脱所有层面的觉知,回到那个最终的灿烂。如果你想用另一个方式,也就是意识向后倒退的方式——意识向后倒退,意味着你要以倒退的方式回到源头,同时又保持住对所有眼前事物的觉知——这是不可能的。无论你多么倒退,都无法倒退到最终的源头,你会发现可以你一直倒退下去,无穷无尽的向后倒退下去,但也无法退到那个最终的点,只会导致思想的混乱。

所以有人讲,觉知是看到你的身体,看到你的思想,看到有一个意识看到你的思想,然后你可以继续向后退,看到有一个意识看到你的思想,而又有一个意识在看到你刚才的那个思想。你可以继续往后退,但是这个方式是错的,无限倒退并没有什么用。

4.22 知觉高一层的意识,需要更高层的心灵。

你在同一个平面无限倒退都永远倒退不到底,你只有向上跳跃,达到更高的层面,更高的意识,突然间你就跳跃了所有的低层面的事物,突然间你就回到了那个源头。这就是禅宗讲的为什么最终的那个开悟叫做一跃,而且是向上跳跃,它并不是一个平面的跳跃。当然这个向上跳跃只是语言上的,它并不是真的向一个物理的上方跳跃,只是一个比喻。心灵必须超越这个物理世界,超越所有的层面,并且最终向上回到最高的源头,这才是正确的方式。

4.23 知觉过程中,知觉和知觉者互相影响。

非但你用你的主观在影响你看到的事物的颜色,而且你看到的事物也会影响你的感受,这是一个双方的效应,互动的效应。如果你看到一个悲伤的人,突然你发现内在也产生了某种悲哀,显然你被他影响了,你被他着色了,所以你们双方都在影响着对方。如果你能够在黑暗里保持光明,那黑暗就会被渐渐的点亮,或者那黑暗会被立刻点亮,所以你也反过来在影响那个黑暗。因为你们是一体的,你们一定会相互的影响。

4.24 心灵受到欲望的影响,来自于最高的存在,因为它具有混合性。

这一点就很奇怪了,整个宇宙(刚才提到过)都在上帝的心里,都在那个源头的心里,刚才提到所有被创造的灵魂都受到那个原创灵魂(那个源头灵魂)的影响,其实祂始终影响着你,影响着整个世界,此时此刻你仍然受着这股力量的影响。祂甚至在催促着你的欲望,催促着你的某种直觉。你内在深处来自于那个源头的某种催促、某种呼唤,仍然一直在你里面敲响了警钟。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莫名其妙的觉得仍然缺了一些什么,即使他有房有车一切都有,所有的物质都有,但内在深处总感觉还是缺了些什么。这就是你内在的灵魂仍然在向你低语,仍然在告诉你一个你真正需要、真正渴望的东西:那个最终的极乐、那个最终的与上帝合一。除了那个能够真正满足你,没有别的任何其他能真的满足你。所有的心灵都有一份原始的欲望,来自上帝的欲望,那个欲望在提醒你在催促你,它来自于你的最高者,它来自上帝本人,它出于进化的需要,一直在潜移默化的推动你。

4.25 有能力的知觉者,真我和思维是分开的。

一个真正的瑜伽士,他达到了知觉的源头,彻底的与他的思维分开了,他彻底的与他的感觉分开了。

4.26 脱离于思维,就可以自由。

这个时候真的是自由的。一旦你能够超越你的思想,你就获得了真正内在的自由,你的思想是唯一牵制你的东西,它不停的把你牵到东、牵到西。

4.27 一些思维来自曾经的习惯。

这些思想都是过去的记忆,过去的习惯。

4.28 如上所述,摆脱习性就是除障。

你如果能够超越这些思维的惯性,超越你头脑里的记忆,你就是去除障碍。

4.29 达到那种状态,脱离思维,舍弃欲望,就达到了三摩地。

当你能够超越你整个的头脑,全部的记忆,你就真正的超然了,完全超越了你所有的记忆和欲望,这个状态就叫三摩地的状态。

4.30 这样痛苦消失,因果障碍去除,终得自在。

你一旦超越了你的思想,痛苦就消失了,那个痛苦就是来自于你思想的欲望,各种各样的欲望。无论是获得了还是没有获得,你都会产生痛苦。没有获得你一定会痛苦,你会感觉到某种渴望;而当你获得了,一样会痛苦——你会发现它无非如此,你开始产生了新的渴望。而当你超越了所有的欲望,你就真正的获得了自在,免除了头脑的痛苦。

4.31 因为全知而无所障碍,无限展现,感官的效应会很小。

你开始免除了所有头脑的信息,变成无限的内在,你达到了无限的源头。这个时候即使感官的作用也变得很小,或者说感官的作用也变的很大——现在你开始利用所有的感官,通过源头的力量,利用你整个的头脑,你开始变成上帝的仆人,而那些来自头脑的感官效应对你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一个真正超越的人达到最深的深度以后,即使产生强烈的身体疼痛,对他都没有任何的改变,他完全可以超越那个最剧烈的痛苦,仍然保持镇定和超然。这就是一种完全超越的真功夫。

4.32 最终目标完成,三态进化终止。

当你能够超越最深的疼痛,最深的感官刺激,最深的痛苦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彻底的与那个源头合一,这时候三态的进化就终止了。三态的意思就是指主体、客体、和超越的意识状态本身。也就是整个宇宙是一个客体,而你作为一个单独的灵魂,单独的人在看着这个宇宙世界,你是一个主体。而当你开始觉知到你在看着周边的世界,这是第三个意识状态,这三者就是三态。当你达到最终的源头,意味着这三态的进化都达到了终点。

4.33 持续的进化终点是明显的转化。

量变达到了质变,真正的转化回到了源头。

4.34 当三态完成使命,达到自在,获得了所有的知识,此刻才是绝对的自由。

也就是三态里面的整个宇宙,包括你的身体,都是为了你最终的进化设计的,整个物理宇宙乃至整个七个层面的宇宙,没有别的目的,那个目的都是为了设计让你实现内在的成长。而你达到了最终的源头以后,整个物理宇宙的目的就实现了。一旦你回到了源头,也就意味着你拥有了所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整个源头的知识,整个物理世界的知识,全部都在你的那个源头里,这就是绝对的自由。

今天我们把整部《瑜伽经》非常圆满的结束了,感谢大家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倾听。希望这部《瑜伽经》能够使你认识到你内在源头的真相,认识到你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要追求的是什么,使你意识到生命还有一个巨大的快乐源泉,而对那个快乐源泉的追寻是所有人生的目的。如果没有对上帝的追寻,整个生活立刻就变的灰暗了。所以希望《瑜伽经》的讲解,希望整部《瑜伽经》能够打开你心灵的那扇大门,成为真正伴随你人生的内在导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