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今释033-余习流过.自然的抒发.初信到七信

余气流过

我们今天是《楞严经》的这一段: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我们上次讲到乾慧地的第一个住,信心住。讲到这个乾慧地后面第一个住,也就是十信位的第一位,这一位相当于南传四果里的初果。它意味着就好像一个人已经张开了双眼,他已经看到了道路,他的信心因为他的亲身的看到、亲眼的看到,已经确立了,所以叫信心住。中道纯真,他已经明白什么是那个心了,所以他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他在这个里面,在空性里面,在浩瀚里面,圆妙开敷,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他在这个状态里变得越来越深入,重发真妙,他好像在挖掘,他好像在向下探索一样,向下深入一样,重发,就好像他还不满足,他还要再一次的重新的经验似的,叫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就好像这只是打开了一扇门一样,他第一次打开了那扇门,第一次看到了门内的风景,那里面是个浩瀚的花园,甚至用花园都无法形容,它比花园大得多,里面是一个天然的,就好像天然的湿地,面积非常大,里面依然有各种各样的风景,依然有各种各样的探险,里面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条道路。他仅仅只是打开了那扇门,跨进去了第一步,信心住而已,只是第一步,这一步仅仅是跨过门坎,踩在门坎边上,踩在门坎里面的那一步,这只是开始的那一步。

接下来,眼前的这个花园,对他来说依然是充满神秘的。真信明了,但他不怀疑了,他的信心已经建立了,他知道这条道路是对的,他知道门已经打开了,这点他非常确定。他完全的知道门已经打开了,他已经跨进来了,因为没有第二扇门,这是唯一的大门,所以他真信明了。对于这一点、对于信心、对于他未来的可能性他是非常清晰的,他知道佛陀、佛果就是他未来的那个可能性,对于这一点他非常清晰,没有任何怀疑,他已亲眼见证了那个空性,那个心性。所以用不着任何人来向他证明,他是亲见的,他对于空性,完全亲见,他知道那是他自己的东西,它不来自于别人,它不来自于外在。他知道那个空性是他自己的,属于他的,他现在要做的仅仅是深入它而已。所以这非常清楚,这没有任何怀疑的空间。

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阴处界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十八界、眼识、耳识等等,色尘、声尘等等等等,六根、六尘相对应的所有的关于自身的这些体验,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六尘的,是内在于你的还是外在于你的。也就是说凡是他体验到的,凡是他亲身体验到的,无论是里面的外面的,都不能为碍了,现在不能欺骗他,他似乎睁开了双眼,纯真了双眼,他似乎以一个非常干净的眼睛在观察着。并不是说他完全无碍了,而只是说他变得更加清晰了,这种无碍并不是形式上的或者行为上的无碍,这种无碍是指心灵上的,他变得拥有一颗清辙的双眼,他变得更能够干净的观察了,所以说他一切圆通,他在灵性上,他在心灵上是圆通的,他在理解上是圆通的。也许他在事务上还无法完全的圆通,因为他有肉身的存在,他需要睡眠、需要饮食、需要食物,这些对于一个拥有肉身的人类来说依然是一种限制,你没法说我可以用不着吃用不着睡,当你肉身存在的时候,你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这个生命的限制的,你必须要这样,你必须要吃,你必须要睡。但他的心灵上,已经完全的融通了,这种融通使他在心理上忽然间解开了一些滞碍,解开了一些阻碍。

你知道一个人如果心灵上有阻碍的话,它会反映在各个方面。我今天正好在新闻里看到一则这个很有趣的新闻,说一个小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的视力忽然从1.5下降到0.2,视力在短短的一两天之内突然间几乎要失明了一样,只有0.2了,他的妈妈非常的急,很着急,到处看病,医院里去检查,结果查出来眼球的功能非常好,没有任何的问题,那就很奇怪。最后,在一家医院查了以后答案还是一样的,没有任何问题,然后那个医生呢,忽然就拿了一瓶眼药水对那个小孩说:我这瓶眼药水是神仙眼药水,滴进去以后你眼睛就立刻能够看见了。然后就帮他滴,滴了以后,十分钟以后,这个孩子的视力神奇的恢复到了1.0,而这个眼药水并不是什么神仙水,它只是普通的润眼液而已。为什么这个孩子他的视力会忽然丧失掉,滴了点润眼液忽然又回来了呢?原来这个妈妈给这个孩子报了一大堆的补习班,他只是个孩子,他还非常小,他妈妈就给他报各种各样的班,弹钢琴的班,画画的班,这个班那个班。他变得越来越从心理上抗拒,他变得越来越有压力,越来越反感,以至于他忽然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关闭,他在心理上有一种想要关闭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他神奇的丧失了视力,他的视神经停止工作,他的眼球虽然能清晰的看到画面,但那些画面无法通过视神经反映到脑海里去。

所以当一个人如果心理上有一些什么的时候,它就会反映到整个神经系统,而当一个人内在变得非常的豁然,他的心忽然变得豁然的时候,有一些神秘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你的神经系统。你会感觉到你的心不知道为什么忽然间打开了,你没有用任何方法,你仅仅是因为拥有了信心,你仅仅是因为内在变得如此的清晰和圆通,你仅仅是因为没有任何怀疑了,仅仅是因为这样,忽然有一个片刻你会感觉到你的心好像打开了,它很神奇,它非常神奇,你没有用任何方法。有一天,你早晨醒来或者有一天你在静坐的时候,你忽然间觉得你整个人都打开了,你不知道它是怎么打开的,但是你能感觉到,有一种豁然的敞开忽然就来了,那是你的神经系统自己在做,你的神经系统、你的内在一定在做着一些什么,那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一些事,它忽然做了一些什么。然后忽然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你忽然回忆起了一些不可能被回忆起来的事情。我记得在程叔彪的传记里面,他的回忆录里面,他曾经记载过一段神奇的事。程老是在打坐的时候,他在打坐念佛的时候忽然间彻悟的,他的彻悟来的比较突然,忽然间彻悟的。彻悟以后,他了悟以后没过多久,并没有很长的时间,他发现他里面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那不是他做的,那是他里面自己在做,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发现里面似乎有些微妙的变化,非常神奇。就好像你的身体自己知道要怎么样运送血液,怎么样呼吸,怎么样心跳,你的身体知道的似乎比你多得多,它知道怎么样吸收营养,怎么样吸收养分排出二氧化碳,排出身体的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吸收一些有用的元素等等,你身体好像知道的比你多得多。程老在他了悟以后,有一段,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他觉得里面发生了一些什么,但他说不清楚。那个现象没法用语言来形容,但那个现象一定是在他了悟以后才会发生,因为一个人的心改变了,你的肉体,你的神经就一定会发生改变,它是一个对等的关系,一定会这样。你信心变了,你的面相都会改变,是不是?你的心灵变的自信的时候,你的脸就会显的非常的自然和圆满,一切都会以神秘的方式在变化。而程老里面发生了一些不知道为什么的变化,几天以后,他的脑海里忽然间清晰的回忆起一些场景,那些场景完全是清晰明确的,它们不可能是幻觉,因为清晰到他能够回忆起曾经写下的一本书的具体的文字,那本书叫《拣魔辨异录》,这本书谁写的呢?雍正。他忽然回忆起了雍正写的一本书叫《拣魔辨异录》,他还回忆起了更多的事情,更多的细节。这种回忆和你想象你曾经是谁是不一样的,想象毕竟是想象,它不可能是真的,但是当你回忆一个东西,你真实的回忆你昨天做过的事,昨天见过的人,那些场景都是真的,所以你能够很清晰的辨别出哪个是你的幻想,而哪个是真实的回忆。

一些曾经的记忆忽然被打开了,这只是一部分而已,那个被打开的东西其实要多得多。人们总是渴望经验更多的维度和层面,经验更多的宽广度。他们以强盗的方式、以抢劫的方式想要打开你的大脑,打开你的潜意识,但这是办不到的。唯一的打开它的方式,就是你先在你的心灵当中,你要具备那种品质,具备一个全然的自信和放松的品质,具备一个充满信心而辽阔的品质。在这种状态下,你不可能不打开一些什么东西,一个拥有辽阔意志的人,他是不可能不打开一些东西的。因为你的心变得不那么狭隘了,你的心变得更加的敞开了。当你的心变得辽阔,你忽然发现你的智能在神奇的增长;当你的心变得辽阔,你忽然发现你变得更能够悠然而放松了。你里面有些品质在发生极其微妙的变化,你变得更睿智了,你变得更深邃了,你变得拥有更宽广的记忆度了。那些几乎是不求自来的,那些记忆,那些曾经的往世的记忆,那些理解力,那些如此深奥的智能,它们都自己来了。

自然的抒发

据说苏东坡有一个好朋友叫佛印禅师,大家听到过吗?就是“一屁过江来”那个典故的那个佛印禅师。苏东坡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写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很得意,这首诗他写完以后非常得意,请丫鬟马上送到江那边的佛印禅师那儿去,要佛印禅师欣赏欣赏,他自以为这个诗写的多么棒,他的境界已经多么高深了,他那个意思就是要佛印禅师欣赏欣赏。佛印禅师看了以后,就批了两个字“放屁”,然后再让书童送回来。苏东坡看了以后,呃,立刻就翻脸了,大怒,马上自己就过江来了,他要来向佛印禅师兴师问罪,我写的这么好的诗,你竟然点评两个字“放屁”。佛印禅师看他来了以后哈哈的就笑了,这个典故很有名,他说你既然八风都吹不动了,竟然被一个屁就吹过来了,叫“一屁过江来。”苏东坡一听这个话就认输了。佛印禅师确有其人,记载当中他是一个没上过学的人,他是一个没文化的人,目不识丁的人。他从小出家以后,有一天在师父的手下忽然了悟。他的了悟也是像程老一样,忽然了悟。这个人了悟,由于他没有上过学,没有文字的牵绊,所以他没有所知障,那些大脑里的知识他没有,他很干净,他非常干净,所以了悟以后他更干净了。他打得更开,他没有那些曾经积累的垃圾主观都没有,所以他了悟得特别的豁达,他开悟以后极为豁达,他的性格大变,非常豁达变得。而神奇的是,他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根本就没上过学,从不认字,忽然能写书法了,佛印的书法非常的好,写的一手好字,而且文采也特别好,不知道哪儿来的。他的了悟突然让他打开了心里的一些东西,就好像,你看到过discovery里面,有人因为被雷劈,劈了以后突然间打开了一些,一些类似于特异功能一样的,他突然间能够记一长串的数字,能够像照相机一样,拥有照相机的视觉的功能。他可以把复杂的画面记得清清楚楚,他突然拥有了类似数学图形的功能,他可以画出极为复杂的几何图形。你的大脑里面有这些东西,实际上,它们本来就有,你根本不需要学习,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会被打开。一些自闭症患儿也有这个能力,他忽然拥有了绘画的能力,我记得有一个自闭症患儿忽然可以弹一手很好的钢琴,他没有学过,他只要听过他就能够弹出来,弹的跟别人一样好。

你的大脑里有一些说不清的东西,这个佛印也一样,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了悟以后没过多久忽然会写书法,填词作诗,他的诗也非常好。禅宗里面很多大禅师的诗一点都不亚于唐诗宋词。唐诗宋词里引用禅师的诗并不多,比较少。但那些古禅师,那些老禅师的诗真的是非常不错,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微信里面,也一直在推送,各种好的禅宗的诗公案典故那些东西真的是宝藏,非常非常棒。大家也可以到微信里面去看一看,这些东西真的非常棒,是古人的智慧的花朵,而且每一个花朵都不一样,每一片花瓣都不一样,你一定会倾叹,你如果看到古人这么多的典故、公案、诗词,你一定会倾叹,古人真的太聪明了。从佛印到程叔彪,你都会发现你的心一旦打开了,你的心灵一旦打开了,一定就会发生些什么,不是发生这个就是发生那个。

不仅仅你的外在会改变,你的面相会改变,你的声音会改变,你的大脑也会改变,你周围的生活环境也会改变,你的朋友也会改变,因为这是必然的。外在必须与你的内在对应,如果外在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改变,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的内在还没有达到,或者你的内在达到的程度还不够,只能是这样。你说我为什么没有改变,我周围的环境为什么还没有变,那只能问你,你里面一定有些东西还是不对,你里面一定有些东西还没有像佛印禅师那样如此的豁达开朗。

楞严经在这一段,在念心住的这一段,它说你的心打开了以后,你里面会发生一些神奇的变化。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一些潜在的东西展现出来了,注定会这样。 一些潜在的东西忽然的、神秘的展现出来了。当然它也是很自然的,你会回忆起一些曾经的往世,那个佛印一定在他的往生里面写过字作过诗,否则他不可能现在马上就会,所以并不是没有前提的,他一定是有前提的,所以并不是说你要等待着,你的潜能开发出来,你懒得去学习,不是的。他打开的是他曾经学习的那个道路,他曾经花很多生、很多世已经学习过了,所以那些知识潜在于他,他只是打开了他曾经学到的一些东西,他不可能打开他没学过的东西。他看到的是一些曾经的东西,这些东西有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层面,或者各种各样的信息。他有可能是记忆,有可能是技能或者有可能是一些无法形式化的譬如说无法形式化的一些乐感的能力,对音乐的感觉等等,他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多。而是善男子皆能忆念,他毫不费力,非常轻松的就全部回忆起来。那个轻松的程度就好像自闭症患儿突然让雷劈了一下以后,他第二天就会画画了,而且画出来的画特别好,他毫不费力就能画。得无遗忘,他好像本来就拥有一样。

但一个在辽阔的、空性状态下的人,所有这些被打开的东西,并不会捆绑住他,这些东西现在就好像是自然的如呼吸一般的普通的现象一样,对他来说,所以他对这个现象本身并不是特别的聚焦。如果你对你的回忆变得聚焦,如果你对你的某个感觉或者能力变得很聚焦的话,它就会渐渐的混乱,甚至渐渐的丧失掉。因为这种聚焦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关闭那扇大门,所以你会发现,包括佛印禅师这样的人,他一旦拥有了豁达的情怀,他不会再聚焦于他的这些能力,他有他就抒发,他没有,他就没有,他非常自然,就好像他的呼吸一样自然。他想抒发的时候就抒发,提笔就抒,非常的自然,纯粹天成,纯然天成。所以这是一个信心住的一个状态。他不是一个聚焦的状态,它是纯然天成的,他是依然安住在辽阔当中的这么一个体验,所以这是不一样的,这和你聚焦的非要发挥你的潜能、发挥你的功能,发挥怎样怎样,是完全不一样的,他非常轻松自在,他不在乎。他就好像喷涌的源头一样,他一点都不在乎会喷出来什么,或者已经喷出来的水,已经喷出来的这个东西是些什么,他无所谓,是好是坏都可以,没有关系,他不在乎他落下的字是好看难看,那些诗句是否美丽,他完全不在乎,他只是往外喷涌,他是这样一个状态,他不在乎结果,他只是自然的,非常畅怀的向外喷涌。他让它们流过去,他就好像河流一样,让这些曾经的东西流出来,流过去。

据说印度的一个伟大的圣人哈菲兹,哈菲兹作了很多诗,他一生作了无数的诗,但其中有很多的诗是半截的,有的诗甚至只有一句话,第一句,第二句都没有了。一直到死他都在作诗,然后有人问他,他的门徒问他说,你都这么老了,你曾经做过的那些半段子的诗,你能不能把它补全呢?哈菲兹把双手一摊,他说,我有什么办法呢?它们没有流出来,它们自己没有出来,我能怎么办呢?那些诗流了第一句以后,第二句不流了,我没有办法。所以他说,你不要跟我说,你跟上帝去说,除非上帝让第二句出来。所以他从不苦思冥想,说我非要接上第二句,他从不去挖掘它,他从不去聚焦它,他完全是自然的、随顺的。每当有诗句降临的时候,他就说出来;每当诗句终结的时候,他就停止。他让这一切保持没有任何阻碍的流动,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能量,他都让它们无阻碍的流动。

据说一个行者,这里面的行者并不是普通的行者,我这里指的行者是已经达到乾慧地的已经了悟的行者,据说一个已经达到开悟以后的行者,其中有一个阶段是他会变得像孩子一样,他会变得非常的孩子气。你知道一个孩子吗?孩子的性情是很难以确定的,他一会儿就哭了,一会儿又笑了,他一会很安静,一会儿又困了,他一会儿有很多话,他有十万个为什么要问你,一会他什么都没兴趣,他不理你了。孩子是童言无忌的,他没有压制他的语言,他没有压制他的心灵,他非常的自然。据说一个行者在某一个阶段会变得像一个孩子一样,当他想要吃的时候他就会吃,当他想要笑的时候他就会笑,当他忽然沉默的时候他就会沉默,当他不高兴的时候他甚至会骂人。

有很多的圣人,包括很多的禅师,你会发现公案里面记载那些禅师有的时候会打人,会踢人。他忽然间发火了,他发火的时候你要很当心,你要躲远点,因为他不压抑,无论什么东西他都会让它流出来。但即使他发火了,他的火就好像一个小孩子在发火一样,他愤怒,他全然的愤怒,但他的愤怒没有毒,他不像一个成年人的愤怒是有毒的,他的愤怒没有毒,他的愤怒非常的纯,可以这么讲,他的愤怒非常的纯,他是纯粹的愤怒,他的愤怒不针对人。

为什么你的愤怒毒?因为你的愤怒总是像一把枪一样在针对某一个人,你要杀死他,你一枪要戳过去,但那些老禅师的愤怒几乎是朝天的火焰,它不对人。它就好像一颗炸弹,自身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内在压力它爆炸了,它是朝天炸的。也许旁边人正好离得太近,遭殃了,那和他没关系,谁让你这么倒霉,离他太近了。但他本身并不针对任何人,他忽然暴脾气而已,那是他里面的某种能量流过了。

而当下一个片刻,他就会像一个孩子一样忽然又很高兴,他的愤怒来得快去得也快,他忽然变得很高兴,就好像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他就像孩子一样非常纯真的笑。所以一个行者在某一个阶段,他会处在这样一个状态,并不是说他一直要这样,在某一个阶段,中间的阶段,他会处在这样的一个体验当中,也就是一切舍身受身的习气都出来了,没有任何压制的都出来了,无论好的坏的,他不阻挡。出来了其实是释放了,出来是好的。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好,出来还是第一步,而当出来的时候,你能够保持在你的纯真和妙圆当中吗?你能够保持在你的真精当中吗?什么叫真精?什么叫妙圆?也就是你能够保持在你的辽阔的空性当中而不跟着这些习气走吗?

他发火了,一个老禅师发火了,暴怒了,但对于他本人来说那个暴怒的不是他,而是他的身体,他的身体有一股能量流过,有一股暴怒的能量流过,他的身体全然的展现出来暴怒的样子,但对他来说,那根本就不是他,他的心、他的意识依然在辽阔和平静当中。他的身体对他来说就好像是坐在这的一个演员、一个他、一个别人,所以他会像一个孩子那样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肚子饿了,而不是我饿了。一个禅师会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肚子饿了,因为对他来说,这不是我,这是肚子。他会和你说刚才他怒了,对他来说那个愤怒的人是他,他会告诉你刚才他怒了,因为这是他的直接经验,他的亲身经验。他和这些流过的东西是分开的,他越分开,这些流过的东西就越没有阻力。

只有当你和你的情绪是贴着的,它们流过才会受到你的阻碍。当你和你的情绪慢慢慢慢是脱开的,它们流过就不受任何阻力。它们甚至能够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一秒钟就流过,所以它来得快去得也特别快。他依然在妙圆和纯真当中。

无始习气通一精明,这些习气就好像:在一面镜子当中划过的阴影一样,在精明当中,在纯粹当中划过的一缕青烟。对于一个禅师来说他的习气仅仅是在镜子当中划过的一缕青烟,它飘过去了,你不能阻止它飘,你必须让它飘。唯以精明进趣真净,而他不在乎那股青烟,他在乎的是真净。他依然安住在他的辽阔和纯净当中。名精进心。这才是真正的精进。

你知道?在禅宗里面一个很有名的公案,黄檗禅师著名的弟子临济。临济了悟以后,有一天,临济和他的师兄两个人,中午,睡午觉的时间的时候黄檗禅师正好出来散步,就看到临济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黄檗禅师也没有推醒他,就悄悄的从旁边走过去了。走过去过一会,他看到另外一个师兄,在门廊上腿一盘坐在那,坐的笔笔正,禅定。结果黄檗禅师反而走上去拍他,然后说:“你看,你实在是太懈怠了,在这打妄想,你看看你的师兄是多么用功。”他一看师兄在旁边睡觉,所以他就很不理解,为什么我在这静坐,师傅说我在打妄想?师兄在那边睡觉打呼噜,师傅还说他精进。因为黄檗实际上是看到临济的内在了,临济已经是了悟了当时,他的了悟特别的通透纯粹,他能够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依然在那个了悟的通透状态里,即使他在睡眠当中,他也从未曾落下来过。所以他的身体在睡眠,他的意识依然是清醒的,黄檗肯定看出这一点了。黄檗也并不是普通人,他是一个老行家,年纪一大把,开悟开的很早,所以他是一个老行家了,他一眼就认出临济在睡觉的那个状态,他有一部分是醒着的,他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他非常认可临济这个状态,这个状态一般人其实是很难能达到的。你在睡眠当中,你依然能够保持觉知吗?很难很难。而临济肯定做到那一点了。而当黄檗走到另外一个在打坐的师兄当中,他一定看到那个师兄,虽然身体在坐着,里面在妄想,里面在想各种各样的心思、念头。而他在想念头的时候,他是无意识的,他就好像在做一个梦一样,所以他马上就敲他,说你竟然在这浪费时间,打妄想,你去看看你师兄的样子,他多精进。

禅宗认为,一个真正精进的心,是一个能保持超然的心,一个能稳定的保持超然的心。他不动摇,即使你在走路,你在睡眠,即使你突然间有一股,譬如说暴怒的能量穿过你的身体,而你身体在表达这个能量,甚至在这样的状态下,你都没有和那个暴怒的能量混合,你依然是超然的,那么这就叫精进,你成功了。一旦和你的情绪、你的思想,和你的任何的东西混合了,等于你被它拉着走了,你就失败了。而临济很成功,你知道临济后来没多久,就证入圣位了。据记载,他证入圣位的时间特别短,他很快就证入圣位了,至于什么圣位,他也没有详细讲。他为什么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从凡夫地证入圣位?就证明他几乎没有荒废时间。他的每一秒钟,每一个片刻,一定都深深的安住在这个状态里,以至于他前进的速度特别的快,比别人要快得多,他的一个晚上,也许就相当于普通人的一整年,甚至十几年都有可能。

他如此稳定,他稳定到在睡眠中都在精进。所以临济在黄檗在世的时候,他就已经证入圣位了,这个公案里面曾经提到过。黄檗亲自为临济印证:“汝已入圣位”,这个话印证得非常干脆。黄檗是老法师,他一眼就看出来,那个公案也是临济和黄檗的一个对话,在对话的最后,黄檗就印证他,汝已入圣位,非常清楚。所以临济是极其不简单的,非常不简单。

一个人变得精进而纯粹的时候,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他变得越来越超然。这种超然实际上以某种词汇来讲,就是智慧,纯以智慧了,没有什么可以迷惑他了,他看得太清楚了。名慧心住。他的心已经,已经充满了智能,叫慧心住。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他拥有这样超然的智能,而周遍寂湛,辽阔、浩瀚。寂妙常凝,你能够想起马一浮那首诗吗?姑射神凝无病苦,妙高路廻绝心知。马一浮说,这姑射神山上那个仙人其心常明。他的心一直好像在禅定当中一样,如果你的超然变得那么的纯粹,就好像入定一样,这种入定并不是一个点的禅定,而是辽阔浩瀚的禅定,周遍寂湛。所以智慧、智能的超越,一定会引发超然的定境。这两者是两条腿,这两者是手掌的两面,一面迟早会引发另一面。

当一个人智能变得越来越超然以后,他就变得宁而定,他就变得宁而定,名定心住。他的心越来越宁静,越来越辽阔。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他的这种定更深了,他的明亮,他的明亮感,他的智能,唯进无退,因为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了。

如果一切的习气,都能够超然的让它们流过去,如果你的心变得如此浩瀚而寂静,它变得如此穿越、如此的超然,那还有什么能够阻挡你?所以唯一能发生的就是唯进无退了,你自然的每一秒钟都在前进。就像临济一样,他每一秒钟,即使他的身体睡着了,他都在前进,像火箭一样前进,像孙悟空翻那个筋斗云一样前进。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我估计临济的速度一定会这样,他是一个唯进无退的状态。

心进安然,保持无失,虽然他那么快,但他依然宁静。他前进的速度虽然那么的快,像火箭般的,但他依然的祥和宁静。

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你如果强烈的前进,你如果足够深的前进,你不可能不碰到神圣。你如果深入足够深,深到一定的度,你注定会与神圣相连。所以十方如来气分交接,你忽然和神圣,和如来的气分接上了,就好像发射,忽然那个火箭接近了太阳,它没有在宇宙当中耗尽燃料,它越来越靠近了太阳,以至于终于和太阳的能量连接了,终于和源头的光明的力量相连了。

名护法心。你的心开始朝向一个可见的永恒前进,这听上去似乎路途还依然遥远,的确是这样。到此为止,路途依然遥远,但到此为止,你已经亲眼看见了太阳。你在这以前,你看见了道路,但你并没有看见太阳,远方也许只是云雾,你还无法看见真正的太阳,但是到此你就第七信,第七信相当于四果罗汉。

所以他们说一个四果罗汉和一个菩萨的区别是他们同时看到了太阳,但是罗汉看到的太阳好像前面有一层云雾,而菩萨前面这个云雾变得越来越淡,随着菩萨的果位越来越高,这个云雾就越来越淡,越来越淡。所以一个四果罗汉,一个第七信的行者,他第一次看到了一个太阳,虽然是有云雾遮蔽的太阳。在这以前,你还没有看到太阳,你只是看到了道路。可想而知,这条道路是多么的长。这条道路,这条从一个地球上的凡夫俗子,渐渐的上升,上升,上升,一直达到真正的融入太阳,融入一个神圣的源头,你可以把它称作是太阳。从地球上的一个凡夫俗子,渐渐的要经过如此遥远的道路,穿越那么多的迷雾,穿越大气层,穿越平流层,穿越太空,穿越那么多的可能的陨石、射线等等,最后才能达到融入阳光。这条道路非常的长。

从初信到七信

禅宗讲,达到初信地,也就是我们刚才讲过的这个初信位,信心住,第一信,一个初信地的行者,他的道路才刚开始,刚刚开始而已。我们刚才讲了从初信到第七信,七个位置,就相当于罗汉果的这个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只是达到四果,也就是七信位,这个已经是非常艰难的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真正能够达到四果的人是很罕见的,非常非常少的,能达到二果、三果的都不多,五六十年代以来,有达到二果、三果的人,禅宗里面也有。古代禅师里面达到三果、四果,甚至更高果位的也有,但是加起来这个数量比,其实是非常少的,可见这条道路极为艰难。

这就是路标,我刚才讲了这个一个初信地到七信地。这些路标其实是很明确的,《楞严经》里面把这些路标标得非常的清晰。

能达到七信,七信实际上有个名称叫初住,初住位。能达到初住位的,在禅宗里面有个别人,六祖有几个弟子是达到初住位的,仅仅是初住而已。所以可想而知,非常的艰难,真的非常的艰难。你用一生的时间,能够达到十个信,达到初住,已经非常非常了不起了。后面还有很多,后面还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加行、等觉,后面还有这么多的阶段。

实际上从现实角度来讲,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初信到初住位这中间十个阶段。这十个阶梯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更现实的,虽然有少部分人,龙精虎猛的人,的确是能够达到,甚至初住以后的位置,都有,都有这样的人,古代也有,但是毕竟非常少。

你能够达到让你的习气不受任何阻碍的流过,没有任何的执着,完全的超然的话,你至少已经能够达到二果或者三果了。据说二果是习气,是贪嗔渐薄,也就是他的贪嗔,贪心和嗔心就变的很薄,没有完全消失,但是很薄了。三果是贪嗔永断,贪嗔已经完全断了,断根了。到了四果的时候,见思惑断尽,见惑和思惑完全的断干净了,也就是到四果的时候,你的思想是不可能再影响你的。思是各种各样的思。初信是见惑已断,他的眼睛张开了,他的见地没有问题了,他的见,他看见了,他的见地没有问题了。四果是思惑已断,也就是他的思想不会再影响他。只有到思想不会再影响你的这种程度,你不再受你思想影响的程度,一个人才是真正可靠的人。在这以前,你是不可靠的,因为你会受你的思想左右。

佛陀曾经讲,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四果阿罗汉,方可信汝意。你的思想是骗子,它靠不住。因为你经常受它骗,你反反复复受你自己的思想欺骗,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所以汝意不可信。四果阿罗汉,方可信汝意。因为四果阿罗汉超越思想了,他不受骗了。这很难。

在禅宗里面,一生的修证,能够达到像临济这样证入圣位、超过四果的圣位的人,都不太多。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长期的、艰巨的一件事。但《楞严经》有一个好处,就是《楞严经》把所有的路标都标的非常清楚。所以当你看过《楞严经》,而当你又能够了解禅宗的时候,你就更加清晰了,你对你的道路变的更加的清晰。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初信到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