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敦尊者: 法语微言(一)

诸相非相按:阿姜敦-阿图罗(1888-1983)1888年10月4日出生于素輦府乡村。排行老大,下有四名弟妹,少年即养家谋生,曾经是府城剧院主要演员。22岁出家。六年后对无知见的城市比丘生活失望,便前往乌汶一所研经寺院修学数年,结交了阿姜辛-堪提迦摩,于是在法宗派重新受戒。不久两人遇见了阿姜曼。当时阿姜曼多年游方之后刚回泰东北,在附近一所寺院里度雨安居。两人前去听他说法,深受其教导与举止的影响,于是放下经典的研习,成了阿姜曼最早的两位弟子,在他指点下游方梵行。在泰国与高棉的山林间行脚19年后,阿姜敦接到僧团上座的指示,领导素輦府一座研习与禅修并重的寺院。因为当时他已极其有名,很多人去拜见他,请教他,但他雨安居留住的偏僻寺院往往交通不便。因此他在1934年接受了这个座落于市中心的布拉帕寺的住持职务。他在那里直到1983年圆寂。

[转载]阿姜敦尊者: <wbr>法语微言(一)【强烈推荐】

阿姜敦: 法语微言
[编辑]帕-菩提难陀牟尼
[英译]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有不少人想听读龙普的佛法开示,因此来索取资料。我必须坦白地说,龙普的开示少而又少。这是因为他从来不作正式的讲演和长篇谈话。他只传授禅定、训诫弟子、解答疑问、或者与其他长老谈论佛法。他的话简短、谨慎、中肯。此外,他从来没有在正式仪式上作过演说。

因应众人对龙普之法的期求,我把他的简短教言编辑成本书——他解说的至高清净真谛、给弟子的教诲与训诫、答问、以及他素爱引用的经典佛语。我在他身边生活多年,直到他圆寂,这些段落或者来自我的回忆,或者来自我的笔记。我在此还记录了事件、地点、有关的人名,使内容易懂、可读。

尽管龙普平时不愿说,尽可能少说,他的表达方式敏捷、锐利、从不失准头。他的言辞简短,富有内涵,每句话讯息完整。好似他对听者施了催眠术,迫得他们用自己最深的明辨久久思索他的微言。

本书诸段落所包含的教导,有的平凡、有的幽默、有的寓涵至高的清净真谛——注意到这点的读者也许想问,何以这些片段没有按照内容的深浅、高低渐次编排。我的理由是,这里的每一节文字自成一篇。我希望借着不同主题的穿插,调节阅读的氛围。如果这样做有任何不适、不当、错误之处,我请求有识之士慈心原宥作者的寡智。


帕-库-难陀般若拔罗那

(现名帕-菩提难陀牟尼)

1985年7月1日
————————————————————–


1.以法对答
1979年12月18日,国王与王后陛下私下拜访了龙普。向他问候健康、与他对谈佛法之后,国王发出一问:
“在断弃杂染时,应当首先断弃那些?”
龙普答:

“种种杂染在内心成群升起。直接观心。哪个杂染先升起,就先断弃哪个。”


2.不违拒造作
每次两位陛下拜访龙普之后,告辞时,国王会说:
“我们恳请您,继续维护您的诸蕴,让它们活过百岁,让大众有一个崇敬的对象。您可以接受我们的恳请吗?”即使这只是一种礼节,是国王祝福龙普的一种形式,龙普也不敢接受,因为他不能违拒造作的本性。因此他会如此答复:

“恐怕我不能够接受。这完全取决于造作的自然发展。”


3.四圣谛
1956年雨安居的第一天,一位林居禅修传统的比丘长老来拜见龙普。龙普对一些甚深主题给予一番指教之后,对四圣谛总结如下:

朝外送出的心是苦的集因。


朝外送出的心的果报是苦。
看见了心的心是道。

心看见了心的果报是苦的止息。”


4.超越言语
一位博学的居士与龙普交谈,他说:
“我坚信当今时代,修得道、果、涅槃境界的比丘不止寥寥几位。为什么他们不把自己的智识公诸于世,令有志修行者了解自己的程度,给自己鼓励和希望,全力加速修行?”

龙普答: 觉醒者不谈他们觉醒了什么,因为它超越了一切言语。”


5.警示失慎比丘
一位失慎的比丘,只会照着教本数他的戒,骄傲于他有227戒,至于他真正用心持的戒,又有几条?”

6.真,又不真

修定的人开始有果报时,对自己的体验有疑问,是正常的——例如,体验到相互不一致的视相,看见自己的身体部位等等。许多人来见龙普,请他为自己解疑,指点如何继续修练。不少人说,自己在禅定中看见了天界、天宫,不然就是在自己体内看见了一座佛像。
“我看见的东西是真的吗?”他们会问。
龙普会如此回答:

“你看见视相这件事是真的,不过你从视相中看见的内容,却不是真的。”


7.放开视相
发问者也许又问:
“您说这一切视相都是外在的,我还不能利用它们做任何事。您说如果我只是粘在那个视像上,就不能继续进步。这是不是因为我在这些视相中滞留过久,已经避不开了?
每一次我坐禅,心一收摄入定,它就直接往那个层次去。您能否指点我一个有效的方法,放开那个视像?”

龙普会如此回答:

“啊,的确,这些视相中有些可以是十分有趣、迷人的。不过如果你卡在那里,就浪费时间了。要想把它们放开,一个十分简单的办法是,不看视像的内容,看是什么正在看。那样,你不想看的东西自己会消失。”


8.外在事物
1981年12月10日,龙普参加了坐落在曼谷素公维路的达摩蒙功寺的年度庆典。附近一所师范学院一大群短期出家的女士,前来讨论她们的毗婆奢那修行成果。她们告诉他,心静下来时,她们看见心里有一座佛像。有的人说,自己看见了等待她们的天界大厦。有的人看见了库拉摩尼塔(天界一座保存佛舍利的纪念塔)。她们对自己成功地修完了毗婆沙那似乎都十分自豪。

龙普说:

“所有这些显现出来让你们看见的东西仍然是外在的。你们根本不能把它们当成真正的归依。”


9.止而后知
1964年3月,一大群学问僧和禅僧——他们是第一批“赴外传法僧”——前来拜见龙普,请求开示与教诫,以便应用于传播佛法。龙普为他们讲授了甚深佛法,既可用于教导他人,也用于个人修行,亲证该真谛的层次。结束时,他讲了一段智慧之语,留给他们观想:

“无论思考多少,你不会知道。

只有止息思考时,你才知道。

不过,为了知道,你还得依靠思考。”


10.佛教的兴衰
那一次,龙普对那批传法僧作了一番训诫。有一段是这么说的:

“你们出去宏扬佛陀的教导,既可以使佛教繁荣,也可以导致它的衰败。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每一位传法僧都是起决定作用的因子。如果你去的时候,行为端正,心里牢记自己是一名出家修行者,行为举止与之相称,那么见到你的人,还未有信心者,将升起信心。有信心者,你的行为会增进他们的信心。不过,逆此道而行的传法僧,将会破坏有信心者的信心,把尚未确立信心者推得更远。因此,我要求你们,知行具足。不要失慎、自满。不管你教他人做什么,应当亲自作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