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问答》夕阳讲解 036 奇妙的演员人生·平衡的钢丝艺术·法流水接

奇妙的演员人生·平衡的钢丝艺术·法流水接

319.问:作为一个修行者,在当今的社会,是选择在家还是出家,更有利于修行?    答:修行这件事、这个词,似乎总是和一些宗教传统或灵性相挂钩,所以你自然会觉得一个人一旦要修行,那么至少必须要皈依某个宗教,他必须要成为一个在家的居士或者出家的僧人等等。

但是,修行这个词实际上太狭窄了。我并不觉得一个没有宗教信仰、没有打坐念佛的人,他就是一个丝毫也没有修行的人,并不是这样。只要你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生活本身就在不断的磨砺你。你从小到大,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人间事,都在磨练一个人的心智、毅力、信念等等,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灵修里面讲的东西,只不过你没有给它冠以灵修的名称而已,有没有这个名称实际上是无关紧要的。你有没有一个居士的头衔,有没有一个天主教徒的头衔,没有一个这样那样的宗教的头衔,都是无关紧要的。你是否在生活中不断的领悟,而不是得过且过,比较重要。

也许一个错误你犯了第一次,再犯第二次,犯了第二次再犯第三次,你不停的在同一个地方摔倒,然后在第五、第六,甚至第七次以后,你忽然想起你要总结一下,你为什么老是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你为什么老是败给同一个人或者你老是败给同一个类型的人?你也许能够战胜魔鬼,也许能够战胜那些剽悍的人,但是有一个弱女子来到你的面前,或者有某一个类型的人来到你的面前,你每次都败给他,而且败的顺理成章,败的心服口服的样子。如果你够聪明,如果你已经败给他许多次了,如果你在智商上没有问题,你一定会开始总结经验,你一定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想为什么,为什么一碰见他,才几句话你就败倒了,这也是灵修,这也是修行,你的反思就是你的成长。

实际上没有必要非要说一个人必须眼睛闭起来、腿盘起来,再念一个咒语,你才是修行,必须把头剃光,到寺院里过团体生活,你才是修行。也许,有那么一小部分的人,适合于进入这种禁欲和团体的生活方式。他如果在许多个往世里面,太多的经历了风花雪月,太多的经历了莺歌燕舞,太多的经历了红尘的东西,那么他极有可能在这一世或者在未来的某一世渴望进入另一极,渴望进入青灯古佛的生活,这是灵魂的渴望。这也意味着,你前面经历过的那些人与事、那些红尘的经历,也不是浪费的。你经历了这一端,然后你开始经历另一端。所以你看《吠陀经》或者《薄伽梵歌》这些印度的经典、佛教的经典,提到往生的时候,非常奇怪的一点是,比如佛陀、克里希那、罗莫等等这些伟大的成就者,他们的往生里面都曾经做过王子。

据说佛陀做王子的时候,他经历了当时的人类可能经历的最大的富有——无数的黄金、珍宝、侍女,从小到大围绕着他,他经历了可能的最大程度的享受。所以这些人是经历过这一端的。对于一个像佛陀这样的人,他经历了这一端,经历了所有能享受的一切以后,他开始渴望出家。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享受没有捆住他,一个人达到了享受的巅峰以后,他突然觉得没有意思了,他突然抛下美貌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罗睺罗。你可以想象一个父亲甚至能够抛下刚出生的孩子,那意味着他对于另一个世界的渴望已经强烈到什么程度了,非常非常强烈。佛陀半夜在他们母子熟睡的时候,骑着马跃出了宫墙,来到了雪山,自己把头发剃下来,没有人帮他剃度,他个自己给自己剃度,成为苦行僧。

他在雪山苦行七年,日食一麻一麦。一个享尽人间美味的人,所有山珍海味他都尝遍的人,开始渴望过最极端的苦行生活——一麻一麦的生活。曾经有人问他,这样的生活你觉得忍受得了吗,他说并不觉得苦,以至于骨瘦如柴。他体验了两极的生活,他体验了最大富有的生活,他也体验了最强苦行的生活。所以当他成佛成道以后,他对弟子的教导其中有一条是反对极端苦行主义。因为他体验过了,他知道那种极端的苦行没有意义,当然他也反对极端的奢侈浪费。因为印度有那么一个派别,提倡极端的苦行来消除往世的业,但佛陀否定了这条道路,觉得这个没有必要,对于内在灵性的成长依然是一个极端的倾向,没有必要这样做。所以佛陀在成道以后,他反而主张中道,走中间。

所以有那么一些类型的人,由于往世的经历,他这一世有可能倾向于完全的投入空门,成为一个出家人,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平衡,他需要经历一下清灯古佛的生活。他前面的经历使他觉得对这个世界已经够了,甚至让他感觉到太奢靡了,他希望在这一世经历一个清灯古佛的人生,这是可以的,有一小部分人是这样。也有一些人,多生以来的习气使他一世世的在这一条道路上越走越深,比如说玄藏的师父——那烂陀寺的戒贤,他多世为僧,他前面有很多很多世都一直为僧人。所以有些因缘促使你在这一世进入僧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也并不是必须进入僧道这条道路你才是一个修行人,你才能更好的修行,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无论你扮演什么,你都是在扮演他。这是佘老和我说的话,这也是禅宗曾经讲过的话。禅宗里有一个公案,因马祖道一的一句话“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庞蕴言下大悟。大悟以后马祖和他讲了一句话,他说“你愿意扮演僧人也可以,愿意继续扮演一个居士也可以,随你便。”因为庞蕴在了悟以后问马祖道一“我到底是不是应该出家”,马祖就这样回答他。庞蕴立刻就领会,他就没有剃度,继续做他的俗人。这是禅宗的态度。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问过佘老完全一样的问题,我说“我到底是应该出家呢?还是扮演一个在家人?”佘老回答我,“无论你演什么,你就好好的演他。”他没有说你要去哪去哪,你要去出家还是在家,他说无论你演什么,你就好好的演他,认真的演完他,这是你的功课,你必须演什么像什么。

你知道吗,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演员。作为一个演员,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由于往世的愿力或者往世的业力、因缘,你被投入某一个环境当中,你被驱使进入某一条道路当中,这都是来自前世的动力,而这个动力在推动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成为一个某某样的人,你必须演好你的戏。最怕的是有的人,他在做自己的时候总是心不甘,他觉得我凭什么要做这样的人,我渴望做美国总统,他不好好演自己被分配的这个角色,却眼红别人,你知道美国总统也是一个演员而已。

禅宗里流行过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他太聪明,世上有这么聪明的人还是很少的,他如此的聪慧,寿命又很短,他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竟然能够达到那么高的心智,常人很少能够做到。他博览群书,智能超越,戎马一生,他的那一世应该是活的非常强烈的。他经历了那么多人间的事,可以用非常非常精彩来形容,极度强烈的体验。在禅宗里,有很多禅师因为修行的关系,他会有宿命通的能力,曾经有人提到过诸葛亮,据说诸葛亮转世以后成为某某县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长大后并没有扬名内外,再一次成为名人,他长大以后成为当地的一个县官,默默无闻的一生。

你如果看凯西对于往世阿卡西记录的文字,你也会发现,凯西曾经提到过,有好几个来到的人,他们曾经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而这一生他们并没有像某个往世那样辉煌,他们这一生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普通的教师,甚至有的还是家庭妇女,据说有的家庭妇女前世是宫廷里的皇后等等。所以对于整个命运的长河来说,美国总统和家庭妇女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是你所有演绎生涯当中的一个角色而已。你曾经有一世,演了这样一个人,你有没有演好他?也许演好,也许没有演好,都有可能。而你这一世,你再次演一个人,你有没有演好他?

这是凯西一直在说的一句话,你有没有演好自己的角色,你有没有像某一世那样在你的位置上憎恨别人,憎恨你的太太、你的先生,憎恨你身边的人,憎恨那个曾经辜负你的朋友。如果你依然在同样的事件中同样的憎恨谁,同样的这样那样,那意味着你还是没有演好自己的角色,你就没有过关,在某一个未来你必须再演一次,再碰到同样类型的场景、同样类型的人。生活以这样的方式再一次看看你会如何回应,看看你这一次有没有学会以完美的方式来回应。曾经某一世你从不体谅别人,只是以自私的角度来埋怨人,而现在,当你面临同样场景的时候,你是否能站在别人的鞋里面看一看,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角度上来看看,你是否能产生不一样的理解。所以这就有一个关键的词出现了,也就是“理解”。之所以你的人生会有意让你演这个演那个,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和场景,都是为了让你产生更多的更丰富的理解、更丰富的视角。

据说一个人,他这一世是男人的时候,他下一世非常可能会成为一个女人,他这一世是父亲,他下一世非常可能会成为儿子,因为他渴望对方的视角和感觉,他必须亲自进入那个场景,他才能真正真切的体会到作一个儿子是怎么样的,作为一个丈夫是怎么样的感觉。所以很有可能这一世你是丈夫,而下一世你会变成一个妻子,你在尝试着以各种各样角色的方式充分体验这个所谓的人生,否则你太贫乏了。如果你生生世世都是出家人,你就太贫乏了。即使佛陀他都经历过所有的画面,他曾经是王子,他曾经是一个九色鹿——一只美丽的鹿,他曾经是一头大象,他曾经是商人。在佛陀本生里面,他曾经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当你曾经的东西,当你曾经演过的人和事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一切的记忆将会来到你的这一生,将会来到你的此时此刻,你将变得丰满,所以这也就是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老灵魂的一种方式。如果你有经验,你很容易在和一个人打交道的时候,你感知到他的灵魂是一个老灵魂还是一个年轻的灵魂。

一个年轻的灵魂,也许他只经历过三四生,不是特别多的话,他的视角会非常单一,他的行动和语言也会非常的鲁莽,他似乎没有培养出那种从对方的立场上来体会的能力。这样一个年轻的灵魂就会显得非常粗鲁,没有礼貌,他不知道他的粗暴会给别人带来伤害,他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他没有某一生体验过被伤害。如果他曾经体验过被伤害,他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在未来的某一世就会知道,当我粗鲁的对别人讲话的时候,别人就会觉得受伤,一个年轻的灵魂他是感觉不到的。

而一个老灵魂,即使他年纪很小,也许只有七八岁,这样的老灵魂往往会转世在更加文明更加善良的地方,他的灵魂决定了他转世的地方。当他只是一个很小的孩子的时候,他就懂得体恤别人,似乎这种教养是天生而来的,是他灵魂深处经过许多世以后已经成型的东西。所以往往一个老灵魂会转世在环境非常好的地方,而一个年轻的灵魂会转世在那些恶劣的地方,但这不是百分之百都这样,因为痛苦使一个人觉醒,他需要那些刺激。

所以从这个宽泛的尺度上来说,你做什么,你是否出家,你是否做在家人,你是做总统还是做一个村妇,都是没有问题的,他们都是平等的,他们都是你应该经历的。没有一个人没有做过男人,没有一个人没有做过女人,你都做过了。我相信尤其是到我们这个课堂里来的人,一定有过极为丰富的往世经历,否则你根本来不了,你走不进来这扇门,它是一个多么需要智能的灵魂才能走进的一扇门。所以所有的这些经历都是必要的,而且是绝对必要的。

如果一个人只学一门课,只学数学一门,其他都不学,语文、英语、地理、物理、化学都不学,什么都不学,只学一门,他会非常非常的贫乏,所以你肯定会教一个孩子学所有的东西,尽可能多的东西。老天爷也是这样,祂会尽可能多的让你学各种各样的东西,让你进入各种各样的层面,成为各种各样的人,你才有可能变得饱满起来,变得丰富起来。没有别的可能,除非一个人亲身经历,否则文字没有用。试图让一个人从文字上来理解一件事实际上有点天真。你可以从文字来理解一个女人是什么样的吗?其实是不太可能的,除非你真的有过一次女性的生命,你必须亲自做一个女人,你才能知道女人是什么样的,你必须亲自成为一个男人,你才能知道男人是什么样的。所以你一定经历过很多了,而每一次的经历都是有益的,每一次的领悟都是有效的,这实际上未尝不好。

总有人希望以最快速的方式成佛,有史以来,总有无数的人希望最好七个月就成佛。有些方法告诉你,你修七个月就能成佛了,或者告诉你可以七年就成佛,或者再慢一点,你七辈子就可以成佛了。这样的佛,一定是一个非常干瘪的佛,他没有丰富的内涵。而我相信这句话本身只是一个营销策略,为了鼓励你,你知道吗,它不是说真的。因为他知道你是一个孩子,他完全掌握了你的心理,他甚至告诉你,七天就可以成佛,不用七个月,七个月太长了,七天,你如果闭黑关,七天就可以成佛了,所以他知道你是什么心理。你最好一秒钟就成佛,不用受任何罪,不用再去拐弯抹角的经历这个经历那个,磨练这个磨练那个。你实际上是出于逃避想要成佛,所以没有问题,你来你来,我这里有七天成佛的法门,所以这是一种营销的策略,禅宗讲的,叫“黄叶止儿啼”的策略。给你一片黄叶“哦,这是好玩的,你快来快来,这有一块糖!”,它知道你是小孩子。一个佛一定是经历了三大阿僧袛劫,亿万年的时间,他在亿万年的时间经历了亿万次的人生,他演过的角色是那么的多,你想象的到的,你无法想象的,你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他都演了。

据说近代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成就者,他成就以后非常好玩,他完全隐没了自己的身份。他开始在餐馆打工。几年以后,又学会了开车,开始成为长途汽车司机。他做过乡村教师,他做过牧羊人,他几乎做过了所有可能的工种,他全做了,而他是一个伟大的智者,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他那一世的生命特别的长,因为内在修证的原因,他活了很久。在那么久的生命当中,他一直隐藏自己的身份。也许你觉得这很不应该,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应该出来,他为什么要隐居呢?他应该出来,他应该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教导众生,创立一个教派、一个宗派,至少创立一个学说,最低的这个标准,至少应该写本书出来。但他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什么也没干,刚才讲的那些事儿,他都没干,他却干了很多别的事——在一个人看起来好像根本无关紧要的事儿。

如果你看《阿弥陀经》,法藏比丘的因地也是做了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这些经历最后的一个总结是,他以如此的行为庄严了净土。这个伟大的成就者,他也以一生如此的行为,在庄严未来的净土。他所有经历的就意味着在未来某个片刻果实成熟的时候,他将会成为什么样一个人。没有白费的经历,你曾经经历过的一切都会丰满你。龙树在《大智度论》里面提到,他说实际上《阿弥陀经》里面的西方净土还不是最好的,类似法藏比丘的这样的人有无数多,有特别多的人他们都像法藏比丘这样,他们甚至创造出的比法藏比丘创造出那个西方净土更好的世界也有很多,这一点在龙树的《大智度论》里面提到过。

所以这个宇宙极其的丰富,你体验了丰富的程度,就决定了你将来会成就的丰富的程度。所以为什么那么着急呢?为什么不像那个人一样多体验一些呢?这样你的未来会变得更丰富。这和在家出家,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了,这和你是否体验直接相关,你可以体验所有的方式。而在这一生中,除了尽可能多的体验以外,你应该演好你自己那个特定的角色,充分的体验你的生活,充分的体验你这个演员,要把你自己演的够好。

前几天正好有一个学员提到,他家里的家人重病,查出来癌症,他觉得一下子慌了,整个人就完全慌乱了,最最亲密的人得了癌症。越是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能够演好你自己,你就越能够帮助身边的人,这是我对他的一个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在危机的时刻,首先要帮助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你必须把自己的这个角色演的足够的淡定、足够的清澈、足够的完美。如果你没有慌乱,如果你依然安住在某个清明的状态下,那么这种清明本身将帮助周围的人。所以做一个演员实际上是一种本事,而且这种本事不会天生就来,它一定是经过磨练的,它要经过很多人和事的磨练,非常美妙。如果它真的是一场戏,你不会觉得它是空虚的、它是没有意义的,不会。如果它真的是一场戏,你会觉得它非常美妙。因为每一个演员都在那个场景里吸收到了养分。如果你做过演员,你会知道每一场戏都让你变得丰富了。那种体验,实际上会让你少走很多的弯路,它是一个捷径。

你觉得你演了那么多的角色、那么多的人物,好像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正好错了。你演了那么多的角色、那么多的人物,你其实是走了捷径。那些领悟,如果是依靠别的方式,有可能要花成倍成倍的时间。那些领悟如果是来自实际亲身的接触,那个领悟将会来的快,而且来的深的多。所以实际上生活已经给了你一个最快的成长的方式。上帝没有欺骗你,祂并没有成心要你绕远路,祂实际上给你的道路是非常快的进化方式。所以千万不要说你讨厌做演员,讨厌为什么还要演这么多的戏,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如果你真的尝到了做演员的美妙,你会觉得非常有乐趣,继续做一个演员。

320.问:悟后起修指的就是安住在无限而不掉落吗?敦珠法王说除了松坦的安住无限,禅修也很重要很必要,他指的禅修是什么?是有具体的方法或步骤的吗?您说开悟者的意识像素远远高于常人,这个高像素是只在无限中就能慢慢提高?

请问在老师的意识内化冥想中,禅坐可以换腿吗?

答:今天时间不够,我们只讲第一句话,剩下的一句话我们下次再讲。

悟后起修是指安住在无限而不掉落吗?不完全是,因为无限只是事情的体。禅宗里面有三个词叫体、相、用。无限只是体;而它的相是什么?它的相是光明——无限的光明;它的用是什么?它的用是慈悲或爱。我记得以前讲过,当你在无限的经验中时,如果你偏向于无限,将会变得封闭,也就是你对外的这种光明、对外的这种慈悲和爱将变得弱。所以它必须有一个平衡,你的无限和你的光,它必须有一个平衡。所以不仅仅是只是在无限中不要掉落,而是在无限和无限光中保持平衡。当这两者平衡的时候,你就会产生爱,也就是大用开始现前,你就会产生微妙的慈悲和喜悦感。

在《密续》里面,曾经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它说“心,没有形象,其相为明”。你的心,它是没有形象的,而如果你一定要说它有一个形象,那么它的形象就是光明,它是没有形象的光明,是无形无相的光明。你的无限也一样,祂没有形象,你一定要给祂一个形象的话,那个形象就是光明,祂光明的像海洋一样,祂是无限的光明。这种感觉不是来自想象,不是来自冥想,不是来自幻觉,这种感觉是在你睁眼的时候就清晰的经验到了,它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同时又非常客观的经验,它是主客观合一的一个现实体验,不是纯主观的,其实很客观。所以你的无限是没有形象的,而祂又充满了光明,在光明当中又同时是无限浩瀚的。在语言上你只能这样形容,这是语言能够形容的极限,你没有办法再用任何其他的语言具体的形容祂,祂是超越逻辑的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在禅宗的曹洞宗里面有一句话,叫“相续也大难”,这是洞山禅师讲的。因为这件事是如此微妙的一个平衡,所以你要在这个平衡上走钢丝,变得非常的困难。你稍微往左边倒一点,就封闭了;往右边倒一点,又太外向了;你不能太内向,也不能太外向,你正好要在中间,而中间地带像钢丝一样的细。当然一开始你会觉得它是个钢丝,时间长了,你会在钢丝上如履平地。

这就是为什么洞山说“相续也大难”。你要保持在这个平衡上向前走,像在平地上走一样走在钢丝上,它同时是浩瀚的,同时又是光明的,这变得非常困难。所以禅宗里涌泉禅师说“我四十年尚有走作”,他保任了四十年,依然有从钢丝上掉下来的时候,四十年尚有走作。香林禅师说“我三十年始成一片”,他花了三十年刚刚能够做到稳定了,不再掉下来,能够行走在钢丝上如履平地了。这都要三四十年的功夫,它是一个慢功夫。

但是,我要讲的重点还不是这个,重点是当你三四十年达到了在钢丝上行走如履平地的时候,你刚刚来到大门口。你并不是说三四十年以后,你已入堂奥,没有。三四十年以后,你变的能完美平衡后,你其实只是来到一个大门口。

而推开大门,里面是什么?里面就是《楞严经》乾慧地的那句话“始于如来法流水接”,刚刚开始和如来的法流水接了。在这以前,由于你总是不稳定,不是向左倒,就是向右倒,实际上你在中间的时候时间非常短,在钢丝上的时间非常短,只有你在钢丝上的时候,你才能和这个神圣的源头连接上,这意味着你大多数时间都没连接上,只有短暂的片刻连接上了。而只有当你完全稳定的时候,完全平衡的时候,才能够稳定的和这个法流水接,那个乳液开始浸润你,开始滋润你,这只是开始。

当那个乳液真正的渐渐把你浸润透、融化开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成就一个什么状态呢?也就是《密续》里讲到的“持明成就”的状态。至于什么叫“持明成就”的状态,我们下节课再讲,我觉得有必要讲一讲到底什么叫“持明成就”。

那么它和我们刚才说的做演员有什么关系呢?我告诉你,实际上是一件事、一回事。你可以通过技巧来保持平衡,你可以拿一根平衡棍在钢丝上保持平衡;你也可以通过生活的磨砺来保持平衡。你会发现那些有深厚经历的人,他们面对两山相击,可以如如不动。他们也许没有禅宗,没有密宗,没有咒语,没有打坐,而他们深厚的演绎经历已经使他们达到了如如不动的境界。泰山倾,泰山都倒下来了,依然能够闲庭信步,好像什么事也没有。你甚至会发现,通过技巧达到的稳定甚至没有通过生活达到的稳定那样坚固。

这就是为什么禅宗里说,你往往座上的时候可以稳定,睁开眼睛一下座,你的稳定就丧失掉了。这就是为什么达摩在《四行观》里头讲“从理上悟者气力弱,从事上做者气力强”,你可以从理上悟,从技巧上来达到它,但是气力是弱的,力量不够大。什么力量大呢?从事上悟者气力强。一个人演员做多了,经历的风浪多了,他的气力反而变得强,他面对风浪的时候,比你们那些通过技巧来达到平衡的人更稳定。

所以不一定是闭关三十年的人功夫深,也许是行脚三十年的人功夫更深。一个人行脚天涯三十年,产生的稳定性非常有可能大于一个只是闭在山洞里三十年的人。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根据你的情况会有所变化。也许有的人在山洞里三十年以后会变得更深,也有可能,每个人不一样。

无论怎么样,无论你走的是哪条道路,技巧的道路,还是人生的道路,都可以。就好像刚才说的,你出家可以吗?可以。在家可以吗?可以。你实际上都应该经历一下,出家的生活、在家的生活、技巧的道路、人生的道路你都应该经历。当你都经历了,能够把技巧和人生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变得更强大。人生就是COSPLAY!所以那个结合的方式就是智者的方式。智者就意味着他特别聪明,不偏向某一边,他是只要有用就拿来用,技巧我也拿来用,人生我也拿来用。

我记得前段时间看到宗萨仁波切讲的一句话,他说在《密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非常经典,他说:“一个人一旦缺少了智能,那么他的戒律、他的禅定、他的冥想、他的慈悲就就都有可能倒向愚昧。”所以智能必须是作为先导。当你以智能为先导的时候,再做别的事情,就不太可能倒向愚昧。

那么在下次的灵性答疑里面,我们将接着今天的这个问题,把后半段,也就是你一旦来到了平衡点上,一旦来到了大门口,你打开大门,里面会是什么,我们下次将会好好的把这个问题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