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佛教的奇人

文章来自网络

浮山法远禅师

宋朝的浮山法远禅师,听说北方有一位得道的高僧,就邀同天衣义怀禅师等八个人,千里迢迢从南方行脚到北方去参访名师;他们千辛万苦的走过千山万水,走了几个月才赶到那所北方寺院。一行八个人依照规矩进客堂挂单,可是,从早上一直等候到中午,都没有师父出来招呼,几个人又饥又饿,寒冷的风又呼呼地吹,有四个人受不了饥寒,就走了。剩下的支撑到了黄昏,还是没有人理他们,终于又有三个人待不下去,决定走了。到了晚上就剩下法远禅师孤单一人。冰冷的寒风一直灌进来,法远禅师又饿又冻、手脚都麻木了,可是,他下定决心,为求佛法绝不退缩。这时候,来了一个知客师父,很不客气地斥逐地说:

『喂!你为什么还坐在这里?快点走啊!』

法远禅师一动也不动,很恳切地向知客师父表白求法的虔诚。想不到,知客师父完全不听他的解释,只是一个劲的斥逐:

『没有人理睬你,你就应该走了,还噜苏些什么?』

法远禅师丝毫不被知客师父的严词厉色吓阻,依旧端庄地坐着。知客师父看他竟赖著不动,就回身捧来一盆水,兜头泼过去,泼得法远禅师一身淋淋漓漓的,水滴被寒风一吹,便化成了冰,冷冽刺骨,法远禅师却依旧八风不动的端坐着,缓缓说道:

『大德!我千山万水来此求法,这一盆水就能把我赶走吗?』

各位想一想,在这种情形之下,你能忍受吗?平时人家的礼貌要是稍微差一点,我们就要发脾气了。现在呢?我们能不能像法远禅师一样,各种困难、苛责、侮辱都冰冷不了我们求道的热忱?

法远禅师在寺里挂单以后,生活更难过了,真是众苦咸集;他天天做什么苦工呢?像叫他一个人煮饭给好几百个人吃。各位不容易想象寺院生活有多么艰苦,像我当年在大陆丛林里面求学参禅时,几乎十年之内都没有吃到油;我们的菜汤十年内都是一样,汤水清得拿来洗衣服都不会洗浊,其苦可想而知。在斋堂工作的法远禅师看大家生活得这么苦,实在不忍心,有一天,就拿了点油掺在锅里,煮咸稀饭给大家吃,大家吃得高兴,就取名叫「五味粥」,这件事被当家师父知道了,可不得了,立刻传唤法远来骂他:

『你怎么可以拿常住的油煮饭给大家吃?你这么会做人情?赔油!赔常住的油!』

法远禅师合十答道:『我没有钱赔啊!』

『没钱赔?把你的袈裟、棉被、舖盖留下来赔偿也可以!』

法远禅师凑齐所有的衣物赔偿还不算,又被赶出山门,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了。假如是我们,这个时候一定什么话都骂出来了。但是,法远禅师一心不乱的忍耐著,每天静静在山门外打坐,不顾风吹雨淋,也不退初心,等待机会再进去挂单求法。这样熬了半个月之后,寺里的住持才发现有一个人寂守在长廊上,仔细一看,原来就是因添油下菜被牵单开除的法远。就走过去责问:

『你怎么还坐在这里不走啊?你坐多久了?』

禅师恭敬敬地答:『半个月了。』

住持一听,立刻藉题发挥:『什么?你白白在这住半个月了?算房租!算房租!』

法远禅师已经身无分文了,那里有余钱付房租?只好到处诵经来还债,虽然艰苦备尝,但是修学佛法的愿心却始终不放弃。住持看到法远禅师能经得起火煎冰冻的考验,法性具足,就立刻升座,请法远禅师接掌住持职位。法远禅师深明「心是怨家,常欺误人」的妄境,忍了又忍,终于能戒瞋除垢,如法成道,达成法句经上「舍弃忿怒,灭除慢心,超越一切束缚,不执著心和物;无一物者,苦恼不相随」的境界。

密勒日巴

西藏的密勒日巴尊者,也是藉助大忍耐、大精进而修持正法。他年轻时先持密宗的咒术黑业,不用在正途,后来悔改知错了,就不远千里礼拜马尔巴上师学道;上师因为他的根习未净,为拔除往昔所造罪业,就再三应机度化,在生活里锤链他的忍辱心性──当密勒日巴拿著经书到佛堂里准备持诵时,上师就挥赶斥逐他说:

『你的书拿到外面去!我的护法神嗅了你的邪书气,说不定会打喷嚏的!』

密勒日巴立刻觉得羞惭,心想:『上师大概知道我的书里面有咒术和诛法吧?我今后务必不能再使术造孽了!』

为了供养师父,密勒日巴四处化缘,好不容易讨来二十一升麦子,就用十四升麦子买了一个崭新的大铜灯,再把剩下来的麦子装在自己做的皮口袋里,捆在铜灯上,一路儿吃力万分的揹回来。满满一口袋的麦子既重,铜灯也压曲了肩,好不容易揹到上师住宅前,已经疲惫不堪了,扑通一声,把东西从背上卸了下来,落地太重,把房子都震动了。上师出来一看,立刻申斥说:

『这个小子,气力倒真不小啊!喂!你是不是想把我的房子弄倒,压死我啊?真可恶!快点把口袋拿出去!』

一面责备,一面还抬起脚来踢人。密勒日巴只好把麦子拿到外面,心里暗想:『这位上师真不好惹啊!以后总得好好的谨慎侍候才是!』

像这样藉题发挥的责难几乎无日无之,严苛无情的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在动心忍性间启迪密勒日巴的法性,一直到历经种种挫辱鞭策,而终于得到心传正法后,马尔巴上师才和颜以对,师徒两人抱头痛哭了一场。密勒日巴所证得的无上妙谛,就是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非难与挫辱中成就的。

金山活佛

金山寺的妙善禅师,世称「金山活佛」,是现代人,民国二十二年在缅甸圆寂。他行迹神异,又慈悲喜舍,到今天还流传著许多他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奇事。

金山寺旁的一条小街上,住了一个贫穷老婆婆,与独生子相依为命,偏偏这儿子忤逆凶横,不时打骂亲生母亲。妙善禅师知道这事后,生起了悲愍心,便常常去探望老婆婆,为她说些因果轮回的道理。那个逆子很厌恶这个和尚常来家里,有一天起了恶念,悄悄拿著粪桶躲在门外,一等妙善禅师走出来,就不声不响的把粪桶向禅师兜头一盖,刹那间腥臭污秽的粪尿淋满了禅师全身,一时轰动了半条街,大家拍手看热闹……

各位想一想,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忍受吗?

妙善禅师却不气不怒,一直顶著马桶跑到金山寺前的河边,才缓缓把马桶取下来。旁观的人看到他的狼狈相,更加哄然大笑,妙善禅师毫无在意的说:

『这有什么可笑的?人身本来就是众秽所集大粪桶,大粪桶上面加个小粪桶,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有人问他:『和尚,你觉得难过吗?』

妙善禅师说:『我一点也不难过,老婆婆的儿子慈悲我,给我醍醐灌顶,我心里正觉自在哩!』

受苦受辱到这种地步,还能一心不乱的离妄去瞋,妙善禅师的心胸是何等高超!所以后来那个忤逆儿子觉悟了,来向禅师谢罪忏悔的时候,金山活佛就欢欢喜喜的开示他:

『父母养育之恩山高海深,佛陀说:「若人百年之中左肩担父,右肩担母,于上下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父母养大你费了多少心血精神,你不能让母亲时时欢喜安乐,反而打骂犯上,如此不孝,何以为人?』

那个逆子听了,衷心悔悟,跪在活佛面前,痛哭流涕的忏悔道:『我真该死!我真该死!』

受了活佛的感化,那个逆子从此痛改前非,竟以孝声闻名乡里。后来母子两人皈依佛门,受持斋戒,一起做了佛门弟子。

佛教相信「以争止争,终不能止,唯有能忍,方能止争」,像金山活佛这种忍耐,是勇于牺牲的精神,不是软弱的行为,所谓「舍恚行道,忍辱最强」,它的力量之大、功德之多,是布施、持戒所不及的。

古诗说:「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白隐禅师

毁誉不二
“毁誉”是八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对。《维摩经•佛国品》:“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玄奘译本作“八法不动如山王”。山王即是须弥山。八法即八风,面对八风的吹拂,像须弥山一样屹立,丝毫不为所动,这是非常高深的境界。

白隐禅师素来受到邻里的称颂,大家都说他是位纯洁的圣者。

有一对夫妇,在他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个漂亮的女儿。不料,有一天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了起来。这事使他们十分恼怒,便向女儿追问来由。女儿起初不肯招认那人是谁,但经一再苦逼之后,她终于说出了白隐的名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立刻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
只说了一句话:“就是这样吗?”
孩子生下后,夫妇俩把他送给了白隐。
这时白隐名誉扫地,人人对他嗤之以鼻。但他并不介意,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四处行乞,为婴儿求取所需的奶水和生活用品。
一年之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再也忍受不了内心的折磨,终于向父母吐露了真情,原来孩子的亲生父亲是一名青年。
女孩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了回去。
白隐无话可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问道:“就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