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拙的智慧

当你在生活当中碰到这样一个情感化的人,请你不要和他的关系靠的太亲密,不要靠的太亲密了,因为你迟早会激发他的恨,最后你会把自己送到他的面前,成为他的敌人。所以蘧伯玉说,当你靠近这样一个情感化的人,请你注意不要太亲密,适可而止,否则迟早有一天会崩溃!他用了一个词非常恰当——崩溃般的失败。你会崩溃般的一夜间成为他的敌人,他会百分之百的否定你这个人。

有很多的人是这样的,他是情感化的,他是一个情绪化的性格,你要很当心这样的人。而当你在内心顺应着潜移默化的试图疏导他的时候,请你不要太显露,因为他是聪明的,他是敏感的,一个情感化的人会非常敏感,否则他不会那么情感化,所以他的内心也是非常脆弱的。如果你一旦表露出你的疏导,太过于暴露,他立刻会怀疑你,他立刻发现,你是别有用心的,他立刻会在心里面打鼓,认为你是在背地里想要忽悠他,想要骗他。然后他开始找各种各样的证据。他一开始可能并没有表露于声色,但他会慢慢的找证据来证明他的这个想法是对的。他证明你忽悠他是为了你的某种利益,为了你的名声,为了你的各方面的利益、利害关系。他迟早会找到证据,证明:“喏,你看,我猜的没错。你就是要把我引到那条路上去,为了你自己的便利而不是为了我。”他迟早会找到你的“马脚”,并且证明你是为了你自己的利益来欺骗他。所以当你太显露的想要疏导他,也会招致祸害,给你自己落下把柄。

当你面对这样一个情绪化的人,你不要靠的太近,当你在心中想要慢慢的帮助他的时候,也不要过于显露,那怎么办呢?他如果像一个天真的孩子一样,你也姑且跟他一样,像一个无知无识的孩子。也就是说,他像一个孩子的时候,你也像一个孩子,你不要有什么目的性。你不要在心里说:“我要跟他玩的时候慢慢的开导他”,你千万不要这样,他会知道的,他很敏感,他会发现的,所以不要,NO! 你只是跟他玩,你也跟他天真的玩。

他如果跟你不分界限,那么你也不要跟他分界限,因为他很敏感,他觉得他对你付出了,而你居然让他感觉到你对他还有一点点芥蒂,他就会恨你。因为他是一个情绪化的人,他如果觉得他付出了百分之一百,你居然只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你这个百分之一就让他感觉不舒服,就让他感觉你有目的。你的背后有目的,他就会防备你,他就会开始猜忌你,所以当他跟你不分界限的时候,你也要跟他不分界线,当他跟你无拘无束的时候,你姑且也跟他无拘无束吧,也就是让他对你没有芥蒂。他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啊,他一旦对你有芥蒂,他就像曹操一样。

你知道曹操吗?曹操到他的朋友家里去,他落难了。他在打仗的时候,兵败如山倒,最后他逃到他交往多年的好朋友家里。这个朋友叫吕伯奢,是曹操从小到大的朋友,穿开档裤的朋友。这个朋友也是个穷人,曹操到了他的家里,老朋友多年不见,很高兴很高兴,说,“好啊,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终于来了,我给你准备酒菜”。曹操说“好啊,那你就去忙吧”。结果这个老朋友就到了厨房里面,开始磨刀,为什么?他要杀鸡啊,杀猪啊,老朋友来了,怎么可以连个荤菜都没有呢?所以他要杀鸡啊,他要杀猪啊,刀钝了嘛,他开始磨刀啊,曹操就听到磨刀声音了。而曹操如此多疑,他甚至连穿开裆裤的从小玩到大的朋友都怀疑,他觉得不对,他是不是磨刀准备杀我啊?然后,曹操居然在他们不防备的情况下杀了他们全家,就把这个穿开裆裤的朋友全家都杀了。这个非常夸张,非常夸张,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所以你如果了解有这样性格的人,你就要当心一点,不要靠他太近,也不要靠他太远,靠他太远他也觉得你是不是在算计他,要保持一个游刃有余的度,便可以进一步达到没有过错的地步——但是真的很难!真的很难。

“你不了解那螳螂吗?他奋起臂膀去阻挡车轮,不明白自己的力量不能胜任,还以为才高志盛有力量,结果就让车轮压过去了”。当你在这样一个人的面前,夸耀自己的才智你就会触犯他。所以在一个小人面前,你千万不要显露你很能干,因为他觉得你在同事面前表露出你很能干,实际上意味着触犯到了他的利益,无形当中他就变得比你矮一截了,你就触犯了他,那就危险了,他迟早会在心里想办法把你整下去。

“所以你不了解那个养虎的人吗?他从不敢用活物喂大老虎,生怕老虎扑食活物的时候会激起愤怒,他从不敢用整个的动物尸体喂它,生怕它在撕裂动物的时候会诱发愤怒,他非常通晓老虎暴戾的秉性。这个老虎到后来,能够对这个饲养员摇尾乞怜,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养虎的人顺应了老虎的性子。而那些被老虎猎杀的人,就是因为触犯了老虎的性情”。所以,注意啊!圣人在教化众生的时候,实际上是模仿这个养虎人的。

我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事。大概二十年前,四川昭觉寺的清定上师,他身边有个常随的侍者。这个常随的侍者年纪非常大了,服侍清定上师已经好多年了,资格非常老,所以脾气有点不好。有很多人都说:“清定上师,你为什么要留这个侍者在身边呢?你干脆换一个新的嘛,换一个年轻点的。”但是清定上师说:“不不不,不行,我不能换人,只能是他。我顺便可以修忍辱。”这是清定上师讲的“只能是他,我顺便可以修忍辱。”他不能去触犯他。他知道如果他在那一刻听了众人的意见把这个人换掉,那这个老侍者一定会心怀怨恨,所以他宁愿自己忍辱也别去换掉这个老的,虽然他脾气不好。

所以,这些圣人在面对人类的时候,他们依然是懂行情的,他们是看得懂的。他们一看到那个情况,一看到那个人,他们就知道你大概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们非常谨慎的面对这种性格的人。

你一旦发现有这样性格的人,你要学得聪明一点,你不要当面招惹他。因为他们的爱和他们的恨,连他们自己都不能把握,他们非常的无常。一旦他们的业力现前了,他们就会绝尘而去。你知道吗?当你跟这样一个情绪化的人在一起,你要特别小心,他对你特别好的时候,你不要太高兴,你要知道他的情绪有一天会来到他的对立面,只是时间早晚而已。而他们对你特别不好的时候,你也不要太沮丧,那也是他们一时的情绪化。那意味着他们的业障来了,他们的业力来了,所以他们暴跳如雷;他们的业力来了,所以他们绝尘而去了。当圣者面对这样情绪化的人,会顺着他们的性子,不会触犯他们残暴的性格。

“据说有一个爱马的人,他用最精细的竹筐装马粪,用珍贵的蛤蜊壳接马尿。这时恰巧有一只牛虻叮在马屁股上,这个爱马的人出于爱惜就“啪”的一下拍到马屁股上,没想到马受惊了,咬断了嘴里的绳子,挣断了辔头,弄坏了胸口的胸络。他意在爱马,却失其所爱。你看圣人能不谨慎吗?”

所以圣人这样做并不是圣人狡猾,而是他知道你的秉性,他出于爱,他不想伤害你,也不想被你伤害。如果你不了解他的秉性,一巴掌拍下去,非但这个“马”受到惊吓,他愤怒,他冲你发火,你也受到伤害,双方都会受到伤害。圣人在这点上很聪明,他会使双方都不受到伤害。

记得孔子,他最后一次见李耳的时候,老子跟他讲了一句话。孔子说,我要走了,你有什么最后的话要送给我吗?老子讲了一句非常非常深刻,相当经典的话,作为送给孔子的临别赠言。这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是二十年前我的一个忘年交他抄在笔记本里的,翻开他的笔记本,忽然看到了,突然眼前一亮。老子对孔子说,他说:“你记住,圣人智者,几近于死。为什么?好发人之私也。”他说,那些所谓的圣人跟智者,他们离死是非常非常近的。他们离死亡是非常近的,他们离倒霉是非常近的。为什么?好发人之私也。他们自作聪明,喜欢指出别人的缺点;他们自作聪明,喜欢看穿别人。就算你看穿,你也不要说。这个是老子教孔子的。

有人认为老子的《道德经》是黑厚学。近代曾经有人认为老子的《道德经》是最厉害的黑厚学。老子就跟孔子说,你就算看穿,你也不要说。因为你说了,你就在拍那个马的屁股,马会用它的后蹄来踢你的。所以,圣人智者,几近于死,你离死是不远的,好发人之私也。你太喜欢看穿别人,太喜欢说,这个人怎么样,那个人怎么样,你就糟糕了。所以,难得糊涂。

你在这个世界上,你要存活于这个世界上,你必须做到,难得糊涂。古印度有一个寓言。有一个圣人,一个非常伟大的圣人在一个村庄里教导这个村庄所有的人。这个村庄所有的人都非常爱戴他,非常敬爱他。有一天,圣人突然间在禅定中,发现了一些事。他说你们所有人都不许喝村庄外右侧那口井的井水,因为有人在那口井里投了药,你们如果谁喝了,就会中毒,中毒而发疯。但是,不巧的是,居然还是有人喝了那口井的水。

渐渐的,喝了疯井里面疯水的人,就疯了,而这个疯狂,会传染。慢慢的村庄里所有人都疯了,只剩下这个圣人是清醒的,最后只有他一个人是清醒的没有疯。有一天圣人自己走到那口井边,打起了水喝了三大碗。他说如果所有的人疯了,那我清醒,就意味着,我将不能长久了。因为所有的疯子都会认为你是疯子,他们并不会认为自己是疯子,他们会认为那个清醒的人是疯子。他们迟早会把那个圣人给杀了。圣人说如果这些发疯的人联合起来把我给杀了,我是没什么,但他们会造下巨大的业。所以干脆,我也喝那个水,让我自己变疯,让我跟他们一起成为疯子我就可以跟他们完全融合了。也许当我疯了以后,我能够理解他们。而他们,也能够理解我。然后渐渐渐渐的可以潜移默化的带领他们,脱离那个疯狂。

圣人都是这样的。你如果看过,旧约《圣经》里面有一句话。据说旧约《圣经》也是上帝通过古代的圣人传导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它并不是人们自己编的,它也是来自神圣的源头。但是你会发现旧约《圣经》里有一句匪夷所思的话,它说,你应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个居然是《圣经》里的话。你很难想象这是来自神圣源头的,这是来自古老的神圣源头。但是,这一定是一个降低高度的神圣源头。一定是古代的蛮荒社会,你必须要那样做。你必须降低你的高度,你不能说,像耶稣那样,你打我的左脸,你就把右脸再转过去让他打。

在一个野蛮的社会你必须降低你的高度,你也必须像那些野蛮人那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如果你太清醒,如果你清醒的像耶稣那样,他告诉那些犹太教的拉比,你们这样是错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已经过时了。耶稣跟他们说这一句话已经过时了我有新的话,当有人打你的左脸,你就要把右脸转过去让他打。当耶稣以最清醒的方式告诉那些犹太人的时候,那个结果就是,那些犹太人说他是疯子,说他妖言惑众,然后把他送上了十字架。

耶稣,太清醒了,以至于他在一群疯狂的人当中保持清醒,那个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有疯狂的人都会觉得,你算老几啊!你竟然教我们?我们要把你送上十字架,你一定是个坏人。耶稣就这样被那些犹太人送上了十字架。所以,古人是聪明的。没有人把老子送上十字架。因为他太聪明了,他知道你想些什么,他也知道如何与你相处。他一定不会触犯你。像老子这样的人,他一定不会当面触怒你。他一定会顺着你说,他一定会像古老的那个上帝的源头一样,你说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可以可以,没有问题。他不会像耶稣那样耿直。耶稣充满了爱,但他智能的方面,似乎在这一点上还不像老子这样成熟,老子充满了智能,他的爱是携带着翅膀的。耶稣的爱还没有携带翅膀,而老子的爱就已经携带了翅膀,一双智慧的翅膀,使他的爱不会被抓住,使他的爱不会被踩在脚底。像老子那样的人他会潜移默化的引导你。

据说老子出了函谷关以后到云南。现在云南丽江的走婚据说是来自老子的传承(当然这是传说,不一定是真的)。云南当地的那些人喜欢穿黑衣服也是来自老子的传承,因为老子认为黑为正,所有颜色里面最好的颜色是黑色,黑为正。走婚的方式如果真的是来自老子的传承,那真的是一个相当聪明的方式。因为老子主张母系社会,他认为那样的方式更加的健康,那样的方式没有打破家族的团结力量。因为女方生出了孩子以后,这个孩子属于母系家族的体系,而男方依然属于男方的家族体系。老子肯定是看到了一些当地少数民族依然野蛮的传统或者依然动物性、野蛮凶残的一些倾向,所以他并没有说你们要做一个像孔子这样的人,仁、义、礼、智、信,各种各样循规蹈矩。他肯定是以顺势利导的方式让他们做现在能够做的事,这就是老子的聪明。

整个故事告诉你当你要下降到一个层面,你必须顺应于那个层面,你不要做鹤立鸡群的人,我比你们高尚、我比你们聪明、我比你们懂,当你这样说的时候迟早有人会来砍断你的脚,让你跟他们一样高。

所以老庄的态度是你走到人群里,最好被人认不出来。曾经有一个非常非常残暴的人,他在当地是一个地头蛇,当地一霸,他到酒馆里喝酒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给他让座,赊账。有一天有人跟他说:“你最好拜老子为师。”结果他就去了,老子说:“你没有准备好,你差的太远”。然后这个人说:“那我要准备些什么呢?”。老子说:“当我把你放到人群里,所有的人都认不出你的时候,你可以再回来”。

他就开始训练,半年以后无论他走到那儿,再也没有人恭敬他,再也没有人给他让座了,再也没有人给他赊账了,他变得如此的普通,不再显眼了,他的人格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这个时候他再到老子那里去。老子说:“嗯,这一次可以了”。所以老子的态度是:你千万不要成为一个显眼的人。也就是我们现在一直讲的你要低调一点,你千万不要成为一个显眼的人。

一旦你成为显眼的人意味着你无形当中在贬低其他所有的人,你在贬低别人。虽然你认为你很冤枉,你认为你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但其实,你在显露你自己的时候,就在贬低别人。所以庄子在这里说:“你千万不要在任何人面前显露你的才智,别人会记恨你。”别人会觉得你有什么了不起,我也会,你无非是富二代、官二代而已,你有些资本,等等。老子情愿让一个人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做一个笨一点的人,不要做聪明人。所以他对孔子最后的教诫是:“你千万不要变聪明,你如果在人前显得聪明你就离死不远了”。

摘自《庄子耳语018》夕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