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读书会012-离欲上人的故事.经受锤炼不为所动.洞山五位

离欲上人124岁(图片来自网络)

昌臻法师(图片来自网络)

离欲上人的故事

我们这次要推荐的文章,是近代的一个伟大的成就者——在四川峨眉山脚下的离欲上人,这个人1992年圆寂的。离欲老和尚寿命很长,一直活到124岁。他是一个从小就对佛教很感兴趣的人,后来他参拜了当时的一个大师,叫本空禅师。本空禅师更加了不得,9岁出家,12岁就大彻大悟了。

当时,离欲去拜见本空禅师的时候,本空正好在诵《金刚经》。诵到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然后他就停下来说:“够了,够了,那你的名字就叫离欲吧。”所以离欲上人就拜本空为师,出家了。

由于本空禅师是个得道的高僧,他观察到真正跟离欲有宿世因缘的是一个叫“疯和尚”的师叔。这个人是乾隆年间的翰林,后来弃官为僧,学识渊博,虽然年事已高,但是由于修正高深的关系,返老还童了,看上去有点疯疯癫癫的样子。

本空就推荐他到四川蓬溪县的定相寺参拜这个“疯师叔”,也就是思摩禅师。有一天,离欲就去了,远远的还没有走到那个定相寺的时候,就听到定相寺传过来“迎接大和尚”的欢迎声。原来这个思摩禅师已经在门口等着他了,很神奇。实际上,思摩禅师早就知道他这个弟子要来了,就在庙门口迎接他。迎接他以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痛下针锥了。

什么叫痛下针锥呢?有一次,庙里面油瓶倒了,这个思摩禅师就马上叫离欲过来,劈头盖脸的就痛斥他:“你怎么搞的?你为什么把油瓶弄翻了?”其实,这个油瓶跟离欲一点关系都没有,是别人弄翻的,但是思摩禅师非要把离欲喊过来骂他、批他。离欲到底是一个很有慧根的人,他立刻接受了师父的批评,马上磕头说:“师父,我错了”。思摩就马上说:“你还认什么错?你心里明明是想这个油瓶是别人弄翻的,跟我没有任何关系。”离欲心里一惊,原来我的这个念头,师父都能够看得到。离欲马上更加诚心诚意的磕头忏悔,说“师父,是我错了,我成心忏悔。”

有一次在寺外,离欲看见思摩以后就上前问询,思摩禅师冷不丁的就一脚把他从这个山上面踢下去,摔到一个坑里面,摔的手上都蹭破了皮。他爬起来再一次给思摩顶礼,思摩禅师转身就走开了,根本没有睬他。然后离欲老和尚仍然跪在那儿。

所以离欲在思摩禅师那边,莫名其妙的就受了无数次打骂,每次都是无缘无故的、没有任何理由的,这个是思摩禅师在真正的有意栽培他。

为什么?一个人很容易能够接受那些顺的环境。如果有一个人对你好,赞叹你、拍马屁,你肯定很容易就能够接受他,心里喜洋洋的、乐滋滋的。但是,如果逆境上来,人们的本能反应就是抗拒。对于禅宗来说,对于一个大禅师来说,他往往使用的是悖逆的方法——棒喝、无缘无故的打骂。这个无缘无故的打骂,在密勒日巴身上(密宗的一个伟大的成就者)更加的翻倍的呈现。

他的师父马尔巴,在看到密勒日巴以后,就立刻让他去山底下背大石头、巨石。从一座山背下来,再背到另一个小土坡上,造一座石头的房子。他背了几个月,总算用纯石料、天然的巨石造了一座方的房子。结果造好以后,马尔巴讲:“你把这个房子拆了,把这个房子的石料再背下来,到另一座山上去造一个尖的房子。”诚心折腾他。密勒日巴毫无怨言,说,拆就拆,那我就背。我继续把它拆掉,拆掉以后继续再背。又背了好几个月。

《密勒日巴传记》里面提到,背到后来,他的后背全是水泡,因为背石头磨破了,又没有药,而且每天都要背,结果背后长满了泡。即使这样,马尔巴也没有手软,继续要他背,一共造了好几座房子,拆了建,建了拆。他最后造了一座尖塔,造完成以后他再到马尔巴那儿去奉命,说:“师父,我这个造好了。”师父说:“不行,你要再拆掉,在另外一个地方再造一座房子。”他的师母(马尔巴的太太)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不忍心了,密勒日巴当时已经瘦得不成样子,皮包骨头,浑身都是伤,手上没有一块皮肤是好的,背上全是烂疮,都是鲜血淋淋的。所以师母到底是女人,心软,她说“算了算了算了”,求马尔巴别让他再背了。马尔巴叹了一口气,说:“你们这些人啊,真是不知道我的用心。如果密勒日巴能够完成这最后一座石头房子,那么意味着他用不着在下一生再成佛,他在这一生就能够立刻成佛。由于你的阻挡,他这一生虽然能够得到大成就,但是不能够得到最终级的、最高级的,他必须再转一世。所以其实你的小小的慈悲,反而拉长了他的吃苦的时间。”

在这里,离欲上人也是被思摩老禅师这样锻炼,拼命的锻炼他,也就是锻炼离欲的这种接受,甚至无理由的、蛮不讲理的打骂,你都无条件的接受,没有任何条件的。油瓶并不是你打翻的,他也要说:“你为什么要打翻?”你马上就磕头说:“是我错了。”

以前禅宗里面这个赵州禅师,曾经把鞋放在头顶上,这个行为实在是太离经叛道了,这个鞋应该穿在脚上的,他把鞋穿在头上。但即使这样,没有任何一个下面的其他人有任何异议,只要你赵州做什么都可以、没有问题。他们的心已经被锻炼到全身心的臣服、全身心的皈依,而且这个皈依在一开始只是皈依一个可靠的成就者、上师、师父。因为有了这个前提,他锻炼你这种敞开的程度。渐渐的,这个皈依要变成向整个世界的皈依,也就是你从一个可靠的人身上开始要转移到这个未知的世界,这个很有难度。因为让你皈依一个像思摩禅师这样的人,对你来说还是有可能的,因为你知道他是大成就者,所以你愿意忍受他的打骂,这是有可能的,你只要忍就可以。但是禅的这种态度,是说你从一个可靠的对象开始培养敞开度,然后把你转移到不可靠的上面,看你能不能全身心的皈依。所以,阿姜曼尊者经常要求他的门徒,到深山老林里去打坐。在泰国的深山里,是有老虎的、是有熊的,它可并不管你是谁的门徒。你如果碰上你有可能性命就没了。有一次,阿姜曼尊者有意让他的一个禅定功夫非常好的门徒,专门到一个老虎洞打坐,大家都知道这个洞里住着一只大老虎。而阿迦曼说:“你不要害怕,去打坐”。结果这个门徒很信任,二话没说就去了。当天,那个老虎的确是来了,闻到洞里面有人的味道,吼叫了一声,就趴在洞口没有走进去,一晚上这只老虎一直在洞口守在那儿。这个人颤颤巍巍的就这么在洞里面坐了一个晚上,他害怕老虎随时都会走进来把他吃掉,但是神奇的是老虎没有进来。到天亮以后,这个老虎又摇摇尾巴就走了,所以这个人从山洞再回到阿姜曼尊者那儿。

所以这些大成就者,渐渐渐渐的让你从对他本人的信任,开始转移到对整个存在的信任,他让你到真正危险的环境里去,到老虎洞里去,让你培养某种真正的放下和敞开。你如果命不该绝,你是用不着担心的。所以,离欲在思摩禅师那儿经受了多年的锤炼,他的心真正变的能放得下了。

我们大多数人的心都是放不下的,思前想后,唯恐有什么得失,唯恐有什么伤害。但是一个人经过像这样的锤炼以后,他的心真正的放了下来。无论来的是赞誉、还是诽谤;来的是好的、还是坏的、刺激的;有饭吃、还是没有饭吃;是风、是雨,他都能够坦然的面对和接受,没有任何的顾虑、思前想后,彻彻底底的顺应自然。做到这一点,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是很不容易的,除非你碰到一个像思摩禅师这样肯锻炼你的人。思摩也不是每个人他都去锻炼的,他锻炼离欲,而且在他身上下的力气特别的大。他并没有把庙里其他小和尚逮过来臭骂一顿,没有,因为他知道那些人承受不住。如果我现在把某个人逮过来臭骂一顿,那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说你一定会离开,你承受不住的。所以他实际上也是看准了人来的,他看到离欲是这块料,他承受得住,他就在离欲身上要好好的下点功夫了。

所以与其让生活来锤炼你,还不如先开始做一个次第的进阶的锻炼。首先,让一个信任的人来锤炼你。所以为什么学校变得很重要?因为在你真正踏入社会,经受社会无情的风雨以前,你最好先进入学校,让你的老师、你信任的人来锤炼你,来打你、骂你。他的打骂并不会真的伤害到你。让你的同学在各种情况下锻炼你,相互的锻炼。所以学校对于一个还在成长中的人来说,非常必要。但是我们现在成长的环境太温室化了,条件太好了,大家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人愿意再像思摩禅师那样去锤炼别人。因为,一个是对方也没有这么好的种子和根器;第二个你也很难找到一个像思摩这样的真正的大师。所以现在我们的条件实际上是没有过去像离欲老和尚这样条件好了,他碰到了一个真正的禅师,能够真正的来锻炼他。

思摩禅师成道还是非常深的,离欲老和尚后来在思摩的锻炼下,有一天终于顿悟了、开悟了,思摩也印证他的确是开悟了。开悟以后过了一段时间,思摩禅师就问他:“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呢?”离欲就讲:“我准备云游四方,飘忽不定,过这样的生活,像济公一样。”思摩讲:“虽然可以,但是有一个地方跟你有缘。”这些禅师很神秘啊,他都能够看到未来。他说:“距此地两三百里的地方,有一座建于隋代的寺院需要你去(就是乐至县的报国寺)。那个寺院自隋唐以来高僧辈出,地形很特别,金龟山,树码石棺,那个形状像一个垂直的石头棺木一样,你会在那里住几十年的。”思摩禅师已经预言他了,预言离欲要在乐至县的报国寺住几十年。后来,也应验了他的预言,离欲一直到死都住在报国寺,几乎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那里。离欲就问:“那么我何时动身呢?”思摩讲:“那你自己定吧。”

所以后来离欲禅师就告别思摩禅师,到报国寺去了。到报国寺以前,思摩禅师临别前送了他一首偈颂、一首诗,这个诗写得相当的棒,气势非常的开阔:

霹雳空千古,光明眼界开;全除云雾翳,为洗水晶来。

春蔼凭磨炼,秋波任剪裁;霞云双镜彩,涛涌万珠开。

银海瑶琴好,冰湖浊魄浣;重辉玄日月,一瞬脱尘埃。

仙骨何日换,灵元上界培;湮湖诚可接,昂首即蓬莱。

整个这首诗实际上是对离欲一生的预言,前面四句话,就是指离欲开悟的那个瞬间。霹雳空千古,像一声霹雳一样空千古,光明眼界开,突然间他的眼界就开了,进入光明了;全除云雾翳,这个云雾就没了,为洗水晶来,现在还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洗水晶。你虽然得到了这个光明的水晶,这个意识的光明中心,但是它还不够干净,你要洗它。

怎么洗呢?后面四句话:春蔼凭磨炼,秋波任剪裁;霞云双镜彩,涛涌万珠开。什么意思啊?就是指春夏秋冬你都要磨练它,在生活当中磨练它。任剪裁,任凭生活怎么样冲击你,风风雨雨,你要任它剪裁,不要有任何抗拒,任凭磨练、任凭剪裁。这个时候,你如果任凭磨练、任凭剪裁,霞云双镜彩,早晚有一天,七彩的云就会开始起来了,你的这个境界就会越来越深;涛涌万珠开,波涛好像是泛上来了,很多水光闪闪的水珠就展开了。它形容这个人的内心的境界就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妙。这个是指他开悟以后的这个功夫、保任的功夫。

银海瑶琴好,一个像水银一样的海面,上面有琴声悠扬,这个境界更加的美妙了,它更加的自在了,任凭磨练以后,一个人已经训练出某种大自在的体验了;冰湖浊魄浣,象冰晶一样冰凉的湖面,就是原本混浊的这个魂魄、灵魂现在已经浣洗干净了;重辉玄日月,一瞬脱尘埃,这个时候意识的光芒、真正的焕发起来,这个内在的光芒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完全脱离了尘埃。这四句话,就体验了一个人保任到最后,达到圆满的境界,这是对离欲的预言。

最后的预言,是指他涅槃的时候,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仙骨何日换,灵元上界培;湮湖诚可接,昂首即蓬莱。这个人已经练到脱胎换骨了,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换呢、真正的彻底换呢?那么就是到灵元上界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湮湖诚可接,上天的力量、神圣的力量就到这个湮塞湖来接你了;昂首即蓬莱,一下子就到仙界了。这个是对离欲最终会往生净土的一个预言。所以思摩禅师很厉害,用了这么一首诗把离欲的一生都预言在里面。 

经受锤炼不为所动

离欲禅师后来文革也是受到冲击的。在文革时期,他自己一个人住在寺院里,自己烧饭吃,没有任何一个门徒,他当时已经年岁很大了,90岁的人了,所以其实他是一个很能吃苦耐劳的人。离欲当时离开思摩禅师到乐至县的报国寺的时候,报国寺有其他僧人在,也不知道离欲是谁。报国寺当时正在举办“观音法会”,离欲就说“我这个穷和尚也没有什么好奉献的,那么我就打坐七天七夜,作为我奉献给菩萨的一个礼物”。那些和尚讲:“你吹牛!你要是能打坐七天七夜,我们就拜你做方丈。”好,离欲禅师当即就入定了,七天以后才从定里面出来。定里面出来发现法会还在举行,他就再入定三天三夜,一共入了十天的定。众人大惊,蜂拥而至,马上就跪拜,要拜他为师,并且一下子就推举他作为报国寺的方丈,所以他这个很戏剧化。所以思摩说你跟报国寺有缘,他真的是有缘。他坐了十天,马上就成为报国寺的方丈了。他后来一辈子都住在报国寺,文革十年他都没有离开过。

离欲提到,文革十年其实对他来说非但没有阻碍,反而是一个促进。文革十年当中因为没有人敢走进寺院,因为寺院是封建迷信的地方,也没有人会来拜他为师。谁来拜他为师谁就要遭批斗了,他本人也遭红卫兵的批斗。红卫兵要批斗他,他就说:是是是,阿弥陀佛!一句回话也没有,任批任骂,对他来说这个一点都没什么关系。文革十年离欲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他自己后来提到,他说:“文革十年,我天天就做一件事——断妄想。我每天除了吃三顿饭以外,吃得很简朴,非常的简陋,只要能活命就可以了,然后就是拼命的打坐。”

所以,十年当中对他来说反而是一个闭关。所以一个真正的禅修者、一个灵修者,任何的环境,哪怕是强烈的刺激、逆境,你如果没有被它打倒的话,它反而变成了一个最大的促进。所以文革十年,离欲老和尚内在的深度反而加深了,他断妄想断了十年,以至于后来离欲老和尚发生了很多神奇的事,他的修正渐渐的越来越深入堂奥,越来越玄妙。文革后期的时候,经常有莫名其妙的人到离欲老和尚那儿见他一面,病就好了,很神奇。有一个人背上在抗战的时候,被人打入一粒子弹,肩膀经常的痛,西医中医都看不好。碰巧离欲老和尚碰到他,离欲就顺手拿了两颗红枣让他吃,最后他的肩痛就没了。第二天,床上起来的时候觉得后背上有一粒东西,转过身一看,啊?这个床上竟然有一粒子弹头,这个子弹头不知道怎么搞的就从他的身体里面出来了,他后来就非常的感谢离欲老和尚,拜他为师。所以离欲后来的内证境界变得非常神秘高深。

这里面还要讲一段公案,就是思摩禅师的公案,叫《思摩再现》。有一个人,他身上生了很多的顽固性的皮肤病,怎么看都不好,奇痒难忍。有一天,他走在路上的时候,发现后面有一位身材魁梧的老僧,戴着一顶风帽。那个老僧问他:“你去哪儿啊?”他说:“我是去看病的。”“那么你患的什么病呢?”那个人就把手臂伸给僧人看,都是斑点。然后,他们就一起到了个茶馆,这个老和尚说:“我正好也会看病,”就帮他看了一下说:“我给你开个方子,你去吃,其中只有一味药难买,这味药你要到我那儿拿。你就到这个北门,有一个茅草房叫“离欲茅棚”,我的名字叫李思摩。在一幅画像的背后有一张白纸包好的一包草药,你把它拿来。”结果这个人第二天就跑到离欲老和尚农田边搭的一个小茅棚里面说:“我来找一个叫思摩的人。”

离欲一听:“是不是我师父啊?”然后引他到这个茅棚里面思摩禅师的画像面前,说:“是他吗?”。这个人一看:“就是他”。离欲说:“我师父早圆寂了,那么你找他什么事呢?”他说:“我昨天明明看见他了,他让我到这个画像后面拿一包白纸包的药。”结果,离欲马上从画像后面真的摸到了一包白纸包的药。这个药交给他以后,他回去七天吃了三付药,身上的斑点全部消失了。所以这个是非常神奇的一段公案,一个圆寂的思摩老和尚竟然显灵了。

还有另一段公案要给大家讲一下,就是离欲老和尚的传人,这段公案也是非常神奇的。

1992年,离欲老和尚要圆寂的时候,他身体非常好,没有任何的病。然后他就拿红纸写了三个大字“方丈寮”贴在一个房间门上,服侍他的那些居士就以为他要搬到那个房间去。离欲说:“没有,这个是新方丈住的房间。”其他人就很奇怪了,新方丈是谁呀?然后第二天上午10点的时候,离欲老和尚发出电报说:“我病危了,你们赶快来!”其实离欲老和尚身体很好,什么病都没有,那么那些人就赶快来了。来了以后,离欲就让他们拟一个电报,叫成都文殊院的一个叫昌臻的人立刻来,说:“这个人就是我将来的接班人。”

当时昌臻是在家人,他是文殊院讲课的导师。所以这个就很奇怪了,他突然间发电报叫一个叫昌臻的来,马上在他的面前当即剃度,让他成为离欲老和尚的接班人。当天晚上,离欲老和尚在什么毛病也没有的情况下,半夜12点起床以后,要喝口水,喝了水以后就突然一下子喉咙里发出痰鸣声,再去一看,气已经没有了,已经走了,脸色非常红润。他在坐着的姿势下坐了两天两夜,一直到昌臻来到他的面前,在他这个圆寂的人面前当场剃度。

这篇文章里面离欲老和尚坐在那儿走的照片都有,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图片均来自网络。

 

离欲禅师

昌臻法师  

这个人曾经到乐至县报国寺见过离欲老和尚一面而已。见面的时候,他跟离欲老和尚相互用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禅语,相互对话了好一阵子,旁边的小侍者听得云里雾里,讲的都是禅宗的一些机锋话头的话。离欲当时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认为这个人其实已经开悟了(昌臻在居士的时候已经开悟了)。所以离欲老和尚在临终的时候,就即刻要他过来,当场剃度。昌臻法师现在也已经圆寂了,2009年圆寂的。所以这个人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也是个修为特别好的人,面相非常的圆满。今天推荐的《离欲老和尚传》,大家可以仔细的看一看这篇文章,这个真是近代的一个非常伟大的成道者、成就者。

我一般都推荐近代的一些真正成就的人,比如说,离欲啊,还有前一段时候推荐东北的那个老太太纯印。这些实际曾经生活在我们中间、行走在这个世界上的这些人,是最最有说服力的。他们并不是2000年、5000千年以前的神话,他们都曾经在你的生活中行走过。所以,以他们作为榜样、作为标杆是最好的。既然他们能做到,你也能做到。既然离欲老和尚能做到忍辱,那么你也能做到,你并不比他缺很多,你并不比他缺什么。你不要认为这些人都是过来人,是菩萨再来,并不是!不需要这样理解,他跟你是一样的人。我之所以举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真实行走过的人,就是这个含义,就是这个用意,你跟他完全是一样的。他也吃饭睡觉,他也身有病痛,他也命运坎坷。离欲老和尚从小命运还是非常清苦的,很坎坷的,他经受的磨难,总体来讲其实远远已经大于你了。所以一个人并不需要像那种小资的无病呻吟的情怀,你看看离欲这样的人,看看昌臻这样的人,看看纯印这样的人,他们吃的苦比你多得多,而他们的确是能够扛得住、忍得住。所以,你也能忍得住,这是真的。你并不需要像《金刚经》里面讲——佛陀割肉喂鹰,把肉割下来喂鹰,把眼珠子挖出来施舍别人。这个对你来说太遥远了、太神话了。《金刚经》里提到,佛陀被歌利王把手脚砍断,没有任何嗔恨心。这样的故事,看上去更像是神话故事,也许它真实发生过,但是对于你来说,也许距离太远。但是,离欲老人、昌臻、、纯印这样的人,他们生活当中经受的那些磨难、邻里间的污辱、思摩禅师的锤炼……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而这些生活的磨练、锤炼,在你的生活当中也一样会出现。即使你碰不到像思摩这样的人,但是你的生活当中一样会出现无数的磨难,每个人都是这样,其实人人平等。并不见得你的磨难比别人多,每个人都一样。如果我下次有时间,我可以讲讲我个人的一些经历,你也许听了会咋舌。所以,每一个人经受的磨难都是差不多的。如果别人能忍住、能扛住,你也能。

洞山五位

另外一篇推荐的文章是禅宗的洞山禅师的君臣五位。洞山禅师自小是一个相当有探索精神的人。我们发现凡是成就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似乎都非常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一件事没有搞明白,他就是要去搞明白,钻破脑袋他也要去搞明白。洞山就是这样的人,他四处寻访了很多的禅师,到处行脚,到处都问真正的佛法的核心是什么。他非常钻研,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河边过河的时候,看到河里的倒影突然间大悟。

今天着重提到的是洞山五位。为什么要讲洞山五位呢?因为禅宗自六祖以后,开出了五朵花——曹洞宗、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共五个宗派。这五个宗派里面,以临济宗形式最为锋利。临济的禅风是最为冷峻的,是以棒喝为主,非常冷峻。法眼宗是最为孤傲的,你几乎完全摸不到边,摸不到它到底的用意在哪里,它太深奥了,所以法眼宗灭得最早,因为你根本找不到那个门在哪儿。沩仰宗最神圣,沩仰一直出了好几个圣人,他们是真正果位上的圣人。云门宗跟法眼宗都比较孤傲,所以这两个宗派灭得早。唯独临济宗和曹洞宗是有路可循的。临济宗棒喝,接了很多人,让很多人开悟,所以临济宗一直在汉地传了很久。曹洞宗后来传到日本,为什么呢?曹洞是所有5个宗派里面最最细腻、温柔的宗派。临济是最最雷厉风行的宗派。洞山禅师本人也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他没有棒喝。而曹洞宗是所有禅宗五个宗派里面,唯一划分出禅修次第的宗派,其他宗派根本就没有。

曹洞的五位,就是这五个位子,这个是你在向内深入的五个次第的位子。这五个位子第一个叫“正中偏”

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

什么意思呢?就好像三更半夜一样,明月在前,你看到这个明月好像似曾相识,又好像不能接近,就象征一个人感受到有某种源头、有某种神圣,他有某种直觉,感受到他的内在的确可以上升到某种神圣的地方。但是,是隐隐幽幽的,他并不确定,也没有看到真正的方向,就好像是三更半夜里一样,还是黑漆漆的。

第二个阶段叫“偏中正”。

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别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

就好像一个看不见的老婆婆,突然拿到一面镜子,她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的脸,也就是她回过头来看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这个时候你不要再迷头犹认影了,你已经认识了本来,也就是最初的开悟,这是一个最初开悟的经验。

第三个正中来”

无中有路隔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

你已经进入了一个与尘埃相隔的内在光明。我们在意识内化课程里所有学员都有这样的经验:一旦你在中脉顶端经验到了你的意识光明,你会觉得它跟这个世界是隔开的,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碰触到它,它是如此的超然、壮观、光明照耀,就叫无中有路隔尘埃,是与尘埃相隔开的。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什么意思呢?你这个内在的光明是无法用言语形容出来的。所以,禅宗讲这个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它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你不能够碰触到这个忌讳的地方,叫当今讳。你这个忌讳的地方,就是它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这个是最忌讳的,你一表达就错了。你说它是一个太阳或者一个光明,你就错了。你说它是无云晴空、是万里无云的经验,你也可能错了。你无论用什么形容词在形容它,你都注定是错的,它无法形容。所以当它无法形容的时候,它就胜过了前朝代最最聪明的辩才无碍的人,所以最最聪明的辩才无碍的人也无法形容它。这是一个真正安住在光明源头的一个体验,这是第三个位子。

第四个位子叫“兼中至”

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犹如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志。

这个诗形容得实在是太形象了。什么意思呢?就好像我们今天的这个思摩禅师锻炼离欲老和尚一样,就好像离欲老和尚在文革年断妄念一样。一个人一旦开悟了,他要做一件什么事啊?要“两刃交锋不须避”,你反而要进入那些能刺激你的环境,看看能不能把你挑动起来。有人打你耳光有人扇你有人K你有人莫名其妙的油瓶没有打翻也要说是你弄翻的,毫无理由要冤枉你。“两刃交锋不须避”,你要成为好手,什么好手?就是火里生莲的好手,你要在火坑里面,心里面像清静无为的莲花,丝毫不受影响,这个就叫好手,真正成为好手。然后你内心中“宛然自有冲天志”,你知道这个是在锻炼你,你毫不避讳你的锻炼,你要真正的锻炼出来,因为并不是开悟一开就一了百了,不是的。一个人开悟仅仅是个婴儿,所以禅宗讲一个开悟的人叫“圣胎”——神圣的胎儿,他根本还没有力气走路呢,他还要别人抱在那儿,还要在温室里培养呢。所以,第四位就是要锻炼,要“宛然自有冲天志”

第五位叫“兼中到”

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到最后,没有任何的有无是非、善恶对立能够碰触到他,无论是善是恶,是有是无,都无法碰触到他,他完全超然了。谁敢和,这个曲调是如此的超然,谁能和得了呢?只有一个圣人能够和得了。“人人尽欲出常流”,这个真的是已经出长流了,他已经超越凡夫的体验了。“折合还归炭里坐”,他再一次的变成了一个真正超凡的人。一个真正非凡的人,反而是最平凡的,他回到了炭灰里坐在那儿,满脸都是灰,满头都是炭,看上去非常的平凡,这才是真正的非凡。非凡并不是穿上圣人袍,然后头上有个金光,不是的!所以这个曹洞宗对于圣者的形容非常的超越。一个真正的圣者,反而是还归炭里坐的人,这个讲得实在是太好了。这个是曹洞宗的君臣五位,是形容一个人悟后启修的阶段,这个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最后洞山禅师的一个有名的一篇著作叫 《宝镜三昧》这个 《宝镜三昧》其实不是洞山的,是他的师父云岩传给他的。这篇东西自古以来就有,讲得相当深奥。下次我们有机会的话可以讲讲这篇 《宝镜三昧》

《宝镜三昧》内容极为深奥,而且写的非常隐秘,有意让人看不懂。什么夜半正明,天晓不露,这些你根本不知道它在说什么,它有隐藏的含义在里面。所以禅宗如果你真正深入的话,它有极多的宝藏在里面。。

洞山禅师后来在圆寂的时候还演了一出很好的戏,圆寂前示现病相。

有僧人问洞山禅师:“还有不病的吗?”你现在看上去生病的样子,还有那个没生病的吗?

洞山说:“有”。

“那么是不病的在看着和尚你这个身体吗?”僧人说。

洞山讲:“没有,老生看——是我看着他。”

“你是如何、怎样看他的呢?”僧人问。

洞山讲:“老生看时不见有病。因为我内在有一个没有病的。”那个含义就是,我内在有一个完全没有病的。

洞山就问这个僧人:“离此壳去,吾与汝何处相见?”我如果离开这个躯壳,你与我什么地方能够相见呢?

僧人无对,僧人答不上来了。

所以洞山还是念了首偈:

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

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

学禅的人像恒沙一样多,但是没有一个是开悟的。过在寻他舌头路,过失在哪呢?错就错在这些人都是学口头禅,叫“舌头路”。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你要真正能够忘记形骸,进入空无。你要真正的回到空里面,努力的、殷勤的回到空无才行。

乃命剃发、浴身、披衣,闻钟辞众,俨然坐化。然后他洗澡、穿衣服,钟敲响以后坐化了,坐化以后大众悲号,大众就拼命哭了。旁边的人就拼命哭,他本来已经圆寂了,人已经死了,呼吸都没了,这些人在旁边拼命哭,哭了一段时间以后,洞山突然间眼睛又睁开了。睁开以后,“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于悲何有?”出家的人心不要依附在外在的事物,才是真修行,何必还要悲伤呢?所以令当时当家的主事生办愚痴斋,吃一顿饭,这顿饭叫“愚痴斋”,大家都很愚蠢。

吃完斋以后的过了七天。第八天,他这次没有在众人面前圆寂,他这一次回到方丈室里面,门一关,端坐而寂,年63,佛腊55岁(他实际上很小就出家了,7、8岁的时候就出家了,所以出家55年),唐朝的皇帝封他为“悟本禅师”。

所以洞山还是很厉害的,在禅宗的历史上能够来去自由的禅师很少见,所以像洞山这样能够走了以后再回来,再过7天再走,这个人的功夫可见是生死自如了,很了不得的一个禅师。我们现在能够自知临终时至,安然往生已经很好了,他是死了还可以再回来,然后再办7天的愚痴斋再死,所以这个人是来去自如。

洞山活着的时候还有个公案,有一个道家的老道,功夫也很深,他来参拜洞山,闻名而来,讲了一些话以后,这个老道就要显示一下他的成就。他说:我一支香内就可以走(他已经达到这个成就了,已经很了不得了)。结果,他真的站在那儿没有坐下来,站在那儿就走了。走了以后,洞山过来就摸着他的背,讲了一句话:“汝只知凭嘛去,不知凭嘛来?”你只知道怎么样走,你不知道怎么样回来。就是你死了回不来了,你不知道怎么样再活过来。

所以可见洞山当时就已经有那种生死自如的力量了,他能够随时走,你要回来他也就回来了,所以,洞山禅师的这个修证非常非常深奥。

这篇文章大家可以仔细去看,拣能看得懂的看。

好的,我们今天接下来的时间是以太冥想的时间,在一开始还要再讲一下,在以太身的冥想里面,即使你如果没有感受到丹田的热量、中空身体中间能量的运动,没有关系,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有差异,有的人有可能完全没有热量的运动,他却直接感觉到了脊椎骨的热量运动,这非常有可能,尤其如果你是年轻人,或者你身体素质好,那么意味着你的脊椎一定程度上是有活力的,本身的能量就已经在向脊椎骨运动。所以这种人在中空的情况下,极容易感受到脊椎骨的热量,如果你能够感受到脊椎骨的热量,那么实际上就更进一步了。所以你可以保持在头顶向下看的中空的身体,并且感受到脊椎骨的热量。这个热量会自动的向上延伸,而当大家都能够感受到脊椎骨热量向上的冲力的时候,就是你已经准备好进入意识内化课程的时候。所以请大家真实的、努力的、坚持的做这个冥想。这篇离欲老和尚的传、洞山禅师的这篇简单的传记都可以给大家极大的内在动力,他们是如此的刻苦、如此的决心、如此的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这些东西也能够在你的心里被激发出来。所以大家认真的做,你一定会成功。如果你认真做,其实上面的人都知道。好的,我们接下来放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