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B ——坦陀罗
坦陀罗是一个重要的印度教哲学体系,它秘密地声称吠陀仅是外表。坦陀罗经文包括提到了吠陀的起源。然而,像瑜伽和宇宙古史(往世书)一样,坦陀罗在随后一系列的发展上,对奥义书有显著的影响力。现代印度教的崇拜仪式已经染上了很大的坦陀罗色彩,尤其在孟加拉,克什米尔,古杰拉特和马拉巴尔更为显著。
根据坦陀罗所述,实相——或者称为“纯洁意识”是一种萌芽状态(胎藏),被认为与萨特(Sat),或者是“纯洁的生命”,而阿南达(Ananda)则被称为“纯洁的祝福”。吠檀多和坦陀罗都对真理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然而,将会在此陈述重要的差别。通过对语言和思想的转化,这种“存在——意识——祝福”,或称为萨特旦安达(Satchidananda)会受到摩耶(幻像之意)的束缚,而它出类拔萃的本性会通过形式和类别的术语表达出来。
根据吠陀经,萨特旦安达(Satchidannanda),或称为梵天,在纯洁精神的真实本性里面;摩耶随之而来,仅是在宇宙的创造,维系,毁灭的时间平面上起到作用;无论是受造物还是创造本身都不是最终的真实,因为真正的知识只会在一种无分别的状态下展现出来。另一方面,根据坦陀罗所述,萨特旦安达也被称为“湿婆——萨缇”,这个连字符号连接的单词及其意义就是:没有另一人的存在,不可能引发一个人去思想。依照坦陀罗,拒绝萨缇(或者是变成的力量)的纯洁意识或纯洁存在,只能是一半的真理。萨特旦安达主要地被授予了自我进化和自我回旋的力量。因此,完美的体验是完整的体验——那就是说,存在的意识和变成的意识。只有在相对的世界里面,湿婆和萨缇才会被认为是分割的。此外,坦陀罗认定世界的进展和吉瓦(Jiva,个别的灵魂)都是真实,并不仅仅是叠加在梵天之上的幻觉。坦陀罗一般的非二元论和纯洁二元论不同,它声称吉瓦最后会与实相成为一体。
根据坦陀罗所述,摩耶把真实掩盖了,把有意识与无意识,存在与非存在,喜乐与不喜乐两极分化。通过这种极性,无限变成了有限,无分别变成了分别,不可估量变成了可估量。同样地,非二元实相变成了进化——这正在成为真实,并不仅仅是吠檀多的外表——进入了与“中心”连接的多样化上,或者与本性分离,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相互发生作用与反作用。一些中心,例如人类,发展出感觉,认识和意志的力量,而其他的就缺乏这种力量,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力量,或者不同程度的缺乏。此外,有些中心,是认知者,而另一些是认知对象;一些是享受者,另一些是享受对象。各种不同的确定条件都组成或者维系着一个中心,例如一个吉瓦(个体灵魂),由于它的行为(业力)作用与反作用的影响,也受到限制和束缚。这些确定是“束缚”,编织着吉瓦现象生命的网络。它受到了束缚,行为也像“动物”。(pasu,帕苏)。
通过实相的进化,通过它难以了解的力量,进入了多种中心里面,有生命或者无生命的,它的真实本性通过仍然是纯洁意识。尽管坦陀罗否认作用与进化的真实性,实相并不会停止去成为它自己。
通过无限自身的敞开,通过它能够到达的境界,一个有限的中心无论在进化过程中的任何位置上,都不会停止成为纯洁实相的一个“点”。当个体灵魂面对这一个“点”,无疑就是实相;个体灵魂面对摩耶的面纱,它就会受限制和束缚。因此,在每个个体灵魂的中心(吉瓦中心)里面,既有个体,也有无限;既有现象,也有真实的要素。摩耶起作用的方向就称为“向外能量”,用它的束缚力创造了吉瓦中心;逆转的方向就称为“回归能量”,揭示出实相。;坦陀罗(尤其是“左手”途径的训练,稍后会介绍),指示出“向外能量”转变成“回归能量”的方向,是受束缚的个体灵魂转化成“释放者”或“解放者”的过程。正如坦陀罗所说:“有下沉就必有提升”,“剧毒的杀人毒药在智者手中会变成生命的炼金术”。
各种激情与欲望连同着向外在能量而形成,个体灵魂如同陷入现象世界的罗网。一些激情会表现为这张网上的主要网结。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些物质享受的主要刺激转化成灵性体验(瑜伽);如何使欲望得到升华。如果可以做到,那么就不会受到逆转本性而行的束缚,无限的个体灵魂会意识到它与无限实相不二。
个体灵魂,被“外在的能量”捕获,感知到二元性,抱着喜爱与痛苦,接受与拒绝,身体与灵魂,精神与物质等观念。但是,如果非二元性质的湿婆—萨缇单独地存在,正如坦陀罗所主张,所有的分别一定是相对性的。这样,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分别,相互之间的欲望是其中的主要欲望,他们之间的肉体结合都是属于相对层面,设想那里有一场肉体与精神之间的持久冲突,个体灵魂就像被普遍习性束缚着的动物。只要个体灵魂还是处于相对层面,分别是恰当的,甚至是有价值。然而,遵守道德或者社会习俗对于那个层面来说是赏心悦目的,使个体灵魂不致于沦落为动物。为了让个体灵魂明白到这是真正的湿婆(绝对者),它必须要消解每一种二元性,明白到事实上无论是身体层面还是道德层面发生了什么事,都是湿婆—萨缇,曾经是分离的实相及其能量。人没有看到宇宙的总体,当一个人明白到创造、维系、毁灭的整个过程都只不过是里拉(Lila)的表现,或者是湿婆—萨提的欢愉;对于这样的人,万物都会被视为湿婆—萨缇的一种表达方式。坦陀罗训练技巧的特殊性在于把变化多样的“外在能量”逐步综合到“回归能量”,分离、两极分化,甚至对立都会视为同一,变成融洽与平和。
然而,两股能量并不会单独运作,一股会排斥另一股;它们是同时存在,尽管强调振荡一股猛攻另一股。因此,它们都是被认定为二元和不同的,非二元论则认定它们是内在的,透过内在可以看到联合,平等和相似性,不仅仅是一团混沌的抵触微粒,甚至“外在能量”在宇宙的创造与维系起作用的时候也是联合。我们的普通经历也会表现成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向我们揭示了限制性和条件性的认同。简单地说,尽管外在能量表现出其分别性,认同要么是隐藏于内在,要么是受到可见的条件性限制。
让我们以男人与女人做例子。忽略某些条件和限制,两者在某些方面可能是同等的;两者之间分别显著,但可以消除。然而,强调两者之间的分别会形成男女之间的束缚,这在日常体验可以看见。当他们真正地认同,而不是实际的相等,这些束缚会消失。因此,问题就是如何定位,或者重新定位被掩盖的同一性。
吠檀多的非二元方式是否认所有的受限附带条件,这被称之为不真实,直到一个人在男女之间除了看见梵天,或者纯洁和无分别的意识之外,对其他一无所见为止。为了达到唯一的肯定,每一个二元的残迹都必须丢弃;换言之,吠檀多要求求道者弃绝这个世界的名相(名字和形式),但说比做容易,因为仅有少数人可以实践这种弃绝。
坦陀罗的方法不同,指示出提升的训练。肉体的男性与女性,毫无疑问是不同的,他们沿着宇宙进程的外在能量漂流,通过回归的能量,他们 可以提升到宇宙法则里面,意识到了整体,那就是“湿婆—萨缇”。在相反的外在能量里面,求道者需要把完整或者极性“带在一起”,这样就会意识到他们的同一性;从而男性与女性的肉体结合是次极限于“湿婆—萨缇”的创造性结合。坦陀罗的“左手途径”相当严厉,规定求道者(或称为“撒哈卡”)的条件必须是“英雄”级别(后面会有介绍),精神训练的仪式上需要女性的调整,表现出如何次极限于所谓的“肉欲”行为,直到最终体验到至上的非二元性!湿婆—萨缇的完美祝福来到了。这种技巧制造出非常相似的主要欲望,为如同“受到强烈束缚的动物”一样的人敞开了“空间”,或者是体验萨特旦安达的通道。如果跟随正确的途径,所有条件都准备妥当,求道者会在他的努力中取得成功。
坦陀罗的次极限形式包括三个阶段:净化、提升,以及在纯洁意识层面上获得同一性。首先,求道者必须通过把“外在能量”转化为“提升能量”来去除无用的渣滓。根据坦陀罗,纯洁的宇宙法则在某个阶段会反对直线,进入非纯洁法则,后者组成了自然领域(自然王国),就像“盘绕的”曲线,个体灵魂在里面徘徊,会被囚禁在里面,被抓进自然决定论的罗网里面,无处可逃,直到盘绕的曲线不再盘绕,敞开了释放的通道,提升到纯洁的宇宙法则里面。这个过程完成之前,个体灵魂仍然漂浮在“外在能量”之上,随之移动,喜爱主要的欲望。不管产生喜悦还是痛苦,这些欲望都集中于一连串的附加链条之上。它在设置了解开“盘绕的曲线”的谎言,使之封闭。
这种坦陀罗技术用语就称为“唤醒的”昆达里尼,或者称为向上的拙火能量,人可以借此从不纯洁层面的法则进入纯洁法则。盘绕的拙火的头部原本向下,现在要转为向上。拙火能量方向的转变就称为净化,进化之后的个体灵魂仍然停留在里面。下一步就称为提升:沿着“外在能量”而行的宇宙法则秩序必须转变方向,开始回归的旅程。提升是与下沉相反的秩序,有下沉就必有提升。求道者必须把自己从沉重和较为不纯洁的要素中提升到微妙和较为纯洁的合一上,直到获得湿婆—萨缇意识。这是次极限模式的总体框架,可以适用于所有的提升模式,紧跟随着的是二元和非二元,还有其他思想体系。
求道者的灵性唤醒在坦陀罗里面是用“唤醒和提升的昆达里尼能量”的标记来描述。这种昆达里尼是什么呢?有意识地理解并不是坦陀罗神秘和深奥之处,坦陀罗的奥义是建立在由所有宗教信仰所描绘的灵性体验之上。每个真实的灵性体验,例如看见光或者幻像,或者与神合一,都仅仅是上升的昆达里尼的表现。让我们尝试用一个物理科学的幻像去帮助了解昆达里尼。物质的粒子有两种能量:潜在的(potential)和运动的(kinetic),总共加起来保持不变。运动的能量仅是所有能量的一小部分,负责粒子的移动或者运动。运动的能量与总能量之间存在着特别的比率;当这个比率由于内在的分子运动而发生改变的时候,粒子的本性就改变了:一种元素变成了另一种。根据坦陀罗,昆达里尼以宇宙能量的形式,呈现在每件事物里面,甚至在一个物质分子里面。像运动的能量一样,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在运转,而剩下无可估量的能量却残留着,就像潜在的能量,“沉睡”或封闭在“根基”里。这是一个巨大的贮存能量,上面是运作的能量,就像粒子的运动能量一样,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同时,在个体灵魂的中心还有潜在的昆达里尼能量,是主体能量(包括身体的,精细的和因果关系的能量)的贮存库,也有运动的昆达里尼能量,负责个体灵魂的运动和移动。上升的昆达里尼是整个身体和思想运动的复杂机制的中心枢轴。昆达里尼的运动能量与所有能量特殊比率取决于身体机制的当前条件与行为。转变是必须的,通过对身体主要元素的转化,使当前的身体运作变得更好和更有效。身体、精神和至关重要的机制只有通过“上升的昆达里尼”,通过拙火从“向下”重新定位为“向上”,转化,鼓动与提升才变得可能。通过前者,物质身体制造出“盘绕的曲线”,受限于特征,受到功能和可能性的束缚。通过后者的力量,它打破了束缚,限制得到了转化。这是普遍的法则。但是,通过不同形式的灵性纪律训练,潜在的贮存能量可以被激活。与王瑜伽和智瑜伽一样,信心和爱如同最强而有力的杠杆,提升向上的昆达里尼。重复神的名字或者一个神圣的曼陀罗,甚至是音乐,都会在这个过程里面有所帮助。坦陀罗并不排斥这些手法。坦陀罗的学生思想上应当忍受昆达里尼上升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更多是意识的敞开,伸展和提升,而不是机械性地进入更加高的能量。唤醒昆达里尼的主旨并不是获得更高的能量去表现奇迹,或者享受物质欢乐;而是意识到萨特旦安达(Satchidananda)。
昆达里尼的唤醒是通过中脉作为途径,被描绘成神经系统的中枢神经。这是一种空敞的渠道,中脉通过脊柱,通过脊椎底部的基本中心(脉轮)与大脑连结。坦陀罗提到了中脉通过的六个中心,这些中心是很多球体和平面,在坦陀罗则描绘成不同颜色的千瓣莲花。对于世上普通来说,这些中心是封闭的,莲花就像未开放的花蕾。随着昆达里尼通过中脉而提升,接触到这些中心,这些花蕾就会完全地向上绽放,成为花朵,求道者获得了灵性体验。灵性练习的目标就是让昆达里尼从较低和较毛重的中心提升到较高和较有意识的中心。在昆达里尼的向上旅程期间,个体灵魂并没有完全地从相对状态中释放出来,直到进入第六个中心为止,是真实体验的“窗口”。在第六中心(位于两眉中央的两块花瓣的白色莲花),个体灵魂散发出它的自我,燃烧了二元性的种子,较高的本觉从较低处的灰烬中提升起来。为了能够活在纯洁意识里,现在肉身如同死去一般。第六中心是关键,千瓣莲花的力量通过这里进入大脑,如同无限的海洋,转化着小小的贮水池,也就是个体灵魂的自我,填满了贮水池,使它溢出了水,不再是小小的贮水池了。昆达里尼最后会在大脑中提升到莲花之上,变成与湿婆(绝对者)合为一体;求道者会意识到,在意识转化中,他与“湿婆—萨缇”合为一体。
坦陀罗讲究老师和学生的资格,也需要曼陀罗或者神圣语言、图表、神像、仪式,精神部署在坦陀罗实践中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有资格的老师,或者古鲁,必须是出身良好,有高尚的品格。他必须有同情心,内心平静,应当熟悉坦陀罗和其他经文的诗句,有规律地重复神的圣名,在火祭中提供祭品。此外,他应该拥有一个愉快的部署,有满足弟子愿望的力量。对于坦陀罗的学生来说,古鲁的帮助必不可少。昆达里尼上升,净化了他的身体元素,思想变得纯洁,重大的变化会在他身上发生。在灵性修持的实践上,求道者经历了一系列的危机,需要外在的帮助。神圣母亲不是别人,正是昆达里尼本身,只要真正的危机来到,都会以优雅的形式给予缓助,但是,一个人类媒介是必要的。古鲁擅长于坦陀罗修持,对弟子富有经验,为弟子校验修持结果。弟子不会仅仅是把古鲁看成一个人,而是看作神的化身。正如灵魂的肉体化表现一样,古鲁拥有一个特别的位置,在弟子修持出现困难的时候负责指导弟子,在每一方面照看他的幸福。
像老师一样,弟子也应当出身良好,拥有无可责备的品格,正直的本性。经文上的诗句说到,他应当拥有敏锐的头脑和仁慈的心,对死后生命持有信心,履行对双亲的责任,从血统、学者身份和财富的傲慢中释放出来。此外,他应当避开不信者群体,准备以所有的谦逊去服务师父。随后将会描述三种类型的求道者。
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不应草率地接受弟子,求道者也不要接受一个不吸引他的人为老师。启迪模式和指引的不同,是取决于老师的能力和学生的资质。一个普通的启迪是借助详细的仪式来进行。但在更高级的启迪里面,这些仪式将会变得次要,弟子也借此很快地得到深层灵性体验的加持。
曼陀罗在坦陀罗修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就像吠陀和宇宙古史(往世书)的祭礼和赞美诗一样。“曼陀罗”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只需观照,便得解脱。(不知这是否符合原意)”曼陀罗是声音——等同于神,也就是胎藏或原初意识;外在的肖像是曼陀罗的物质形态。声音的振动是胎藏的首要表现,与原初意识最为接近。它是纯洁意识和物质对象之间的真正中间媒介,既不像前者那样绝对非物质化,也不像后者那样密集。曼陀罗认为振动和启迪是同一种宇宙能量(或者说是萨缇)的两种表现,两者都会引向对原初意识的认识,否则甚至会错过对一位智者的领会。曼陀罗并不仅仅是语言,而且还是超越力量的思想的集中形式;它们在自己的幻象中揭示出种子。求道者发现曼陀罗和神二合为一,有等同性,神性化身在曼陀罗内。对于无知者,曼陀罗产生的振动仅仅是物理现象,曼陀罗只不过是一种声音,而不是用作创造与想象。幻觉隐藏在曼陀罗内,就像橡子里面的橡树。幻觉很快地暴露了,变得被赋予了不可思议的力量,揭示出内在的宇宙能量。坦陀罗认为曼陀罗并不是人脑的杰作,而是永恒的存在,求道者通过反复念诵它们而达到完美。
神秘图表就称为“具(印度教和佛教坐禅时所用的线形图案)”也在坦陀罗仪式中使用。一种“具”是一种图形,就像曼陀罗的声音一样,等同于神。这并不像化学领域中使用的分子结构示意性草图,而是一种真理的陈述,它对擅长者提示出基本力量,发展和维系一种崇拜对象。当“具”被赋予了真正力量,神性就在那里。在坦陀罗仪式上,“具”是一种崇拜物件,上面的图像是更加切实的陈述。曼陀罗和“具”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神的肖像通过一个宗教团体与最终实相结合,也称为意识的化身(意识的具体表现),并不仅仅是一块刻着图案的木头或石头。如果崇拜是有目的地进行,那么图像,曼陀罗和“具”,还有各种其他的附件也变成了意识的表述形式,就像在基督教团体,基督把酒和面包变成血和肉一样。
对于非启迪者,植根于坦陀罗仪式的曼陀罗和“具”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行话和魔术般的图表。同样地,只要未被告知者(无知者)关注,所有的物理和化学公式、方程式和概念都会变成一种累赘。例如,E=MC^2就像OM(“嗡”咒,代表宇宙至上力量),对于无知者来说没有多大意义。爱因斯坦的公式有释放能量的意义,是释放锁在原子里面的不可思议力量。公式的奥秘也同样适用于曼陀罗;它们是真正地缩短某些基本实验的距离。同样地,曼陀罗的学生要有信心, 这样会对曼陀罗和“具”的力量有同样程度的了解,就像物理科学的学生一样。一旦给予了昆达里尼和其他坦陀罗原理的通俗解释,就像给予了相对论理论和大型机械一样;但事实证明是谎言,在精密的实验上,一种情形比作另一种,不幸会远远超过每个人所能理解的。坦陀罗声称曼陀罗是灵验的,崇拜中使用的图表是力量,是神或者提婆(化身),是意识的实体,可以获得超自然力量,最早期的求道者通过不同的脊椎中心体验了昆达里尼的提升,最终意识到他与梵天为一体。
让我们简单地设想一下崇拜中采用的坦陀罗仪式。坦陀罗的主旨是让求道者意识到最终的解脱,根据他们的内在进化和欲望,财富、感官的享乐和正义是其次。因此,放下没完没了的各种仪式对于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个人都适合。通常一个坦陀罗仪式包括对身体的不同部位赋予不同的神性,对身体元素进行净化,控制呼吸,静心,对生命给予想象,还有就是精神与肉体的崇拜。这些加起来会转化崇拜者,被崇拜对象,附件和崇拜行为的意识,它们都是精华要素。在仪式的高潮,求道者会意识到他与整体合一。身体与精神层面的融洽对于成功的崇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会通过规定的姿势,呼吸控制,大脑对曼陀罗有准确的见解而在粗糙的身体元素中产生,清洗和净化物质身体,而这种净化会通过内在的满足而来。通过静心,身体的粗,浊,精层面会从各自的污染中释放出来。静心(冥想)的目的是能够让实践者感觉到自己与神合一。这种对合一的冥想,坦陀罗的这种中心特征,与二元论的宗教相当不同,二元论宗教仍然维系着神与奉献者之间的差别。“只有变得神性才会敬神”。仪式的最后部分是一种祭礼,奉献者完全地把自己围绕在神性中,与神连接,与神合一。这个阶段,崇拜者和被崇拜对象,有限与无限,个体与整体之间再也没有分别。
坦陀罗据称是一种实验性的科学,允许用实验去查证真相。理论和思索仅是假设;坦陀罗的座右铭是:以你实际能够证明和查证的方式生活。没有必要去接受像“主这样说”的声称作为基础。但是,像所有的科学一样,前提是需要求道者跟随老师的指导,在老师面前做试验和看结果。
坦陀罗指示了唤醒昆达里尼的几个途径:其中一个称为Vamachara,或者是“左手”道路,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人不知其中的原理,另一方面是由于被不负责任的人滥用,使得整个坦陀罗科学变得令人怀疑。这种途径的仪式是,就像其他诚恳的灵性实践一样,以“回归能量”为基础,寻找相反的过程去创造出“动物性人类”所受的束缚。这条道路的追随者需要五种成份:谷类,鱼,肉,酒和性结合。然而,不同级别的求道者却有不同的涵。Vamachara原则是强调明白事实上是人在灵性生命中制造了过程,而不是懦弱和错误的避免使他堕落,而是要抓住它和限制它,这样就会产生出某种意义的释放。对于某些类型的求道者,称为“英雄”,建议去喝酒和实践性结合,老师会小心地指出利用这种欢乐与刺激会把灵魂从肉体层面上提升起来。例如,求道者首先会被要求去用酒来祭神,然后参加一种献祭仪式。谷类,鱼和肉的情形也是一样。他们享受的欢乐会逐渐得到限制。弟子在一些献祭中被教导去进行性结合,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新生命,因此并不采用不负责任的方式进行。坦陀罗从不支持纵欲,或者没有规律地满足主要欲望。据说失去贞操会失去性命,或者使寿命缩短。此外,性结合有一种更深厚的灵性意义,那就是在所有现象世界的体验里面,揭示出二元性里面的合一。即使在肉体层面,一对夫妇也会在欢乐中合一,但是只有灵魂的解放,才参体验到“湿婆—萨缇”的合一和祝福。女性,在坦陀罗的实践上,是帮助弃绝道路上的男性。女性在所有坦陀罗派别都是受尊敬的对象。她被认为是萨缇的化身,是凸出和遍及宇宙的力量。凌辱妇女是令人忧伤的罪过。求道者从老师那里学习如何运用前面提到的五种成份去唤醒自己的灵性。通过曼陀罗,仪式,冥想,祷告,真诚的力量,通过古鲁和神圣母亲的优雅,弟子最终获得了一种本性,使他把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变作一种敬神的行为,他也发展出一种理解力,明白到商羯罗一首萨缇赞美诗的意义;“至上的女神,让我头脑的所有运作成为回忆,让我的所有言语都赞美你,让我的所有行动都服从你!”
坦陀罗根据求道者的灵性状态,划分成三种类型:动物,英雄和神。动物类型的人会沿着“外在能量”而移动,从世上行为中得到益处和缺点。他并没有从普遍习俗中提升,也没有切断三个结:“憎恨,害怕和羞耻。”他会受自己的热情控制,成为六种敌对冲动的奴隶:性欲,贪婪,骄傲,愤怒,幻觉和嫉妒。他甚至不允许去接触“左手”道路的五种成份。
胜任五种成份的冒险仪式的学生就称为“英雄”。他有内在的强大力量去“玩火”,用它来燃烧世上的束缚。完全建立在自制之上,他甚至在最受考验的环境也并没有忘记自己。他是一个无惧之人,鼓舞着那些处于动物状态的人。他拥有纯洁的动机,温和的言谈,强壮的身体,足智多谋,有勇气与智慧,敢作敢为,还有谦逊。他珍爱所有的良好品质。
(怎么和奎师那这么相似,简直是神!)
神性级别的求道者已经从所有欲望的束缚中提升起来,没有欲望需要升华。其中一段坦陀罗经文描述了这样的求道者:言行谨慎,热爱众生,自省,平静,有洞察力,还会热切期望其他人得到幸福。他不会从真理的道路上倒转过来,去做邪恶的事。他在每一方面都变得良好,被称为湿婆的化身。他在崇拜里并不需要肉体援助去提升灵性,静心变得自发而来。他经常处于入迷状态,享受着“内在的女人和酒”。他会用觉知,祝福和提升去取代英雄级别求道者使用的“五种成份”。
据称坦陀罗的精神戒律具有宇宙通用性;它承认吠陀祭礼的正确性,承认奥义书的辨别和弃绝,承认王瑜伽的净化戒律,还有宇宙古史描绘的对神热切的爱。它训诫求道者练习意志力和自我努力,实践自我臣服,还有对神的渴望。坦陀罗对它的奉献者承诺不仅享受世间的欢乐,而且还要解脱,承认昆达里尼的力量可以在真诚的灵性追求中被唤醒,这也是世界各大宗教推崇的灵性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