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本文来自网络,整理汇编。

《传习录》记载了明代大儒王阳明和弟子的一段对话。

弟子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之答,给出了迎刃而解的方法,即历事方能练心,勤在“事上磨”,才能在关键时刻有定力。

王阳明在江西讲学的时候,当地一个政府官员很是崇拜王阳明的心学,可是他很沮丧的说:“我公务繁忙,真是没有时间去学习啊。”

王阳明说:“为什么要脱离公务而学习呢?你既然有工作,那就在工作上去修,这才是真的修行。就以审案为例:你审案时不能带有情绪,不能因为被告强词夺理就大怒;也不能因为他送礼了,就宽恕他的罪行;也不能因为他甜言蜜语而欢喜;也不能因为有人托你惩治嫌疑人,你就真去惩治。总之,必须要秉承公正的内心来做事。如果你离开的工作专门来修,那就成了水中捞月,永远扑空。”

首先要志诚

王阳明说:“ 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诚意,就是正念头,诚实的践行良知给你的答案。一个念头出现,良知自然知道好坏,好的保留,坏的去掉,这就是诚意。

王阳明说,诚意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王阳明说,工夫的困难之处,全部在于格物致知上,格物致知则是诚意的事情。意诚之后,大体上,心也自然正了,身也自然修了。但正心修身的工夫,也各自有用力的地方,修身是在喜怒哀乐已发上用功,正心是在喜怒哀乐未发上用功;心正就是中,身修就是和。

所以,当我们做事情和与人交往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诚意。这样就能够做到喜怒哀乐未发时符合礼仪,这就是“中和”。没有人愿意与一个没有诚意的人交往。

其次,要在事上磨。

陆澄问王阳明:“清静时,便觉得心境泰然,但一遇事便感觉不一样了,怎么办呢?”

王阳明说:“这是只知道静养,不知道做克除私心杂念工夫的缘故。这样来对待事情,心境便会反反复复。人必须在事上磨练自己,这样才能够最终处变不惊,遇事泰然处之。”

王阳明当年经常被质问,他的学说和佛家的禅宗有什么区别?

王阳明说:我尤其主张的是要去事上磨练,而不是像木鸡一样只是坐在那里想;道理都在我们心中,于行上相应,才能成就大事。

所以,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知道的事情必须要到做事中检验,只有做事才能证明你是不是真的知道了。“知而不能行,只是不知”。

同时又提出“致良知”,也就是凭良知去做事,一个有良知的人,肯定是个能做事的人。

通过事上磨,心上觉,去除私欲,省察克己,让内心明亮清澈如镜,物来顺应,过而不着,就能修得如如不动的强大内心。

所以,王阳明主张,做事是最可靠的修炼,入世磨练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法门。

推荐阅读王阳明的《 传习录 》和《 知行合一 》。《 传习录 》是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著作,而《 知行合一 》和《传习录》有所不同,里面记载了王阳明的一生中的成功和失败,记录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更像是一本人物传记。

梁启超曾说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出现了“两个半圣人”,孔子一个,王阳明一个,曾国藩算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