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智能的念诵

比如说,叫大家念玛哈嘎拉心咒,六臂玛哈嘎拉是观音的一个化身,对不对?大家看玛哈嘎拉那个介绍文里面提到,六臂玛哈嘎拉是观世音菩萨化现出来的。但是,当你念六臂玛哈嘎拉心咒的时候,“咕噜 玛哈嘎拉 哈里尼萨 悉地扎”,你如果在你的意识的深处,你的理解是“噢,他是玛哈嘎拉”,这意味着你的祈祷产生的力量仅限于玛哈嘎拉了。但如果你在念六臂玛哈嘎拉心咒的时候,你更深的知道,他是观音,那么那个力量将不限于玛哈嘎拉,那个力量将会携带着观音的力量——属于慈悲的力量!所以你怎么理解他,也决定了他怎么回应你,这一点很重要。这就是潜意识的作用!你在潜意识中的理解,起了引导性的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密宗要告诉你“他是观音的化身”的原因。否则,为什么要让你了解这一点呢?你如果了解了这些,你的潜意识深处就没有狭窄化,那么当你念玛哈嘎拉的时候,你其实也在念观音。当你在念玛哈嘎拉心咒的时候,你其实已经祈祷了观音,同时也呼唤了玛哈嘎拉。这其实是念咒的一个诀窍,也就是在你念的时候,你不应该把他狭窄化,不应该把他狭窄化到仅仅是玛哈嘎拉,没有这个必要。

你应该知道他是观音,你应该知道玛哈嘎拉也是大自在天 。当你这样念的时候,属于观音的力量,属于玛哈嘎拉的力量,属于大自在天的力量,都将会来临。这意味着你在念玛哈嘎拉心咒的时候,你在触动他的三个面向,而不仅仅只触动他一个属于玛哈嘎拉的面向。就像观音有上千个面向,你在念观音的时候,你在触动他某一些回应的面向。

而你在念玛哈嘎拉的时候,你同样可以触动他的好几个面向,所以你应该这样念。他的这些面向潜在于玛哈嘎拉里面,就像观音有42手眼,他有42个面向,他有千手千眼,他有上千种面向,玛哈嘎拉也一样。玛哈嘎拉也有许多的面向,观音实际上属于他内在的一个面向;大自在天属于他内在的另一个面向;军荼利明王,实际上也是玛哈嘎拉的一个面向,这些面向都潜在于他的里面。

就好像你一样,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一些人格,你不仅仅只有一个人格,你其实有很多人格,你有属于聪明才智的那个人格,也有属于智慧的那个人格,还有属于调皮的那个人格。所以每一个菩萨、每一个圣者,他也有很多的人格面。当你念玛哈嘎拉的时候,你应当知道你也触及了他这些人格面,那么他的这些人格面,就在你念诵的时候,将会发挥作用。

所以为什么印度教说,当你以什么心态走向神的时候,神就以什么心态走向你。当你哭丧着脸走向神的时候,神也哭丧着脸走向你。当你仅仅是念诵玛哈嘎拉走向他的时候,他就仅仅是玛哈嘎拉的形式走向你。当你甚至触及他慈悲的那一面,也就是观音的那一面,你会发现,玛哈嘎拉也有相当慈悲的那一面,他慈悲的那一面开始向你展现。玛哈嘎拉也是智慧护法,所以他智慧的那一面,属于文殊的那一面,也开始向你展现。如果你以这样的方式念诵的话,你念的本尊,你念的咒语,他的作用面将会大大的扩展!

这就是念咒的一个诀窍,在念一个咒语的时候,展现千臂万臂的方式。并不仅是观音菩萨可以展示千臂万臂,其实每一个菩萨都有千臂万臂。玛哈嘎拉也有千臂万臂,他不仅仅只有六个臂,他也有千臂万臂。而你在念观音、念玛哈嘎拉的时候,你要知道他有这些面向。

这就是为什么《大悲陀罗尼经》里面,他要告诉你观音的42个面向,每一个面向是干什么的,属于什么什么,有专门的咒语,等等,他为什么要告诉你一遍?就是为了让你在心里留下一个记号。你心里有了这个记号,当你念观音的时候,这些面向潜在地就会被触动。即使你并不是记得很清楚,也许42个面你并没有记得太清楚,它属于哪个哪个,你记得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你只要读过一遍,种子就已经有了。你看过一遍《大悲陀罗尼经》以后,那个种子就有了,这42个面的种子都有了。你的显意识不记得的,潜意识全部记得,它们已经在潜意识种下了种子,如果显意识反复去记,反而会压制潜意识的作用,如果显意识只是知道一下,剩下的任由潜意识去做,那么作用反而会大很多。

所以当你念观音的时候,这42个面会在潜意识的作用下会自动被震动到。而今天告诉你玛哈嘎拉的这几大面向的时候,你也种下了种子,所以当你从今天开始念玛哈嘎拉的时候,他的这些其他的面向,也都会被潜意识震动到。他慈悲的面向,属于智慧的面向,他六只手臂的六种含义等等,都会被震动到。这意味着潜意识的智能在发挥作用,巨大的作用。

当你理解《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面的这一段的时候,其实他告诉你,他有千臂万臂,有千目万目,他告诉你求妻得妻、求子得子,他告诉你生命的每一个面向他都圆满了。而且向你完整的展现出来了。他实际上是在暗示你的潜意识,暗示你当你在念观音的时候,所有的这些面向都将会被震动到,都将会向你展现出来。

对,你可以死念经、死念咒,也有效果,那个效果仅限于你理解的那一部分。也许你只理解了一点,那么那个效果就只有一点,但是如果你更智能的理解了它,那么同样的念经、念咒,效果将会很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宗教里或者密宗里一直提到,要以智慧为先导,因为一旦你以智慧为先导,你做的事情就会事半功倍。

摘自《楞严今释》016  夕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