倓虛法師简传

倓虛。名隆銜,又名今銜,河北寧河王氏的子弟。俗名福庭,母親夢見梵僧請求寄宿而生下倓虛法師,三歲時,尚不能稱呼父母,只會說「吃齋」兩個字。六歲時,母親又夢見他為僧。十一歲進入私塾讀書,十四歲學習經商,此時已有出世之志。十七歲結婚,不久夢見自己到了冥府,因此出世之志更加堅定。

二十六歲時,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倓虛逃到遼寧營口縣,開設濟生堂藥店,空暇時研究《楞嚴經》,深入而有所領會。1917年春天,四十三歲時,決志出家,偷偷地到天津,禮拜河北淶水縣高明寺的印斛和尚剃度出家。秋天時,前往浙江觀宗寺諦閒法師的座下,受具足戒,並留在寺中學習教理,進步特別神速,後來傳法為天台宗四十四世法脈。

1920年,偕同觀宗寺住持禪定法師,為請《大藏經》而北上勸募化緣,抵達營口,濟生堂藥店還存在。其妻聽到開示,隨即皈依禪定法師,長年持齋念佛。四個兒子中的兩位,後來也出家。生平專門弘揚天台宗的教理,修行則以淨土宗為主。倓虛法師身材雄偉高大,聲如洪鐘,每次一升座,僧俗男女四眾雲集。先後講《阿彌陀經》二十四遍,《心經》、《金剛經》、《楞嚴經》等經論註疏,各數十遍,皆指歸淨土。教導後學,修習止觀念佛,逢人也諄諄勸以念佛法門。因為信眾愈來愈多,由東北到青島,創建十方叢林有九所,弘法支院有十七所,皆為宏偉廣大清淨莊嚴的道場,而其中以湛山寺最為壯觀。中興各個舊寺,以瀋陽般若寺、天津大悲院為最著名。設立佛學院十三所,造就僧才。其門下之徒因念佛的功夫深厚,預知時至而往生的人,不知其數。

1949年春天,前往香港弘法,居住在荃灣的弘法精捨,陸續創立華南佛字院、佛教印經處、圖書館、天台精捨、弘法佛堂、諦公紀念堂、青山的極樂寺、清水灣的湛山寺等。刊印經典十萬余冊。講學接引眾生,每日都沒有閒暇的時間。常常開示學佛要旨——「看破、放下、自在」。看破是般若德、放下是解脫德、自在是法身德,令聽聞者易於領會。所著述的書籍非常多,其中只有《念佛論》及《普賢行願品隨聞記》,專門弘揚淨土法門。在中華佛教圖書館舉辦星期講座,長年說法。直接受其熏陶與間接蒙其影響而歸向佛門的,四十年來,有數百萬人之多。

1963年五月初十,講《金剛經》至經中的十七分,忽然感到疲倦,從此飲食減少,仍談笑自如,風趣橫生,經醫生檢查無病。六月十六日回到弘法精捨,準備後事,對大眾說:「人生如戲,生如是,死亦如是,現在已經演完,應收場了。」有人勸他服藥,倓虛法師說:「藥能治病,不能治命,人命以無常為定律,無常到來,誰也難逃。我自己的生死,自己能作主,也自知去處」。並對弟子等人諸多咐囑,勉勵各自珍重。

六月二十二日下午二時,自己把脈說:「脈搏已亂,請扶我起來,我要去了!」說完後,趺坐結彌陀手印,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而往生。時年八十九歲,僧臘四十六年。弟子們為倓虛法師啓建佛七七期共四十九日,圓滿後荼毗,火化時白雲縹緲,其香氣傳聞數里,獲舍利子數千顆,骨花五大盤。(《影塵回憶錄》)
節選自|《淨土聖賢錄》(慧律法師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