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释义》夕阳讲解09-从爱的道路进入自性.从智慧的道路进入自性

大众闻说,了然凡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

师言:“吾与大众,作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锁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见,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

时,刺丈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从爱的道路进入自性

上次讲到六祖惠能大师谈到令所有的人在此刻就经验到西方世界,他把西方世界挪到了眼前。接下来六祖大师讲到,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所以即使你往生到了西方世界,但是你心恶,心里仍然出现恶念,坏的想法,那么实质上你仍然堕落到东方了。所以六祖讲这个跟你是否身处于东方或西方没有太大关系,跟你的心有关。后面他念了一首偈诵,这首偈诵听上去似乎和禅、和禅宗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这首偈诵完全是讲怎么样做一个善良的人。心平何劳持戒,你的心要完全平、没有怨言,那么你就用不着再持宗教的那些戒律了。行直何用修禅,你的行为如果是耿直的,笔直的,就不着修行什么禅定了。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忍耐其他人对你犯下的。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长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每天要做这些善的事,那么你离成道就很近了。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这首偈诵非常奇怪,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偈诵出现在六祖惠能的口中,出现在禅宗的经典里面,显得非常奇怪。因为自唐宋以来的整个禅宗几乎都是谈玄说妙的,机锋话头。禅宗令人印象深刻的那些东西,往往都是些玄之又玄令人无法破解的谜语。但奇怪的是在禅宗的最经典的《六祖坛经》里面,他讲的话一点都没有玄妙在里面。这首偈诵显得如此真实、平常,为什么?而且六祖是把它当成真正的成道的方法来推荐的,他并没有说你这样做你可以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好人、你可以升天、可以往生净土。没有,他说你按这样做成道就离你并不远了。他没有像后代禅师那样:“庭前柏树子”、“狗子也有佛性”、“拖死尸的是谁?念佛是谁?”等等,没有给出任何谈玄的东西、玄虚的东西,他给出的东西是如此的平实,心平、行直、孝养、谦卑、和睦、忍让、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行饶益,他讲的东西几乎都是伦常的东西,为什么会这样,这跟禅、这跟最最核心的禅到底有什么关系?我很多次都提到近代东北的一位伟大的成道者王先生,他是一个真正成道的圣者,他成道以后也并没有讲任何玄妙的东西,没有讲高深的东西,他成道以后四十年的时间在东北宣扬的都在讲仁义道德,怎么样孝养双亲,怎么样对待亲朋、同事,对待其他人。为什么这两个成道者,六祖惠能和王先生都提供类似的方向,他们都将手指指向类似的方向。他都告诉你,你先不要追求那些玄虚的、空谈的东西,他给你一个成道的目标反而是非常踏实的、朴素的,这和后世禅宗的区别太大了。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看六祖惠能本人的一生,也许我们可能会发现秘密在哪里。六祖惠能到五祖弘忍那里半夜求法,听见五祖跟他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他就在《金刚经》的这句话里面突然间悟的,他在那个瞬间突然领悟到,所有的万法都在自心当中显现。也就是你面对的整个世界,整个物理世界,你眼前的桌子、台子、凳子、茶杯、墙壁、整个房间、电脑等等,这个物理世界与你的心是相对应的。换句话说,一个真正的开悟者,一个真正开悟的人,他会突然发现他眼前的世界就是他内心的回应,是直接来自他内心的回应。所以你是什么,你眼前的世界就是什么。

之前我们提到过这个公案,也就是苏东坡和他的好友佛印禅师的故事。佛印禅师这个人在开悟以前是个没文化的人,没念过书。但有一天悟道以后突然之间就好像打开了某种潜能,他突然间就会写诗、作画,书法写的非常好,诗也做的非常好,这个事情显得很神秘。他和苏东坡是好朋友,两个人经常泛舟,划船,四处游玩。苏东坡的家和佛印住的禅寺中间隔着一条江,他每次去都要乘船过去,还有很多次佛印和他一起乘船,送他回来,所以两个人经常在船上。两个人也经常开玩笑,但苏东坡自己总是感觉自己没有赢过佛印。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在船上的时候开玩笑,佛印就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立刻灵机一动,他总算抓住机会了,他马上回答,我看你像一头驴。佛印听后哈哈大笑,也没有回答什么,就送他下船了。结果苏东坡回家以后就跟他的妹妹说,今天我真是占了便宜了,就如是如是把这段故事讲了。他妹妹说其实是佛印占了便宜了,你的回答错了。她说在佛印心中每个人都是佛,他才看出去你也是一尊佛,而你说他像一头驴,证明在你的心里也有一头驴,你看很多东西都是驴,所以佛印在你眼里你都会看他像一头驴一样愚蠢,证明你的心里很愚蠢。苏东坡这么一听,一下子很懊悔。所以一个在禅者的心里,他的外在世界直接来自于他的内在的世界,所以一个真正的成道者、开悟者,非常关心他内在的世界是否纯净,他的内在世界这面镜子是否干净。如果你的内在世界是干净的,那一定是充满美和爱的。因为美和爱是你的天然本质,它并不需要你去学习,去修来,你内心的爱在纯净的前提下,本来就是充满的。这样一个人,他面对生活,面对的世界态度,显然会非常不一样。他的心自然就一定是平的,他没必要把戒律强加在自己身上,因为对他来说有没有戒律是一样的,他的心即使没有戒律一样也是平的,他的行为即使没有禅定也是直的,纯正的。他对待他人一定是恩孝的,非但是对待父母,对待任何其他人都是心怀感恩的。他对待那些在智慧上缺乏的人,一定是谦让的。为什么会这样?

以前赵州禅师有一个公案,值得我们看看。公案里说,有一个宫廷里的大官,也就是一个宰相来看他,赵州禅师就坐在床上,说,我年纪大了,没有办法到门外来迎接你。他坐在床上就迎接这个宰相、这个大官。但是后来,这个宰相家里的一个太监,宰相又一次派这个太监送点东西、送点礼物给赵州禅师,赵州禅师马上从禅床上下来,到山门口去迎接。他的弟子和门徒很不理解,说,他的东家来的时候,你在床上迎接,他手下的奴才来了,你反而到大门口去迎接。赵州禅师就说,你们的智慧实在是太浅薄了。他说,上根利智者,你并不需要到山门外去迎接,你只要在禅床上迎接就可以了。而一个太监,他心地是狭窄的,他的智慧是低劣的,如果你不去山门外迎接,他一定会恨你,他一定会感觉到受到伤害,他无法理解。所以为了让他感觉到你是尊重他的,你是关爱他的,你必须到山门外去迎接他。这是出于一个人内心的智慧,所以当一个人真正深入了禅,深入他的心地,他就变得充满了智能。他反而会对那些愚昧的人谦让,因为你跟他顶撞,只能证明你也是愚蠢的。你跟一个不讲道理的人有什么好讲的呢,你只能哄哄他,你只能顺着他来说,这样是最好的。也许这样慢慢、慢慢地也许还能引导他、开化他,如果你发现他是愚昧的,你还一味地纠正他,要把他纠正过来,那是你的愚昧。所以对一个智者来说,他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将会变得更加的有眼光、有智慧。他看到那些恶的人,他甚至会忍让。前面说到你看到愚昧的人,低劣的人,他反而会更加谦让。接下来他看到那些无法讲道理,恶的人,他反而会忍让,更加的忍让。因为他既然已经无法讲道理了,那么就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你完全可以忍让他。如果你能够忍让他,他造的恶将会降低,将会减少。如果你跟他硬拼,死拼,死磕,那么他也会跟你硬拼,死磕到底,两败俱伤。

庄子在《内外篇》内有个故事。有三兄弟进京赶考,第一个兄弟身强力壮,半路上碰到了强盗,拼命跟强盗抗争,结果最后寡不敌众,非但让强盗把金银财宝全部抢走,人也死了。老二去了以后,吸取了教训,路上又碰见强盗,然后他就在强盗面前示弱,求强盗,你不要抢我,怎么怎么,苦苦地哀求,没用,强盗还是把他的金银财宝都抢了,然后把他痛打一顿,总算一条命捡回来。后来老三也去赶考,路上还是碰见了强盗,这一次他总算学聪明了,他一看苗头不对,扔了几个元宝,往远处一扔,撒腿就跑,总算损失最小,而且也没有人身的伤害。庄子的这个寓言实际上就是告诉你,你要硬拼就会倒霉,你拼命哀求也一样会倒霉,因为他是恶人,并不会因为你的哀求而心软,他是毫不讲道理的,所以你哀求是白搭的。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老三的方式,他一看强盗来了,他赶快扔几个元宝到最远的地方,然后撒腿就跑,没必要跟他抗争,也必要跟他讲道理。所以在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的时候,需要真正的有智慧。

所以对于一个禅者来说,他在面对一个恶人的情况下,他就会采取忍辱的态度,因为无论你说什么都是没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他并没有抗争,他只是说“上帝啊,请原谅他们,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苏菲传统里面,有个伟大的圣人,这个圣人比耶稣要惨得多,耶稣仅仅是被钉上十字架,手脚被钉钉子在里面。这个苏菲的圣人由于他成道之后,在所有伊斯兰教徒面前宣称,我已经成道,我是神。伊斯兰教徒一下子愤怒了,认为你简直是亵渎神灵,你竟然说你是神,你怎么可能是神,你只不过是个凡夫而已。结果把他抓起来,砍断两只脚,并不是钉死,而是活生生地把两只脚砍下。砍下两只脚并不会让一个人马上死,他两只脚被砍断以后他仍然活着,而且还一直流着血。这个圣人并没有哀求,也没有痛哭,也没有憎恨,他毕竟是一个圣人,他真的是达到了内心的神圣,他开始在他自己的血泊里洗他自己的手。那些伊斯兰教的教徒,砍断他的双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个人后悔,让他痛不欲生,好让他忏悔,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他在众人面前忏悔,说他说了假话,他不是神,只是凡夫。但是他没有忏悔,他还在他的血里面洗他的手。那些伊斯兰教徒问他,你为什么在你的血里洗你的手呢。这个人说,只有我自己的血是纯净的,即使这个世界上的水都是肮脏的,我用我自己的血来清洗我的手,我清洗完了我的手,就可以用我这双干净的手来祈祷。结果那些伊斯兰教徒暴怒,认为你竟然还讲这么狂妄的话,就当即把他的手砍断下来。这个人的手脚全部被砍断了,砍断以后他还没有死,他还活着,还剩最后两口气。然后伊斯兰教徒就开始用石头砸他,要把他活活砸死。所有的人都往这个圣人的头上砸石头,这个圣人一点都没有愤怒,一点都没有怨言,而且他在笑,他一直在笑。那些人就变得更加愤怒,用石头砸他。结果后来,有个老圣人的门徒不忍心用石头砸他,但又不得不砸他,因为旁边的人都砸他,如果你不砸你就是他的同伙,也把你处死。结果这个人就拿了一朵玫瑰花扔向他,结果这个圣人看到他的门徒拿玫瑰花仍向他的时候,他本来是在笑,这些恶人在砸他的时候他还在笑,但他看见门徒用玫瑰花扔向他的时候他就哭了。他说,所有旁边这些暴徒都是可以原谅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砸的是一个真正的圣人,圣者,所以他们可以被原谅的。这句话只有圣人讲得出来,圣人甚至在被砍断手脚,被如此对待时,他还说这些暴徒可以原谅的,但是你,我的门徒不可以被原谅,上帝永远不能原谅你,因为你知道你现在扔的这个人是谁,是一个神圣的智者,你竟然用玫瑰花去扔他,砸他,即使你没有用石头,你用的是一朵花,这证明了你的内心仍然是怯懦的,你在内心深处害怕这些人把你也抓起来,把你也砍断手脚,所以你必须装样子,扔一朵花。所以这个圣人哭了,说这群人中唯一不能原谅的就是你。所以一个智者面对生活的冲击,他的态度和常人是如此的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这个圣者和耶稣的态度是一样的,耶稣在十字架上就向上帝祈祷,上帝原谅他们,他们并不知道在做什么。他以一个感同身受的心,在体谅所有那些对他施暴的人,他知道那些人是无意识的,在愚昧中的,他知道那些人在内心深处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做的是正义的,他们在惩罚恶人的。所以耶稣完全地,发自内心地原谅他们。如果你的心能够像耶稣一样,能够像这个老苏菲圣人一样,能够像六祖惠能这样,干净到立刻认出对面的人,他立刻认出对面的人,虽然他认出对面是个恶人,但他完全知道这个恶人仅仅是因为愚昧才这样做的,他并不认为那个恶人是真的想作恶才这样做的。没有哪个人,没有哪个坏人是存心要作恶,他在他的心里认为他做的是对的,他在他心里他至少认为他这样做即使对某些人是伤害的,但对另一些人是有帮助的。

所以从一个智者的心里面,立刻认出了对方的心理,他立刻同情了他,他立刻原谅了他,他立刻出于同情和原谅,他情愿自己保持沉默,保持忍耐,因为现在跟你说什么都是没有用。上帝也允许这些事发生,因为上帝不仅仅爱你,上帝也爱那些暴徒。就像耶稣、就像六祖一样,祂也认出那些暴徒的心,上帝也认得出那些暴徒的心,祂也认出那些暴徒最内在的深处,也并不是想成心作恶。所以如果你的心即使没有像六祖惠能那样,像耶稣那样先彻底地达到一个清澈和纯净,然后产生这样的视觉,这样的智能,如果你还没有达到这一步,那么你可以倒过来做,这就是王先生四十年来一直在东北做的事情。他让所有的人在你没有开悟之前,在没有成道之前,先倒过来做,你先有意地对周围的人好,你先孝养你的父母,先忍让,尊卑,先使你的行为变得纯净,平直。你可以先从你的行为开始,虽然这些圣人是从心里自发地开始产生的行为,可是当你还没有开悟到这个程度,当你还没有这个高度的时候,可以先从外在的行为开始。所以这就是六祖为什么在这里说,你可以先从你的行为平直、心地的善良、内心的忍让开始,先从自己内心的行为开始,一旦你的行为开始反应这些善,你内心就会跟上,你在你内心深处就会渐渐、渐渐就被同化了,那个来自行为善的频率就渐渐、渐渐地就会深入到你的心里,以至于你的心潜移默化地也开始变得纯净,而当你的心纯净到某一个片刻,你一定会开悟、一定会成道。

这就是六祖惠能提供的一个成道的途径,整部《六祖坛经》里面,其实六祖惠能提供了两个途径,一个是智能的途径,也就是一下子认出你的心性、本来面目,这个是从智慧的角度深入进去的。但是六祖惠能还提供了一个爱的途径,这个爱的途径从你的行为开始,也许你一开始没有悟,那么先从行为开始,从爱开始。当你的行动,当你的言语,都充满了善,充满了爱,渐渐地你的心就打开了,你的智慧就真正升起来了。所以对于一个倾向于爱的人,他可以先从这开始,心平、行直、孝养、谦卑、忍让。所以对于一个倾向于智慧的人,他就可以先从领悟开始,先从意识的领悟开始,先从意识的高度开始,其实所有的宗教归结起来只有这两条道路,智慧的道路,爱的道路

以往的《六祖坛经》解说里面,很少有人提到六祖提供这个爱的道路,也许这是第一次。人们尤其禅宗传统里的那些人,对于六祖这样的偈诵,仅仅把它认为是一个行为模式的劝导。但其实这个偈诵内在的深义要比这个深得多,它意味着让你从爱的道路向上挺进。而一个真正开悟的人,会发现一个奇怪的事实,你会发现一旦当你从智慧的角度达到了内心的光明,达到了意识的光明,你突然发现你最终来到面前的那个就是爱,最终你来到了爱的面前。换句话说,爱才是真正的帝王,而智慧只是达到它面前的工具,智慧是个阶梯,智慧是个拐杖,而爱是最终的神圣。其实在古老的宗教里一直讲神就是爱,上帝就是爱,这个被一再一再地提及。因为爱几乎在某个尺度上更高于智慧,但是只是某个尺度上。其实在终极的意义上,爱跟智慧完全不可分割,你不可能说一个人只有爱而没有智慧,这个是绝对不可能的。也不可能说一个人达到了智慧却没有爱,这也绝对不可能。你只要达到这两极中的一极,你突然发现另一极就在眼前,所以最终的源头是智慧和爱的合一。

这首偈诵其实相当的重要,它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六祖在后面提到的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它的重要性其实非常非常大,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只讲了一首偈诵的原因,它的重要性在几百年,在禅宗历史的六百年以来,几乎被忽视了。在禅的传统里面对于六祖讲的这些,类似于行为道德的谈话,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或者说没有真正的被认出,它就是一个爱的指标,非常重要。

从智慧的道路进入自性

定慧品第四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走。”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如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诰诃。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利,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接下来在第四品里面,《定慧品》里面六祖开始讲从智能的角度深入的方式,他这个内容的安排也还是很好,他先安排了前面以爱的角度,从行为上、从爱的尺度上深入你的心,然后接下来他再告诉你怎么样从智慧的角度深入你的心。

六祖讲,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所以六祖讲的很清楚,我这个法门就是以定慧为根本的,这个定和慧并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东西的两面,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所以叫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不要说先有定,后才有慧,或者先有慧,后才有定,这都是不对的。若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你的内心与你的外在行为,如果是一致的,这意味着你已经在定慧平等的境界里的,他后面举例子,定慧犹如灯光,就好像灯和光的关系和作用,当然这个例子很勉强了。

六祖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如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他这个里面从定慧等学,一下子就引申到了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的意思就是你的言行必须纯正、笔直、直心。他在一行三昧里面提到,所谓的一行三昧不是叫你常坐不动、不行妄心,这个跟“常坐不动”没有关系。真正的一行三昧,是指你见到任何的外物,见到任何的事物,没有粘住,没有执着,你的心还是如此的纯正、笔直,没有被任何外界的感官刺激迷倒、勾过去,这个才叫真正的一行三昧。而当你在这样的三昧里面,意味着你就是真正的定慧等学了。所谓的“定”是指你没有被外物吸引过去,你安住在你的心里面;所谓的“慧”是指你一下子看到外物的本质,由于你是超然地看,你没有被它迷住,所以你很自然地就能够看到它最本来的面貌,这个就是“慧”。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所谓无相,即你看到相,但没有被外在的相迷住。你看到就过去了,人们看到夕阳西下,非常的美丽,但他的第二念就产生了神往,第二念就是希望下一次再来看到,那个美丽的景色一下子就使他产生了回忆。而一个禅者,无论是什么都没有回忆,他并没有会说这个场景太好了,我下次还要来看看,不会这样。他并不会说这个东西非常好吃,我下次还要吃,不会这样。一个禅者是于相而离相的,他看到以后就让它流过去,他完美地欣赏了它,但是他又没有在那个事物上产生留恋,没有留恋,丝毫留恋都没有,这个是对外在的事物。内在的事物也是一样,无念者,于念而无念。你内在的想法、内在的愉悦感、内在的享受感,你经验到了,也让它流过去。所以为什么古代《天台宗》里面讲,禅定有一个最大的危险就是禅悦法喜,你在禅定里面有可能经验到非常令人着迷而陶醉的瞬间、喜悦的瞬间、一个非常令人着迷的内空间,太喜悦、太神圣了,如此的宁静祥和,你在某一个片刻经验到了这种内在的神圣空间。然后当你出定以后回味无穷,你希望下一次能够再走进去,而这种下一次再走进去的愿望,其实是最大的危险。我们在意识内化课程里面,也有学员经验到非常美好的瞬间,甚至他一再一再地想进入到这个陶醉,尤其当意识内化达到顶端的时候,你很有可能就经验到神圣,无以抗拒的神圣感,非常的沉醉。如果你一再一再地想进入这个沉醉,进入这个内空间的沉迷,那么其实你就进入另一个陷阱,那种陶醉感也许能让你沉迷很久很久。

在印度,美赫巴巴一生花了四十年的时间,做了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他在印度到处旅行寻找那些玛司特,也就是那些神醉的行者,那些神醉的行者有的时候在第六个层面、第五个层面、第四个层面等等在各种层面里面,由于他经验了这个层面的天堂,而那个天堂的喜乐以百万倍数大于人间的快乐一下子就捕获了这些玛司特。甚至有些玛司特在那个经验里一沉醉就沉醉二十年、三十年。美赫巴巴行走全印度找那些沉醉者,其中的一个任务就是摇醒他们,因为这些沉醉者只有一个成道者才可以靠近,并且唤醒他们,没有危险。如果普通人打扰了这些玛司特的沉醉,这些玛司特如果对你产生一丝的愤怒,你的整个一生都毁了,因为他们在天堂的层面里面,在那个层面他们任何的愿望都会实现。如果你打扰了他的神醉,他对你产生了愤怒,那个愤怒就会实现,你未来的一生有可能因此毁了,有可能会非常悲惨。所以那些沉醉者是常人无法去唤醒的,只有一个成道者能够去摇醒他们、唤醒他们。而一个玛司特对成道者是没有憎恨的,因为这些沉醉者会立刻认出他是源头、他是上帝的化身。

所以当你迷于这些内空间的时候,它的危险甚至比有人砍断的你的手脚来得更大。所以一个禅者是于念而无念的,他是丝毫都没有被内空间的任何喜乐粘住,他就像看到外空间的夕阳西下一样,他可以欣赏它,他也并不回避它。因为你没有必要回避任何内在和外在的东西,否则你会因为回避而使你有可能会走到另一个极端上去,你回避任何产生喜乐的东西,那你也是在自找苦吃,因为生命的喜乐是有意义的,它有一个唤醒的作用在里面,但一旦唤醒,你没有必要再回忆它,整个生活是无数个当下,你要再次回到此时此刻,再一次地抛开过去的经验,这样你才能够保持是全新的。所以无论你持着于外在某个经验,还是持着于内在某个经验,都是一个偏离。所以六祖讲无住者,人之本性,你真正回到的本性应当是无所住,这个《金刚经》的这个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论是什么,好的、坏的、美丽的、陶醉的、还是令人厌恶的、刺激的,你都应该无所住,你经验过它,然后就让它流过去,这是一个禅者真正定慧的本质。

所以他讲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等等这些对立两极的现象并将为空,不思酬害你一下子就要把它抛开,它们经验过了,你就抛开它们。不思酬害,无论这个体验让你如何痛苦,你抛开就是了,没有必要说我要报复他,我要回应他,完全没有必要。念念之中,不思前境,他讲的非常清楚,你的每一念,每一个当念,你都不要把前面的体验抓住,你让它流过去。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你如果把前念、今念、后念,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你全部抓住,这就是你被时间捆绑住了。你应该抛开过去所有的回忆,忘掉未来所有的期盼,只活在此刻。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你无论是内在的东西,还是外在的东西,你都没有安住在上面,这个就是以无住为本。你如果没有试图抓住任何东西,你是不是获得了真正的大自在。所以禅里面有一句话叫“无欲则刚”,当你没有欲望,你没有试图想要抓住任何东西的时候,你是真正的刚,也就是真正的定、稳定,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动摇你,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迷惑你、诱惑你,你变得如此的稳定、自由,你可以欣赏每一样东西,然后让每一样东西流过去。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所以无相的意思不是说什么也没有,无相的意思是指你看到所有的相,但是你没有抓住它,你没有持着、没有迷恋它。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非常对,如果你无住于这些相,你的法体就清净了,你的内在就清净了,非常清澈,非常快乐,此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无论是什么境界来,你对它都能没有判断。所以耶稣讲不要判断人,不要判断任何东西,你对它的判断。实际就是你对它的污染,不要判断任何东西,让它们在你眼前显现,并且自己流过去。你不需要评断它是好的、坏的,这个人是好人、那个人是坏人,这件事是好的、那件事是坏的,都不需要,让它们自由的展现,自由的奔流。但是并不是让你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并不是让你变成像个木头瓜子一样,像一个树桩一样,什么反应没有,并不是这样。你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你也清清楚楚地经验到了,你经验到了那个夕阳西下,你也经验到了一杯香浓的咖啡,你完整地、清晰地经验到,你是明澈的,你的心是光明的、灿烂的。你其实在你没有抓住到任何外物时,你可以更清晰地经验到所有的一切。当你头脑有思想时,你无法专心地品味一杯咖啡,而当你的心是如此的清澈,什么思想也没有,你仅仅是在全身心地、全然地经验,那么你的经验将是最最彻底的。所以只有一个天真的人,一个纯真的人,他才知道如何享受生活,他对生活的享受是纯粹的,没有杂质的,没有干扰的,没有时间的,他永远是此时此刻享受当下的全部,他并不是一个木头瓜子,他并不是一个呆子。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所以迷惑的人,他看到境界,他就产生判断,产生私念,产生留恋,产生厌恶,或者产生喜悦、喜爱、贪爱,这些念头然后引发、产生各种各样所谓正面的、反面的见解,这就是尘劳妄想,各种各样的幻觉都由此而生。但是你的自性本无一法可得,你的本性本质上就是像镜子一样清澈的,它没有任何的私念在上面、没有任何的思想在上面。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你妄说这个事情是好事,那个事情是坏事,是祸是福,这就是尘劳邪见,你给它头上安头,完全没有必要。所以禅以无念为宗,它清晰明了地认识一切事物的原始面貌。而当你没有思想,你认识的原始面貌将会如此的真切,如此的美。克里斯那穆提常说你在全观的状态下,完全没有私念,没有思考,你的感官全部启动,在一个瞬间经验到整个周遭的环境,在如此的全观的体验下,你突然发现整个世界是如此的美,难以言喻的完美,难以言喻的美,即使每一片树叶、树上的鸟叫、远处的白云都显得如此的美,为什么你看不到?为什么一个开悟的圣者、一个内心纯净的圣者,他每时每刻都看到如此清澈的美,而你却看不到,因为你的心上面全是想法,全是灰尘,全是判断,你障碍住了你自己的眼。

所以整个禅的方向其实非常的简单,说穿了一点都不复杂,就是使你的内在变得完全地清澈明亮,不要再自作聪明地对外在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