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回路


我们来看吕洞宾的百字碑: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吕洞宾讲“养气忘言守”,它是向内的,它是一个持守的行为。“降心为不为”,因为思想是一个巨大的能量消耗方式,如果你让思想开始平静下来,将会节省大量能量。因为思想总是相互矛盾的,这种矛盾的思想其实就是在消耗,左边的思想在消耗右边的思想,正面的思想在否定负面的思想,负面的思想又在否定正面的思想,它们相互消耗。如果思想是统一的、平静的,你将会节省大量能量,你会觉得更轻松。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就像那个道长教南怀瑾一样,无论你在动还是静的情况下,都是向内回收的,而不是向外发散的。但是这一点对于一个最初进入冥想或者禅定的人会有一些差异。你知道一个最初进入的人,他由于长期对肉体的认同,对身体的认同,他二十年、三十年的经验都认为这个身体是“我”。而一旦他进入灵性的经验,开始有一个意识状态在向上升的时候,他开始渐渐的发现好像身体不完全是“我”,好像里面有一个更加集中的东西,有一个意识状态更像是“我”,这个身体像是一个比较外围的东西了。而当他一旦产生这样的认知,身体就被放下了。对不对?有一种肉身被放下的感觉。有一种意识上升同时肉身的认同被放下的感觉,而一开始这种感觉会让你产生一个效应,肉身一旦被放下,它就放松了。是吗?这很正常。而放松你就打开了。

一个人一开始进入冥想的时候,他会觉得他身体的敞开度提高了。他几乎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对外都是敞开的,尤其是一开始在意识上升、的时候,肉身的运动渐渐被放下以后,意识能量上升的时候,肉身会有一种向外敞开的倾向。一开始都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它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这种敞开倾向是对的,没有错,但这种敞开有一些副作用,你变得敞开了,然后你变得对环境敏感了,是不是?一个非常物质的人,一个丝毫也没有灵性的人,环境很难影响他,因为他的肉身是关闭的,他肉身的每一个毛孔都是关闭的,环境很难影响他,他吃得好,睡得好。而一个敞开的人、敏感的人,在一开始,他变得吃不好、睡不好,环境里只要稍微有点香烟的味道,他就受不了了,外面的空气稍微有点不好,或者稍微有点噪音,他就无法安睡了,因为他是敞开的,所有外界的磁场都可以轻易的侵入他的身体。他旁边出现一个焦躁的人,他突然间能够感应到对方的焦躁,并且感觉到自己都开始焦躁了,他受不了了。他非常轻松容易的感觉到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磁场,并且毫无抵抗力的受到影响。一开始都是这样,因为你敞开了,你向上了,你的意识向上升了,你肉身的每一个毛孔都变得敞开了,以至于你对外界变得敏感了。但这是第一步。

当你意识上升到顶峰,你的能量也随之上升到顶峰的时候,它就有一个能量的回潮,一旦能量的回潮出现,真正的事就开始了。

你要知道意识上升本身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开始,能量的回潮才算是真正的开始。为什么说能量的回潮才是真正的开始?我们来看吕洞宾的这句话,“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他说,你就要像那个道长一样,你在“应物”的时候,你要不迷!你要不被它迷惑,不被它吸引,你的能量没有被它吸过去。“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不迷”你就向内住了,你就回来了,你回到你自身了,气自回,“性住气自回”。你的能量开始向内走了,而向内走才是真正的开始。所以在这个吕洞宾的百字碑里面,向内走才是第一步而已,它是真正的开始,上升还不是开始,下降才是开始,这跟一般人理解的很不一样。“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坎是水,离是火,也就是水火既济。

注意!当一个人第一步变得毛孔敞开、变得敏感,接下来的这一步有可能自发的产生,也有可能人为的产生,也就是下降。下降的时候你的每一个毛孔都会关闭,但这一步在有的人身上可能不是自发的,因为他的敞开变得习惯了,他的敞开变得很受鼓励,变成一种敞开的惯性了。所以这个关闭在有些人身上,可能需要人为的去关闭。所以如果你觉得你特别容易受环境的打扰,证明你还没有关闭,证明你还一直处在一个向外渗漏的状态中——你的能量在向外漏,并且跟外界的能量产生纠葛,或者外界的负面能量很轻易的就侵入了你的身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要人工地、人为地暗示你的身体、你的毛孔关闭,以使你成为一个封闭的回路,你听懂了吗?

你必须成为一个封闭的回路,就像一个金字塔一样,所有的能量都在里面,而不向外渗漏;就像你站桩的浑圆桩一样,所有的能量都在这个回路里面旋转,而不向外渗漏。你必须成为一个封闭的回路,就像太阳一样。你知道太阳放射的光芒吗?它是一个天然的核反应堆,但它却是一个封闭的回路。它不是向外爆炸,如果向外爆炸,我们这个太阳系早就没有了,是不是?它从来也没有向外爆炸过,因为它是一个封闭的回路。

在这一点上,有必要提醒每一个在冥想的人:你要注意,当你冥想达到敞开以后的下一步,你必须实现这个封闭的回路,再次关闭你的所有毛孔。而这个封闭的回路跟你原来没有冥想之前的这个关闭毛孔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你就好像是一个实体,你的肉身是一个实体。而现在你虽然关闭了,但你就好像是一个透明体,你透过这扇玻璃,透过这扇窗,依然能够看到外面,只不过现在你把窗关上了而已。一个物质的人,他不是窗,他是墙壁,他是纯粹的关闭,他是封闭性的。但你不是墙壁,你虽然是一个封闭的回路,但你却是透明玻璃。你可以从这扇玻璃看到里面的全部,也可以从这扇玻璃看到外面的全部,这就是不一样。所以如果你的意识进入无限的状态,你会发现这个无限和物理世界是隔开的,对不对?而它自身却是完整的。

意识一旦进入无限的经验,你的肉体在某些情况下也会进入同等级的经验。也就是意识进入了一个隔开、同时又能够里外透明的状态,那么你的肉身也会进入一个隔开、同时又是里外透明的状态。明白吗?你的意识和你身体实际上在某种情况下会自动对应,但是这种自动对应,有的时候会滞后。如果你是滞后的,你就要人工地去暗示它一下,明白吗?如果你的这种肉身的滞后,它慢了半拍,你就要人工的暗示一下。因为它敞开的习惯可能太深了。这种半透明的肉身就是我们称作的“以太身”,大家还记得以太冥想吗?你的肉身是半透明的。所以这一点对一个站桩的人、一个冥想的人、一个打坐的人都是很重要的,否则你的冥想可能练了很久也没有效果。为什么?你的能量一直在渗漏。通过各种渠道,通过生活,通过工作,你的这个肉身都是有漏洞的。一旦能量一直在漏,你就无法做到筑基,能量达不到一个饱和的点。能量如果无法达到饱和的点,就无法发生第三件事。

摘自《庄子耳语027》夕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