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寂,子规啼”

印象能量的级别实际上是大于食物能量的。

如果你理解前面讲的这一切,那么有一件事将会被提到:如果印象的能量从总体的角度是大于食物能量的,那么意味着当一个人深深地进入某种印象,如果他的印象能量足够强大,就有可能战胜来自食物能量对他产生的拖后腿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颜回是那么的贫困,而他在精神上依然非常快乐。他并没有因为他的贫困而烦恼,他甚至因为经常吃不饱饭罹患胃病,但他精神上依然非常的畅快——显然他在精神世界获得了一定的印象能量。

古人非常重视这种印象能量,他们通过绘画、诗歌、辞赋,唐诗宋词……通过这些可以非常轻易地切入那难以言喻的浩瀚辽阔的印象状态。而那难以言喻的浩瀚辽阔的印象状态,是所有能量(包括食物的能量)的源头。你现在看到的所有食物,它们实际上是浩瀚源头的第N级的能量降阶而已,它依然来自最终的那个源头。

“子规啼,空山寂,松风吹……”读着如此美轮美奂的诗句,忽然你就会融入那个浩瀚当中,而在那里你会吸收到大量的能量。你一旦融入浩瀚,你会吸收到大量属于精神层面的印象能量。在那个片刻,你甚至会忘记肉身的痛苦;在那个片刻,你甚至会忘记来自世间的打扰。它是强烈的。如果来自源头的那个印象能量足够强烈,它甚至会穿透层面的阻隔,透入物理世界。它是有能力将物理世界重新创造的,这是有可能的。而一个人,如果他属于精神的能量变得越来越强大和正向,即使他是吃肉的,是吃葱蒜的,依然无法掩盖住这精神能量的强大,整体上依然放着光芒,那些善神依然会来守护他。当然随着他渐渐的深入,那个永恒的力量甚至会穿透和改变他的身体,他会开始变得不那么倾向于肉类而越来越倾向于清淡的、素食化的食物了,并不是他有意这样做,而是他的身体在自动地受到影响。这个影响来自最高源头,来自那个浩瀚。

这就是古人和今人的区别:古人太了解那个浩瀚的感觉了。他们每时每刻都有一些诗句,他们随处都可以荣华富贵,以那些牵动着浩瀚的词,而现代人似乎离这个已经越来越远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家一定听到过这首赋,它太有名了,它的作者是一个少年,而并不是一个留着胡子的长者。在古代,即使一个少年都已经充满了那么浩瀚的经验,他的心里天然就有这种浩瀚,他不仅仅吸收着有形的食物,他从小就吸收着来自浩瀚的食物,如此美的诗句近代几乎没有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一个人,善神怎么可能离开他呢?即使他还没有素食,即使他还有少量的荤食,他依然会有善神在身边。他的心是如此辽阔和纯净,他的心里面没有任何主观。

你会发现古代的这些诗句都是客观的诗句,它没有主观在里面——它没有个人的情感在里面。它并不像近代文学都是个人情感的发泄,无论是爱的情感、恨的情感都是主观化的、个人化的,但古人没有,古人那些美丽的诗词都是客观的,丝毫没有个人的东西在里面。古人几乎无时无刻不受到那个神醉的影响。也许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能够与之相比,它是最终的诱惑,没有别的诱惑能够超过它。

“空山寂,子规啼”,忽然你就被融入了。

摘自《楞严今释030》夕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