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是《楞严经》的这一段: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上次讲到“立三渐次。方得除灭。”现在从这段开始:“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这个三个渐次就好像这个瓶子装过有毒的蜂蜜,你现在要洗这个瓶子,你用水,你用香灰,要把粘在瓶壁上的毒物都要洗干净,才能装进去真正的无毒的甘露。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那么,洗去毒物的这三个次第是哪三个次第呢?“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一个是助因,一个是真修,一个是增进。
印象食物
先讲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有的十二类生命,它们都是依食住的,要吃的,它们需要食物。“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 他吃了好的东西,他就会生存,吃了有毒的就会死。段食,就是分段摄食。我们人类的饮食习惯就属于“段食”,就是你吃一顿饭、两顿饭、三顿饭、四顿饭,它是分段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触食”、“思食”、“识食”。而这十二类生,其实这四种“食”是全有的。
大多数人都认为你是依靠嘴巴吃进去的食物,维持这个生命现象的,但实际上你所有对外的感官都在吸收能量。你的触摸,你皮肤在触摸到一棵树的时候,你们之间是有能量交换的;你的皮肤在碰触到一个人的时候,你们之间是有能量交换的;你的皮肤跟空气是有“普拉纳”的能量交换的。呼吸就是一个例子,你真正呼吸的是“普拉纳”能量。
“识食”,更精微的方式,更精微的能量,它甚至通过思想的交换,通过意识的交换。所以佛陀说这十二类生,哪怕是动物,它们都存在这四种能量摄入的方式。如果让一个人完全封闭在一个黑屋子里——一个完全没有外在印象的黑屋子里,他甚至睁开眼睛也无法看到任何事物的那么一个黑房间里,很快,他将会感觉到耗尽。你即使给他饭吃,你即使提供他一日三餐,但他的眼睛、耳朵,他对外的感官无法吸收到外界的印象,那他的生命很快就会耗尽。
实际上第四道的葛杰夫曾经提到过,“印象”作为一种食物,它的重要性甚至大于我们摄入的作为食品的食物,“印象”是个巨大的能量摄入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你要去一些印象好的地方。你如果进入一些阴森潮湿的环境,你将吸收到一些阴森潮湿的能量——以印象的方式,它在吸入;你进入一个天堂般的环境——九寨沟、美丽的黄山、新西兰等等,一个非常美丽的环境,你会觉得你吸收了能量。据说在很多年前,人类还无法对抗肺炎、肺结核的时候,唯一的治疗方式就是让这个人到空气好、风景好的地方去,比如瑞士,他的肺炎或肺结核就会好,因为整个环境在向他提供能量。
这一点在藏传佛教里是非常重视的,他们很小心这一点,他们非常当心一个十四岁以前的孩子。一个十四岁以前的孩子吸收的能量,将决定他一生的思想的倾向。所以在藏传佛教里非常重视一个零到十四岁期间的孩子,他必须是吃的食物是干净的,听到的声音是干净的,他所在的环境必须是天然的、纯净的。这样一个孩子,他长大以后就非常的健康,非常的自然,没有造作,没有类似自卑、恐惧的这些现代人常见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为人在以各种方式吸收能量,你在以食物的方式,你在以空气的方式,你在以印象的方式。尤其十四岁以前,一个人吸收的能量将成为他一生的背景,所以这就变得非常重要。你十四岁以前接受的任何东西,都将成为你一生的背景。所以古人非常懂这一点。
这“十二类生”——十二种生命都是以这四种吸收的方式——“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来吸收外界的能量的。当它吸收好的能量,它就生;当它吸收坏的能量,它就死。如果一个十四岁以前的孩子吸收了一些非常不好的印象能量,将会影响到他一生的主观判断,他的主观里面总是存在着一些奇怪的东西、一些负面的东西、一些负面的想法,他几乎对每一件事的想法都有一定的负面倾向在里面。
“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佛教里面,把大蒜、小蒜、葱、韭菜、兴渠算作“五辛”,因为它们味道都跟蒜一样,有股臭味。
在密教的系统里面,你会发现行部、瑜伽部是非常重视吃素的,所有行部、瑜伽部的本尊都要求完全的素食,并不是因为你必须素食才能跟这些佛菩萨感应,并不是这样,而是因为行部、瑜伽部的本尊,你在念诵他的时候,他不仅仅自己会来,他还会携带大量的天众一起来,所以你会在大悲咒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天众的名字,而这些天众是非常讨厌臭味的——葱、蒜、韭菜的味道,他们是受不了的。
所以当你念诵行部、瑜伽部的这些本尊的时候,或者当你念诵类似大悲咒这样的咒语的时候,你如果不吃素,你吃了葱、蒜、韭菜,这些天众就会离开了,这些天众无法靠近你,他们非常讨厌臭味,这个感应就中断了。但是无上瑜伽部却不在乎这个。当你念诵无上瑜伽部的本尊的时候,你可以吃荤,你可以吃葱、蒜,你一样会获得感应。就像准提菩萨,准提菩萨不在乎你是否吃素;就好像大悲胜海观音,他也属于无上瑜伽部,他不在乎你吃荤还是吃素。但十方的善神、那些天众、那些神祗是比较在乎这个的。
除了食物的干净,就像刚才提到的,食物只是四种摄入能量方式中的最粗糙的一种——“段食”,其他的方式——“触食”、“思食”、尤其是识食,它们所占的份量一点都不低。如果我们用一个大致的比例来说,你所摄入的这些有形的食物占总分量的百分之四、五十,另外的百分之四、五十几乎都是印象能量。一个人实际上每天都摄入大量的印象能量,而这些印象能量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相当的深远的。你会发现有这么一个现象:一个经常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人(这种出现我是指以肉身的方式),以肉身的方式经常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人,他将吸收到大量众人注意力的能量,对他来说就是大量的“印象”。例如:明星或者是政治人物——美国总统等等。他大量地出现在电视媒体当中,出现在采访当中,出现在人群当中,他将吸收大量的远远超过常人的印象能量。经过一段时间,也许经过一个月、两个月,他整个的面貌都会比他没有做明星之前显得容光焕发,他会显得满面红光。这种印象能量,不仅仅以面对面的方式吸收,甚至连视频的方式也可以吸收。他只是在视频上演讲,所有看他视频的人将对他投射一定的注意力,他一样会吸收到。政治人物、宗教人物、娱乐界的人物,都是这样的。大量的印象能量的摄入甚至比你摄入的有形食物的能量还要多。
但是有一个前提,什么前提呢?他必须以一个完整的形象出现在你的面前,如果是写书,如果是我们现在这样的音频,就不一样了,这是有差别的,就非常不一样了。虽然他也吸收到能量,但远远不如形象出现吸收到的能量这么强大,这就是“形象”变得非常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在寺院里必须要有一个观音菩萨的形象,他不能只是几个字。你知道吗?你如果在墙壁上写“南无观世音菩萨”,跟你塑造一个观音的形象立在庙里让别人来瞻仰跪拜,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形象非常容易吸收到注意力,但字和声音却没有那么容易。所以你会发现,如果一个寺庙香火很旺盛,那里的菩萨往往很灵验,因为那尊雕像吸收了大量的注意力。所以当有人再去的时候,你在那个佛像面前跪拜的时候,那个注意力会返还给你,那其实是一个注意力循环的现象和过程,来自众人注意力的能量,此刻被返还给这个跪拜在他脚下的人。如果他当时有一个愿望的话,这个愿望将很容易实现。这就是注意力能量的返还。所以当你要去许愿的时候,你应该到一个香火特别旺盛的寺院,那里的佛像将会有更强大的注意力能量返还到你的身上。
人也是一样。美国总统在他在任的时候,他脸上的光色跟他卸任以后的光色是很不一样的。他卸任以后,他脸上那种满面红光立刻就没有了。而他在任的时候,他非常容易保持他的这种光亮度,所以这就是吸引了这种注意力的能量。所以可见你吸收的这些注意力能量,实际上它的强度跟能量级别丝毫都不亚于你摄入的食物。你慢慢会理解这些宇宙当中能量传递的法则,它们实际上都是物理现象,是物理法则。
那么,我们还要接着往更深一层讲一下。一个人通过食物吸收了一定的能量,他通过印象吸收了一定的能量,而且印象的能量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大于从食物吸收的能量,只是你对此没有感觉。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你的时候,你会变得越来越美,你吸收的印象能量会越来越多。如果注意你的人携带着大量的善意,你吸收到的印象将会是正向的;如果注意你的人携带着大量的恶意,你吸收到的印象将会是负向的,也就是致命的。所以诅咒其实也是这个原理,当所有人都在诅咒你的时候,你真的会生病。所以印象的能量是有正负的差别的。就跟食物一样,你吃了有毒的食物,你一样会死;你吃了西洋参之类滋补的食物,你的精神就好。所以印象能量一样是这样的,当这个印象是负面的,你一样会中毒;当印象是正面的,你一样会受惠。而印象能量的级别实际上大于食物能量的级别。
那么,好了,你如果理解前面讲的这一切,那么有一件事将会被提到:如果印象的能量从总体的角度是大于食物能量的,那么意味着当一个人深深地进入某种印象,如果他的印象能量足够强大,有可能战胜来自食物能量对他产生的拖后腿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颜回是那么的贫困,而他在精神上依然非常快乐,他并没有因为他的贫困而烦恼,他甚至因为经常吃不饱饭而患胃病,但他精神上依然非常的畅快,显然他在精神的世界获得了一定的印象能量。
古人的浩瀚
古人非常重视这种印象能量,他们通过绘画,通过诗歌,通过辞赋——唐诗宋词……可以非常轻易地切入那难以言喻的浩瀚辽阔的印象状态。那浩瀚辽阔的印象状态,是所有能量的源头(包括食物的能量)。你现在看到的所有食物,它们实际上是这个浩瀚源头的第N级的能量降阶而已,它依然来自最终的那个源头。
“子规啼,空山寂,松风吹……”忽然你就会融入那个浩瀚当中,而在那里你会吸收到大量的能量。你一旦融入浩瀚,你会吸收到大量的属于精神层面的印象能量。在那个片刻,你甚至会忘记肉身的痛苦;在那个片刻,你甚至会忘记来自世间的打扰。而它是强烈的。来自源头的那个印象能量如果足够强烈,它甚至会穿透层面的阻隔,它甚至会透入物理世界,它是有能力在物理世界重新创造的,这是有可能的。而一个人,如果属于精神的能量变得越来越强大和正向,即使你是吃肉的,即使你是吃葱蒜的,它依然无法掩盖住这精神能量的强大,整体上你依然放着光芒,那些善神依然会来守护你。当然随着你渐渐地深入,那个永恒的力量甚至会穿透和改变你的身体,你开始变得不那么倾向于肉类了,你开始变得越来越倾向于清淡的食物,越来越倾向于那些素食化的食物了,并不是你有意这样做,而是你的身体在自动地受到影响。这个影响来自最高源头,来自那个浩瀚当中的力量。
这就是古人和今人的区别。古人太了解那个浩瀚的感觉了,他们每时每刻都有一些诗句,他们随处都可以看到那些牵动着浩瀚的词,而现代人似乎离这个已经越来越远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家一定听到过这首赋,太有名了,它是一个少年写的,它并不是一个留着胡子的长者写的。古代,即使一个少年都已经充满了那么浩瀚的经验,他的心里天然就有这种浩瀚,他不仅仅吸收着有形的食物,他从小就吸收着来自浩瀚的食物。如此美的诗句近代几乎没有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一个人,善神怎么可能离开他呢?这样一个人,他身边怎么可能没有善神呢?即使他还没有素食,即使他还有少量的荤食,他依然会有善神在身边。他的心是如此辽阔和纯净,他的心里面没有任何主观。
你会发现古代的这些诗句都是客观的诗句,它没有主观在里面,它没有个人的情感在里面。它并不像近代文学都是个人情感的发泄,无论是爱的情感、恨的情感都是主观化的、个人化的,但古人没有,古人那些美丽的诗词都是客观的,丝毫没有个人的东西在里面,他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受到那个神醉的影响。也许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能够与之相比,它是最终的诱惑,没有别的诱惑能够超过它。
“空山寂,子规啼”,忽然你就被融入了。
如果说一个人他信仰某种宗教的话,他通过某种圣号来追求神圣的源头的话,那个圣号最终要带领他达到的地方就是那个寂静无声的地方。当你念诵一句佛号或者念诵某个咒语,你最终要达到的地方一定是那个无声的地方,在那里没有佛号,没有咒语,在那里只有属于某种无声的品质。
如果你是念观音来到那个地方的,你忽然会发现某种充满爱意的品质,但却没有名字,你会感受到浩瀚和动容,但却没有名字;如果你是念佛陀的名字来到那个地方的,你依然会感受到某种浩瀚和难以言喻的品质,但却没有名字。没有名字是对的,因为名字意味着思想,而在那个境界里所有的思想都会停止,包括属于那个名字的思想。当所有的思想都停止的片刻,上帝就显现了,他可以是观音,可以是佛陀,可以是任何伟大的品质……所以念佛的最终境界,是佛号消失,品质出现,而这仅仅是第一步,这还不是最终的。当佛号消失、品质出现以后,那个品质会渐渐地加深,也就是属于那个品质的印象能量在累积当中。如果是观音,那个属于慈悲的、爱的能量在累积当中。当它累积到足够强大,它将会穿透这个物理世界。你的一个瞩目、你的一个注视将会治愈你身边的人,因为这是能量现象,这就是刚才说的印象能量的现象。如果你的印象能量还不是那么强大,也许你的注视还不足以消除他人的病苦,但是如果你的印象能量渐渐地累积起来了,它变得强大,它变得容光焕发,那么仅仅是一个注视,也许就能让另一个人的病苦消除。但这需要时间,需要久久地沉浸在其中,你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但如果你像那个少年一样,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留意如此令人浩瀚的境界,十年以后,他内在的境界将难以言喻,将更为猛烈和强大。
这就是《楞严经》提到的“如来法流”。《楞严经》的原话叫“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这句话本身就富有诗意,他在这个境界里变得越来越深了,就好像流水潺潺一样,他渐渐地,小溪就变成了河流,河流就变成了江湖,他的力量在累积当中,他在浩瀚当中的那个神醉在加深,他的“圆妙”在“开敷”,他越来越深地经验到这个来自源头的奇妙,而这个奇妙在不断地开花,有各种各样的奇妙出现在当中。所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这就是生命的美丽,这就是一个人灵魂开花的美丽。如果你能够达到这一点,那么肉体的痛苦、环境的痛苦都将无法打倒你。
道力坚固
据说曾经有一个禅师,他在未开悟以前禅定功夫超级好,好到他能坐在水面上的这种程度,他能在入定的情况下飘在水上,而且他的周围,从水底下开始莫名其妙出现一些花朵围绕在他身边,那简直是个神人。但他当时并未开悟,他只是有禅定。后来他在一个老禅师的引导下终于开悟了,然后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自从他开悟后,他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奇迹。在往后的三十年内,他如此的平凡,如此的平常,而在他临终时甚至还得了重病——癌症,用现在的话讲,长了一个瘤子。而那个瘤子非常得痛,他有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在床上大叫“痛啊!痛啊!痛死了!痛死了!”他的徒弟们觉得很难堪,就跑到他的身边说:“师父啊,你能不能叫得轻一点,我们的面子都没有了。”一个年轻的时候有如此深禅定功夫能够飘在水上的人,居然现在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大叫,他的师父说:“是吗?你们这么喜欢面子。那好,我不叫了。”他说不叫就不叫,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叫过。这非常令人惊讶!一个痛到能在床上打滚的疾病,他可以说不叫就不叫,完全不叫,一直到临终他都没有叫过。他临终的时候,他把徒弟们叫来,他说:“你们知道了吗?你们还不明白吗?”显然他的徒弟是不可能明白的,他达到了某种比飘在水面上更要高深的境界,他的说不叫就不叫的这个能力远远超过了飘在水面上的境界。他就好像颜回一样,他完全可以做到,身在痛中——在强烈的疼痛中,依然能够融入那个浩瀚。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如果你有一些疼痛,你就会立刻从那个浩瀚被拉下来,你几乎没有任何还手的力量,你一秒钟就被它拉下来了。但对于这位禅师来说,即使再强烈的疼痛,也无法把他拉下来,他要融入的时候就立刻可以融入,没有什么可以撼动他,而他的融入显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印象能量,用禅宗的话讲,他已经达到了“道力坚固”。他融入“道”,他“坐进此道”的力量已经非常坚固了。即使现在有人扇他耳光,即使现在癌症的疼痛在强烈地打击他的身体,都无法影响到他的融入。据说这个老禅师临终的时候,那个折磨了他那么长时间的疾病好像忽然间消失了,他好像没有疾病一样忽然间从床上坐起来,洗了个澡,整理僧衣,端坐在床头就这样走了。他在临终那一刻走得非常潇洒,完全像一个没有病的人。这个成就远大于飘在水面上的成就,所以宗门里有一句话讲“坐进此道,得坚固否”。
老禅师有时候会来问你:“坐进此道,得坚固否?”你是坐进去了,你达到了,但你有没有坚固?也就是葛杰夫讲的“你有没有结晶?”你也许二十岁的时候,你就坐进去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你二十岁的时候也许就坐进去了,但是要到坚固也许要花十年、二十年。花多少年根本就没有问题,花多少年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渐渐地变得越来越充满来自更高层面的能量,渐渐地你变得越来越不受这个物理世界的打扰。这不是一个戏剧性的变化,这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事,但正因为它不能一夜之间实现,它就变的更有价值,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长久的积累。经过长久地积累,你变得更浑厚了,你变得更有味道了。一个人活着实际上并没有别的,就是让你自己变得越来越有味道。你不再是一个哭着闹着躲到妈妈怀里的孩子,你变得越来越有力量,而且越来越有味道,在你的力量里面有一股说不出的味道。你变得老成,同时又充满了赤子之心。
“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这就是第一增进渐次。但是有那么一类人,他们没有以正确的方式在走这条道路,他们以旁门左道的方式来走。他们并没有深入他们灵魂的深处,他们开始借助别人灵魂的力量,也就是旁门左道的力量,他们借助鬼神的力量,他们借助各种各样高于他们灵性层面的那些力量,这个在禅门里面叫“偷心”,他就像一个贼一样。“偷心不除,尘不可出”。如果你借助别的力量而不是你的,你借助别人的力量,你借助别的鬼神的,你借助别的层面的力量,来试图向宇宙偷窃,那么渐渐的,“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这类人在短暂的时间内会成功的,他的偷心、他的旁门左道在短暂的时间内会成功的,因为魔王会帮助他,那些鬼神会帮助他,而且会现作佛身来帮助他,渐渐的会把他引导到别的方向上去,他会成为魔眷属。受魔福尽,他也会受一定的福报,但魔福尽了,将堕无间狱。
所以注意,佛陀在这里提到,不要借助别的力量,借助别的力量最终是一条弯路,而且是一条非常大的弯路。就如“搬运法”,能量搬运,你可以自己搬运,你也可以借助这些鬼神来搬运,这就是“偷”,这就是向宇宙窥窃。短暂的你是会成功的,但长久来说你会受到惩罚,或者有鬼神的帮助,你暂时无法受到惩罚,你会成为鬼神的眷属。迟早,魔福尽,将坠无间狱。
你可以靠近一个人,你可以去买那些水晶等等,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以协助性的方式会对你有一些帮助,但最终一个人必须靠他自己的那个源头。除非你来到自己的源头上,否则无论你依靠谁——依靠鬼神、依靠佛陀,无论你依靠谁,都不会成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念佛念佛,念到后面就觉得没有信心了。他就会觉得我为什么念到后来好像佛没有保佑我,我为什么念了这么多年的佛没有任何的感应,或者我的感应是非常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他觉得没有信心了。
因为他在念的那个佛,在他的理解上是一个外在的佛。你如果一直在追求一个外在的佛,你迟早会失望。那个外在的佛不能二十四小时看着你,无法事事帮助你,那个外在的佛可以和你成为朋友,但他永远也无法成为你的主人。
而当你念的不是远在天边的那个佛,而是你内在的佛,当你念佛陀,当你念观音的时候,你忽然来到了那个慈悲的品质当中,你忽然发现你充满了观音,那种感觉难以言喻,你忽然发现无限当中充满了慈悲。他不是一个有形象的观音,他没有形象,但他充满了观音,充满了无限的慈爱。这种慈爱永远不可能失落,这种慈爱它每个片刻都跟你在一起。这个时候,如果按照密续的传统,你在此刻将会被称作观音的化身,而不是观音来到了你身边,而是你本人已经成为观音的化身,也就是密续中说的,你和你的本尊合一了,你就是观音。当你就是观音的时候,当你的意识在无限的慈悲当中的时候,你可以治愈身边的人,你会忘掉你自己。当你忘掉你自己的时候,你的肉身将会痊愈。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一个人非常担心自己的时候,他不会痊愈;当一个人忘记自己的时候,他会痊愈。宇宙的真理总是悖论,除非你忘记自己,否则你不可能痊愈。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公开课,它代表了来自慈悲源头的语言。因为我在上课以前一直在观音的冥想当中,那个冥想里面没有名字,那个冥想里面只有品质——来自浩瀚的品质,来自浩瀚慈悲的品质,这一定是来自那个品质的语言。我在一个小时之内丝毫也没有感觉到我肉身的存在,如果我感觉到肉身的存在,语言将不那么顺利,但我没有感觉到。所以当你忘记自己,永恒就会降临。
好,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公开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