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一个大致模型

顶果仁波切的传记曾提到,他十六岁的时候就进到一个山洞,在山洞里准备了一个木头框,这个框只能坐着把人框进去。他在那个框里一呆就是几个月,甚至不愿意把腿伸出来,他一直是盘腿坐在那个框里,就好像是一个木头的小盒子,他坐在里面闭关。他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为什么他就能够一坐几个月,不愿意出来?他的大哥叫他,说你还是出来伸伸腿吧,否则你的腿会变畸形的,你的腿会废掉。但他一点都不愿意把腿伸出来,他觉得在里面无比的舒适,非常祥和,他享受那个非常狭小空间内的那种宁静。

他也没有做扎龙,没有做体能运动,只是坐在那儿,就能坐几个月,为什么有人能这样?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能这样?南传里有个词叫“巴拉密”(巴拉密是巴利语pàramatilde的直接音译,它就好像我们所说的资本,佛教叫“资粮”),它说一个人要禅定必须要有足够的巴拉密,这个词太专业,我不想太多用这个词,我们用更能够理解的词汇。

就好像当你是一个婴儿的时候,睡眠会特别多,因为睡眠有助于孩子身体的成长,睡着了可以无阻碍让身体发育长大,他可以一天睡十几个小时以上,一会儿睡着了,一会儿醒了,一会儿又睡了。而当他再长大一点,睡眠时间逐渐缩短,运动时间逐渐增长,你会发现一个四五岁的小孩的运动量是那么大,后面大人跟着他气喘吁吁,大人受不了这么大的运动量,运动量实在太大了,你没办法让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安静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必须要动。他处于生命的好动阶段,这个阶段就是要运动。

紧接着等他再长大,他活动的范围开始扩大,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里、家里,再长大一点活动范围更加扩大,开始体验这个世界的林林总总——乒乓球啊、篮球啊、游泳啊……各种各样的方式,各种各样的体验.关于这个世界的体验,物理性的,它更倾向于物理性的体验;运动的,它的范围更大,更辽阔。

等他再成长二三十岁的时候,他的运动渐渐夹杂了一些属于思考的东西,他不满足于单纯的运动,单纯的运动显得很无聊了,他开始满足于有智力倾向的:开始喜欢航模、可以拼起来的飞机模型等等。有挑战性的、不仅需要体力而且需要脑力、需要心灵手巧结合的东西,属于智能的东西开始添加进来。身体的进化开始渐渐的向智力的进化迈进。

等他到了四十岁,运动量和二十岁显然没法比,运动量少了很多,依然运动,但是没法和二十岁青年相媲美了,他的运动量和他的灵活性又降低了很多,而他的脑力却增长了无限多,他变得能够深挚的思考,他是一个潜在的哲人,他不仅仅以物理的方式、身体的方式体验这个世界的灿烂,他开始以思考的方式来体验它,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一些物质的堆砌,不仅仅是一些物理运动,它里面富含着哲学、富含着那么深的思考,他变得更迷恋于领悟,对人生的领悟,对他曾经所经历过的所有的那些林林总总。

他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时候只是以肉体的方式来体验它、以运动的方式来体验它,等到四十多岁的时候,开始以思想的方式来体验。他把这些体验更加深化,深化到灵魂、深化到思考。

而这个思考迟早有一天会指向那个源头,最终的源头、生命的源头。等他是个六十岁的老人时,如果智力还没被放弃的话,他一定会有终极的思考。但很多人到六十岁时,智力已经被主动的放弃了,不能继续往前走了。如果没有放弃,继续往前走的话,他一定会向最终的那个前进。这就是人生的一个大致的方向、模型,而当你看到这个大致的模型的时候,它仅仅限于你的这一生。这一生七八十年,大致以这样的方式在成长。

摘自《夕阳问答037》夕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