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年阴影的不同看法

87.问:前几天读到一篇文章《孝道》,引用英国心理学家温尼克特的话说:孩子以自己的感觉为中心而构建起来的自我,是真自我,是生动而流动的,放松的,专注的,并天然地富有创造力。相反,孩子以妈妈的感觉为中心而构建起来的自我,是假自我。孝道,就是在鼓励孩子发展假自我,是以父母的感受为中心,成为父母期待中的那个虚假的人。这个感觉它说的不对,看起来还特别有道理,古人恪守孝道都很聪明。尧舜禹、汉文帝、曾国藩、康熙等等,而他却这样否认。老师怎么看呢?

答:记得中国古人有句话,叫做“孝能通天”,所以古人非常非常推崇孝道。而从这个引伸的,比如说寡妇贞节的观念,丈夫死后要终身守寡等等,这实际都是从孝道引伸扩展出来的。之所以提到这两件事,第一件事孝能通天是有其理由的;而第二件所谓的贞洁,丈夫死后要守寡终身,显然是荒唐的。所以并不是古人所有的东西都是百分之百对的,有一些可能是民间的、荒谬的、迷信的。

但是古人提到的这个“孝”跟这篇文章提到的这个“孝”显然是两个时间段的孝。有人发了温尼科特的关于孝的一些论点。温尼科特的看法主要是讲一个婴儿的。他认为一个孩子在婴儿期如果受到母亲百分之百的呵护,百分之百的关爱,他将获得一个健康的人格。如果他在婴儿期,也许0-4岁可以算是婴儿期,他在婴儿期没有获得一个充分的关爱,那他幼小的心灵上就会有一种潜在的恐惧和伤痕。他会在长大以后害怕外界、害怕人际;他在人际交往上、在人格上都会有一些显著的缺陷。他无法信任这个世界,因为他在四岁以前他受到过伤害。这种伤害留存在他的潜意识的最深处,以致于影响到他今后所有的人格跟行为。因为他对世界的最初一瞥的印象是带有恐惧的,以致于他成年以后对世界对所有人的印象都有一种恐惧在。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在婴儿期没有受到真正的呵护,按照温尼科特的说法他就形成了一个假我,而不是一个天然的完整的自我,他的自我已经有些部分实际上已经残疾了,已经受过伤害了、残废了,所以他把这个残废的自我称作是一个不完整的自我或者假我。他成人以后的方方面面都从这个假我出发,他面对人、面对事都有一份内在的阻挡、提防。因为他潜意识就觉得必须要提防,否则他就要受到伤害。他对父母的这种孝顺,一个婴儿时期自我发展不完整的人、一个假我的人,他对父母的孝顺在潜意识深处实际上是出于一种交易。一个婴儿他会感觉到“如果我冲妈妈笑,妈妈就会给我好吃的”,“如果我满足了妈妈的某些要求,妈妈就会对我好”等等。他的这些心理的背后已经有一种交易的成分,是出于一种恐惧不安的交换模式,出于恐惧,他必须要交换,即使是一个婴儿他也学会了做生意,这是生存所迫,他必须要这样。所以你的问题里提到的这种孝道,它的出发点是不对的,出发点是交易、是假我,这个出发点是人性深处的一个伤口、一个恐惧。所以他的孝实际上是假面具,伪装的孝道。他仅仅是为了让你不要伤害我,所以我满足你的要求。他内心的恐惧是:如果我不满足你的要求你会伤害我,你一定会愤恨我。所以即使一个婴儿都有一个交换意识存在,即使一个很小的孩子他都会这样。

但是中国古人的孝却不是这样的,中国古人的孝,实际意味着一个健康人格发展出来的慈爱。如果一个孩子在四岁以前获得了完美的呵护,他的内心深处没有留下伤疤,没有留下恐惧的印记,那么在长大后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深的恐惧和邪恶存在,他看到每个人都有一种天然的自来熟的感觉,每个人在他眼里都很好,他并没有一种堤防你的心理,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这种健康人格非常非常重要,他本人也许都没意识到。所以为什么有人天生性格畏缩,而有人天生性格就是敞开的,这跟他小时候自我是否完整、是否受到侵害很有关系。

所以一个自我健康的人、自我完整的人、他的孝将不仅仅针对父母,他的孝将是面对所有人的。你可以把孝这个词改变一下,因为这个词太中国化,有一种儒家的味道。实际上这个词应该改称“爱”,它就是一种爱,它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爱,它是针对这个世界的、人类、动物、对所有的一切。所以一个拥有安全内在人格的人,他内在没有恐慌,对别人没有抗拒、没有猜测、没有怀疑。他天然的,即使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也没有排斥。当你没有排斥的时候,你就有敞开,你就有接受。那个接受实际上就是一种爱,你接受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是在爱它。你并不需要通过用语言说“我爱你”,“这个世界非常美好”,你什么语言都用不着。当你敞开,你就是在爱,这是一个健康的人格。所以,这个说法并没有错,中国古人对于孝的论述也没有错。只不过他们所在的出发点不一样。

一个是在评论有缺陷的人格,他在讨好别人。而你在强化他的这种讨好的心态,你在说你必须孝顺父母,你必须这样那样,他将变得更加虚伪、变得更加恐惧、他的人格变得更加扭曲。因为他一直在伪装,戴假面具,他的面具一层加一层,假面具变得越来越多。而中国古人的孝道,却是指那种健康的人格的爱。不需要伪装,也不需要教导。他是天然的,甚至从来都没有人跟他说,你要孝顺,他自己就觉得我妈妈对我特别好,我家人对我特别好,朋友对我特别好,这个世界都很好。所以他天生的,天然的,非常自然的,就爱所有人。

中国古人有一句话是:“穷山恶水,泼妇刁民”,也可以印证温尼科特的这个论点。也就说你的生存环境,你自小的生存环境如果非常险恶,你将不得不变成一个刁民。你不得不学会欺诈,不得不学会压迫。因为你不这样做,你手里的饭就没有了。你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利益,你将不得不做各种各样侵害他人利益的事。这就是温尼科特所说的自小产生人格扭曲的现象。

但是,这里要引申一下,因为所有的西方心理学都认为你的人格——婴儿时期的人格——是基石,这也是对的。而这个基石在成年以后几乎很难扭转,这点是不太对的。没有任何东西是不能扭转的。这个世界上还不存在有一个东西是不能扭转的。即使累世的同性恋,一样能够扭转,只是时间的问题。当代心理学也发展出了“回溯疗法”,回溯到你的婴儿期,把那些扭曲发泄出来、吐露出来等等。当然你可以不用发泄,不用吐露。你只要看到它们,忽然,你就看到了一个事实,什么事实?你看到了你最初的那个伤口,你的确可以通过回溯的方式来看到你最初的那个伤口,最初的那个记忆。那个记忆也许深埋在很深的黑暗里,你已经忘了它,但是你渐渐的把它发掘出来了。当你看到它的时候,实际上你并不需要发泄。这点在心理学上可能只是作为一个工具,一个治疗的手段来使用的:你要发泄它,你要痛哭一番等等。其实没有必要,你可以参考克里希那穆提的那句话—-当你看到潜意识深处最深的种子的时候,忽然,你发现,它仅仅只是一个记忆而已。它仅仅只是一个片断的记忆,它是一个念头。你为什么要让你最深处的这个念头左右你呢?任何一个念头都没有优先于你的心灵。

你的心灵占据第一位的永远是你的纯意识。而你的纯意识可以看到你心灵深处最深的念头。所以当你照亮你的潜意识,照亮你这些最深处的念头的时候,它们都已经被看到,并且已经被理解了。一旦一个事物被充分的看到,并且理解、或者原谅,它就获得了释放。也许你的人格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缓慢的变化,因为它就好像骑自行车一样,你要求突然刹车,是不太可能的,那个轮子还会转十来圈。你的个性、你的习惯,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但是它已经在转变了。从你看到自己最深处的这个念头开始,你的心已经在变化了。也许你能注意到,自己的人格已经在变化了,也许你没有注意到。也许经过一个月两个月,你发现你有了显著的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冥想是有效的,因为整个冥想的过程就在释放你的这些最深处的念头。你并没有痛哭、没有嚎叫、没有用任何对抗疗法、释放疗法,你都没有用;你只是在坐在那儿,冥想。而你已经释放了这些最深处的念头。两个月以后你突然发现,你性格变得平稳多了,你内在的恐惧已经减少了一大部分,而你忽然拥有了某种微笑。你对这个世界忽然有了某种亲切感,某种爱意。你甚至惊讶这种性格的改变是从哪儿来的,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在圆觉经里有句话,叫“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当你看到一个思想,你知道它仅仅是一个思想。你对它有觉知了,而你对它有觉知了以后,它就流过去了。觉起即无,它就飘过去了,它的力量就削弱了。它控制你的惯性就在渐渐的削减,当然这个惯性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这就是对近代心理学所谓婴儿时期形成性格的不太一样的一个看法。

摘自《夕阳问答》031  夕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