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中的寂静

我们今天从《楞严经》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开始,这是《楞严经》非常著名的一个篇章。

也许大家没有完整地看过《楞严经》,但很多人都看过《耳根圆通章》。就像很多人都看过《普贤行愿品》,它是《华严经》最最经典的一段文字,也有很多人看过善财的五十三参,它们都是《华严经》里的经典。《耳根圆通章》之所以经典,是因为佛陀在《楞严经》里面,曾经评论到适合于现在这个娑婆世界众生的法门,比较接近于观音菩萨提供的这个法门。让我们来看这段,观音菩萨是怎么样描述自己的修行方法的。

观世音菩萨从座上起身,向佛深行大礼后对佛说:世尊,回想起从前我经历的那些不可胜数的劫时,当时,有一位名叫观世音的佛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向他发露要修正等正觉的菩提心愿,这位佛教导我从听闻思维入手修持,然后进入正定正持。最初在闻性中修时,进入了内流,便渐渐亡失了所闻的声音,此时一切都寂灭了,动和静两种现象了然不生,然后逐渐增加定力,不但所闻的动静二相不复存在,耳根能闻的闻性,也同时俱尽。

此时,六用不行,唯余一觉,所觉知的一切皆是空,空觉是极其圆融的。一切空归于寂灭,生灭也归于寂灭。当空灭呈现于前时,忽然超越了在世与出世间的界限,十方世界都圆通明朗。从而获得了两种特别无上的妙用:一是向上应合了十方世界的众佛们具有的根本觉悟心和佛的慈力,二是向下应合了十方世界身处六道轮回中的众生向佛的悲仰之心。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这一段,可以说是《耳根圆通章》里最最精华的两行字,让我们仔细地来看。

初于闻中,也就是观世音菩萨修的是耳根法门——听的法门。这个耳根法门,其实在近代是有一个例子的,也就是禅宗里著名的憨山禅师,他肉身现在还在南华寺。南华寺有三尊肉身——六祖、憨山、极乐和尚。憨山禅师当年在五台山修定的时候,他一开始觉得很难入静。因为他的小茅屋旁边是条瀑布,水流声极大,对他来说,几乎是一个24小时的噪音,他花了很长时间都无法抵抗那个瀑布的声音。后来有一天,他就尝试坐到瀑布旁边的木桥上去,让这个噪音包围他。非常神奇的是,当他被整个隆隆的瀑布声包围的时候,他开始渐渐的能够入静了,他的入定是从那个地方开始的,也就是他初于闻中。

你如果看过《与神对话》,它里面介绍了一段类似的方法。他说,当一个人想要冥想的时候,你可以尝试的坐下来,闭上眼睛,然后放下你的思想。当你能够放下你的思想的时候,你开始变得敏锐了。因为你的头脑是一个巨大的噪音,它老是围着你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各样的对话。如果你能够放下你的头脑,你忽然发现,你对外敞开了,这是一个自发现象,你不需要有意的对外敞开,你就会自动的对外敞开,只要你超越你的头脑,放下你的头脑。

一旦你不被你脑子的自言自语所迷惑,你忽然发现,你的周围充满了声音。你有没有发现这一点?你如果着迷看一本小说的时候,你根本听不到周围任何人说话,因为你的注意力是聚焦在这个小说上,你把周围的声音都忘了。而当你没有聚焦在你的小说上,没有聚焦在你的头脑上,你开始变得打开的时候,你突然发现,即使是宁静的夜晚,你坐在那,周围依然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青蛙的声音、蟋蟀的声音、远方狗叫的声音、汽车喇叭的声音、楼上楼下关门的声音等等,没有片刻的停止。一般人一开始在这个状态下,可能觉得本来没觉得那么吵,一打坐就反而觉得周围很吵,周围声音太多了。而他不知道这是一个好现象,这其实是好的,这意味着你已经从你的封闭的状态中出来了。

你封闭于你头脑的幻觉,封闭于你头脑的噪音,你现在从你头脑的噪音中终于出来了,以至于你可以听见周围的声音了,这是一个小小的进步,这不是退步。一开始你打坐,你开始放下你的思想,这种敞开就自然实现了。然后发现,你处于闻中,也就是处于各种声音的里面。你会像憨山禅师那样,觉得你被包围在各种各样的噪音里面。

但是,如果你没有去详细的分辨任何一个具体的噪音的话,你现在在听我讲的时候,就可以尝试这一点——如果你身处噪音当中,而没有分辨一个具体的声音来源,一个小孩的哭叫,远方的任何一个铃声等等,你不去分辨任何一个声音,而让所有的声音“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这是禅宗开悟的一句话。这个境界如果你能够深入,其实你是能开悟的。

什么意思呢?是法住法位,就让一切的声音留在它原来的位置上。世间相常住。让这个世间本来的样子就按照它本来的样子存在,你不去抵抗,也不去追索,你安住在中间(很简单),让周围的一切都顺理成章的自然存在,有声音就让声音存在,有狗叫就让狗叫存在,你不去分辨那个狗叫从哪个方向来的。这个声音在这个方向,那个声音在那个方向,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四面八方都有声音,这样你就来不及辨别方向了。如果只有一个方向有声音,它很快会吸引你,但如果四面八方,你如果像憨山一样四面八方都充满了瀑布声,你就懒得分辨了。当你懒得分辨的时候,这是一个进步,这意味着你不聚焦了,你的意识不向外聚焦了。

你的意识就好像打开的窗户一样,它打开着,但它不伸出去,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一般人的意识,一旦打开窗户,他就习惯性的想要向外伸,去看看那边狗叫是哪个方向啊、是谁家的狗啊……而你打开你的窗,但你并不分辨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你在这个状态中安静的沉醉,有一个现象很快就会发生,这就是第二句话,入流亡所。入流,也就是声音并没有断,声音还是在的,还在流向你,这个声音还在包围你,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是,亡所了。你并没有注意它来的地方,它从哪来?它好像自己出现、自己消失。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它自己产生,自己泯灭。你一点都不在乎它的方向、它的所在,你没有去追索它,叫入流亡所。

所入既寂。也就是没有声音被你抓住。当没有声音被你抓住的时候,它的存在就像不存在一样。你有没有发现这一点?当没有声音被你抓住,你没有着迷于任何一个具体的声音的时候,周围即使充满了声音,就好像没有声音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禅定的禅师,他坐在十字路口,就好像没有声音,一样可以安详的入静。十字路口人来人往,但是他好像觉得很安静,好像没有声音,这就是因为他不抓住任何声音,他不尝试聚焦。如果你不尝试聚焦,周围的声音渐渐的就好像不存在一样,你进入了一种不迎也不拒的宁静。你忽然觉得,你是放松的;你忽然觉得,你虽然能够听到声音,但就好像没有听到一样。

有的人可能把这段经文解释成他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了,其实不是。即使憨山在那个瀑布边的时候,他依然能够听到瀑布,但就好像没有听到,他拥有一份内在的宁静。阿姜查尊者在回忆录里面曾经描述过他开悟的那个傍晚,当时他住在一个村庄的边上,村庄里在举行庆祝典礼,非常热闹,人声鼎沸,又是敲又是打,他在茅棚里面打坐。他说:“我可以清晰的听到来自村庄的喧闹声,庆祝声,敲锣打鼓的声音,但是我并不注意它们。当我不注意它们的时候,我又回到了宁静。”

他在一个喧闹的环境当中,反而进入了极深的宁静,阿姜查自己都感到很奇怪,因为当他在泰国的原始森林,周围寂静无声的时候,他都没有达到过如此宁静的深度。而在这个村庄的边上,在敲锣打鼓的喧嚣中,他却进入了宁静,这让他自己都感觉到惊讶。

所以并不是非要进入一个安静的环境,你才能宁静。进入一个安静的环境,有可能你会变得焦躁不安,因为你的思想开始翻动了。当外面没有声音的时候,里面开始有声音了,你的思想开始无尽的翻滚。而当外面有声音的时候,你必须保持警觉,以至于思想没有空闲可以钻出来。你是敞开的,你是警觉的,因为周围充满了声音,由于你的警觉,此刻思想无法打扰你。

所以阿姜查提到,他当晚在那个庆典的边上,反而进入了异常的宁静。他说:我仍然可以听到那个远方的村庄里的声音,村庄里庆典的声音。但他说,他可以把注意力收回来,他不去注意它,然后他进入了更深的宁静。那个外界的声音并没有消退,对不对?外界的声音显然是客观的,它自然存在。但是他进入了一个内在的宁静,而那个内在的宁静在自发的深入。他说,我没有去推动它深入,我什么也没做,而它变得自发的深入了,进入了一个无法言喻的深处。

当你允许外在的噪音存在,你生命的本能就会产生一个对立面的倾向,就是这样的。当你允许外在的噪音存在,你生命的本能就会自动的开始进入一个内在的宁静,这是生命能量的一种渴望,它渴望对立的体验,它反而进入了寂静。就像憨山一样,他在瀑布边上,反而进入了寂静。阿姜查也是一样,他在庆典的边上,反而进入了寂静,那是他在原始森林里都没有达到过地深深的寂静。

摘自《楞严今释》015  夕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