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相视一笑

《庄子》的文字写得非常唯美,你很难在现代世界里看到还有如此美丽的四个人。这四个人相视一笑就结为了朋友,一眼认出对方和自己是同类,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浑一于生命,与生命融合。

这里面讲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子舆生病驼背弯腰,变成佝偻的样子。当他走到井边照自己的时候,一点也没有觉得悲哀,反而觉得很有趣。造物主竟然把我变成这个样子,整个人像龙虾一样变弯了。在第二个例子里面,子来也生病了,他病得很重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即将离世,他的妻儿在身边哭。但对于生命即将消逝的现实,子来没有丝毫的恐惧、忧郁。他说:天地造物主就是工匠,它把我打造成一把良剑,然后它又要把我溶解,这没有任何问题。他使你成为一个人,有一天他再一次使你尘归尘、土归土,这有什么问题呢?!子来对生死的态度极其的洒脱。

这篇文章,庄子是以道家的态度来诠释生命的,他的态度是最高阶的,相当于跆拳道里的黑段。也许你能够理解、能够欣赏,但是注定做不到,因为段术太高。这四个人一定是段术最高阶的行家,所以他们才会相视一笑,立刻认出对方也是行家。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在一起谈话:“谁能够相互交往于无心交往之中,相互有所帮助却像没有帮助一样?谁能登上高天巡游雾里,循环升登于无穷的太空,忘掉自己的存在,而永远没有终结和穷尽?”三人会心的相视而笑,心心相印,于是结为好友。

过不多久子桑户死了,还没有下葬。孔子知道了,派弟子子贡前去帮助料理丧事。子桑户的另外两个朋友,孟子反和子琴张,一个编曲,一个弹琴,相互应和着唱歌:“子桑户啊、子桑户啊,你已经返璞归真了,我们却还活着,托着这个形骸呀!”子贡听了以后就受不了了,快步走到他们近前说:“我冒昧的请教,你们怎么还对着死人的尸体唱歌,这合乎礼仪吗?”二人相视而笑,很不屑地说:“你这种人怎么会懂得‘礼’的真实含意!”

子贡回来后告诉孔子说:“他们是什么人啊,一点礼仪都不懂,不仅在唱歌,而且还嘲笑我。”孔子说:“他们都是摆脱礼仪的人,逍遥人事之外。而我却是一个在世俗当中的人。人世之外的人,跟人世之内的人,本应互不干涉,而我却让你前去吊唁,实在是我太浅薄呀!他们已经与造物者结为伴侣,逍遥于天地浑一的元炁之中。他们把人的生命看作像赘瘤一样多余,把人的死亡看作是毒痈化脓后的溃破。像这样的人怎么会顾及生死优劣的存在!他们最终寄托于统一的整体,忘掉了自身的存在,他们怎么又会烦乱地去炮制世俗的丧礼呢!”

子贡问:“先生将遵循什么原则?”孔子说:“我是受苍天惩罚的罪人,即使这样我仍然将跟你们一起去寻找至高无上的道。”子贡又问:“如何寻找至高无上的道呢?”孔子回答:“就好像鱼争相投水,人争相求道。而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中。”一个相忘于道术中的人就是一个奇人,就是不同于世俗的人。

对于大自然来说,大自然中的小人就是人间的君子,那些相信礼仪的人间的君子,就是自然的小人。对于整体来说,那些相信礼仪的人反而是别扭的人,是个小人,是一个没有和整体融合的人。

这两段故事都是相关的,前面第一段是四个人,后面一段是三个人。这七个人都是黑段高手,顶级的高手。连孔子都发现,我和他们相比,只是一个受苍天惩罚的罪人,我只能跟你一起去寻找真正的大道;而他们是已经找到大道的人,他们是真正逍遥于物外的。

这个故事太唯美、太高深了。它的境界太高了,连孔子都觉得自己不配去到丧礼上帮助他们。他们的境界远远超过了常人,是黑段高手。所以我觉得今天要讲的东西必须放低一点高度。

庄子提到的道是最终的顶峰、最终的合一。他讲的这七个人都是已经达到合一的人,回过头来看这个世界。他们的状态是达到合一后,回到生死的世界当中所采取的态度。那么对于像我们这样生活在柴米油盐当中、生活在喜怒哀乐当中的常人,应该怎么办?我们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达不到合一的境界,达不到洒脱的境界。对于我们这些还达不到的人,佛陀给了一根拐杖,而且极其管用——它就叫因果律。

即使变成一个佝偻的、驼背的人,也可以从最高的视角,认为那是造物主在锻造他,他可以毫不在乎说:上天呀!无论你把我锻造成什么样都可以,你把我锻造成一柄剑,或把我锻造成一把短刀,我都无所谓。你把我锻造得非常美丽,或把我锻造得又矮又胖很丑陋,我都无所谓。

你发现没有,这七个人有一个特点:不追究其前因。他们不像佛教里面讲的,要去追究一下前因,说这一世受苦受穷是有前因的,一定前世做了什么。前世不肯布施,所以这世贫穷,前世伤害他人,所以这世全身是病等等。但是你会发现《庄子》里面的七个人丝毫都不追究前因,这点很奇怪。一个达到至高境界的人竟然不在乎前因。 为什么一等的黑段高手不追究前因呢?

而对于第二种人,佛陀就给了一个拐杖,叫因果律,就开始追究前因了。佛陀告诉你,你今身的果报来自前世怎样的行为,布施得福报,杀盗淫妄酒得恶报。如果曾犯了杀生,这一世将会多病;如果曾犯了偷盗,这一世将会莫名其妙的失去很多东西;如果曾邪淫,这一世的婚姻就会出现问题,总是找不到好的人,或者找到的人都是会出轨的;如果曾经妄语,那么欺骗你的人将会更多;如果经常饮酒,有可能这一世愚钝、不聪明等等。当你造了一个因,就种了一个种子,没有人能够抹去它,即使造物主都不行。一旦被种下去,它一定会结出果实,只是时间的早晚。当时间到了,你就变成了佝偻,或者呼吸困难,变得病重快进入死亡等等,这一切都源自因果,并精确地在你的生命当中实现。

第二种人,面对因果的方式,尤其是面对果报的方式是怎样的态度呢?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经验,当面对苦果你会是怎样的态度?为什么这么多人信仰宗教,寻求保护力量,寻求转变命运的力量?他们并不像那七个人一样,即使得了佝偻病也就让它佝偻吧,丝毫都不认为那是个问题。

但是对于第二种人,如果生病了、碰到障碍了,一定会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超越它,想方设法绕过它。总之态度是:不能这样,我必须回到原来,必须回到健康的状态,我怎么可能是佝偻呢?我怎么能生病呢?然后人们开始信仰宗教,开始寻求各种各样的方式,开始练瑜伽,开始念诵咒语、信仰上帝、每天祈祷等等,但是从来没有人愿意做这七个人所做的事——就是毫不抗拒地享受那个状况,他们相视一笑。

摘自《庄子耳语》008 夕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