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湿婆经)-夕阳讲解12-从源头产生的天然觉知.道路中下降的根本原因.如何回到上升通道

从源头产生的天然觉知

六十九、感知我的念头和内部器官。

我们要知道整部《湿婆经》的每一节都是相互连贯的,第六十九条,感知:我的念头和内部器官,这句话连着前面的段落,它没法被分开讲。我们看到第六十五条提到:你的精神集中于“AUM”的音;第六十六条提到:默念一个以“Ah”为尾字的字节,也就是你的声音渐渐地溶化于一个“Ah”的尾音里面等等,这前面所有的提示,都是在为真正产生觉知力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性的准备。

什么准备呢?首先当你有能力融入源头的时候,才有能力从源头转过脸来,看到自己的主体与客体,这个先决条件相当重要。近代南传的一些修行方法里面提到,你要警觉地觉知所有的行动,觉知到所有的思想运动、身体运动、内外一切的运动。但是,如果只是从第六十九条开始的话,你极有可能是以一个聚焦的方式开始这条道路。当你注意手的运动、脚的运动、思想流动,它将无一例外的是聚焦化的;或者为了避免聚焦,你整体性地感觉手、脚、头部、你的全身、整个人的内内外外,甚至包括念头在内,即使你整体性地感觉内内外外,也意味着你是聚焦在整个人上——这也是一种聚焦,只是聚焦的探照灯的光源扩大了一点,但它仍然是探照灯,仍然是聚焦化的。

那么,怎么样能成为不聚焦的觉知,也就是克里希那穆提一直提到的“全观”呢?怎么样能够产生没有任何聚焦的觉知力呢?那就必须首先领悟到第六十四、六十五条等前面的经文。

当你的意识首先融入了“Ah”的尾音、融入了“AUM”的尾音的最深处以至于忘我,当你深深地鸣唱一个发自最深处的“AUM”的声音,自然会有一种忘我的倾向、一种融化于这种振动当中的倾向,你开始渐渐地融入这个声音的本身,你的意识非常自然地忘记了身体的存在。

这两个方法看上去好像是对立的:一个是要完全地忘我、忘记身体的存在;一个是要完全觉知到身体的一举一动、内内外外。这两个对立面仿佛无法融合,而事实是这两个对立面必须同时存在,你不可能只拥有一面。如果你只拥有其中一面,比如你只拥有融入“AUM”的忘我的一面,甚至会在“AUM”音里忘记身体和整体世界的存在,完全陶醉于那个旋律里、音乐的高潮里,如果你百分之百地陶醉进去的话,意味着你的生命将不能长久。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它有一个潜在的含义——你融入了一个意识源头的焦点,以至于忘记了其他一切东西,也就是你开始离开了自己的身体、身心内外,完全融入了源头里面、融入了上帝当中,你在做一个脱离身体的运动。这也就是为什么美赫巴巴提到,那些成道者如果没有回来的话,他的生命将只能持续十四天。一个人太强烈地融入源头,那个神醉太深了,以至于肉体的存在自动枯萎。这是一个极端的表现,它并不平衡。

而当你强烈地专注在另一极,专注在你身体的运动、念头、内内外外所有的一切,但不超出身体以外,也就是全部的关注都在身体上、运动上、思想上,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又来到了另一极,这一极意味着你在创造全然的封闭,它正好是另一极的现象。当在融入源头的时候你在创造全然的超脱,这个超脱太深了以至于你会离开自己的身体,而在这一极你将创造全然的封闭。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老的传统里一直提到:打坐是有一定的危险的。并不是打坐本身有什么生理上的危险,而是打坐、禅定本身是双刃剑。可能以前没有人这样详细地提到过,但是禅定的确是个双刃剑。如果做得不好,你的禅定会变成封闭型的禅定,它有一个自我封闭的倾向,你会变得越来越枯燥、越来越枯萎、越来越灰暗。当禅定做得不好、封闭倾向增加的时候,你会越来越远离尘世,越来越移向荒芜的场所。因为一个人的内在必然跟外在对应,当你的内在变得越来越封闭、越来越荒芜的时候,你的外在环境也会变得越来越荒芜,它是个对立的现象。

当禅定走在正确的方向的时候,你在禅定中必须产生对立两极同时存在的平衡。这是第六十九条真正要讲的一件事,它省去了前半段,因为前半段在前面经文里已经表达过了。当我们要理解第六十九条这段经文的时候,你要知道它提到的感知是有一个源头的,它是发自意识中心源头的感知,而不是一个聚焦化的感觉。

如果你能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上升到源头的高度,然后转过脸来自然地看到一切,这一切显然会包括你的念头,也会包括客体的我:整体身体、物质的存在,甚至包括其他。当你以源头的角度回过脸来,你的觉知将是自动的全观、自动的全然,没有任何焦点,这才是第六十九条真正要表达的含义。只有这时你才朝向正确的禅定,这个禅定会神奇地创造一些东西。

佛经里佛陀曾经讲过:“禅定一须臾,胜造七级浮屠”(“一须臾”是很短的时间,一两秒钟;“浮屠”是最高的七层佛塔)。就是当你在一个超然平衡的禅定里的时候,哪怕只是很短的时间,你也在创造巨大的福德。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禅定会创造巨大的福德?

因为当你从源头的视角,以无聚焦的方式看到整体的时候,其实此时此刻,你正在成为源头的工具向整体释放光、释放爱、释放所有的美好,这种释放跟布施的性质一样,也是在付出。

也许我这样讲大家并不能完全理解是怎么回事,因为这件事只有你亲身经验到了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今天一开场讲的这些其实是非常深奥的,也许大家不一定能完全听得懂,它是一个禅定的最直观的描述。当你还没有亲身经验的时候,也许完全无法理解刚才所讲的这些东西。我以直观的方式描述了真正在禅定当中的意识状态:你成为了源头的管道,你把源头的爱和光洒向这个世界,这就是一种福德,就是一种创造。

这就是为什么经典里提到,一个成就者禅定坐过的地方,也许是个山洞,也许是个寺院,只要有成就者曾经在这里禅定过,此地将成为福地。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往往古老寺院里种的树都会非常强壮、茂盛,那些树甚至已经上百年了,而在寺院外你很难见到能活这么久的树,除非是在原始森林里受到整个森林力量保护的树木,如果在一个城市的环境里,很难有一棵活得如此久的树。但在寺院里就会有,因为寺院存在着某种保护性的祝福力量,这个力量不仅仅来自于那些雕塑、佛像,也来自于禅定的僧人。当你在正确的禅定里,意味着你在向这个世界辐射出祝福的光芒,你的周围将因此而受惠,甚至当你离开房间后,你的祝福仍然存在于那个空房间里,那个能量仍然是在的。

七十、妄想不可靠。色彩划界限。纵使可分的也是不可分的。

第六十九条经文意味着你必须达到一个内在的平衡点。在这个点上,你将会极其自然地、完全没有聚焦地看到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当以非聚焦的方式看到主、客体的我,你将会看到妄念、思想像空中的云彩一样不可靠。“不可靠”这个词意味着你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它只是天空中飘过的一朵白云。

如果以聚焦的方式面对思想,你肯定会有如临大敌的感觉,因为你跟你的思想是对立面、战争面,你潜在地试图降服它,而它潜在的是你的敌人。你聚焦地看到你的思想的时候,你将无法避免一场战争。而当你正确安住在源头看的时候,从来也没有战争。

密宗“大手印”里面提到,当一个人在正确的大手印禅定的时候,他看到所有的一切,就好像一个太阳底下坐在躺椅上的老人,看着周围的孩子在戏耍一样,非常轻松快乐,他并没有把那些孩子当成是他的敌人,他并没有把那些思想、妄念当成是对立面,因为他没有焦点。他看到这些思想仅仅是孩子气的,一眼就认出它们只是天上的云朵,而且他认出这些思想无论好坏都没有界限。

所有好坏对立面的思想实际上性质等同,并不需要区分它们。你有一个上帝般的虔诚思想,和你一分钟以后产生的一个最下流思想,这两者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它们都是最普通的一个思想而已,并没有哪个更高、哪个更低,因为当你处在大手印禅定状态下的时候没有高低的区别,在你看来一个虔诚的思想和一个下流的思想都是孩子,都是游戏般流过的云。

七十一、欲望来时,觉知,而后猝然放下。

当欲望来的时候,当一个情绪、一个感觉、一个非常强烈的想法冲击你的时候,思之。而后猝然弃之。这个时候甚至不需要思之,根本用不着去想它,也用不着猝然弃之,猝然弃之意味着你还在用力。当你在真正禅定状态里的时候,在大手印觉知里的时候,甚至连那个力都没有,一切自然地就都飘过去了,你并没有抓住它,也并没有把它当成是对立面,你也没有必要猝然弃之,没有必要用任何的力,它都是自然的。

七十二、在欲望未起与未知之前,如何能说我的现状?觉知,并消溶于这个美中。

第七十二条经文告诉你,真正应该安住的地方是哪里?是这个“美”里,是这个“永恒”里,是这个“源头”里。消溶于这个“美”当中,所有其他的一切都像云朵一样飘过。你的思想、你的感觉、你强烈的欲望,它们都属于云朵。当你要与它们抗争的时候,它们就变得强大了。这点很奇怪,你越是想与思想抗争,越是想要压住它、消灭它,它就变得越强大,它变成一个强壮的魔鬼;而当你像老人看着孩子在游戏一样看着它们的时候,它们突然就变弱了,它开始展现出本来的样子,它仅仅是一个飘忽的思想而已,仅仅是一个最幼稚的孩子。所有的思想无一例外都是最幼稚的孩子,即使是再高尚的思想也是一样,其实没有任何思想是真正纯刚的。

七十三、在欲望、知识刚刚发起之时,以整个的意识觉知它。

在欲望发起、知识发动的时候,以你整个的意识觉知它。整个的意识意味着你必须来到那个意识的源头,这才是重点。

七十四、哦,夏克蒂,每一种觉知都很有限,都消失于全能之中。

无论你在觉知当中、在意识的源头当中,出现无数的、多么庞大的东西,他们最终都会消失在源头当中,你并不需要去区分它们的高和低。

七十五、形色不可分割。不可分的是无处不在的存在和你自己的形体。二者均为心识所造,体验它。

七十六、心在极度欲望中不为所动。

七十七、这个所谓的世界,它的显现像变戏法,像开画展。以此观照心无忧虑。

无论你的形体、思想还是外在的事物,这一切都将消溶于你的源头当中。你现在是超然的、超越的,这一切都会在你的超越里自动地融化,以至于心在极度的欲望中也能够如如不动。这个世界变得像变戏法一样、像展开的画卷一样,你看见它的时候,你的心没有任何的忧戚,没有高兴也没有悲伤,却有一种超然的自由。

七十八、亲爱的人啊,别留心在乐,也别留心在苦,取其中间。

“中”是什么?“中”就是那个源头。

七十九、抛掉形体的执着,体会我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得大乐。

整个这一长串的经文,从第六十九条开始到第七十九条,抛弃形体的执着,体会我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得大乐。这一切告诉你最后要达到的都是那个源头、都是那个超然,这是最终的方式。这听上去好像非常简单,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困难。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行者”,我没有讲你是一个“修行者”。“修行”这个词已经被用滥而显得太刺耳了,我只讲你是一个“行者”。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行者”,你将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总是有一些起伏,你将发现第一个月感觉状态非常良好,而正当你感觉非常欣喜、非常畅快、非常高兴的时候,第二个月突然这一切都消失了,你突然掉下去了,你会发现你的前进总是那么迂回。

道路中下降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迂回?这几乎是每一个在道路上的人都会出现的现象,这个现象并不是无理由的,它有非常深且相当重要的内在理由。我记得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文明的盛衰和每一个人的周期等等,这一切似乎都存在着一个大的周期律,这个周期律显然是遵循物理法则的。你有高潮就必然有低潮,你有升起就必然有下降。如果仅仅是物理性的周期律,这完全没有问题,也不是今天要讨论的重点。

今天要讨论的是克里希那穆提接下去讲到的这句话,他说整个文明的进步取决于整个人类对上帝的追寻。也就是说在物理上整个世界的确在遵循着周期律向前发展,但是内在的向往、内在的冲动却仍然决定于你本人。

这里面有两个力量:一个是物理的客观力量——这个周期律是存在的,你不能违反它;但是却有一个主动力量存在于你里面——你的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个自由选择有两个方向,克里希那穆提提到,如果选择了对上帝的追寻,文明将在周期循环中逐渐上升,虽然循环依然存在,但它是一个向上的通道,文明将会越来越兴旺;如果人类一旦忘记了对上帝的追寻,也就是对真理源头的追寻、对最终宇宙奥秘的追寻,整个人类的循环将急速下降,虽然也在循环,但它的方向是向下降的,最终人类将自相残杀、毁灭,毁灭于对物欲无止境的追逐当中。

循环本身并不是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你的心是否始终对准了目标。也许前一个月你的心由于激励、由于信念,强烈地集中在探索目标上,集中在对意识源头、对上帝本身探索的强烈向往中,这时虽然会经历循环,但那个循环总体上是走上升通道的。当在上升通道中继续循环的时候,即使是低谷时也不会令你感觉失望,你也会觉得平静;在上升通道高峰的时候,你会觉得兴奋、充满力量。这时候周期律的两极都是以正向方式表达的——平静跟力量。

而一个月以后,你渐渐地习惯于这种冥想的方式或者某种固定的形式,以至于开始只注重于形式本身了。比如说只注重于禅定、具体的冥想,却忘记了这个禅定、冥想最终指向的目标(也就是上帝和源头),这是很多人身上发生的问题。他们开始只注重于形式本身,却忘记了最实质的东西。他们开始不停地念诵咒语(念诵几十万遍某某咒语)、礼拜、唱诵、禅定,但他在念诵、禅定等所有的形式当中,情感却越来越淡了,他与最终源头、与上帝连接的情感不是在升高而是在降低,渐渐地忘记了那个实质核心的东西,以至于形式很快变得枯燥乏味了。他开始走进一个下降的循环通道,渐渐地他来到下降的低谷,他变得沮丧、无聊。在下降通道的高潮阶段,他也许会觉得稍微放松、轻松了一点,但整体趋势仍然是向下的。

一个人如果产生了这种关闭的、忽然走入低谷的效应,他的内在一定有一个非常深的原因,那就是他忘记了实质的东西,他渐渐淡忘了所做的外在一切的形式都是为了这个实质,却开始着迷于表面的形式。表面的形式产生的冲击并不能持续太久,所以很快,你内在的文明很快开始渐渐地失落了并走向低谷。当然它不会一下子走向低谷,它也会以循环方式渐渐向下。

克里希那穆提提到,如果一个人类的文明能够被激发起内在的追寻,注定整个文明将会渐渐上升。当你能够激发起内在的追寻,你的文明也将再一次走向上升通道。所以千万不要忘记你到底是为了什么,这点尤其重要。

无论你做什么事,哪怕是在上班,如果你认为工作仅仅是为了混一口饭吃,那么工作就失去了所有的意义,工作迟早会让你觉得无聊、厌倦、烦燥。但是如果你明白每天去工作上班、走同样的那条路,它最深处的意义不是为了工作本身,而是为了支持你追寻源头(因为你挣的那份工资在支持肉体的存在、支持了你的生活),生活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追寻那个源头,于是所做的一切事突然间就变亮了,突然间它们都被赋予了意义。此时当你走在一条路上,即使是一个最简单的行走的动作都被赋予了意义。突然间整个的生活、或者仅仅是洗碗这么一件最微小的事都被赋予了意义。

如果能领会到生活中每一件最微小的事情其最深处的作用,你的生活将大不一样,将走向上升通道的道路。所以不要埋怨生活这么平淡无聊,那是因为你没有找到生活的意义。一旦找到了活着是为了什么,即使你仍然在做原来的工作、在过如此平淡无奇的生活,你整个生活的颜色就会完全不一样了,这个颜色就是开始走向上升通道。

你发现一个有理想、有真正内在目标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生活圈子就发生了改变,他会认识更多能帮助他的人,原来那些不符合理想目标的人会自动地淡出圈子,这意味着你在重组整个生活,你的生活在走向一个上升通道的光明空间。这点很重要,一切都来自内在最中心的核心愿望,当你紧紧地把握住了这个核心愿望,生活当中出现的任何起伏就没有关系了,即使有起伏,在你看来它们并不是阻碍而是促进。

当你的心开始指向神圣的源头,并能够时时刻刻地把这件事作为最终的、最神圣的目标,那么你的整个生活将不得不进入上升通道。你只会向上走,不可能再掉下去了,当然会有周期,但这没有关系,因为周期非常正常。所有的周期,尤其是来到低谷那一级的周期将提示你所有的弱点。当在上升通道的周期里面,一旦来到低谷的那一端,它将显示出你原来未被注意的弱点,你将立刻超越它并培养出超越它的力量,直到最后钟摆的幅度会越摆越小,这意味着你的稳定性将越来越高,你的超越、克服自身弱点的能力将会越来越强大。

只要你在上升通道当中,那个克服弱点的事件反而变成了一个相当有兴趣的挑战。只有在下降通道当中,当弱点淹没你的时候,它将会成为痛苦,因为你无法超越它,只会被它压倒。在上升通道中,你将渐渐训练出超越和战胜它、挑战它的能力,此时兴趣就来了。所以你可以依此来评估你的生活是走在上升通道,还是走在下降通道当中。

一旦你发现生活是在下降通道当中,最深处的原因几乎都是同样的,都是一个原因——你已经松开了追寻终极的那个力量,你的手松开了上帝的手。只要你再一次抓紧,上帝就会再一次把你往上升的通道拉上来。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每当你感觉失落忧郁的时候,在表面上怎么寻找都无法发现那个让你下降的原因。你会找各种原因:禅定的原因、冥想的错误等等,甚至去修正、改正它们,你会发现即使把方法修正了、改变了,甚至换了环境、房间、周围的人,但是一个星期、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明显地升起来,这表明你没有找到那个真正的原因在哪里。

中国古代有一个悟大光明法的人叫文天祥,他是死在狱中的。据史料记载,当时他被关在黑暗潮湿的地牢里,那里充满了潮虫霉菌,房间相当小,只有三、四个平方。文天祥骨子里是个非常坚硬的人,即使在这么一个完全见不到阳光的阴沉灰暗的环境里,他都没有向下掉,反而向上升。他有一首《正气歌》写得很好,他整个人都处在浩然正气当中,意味着内在的心智强烈地向上升,“天地有正气”。文天祥最后是在监狱当中突然悟入大光明的,令人惊叹的是他在如此阴暗的环境里照样可以证入大光明,而一般的人在这个环境下身体肯定生病。“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诗里提到他在监狱里身体非常好,完全没有因阴暗潮湿而郁闷生出任何病。如果你能够像文天祥那样内在有浩然正气、有大光明,建立了强烈的内在信念,而且必须是指向源头的信念,那么你的生活将焕然如新。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走在道路上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如何回到上升通道

七十九、抛掉形体的执着,体会我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得大乐。

一旦你能够经验到那个大乐,像文天祥那样经验到内在的大光明、内在的永恒无限,自动地就会抛掉眼前的一切,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最终作准备的。

八十、物与欲在我心中如同在他人心中。任其变化。

虽然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欲望会在自己的心中流露出来,虽然你的心里仍然会产生一些欲望、烦恼,产生一些思想念头,但此时你会觉得它们就好像是在别人的身体上产生的,跟你了无关系。你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看着它们,你开始拥有非常超然的能力,即使它们产生于你的思想里面,却觉得仿佛它们是别人思想里那些被旁观的东西,这意味着你安住在永恒当中的力量已经变得如此娴熟。

八十一、对于主观客观的领会,悟与未悟一样,只是悟者的特别之处是:保持主体而不迷失于物。

他这里讲的非常明确,非常简洁!就是完全保持住主观的安住于永恒的心态而不迷失于物,非常简单。整个宗教,全部人类文明的追寻,其实要讲的话就是这一句话:你是否能够保持住内在的永恒而不迷失于外物!无论这个外物是主观的思想还是客观的其他事物。当保持在内在的光明当中,你的整体人生将注定向上运动。

八十二、把每个人的意识作为你自己的意识加以体会,如此则放下自我关注而成为每个人。

这是更进一步了。第八十一条前面讲的所有东西,都是关于你个人的。你必须先达到稳定,这是首要条件。一个自身还没有稳定的人,想要去帮助别人是非常愚昧的,类似于古人讲的“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你还没有行走在水面上的能力,却要跳到河里去拉别人,最终的结果是你被别人拉下去了。也许有的人认为别人很可怜,所以要拉他一把,但最终的事实是你被别人拉下去了。当你有爱,你必须发展你的智慧,只有爱和智慧合一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帮助人,它们缺一不可,无论你失去了其中哪一个方面,都将无法真正帮助到任何人。

你已经达到了第八十一条中如此稳定的主观心态,已经能够面对任何环境而不迷失于环境、外物,达到如此中心和稳定的时候,才能做第八十二条。这时候你会看到别人的思想与你的思想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别人和你一样在内心里有恐惧、有强烈的欲望、有各种烦恼、有无聊、有灰暗,你将深切地体会到别人的意识状态,这个时候你没有必要太多地关注自己的那些烦恼,因为你已经稳定地超越它们了,已经对自己的思想烦恼超然了。

这个时候你的爱将让你看到其他人仍然在痛苦当中,仍然在漩涡当中无法自拔,因为他们找不到恰当的方法。他们总是在事物表面解决问题,他们最终还是会陷进去,你开始能够理解其他人无法自拔的痛苦——一次次被卷进去的痛苦、找不到出路的痛苦。此时你出于同情和慈悲会自发地给他们指路,你将会告诉他们:他找的方向只是自我循环,他还没有往最深处找到那个点,他只要抓住那个点,外在的循环就会自动地解脱。
你并不会帮他做,而只是指给他方向——这是所有古代成道者做的相同的一件事。没有人会替你做,佛陀、所有的成就者都只做一件事:用他的手指指出那个“月亮”。他只做这一件事,而这件事对你来说其实已经足够了。

当一个人从智慧的角度领会生命的错误的时候,他将能从自己的错误当中解脱出来;如果他不能解脱出来,说明他还没有真正领会到位,他必须重新领会、再一次地领会。只有他本人的领会才能够拯救他,除此以外没有别的力量能够拯救他。所以即使你产生了慈悲、产生了爱,你也可以从智慧中看出,任何一个人只能自己救自己,这个是真理!没有任何人能够背着你走,这是做不到的,因为你不是身体而是灵魂,灵魂无法背来背去,当然这是笑话。

在以太身冥想中,大家可以以非常享受的方式深深地沉浸在那个音乐里,同时也可以在那个音乐当中建立你的信念,把以上《湿婆经》的内容用于实践。只有实践才有力量,理解没有力量,理解仅仅是敲门,只有实践才是真正的力量。怎么实践?你在以太身内、在那个旋律当中,请你树立你的信念——向上帝的信念、向永恒的信念,请你明确做所有事情背后的目标,而向那个目标前进,或者向上帝、向最终的源头前进,发出你的祈祷和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