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网络,作者不详。
禅定,又名止、三昧、静虑和瑜伽。这些名称都道出了禅定的一些特性,勾出禅定境界的轮廓。所谓“止”,就是妄念止息,专心一境,处于轻安状态。三昧,指极深的定境。静虑,即在妄念止息的定境中探索思维真理之意。瑜伽,就是与万法相应,住于无妄想执著定境之中的行者,心灵得到净化,烦恼止息,无人我分别,与一切法相应契合,融为一体;此境能从禅定而生,因此,禅定又叫瑜伽。
历代佛教都十分重视禅定。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认为,佛教的实践是先“见道”,即先了解明白四谛的道理,然后再修道。修道即修行,而修行的主要方式是禅定。大乘佛教扩大了禅定的意义,其禅定的具体方法也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念佛禅和实相禅。念佛禅就是指一心观佛之相好及佛身之实相,或一心称佛名的修心方法。《大智度论》巻七说“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实相禅,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认为实相就是“空”,实相禅就是把禅法和空观联系起来,也就是禅观中既要看到一切事物的空性,又要看到事物的作用,两者不可偏废,这是把禅法作为证悟般若理论的方法。本文介绍的是原始佛教关于四禅八定及证四果阿罗汉的内容。
一、四禅八定
四禅八定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统称。
四禅是指:
初禅——离生喜乐。离开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慧平等,具足初禅。初禅之前行,有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定。其正禅具八触十功德。行者安坐端身摄心,气息调和,觉此心路泯泯澄净,怗怗安稳,其心在缘不驰散,是名粗住。由此心后怗怗胜前,名为细住。其后一两日或两月,定中忽然觉得身心凝然,任运而动,自身如云如影爽爽空净,虽空净犹见身心之相,未有定内之功德,是名欲界定。从是心后泯然一转,不见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铺,犹如虚空是名未到定,此时性障犹在,仍未入初禅。在此未到定,身心豁虚空寂,内不见身,外不见物,如此或经一日乃至一月一岁定心不坏,则于此定中即觉自心之微微动摇,或感微痒,即发动痒轻重冷暖涩滑,是名八触。此为色界之四大极微与欲界之四大极微转换,而发此八触之相,此为正入初禅之相。此时有十功德,又谓十眷属: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此八触十功德,唯在初禅,二禅已上则无,是为初禅之特相。初禅有五境(支):寻、伺、喜、乐(轻安乐非乐受)、一心(定)。
二禅——定生喜乐。离初禅觉观动散。定生喜乐者,既无觉观,摄心在定,则生喜乐,此即二禅之定相。于初禅已了色界四大转换。故二禅已上无八触十功德。在离开初禅,二禅还没有产生时,称为“中间禅”。中间禅,又称“转寂心”。在此定中,必须依据云行观来修,即压下的有苦、粗、障,欣上的有胜、妙、出。修行者应深知云行观法,让心不忧悔,一心专精,加功修行,其心淡然澄静,没有分散,称未到地,也就是二禅的前方便定。久而久之,不失不退,专心不停止,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境俱发,好比人从暗室走出,看见日月光明,豁然明亮,而且喜境十分美妙胜过初禅境界。二禅具有内净、喜悦、乐(轻安乐,非乐受)、一心(定)四境。
三禅——离喜妙乐。厌离二禅大喜动散,摄心不受,住于非苦非乐的“行舍”境地,并运用正念、正知,继续努力修习,从而产生“离喜妙乐”。三禅有五境:行舍、正念、慧、乐(意识之乐)、一心(寂然在定)。
四禅——舍念清净。舍弃三禅之妙乐名“舍清净”;唯念修养功德,名“念清净”。由这两种清净而得不苦不乐的感受。深见三禅乐境之过患,力求四禅不动定,心无散动,然后其豁然开发,定心安稳,出入息断,是为修成四禅定之境。当四禅定发时,没有苦乐之境,与舍心俱生,所以又称“舍俱禅”。心如明镜不动,也如净水无波,断绝各种乱想,正念坚固。犹如虚空,无诸垢染,所以又称“不动定”,亦名“世间真实禅定”。在此定中,心不依善,也不作恶,无所依附,已无形无质,而神通变化,皆从定发,故而佛经中云,佛以四禅为根本。四禅具有四境:不苦不乐、舍(舍第三禅之乐受)、念清净、一心(犹如钟,犹如清水)。
既得四禅定已,犹厌色界色质为碍,不得自在。于是心求出离,灭一切色相,而修虚空处定,心与虚空之法相应,则不念种种异相,行者继续用功,进入四空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空无边处定:行者欲出离色界牢笼,于是放下色界所缘,转而缘无边的虚空,做到心与空无边相应,融入空无边。
识无边处定:行者又厌弃外在的虚空,于是舍虚空而缘内在的识,做到心与识无边的相应,心量无边,即“识无边”。
无所有处定:行者进一步觉悟到,不仅物质和虚空不存在,而且连识也是不存在,一切思维对象都不存在,于是又厌弃其识,不缘一切内外境界,而转心缘无所有处,一心内净,空无所依,不见诸法,寂然安稳,心与无所有相应,证“无所有处定”。
非想非非想处定:无粗想(非想),又非无细想(非非想),做到无所爱乐与清净无为的境界。非想者,即非识处之有想:非非想者,即非无所有处之无想。谓行者既得无所有处定已,深知无想处如痴,有想处如痈如疮,即舍无所有处,缘念非有想非无想之法。(如痴者,譬无心想也;如痈如疮者,有痛即觉,譬有心想也。)
四禅和四空定合称为“八等至”。另外,还有说第九定为“灭尽定”,即想受灭,也就是起心动念停止了,觉受也都停止了,进入到很深的定,类似像植物人的情况。事实上,灭尽定说是想受灭,并不是完全没有,只是它非常微细,如果完全没有,生命就不存在了。入灭尽定,极长者为七日,属于非想天。
四禅属于色界,四空定属于无色界,加上欲界合称为“三界”。要离开欲界才能进入色界,离开色界才能进入无色界。能离开三界,又能入三界,这是解脱者于三界出入自在。
那么,或有人问:是否一定要经过四禅八定才能出离三界、开悟证果呢?答曰:非也。佛教讲戒、定、慧,目的是要开发大智慧,了悟生命的究竟归依处。持戒、修定,二者都是助缘,这些因缘越好,越能帮助开发大智慧。然而,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作引导,戒定功夫再深,未必开智慧,出三界。开悟证果的标准不是四禅八定、深定,而是心中贪、瞋、痴烦恼的断除。自心中贪、瞋、痴烦恼断除,初禅的定力就可证到初果。
《阿含经》中佛曾告诉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可见,贪、瞋、痴的止息断除,这才是真正的解脱。因此,四禅八定不是目的,它是一个工具,让我们能够了知什么是“三界”,帮助我们看清心中的贪、瞋、痴,然后能够断除。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涅槃。
二、十结缚
何谓贪、瞋、痴?《大智度论.三十一》说:“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嗔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
贪、嗔、痴有十种,称为“结”。
“结”就是打结,内心碰到境界没有消化,心里面不断酝酿、挣扎,或贪婪、或抓取,其内心就是在打结。十结缚经常系缚着我们,但我们却不曾留意它、认识它、关心它。十结缚是捆绑着每个众生的烦恼,使众生黏缚攀缘着世间,一旦能断除这十种结缚,心识就能解脱而出离三界,到达最圆满完善的圣人境界。
十结缚是
:身见结、疑结、戒禁取结、欲贪结、嗔恚结、色界贪结、无色界贪结、慢结、掉举结、无明结。
身见结:不知此色身是由地、水、火、风、空所形成,不知是由因缘所形成,因而起了颠倒妄想,以为此身就是我、我的,身外的就是非我、异我、我所。有一个主体,就把“客”对立出来了。身见结的“见”是见解或观念,因此身见结为“见解中身是我所有”。
疑结:就是怀疑有智慧的人(如佛陀、阿罗汉)所开示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怀疑有解脱者,怀疑有解脱的可能。健康的“疑”,是存疑、求证的疑,不疑不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求真求证的“疑”是很好、需要的,但这里所讲的“疑结”,是一种不信任感,对别人的不信任,对法的不信任,包括对自己没有信心。疑结的产生是缺乏充足的知识,而演变成“疑惑”,捉拿不定,犹疑不决,没有勇气下定决心。
“疑”的捉拿不定,犹豫不决,可引申到宗教、文化、风俗、习惯或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理论及其实践。
若要舍弃疑结就必须进行观照,直到看清这掺杂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疑”的祸害,越能审察看清,就越能逐渐厌离,从而能够轻易地舍弃它。
戒禁取结:即被一些与解脱无关的戒条与观念所束缚。持戒能减少恶缘,增加善缘,能够生定、产生智慧,此是有连带关系。但如果智慧不够,又容易死在戒条上面,或被一些错误的观念蒙蔽,结果形成牢不可破的观念,自我束缚,就是“戒禁取”。
导致戒禁取结产生的原因是胆怯和恐惧。
欲贪结:遇到可意境、喜欢的境界,就贪爱、黏著、抓取,这种烦恼已根深蒂固的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有如皮肉相连,难以理解和超越,以常人能力难以清洗干净。
嗔恚结:遇到不可意境就嗔恨、排斥、抗拒。
色界贪结:就是对色界的贪爱,也就是对初禅到四禅悦乐的贪爱,因为初禅到四禅已经是离开欲界,依“色界”
的地、水、火、风而入定,故称行者所入的境界为色界(观出入息法就是依风界)。
无色界贪结:就是五定到八定,意即“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
贪爱无色界定中的悦乐,就是无色界贪。
慢结:狭义的“慢”是自以为我是好、是坏、是同等,即感觉我比他坏,就灰心,我比他好,就贡高自大,或我和他同等,就想要争个高低或赶紧向前进等。而广义的“慢”是指一切有高低阶级的感觉。
掉举结:浅义是身心波动、散乱,外境若符合于欲望烦恼就不能止静下来,甚至连皮肉都被动荡起来。合心意就高兴到得意忘形,若是痛心的事,就会失意、没心情。这就是掉举结:散乱、好奇、波动、胡思乱想。
掉举结的深义是指“内心深层不安”——不知生死究竟归依处。
掉举结增长的原因有:“亲属觉、人众觉、天觉、本所经娱乐觉,自忆念、他人令忆念而生觉”。亲属觉即亲疏观念很强,很在乎亲戚朋友,有很多的放不下。人众觉即很在乎别人的眼光,没有魄力承担。天觉即类似一个人的幻觉,包括异能那些比如会讲“天语”等都是。本所经娱乐觉即一个人对过去所喜爱的经典,一直抓著不放。自忆念、他人令忆念而生觉就是喜欢幻想、想像。
无明结: “无明”译为不知晓、不认识的状态,包括一切没被指出来的烦恼。对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不了解,对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无常”、“无我”的真理实相不了解,不了解就是“无明”,就会跟大自然的法则背道而驰,从而产生苦。
修行迈向究竟解脱,最终的阶段就是要断十个结,如果修行不是针对这十个结下工夫,却执著在种种禅相禅境上,那不是走在正确的解脱道上。
三、断结缚与证四果阿罗汉
四果阿罗汉分别是: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初果须陀洹——熄灭身见结、疑结、戒禁取结。证到“须陀洹”要断三结,佛陀称舍去这三结的人为第一阶段的圣人,一定程度上已脱离了世间,称为“入流”,即“已进入涅槃流”。须陀洹只是“已进入涅槃流”,仍未真正到达涅槃,而是朝向涅槃,但“不堕恶趣,决定正趣三菩提”。证到初果的须陀洹,已成就“四不坏净”,一定会继续迈向究竟解脱,已经来到不退转的地位,因此证到初果就不会退转。从证初果至证到阿罗汉果,时间到底有多长呢?就是“七有天人往生”,证到初果的人最多再七次的人天往返,这样就会到达“究竟苦边”,到达究竟的解脱、究竟涅槃。
”,身见才会完全破除。
二果斯陀含——三结断,贪、恚、痴薄。证二果一定是包括前面三个结断,然后贪欲、嗔恚两个结也渐渐淡薄,它是渐渐的淡薄,我们称作二果。证二果的斯陀含更加靠近涅槃的阶段,对世间只遗留下少许的依依不舍,往生后,会再来人间投胎一次,然后达究竟解脱。所以,二果又称“一返果”。
三果阿那含——再将“欲贪”与“嗔”两结断除,等于断前面五个结,叫做证到三果。初果、二果圣人虽已断灭了身见结、疑结和戒禁取结,但还没有能力完全地洗净贪欲、嗔恚两个结,内心极细微的磨擦还在,一旦到达三果的阿那含,肯定已完全地洗净不再遗留。从身见结到嗔结,在到达阿那含果位时已彻底的断除,由于不再有欲贪,也就不再回到欲界,因而称为“不还果”,只顾快速上升到成为阿罗汉或涅槃为止,不再与欲贪发生任何的瓜葛,是色界最后的阶段。
证到三果,已是人间少有的圣者了,但是还有后面五个结没有断。
四果阿罗汉——圆满地断除十结。阿罗汉就是贪、嗔、痴永尽无余,也就是十个结全断。弟子问:“云何名得上清凉?”佛说:“得上清凉者,谓贪欲永尽无余,已断、已知;嗔恚、愚痴永尽无余,已断、已知,是名得上清凉”。
证到初果、二果、三果的人,有的是他还没有经历过,因此有否贪爱他还不知道;有的是他经历过四禅八定,他知道自己有贪爱,但是他还可能不知道如何放下、如何超越。比如说他知道“万法归一”,也知道自己还有不足,但不知道“一”归何处。所以,色界贪、无色界贪,就是初果到三果都还有的问题,还没有断的结。
没有禅定力的修行人,往往仍是在“欲界”里面打滚。有禅定力的修行人,又很容易迷执在“色界”及
“无色界”的四禅八定里。为什么证到三果的行者,对“色界贪”、“无色界贪”还没办法超越?因为四禅八定是经过行者努力禅修而得,但仍然是由“自我”努力修行而得,仍是属于有为法。第九定的“灭尽定”,也是行者有为有修而契入,仍是属于有为法、生灭法。所以,从证初果到三果,都是在有为法的阶段,有修、有证、有得的阶段;真正到后面证阿罗汉果,才会体证到无学、无修、无证、无得,意即《心经》所讲的“无得亦无失”,就是四果阿罗汉的世界。
内心的苦、内心的不安,生死大事这些深层的问题真正解决,就不会再有不安、掉举现象发生。“我慢”这一关是很难突破,因为这是“自我”能够继续存在的动力。证到初果,我慢可以断除一半(属于比较粗浅的)。证到三果,我慢断四分之三。但剩下的四分之一是最深、最微细、最不易觉察到的死角。三果圣者,他深层的我慢与不安,在明眼人的眼中是很清楚的。但是如果因缘不成熟,那是丝毫帮不上忙。所以三果行者的我慢,大多数只能留待最后由“死神——黑洞”来将其我慢完全粉碎掉。因此三果的阿那含是在临命终之际,才完全放开而达究竟解脱。
最后一个结——“无明”,也是很难突破的最后一关。对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不了解就是“无明”。真正求真求证、了解之后,无明结就会破除,就是把“无明”转为“明”,这并是不抽象的概念。
“我慢、自我”是生死轮迥相续之因。佛陀不管从哪个角度切入,都是要引导众生去体证“无我”。
“自我”(深层的我慢)与“无明”是同时存在、相依为命、互相滋长。佛陀设计出一套解脱道——三十七道品,包括种种法门,都是要引导众生把心澄静下来→如实深观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反观诸结缚而一一断除
→再深入看到深层的我慢与无明→突破最后五大关卡而大彻大悟,远离颠倒梦想而解脱自在。
参考书目:
①弘学主编《佛学概论》
②净行编著《佛法解脱的原理和行法》
③空海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④佛使比丘《人类手册》
⑤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
⑥明·一如等撰《三藏法教》
⑦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辞汇》
⑧觉音尊者《清净道论》
⑨《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