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今释017-超越主客体.完美是一种幻觉.回到宇宙奇点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今天从《楞严经》的这一段开始。上次讲到二十五个大菩萨各自叙述圆通的法门,在他们叙述完以后,文殊菩萨就来做了一个总结,总结的文字是一段非常长的偈语,我来贴给大家。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味      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      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

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      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      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      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      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      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      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获圆通

鼻想本权机      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      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      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

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      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      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

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      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      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

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      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      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

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      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      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

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      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

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      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

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

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      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华      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

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这段偈诵我就不详细讲了。只是我们要提到,这段偈诵最后面的相当出名的一段话。文殊菩萨最后总结到: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这段话是在教下经常被提到的。整个偈诵的重点实际上就是这句话: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文殊总结的这二十五个人获得圆通的各种方式,有的从地,有的从水,有的从意识,有的从心灵……各种各样的方式。

文殊菩萨提到这些方式虽然很好,但是由于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对于这个世界的人来说,他的所有感官里面最最灵通的还是耳根。因为二十五个人里面,有的人从鼻子闻香入道,有的人尝味入道,有的人是从识心进入的,但是文殊提到,所有其他的人,对一个有肉身的众生来说,他的其他感官都没有听觉来的更灵敏,你的眼睛也许能看到前方,但是无法看到后方,他只能往一个方向看,却不能四面八方地看,他每次只能看同一个方向——有标的地看。你的味觉受局限的程度就更大了,他只能尝到送到舌头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没有碰到舌根的话,他就无法尝到。嗅觉也是一样。所以文殊提到,这些方法并不是不好,而是对于一个有肉身的活在娑婆世界的众生来说,最不受局限的一个感官就是听觉,即使你闭着眼睛,即使你只是坐在屋子里,你依然能够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虽然你的识心,因为弥勒菩萨从识心入三摩地的,你的识心也有这个功能,它跟听觉一样也有这个功能,但是你无法感知到,你的脑海里每一秒钟都在接受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信息量,但是你对这一切是无感知的,没感觉的,你的神经系统处理这些信息的时候你完全没有任何感觉,所以这无法把握,无法掌握。所以,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他能掌握的,而且相对来说不太受局限的一个感官就是听觉。所以,文殊总结到: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此方就是指这个世界,别的世界可能不一样,因为别的世界可能没有肉体的障碍。所以他们的感官可能比有肉体的人类来说要灵敏度高的多。

佛经里记载,据说一个人临终以后,他一旦脱离肉体的这一瞬间,他会突然感觉到无限自由,一种难以言喻的发自内心的自由感,似乎脱掉了一层枷锁。在那些临终公案里面,那些还阳的人,那些活过来的人,他们说他们离开身体后,突然间,他们的视觉变得更加灵敏了,听觉变得更加灵敏了,他们甚至能够听到无限远的地方,不受时空的障碍,他们的在一瞬间就能够看到超越墙壁、甚至超越山川的很远的地方——远方,他们在一个屋子就能够看到远在千里以外的人,所以他们一下子觉得自由了,有一种莫名的自由感——巨大的自由感。由于没有肉体的关系。他们一瞬间可以来往遥远的距离,这都是超越了肉体限制以后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

所以,也许对于其他世界的众生来说,他们最好的方法可能不是从听觉下手,但是对于这个世界的人来说,文殊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对这个世界来说,比较容易切入的还只有耳根,耳根比较容易切入,它局限比较少,受障碍的程度比较少,哪怕墙壁也无法阻挡你的听觉,但墙壁可以轻松地阻挡你的视觉。所以文殊说: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因为你的听觉,它的样貌接近你的心灵。你的心灵是无障碍的,你的心灵并不受肉体的障碍,也不受外界的障碍,无论任何东西都无法障碍你的心灵。但是你的感官却受到了障碍。而所有感官当中,只有听觉似乎障碍得少的多。所以他就选择了障碍最少的一道门,只有这道门,比较容易让你感受到你的心灵是同样的那个无障碍状态,所以文殊在最后推荐了观音的法门。

在提到观音法门的时候,文殊提到这个法门为什么是非常好的。他说: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这段话是在禅宗里面很有名的,因为文辞也优美,文辞相当的优美,而且意境相当的深远。

超越主客体

“何不自闻闻”,就是你不要闻别的东西,你能够闻你自己吗?听你自己的声音吗?你不需要听外界的声音,而是反闻自性,听你自己的声音。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这个声音是在前的,先有了声音,然后你给声音取个名字。你听到一个钟声,然后你说:“啊,这个声音是钟声”,你给它加了一个名字。

“旋闻与声脱”,它这里要求你一个操练的方法,这个方法其实并不是南传里独有的,而是在《楞严经》里就已经提到了,叫“旋闻与声脱”。南传里有一个方式,他说你要觉知你的身体,当你把你的手举起来的时候,你给他命名“举手”,这是马哈希。马哈希禅法里面提到,你抬起腿的时候,你要给这个动作命名叫“抬腿”;你做每一个动作,你都要给它命名。但是《楞严经》的这个方式正好是倒过来的,他说当你听到一个声音的时候,你就要把你对它的命名拆开。比如说,你听到一个声音,你立刻觉得“哦,这是钟声”,这其实已经是两个动作了,你听到是一个动作,你说那是钟声,这是你思想给它的命名。所以《楞严经》说“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也就是说,你听到一个声音的时候,给它命名的这个动作是来自你的主观,来自你思想。你能不要给它命名吗?当你不给它命名,或者当你知道你给它命名的这个下意识的动作,这个自发性的动作,其实跟这个声音没有关系。也就是《楞严经》里面一直提到的,当你看到一个茶杯,你思想里突然间一秒钟就有一个念头“茶杯”。但你知道吗?这个茶杯其实并不叫“茶杯”,“茶杯”这个名词是人类给它的,在人类没有给它这个名词以前,它没有名字,它是无名的。就像《道德经》讲的:天地无名。天地是没有名字的。

你能够做到看到和听到的时候,不受名相的障碍吗?它其实正好是老子《道德经》里提到的,他说:你能够知道美跟丑,但不命名吗?也就是你不去分辨,啊,这个是美的,那个是丑的,你只是看到,就好像你只是听到一样。你听到跟看到以后,不以你的思想、不以你的概念去给它套上一个帽子,你不给它套帽子。当你不给它套帽子的时候,它就保持原状,它就保持是那个声音原来的样子,那个茶杯原来的样子,你不给它任何名字。

而当你能够保持不给外在、不给你听到的东西任何名字的时候,紧接着一件事——非常深奥的事,就会逐步地发生。也许你觉得,我不给一个茶杯名字,我不给某一个听到的钟声以名字,这并不困难。当然也有难度,因为你的习惯性会在一秒钟内,在你停止给它名字以前,就已经给它名字了,所以这个难度还是有的。你的脑子在0.1秒之内就会给所有它遇见的事物命名。

当你能够看到你的脑子有命名的这种倾向的时候,有一件事就开始发生了。也就是你看到了客体,也就是那个钟声或者那个茶杯;你也看到了主体,也就是你给茶杯或者给那个钟声命名的思想,你同时看到两者——主体跟客体,对不对?当然你要看到两者,是要花力气的,下一定功夫的。因为你往往只看到客体——一个茶杯、一个钟声,但是你的观察没有那么迅速,以至于能够看到在0.1秒内你的思想给它的命名这么一个行为。如果你的观察足够得迅速,速度足够快,那么当你看到一个杯子的时候,你也看到你的思想正在命名,所以你是同时看到两个动作,那你就是第三个,你就是超越的那个看。而当你是超越地看的时候,你将知道你不是那个东西,对不对?这点很显然,你不是那个茶杯,你不是那个钟声。但当你超越地看的时候,你也会发现,你不是那个思想,你不是那个给茶杯命名的思想,也不是给那个钟声命名的思想。也就是命名这个动作,也是外在于你的,它是思想的动作,跟你无关。

这也意味着,你忽然发现,你的思想好像不是你的,它是一个机器,对不对?它是一个自动机器——自动命名的设备,它是一个电脑,它的既定程序都已经设计好了:当有一个声音过来,你就立刻给它命名。所以你的思想会自动化,只要有声音,它就立刻辨别,然后命名。这是它为了保证你的生存安全所必备的一种功能,这个无可厚非,并不是它的错。你的神经系统就是一台超高级的电脑,它完美地保证了你的生存需要,它必须对所收集到的任何信息加以判断,所以命名是它的一种功能。如果它无法判断,也意味着你就痴呆了,你无法辨别这个是黑这个是白、这个是食物还是石头。它的这种辨别力,它的这种分别能力,禅宗讲这个叫“分别性”,它这种分别性是脑子为了你生存的需要被设定的一种功能,所以它是计算机功能,它是自动化的。

而你的觉察,观看到你脑子的这种自动化功能的倾向,当你看到这一点以后,你突然发现,它不是脑子;你的觉知本身是超越于你头脑这种自动化的,它是第三者。你忽然发现,你不是你的大脑,这点令人惊异。因为你一辈子都觉得,你就是你的心、就是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判断,你甚至骄傲于你的各种各样的聪明伶俐的判断,你觉得那是你。但是当有一天,你突然间跟你的思想分离的时候,你发现那个在判断、那个在命名、那个在归类、那个在做所有计算程式的那个神经系统、那个思想,似乎不是你了,它看上去如此的陌生,它看上去跟你拉开了距离。而你什么也没干,你什么也没做,你只是看着,你的思想就跟你拉开了差距,它一如既往地自动化,它一如既往地命名,它一如既往地判断,它一如既往地产生喜欢或者排斥的心情或者情绪、感觉,各种各样的感觉,酸甜苦辣的感觉。你忽然发现,你不是你的这些命名,你不是你的这些判断,你不是你的这些感觉,你不是你的各种思想所产生的这种各种各样的现象,你都不是。忽然之间,你跟它保持了一段距离;忽然之间,你发现它其实不是你;忽然之间,你发现你似乎更接近那个觉知本身,而不是思想。

思想是混乱的。因为你如果产生了超然的觉知,你会发现你的思想不统一。它虽然是自动化的,但它的自动化里面存在着矛盾的两面。它有高兴的一面,它也有愤怒的一面;它有赞成的一面,它也有反对的一面。它这个片刻是赞成的,但是另一个片刻,它就是反对的。你的思想似乎天然的就是分裂的,它从来就不统一。所以你怎么可能是一个如此分裂的思想呢?你怎么可能是分裂成两个思想的两个人呢?显然那不是你。因为它看上去太矛盾了,太不成体统了。在它的爱里面,存在着恨;在它的恨里面,存在着爱。它爱恨总是同时的,所以你千万不要相信一个人的爱,因为他一定会恨;你也千万不要相信一个人的恨,因为他一定会爱。因为他还是他的思想,他还不是有觉知的,他困于他的思想,所以他一定是一个矛盾的人,他这个片刻会爱,那个片刻就会恨。所以你渐渐渐渐地发现,你不是那个爱,你也不是那个恨,你不是那个同意,也不是那个反对。你似乎越来越觉得,你的思想是无厘头的,是不值一提的,是不值的信任的。

当你越来越看多你的思想的时候,你会突然间发出一声感叹,这个感叹克里希那穆提曾经发出过。他说:“当你观察你的思想足够得清晰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仅仅是垃圾而已!”这是克亲口讲的话,它们仅仅是一堆垃圾而已。它们今天会这样,它们明天就会那样,它们从来都不统一,它们甚至是乱七八糟的,它们不仅仅存在对立的两面,它甚至存在三面、四面、五面,它们有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倾向。

甚至印度教提到,思想其实就是精神病。印度教甚至提到,其实每个人都是精神病,只不过神经的程度有强有弱。每个人都是神经分裂,你今天会去这样,你明天就会那样,你自己都不能控制你自己。只不过你疯狂的程度还没有达到精神病院的这个系数,但其实差不多。如果你把你的思想曾经想过的所有东西写在一张纸上,一个礼拜以后你看,你会觉得那一定是一个精神病人,他的思想太怪了,他的思想完全无厘头、没章法。所以这就是克里希那穆提发出的那声感叹,他说:“你会发现,其实你的思想跟垃圾没有区别,就是一堆垃圾。”这堆垃圾来自过去的记忆,你各种各样的记忆,相互矛盾的记忆,错综复杂的记忆。你的思想根据这些记忆给出一个答案,它根据这个记忆就给出这个答案,根据那个记忆就给出那个答案,它每个答案都不统一,它每个答案都是千奇百怪的。

当你开始跟你的思想拉开距离,当你认清了它是不可信任的,它只是维护你生存需要的一些软件程序。它就好像软件的程序一样——各种各样程序,你会发现软件里面有很多程序有不兼容的可能,经常会发现有死机的可能、不兼容的可能。你的头脑也是这样,你的头脑有时候也会死机,也会相互矛盾,不兼容,卡壳。你的头脑最惯常的现象就是面临选择障碍,因为两个选择看上去差不多,然后它就死机了,它没法做出任何选择,因为它毕竟是个电脑。

当你看到你的脑子、你的思想其实就是一个电脑,你开始跟它拉开距离的时候,忽然,你发现,你可以不避视你的思想,你依然是鲜活的,你依然是活生生的,而且你变得更统一了。你就是那个觉知——那个超越主客体的觉知,而这个觉知不分裂,它是统一的,它宁静祥和。

这就是文殊在这里提的: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你从你的耳闻里面、闻性里面向内超越了,你超越了你听到的声音,也超越了对声音命名的思想,你超越了两者,然后,你突然间回到了你那个觉知的源头,叫“一根既返源”。“一根”是指耳根,你从耳根返回到了它的觉知源头。六根成解脱,什么叫“六根成解脱”?你突然发现其它的感官道理是一样的,嗅觉、味觉、视觉、听觉、触觉,所有的这些觉知道理完全一样,现象跟你的听觉现象完全一样。当你从味觉尝到了味道的时候,你的思想依然会快速地给它命名——这是甜、那是苦、那是辣,而这个命名的思想也不是你。当你的视觉看到红色,它立刻给它命名是红色。你知道你坐公交车的时候,路过的每一个广告牌,你的思想都会把它念一遍,你有发现这个现象吗?大家有回忆起来吗?你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广告牌,你会忍不住在心里把它念一遍。

这就是著名的葛杰夫的那句笑话,他说:“你发现,你会忍不住把每个广告牌都念一遍的时候,你就发现你是精神病。”所以你跟精神病并没有多大区别。一个精神病患者他会拿到任何一本书,然后开始念,你只不过没有达到他这么疯狂,你也差不多,你只不过没有发出声音念。而一个精神病患者他会发出声音大声地念,他非但已经无法控制思想,甚至无法控制嘴巴了,他会忍不住地念,甚至忍不住地跳舞,他连他的肉身都无法控制了,这就叫精神病了。只是肉身还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唯一不受你控制的就是你的思想,所以你是轻度的精神病。这就是第四道葛杰夫举的一个笑话,他说:“当你看到你的心里一直在念广告牌的时候,你就知道你跟那些精神病患者并没有多大区别。”

当你从耳根里面发现你不是你的思想,你就开始回到正常了,或者,你开始走向一个回到正常的趋势上来了。你发现其它的感官是一样的,味觉、触觉、嗅觉、视觉都是一样的,无论你用什么感官吸收了经验,你的思想都会给它命名。有人碰到你的皮肤,你突然会觉得那是冷或者热,你的思想立刻给它命名,一秒钟。当你达到从声音返回到那个觉知源头,一根既返源的时候,六根成解脱,你忽然从所有的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根门里面,忽然间都抽离了,叫融会贯通了,一通百通了,其它根门、其它感官现象是一样的。

完美是一种幻觉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花”,什么意思啊?在你的觉知当中,由于你拉开了距离看,你突然发现这个世界是如幻的,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这并不是说这个三界真的是假的,不是,而是你拉开距离以后,看上去这个东西就不那么真实了,有没有这种现象?比如说,当你非常专注地看着某一样东西,一朵花或者是任何一样东西的时候,你会觉得你跟它有一种交融的感觉,对不对?如果你非常专注地看一朵花的时候,你会觉得你神秘的在跟它交融,这种交融甚至让你感觉到某种快感。大家有没有这种体验?你看着一朵花或者一棵树,有了交融感以后,甚至会有一种快感。而当你不跟它产生交融,当你超然地看着它以后,忽然你会觉得,它有那么点虚幻的感觉,大家仔细回忆一下,或者你现在就可以尝试一下。当你超然地看着一个东西的时候,你这种虚幻感就出现了,微妙的,有吗?你不跟它交融,而是超然地看,一种莫名的虚幻感就出现了。这种虚幻感并不是说这个事物是假的,这个事物是不存在的,而是指你跟这个事物拉开了距离,所以,这个事物看上去是虚幻的,或者这个事物就立刻有一种感觉好像被你看穿了。

当你超然于一个事物的时候,你就有一种突然间看穿它的感觉,这个有点难以理解。我要讲一个更具体的例子,也许你可以理解它。比如说,无论男生跟女生,当你看到异性的时候,女孩子看到男孩子的时候,男孩子看到女孩子的时候,你如果专注地看对方,就有一种交融感,而且这种交融会让你觉得你爱上他了。古老的预言里面说:你不要专注对方的眼睛看超过一分钟,否则你会爱上他。爱上他的这种感觉实际上是一种错觉,它来自于你跟他连接了,这种连接感让你感觉你好像爱上他了,那其实只是一种连接感。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就会是盲目的,你开始看不到他的真相,或者你眼里看到他全是好的,你不觉得他有任何地方不好。你专注地看着一个男孩或者女孩的眼睛一分钟,你忽然间觉得他(她)如此完美,你的眼睛像天使一样,他(她)的面容都显得如此完美,但你上当了。你如果此刻把你的距离拉开,你不要看他眼睛,你超然地看着他,突然间,你就能看到他的整体。当你看到他的整体的时候,你一定会发现他的正面跟反面,他正向的一面跟他负向的一面,也就是他完整的这么一个人。当你看到完整的这么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并不那么完美,或者他没必要那么完美,他就是那样的,他不可能完美,他就是那样的。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包括我,甚至包括佛陀,佛陀也是有缺点的,美赫巴巴也是有鲜明缺点的一个人,任何一个大师都是有缺点的,如果有空的话,我可以给你讲讲关于这些人的缺点。

所以当你整体看的时候,没有任何东西是完美的,而这是对的,这才是真实的,因为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即使佛陀转世到这个世界上来,他拥有一个肉身以后,他也不可能完美,因为他是在这个世界上,他是一个有肉身的人类,他就不可能完美。不完美是真相,完美是幻觉。当一个人真正进入完美的时候,他将无法留存在肉体里,他甚至无法留存在这个世界上,他注定会从这个世界消失,因为这个世界不允许完美,他注定是不完美的。

当你看到那个真相——那个不完美的真相的时候,你反而觉得轻松了,你不再被他迷惑,你不再被他吸引,你不再被他诱惑,而这是一种解脱。当你被一样东西迷惑,当你被一样东西诱惑的时候,是巨大的束缚。任何一个灵魂都无法饶恕那个诱惑他的东西或者诱惑他的人。你不会饶恕你爱的那个人,你一定会惩罚他;你不会饶恕你迷恋的那个东西,你一定会抛弃它,这是注定要发生的事。

所以当你看到真相,你就真正解脱了。没有东西再能迷恋你,没有东西再能诱惑你,没有东西再能把你吸住,你忽然感到一种灵魂的自由,而这才是珍贵的,自由才是珍贵的,而不是完美。完美并不珍贵。宇宙不存在完美!当宇宙存在完美的那一个片刻,就是宇宙大浓缩毁灭的片刻。

回到宇宙的奇点

我们现在宇宙是处在大爆发的阶段,光速实际上是在越变越慢,一直到膨胀到某个极点的时候,宇宙开始收缩。当宇宙开始收缩的时候,光速会加快,所以光速本身不是恒定的。光速实际上现在的科学是无法测量快还是慢的,它这个半衰期特别得长久,超过千万年,所以现在科技上无法测量,但是数学理论上已经证实这一点了,所以光速是有半衰期的。当整个宇宙在大浓缩的时候,光速就加快,一直到浓缩到一个极小的点,也就是大爆炸初始的那个点,它甚至比针尖的头还要小,所有的宇宙、所有的物质全部浓缩成极小点的时候,那就是上帝的完美,因为这个无限小的点就是永恒本身。

当一切终于归零的时候,当一切完美地融合的时候,一切也都消失了,不存在了,回到那个零了,只有零才是完美的!当整个宇宙回到零的时候,意味着整个宇宙又升级了,因为整个宇宙经过一次大爆发,经过一次所有灵魂的进化以后,一般来说,当整个宇宙进入大浓缩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灵魂都已经进化到最高级阶段了,否则宇宙不可能进入一个大浓缩,所以大爆发和大浓缩跟灵魂的进化是完美匹配的。大爆发的时候,就是灵魂开始产生,并且开始它无尽地轮回转世,进化学习;而大浓缩开始的时候,就是宇宙的灵魂已经进入一个高级阶段,那个时候肉身的人类几乎完全没有了,完全翻过进化的那一篇章了,几乎只存在非物质的高级生命。而这些高级生命在整个宇宙融入最后那个点之前,几乎早就已经进化到与上帝合一了。所以最终那个点来临之前,所有的灵魂都进化到与神合一。这也意味着,当宇宙归零的时候,其实不是零,而是一个无法言喻的无限小的点的时候,这个点就是上帝本人,就是空性本身。这个空性本身实际上浓缩了全宇宙灵魂的所有进化的智能。对,你可以把它称作常寂光净土,实际上所有曾经存在的灵魂,它进化当中所有的学习、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成长,最后都融入了这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当你反对另一个人的时候,你是在反对你本人,因为其实所有的灵魂最后都会回到一体,对,宇宙的奇点。你跟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同一个人,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分身、都是你的化身,整个宇宙,甚至包括石头、木头、桌子、椅子,最后都要跟你为一。在宇宙大浓缩那个点,整个宇宙,所有的星球,金、木、水、火、土,包括所有的灵魂,都要再一次为一,完整地为一,叫“宇宙大收缩,回到奇点”。这个角度来说,你很容易能够理解为什么万物为一。万物真的为一,不仅灵魂为一,而是万物为一,一切的一切都为一,因为你们来自一,你们是从这个奇点爆发出来的所有创造物。

但是你没有必要在宇宙收缩的那个片刻才来到奇点,有许多的人他们在此生就来到了奇点,那个奇点就在你灵魂的深处。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就好象三位一体一样。有一个物理学名词叫“全息”,每一个人的身体也是全息的,你的身体就是全宇宙,你的身体里就存在着宇宙奇点——那个原创点,其实就在你的脑子里面,具体位置就在顶轮上,你的顶轮里面有一个奇点——一个无限小的点。你在活着的时候就能够回到这个奇点——这个无限小的点。《华严经》讲,无限大就是无限小,广狭自在,那个无限大,整个宇宙就在奇点里。而这个奇点就在你的顶轮的最高处,所以此刻你就可以回到奇点。而这个现象被称作证悟!这个现象被称作融入空性!这个现象被称作回到涅磐!

所以回到这个奇点,回到这个空性,可以在活着的时候就发生!当你在活着的时候,你模拟那个现象,你模拟看到这个世界,拉开了距离,拉开了差距看,就好像如空华如梦幻一般,忽然你在向后退,忽然你就有一种超然感——一种向后倒退的超然感。你在退到哪?你在退到你的奇点,你在退到你的无限小的空性当中。

当然,我们在意化内化课程里面会具体教大家向后退的方式,向后退也不是你说要向后退就向后退,你退不回去,所以我们有具体的方式来教大家怎么退。正如佘老讲的,佘老活着的时候和我说过,他说你这个人是会把空性数学化的一个人。的确是这样,我也的确做了这么一件事,我几乎是绞尽脑汁地把一个不能够简化成方法的一件事,把它强行地简化成了方法。当然方法最后是要抛弃的,方法只是一个拐杖而已。你会发现,你在超然当中有个向后退的倾向,然后你神秘地感知到了那个源头——一个超越思想、超越物理世界的源头。

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当你从闻这个功能上往回走,“翳根除”,翳就是外界的幻觉,也就是看到的茶杯、事物。根就是身体,这个根不仅指身体,而且指思想,就是你非但超越了外界你看到的东西,而且你超越了思想——为它命名这个东西。身根指身体,也被超越了。所以“闻复”,只要往回转,“返闻闻自性”,那么“翳根”两者,也就是客体跟主体两者都被除掉了。“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尘”——红尘,就消灭了,消失了。红尘是指六尘的意思,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外界的一切,最后包括法,也就是你的思想,这都算在尘里面,这六尘就消失了,渐渐的退远了。并不是真的消失掉,你的茶杯还在的,物理世界还在,否则真的消失掉,你将无法存活。所以“尘消”只是它们好像向后退了,好像离远了,跟你距离拉远了一样。

尘消觉圆净”,而你的觉知突然间被你靠近了,它显得那么圆润、纯净、光亮。怎么纯净光亮?叫“净极光通达”,它非常干净,好像有光一样。“寂照含虚空”,而你从那个光明看向原来的物理世界,所以物理世界还在,只不过你好像对它们超然了,这个时候你从那个光明的源头看向世界的时候,好像整个世界如梦一样。“寂照含虚空”,好像整个世界都在你里面似的。

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这时候看到世界好像是一场梦。这个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我告诉你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变化,你的眼睛改变了,你的眼睛变了,你的觉知变了,世界还是本来的,但这个时候世界看上去像一个梦。

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行”,这句话特别有名,叫“摩登伽在梦”。因为《楞严经》是源自摩登伽女迷幻阿难,她看上阿难了,她三番五次叫阿难到她房间里来,你来你来,阿难跟她眼睛对视以后,突然间就中招了。所以我刚才讲为什么眼睛对视,一对视,你就发现你跟她连接了,连接了你就发现她是完美的。阿难突然发现摩登伽如此美丽,天女一样,他就着迷了,他就跟着摩登伽进房间了。所以文殊讲“摩登伽在梦”,你这个摩登伽女你在梦里面,你看上阿难也是你的一场梦,根本就不真实,那只是你的幻觉,那只是你跟他以人为的方式连接以后产生的一个幻觉。你跟任何东西连接,你都会爱上它,包括跟一个茶杯,你不相信,你现在就试。所以新时代里讲,你如果跟一棵树连接,你会发现你爱上它了,这个大家可能尝试过。很多新时代的灵性文字里说,你要跟一棵树连接,你忽然发现你爱上它了,这棵树多么美好。你跟任何东西连接,你都会发现你爱上它了,你跟它连接了!所以“摩登伽在梦”,文殊呵斥摩登伽,你在梦里啊!

谁能留汝形”,你这个身体、你这个形状其实是一场梦。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楞严经》的文字实在是太美了!就好像是世界上的幻师一样,拿泥巴捏成男人跟女人的形状,然后让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会动、会走路、会跳。“要以一机抽”,但是他身体里面其实有一个机关的,把这个机关打开,他才会动,会唱歌、跳舞,这个机关一关掉,他就歇了,就没有动力了。“息机归寂然”,你把这个总机关关掉,就动不了了。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你的六个根——眼耳鼻舌身意,它们统统归因于内在的这一机。这一机是什么?就是觉知。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你内在的意识一旦离开身体,你的所有的感官立刻死亡,非常简单,你的意识、你的灵魂一旦离开身体,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马上看不见、听不见,全部歇菜。所以你为什么要相信你的感官呢?它们是假的,它们是骗你的。

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一旦你发现,你感官所获取的所有信息以及你的思想给所有信息的命名、判断,都被你放下的时候,应念消——应念放下、消除,突然你回到了圆明静妙的觉知,你不是你的思想,你不是你的感觉,你不是你看到的这些东西。所以他讲到底了,《楞严经》在这里已经讲到底了。

所以文殊讲: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把你的闻性倒过来。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你向内看,超越你的感官,超越你的思想,你就可以“性成无上道”,回到你的奇点。奇点就是那个宇宙起点的奇点。回到那个奇点,回到你的空性当中,回到你的意识源头当中。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所有的佛都是走这条路的,没有第二条路,这是唯一的道路。

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过去的诸如来也是这样成道的,现在的菩萨也是这样成道的。

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所以未来你们也要走这条路,没有第二条路。你除了回到源头,回到奇点,你还能去哪呢?请问你能回到那个奇点以外,你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你不愿意回,有一天你也会回的,整个宇宙大浓缩的时候你就会回去。

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文殊讲我也是这样从中证得涅槃的,不是只有观音一个人用这个方法,我也是。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所以佛陀问我哪个方便是最好的、最适合这个娑婆世界的?那么“观世音为最,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那么观世音的这个法门是最好的,障碍最少。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愿未来的众生,于这个方便法门没有迷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所以我今天教你,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所以末法众生如果依照这个反闻闻自性的方式来修,那么圆通超余者,他证入圆通的速度会超过其它法门。《楞严经》早就预言了,你如果以这种反闻自性的方式来修,那么你就是禅宗,你就是最快的证悟者,最上根利器的人。

真实心如是”。为什么?真实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其实很简单,也不需要什么仪轨呀,这样那样,都不需要,直接“反闻闻自性”,直接超越。当然说起来容易,我们真正的进入这个法门、进入这个方法,还是要有过来人引导,有具体方式的。

大家可以深刻地理解这段经文,今天这段经文真是特别特别好,非常精彩的一段叙述。

我们今天的《楞严经》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