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翅鸟飞空经》道歌十七、十八

《金翅鸟飞空经》

藏文:མཁའ་ལྡིང་གཤོག་རླབས་ Khading Shoklap
作者:ཞབས་དཀར་ཚོགས་དྲུག་རང་གྲོལ། 扎布卡·措洛让卓
汉译:海生
校对:灵感湖

道歌十七

哎嘛火

再次聆听,幸运与尊贵的孩子!

当你了解了见地的自然状态时,
彻底斩断对亲朋与故土的执取与厌恶。
在森林深处的独处中、在山居中,
放弃一切肉身的努力,保持自然。
切断言语的表达并保持沉默。
让意识放松在这超越思想的天空般的境界中,
不去试图接受或拒绝任何东西。

当心没有参照点时,就是见。
保持在此无修的状态之中。
得到无得之大圆满的果。

当宽坦的休息在此见中时,
不要被概念、思维的网所缠绕,
想到“我现在处于觉醒的状态!”
或者“我现在正被昏沉和散乱失控的想法所压倒!”
放松在清晰无碍的自由与浩瀚之中,
通透和清醒的开放状态,
没有任何物体作为参照点。

通过概念思维,将无法看到超越概念的实相。
通过有为的教义,将无法达到无为的境界。
如果你想获得超越概念和行为的真理,
请不要造作虚构任何东西,只需休息在赤裸裸的觉知之中。

最高的见地 解脱于攀缘和执取。
最高的禅修 超越接受和拒绝。
最高的行为 超越有为。
最高的果 是解脱于期待 的自安住。

无法通过搜寻看到它,因此请你停止追踪见地。
无法通过禅修来达到它,所以请你放弃集中注意力与聚焦。
无法通过行动来实现它,所以请你不要执着于幻想。
它不是通过努力找到的,所以请你不要对结果有所期待。
不要因为执取或偏好而破坏这无造作的、自然存在的觉性。

这当下的觉知,明亮而不具象,恰恰是所有见地的顶峰。
这解脱于参考点和所有概念的自由,恰恰是所有禅修的顶峰。
这解脱于造作与执着的自然休息,恰恰是一切行动的顶峰。
这种无须寻求,本初自发的存在,恰恰是所有果的顶峰。

看到见地的本质,超越执取的光明空性。
保持禅修的本质,无执取而自解脱。
在行动的本质中,自然的休息六感。
果的本质是希望和恐惧的崩塌。

无上的见地之王是解脱于限制和极限。
无上的禅定之王是解脱于参照点。
无上的行动之王是解脱于接受和拒绝。
无上的果之王是解脱于希望和恐惧。

既然没有什么可看的,那就请放弃对见地的执着。
既然没有禅修之客体,那就请让其自行生灭。
既然没有什么可为,那就请放弃分别、接受和拒绝。
既然没有目标可以获取,那就请放弃对结果的期待。

无论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刻意去执取。
没有“就是这个!”一说, 所以不要肯定或否定。
没有参考点,不要有偏好。

在本初清净自明的觉性中,
没有什么可看的,因为它超越了思想和概念。
没有什么可以禅修的,因为它的本质是无基的。
没有什么可为的,因为它的天然自解脱是超越极限的。
没有什么果,因为它超越了对努力和修行的执着。

因为它的本质是空性,所以没有什么可以舍弃或成就的。
因为它的本性是光明空性,所以“努力” 崩解。
因为一切都无碍,所以没有偏袒。
无论发生什么,不要执住于它!

行者的念头就好比空中飞鸟。
它来路已尽,且消失不见,
过去的念头也已经结束并消失不见了。
所以,不要执取过去的念头。

正如飞鸟的去路是未显现的,
不要迎取未来的念头。
正如鸟儿的飞行痕迹没有颜色也没有形状,
你不应该聚焦于你现在的念头并去矫正它们,
而应该让它自行生灭。

无论生起什么——不要执住于它们!
这是最终的、最精要的修行。
当你不抓取任何可能显现的东西时,
烦恼自发消散即是智慧本身。

此见地是无生的,本初自解脱和超越思想的。
所以,当你保任于此时,就没有什么可见的了。
此禅修是自然、自由和自安住的。
所以,当你保任于此时,就没有可以禅修的客体。
此行动是虚幻的,超越接受和拒绝。
所以,当你保任于此时,就没有行动可做。
果的本质是没有希望和恐惧。
所以,当你保任于此时,就没有果。

在三世之中,觉性无根。
不经练习就活生生的呈现出来,多么令人愉快!
无论始末,法性本自清净。
不费吹灰之力,它本具完全的自由,多么美妙。

这个自然无造作的平常心,
便是不受限制的敞广佛性。
通过分析和练习,你是不会觉知到心性本有的、自然的状态。

在自然法性中,超越思想,超越分别,
没有禅修,也没有无修,没有散乱也没有无散乱。
通过这无修的自然本性,许多众生得到了解脱。

解脱与非解脱最终是无二的。
当你认识到这种自然状态时,心自然地轻松自在。
如果你被 想追求无念 的念头抓住,
此升起的念头 将驱使你忙于十方。
但是,如果你在无来亦无去的觉性本质中放松歇息,任念头自由流淌,

你将能安定不动如山。
我的孩子们,请理解这个矛盾的建议。

虽然无一微尘可以禅修,
但保持坚定不移的正念仍至关重要。

道歌十八

哎嘛火

再次聆听,幸运的孩子!

外部物体,不存在但明显,
这是空性的自然形式,
不需要去净化它们,因为它们本初便是空的,
就像水中的月亮。
内心的想法,它们自己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因此,不需要给它们解毒。

至于现象和思想所在的自然智慧,是本初解脱的。
没有必要在接受与拒绝,希望和恐惧时去放大它们。
在精心编织的精神虚幻中,
让这无须打扮、自由赤裸的觉知,放松、解脱在不留痕迹的状态之中,
松坦的休息在广阔无偏见的平静之中。

在这种状态下,无论什么念头生起,
你应该认识到这是无偏觉性的自然表达。
不追求任何东西,进入空性之中。
放下外表和思想,
放下这转瞬即逝的、心的难以捉摸的闪烁。
在这一刻,你已抵达普贤王如来的浩瀚之心。
此行者因其本初解脱与自然成就大圆满,而被称为那措让卓瑜伽行者。

未经旅行,你已到达佛国。
未经修行,你已经自然成就佛果。
未经抛弃,你的业力自然解脱,
而且你的证悟等同于伟大的成就者。
你跟随他们的脚步,完成了所有的行动。
我的孩子们,你们应该知道,这些都是要点。

由于老父秋吉嘉波的仁慈,
我,措竹让卓,现在已经处于无为且自成就的觉性之中。

虽然这是要点,但还是有人不明白。
虽然一切都已经完成,但他们还是说:“我想做!”
虽然已经解脱了,但他们还是说:“我要解脱!”
虽然本初休息,但他们还是说:“我想让它休息!”
虽然从一开始就已经修好了,他们还是说:“我要培养它!”
虽然从一开始就看到了,但他们还是说:“我想看!”
虽然已经达到了,但他们还是说:“我要达到它!”

有些人把希望寄托于心理的造作上。
他们虽然有学问,但也只是死理论而已。
虽然他们有所理解,但它只是概念上的。
虽然他们声称实现了,但这只是吹嘘。
虽然他们在冥想,但那只是心理造作。
虽然他们在分析,但那只是二元分别。
虽然他们有所成就,但也不过只是轮回而已。
那些对佛法只进行理论探讨的人
肯定无法与大圆满的最内在的本质产生联系。

不需要作为:大圆满永远不是靠作为而成就。
它超出了作为和不作为的范畴。
在这个超越冥想的非冥想之中,如果你冥想,只会破坏它。
在这种超越观的非观之中,还有什么可寻找的?
在这种超越寻的无寻之中,没有发现。
因此,觉知是全然的敞开。
但与大圆满无缘之人,即使解释也不要听,真是笑话!
你所观察到的一切是浩瀚无垠、本初纯净的觉性显现,
所以,没有轮回与涅槃的二元对立。
毫无疑问,在歌中证悟,将会取悦三世的成就者。

你是否会问:“如果一个人主动地离开妄想的外在对象,
他是不是就不会被迷惑了呢?”
普通人因我执而受迷惑,

而行者理解自我是无基无根的。
无须试图纠正或改变,接受或拒绝,
他们只是安住于自然之中,解脱于执着,
因此他们不会被迷惑。

如果你问:“在这些指引当中,有没有可能会让我误入歧途?”
在这里,你不可能迷失或被误导。
当你执着和攀缘时,就会误入歧途。
如果你不执着于任何生起的事物,
怎么可能会迷失或失败?

然而,当你的意识感知到一个物体时,
只是看着可能出现的任何念头的本质,
这个不应视为是一种冥想的练习。
在这个时候,修行便是不间断的保任于清明赤裸的觉性之中。

进而,非散乱、非聚焦,平静的安住于觉性之无念寂静,
也不应该被误认为是保持清晰和敏锐度的冥想练习,
此无念寂静是水晶般清澈和极其清醒的。

如果你不明白这个要点,
认为冥想的本质是观察生起和静止。
那么你就会被迷惑的,我的心子。

纯粹的静止就像一个冥想之神。
纯粹的生起,就跟普通人的念头一样。
你虽然修习这些,也不会证得开悟。

简而言之,直到你圆满前,在任何时候,
保持生动的觉知,如水晶球一般赤裸且无碍的明晰。
体悟到这一点后,永远不要离开那个状态。

这就是所谓的“彻却”,
将觉性剥离到赤裸,并以生动清晰的方式保持它。
这个要点是唯一重要的。
它是浓缩的精华。
所以清楚这一点,我幸运的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