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今释004-超越思想的欺骗·深信因果·阳光健康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詶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保持心灵的纯正

上次提到阿难被摩登伽女迷惑,差一点就破了戒体。文殊师利携带着《楞严咒》去把阿难和摩登伽女提回到佛陀的面前。阿难见了佛陀以后,顶礼悲泣,跪下来,很懊悔的样子。恨无始来一向多闻,因为阿难的多闻不是这一世,阿难久远以来就是一个特别多闻的人,所以在这一世,阿难的记忆力特别好。据说佛陀涅槃以后,第一次集结经藏的时候,那些四果罗汉的大弟子都无法把佛陀讲过的所有的经典背诵出来,只能这个人背诵一部分,那个人背诵一部分,而且里面很多地方都有错漏。最后,阿难在大迦叶尊者的激励下,在半夜里,终于证到了四果。他证到四果以后,立刻到当时集结经藏的那个房间。那个房间的门是锁着的,因为只允许四果罗汉进入,不允许低于四果的其他人进去。阿难就在外面敲门,并说他已经证到了最终的解脱。迦叶在门里面说:“你既然证到了,那还用我开门吗?你直接从钥匙孔进来好了。”阿难就以神变力从那个钥匙孔里走进房间。进去以后,阿难就以如是我闻为开头,整个复述了佛陀一生当中所有的开示,一字不差。可见阿难的记忆力是多么的强大。但这么一个拥有强大记忆力的人,有着电脑般储存能力的人,已经证到初果阿罗汉的人,却仍然被摩登伽女、被淫欲勾引住了,阿难非常非常地悔恨。他说:“一向多闻,未全道力。这句话很重要。为什么?因为这句话几乎适合于每一个在修行道路上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一个年纪很大的人,尤其是低文化程度的人,也许他信了佛或者进入修行道路以后,无论他是天主教、佛教还是其他教派,大多数老年人只开始念佛或者念上帝,或者念某一个咒语。他没有太多的文化,他的虔诚是不受思想干扰的,他异常的虔诚。

密宗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据说藏北有个老太太,住在山坳深处的一小块草原里。那个草原四面环山,只有她一家人,住帐篷,以放牛、放羊、挤羊奶为生。她并不需要太多的生活工具,她有一群羊就足够生活一辈子了。她可以喝羊奶,把羊奶制作成酥油,年老的羊就杀掉成为食物。偏远地区藏民的生活基本上是这样,有一群羊就可以过一辈子。

这个生活在最偏远地区的老太太,她从来没上过学、不识字,只会念一句最最通常的密宗六字大明咒,这句咒语是别人告诉她的:唵(ong)嘛(ma)呢(ni)啪(pa)美(mei)吽(hong)。当时,老太太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她记不住这个咒语,据说她把最后一个字念成了别的发音。她虔诚地念诵有一个错别字的六字大明咒,因为教她的人告诉她每天要念三千遍,所以她就数了三千颗豆子放在一个大碗里,再拿一个空碗,每念一句咒语就把一颗豆子放到另一个空碗里,这样她就可以知道今天有没有念完三千遍。

这样念了十几年以后,一天,有个喇嘛路过那里,发现这个老太太非常奇妙:她每次念一遍咒语,那个豆子就会自动地从这个碗跳到另一个碗里去,根本用不着用手去拿。喇嘛很震惊:居然念错了六字大明咒,念了十几年后,豆子还自己会跳,从这个碗里跳到那个碗里;那个碗满了以后,豆子又会往回跳。这个喇嘛觉得老太太念咒非常虔诚,临走的时候说:“看你念咒如此的感应,我告诉你咒语最后一个字发音有错误,应该念吽(hong)。”老太太说:“好的,好的。”然后她就开始念唵嘛呢啪美吽。当她这样念的时候,豆子就不跳了,那个感应突然间没了。这个喇嘛一看,呀,糟糕!他忙说:“你还是按原来的那个发音念,我刚才是和你开玩笑,你念的是对的。”老太太又按自己原来的发音念,然后这个豆子又开始跳了。

当一个人超越了他的思想,他变得如此信任,没有任何怀疑,哪怕他在念一句错的咒语,十年以后,这个咒语也会变得有感应、有灵性!这个公案在密宗里很有名。因为她是一个老年人,是一个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所以她不受思想的障碍,她的心直接越过了她的大脑。

你跟神圣之间唯一的障碍就是你有一个大脑。你的心如果能够超越你的头脑,就直接可以冲出头部,与头顶上方的神圣合一,这是一个比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一旦达到头部,他就被阻碍在那里了。思想是一个迷魂阵,思想是最大的迷惑。你也许像阿难那样,一辈子研究了无数的经典,所有的逻辑、所有的理论你都精通,但是你会发现,就像禅宗初祖达摩讲过的一句话:“理上悟,气力弱;事上悟,气力强。”你理论上明白,但你的力量是很弱的,你在实际的事情上面能够明白,力量才会强。所以当阿难碰到了实际的事情——一个美女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所有的理论都烟消云散了,连最基本的理论——戒律,都忽然间没了。所以那些理论,那些几辈子累积下来的、几十年累积下来的理论有什么用呢?因此阿难说, 一向多闻,未全道力。你的力量只限于你的头脑,但你的心却没有力量。

我想起将近三十年以前,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东北的宣化上人,他在东北的时候,还没有出家,还是一个居士,而且年纪很轻,只有二十几岁。

宣化当时还是一个少年,曾经有他的同班同学的一个女生,非常爱慕他,他当时也是一个少年,不可能完全没有动心,他自己后来也说,其实心里还是有想法的。但他渐渐地就摆脱了那个想法,觉得现在不应该这样做,他还要孝养父母,还要努力念书,还要成才。所以他说,他现在不应该去想这方面的事情,就毅然地斩断了这样的念头。据说,那个女孩曾经主动找到他们家,在没人的时候,坐到他身边,要做一些什么,他也断然地拒绝了。他是一个心地很正、非常正派的人,即使当时没有出家,他的心却如此的纯正。这种正,如果你有经验(我再说一遍,你仔细听好,这种正,如果你有经验),你就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个行为的正派,它几乎是一种力量!

所以心灵的纯净、心灵的纯正是一种极大的力量!非常大的力量!为什么佛陀在涅槃的时候,留下一句话:你们要以波罗提木叉为师,也就是“以戒为师”!虚云老和尚圆寂的时候,也讲了同样的话:我圆寂以后,你们只要“以戒为师”,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这句话听上去好像非常宗教化,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这句话其实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这个戒,并不是宗教的戒律,这个戒是指一个人的正气!并不是真的有某种宗教的戒律你需要去遵守它,而是指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你的生活态度是阳光、纯正的吗?还是猥琐、阴暗的?并不是真的要你去皈依某个宗教,然后去受戒,不是的。就像那个念六字大明咒的老太太一样,如果十年间她的心地不够纯正,她再念十年咒语,也不会有任何感应,那个豆子是不会跳的。

我在群里面一直告诉大家,要念绿度母心咒,但是你知道二十一度母赞里面,度母曾经讲过这样的话。

在度母赞里面讲,你念我的咒语,要如何达到感应,才会获得我的回应?
《度母对持咒与禅定的亲自开示》

譬如带霜鲜花之果实

用于种地不能发芽般

破戒存有疑虑心之人

虽修极为甚深之明咒

欲求加持注定不能生

彼等所作徒劳无意义

该明咒亦形同凡俗语

禅定亦如孩童之思念

也就是一个破戒的人、一个行为不正的人,或者一个内心有疑虑的人,哪怕他天天在持咒,注定不能获得加持。因为正只能感应正,邪只能感应邪。你的心邪,你就是念咒语,念正的咒语,也无法感应到正的菩萨。你必须里面也是正的,你的心也必须是正的。当你念度母咒的时候,当你念六字大明咒的时候,你的心必须保持纯正,否则,你无法感应到这么纯正的一个度母来回应你。因为这是能量法则,纯正只能感应另一个纯正。这就是为什么印度教有这么一句话,它说,当你哭丧着脸走向神的时候,神也只能哭丧着脸迎接你;当你跳着舞走向神的时候,神也会跳着舞欢迎你。祂只能以你的样子来迎接你。当你不那么正,你就无法感应到像度母、像观音这样的神圣力量。

所以有的人为什么念一辈子咒都没什么感应,甚至连一个梦都没有,一个好的梦、吉祥的梦都没有?不是神圣力量不愿意来,而是祂无法到你的面前,无法到你的梦里来,你的周围有一层戾气。你知道算命里面,有一种说法,说一个人戾气很重。什么叫戾气?也就是一个人,由于他的心地不正,所以他身边有一层灰蒙蒙的能量围着他,这灰蒙蒙的能量并不是有什么鬼怪给他的,而是他的这种灰色的心地、邪恶的心地自动吸引了这种戾气笼罩着他。当一个人全身有戾气笼罩的时候,神圣的感应进不来,祂连梦都进不来。

有人问我,我念了这么多咒语,连一个梦都没有,连一个相对好的梦都没有。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如果你念了一个月的咒,用不着一个月,其实一个礼拜就够了。大家回去可以尝试一下,你如果念一个礼拜六字大明咒,你没有梦,就只能证明一件事——你不够纯、不够纯正,你还有戾气。

有人问:“那怎么去除呢?”非常简单。你可以通过像以前八十年代练气功一样,用手抓一把往旁边一甩,有用吗?我告诉你,没有任何用。你可以甩一百下、一千下,甩完,新的戾气又来了,因为你是个磁场中心,你会吸引属于你的那一份能量。每个人都是一个磁场中心,每个人都是等离子体,你注定会吸引跟你匹配的能量来到你身边。所以心地不光明,你就是天天洗澡换衣服、天天甩,把戾气往外甩,你也甩不掉,你会吸引更多的属于你的那份灰色能量来到你身边。这是能量法则,这是物理性的,你改变不了,你也无法扭转它,它是一个物理效应。

那怎么办?非常简单,你只要在你的里面生出一点阳光来,你把你所有的那些负面的思想统统放下。你能活得阳光一点吗?你能活得纯正吗?你能够在面对像宣化上人这样——有人在诱惑你的时候,你能不受他诱惑吗?可以吗?你能可以,你内心的一份光明就出来了,这个是真正去除戾气的方式,由内而外地,这也是王先生讲了一辈子的事。

王先生一辈子都在讲,你要怎么做人。因为你做人的方式决定了你未来的命运。一辈子的命运。你嫌弃你的丈夫、嫌弃你的小孩、嫌弃你的公婆,等等。你无法做一个持家的主妇,你无法做一个承担责任的丈夫,等等。你所有的行为,所有自内而外的这些言行,都创造了一个属于你的能量。你的这些能量将会吸引相应的外在能量,也就是会吸引外在的人和事,而这些人和事将一步步地累积成你未来的命运。

所以佛陀才会讲,你要以戒为师。因为也许你是一个不擅长冥想的人,它对你来说太技术化了;也许你是一个根本无法主动提升意识层次的人,它对你来说太高深了。禅定、冥想这些东西对你来说太高深了,但是你起码可以从行为上做到。一旦你的行为做到了纯正,你的心灵注定受到影响。而一个人如果只从里面开始做,他的外面倒不一定完全会受影响。一个人像阿难一样,里面充满了知识、充满了学问,但他行为上却做不到,因此行为上做到似乎更有强度、更有难度。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一直讲,你要先从行为上做到。

所以阿难说:我 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我没有道力,我实际的力量没有,只有思想的力量,只有思考的力量,但思考的力量面对实际场景就变得软弱无力。而实际力量,这种道力,来自心灵的力量却没有。所以他向佛陀提问:十方如来得成菩提是通过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也就是止观,从止观走进去的最初的方便,我应该怎么做呢?这时,恒沙的菩萨、阿罗汉、辟支佛都默然静坐,想听佛陀的回答。

超越思想的欺骗

佛陀就说:“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 ”文字非常优美,因为这些文字是宰相房融润色的。汝我同气, 阿难是佛陀的堂弟,他们是亲戚关系,情均天伦是亲戚。 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你当初是看见什么,然后能够舍弃世间来寻求出家呢?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我看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太美了,形体映彻,犹如琉璃,整个身体像透明发光一样。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我想这么美好的相貌形象一定不是欲爱所生的。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因为欲气,男女的行为是非常腥臊交媾的,它怎么会生发出如此胜净妙明紫金光聚呢?据说佛陀脸上的光是紫磨金光,肤色非常好。是以渴仰,从佛剃落。所以我非常仰望跟从佛陀剃发出家。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佛陀一句话就切中了要害,这句话是禅宗里面最最常用的话,佛陀说十方的众生之所以从无始以来、从久远以来,生生死死,都是因为不能认出你的心的本性,大手印讲叫明体——光明的本体,而用诸妄想 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错用妄想, 妄想这个词很宗教化、很专业,是什么?通俗地讲就是错用你的思想。你总以为你懂了,你觉得你通过思考、通过理解,你懂了,但这个懂是多么的脆弱!你懂了三十年,但是摩登伽女在你面前只是招招手,你所有的懂了就全部掉落了。你懂所有的咒语、懂所有的戒律、懂所有的逻辑、懂所有的天堂、懂所有灵性上升的密法,但是当摩登伽女向你招了招手,然后你所有的懂了就全部遗忘了!所以可见这些懂了,全部都是思想里面的幻觉。你知道吗?顶果仁波切有一次在不丹闭关,他坐在山坡上入定。大手印的入定是睁着眼的,他在定中睁着眼的时候,看到满山遍野的山谷突然间显现成了空行净土,布满了成千上万的勇士空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金刚亥母,这是很难得的一个圣境啊,非常难得的圣境。这个显现持续了很久,一直到天黑。

他回去后,就跟旁边的人说:“我今天看到金刚亥母了,漫山遍野都是。”他的侍者问:“那你有没有问亥母,让她给你授记,做一些未来的预言呢?”顶果回答他:“为什么要问呢?这一切即使是你亲眼看到的,即使它看上去如此的客观,也只不过是头脑的一个梦,它只不过是一些思想而已。”顶果说,那只不过是一些思想而已,只不过是一些念头而已。你了解的所有伟大的真理,它们都只不过是一些思想。

今天下午还有人问我,他非常怀旧,时不时地就会开始回忆过往的场景。那些片段令人难忘:你的童年,你的恋爱,你曾经的过往,你的友谊,你大学时代的那些美好片段,你的同窗,你的初恋等等,他喜欢回忆这些。一旦他从回忆里回过神来,再次看到现实,他就觉得很灰暗、很沮丧,现实看上去没有回忆那么美好,那个回忆是如此的美丽,而现实如此残酷。我告诉他的是:你一定上当了,你上了你头脑的当。所有的这些回忆,只不过是你头脑记忆的再组合——以画面的方式再重现,所有你看到的这一幕幕、所有的这一切,没有一个场景是新的,全部都是旧的。

你知道吗?你就好像在翻一本旧的书,当你翻一本旧书的时候,你一定会闻到灰尘的味道。因为它来自过去,来自几十年前的记忆,它一定有某种灰尘在上面,当你回忆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往之后,你将会被蒙上一层灰尘,你的意识会被那层灰尘蒙住,变得更加的灰暗。所以当你睁开双眼的时候,连现实都变得灰色了,因为你的意识下降了,很明显,你的意识下降了。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怀旧的人老得很快,他没有活力,他的意识总是在倒退,他的意识总是在下降,他变得越来越没有活力,他变得越来越看不到现实世界的阳光。

所以佛陀说:”这就是妄想,此想不真。”这个想不是真的啊,这个想全部都是虚妄的,一切的思想都是虚妄的。如果顶果仁波切不是在密宗里的话,他显然看不到任何金刚亥母,他的思维里面如果没有金刚亥母这样的种子、这样的记忆,他是看不到的。因此顶果讲,那些也只是一些念头而已,那些是念头在你面前创造的影像。如果你不是密宗,如果你是天主教,你坐在那座山上,你看见的将不是金刚亥母,你看见的也许是天使、是耶稣,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你的思想。

当你相信你的思想,你就会轮转,因为思想都是旧的,思想没有新的,没有任何一个思想是新的。思想全部来自过去的经验和记忆。而那些记忆有一个倾向,所有的记忆都有一种倾向,你有没有发现?所有的记忆都在使出浑身的解数希望把你拉回去。你有没有发现这一点?回忆有一种令人着迷的力量,当你越回忆,你就越会沉湎于过去。那些记忆试图把你拉回到梦幻的境地,拉回到那个场景。

为什么?因为所有的记忆都是未完成的。你明白这一点吗?你的思想如果是完成的,它就不会再现,所有再现的思想都意味着它没有被完成。如果你在你的左手心上,用你右手指画半个圆周,然后开始做其它事。一小时以后,突然间,你的思想会提醒你:还有另外半个圈没有画,你会莫名其妙地举起手,把另外半个圈画圆,否则你的思想就会觉得不安,因为事情只完成了一半。思想有一个倾向,它喜欢把事情全部完成。所以一个思想一旦全部被完成,它就不会再现,所有再现的思想都是未完成的思想。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再现的回忆,在试图把你拉回去,因为你没完成它,它在试图要求你完成它,然后这就引发了一种心理学的治疗方式,叫做“回溯”,大家也许听到过。你开始回溯你的童年,回溯童年的遗憾,回溯你曾经受过的侮辱。因为那些侮辱没有被还击,意味着它没有被完成,你必须在你的回溯里面还击那个侮辱你的人、骂过你的人、打过你的人,即使那个人现在已经死了。那个人你无法看见他,你也要虚拟他站在你面前,你开始打击他,开始还击他,只有这样你的思想才会被完成,你才会觉得松了一口气。当然,对于病入膏肓的人,这种方式是可以的。

所以心理学就创造了一种打枕头的方式,把你的老板想象成是一个枕头,你打它。因为你在心里一直在骂他,这个骂没有被彻底地完成,所以打完以后,你就觉得不再恨你的老板了,它被完成了。但是这样很容易做过头,你如果拼命地发泄、拼命地发泄,做过头了,你就会发现,你的发泄好像没有尽头了,你时不时地就需要再次发泄,它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它是有负作用的,它有可能做过头。

在佛教里、在禅定里并不使用这种方式,在佛教里有更高超的方式,比心理学的回溯方式更加高明。佛陀曾经讲过:“你只要看到它像流水一样流过去,它就会被画上句号,你甚至不需要以行为的方式去完成它,没有这个必要。”你看到你的遗憾,然后你说:“噢,是这样的,可以的,那就随它去吧。”你的遗憾就被终结了。如果你对你曾经的遗憾不再抱有任何执着,它就画上句号了。你对它的觉知,如果足够的超然,它就会被画上句号。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在禅定的时候,所有过往的记忆会显现,那些记忆没有被实现、没有被完成,而当你不认同这些记忆,它们就会流过去,不会再一次显现,这意味着它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完成了。所以一个禅定后的人,他会觉得轻松,因为在心理上他会觉得放下了很多负担,他在释放那些回忆,释放那些痛苦。他不需要挥拳头,他只需要在脑子里面释放它们。这种功能在你的梦里也被重现,在梦里,你的潜意识会主动释放那些痛苦的记忆,让它们被释放掉、完成掉。

一个人必须放下所有思想的负担,必须释放所有这些累积起来的未完成的思考,身心才会健康。佛陀或者禅宗的态度是,你要清醒到足够认出你的思想是一个梦,这是唯一的要求。这个要求听上去极其简单,但它却是最难的。人总是会被他的思想迷住,他总是相信他的思想。一个人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他立刻会被主观的思想所占据,他立刻会对这个陌生人有一个主观、一个判断。然而这个判断是很不客观的,因为他并不了解他,它只是来自过往的经验、过往的记忆,产生了一些主观的评判,而这些立刻会掌控住你。

而对于一个能够超越思想的人来说,他就会显得足够的宽容,他不会对一个陌生人有太多的评判,他会像第一次看到这个人一样,他拥有一双全新的眼睛,孩子般的眼睛,他以如此清澈的眼睛看这个第一次来到他面前的人,他不做判断。也许只有一个孩子能够做到如此清澈地面对陌生人,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做到这一点已经非常困难了,人们的思想根深蒂固,这就是佛陀讲:“一个人受制于他的思想,会有轮转。”

深信因果 阳光健康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 我所问。先把你的心变成直心,不要有歪曲,不要有那么多的主观,不要有那么多的判断,你变得像个孩子一样纯净。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十方的圣者他们都拥有一颗纯正的秉直的心,他们不经过头脑,他们不受思考的迷惑。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他的心始终是直的,如果你有一颗直心,你会发现你的命运也开始顺利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讲“傻人有傻福”,并不是傻人真的会有傻福,而是他的心不那么歪曲,他的心纯正。这就是为什么王先生讲:“你如果不那么斤斤计较,你未来的命运就会少很多的坎坷。”

王先生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和他同村的一个包工头一起去干活,他是长工,另外一个是包工头,他们给一个地主家种地,种了很多地。那个包工头偷懒,每过十几步才播下一粒种子,因为这样可以省很多力气,而王先生却非常认真地每一个坑里就播下十几粒种子。包工头半天干的活,王先生要干一整天。然后那个包工头还坐在旁边笑话他,说:“你这个人真笨,像我这样省很多力气呢。”但是王先生说:“像你这样,东家就要吃大亏了,浪费很多的粮食。”那个人说:“东家关你什么事,我们拿我们的工钱就行了,东家又看不出来我们到底干得好还是干得坏。”王先生说:“这不行,我既然拿人家的钱,就要给人家把事好好地做好。”

三十年以后,王先生已经成为讲道会的主持人了。有天,一大帮子人送他到火车站上火车,突然有一个乞丐挤到他的面前说:“先生呀,你还认得我吗?”王先生一看,啊,原来是以前那个包工头,就问:“你怎么会落到现在这个样子,做乞丐了?”他说:“我年纪大了,种不了地,没有饭吃,只能讨饭了。”王先生说:“唉!不是因为你年纪大了,种不了地了,而是三十年以前你已经种下了今天的种子。”那个人一听,头就低下来了,很懊悔地说:“是呀,我那个时候小聪明,那你救救我吧,我该怎么办?”王先生给了他一个主意,你也许会觉得很意外。王先生说:“你还有最后一条路,你每天到农田旁边去捡牛粪,捡了以后,就倒在最最需要牛粪的那些人家的门口。”等于无偿地帮人家捡牛粪,让他倒在需要施肥的田里面。你天天这样做,坚持几个月,坚持半年,就会有一条道路在你面前打开。”“噢!”那个人千恩万谢,因为他很相信王先生的话,他已经沦落到做乞丐了,也不得不相信了,他说:“好的,我上午去要饭,下午去捡牛粪。”

他捡了几个月的牛粪以后,有一家地主人家,觉得这个人心肠真的蛮好,无偿地给人家捡牛粪施肥,看他又很可怜,就对他说:“来吧,你到我这,住在我的柴房里面,天天给我捡牛粪就可以了,其他的也不用干什么,你年纪也大了,你就帮我看柴房吧。”他的晚年总算有了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地方,有一口饭吃,有地方睡,干的活也是比较轻的,捡捡牛粪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心直就会影响到他的未来,你看不到这些,你心灵的跨度看不到那么遥远的事情,但王先生看到了,佛陀看到了。

今天下午,我们的一个学员问我:“除了坚持冥想以外,还要做什么,能对冥想有明显的帮助?”我给他的回答是,除了冥想以外,对修行、对冥想最最有帮助的是——你必须生活得足够阳光健康,不要做猥琐的事。这句话跟佛陀临终讲的“以戒为师”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

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有没有宗教信仰,无论你是否在灵修,哪怕你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哪怕你不冥想,哪怕你什么也不干,我们讲的最低限度,你什么也不干,你只是一个正常人,你要活得好,活得开心快乐,你会发现有一件事是必须要达到的,必须要做到位的,这就是你的人格必须足够的正直阳光。不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你生活里面,各种各样的事、蹊跷的事、负面的事、莫名其妙的事特别多。那不是别的,那是你吸引来的,你心灵的负面、你的内鬼吸引来了外鬼。所以“戒”这个字并不只是给一个信仰宗教的人,它实际上应该给每一个人,它实际上是一个基本生活的常识。

你足够阳光吗?你足够健康吗?你足够直心吗?一定要直心啊!否则倒霉的是你自己,你在败坏你未来的命运,就像那个乞丐一样。这并不是宿命论,也跟宗教无关,它就是一个最最正常的生活的逻辑。你必须活得够健康、够阳光,很简单,不要太自私,不要太阴暗,不要太猥琐。因为这对你好,这对你的未来好,这对你的命运好。命运不是注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任何一个圣者都是这样讲的——命运掌握在你的手里,是可以改变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