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充满了光明和喜悦!

105问:请老师详细解答一下《心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话的详细涵义。(4)

答:如果你经验到无限当中的空性,如何与之对应起来?当你第一次经验到这个无限的时候,你会倾向于一个空的状态,你会倾向于体验它空的状态,但并不是说它一开始就是空的状态,不是的,一开始它就是空和有两者的合一。有和无两者从来都没有分开过,并非’无’先存在,’有’是后来的。并不是这样的,而是有和无从未曾分开过。但是对于一个第一次经验到无限的人,他倾向于体验’无’的那一面。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也提到涅槃,火焰的熄灭,并不是一开始只有火焰的熄灭,一开始也有万物的创造,但他在体验上倾向于体验那个空的一面。但随着你的深入、随着你的敏锐,你立刻会发现,除了“空”的一面,它还有“有”的那一面,它还有巨大创造的那一面存在,那一面并不是后来的,那一面一直在,只是你晚了一步发现它而已。

所以,当一个人经验到无限的时候,紧接着他就会经验到光明,而这个光明是什么,这个用词非常宗教化,非常哲学化。这个光明不是别的,这个光明就是量子力学里边提到的那个弦的震动,一旦震动出现就有光芒,就有光华,那个震动本身就是光华。你忽然发现,这个“空”这个“无”在自发的震动,而这个震动散发着光芒,整个空都在散发着光芒。忽然你发现这个光芒不是冷冰冰的,不是机械的,不是灯泡的光芒,这个光芒有一种人格——充满了喜悦的光辉,它有一种人格在里边,它是携带着风格的,它携带着某种喜悦的味道,喜悦的风格在里边。忽然你的整个世界都亮了,当你第一次融入空无当中,这个空无变得有光,所以圣经里说要有光,忽然这个空无变得有光,忽然这个光芒当中携带着喜悦,携带着某种态度,也就是喜悦的态度,这个喜悦的态度就是创造的本质。

所以密宗形容这个境界叫空明乐三要素——它是无限的空,它是光明,它是喜乐。这三者一定是同时存在的,并没有说它们有先后,先有空,再有明,再有乐。语言上我们只能这样依次表达它,但本质上它们三者是一个东西,它是同一个东西的三个面——空明乐。禅宗把它形容为体相用——本体是空,它的外相是光明,它的用就是狂喜快乐。

所以除非你理解本质的三个面,否则你的修行或者你的冥想一定会走错路,一定会走上一个偏空的道路,你一定会变得厌世,然后有一天非但厌世,还会变得厌烦真理,因为你觉得真理有什么意思,它就是完全的空,你忽然发现你对真理都没有兴趣了。并不是真理是错的,而是你是错的,你误会了真理,你误会了上帝的创造,你误会了那个空性。

最终的本质永远是充满快乐的,那个空片刻都不能够离开那个色,否则那个空根本就无法尊称它为空,你只能说它是偏空,它不是真的空,它是假的空。真的空里面一定充满了色、一定充满了震动、充满了光明、充满了狂喜、充满了创造,这才是真的空。

只有一个假的空才像死水一样,连鱼都没有办法在里面活,没有人愿意跳到那个死水塘里去,因为跳进去意味着真正的死亡,你除了变成一具僵尸以外没有别的可能。所以这就是心经的这句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真正涵义。

摘自《夕阳问答039》夕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