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希望以最快速的方式成佛。有史以来,总有无数的人希望最好七个月就能成佛。大家看到过密宗密修里的有些方法告诉你,修七个月就能成佛了;或者告诉你可以七年就成佛;或者再慢一点,你七辈子就可以成佛了。这样的佛,一定是一个非常干瘪的佛——他没有丰富的内涵。而我相信这句话本身只是一个营销策略,为了鼓励你。你知道吗?它不是说真的,因为它知道你是一个孩子,它完全掌握了你的心理,它甚至告诉你,七天就可以成佛,不用七个月,七个月太长了。七天,你如果闭黑关,七天就可以成佛了,所以它知道你是什么心理。你最好一秒钟就成佛,不用受任何罪,不用再去拐弯抹角的经历这个经历那个,磨练这个磨练那个。你实际上是出于逃避,想要成佛,所以没有问题,你来你来,我这里有七天成佛的法门。所以这是一种营销的策略,禅宗讲的,叫“黄叶止儿啼”的策略。给你一片黄叶,“哦,这是好玩的,你快来你快来,这有一块糖!”,它知道你是个小孩子。
一个佛一定是经历了三大阿僧袛劫——亿万年的时间,他在亿万年的时间,经历了亿万次的人生,他演过的角色是那么的多,你想象得到的,无法想象的,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他都演了。
据说,近代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成就者,他成就以后完全隐没了自己的身份——他开始在餐馆打工,几年以后,又学会了开车,开始成为长途汽车司机;他做过乡村教师、做过牧羊人,几乎做过了所有可能的工种,全做了。而他是一个伟大的智者,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他那一世的生命特别的长,因为内在修证的原因,他活了很久。在那么久的生命当中他一直隐藏自己的身份,也许你觉得这很不应该,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应该出来,为什么要隐居呢,应该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教导众生,创立一个教派,一个宗派,至少创立一个学说,最低的这个标准,至少应该写本书出来。但他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什么也没干。刚才讲的那些事儿,他一个也没干,却干了很多看起来好像根本无关紧要的事儿。
《阿弥陀经》里讲到,法藏比丘的因地也是做了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这些经历最后的一个总结是:他以如此的行为庄严了净土。这个伟大的成就者,他也以一生如此的行为,在庄严未来的净土。他所有经历的,意味着在未来某个片刻果实成熟的时候,他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没有白费的人生,你曾经经历过的一切都会丰满你。
龙树在《大智度论》里面提到,他说实际上《阿弥陀经》里面的西方净土还不是最好的,类似法藏比丘这样的人,有许许多多——他们都象法藏比丘这样,甚至创造出的比法藏比丘创造出的那个西方净土更好的世界,而有很多,这一点在龙树的《大智度论》里面提到过。
这个宇宙极其的丰富,你体验到丰富的程度,决定了将来你会成就的丰富的程度。所以为什么那么着急呢?为什么不像那个人一样,多体验一些呢?这样你的未来会变得更丰富。所以这跟在家出家,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了,这跟你是否去体验直接相关,你可以体验所有的方面。而在这一生中,除了尽可能多的体验以外,你应该演好你自己,那个特定的角色,充分的体验你的生活,充分的体验你这个演员,要把你自己演的够好。
前几天正好有一个学员提到,他家里的家人重病,查出来癌症,觉得一下子慌了,整个人就完全慌乱了,最亲密的人得了癌症。越是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能够演好你自己,就越能够帮助身边的人,这是我对他的一个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危机的时刻,首先,要帮助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必须把自己的这个角色演的足够的淡定,足够的清澈,足够的完美。如果你没有慌乱,依然安住在某个清明的状态下,那么这种清明本身将帮助周围的人。
做一个演员实际上是一种本事,这种本事不会天生就来,它一定是经过磨练的,它要经过很多人人事事的磨练,非常美妙!如果它真的是一场戏,你不会觉得它是空虚的,不会觉得它是没有意义的,不会。如果它真的是一场戏,你会觉得它非常美妙!因为每一个演员都在那个场景里吸收到了养分。如果你做过演员就会知道每一场戏都让你变得丰富了,那种体验实际上会让你少走很多的弯路,它是一个捷径。你觉得自己演了那么多的角色,那么多的人物,好像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正好相反——你演了那么多的角色,那么多的人物,是走了捷径。那些领悟如果是依靠别的方式有可能要花成倍的时间,那些领悟如果是来自实际亲身的接触,那么那个领悟将会来的快,而且来得深的多。所以实际上生活已经给了你一个最快的成长的方式,上帝没有欺骗你,祂并没有成心要你绕远路。祂实际上给你的道路是非常快的进化方式,所以千万不要说你讨厌做演员,讨厌为什么还要演这么多的戏。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如果你真的尝到了做演员的美妙,会觉得非常有乐趣,继续做一个演员。
摘自《夕阳问答036》夕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