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字——孔子讲的这段话——蛮长的,尤其的长。这个叶公子高受皇帝派遣出使齐国,这个差事一定不是个好差事,一定是个遭罪的差事。所以叶公子高非常担忧:无论怎么样,我去不去或者我去了成不成,我都会受罪。所以他就为难了。这就是他到孔子那儿去求教的原因。也许大家也碰到过类似的事,你在人世间行走,一定会碰到像叶公子高这样的事。也许是单位里的事,也许是公司里的事,也许是家里的事,无论你怎么做,你都可以预料,不必说你做坏了搞砸了,即使你做得再好,你都会倒霉。这样的事情大家一定在生活当中碰到过,叶公子高这样的遭遇很普遍,无论怎样你都会倒霉。所以叶公子高就问孔子怎么办,孔子讲了一大堆,真的讲了一大堆,而且这一大堆文绉绉的,非常文绉绉。也许你看了就糊涂了,他不讲也许你还没那么糊涂,但是他讲了一大堆以后你一定糊涂了。
大家看他末尾的一句话,“至于顺应自然而使心志自在遨游,一切都寄托于无可奈何以养蓄神智,这就是最好的办法。”孔子的这种语言方式,非常像克里希那穆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克氏的书,克氏最著名的书,叫《最初和最终的自由》。这本书是克氏所有书里边最最经典的一本书。大家可以去买来看。你会发现当你看这本书的时候,克氏的语言方式、语序方式,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他在这本书的每一个篇章里边,都会有这样的特点。什么特点呢?如果你从第一句话开始看,渐渐往下,越看越深,而当你越看越深的时候,你会越来越糊涂。因为他的逻辑非常的深奥,克氏的头脑是如此理性,他的逻辑非常深奥,深奥到像数学公式一样。所以你要跟上他的思路很难——他的节奏往往常人跟不上。所以当你看他的这篇文章,你从头开始看的时候,一句一句往里看的时候,他好像在探索,在捉迷藏。你看他的大标题的时候你觉得很明白——大标题我一看就懂。但是你看里面具体的讨论、探索式的这种讨论,越看越迷糊,越看越糊涂。几乎所有跟克氏对话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说到后来,他不知道老克到底要说什么,他完全听晕了,迷糊了。而最后,克里希那穆提总是会在他文章的篇末给出一句总结——这句话的总结往往是最关键的、最经典的。因为你看不懂全文,所以他最终给了你一个总结。孔子也用了这样的方式,因为你看不懂全文,所以他在这一段的篇末,给了一个总结:你只要顺应自然,心志遨游,寄托于无可奈何,以蓄养神志,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你为什么这么在意别人的认同,别人的回应呢?别人怎么回应——别人会骂你,还是会感谢你,还是会说你好,说你坏——一点关系都没有,随它去!即使别人说你这个事做得太烂了,没关系,随它去!关键是你自己的感觉好不好。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自己的感觉好不好,这才是真正的重点。别人是不是说你好、说你不好,都是没关系的。别人很忙,他的一句好、一句不好,没有任何的分量!你不必在乎,其实他也不在乎你。当你非常在乎别人的眼光的时候,你想多了。其实别人一点都不在乎你的眼光,他并不在乎你说的这件事,他也不在乎你这个人,他其实就那么一说。所以你自己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更重要。
而你当时是什么感觉?如果你看到孔子的最后一句话,你要“顺应自然,心志遨游,以蓄养精神”,你是什么感觉?那些话也许从字面上看,你完全同意,“顺应自然”啊,“心志遨游”啊,“蓄养精神”啊,甚至行动上你也可以照着做。但是我觉得孔子的这三个词不足以描绘这件事。为什么这么说?我的一个主观的感觉是,这三个词,远远不能表达那种要达到的状态。
摘自《庄子耳语017》夕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