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智者几近于死,好发人之私也。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故事——《人间世》。

颜回有一次拜见老师仲尼,请求同意他出远门。孔子说:“你去哪?”颜回说:“我到魏国去。”孔子说:“去魏国干什么呢?”颜回说:“我听说魏国的国君很年轻,办事专断,轻率处理政事,却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轻率的役使老百姓大量死亡,死人遍及全国,就好像大泽中的草芥一样,百姓失去了可以住的地方。我听老师说,治理好的国家可以离开它,治不好的国家要去那,就像医生的门前病人多一样。我希望根据老师的教诲去治理魏国,让他逐步恢复元气。”

孔子说:“你恐怕去魏国要遭到杀害啊。推行大道是不宜掺杂的,掺杂了就会事绪繁多,事绪繁多就会心生扰乱,心生扰乱就会产生忧患,忧患多了也就自身难保,何况拯救国家。古时候修养高尚的至人,先是使自己日臻成熟才去扶助他人。如今在自己道德修养还没有什么建树的时候,哪有什么工夫到暴君那里去推行大道呢!”“你懂得道德毁败和智慧表露的原因吗?道德毁败在于追求名声,智慧表露在于争辩是非。名声是互相倾轧的原因,智慧是互相争斗的工具。二者都是凶器,不可将它推行于世。”

“你去魏国等于是要表露你的道德情操多么的高尚,要去教导它,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凶器。一个人虽然德行纯厚诚实笃守,未必能和对方声气相投。你好像德行很厚但人家并不买你的帐,一个人虽然不争名声,未必得到广泛理解。勉强把仁义规范的言辞述说于暴君,就好比用别人的丑行来显示自己的美德一样。”

这就是老子曾经警告孔子的。有一次孔子去见老子的时候讲了一些话,临走的时候孔子就请老子留个赠言,老子别的没说,说了一句话,说“聪明智者几近于死”,他说一个聪明的人啊 离死很近,为什么?“好发人之私也”。他非常善于看穿别人的弱点,而且去说,他不仅看穿它而且说它,叫“好发人之私也”。这种人啊,死得很快,他好像很聪明,好像你魏王不好,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我一定要来纠正你,这种人死得很快。

所以孔子的意思就是,你这样去就等于是用你的美德来显示他的丑陋,你没有给他台阶下,你让他自觉难堪,他就会愤怒,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害人,害人的人一定会被人所害,所以你恐怕会遭到别人的伤害!魏王肯定会杀了你。况且,假如说魏君好贤能而讨厌恶人,那么,哪还用等你去呢?你真去了魏国也只能不向魏君进言,否则你一谏言他马上抓住你的把柄跟你辩论,马上弄得你眼花缭乱、洋相百出、自顾不暇、颜面扫地,以至于只能够被迫的俯就,认同他的行为。这就叫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就叫错上加错。孔子这个批评非常犀利。你一次依顺了他,以后就次次依顺他没完没了,假如你不次次顺从他,你想进言,偶尔进言,那么你一定会死在他的面前。

“从前,夏桀杀害了敢于直谏的关龙逢,商纣王杀害了力谏的比干,这些贤臣都是因为他们非常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臣下的对于人君的爱,以臣下的地位违逆了国君,所以国君因为他们道德修养高就排斥他们、杀害了他们。这实际上是因为喜好名声。这个叫不识时务,认为自己有很高的道德,所以“我可以来教导你帮助你”,这个叫很不识时务。”

“当年帝尧征伐丛枝和胥敖,夏禹攻打有扈,三国的土地变成废墟,人民全部死光,国君自身也遭受杀戳,原因就是三国不停的使用武力,贪求别国土地。这些都是求名求利的结果,你没有听到过吗?名声跟实利,就是圣人也不能超越,何况是你呢?虽然这样,你必定有所依凭,你就试着告诉我吧!”

孔子讲的这段话真的非常非常厉害,太高明了。所以像颜回这样的一个人,他自认为有道有德,所以要去帮助那些无道无德的昏君,谁知道只不过去送死而已,并不会对这个世界有任何的帮助。

“那么孔子就问颜回,你怎么看呢,你有什么说法呢?”颜回说:“我以外表的端庄内心的虚豁,勤奋努力终始如一,这样可以吗?”孔子说:“这怎么可以呢!魏君暴烈盛气露于言表,喜怒无常,人们都不敢丝毫违背他,而他也借由人们的的压抑来放纵他的欲望。这真可以说每日用道德来感化都不会有成效,何况用大德来劝导呢?他必将固守己见而不会有丝毫改变,表面赞同但内心却不会对自己的言行作出反省,你的想法怎么可能行得通呢?”颜回说:“那我就内心坚持纯正外表曲就,这样总可以了吧?”孔子说:“这怎么可以呢,即使这样也不过如此,怎么能感化他呢?你实在是太执着于自己内心的成见了。”颜回说:“那我就没有办法了,冒昧请求老师教一个方法。”

我想起来圣经里耶稣讲的一句话,他说:“不要把珍珠丢到猪的面前。”颜回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把一颗珍珠丢到猪的面前,你以为那个猪会看重你这颗珍珠吗?不会的。它看不顺眼就把你宰了,就把你杀了,它根本就不当你是个珍珠。所以耶稣也讲过同样的话,而且他讲这个话也是批评他当时的门徒,所以看来门徒都差不多,都会有同样的思想,就认为自己很清高要去教化圣君,实际上是送死去了。

孔子说:“好,你要这样办,斋戒清心,我将告诉你!”颜回说:“我家里穷啊,没有酒没有浆、不吃肉已经几个月了,我这样可以算斋戒了吧?”孔子说:“这只是祭祀前的所谓斋戒,不是‘心斋’。”

那什么是“心斋”?孔子说:“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思,不用耳朵去听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只有用凝寂虚无的心才是虚弱柔顺而能应待万物的,虚无空明的心才叫‘心斋’。”颜回说:“当我禀受了‘心斋’,我便顿时感觉不到曾经真实的颜回了。这可以叫做真实的虚无空明的境界吗?”孔子说:“你对‘心斋’的理解十分透彻啊。”

好,这个里面就有一个要点了,什么要点?颜回说:当我进入凝神虚无的境界我就感受不到那个真实的颜回了,这才是真正的心斋,这意味着他已经放下了那个影子,你现在一直认同你的这个肉身是你,其实它是影子而已。

当你回到这个虚无空寂的境界,你忽然发现这个肉身仅仅是个影子,他不是你。你现在回到了你灵魂的真实状态,你内在的那个源头实际上是虚无空寂的,当你来到这个虚无空寂的状态的时候你才能领会什么是你的命运。

所有的人都领会不了他的命运是什么,他只能靠猜,靠算命,想知道他的未来是什么。但根本不需要算命,也不需要猜。当你心斋,你回到那个虚无空寂的状态,你回到不再认同你肉身的这个影子的状态,忽然,你就达到了你的大我——你的灵魂的深处。你忽然能够在虚无的状态下感应万物,感应到所有的一切,包括你的方向。 

所以孔子赞叹颜回达到对心斋的理解十分透彻,孔子说:“看一看那空旷的环宇,空明的心境顿时独存精白,而什么都不复存在。”当你达到了这个空旷的环宇心境独存精白,精是指祂是纯粹的,白是指祂是光明的。你的心达到了禅宗讲的“灵光独耀, 迥脱根尘”的境界,独立而又光明的境界,那是一个空虚、空旷、辽阔、浩瀚的境界。那里什么都不存在,但它却是一切吉祥之事都凝聚的地方,所有吉祥的事都从这个境界里出来。倘若你能够这样,鬼神都将会来归服,何况是人呢;倘若你能够这样,万物都将会来归顺,何况是人呢?所以当你处于这个灵虚寂静的境界,那么也就不需要去魏国感化什么魏王了。所有的万物应该来的自然会来,不来的你也用不着去感召他。

不要把珍珠丢到猪的面前。来的人都是该来的,连鬼神都会来。所有该来的都会来,你并不需要去说我要到外面拿个大喇叭,我要去感召世界,没有必要这样做。所以这一段特别的精彩,尤其是孔子最后的这一段,所谓的“心斋”。当你“心斋”了,即使鬼神都会来归服你。

一旦一个人达到了这个虚灵辽阔的境界,即使鬼神都会来归服你,这是孔子包括道家庄子、老子这些古人都讲过的话,祂是一种内在的德。你一旦有了这个内在的德,整个世界都会来,你也用不着到什么魏国去了。所以,这就是孔子教颜回的方法。

摘自《庄子耳语016》夕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