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问答》夕阳讲解 005 自由问答(101-115)

问答记录101-115

101.问:昨天的《瑜伽经》提到南传的四果,提到了南传四果只用了止息,止的方法,没有观,那么这个南传的四果难道是假的证悟吗?是否是我听错了?

答:确实是你听错了,因为昨天我们讲到的是南传的四禅,而并不是四果,四禅跟四果是两个概念。昨天我们讲到的是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是四个禅定的现象,禅定——从初禅到四禅,但是南禅的四果就完全不一样。四果是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在南禅四果里面,你要证悟到初果,几乎用不着任何深的禅定,曾经在南传里边有这样的说法——证到初果只需要初禅以前的近行定就足够了,也就是说它对止的要求,实际上非常低。仅仅是初禅还没有到的近行定,就足够让一个人证悟初果。

初果的意思就是断身见,也就是禅宗里面提到的透三关开悟——是一个最初的开悟,那个最初的开悟就是初果的经验。但是一个人仅仅是开悟,是远远不够的。你会发现即使是一个意识上达到源头的明亮的人,他的习气仍然存在、他的各种各样习惯性的倾向仍然存在,所以在禅宗里面被称作习气未断——各种习气还是在的。但是这个时候你并不需要对这些负面的东西、这些习气做任何事,你仍然安住在因果的超越里,你只需要安住在这个超越里,你只需要超然的看,然后这些习气、这些原来潜藏在你的思想深处的这些习惯、这些性格会渐渐的变淡了,因为没有人再去滋养它,你现在完全跟它分开了,你只是看着它习惯性的再一次出来,你没有认同它,因为它出来以后就自己流过去了。一次两次的流过去以后,它这个循环就变得越来越淡,就好像一辆自行车,没有人去踩它了,那个轮子还会继续往前转一段时间,因为那个惯性还在、习惯还在;但是当没有人给它,持续的动力的情况下,它就会越走越慢,最后就没有了。

所以南禅的二果斯陀含意味着贪嗔渐薄,你的贪心、你的憎恨心变得越来越薄了、越来越淡了,这个时候你就达到了二果的程度。到最后,你的贪心、你的嗔恨就完全没有了——就是三果,所以三果叫贪嗔泯灭,它们完全没有了,没有可能再升起来了,但是还有一样东西还在,就是贪嗔痴里面的痴也就是那个最后的无明、最后的一丝灰暗、灰色——当你安住在这个超然的经验里越来越稳定的时候,连最后一丝可能的灰色都没有了,你现在是百分之百在明亮里。也许还剩下百分之一的灰色、没那么明亮,但是到最后,这百分之一都没有了,这个时候就是彻底证悟了四果。

所以我们要搞清楚南禅的四禅和四果。南禅里面初果的经验,我们刚才提到它只需要初禅前面的近行定就够了,它对禅定的要求很低。南传当你证入四果的时候,你会自然的进入某种深度的禅定,这个禅定已经很难用前面的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来形容了,因为它不属于同一个性质,它是既有止又有观的一种定,所以大乘把证到了四果的这个人的禅定,并不叫做四禅,而叫做如幻三摩地,它是一种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感觉就好像看着一个梦一样,进入这样的一个三摩地的经验,他彻底的超然了,所以四果达到的禅定,实际上无法用四禅来形容的,因此四禅跟四果的经验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02.问:四禅是必须的吗?

答:四禅并不是必须的,你完全可以直接从近行定证入初果,先证到那个源头,然后在那个源头的超然里,变得越来越稳定,你自然就会自动的上升到二果、三果、四果,所以,四禅的这条道路并不是必须的,它是一个走禅定为先的道路;而你发现四果的道路,却是一个走圣观为先的一个道路,它是以观为主的,而四禅却是以定为主的,所以它完全是两条道路,虽然它们最后的终点有可能会相互吻合。如果你是证到四果,你一定会进入某种禅定;但是当你证入四禅,你不一定会升起观照,因为四禅的经验太静止了,它已经止到了一个极限,这个时候反而升起观会显得非常的困难,因为没有东西可以从这个彻底的宁静里再生长出来,所以一个人极有可能被禅定困住,因为禅定是一个极大的内在镇定的现象,你有可能在禅定里无法再升起任何东西,包括观,所以这个是禅定的一个危险。

103.问:四禅没有呼吸,四果有呼吸吗?

答:四禅是一个有出有入的禅定现象,你在进入四禅的时候,你的呼吸一定会停止。但是四果并不是一个有出有入的现象,你一旦证入四果,即使死亡也不能中断你的体验,四果是一个意识本身的经验,它并不是一个禅定的经验,所以无论你是睡着、是清醒、是进入禅定或者没有进入禅定,你都是四果,如果你已经证到的话。它是一个意识品质的一个现象,并不需要你去操作它,即使死亡来临,也没有办法改变四果的状态。

104.问:可以理解为四禅主要是肉体的体验,四果是意识的体验吗?

答:可以这样说。四禅相对来说是一个人为提高意识频率的经验,你在四禅里会一层一层的提高你的意识经验,以至于你在四禅的经验里,会一层一层的看到属于那个频率的层面,各种各样的天堂的层面。

四果的经验,并不是让你意识的频率升高,四果是直接让你的意识找到那个原点、找到那个源头。从初果开始你已经找到了那个源头,你越过了所有的中间层。美赫巴巴曾经提到过,意识一共有七个层面,从一到六都是各个频率由低至高的意识层面和意识经验,只有第七个层面是最终的——上帝的层面、是永恒的层面。

有两种方法可以使你实现最终的那个。一种是从第一个层面开始,也就是从禅定开始。你从禅定开始,你将会一层一层的经历这每一个层面、这意识的前面六个层面,其中,初禅的经验跟第一个层面是完全对应的。一个人,实际上四个禅定里面最难进入的反而是初禅,一旦你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就显得比较容易,但初禅会最难。美赫巴巴曾经提到过,初禅是跨越物质经验的一个体验,所以它显得尤其的困难,你必须在一堵极厚的墙上面钻一个很小的孔,哪怕它只有钢笔那么粗的一个孔,你只要钻通它,这第一个层面的经验就会实现,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往往初禅必须反复、重复一个固定的东西,无论这个固定的东西是你的呼吸或者说是一个固定的词眼比如说南传经常用Buddha(佛陀),你反复的在心里念诵这个词眼或者反复的注意你的呼吸的进出——它必须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甚至可以比钢笔都要细,哪怕是一根筷子或者一根针都可以,你必须通过这个极细的地方拼命往里钻,一直钻到你把那堵很厚的墙钻通,你就进入了初禅的体验。一旦进入初禅,二禅、三禅都显得非常容易,并不是很难的,因为初禅到二禅、三禅之间没有那么厚的墙了,它们之间的墙几乎是透明的。当然我所说的墙只是比喻,并不是真的有什么墙。所以你可以通过止的方式,从初禅开始一点点走进去,走到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第三个层面,一直到第四个层面,也就是四禅的层面,对于一个修止的人来说都并不是很困难,除了初禅困难一点以外。

从第四到第五个层面变得非常困难,也就是一个达到四禅的人,他要开始产生一个观力,变得尤其的困难。四禅是太安静的一个体验,他无法升起任何的东西。所以从第四个层面向第五个层面的跨越,变成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它是水平世界向垂直世界的一个跳跃。这个跳跃实际上就是禅宗的破参的经验,第五个层面的经验,一个突然间从禅定里迸发的经验打开了。禅定就好像是一个越关越紧的容器,当你达到四禅的时候,这个容器所有的缝都被关闭住了,密封了,现在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打扰你了。而从第四个层面进入第五个层面意味着你将彻底打破你的缸,彻底关闭你的缸。一瞬间,使它全部的敞开。你花了这么大的力气,你花了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把你的缸越修越好,越修越好,把所有漏空气的缝都给弥补上了。但是当你要跨入第五个层面的时候,你必须一击就把这个缸全部击碎,而且是从里面击碎它,并不是从外面。你突然间从里面把这个缸,这个完全封闭的缸全部打碎掉,整个天空就显现了。这就是从第四个层面跨越到第五个层面的难度,它变得非常的困难。你突然间就有了一个第五层面无限扩大的经验。这是禅宗初关的经验,也是心轮的经验。你在这个经验里会变得无限的神醉,无限的宽广,就好像一个人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天空是蔚蓝的,阳光是灿烂的,一切都无限的美好,美好得简直超出了言语。第五个层面这个扩大的经验非常令人满意。然后从第五个层面到第六个层面并不是很大的困难。在第五个层面里,你实现了空间的跨越,无限的扩张,当你上升到第六个层面的时候,你开始在所有你这个扩张的空间里,你所有其间、所有的意识心灵产生了联结。你的意识不仅仅跟物理世界联结了,而且是跟心灵世界完整的联结了,也就是在第六个层面,你可以任意的感知到你扩张范围内每一个人的思想,而且你能够调整它,你能够影响它。这就是第六个层面的经验。然后真正的跨越就来了。从第六个层面到第七个层面,变成是最难的跨越。因为现在连向上的尺度都没有了,如果从第四个层面往第五个层面跨越是一个垂直的尺度存在,那么你至少可以通过跳跃,向上跳跃来实现它。但是从第六个层面到第七个层面,你连这种有形的尺度都没有了。它是一个神秘的现象,只能说它是一个最终的神秘。你突然间从无限的扩大一下子就破碎了,整个宇宙都破碎了,像一个梦的碎片一样。你曾经扩大到无限的宽广,无限的空间,现在这个空间突然间以更深的层次破碎,突然间你回到了某一个源点,无法形容的源点,一个真正的起点。所以他们说整个宇宙是从一个奇点爆发出来的,而你再一次回到了那个意识的起点,那个无法形容的,这完全是一个神秘世界。你可以以这样的方式,从初禅从第一个层面开始一层层向上升,这是第一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是你可以绕过第一到第四个层面。美赫巴巴曾经提到过,一个人有可能通过突然的顿悟直接进入第五个层面,也就是禅宗的所谓的开悟,这就是南传所谓的初果。你突然间在领悟中就一下子实现了这个经验了,实现了源头的经验。你的意识突然间跟源头的明亮合一了。但是在这种合一的情况下,你完全是没有定力,或者是你的定是极浅的,连初禅都没有到,也许只有初禅前面的近行定。

所谓近行定的意思,就是类似于你现在注意呼吸的情况下,你如果注意鼻子的呼吸或者你在做以太身冥想的情况下也可以。你突然间觉得你开始渐渐的淡忘了外在的世界,渐渐的淡忘了周边的环境。你的注意完全集中在你的呼吸或者丹田的热上面,你开始有某种自然的沉醉的定力,类似这样的定,就是近行定。其实没有到初禅,它连初禅都还没到,它还是比较浅的定。你如果拥有这样的定的深度,近行定的深度,你进入初果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你可以在这样的深度里突然领悟到那个源头,完全可以。一旦一个人直接领悟到了源头,也就是进入了第五层面,它就可以从那里继续上升。但是它完全没有一到四层面的经验,也就是一个达到最初开悟的人是没有层面经验的,他无法看到天堂,无法拥有神通。一个达到第一到第四层面的禅定者,他却拥有相应的神通。因为第一到第四层面实际上就是各种各样非物质的层面。到达第四个层面的时候你将拥有最大的神力,第四个层面是头脑的顶峰,无论你想象什么都会立刻实现,即使想象你行走在水面上这也是非常轻松的事,你就真的能行走在水面上。所以第四个层面来说一点困难也没有。但是一个达到初果的人,达到二果的人,达到三果的人,他们都没有一到四层面的经验。一直到三果以前,你是不可能有任何层面经验的。所以禅宗里提到,一个开悟的人他有可能在很久的时间内都不会获得神通,除非他证入四果。你在证悟四果,证悟第七个层面的一瞬间,就会拥有所有一到六层面的全部力量。

我记得佛经里曾经提到过,佛陀在菩提树下天快亮的时候看到北斗七星突然间豁然大悟。但是他在他豁然大悟的时候并没有拥有神力,他是在第二天再次进入禅定的时候,所有这些层面一层一层的显现。他开始拥有所有一到六层面的力量。所以除非一个人在开悟以后,在实现初果以后,他最终达到了四果,在这之前他不会有任何的神力,他也许有一些灵感,但是那算不上真正的神力。你在二果、三果的时候有可能有一些灵感,有可能有一些直觉力,也许也很准,但是那个不能算。

这个大概是四果和四个层面的一些情况。

105.问:意识内化冥想到什么阶段会有喜悦的感觉?

答:你在意识内化冥想当中,一旦你的能量被提升到了头部,你会自动的产生喜悦,而且是生理性的。你会莫名其妙的感受到喜悦,毫无理由的。你的能量一旦被融入、被压缩到头部的中脉中,一定会有喜悦,而且一定会有明亮。这几乎是一个机械的现象,它注定会有。

106.问:初果以后怎么到二果、三果?有什么法门吗?

答:初果以后就不需要任何的法门了。所有的方法都是让你实现那个初果的源头的经验。一旦你有了那个源头的经验,那么所有的方法就都可以抛弃了。你只需要安住在源头,只需要超然的看,没有什么再比超然的看更有效,其它任何的方法,人类世界所有宗教曾经创造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它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超然的看。到了这一点以后那个方法就需要扔掉。就好像你在过河,那个船是为了让你过河的。但是一旦你过了河,你没有必要把船顶在头上。你用这些方法一旦实现了超然的看,那么这些方法就可以放下了。你只需要超然的看,然后你那些习气,那些习惯会渐渐的越转越慢。那些负面的倾向就会越来越挥发掉,你自然的就会进入二果,贪嗔渐薄;自然的就会进入三果,贪嗔永断。最后你自然的就会彻底的明亮,最后一分的无明、灰色都会荡然无存。所以一旦进入初果就不需要别的任何方法。

107.问:意识内化冥想进入二、三阶段需要多长时间?

答:整个意识内化冥想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你并不会花很长时间的。如果你非常认真的冥想的话,基本上两到三个月就会实现。它并不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一件事。

108.问:在以太冥想过程当中经常会身体抖动,有震动,这是什么情况?

答:你在意守丹田的力量的时候,这股能量就意味着你在引导它进入丹田的熔炉。而当这股能量在熔炉当中越来越多的凝聚,那个能量就会发生一些运动,运动意味着震动。你一定会在你身体里感受到,你没有注意过的一些微妙的震动。那些震动的现象是好的。而这些能量可能会自动的来到你身体的某些区域,并在那里产生热,产生震动。这些都是好的。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它。你别去引导它,也别去碰它,但是有一件事必须告诉你,你不要人为的强化那个震动,或者扩大那个震动。你应该什么都不做,让它自然的震动。它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那个震动意味着它在打通某些地方,一旦那个地方畅通了,那个震动就消失了。如果你没有人为的助长它,那个震动就会渐渐的越走越深,有两种倾向,那个震动有可能向外走,本身内在的震动会变得更外化,你开始手脚,整个人开始震动,如果是以这样的方式震动,你应该尽可能的把它放缓,给它再一次回到内在的震动。

因为如果是身体的震动,意味着渐渐能量是在向外扩散,在消耗能量,而你让身体渐渐的停止,那个震动渐渐变得向内走,而向内的震动是好的,它并不会消耗你的能量,它反而会加强你的能量,它会震开你体内的一些堵塞的地方,它向内震动。而你的物理的身体,肉身会变得越来越安静,你的内在的震动越来越深,当那个震动,震的越来越深的时候,你就渐渐无法感觉到它。因为最终的震动是走入中脉的。当一个力量走入中脉,你会变得异常的凝聚和镇定,那个震动如果向外走,你就会越来越巨烈,身体都会开始抖动,而那个震动向内走,就会越来越安静,当它走入脊椎的时候,你就会变得越来越沉静,沉静到呼吸开始变得都很慢。所以你要掌握这个巧门,你不要让那个震动向外发散,而是向内,渐渐的变得安静。在冥想当中,在以太身的冥想当中,或者你是在观呼吸冥想当中,其实是很容易产生热,产生震动,这实际上是个最常见的现象。你要了解怎么样面对这个身体的震动,要使它更加的内化,而不是外化。

109.问:以太冥想以后精神特别好,难以入睡,但是又感觉睡眠不足?

答:你最好在睡觉前不要做以太身冥想,如果你有这样的情况。但是一般的人,睡觉前做以太身冥想,反而有助于他的睡眠。以太身冥想是让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丹田,其实这个对睡眠应该是好的,但是你之所以会这样,极有可能你的内在能量本身就是上升的。当你在注意丹田的时候,你是从高处向下看,意味着你在无形当中使你的能量升起来了,而当你的能量升起来的时候,你的精神就会变得特别的好。如果你有这种能量上升的倾向,早晨起来做以太冥想比较好,这样会变得更加好。

110.问:以太冥想对于身体健康会不会有帮助?

答:以太身冥想实际上意味着你在强化你丹田的力量,而那是元气的中心,它会极大的增强你的体质。它对身体是一个极好的帮助,如果你在丹田中心的能量聚集的足够强,你能够凝聚两到三个月以后,这股力量就会像雷电一样暴发,而且是一瞬间。在道家吕洞宾的《百字碑》里面曾经被提到过。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养气忘言守,)你要养这个气,要忘言的守住它。

(降心为不为。)为不为的意思是无为,你要完全只是看着它,超然的看着它,你用不着做任何事。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无论它是动还是静,你都要随它去,无论它是不是在震动,是不是在发热,是不是在旋转,你都随它去,你只要看着它。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你只要处于不迷的形态,有意识的形态,你只要看着它就可以了。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坎离是阴阳的能量,这个阴阳的能量就开始在你的腹部运动。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达到一个饱和的点的时候,突然间像一个雷声一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突然间这股力量就像白云一样冲上去,这时候到头顶就月窍生阴,一下子就像清凉的甘露撒下来,沐浴式的。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甘露是长生酒。下降的甘露是有长青素的功能的,西方医学也有提到过,松果体分泌的一些腺体是有回春的能力的,所以叫长生酒。

意守丹田,意守腹部能量对身体是有极大帮助,而且它是一系列的行为,一系列的运动,它达到一个足够的点就会雷声霹雳,就冲上去了,甚至于会有甘露撒下来。这一个系列就会自然发生。

111.问:谈到1,2,3层面与美赫巴巴有关吗?

答:1、2、3、4层面就是美赫巴巴亲自讲的,意识的层面,你可以在网上查一下,美赫巴巴在《神曰》这本书讲过意识的7个层面。

112.问:如果意识内化冥想帮人治好了病,这个病的业力会不会转移到老师的身上?

答:中脉首先会帮你自己治好你自己的病,它对身体是有极大帮助,刚才已经提到了,它首先会调整你物理的身体,你的肉身。而当你是通过你个人的努力,实现了身体的健康,实现了意识的上升,意味着你在通过你的努力转化你的业,你的记忆,你的那些未完成的事,所以这并不需要别人来替你承受你的业力。意识内化冥想,在你达到顶轮以后,你自动会产生某些能量,某些意识的能量,而那个意识的能量的确可以照耀黑暗。当你意识的光芒照耀到黑暗上的时候,那个黑暗就会被驱除,那个黑暗就会被点亮。它是一个自然的现象,它是一个自然的法则,它并不是你在逃避业或者抗拒业,它只是照亮了它。

而你是不太可能无缘无故的照亮那些不属于你的人或不属于你的事的,所有来到你身边的人和事,其实也是你吸引过来的。当你照亮他们的时候,也是业力的一部分。所以并不存在你在替他们承担业,没有这个问题。如果他正好走到了你身边,你用你意识的光芒照亮了他,你其实是帮助了他。就好像那些来到耶稣的身边,并且耶稣治好了他们的麻风病,治好了他们的残疾,治好了他们的手和脚。其实耶稣并没有承担他们的业,而是那些人他们有那个因缘来到耶稣的身边,并且都是匹配的。一个像耶稣这样的人,也是不可能有意的去做那些没有必要的承担业的行为。因为有时候痛苦对你是一个帮助,一个成道者完全可以看得出这一点,他也许一眼就看出你需要这个磨难。所以他做的事情,无论表面上看上去怎么样,都是有内在的原因的,并不会无缘无故去承担别人的业。

113.问:听说越深的禅定越危险。

答:禅定的确有一定的危险,它的危险并不来自于禅定本身,它是来自禅定所进入的层面。所以这一点美赫巴巴也提到过,他说一个大师有时,会有意挡住你的眼睛,让你不要看见一到四个层面的任何东西。你如果一旦在禅定里看见一至四层面的天堂,你是很难摆脱那个诱惑的。那个天堂的美远远超越了人类的想象,即使那个天堂里一个最微小的生命,都会立刻让你神醉,而且那个神醉有可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曾经有印度的Master,那些迷醉在这些天堂的经验里,持续了三十年四十年都沉醉在那个经验里,都无法打破。美赫巴巴一生做过的最伟大的事就是,连续四十年当中,在全印度寻找这些神醉者,并且把他们从那个神醉的经验里拔出来。这就是禅定的危险。并不是禅定本身有危险,而是禅定达到的那些层面会迷住你。

114.问:坐化是怎么什么回事?

答:密宗里有虹化的经验。其实虹化的人必须是一个达到源头的人,而且初果也太浅了,它几乎必须达到四果。一个人在四果的经验里,他的身体跟存在是彻底融合的,以至于在他死亡以后,身体自然的分解,直接分解成光和声了。所以虹化往往会有巨大的声音,并且伴随着这个巨大的声音,身体在莫名其妙的化作光,剧烈的缩小。这个经验——虹化的事非常神奇,一个四果的人是有这个经验的。经典上记载阿难圆寂的时候,他是进入禅定,身体飘到河的中央,然后整个身体全部化作光芒。这个基本上是要到四果才可以有真正有坐化的能力。而你在禅定中你也可以坐化,这个坐化是另外一回事,没法虹化,但是能够坐化。一个有很深禅定经验的人,一个达到四禅的人,他可以随时坐化。

115.问:意识内化冥想是否跟慧根和年龄有关?

答:如果你的年龄超过四十岁,那么对于上升的能量来说,的确是一个损失,你会打一些折扣。你的能量比二十岁的年轻人要差的很多,你的脊椎骨的活力也比二十岁的年轻人要低很多。越年轻意味着你的脊椎的活力越高,而能量上升的强度跟顺畅的程度越大。这个中脉跟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说年纪大了就不能学中脉,年纪大了仍然能学中脉,只要你的身体是健康的,只要你开始学会累积你的能量,你一样可以打通你的中脉。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吕洞宾,他学道的时候,已经三十好几了将近四十了,跟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有关,这个才是真正的重点。所以年纪大跟年纪轻也是各有利弊,年轻先天条件好,但是后天条件不好,年轻的人他定性不太深,坐不住,他无法更深的专注;而当你有了一定的年龄,你的专注力实际上随着生活的经历会更加的高,当你随着年龄的上升,你的意识本身就向上走了,你的起点,其实是比年轻人的意识起点要高的。所以实际上这两者是等价的。

至于慧根,我觉得任何事情都跟慧根有关,包括意识内化冥想。即使世间做生意的这样的事,也跟慧根有关,一个人智慧的深度,智慧的程度,其实决定了很多事。但是一个人如果在中脉当中,一旦达到了顶端,达到了明亮,意味着你就第一次打开了你智慧的大门,虽然那扇门,只是开了一条缝,虽然你仍然需要累积更多的体会和经验,但是从那个超然的视觉里面,你可以更直接的经验到那些事,你现在没有必要走很多的弯路了,这条路现在已经变得笔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