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耳语》夕阳讲解021-庖丁解牛的境界.诗和远方.删除当下

我们今天讲《庄子》的这一段。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这段当然是很有名的了,这是《庄子》里面最最有名的句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生命是有限的,知识却是无垠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那势必要失败,体乏神伤。如果还是如此的去追求知识的话就很危险了。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一段是《庄子•养生主》里的头一篇,这一小段文字可以说是一个总结性的文字。

我们再来看他的下一篇文字。

庖丁解牛的境界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

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这篇文字就直接是个寓言,这篇寓言大概是中学课本里面一直有的一篇寓言,叫《庖丁解牛》。

如果你看《庄子》的第一段,“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等等这些话,你也许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是当你看了第二段《庖丁解牛》,你忽然好像感觉得到一点什么。他是一个没什么知识的人——厨师、杀牛的,但他讲解了他杀牛的过程以后,忽然文惠君说我终于领悟到养生的道理,这有点让人好像摸不着头脑的样子。然后第二段故事又似乎跟《庄子•养生主》的开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好像没什么关系似的。

如果庄子一开始就告诉你知识是无涯的,你不必去追,你去追你也是失败;你不可能追上它,你不可能了解那么多,它太无垠了。你不可能走到天边,因为天边也只是天边,还有比那个更远的地方,那怎么办?那你到底要干什么?你活着,你作为一个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你要干什么?你要怎么活着?

他朦朦胧胧的告诉了你几句话,什么也没说清,然后他给了你一个故事——《庖丁解牛》。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一个做着最卑贱工作的人,这个工作如果在印度教里面属于最低等的,杀猪杀牛的人,属于贱民。而一个贱民,一个做着最卑贱工作的人,讲了一段话以后,文惠君竟然说我领悟到了养生的道理。他领悟到了什么?如果知识是无垠的,你不必去追,那你还能做什么呢?如果你追求那些知识一辈子,你都无法获得哪怕知识海洋的千分之一,那你活着到底要做什么呢?

忽然,有一个杀牛的来了,正当你疑惑的时候,正当你在做沉思状的时候,正当你托着下巴在思考人生最伟大的哲理的时候,一个杀牛的来了,他在你面前开始杀牛,如此血腥的一件事,如此残忍的一件事。也许你没看过杀牛,但是你一定在视频里面看过杀猪,那是如此残忍的一件事,猪在尖叫。但你在这篇文章里没有看到他写到牛在尖叫,牛似乎没感觉到它被杀。在文章的末尾他说,这个牛体霍然就散开了,然后像泥一样一下子就散成一堆。他杀牛的水平如此的高,以至于那个牛没感觉到,那个牛根本就没感觉到它在被杀,它甚至没感觉到疼痛,因为他每次杀的时候他的刀都在空隙间游走,他从来没有用割的,也没有用砍的。骨节交错的地方只会让他有一丝的迟疑,在一丝迟疑的时候他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轻微,在最后的那个点上,那个牛体霍然而开。真功夫啊!真的是真功夫。

诗和远方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跟远方”,这是近来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也许人们都在向往着诗跟远方,但庄子却说了一句完全反过来的话,庄子说你不要去追求那个诗跟远方,你一定会失败,诗跟远方太多了,多到超出数学的想象,庄子说你要看眼前,不要去管那个远方的东西。你要看眼前,你要像这个庖丁一样,你为什么要追求诗跟远方呢?因为你眼前根本就没有诗。只有一个眼前没有诗的人,他才会觉得他要诗跟远方。据说那些诗人在写出伟大篇章的时候都是他最倒霉的时候,所有那些写出伟大篇章的诗人都是在他倒霉的时候才能写出可歌可泣的篇章。

以前唐朝有一个很有名的诗人,他的诗太好了,非常非常好,但当他30岁以后再也没写出过更好的诗,因为他做官了。30岁以后他开始有了妻子、生了儿子,而且升官了,因为他诗作的很好,所以做了大官。一旦他做大官以后,他再也没有写出过像样的诗,他那些像样的诗都是30岁以前写的,都是他落魄的时候、倒霉的时候、云游的时候、饭也吃不饱的时候,那个时候他有无限的情怀,他的无限的情怀面向远方,他憧憬着未来,他憧憬着诗跟远方,所以他把他的情怀写下来,很多人一看感同身受,我也有这样的情怀,太浪漫了,我向往着那样的生活。

你知道最近那个很有名的画漫画的学校的老头,,他画了很多很有趣的漫画,他的漫画我挺喜欢看的,而且他漫画提的词、提的那些诗句都非常棒。但你知道他所有的漫画都是在他自己家地下室画的——北京的地下室,你知道吗什么意思叫北京的地下室?你做过北漂吗?然后你就知道北京的地下室意味着什么。他所有的画都在地下室画的,而他的画面全部都是草原,陶渊明式的场景,小院子、花园、柳树、花红柳绿,朋友们在喝茶。只有他在地下室的时候,也许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只有一个诗人在落魄的时候,能唱出千古的绝句。但你从来没看到过像庖丁这样的人作出一首诗,或者写出一篇旷世的散文,都没有。他不在乎那个,他的诗跟远方正在眼前,他从来就没想过像许巍讲的那样的远方,那个远方对他没有吸引力,他的远方就在他的眼前,就是那头牛,他眼前的那头牛是他所有的探索,巨大的未知数。他说他从来都不用眼睛去看,他用神去看,他要发现牛皮底下那些牛骨的空隙在哪儿,他甚至要发现在有些空隙很严密交错的地方更小的空隙在哪儿。他可以拿刀尖走到那更小的空隙的地方,他甚至要规划所有的步骤跟篇章,先把大的空隙划开,最后留下最困难的最小的空隙,当只剩下最困难最小的空隙的时候,他一点点的目光专注的动作迟缓的,把最后的一个空隙划开的时候,整个牛就轰然而塌,那个牛甚至也许还在吃草,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被人解剖,它没有感觉到疼痛。他在他的眼前发现了神秘,这就是庄子讲的你不必去远方,远方对你来说没有意义,它仅仅是你的幻想。

当你走到远方以后,你忽然发现老树讲的那句话,所谓旅游就是你去别人已经待腻地方,然后别人到你已经待腻的地方,这就叫旅游。所以当你每到一个远方,你觉得不过如此。如果你走遍了全世界,你忽然发现全世界其实差不多。其实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是一样的,你为什么觉得全世界都差不多呢?因为你的眼睛走到哪儿都差不多。

如果你有庖丁这样一双眼睛,你忽然发现你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变得兴奋,你对任何一个地方突然就有一种热情升起来。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长大以后,忽然发现小孩子在玩蚂蚁窝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但是当你是小孩子的时候,你可以回忆一下,你在捅蚂蚁窝的时候你觉得很有趣,那绝对是一个新鲜的经验,因为你当时有一个全然的热情,一个探索未知的热情。你如果记忆力好,你甚至会发现,你小的时候会非常仔细的观察一个小蚂蚁的那些很小的脚在地上是怎么爬的,它的每一个爬的动作你都会看的很仔细,你几乎拥有一个像庖丁一样的视觉。为什么你长大以后这样的热情就消退了呢,就没了呢?你觉得你都见过了,蚂蚁你见过了,猫也见过了,狗也见过了,各种各样的人你也见过了,你所有的全世界你都旅游过了,你觉得没什么了,然后再让你去,你就觉得不过如此了。

你深陷在你的记忆当中。记忆里有一种陈腐的味道,每一个人的记忆都有一种携带着灰尘的味道。如果你回忆十年前的你,回忆你的小学,你忽然发现它们有一种灰尘,那个怀念里面、那个怀旧里面有一种灰尘的味道。如果一个人特别怀旧,不舍得放下这些记忆的话,这意味着他在现实生活当中不那么满意,所以他才会一再一再的回忆少年的美妙时光,这跟向往未来的诗跟远方意思是一样的。你要么回忆过去——怀旧,要么向往远方,一个已经逝去,一个还没有到来。你总是在幻想当中,但你从来不看眼前,你看眼前的能力似乎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丧失掉了。

你能够像庖丁一样,回到眼前吗?如果你能回到眼前,即使像杀牛这样卑贱的工作,都能变得充满光芒。当最后的那一刻、那一秒,最后牛身上的那个结节——最微细的那个节,在全神贯注的情况下,在刀尖的碰触下霍然而开的时候,整个牛崩塌的时候,他提着刀环顾四周,踌躇满志,他忽然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作品。所以文惠君说,“妙啊,我悟到了养生的道理”。你只能在你的眼前发现神秘,你永远也不可能在诗跟远方发现神秘,那根本就不存在因为远方不存在,你也不可能在你的回忆当中发现神秘,那已经消逝了,它不会再回来了,所以你只能在眼前发现神秘。

当你在眼前发现神秘的时候,你的生命就被点燃了,只有一个被点燃的生命才拥有活力,这就是养生。当你拥有活力的时候,你将不死;当你总是在过去的时候,你将衰老;当你总是在未来的时候,你将疯狂,你将丧失所有的理性跟智慧。只有你在当下的时候,而且这个当下必须是被点燃的当下,而不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当下。许多人的当下都变得死气沉沉,他们当下变成是一个封闭的状态,这样的当下跟棺材没有什么区别,跟太平间没有什么区别,你的当下必须像庖丁一样!

然后有人问,也许我对杀牛没有兴趣,那怎么办?是吗?你对电脑有兴趣吗?你此时此刻眼前正有一台电脑,如果你对屏幕有兴趣,如果你对屏幕里出现的内容有兴趣,如果你对方程式有兴趣,如果你对101010所有的电脑内部的这些构造有兴趣,它就会成为你的牛。

最近我在微信上还看到一位摩西奶奶,她的老伴去世以后,她就用他老伴留下来的一个房子,开始养花,她养了一院子的花,还有猫、狗。她甚至开始画画,她八九十岁了,开始画画。她的花养的那么的好,每朵花都好像赋予了生命力,她画的画也非常好,非常棒。所以在任何一件事情上,你如果能够专注的走进去,忽然,你就发现它其实很有趣,真的很有趣。

我完全可以理解庖丁的那个体验,那个体验一点儿都不亚于现在的年轻人打游戏的那种兴奋。因为每一头牛都是不一样的,它就好像游戏里面的通关。每一头牛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庖丁解这个牛的时候,他没说杀这个牛,他说是解这个牛。他在每一个骨关节,每一个关节,要解开那个关节的锁,就好像在你打游戏当中通关一样,他先解那些大的锁,最小最小的锁他摆在最后,而且他要每一个锁——大锁小锁都匹配好,因为他不能让一头牛半边先塌下来,另外半边还活着,所以他一定是匹配好的。他一定经过缜密的心思,大锁解开以后,让这个牛没任何感觉,中锁解开以后这个牛依然没任何感觉,到最后小锁全部解开,只剩下最后一个锁的时候,这个牛依然没任何感觉,在最后那一下——千钧一发的那一下,他解开最后的那个锁,整个牛轰然而塌,所以这个牛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死亡。而每头牛都是不一样的,每头牛解锁的方式一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可想而知他经过了十九年,他解锁了这十九年的牛,他一点都不会觉得重复,不会觉得无聊,他就好像在打游戏一样,他每次都在通关。

所以,一件事如果做到极致,你就会发现它很有趣,非常有趣,而且这个趣味是没有底的。从来也没有一个人说过,我眼前探索的东西已经终结了,我不需要再探索了。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从来就不可能发现他有终结的那一天,他总是变得无穷无尽,而被你探索的那个事物也忽然活起来了。

所以你也许问那头牛怎么办?那头牛忽然发现自己身体没了。你知道吗?如果你是庖丁,所有被你解的那些牛都获得了解脱,它一定跟庖丁产生了某种连接跟共振,否则它不会那么乖乖地站在那儿。据说,有的人可以催眠动物,让动物乖乖的站在那儿,他一定跟它产生了某种连接跟共振,他不是说真的用了催眠,不是的。而庖丁在解牛的时候,他一定跟那个牛已经一体了。所以,他不是在解牛,他在释放它。他释放了那个牛,让它从那个牛的躯体里、肉体里出来。庖丁的专注一定在某种程度上,也渗透到了这个牛的灵性上,他们一定有一个相互的默契,所以庖丁的振动,一定也影响到了这个牛。所以当这个牛从它的肉体里释放,它也一定会感觉到某种扬升。

这件事,庄子也许在文字里只讲到了庖丁解牛的物理的那个层面,但正如我刚才说的,如果你深入进去的话,它可以走得更深、更深、更深,它不仅是物理的,它还有以太的层面,它还有灵性的层面,它有更内在的层面。而这些层面超乎了人类的理解,所以庄子没有提,他不提,但一定有!

我主观地相信,庖丁是知道这一点的。古人那么的聪明,如果连文惠王都能够看出:“哇!这里面有养生的道理。”那么庖丁一定也知道。他不仅理解这头牛的肉体,他一定也感知到这头牛的心灵,他只是不讲,因为它超出了视觉物理的现象,他不讲而已。他也许会跟他的亲近的传人门徒讲,但他不太会和文惠王讲,他不太会和一个外人讲。你和一个外人讲无法证明的事情,何必呢?但他会和他亲近的门徒讲。他已经不是普通的屠夫了,他已经是个有道的人了,我相信他在传授亲近门徒解牛的道法的时候,一定会涉及更内在的东西,也就是这头牛的升华,他一定会涉及。所以这不仅仅是杀,他不是杀,他已经是解,解牛了,解放这头牛,释放它,它里面涉及的东西可能更深,但是我们在文字里是看不到了。

我们来看第二个故事。

删除当下

了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 

“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蕲,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在《养生主》的第二个故事里面,讲到了秦失给老子去吊唁,哭了两声就出来了,所以别人就不太满意,你这个好像是敷衍了事的样子。秦失说,你不了解啊,这才是生命的真相,你们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的。

这个故事好像跟前一个故事听上去没什么太大的关联,但这句话却道出了那个秘密,也就是你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的。你总是抓住眼前的事物。我们刚才一个故事说你不要看过去、看未来,看眼前。但是有一类人,他喜欢抓住眼前的事物,这是第二个错误。

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在预防你第二个错误,他抓住眼前的事物,你抓住你眼前的丈夫,抓住你眼前的妻子,抓住你眼前的美妙的食物——一块巧克力蛋糕等等,你总是想抓住它,你以为抓住它就是当下了。但是秦失说,这是违反常理的,你别去抓住它,你让它自然的来,你让它自然的走,你别想着去操纵它,别想着去让它一成不变。

你为什么哭那个死去的人,因为他走了,他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你不是哭他,你是哭你眼前的生活突然间少了一个人,你不愿意你眼前的生活发生任何的变化。你希望你拥有的那些东西永远属于你,不要变,永远不要变,而有一个东西离开以后你就哭了。不一定是离开一个人,哪怕是离开一个你喜欢的物品你都会哭,因为你不想它离开,所有你眼前的东西你都希望它永远是这样的,永远不要变。如果是这样的话,所有那些被庖丁解开的牛将永远无法离开,永远无法获得超度。那个庖丁一定不愿意让那个牛的灵魂走,当那头牛被完全地解开以后,庖丁一定会把所有的肉再归拢,把它拼回去。他既然可以把它全部拆开,当然有本事把它全部拼回去,再拼成一头牛。但庖丁没有,他只是踌躇满志的擦了擦刀,然后就完全放下了。

如果他跟那头牛的心灵是相通的,当他彻底放下的时候,那头牛的灵魂也将会完全放下它的身体,它将不会再眷恋它的身体,即使它的身体一秒钟之前还在,一秒钟以后已经变成一堆肉,它也会立刻放下它。

据说在西藏有这样的传统,也就是在密宗的传统里面有这样一个说法,当你的一个亲人离世以后,你要立刻、尽快、一天之内就把所有用过的东西分给周围的人,而且最好是素不相识的人,每一个人只能分一样,不能分多。也就是说,让那个离去的人再也找不着他在人世间用过的所有东西,他的衣服、他的杯子、他所有喜欢的东西统统分散掉了、没了。只有这样,这个离世的人才不会再执着,那个执着是妨碍他前进的,妨碍他走他自己的那条已经打开的道路的,他的执着会让他再回来。而人总是想回来,他不想失去他已经拥有的东西,他想回来。而那些回来的人就叫做孤魂野鬼,他们不愿意离开,他们几百年几千年地绕着曾经住过的破旧的房子不愿意离开,这就是所谓的闹鬼的房子,他不离开。这是一个灾难,这对他自己都是一个灾难,何况说对别人更加是一个灾难。

所以当庖丁解完这头牛,他完全放下了那堆肉,他也使那个牛的灵魂放下了自己的身体,他释放了它。所以秦失说,不要去抓住它,你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只有这样你才能探索。你抓住一个旧的东西,你怎么可能再探索。探索意味着不断的把你已经看到的东西否定掉,然后去了解那个全新的刚刚到来的东西;探索意味着永远面对那个未知,而把已知的一再一再的放到旁边。

如果你永远面对未知,你就会像一个孩子观察蚂蚁是在地上怎么爬一样充满了热情,因为他没见过蚂蚁怎么爬。或者一个孩子见过蚂蚁怎么爬以后,他第二次见过一个大蚂蚁,他又会很好奇的看大蚂蚁是怎么爬的,因为每一个蚂蚁在他眼里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他的眼里,他一再一再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东西,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而在一个成年人的眼里,看到的蚂蚁几千只都是一样的,没有一只是不一样的,在一个孩子眼里每只蚂蚁都不一样。

这就意味着探索,他忽然拥有了热情。如果你眼前的人一成不变,你迟早会腻。但一个探索的人,他眼前的东西没有一秒钟是一样的。热情是双向的,你不可能说我要激发我的热情,你不可能激发出太大的热情,一定是你眼前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了,忽然撩起了你的热情。所以它是一种面对未知的品质,你变得很热情,你变得对所有的东西都有一种新鲜感,这就是养生。如果你变得对所有的东西都有新鲜感,你将难以衰老。

凯西的某一世曾是古埃及的大祭司,叫Rata。这个大祭司活到很老的时候,他忽然间隐退,隐退到一个宁静的地方,花了七年的时间,在那个记录里记载,他用了七年的时间完全的返老还童。记载里面有人问他具体用什么方法返老还童的呢,凯西回答,有几个方法。他一共用了几个方法使他返老还童,他直接返老还童到17岁。

第一个,他开始消除所有过去的记忆,那百年的记忆都从他的脑海里删掉。如果你总是记得过去,你将会衰老,你无法用一个孩子般的眼睛再一次天真的看着眼前的世界。所以这个百岁的老人开始删除他所有的记忆,并不是他变的失忆,不是他变的没有记忆力,不是的,他开始不回忆。你发现吗,你如果有打坐的习惯,你坐在那儿实际上你莫名其妙就会开始有些回忆。但他的冥想使他彻底摆脱了回忆,这是最主要的,心理上的,他在心理上摆脱了所有记忆的重担,使他在心理上变得年轻。

他用的第二个方法,饮食上的,他开始吃各种非常合理的能激发生命活力的食物,新鲜的果汁,各种能够调配生理汁液的一些东西。因为你的身体里边实际上所有的血液,包括骨关节里边都是有润滑剂的。他开始吃所有有助于身体产生润滑剂、产生灵活力量的这些食物。这是第二点。

第三件事,在凯西的记录里,据说他运用了音乐疗法。音乐,一些非常古老的、听了以后能让你所有的脉轮重新产生活力震动的音乐,等等。

这些疗法里面最主要的,在记录里面提到,依然是对于过去记忆的删除,他用了七年,他从一个百岁老人再次恢复十七岁的少年般的活力。当他返老还童以后,他再一次出现在古埃及的人民中间。据说他大概后来活了二百多岁,他又活了一百多年。所以如果你能够删除过去,你将活得新鲜。

你每时每刻都能够删除过去的记忆,意味着你每时每刻都能以一个未知的面貌面对来到你眼前的那些事物。如果你去过幼儿园,你会发现幼儿园下课的时候,下午3点半、4点钟放学的时候,那些小孩子会非常天真的一个一个的说再见,跟阿姨再见,跟周老师再见,跟王老师再见,跟某某小朋友再见,他会一个一个的说。他说完以后,每个人都笑了。他似乎一整天好像没有跟这些人在一起一样,他在放学的时候,他忽然间发现这每一个人——周老师、王老师、所有的小朋友,每一个人好像都是第一次见面,所以他非常兴奋、非常高兴地跟每一个人打招呼说再见,我要回家了。如果你能够像一个孩子一样,每个片刻都能够保持纯真,保持把过去的记忆完全删除,你将很难衰老,这是真的。

这就是秦失提到的,你要每一个片刻都把它放过去,每一个片刻。你也许能够像庖丁那样把过去、未来删掉,留在当下那头牛的面前,但是你还要做到秦失那样,把这头牛的每一个片刻都删掉,什么都不剩。面对一头新的牛,每一个片刻你面对的都是一头新的牛,只有这样,你才真的活在此刻、活在当下,然后这是最好的养生,这意味着你将无法衰老,你将像那个Rata一样无法衰老。

而在这种状态下有一个奇妙的现象,非常奇妙,也许讲出来一般人很难理解,非常奇妙。你知道一个人高兴的时候会大笑,一个人悲伤的时候会哭泣或者很难过或者压抑等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吧。但是你知道一个人充满热情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也就是一个人没有过去、未来,甚至每一个片刻都把前面的删掉,他处于强大的热情当中,这样的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你能够想象吗?这样的一个人他的眼睛、他的脸是什么样的?他一定不是一个在大笑中的人,他也不是一个在压抑悲伤中的人,而他在仔细的看着。因为他必须专注,如果不专注,眼前的那个刹那、那个未知的东西就逃过去了,所以他一定像庖丁一样,很专注,很兴奋,就像你打游戏似的,很专注,很兴奋。所以当你很专注、很兴奋的时候,你没法做别的事。

所以一个处在当下的人,一个充满全然活力的人,一个放下此时此刻的人,他看上去却很专注。这就是为什么第四道的葛杰夫说,他说一个圣人已经没有必要笑了。因为笑意味着对过去的释放,而他没有过去,他全然的专注,他在他的专注中拥有巨大的力量、巨大的活力。这就是为什么你总是发现那些圣者的目光深邃而有力,他们并不会让你感觉到属于人类的那种快乐或者属于人类的那种悲伤,他们都没有,他们最大的感觉好像是深邃而有力。所以一般人很难理解他。一般人认为那样的一个表情、那样的一个状态是不是很累啊,不是,他不累,他一点都不累,他在那种状态下实际上是能量的最大激发的状态,非常强而有力,平静而兴奋,他似乎是平静的,但其实又非常的兴奋。他就好像在《庖丁》那篇文章说的,他在那个片刻,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然后牛哗然而解,整头牛哗然而坍塌,他如此环顾四周,踌躇满志,这是一个圣人的表情,所以庖丁已经是一个圣人了。他的神情、他的眼神、他内在的状态都达到了那个点,很难描绘那个点。如果你达到,你将会知道,无法用语言更详细地描绘出那个点,踌躇满志,非常妙。也许你在这儿,你只能用文惠君的那句话,妙,非常非常妙。
我相信你能够达到,我相信你某些片刻能够达到,你一定能够达到那个很妙的片刻。

好,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读书会,希望大家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像庖丁那个妙的境界,妙高峰的境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