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来自网络)
卜算子·不是爱风尘~南宋 严蕊的故事
(图文均来自网络)
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南宋 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卜算子·不是爱风尘》是南宋词人严蕊创作的一首词。词人在上篇申诉自己无罪,希望新任官员秉公定夺,予以释放。下篇则承上不能自主命运之意,抒发词人对幸福自由的渴望。全词笔墨轻灵、浑成,才气不凡。
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朱熹是当时的儒学大家,他与二程兄弟开辟的程朱理学,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在朱熹在世的时候,他的学说只是宋代诸多学派中的其中一派,推崇的人很多,骂的人也不少。当时由朱熹代表的理学派和唐仲友所属的永康学派,这两派之间存在着学术争论。而在这个激烈的背景下,理学大师朱熹与台州太守唐仲友之间的恩怨就结下了。
一次,朱熹奉命去浙东赈灾,一路上,浙东灾情让朱熹触目惊心,地方官员的失职更是让他忍无可忍,他将炮火对准了台州知州唐仲友。
次年,朱熹趁唐仲友外任期间,联络地方官员,向孝宗连上六道奏折,弹劾唐仲友一系列不法行为,称唐仲友”交游放逸,颇有迂阔”,其中包括他与台州官妓严蕊的不正当关系。称唐仲友”交结歌妓”,意指严蕊。
严蕊本是官宦人家之女,其父在理宗时期曾任尚书右丞,理宗驾崩后,其父被后继者诬陷入狱,不久遭到杀害,严蕊本人也受牵连,被迫沦为妓女,她虽出身低微,仍坚持自身品格,通过自己的才华得以在妓院成为头牌歌妓。她精通音律,能吟咏唱和,常受官员文人的赏识,唐仲友即为其中一位,二人关系密切,然皆以雅士交友自居。然而朱熹却因学术之见不同而与唐仲友互生芥蒂。
1182年,朱熹带人到严蕊的住所,将她带走投入大狱,狱卒扒掉了她的衣服,强迫她趴在冰冷的地砖上,用藤条反复抽打身体,朱熹逼严蕊承认与唐仲友有染,但严蕊却表示,”身为贱妓,我死不足惜,岂能平白诬陷良人呢?”。这更激起朱熹的愤怒,并施以更为残酷的刑罚,试图打垮她的意志。
两个月后,严蕊已是重伤,然其态度从未有丝毫松动,朱熹自此更是痛恨其”悖逆”,对她实施火刑,企图用火烧折磨她,然而严蕊语带哀伤而坚定地重复:”吾与公(唐仲友)清白无罪……”朱熹见无法动摇她,愈发恼羞成怒,几欲置其于死地。
此时朝野已因朱熹的所作所为哗然,许多大臣连续上书弹劾,严词痛斥他滥用酷刑、妄自诬陷,宰相王淮不得不出面调停,迫使朱熹让出此案,王淮亦深知朱熹的性格,此案并无太大罪证,实系朱熹与唐仲友就理论问题之争端所致,最终宋孝宗下旨,由岳霖接手审理严蕊案。
岳霖(岳飞第三子)为官清正,重新调查此案,岳霖见到严蕊时,严蕊已被拷打得不成人样,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愿,严蕊作了一首《卜算子》的词。
拿到《卜算子》后,岳霖也不禁为严蕊的才气所折服,严蕊的卜算子不仅写出了自己的冤屈。还委婉的表达了自己如果能够安然离开,愿意成为山野间的普通人,不再过问凡尘世间的愿望。
好在岳霖是个正直之人,不受任何派系斗争的影响,最后以证据不足为由释放了严蕊。岳霖还帮助她摘除妓女籍贯,恢复自由之身。
严蕊本想回家,但忧虑朱熹再次陷害,且自己已名声扫地,所以,离开故土,嫁给了一位赵氏皇族的后裔为妾,虽是小妾,但她的丈夫却十分宠爱她,终得以过上安稳的生活。
朝廷那边,后来为了避免朱熹与唐仲友的矛盾加深,朝廷对唐仲友从宽处理,也将朱熹调离,让他换个地方当官。
真是应了那句:“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人”啊。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
(南唐后主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木心:一个智者的基本水准。
《文学回忆录》
木心:
对生命,对人类,
过分的悲观,和过分的乐观,
都是不诚实的。
看清世界的荒谬,是一个智者的基本水准。
看清了,
不是感到恶心,
而是会心一笑。
風靡全球的长寿运动「超慢跑」,高效燃脂、降三高、降血糖。
(图文均来自网络)
什麼是超慢跑?
顧名思義,超慢跑比慢跑的速度來得更慢。
「超慢跑」的跑步速度以「輕鬆」為原則,當你可以輕鬆地與旁邊的人聊天、保持微笑就是正確的速度,約時速4~6公里左右,相当于每分钟180步的频率,是一種低強度的跑步運動。手机可以下载节拍器app来控制步速。
超慢跑由來
超慢跑源自於日本的慢跑專家「梅方久仁子」,他擁有多年的醫藥背景,也對跑步這塊領域有獨特的研究,他發現超慢跑「跟走路一樣輕鬆、但運動效果卻是走路的2.5 倍」!
這種慢速的跑步方式也被稱作「龜速跑」,因其低門檻、是款幾乎人人都適合的國民運動而迅速爆紅!後來,也有人與節拍器、節奏音樂搭配,來輔助維持跑步速度、增加運動樂趣。
超慢跑的好處
「超慢跑」不僅適合減肥、鍛鍊肌肉和增強心肺耐力,還以高效低強度聞名,非常適合膝蓋不舒服、年長的人。
超慢跑也經常被醫師推薦,可以改善血糖問題、保持肌肉量、強化心肺功能、輕鬆減重,以下是「超慢跑」的几大優點:
穩定血糖,減緩糖尿病前期,降低胰岛素阻抗。
加強心肺功能,提升免疫力。
鍛鍊各部位肌肉,預防肌少症。
增進身體血液循環。
簡化跑步動作,更不傷膝蓋。
時間空間不受限,年龄不受限。
能迅速燃燒卡路里,有助於體重控制。
羅祥:其實沒什麼好後悔的。
羅祥:
” 其實沒什麼好後悔的,
很多事情就算時間能重來一遍,
以當時的心智和閱歷,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避免不了同樣的結果。
人本來就是在失敗中學乖的,
與其抱著過去,後悔,不如擦擦眼淚向前走吧。”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05
林语堂:
这么一种读书艺术的观念,把那种视读书为责任或义务的见解完全打破了。在中国,常常有人鼓励学生“苦学”。
有一个实行苦学的著名学者,有一次在夜间读书的时候打盹,便拿锥子在股上一刺。又有一个学者在夜间读书的时候,叫一个丫头站在他的旁边,看见他打盹便唤醒他。
这真是荒谬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把书本排在面前,而在古代智慧的作家向他说话的时候打盹,那么,他应该干脆地上床去睡觉。
把大针刺进小腿或叫丫头推醒他,对他都没有一点好处。这么一种人已经失掉一切读书的趣味了。有价值的学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练”,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学”。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读书的时间和地点的问题也可以找到答案。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
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有些人在要读书的时候,在书台前装腔作势,埋怨说他们读不下去,因为房间太冷,板凳太硬,或光线太强。也有些作家埋怨说他们写不出东西来,因为蚊子太多,稿纸发光,或马路上的声响太嘈杂。
宋代大学者欧阳修说他的好文章都在“三上”得之,即枕上,马上,和厕上。有一个清代的著名学者顾千里据说在夏天有“裸体读经”的习惯。在另一方面,一个人不好读书,那么,一年四季都有不读书的正当理由: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
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
那么,什么是读书的真艺术呢?简单的答案就是有那种心情的时候便拿起书来读。
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他可以拿一本《离骚》,或奥玛开俨的作品,牵着他的爱人的手到河边去读。如果天上有可爱的白云,那么,让他们读白云而忘掉书本吧,或同时读书本和白云吧。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04
林语堂:
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实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
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没有人知道谁是你最爱好的作家,也许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这跟一见倾心一样。人家不能叫读者去爱这个作家或那个作家,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
关于这种发现作家的事情,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著名的例证。
有许多学者似乎生活于不同的时代里,相距多年,然而他们思想的方法和他们的情感却那么相似,使人在一本书里读到他们的文字时,好象看见自己的肖像一样。
苏东坡说,当他第一次读庄子的文章时,他觉得他自从幼年时代起似乎就一直在想着同样的事情,抱着同样的观念。
当袁中郎有一晚在一本小诗集里,发见一个名叫徐文长的同代无名作家时,他由床上跳起,向他的朋友呼叫起来,他的朋友开始拿那本诗集来读,也叫起来,于是两人叫了读,读了叫,弄得仆人疑惑不解。
所以,人们才会说,说苏东坡是庄子或陶渊明转世的,袁中郎是苏东坡转世的。
艾略特说她第一次读到卢梭的作品时,好象受了电流的震击一样。尼采对于叔本华,也有同样的感觉。
只有这种读书方法,只有这种发现自己所爱好的作家的读书方法,才有益处可言。像一个男子和他的情人一见倾心一样,什么都没有问题了。她的高度,她的脸孔,她的头发的颜色,她的声调,和她的言笑,都是恰到好处的。
一个青年认识这个作家,是不必经他的教师的指导的。这个作家是恰合他的心意的;他的风格,他的趣味,他的观念,他的思想方法,都是恰到好处的。
于是读者开始把这个作家所写的东西全都拿来读了,因为他们之间有一种心灵上的联系,所以他把什么东西都吸收进去,毫不费力地消化了。
这个作家自会有魔力吸引他,而他也乐自为所吸;过了相当的时候,他自己的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便渐与那个作家相似。
这么一来,他真的浸润在他的文学情人的怀抱中,而由这些书籍中获得他的灵魂的食粮。
过了几年之后,这种魔力消失了,他对这个情人有点感到厌倦,开始寻找一些新的文学情人;到他已经有过三四个情人,而把他们吃掉之后,他自己也成为一个作家了。
有许多读者永不曾堕入情网,正如许多青年男女只会卖弄风情,而不能钟情于一个人。随便那个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一切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他们是不会有甚么成就的。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03
林语堂:
所以,永远记得,这世间上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纵使某一本书,如《圣经》之类,是人人必读的,读这种书也一定应当在合适的时候。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
孔子曰:“五十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候尚不可读《易经》。孔子在《论语》中的训言的冲淡温和的味道,以及他的成熟的智慧,非到读者自己成熟的时候是不能欣赏的。
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02
林语堂:
据我看来,关于读书的目的,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 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他的意思当然是说, 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
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如果他对自己说:“我非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可,我非读索福客俪的作品不可,我非读艾略特博士的《哈佛世界杰作集》不可,这才能使我能够成为有教育的人。”我敢说,那个人永远不能成为有教育的人。
他有一天晚上会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读罢,好像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 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
所以,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
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黄山谷所说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体上的丑陋。丑陋的脸孔有时也会有动人之美,而美丽的脸孔有时也会令人看来讨厌。
我有一个中国朋友,头颅的形状像一颗炸弹,可是看到他却使人欢喜。据我在图画上所看见的西洋作家,脸孔最漂亮的当推吉斯透顿。他的髭须,眼镜,又粗又厚的眉毛,和两眉间的皱纹,合组而成一个恶魔似的容貌。
我们只觉得那个头额中有许许多多的思念在转动着,随时会由那对古怪而锐利的眼睛里迸发出来。那就是黄氏所谓美丽的脸孔,一个不是脂粉装扮起来的脸孔,而是纯然由思想的力量创造起来的脸孔。
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道”,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
所以,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
读书跟吃东西一样,“此人吃来是蜜糖,他人吃来是砒霜”。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01
林语堂: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
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一个人如果能在十二小时之中,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两小时,完全忘怀眼前的现实环境,这当然是那些禁锢在他们的身体监狱里的人所妒羡的权利。这么一种环境的改变,由心理上的影响说来,是和旅行一样的。
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
纵使那是一本关于现实事情的书,亲眼看见那些事情或亲历其境,和在书中读到那些事情,其间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在书本里所叙述的事情往往变成一片景象,而读者也变成一个冷眼旁观的人。
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在我看来,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报纸,并不是读书,因为一般阅报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发生或经过的情形的报告,完全没有沉思默想的价值。
稻盛和夫:替你生病擋災的人
稻盛和夫:
凡是你借出去的錢,不還給你的人,都會替你生病擋災。
他的運氣和福報,也會因為對你的虧欠,而轉移到你的身上。
這不是詛咒,而是因果。
《百年孤獨》金句摘录
(图文均来自网络)
作者馬爾克斯憑借《百年孤獨》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紐約時報》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后,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很多我們熟悉的作家,余華、莫言等等,也都非常崇拜這本書。
很多人都說:《百年孤獨》是一生至少要讀一次的書。
1、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恒。
2·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
3·一個幸福晚年的秘决不是别的,而是與孤寂簽訂一個體面的協定。
4·我們笑著說再見,卻深知再見遙遙無期。
5·重新合好的一分鐘,比一生的友好還寶貴。
6·一個人不是在該死的時候死,而是在能死的時候死。
7·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
8·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獨猶如影子一檬存在于生命一隅。
9·所有人都顯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盡辦法排遣寂寞,事實上仍是延續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對群居者的詛咒,孤獨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10·别錯過機會,人生比你想象中的要短。
《百年孤獨》里有太多精彩發亮的句子和篇章。據說,馬爾克斯寫作時進入了一種非常特殊的状態,以至于寫出來的所有句子都閃著光芒。
書中說,生命中所有燦爛終將需要寂寞來償還,人生終將是一場單人的旅行,孤獨前是迷茫,孤獨后是成長。
南怀瑾: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南怀瑾:
《圓覺經》的幾句話,對於修持非常重要,是走大乘最好的路線,也是最難的: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在任何時間常不起妄念,如果你能狂性頓歇,歇即菩提就成功了。但是怎麼叫作不起妄念?如果一個人沒有妄念,什麼念都不起,完全像木頭一樣,也並不是佛道。於諸妄心,亦不息滅,對於自然來的妄想,並不勉強用個方法加以息滅,如果對於自然來的思想,想個方法加以滅除,這個加以滅除的方法,也是妄念;如果不加息滅的話,自然就清淨了。
所以再進一步告訴你,「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我們做功夫最易犯的錯誤,就是對妄想境加以了知,尤其是學佛有一點基礎的人,妄念一起就怕,然後拼命想辦法除妄念,統統在了知的階段。其實那個明明了了知道的,也是個大妄念,所以佛告訴我們: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自然而來的,會自然而去。
最後一句話,佛告訴我們:「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假定我們到了無了知,明明了了都沒有了,寂滅了,「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到了這樣境界,就不必要自尋煩惱,不要再自問這個對不對?或怕大概是頑空吧!最好不要再起分別。
還有一個重點: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一切妄念都是幻想,當你知道是幻想,那個幻想已走了,不要另外用個方法,如觀想啦、煉氣啦等等,去除那個幻想,那些方法也是幻。為什麼?因為做功夫才有,不做就沒有,所以是靠不住的。
「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知道是妄念,妄念早跑了,這中間再不必加一點,不增不減,那個寂滅清淨同覺性。這裡頭沒有初地、二地、初禪、二禪之分,把這個認識清楚就好辦了。
真的認識清楚了這個,或者稍稍有點見地的人,悟後正好起修,才算是真正在修行。所以五祖對六祖說:「不見本性,修法無益」。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格言联璧·存养类》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老人言:
性子越急,智慧越低,
性子越稳,智慧越深。
脾气越大,身体越差,
脾气越温,福报越深。
声音越大,修行越差,
声音越柔,德行越厚。
子女越孝,父母越安,
父母越慈,子孙越贤。
一切终究会还给你自己
(图文均来自网络)
我始終相信,
在因果輪迴里,
你給别人带來的痛苦、難過、沮喪、困擾、和負面情緒,
最终會通過另一個人,或其他方式,還給你自己。
紹雲長老:虛雲老和尚開悟後,在終南山住茅蓬時遇到的魔境。
紹雲長老:
又有人問:開了悟究竟是什麼境界呢?這個問題我們在雲居山虛老在世時,也親自問過老和尚:[老和尚啊!您老人家當時開悟以後,那個境界究竟是怎樣的呢?
他老人家嘆了一口氣,語意深長的說:不開悟時還算好,開了悟事更多。
我們感到很詫異啊,怎麼開了悟還有那麼多事呢?他老人家給我們說了一個比喻,他說:[好比一個人離開老家三十年了,而他老家還有三間蓋得很好的房子,三十年來那個門一直都是鎖著的。今天他回家了,把門鎖打開,到屋子里一看,三十年不住的房子,你看那灰塵垃圾很多呀,你不清除洗滌的話,你能住嗎?
這是說開悟以後,這眼打開了,你能見到自己無始以來累計的習氣毛病在哪裡。他就能依著他所悟的道理,慢慢來清除自己的習氣流識。
猶如三十年不住的房子, 必須要清除一番,才能在住一樣。
所以開了悟的人,多數都要到深山去住茅蓬,所謂:水邊林下,長養聖胎。直至把自己的習氣流識滌蕩清淨,然後才出來弘法利生。
但是現在有些人,自己道眼都還沒開,工夫也不是真正的得力,就想獨自一人在深山住茅蓬。
古人說:不破本參;不過重關,不閉關。就是說開了悟以後,你才有住山的本錢;你才能不被一切習氣、邪知邪見所迷惑。
你到那個時候,道眼已經打開了,你就能分辨邪正,你一個人住茅蓬才會有成就,才不會被魔障所魔。
如果你沒有破本參,沒有真實工夫,一個人到深山住茅蓬,遇到境界時就很難排除。
老和尚曾把他的一次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當年他在終南山住茅蓬,有一天他動了一個念頭,想吃麵條。
到了下午,就有一個女子拿了一桶麵條,來送給老和尚,並催促他趕快吃。
老和尚說:我好久沒有吃過面了,今天雖然過了午,但我還是要先供佛後才吃啊!
在供佛中,當念至變食真言時,那個女子就跑掉了。
老和尚出去施過食後,回來想吃麵條時,一看那個桶子裡面哪裡是麵條呢,根本完全是毛蟲。
老和尚嘆說:唉呀!今天險些兒便遭害了!
所以,住茅蓬並不容易啊!你動啥念頭,它就有什麼魔子到了。
又有山精妖怪,他們有神通的,你動念頭它便知道,它就跟著你的念頭,變現來供養你,實際上是想來害你。這種事情到現在都還有的啊!
我們雲居山有位妙善師,今年才四十歲左右,前年在終南山住茅蓬,這位師傅也是很久沒有吃過麵條了,有一天,他也是動了想吃麵條的念頭,到了中午,就有一個女子送麵條來了,好客氣地叫他吃。
他也是先供佛,念供養咒和變食真言,當他出食完回去一看,那個桶子裡面全都是蚯蚓;再回頭望時,那個女子也不見了。
他說從此以後,再也不敢打妄想吃這個吃那個了。這位師傅,以後再也不敢住茅蓬,他又跑回來雲居山住禪堂了。
今天把這些事告訴你們,希望你們不要打妄想住茅蓬。茅蓬不好住啊!這位妙善師在雲居山禪堂住了兩年,工夫用的很好啊。
觀音菩薩吉祥偈
願晝吉祥夜吉祥,晝夜六時恆吉祥。
一切時中吉祥者,願諸三寶哀攝受。
願晝吉祥夜吉祥,晝夜六時恆吉祥。
一切時中吉祥者,願諸上師哀攝受。
願晝吉祥夜吉祥,晝夜六時恆吉祥。
一切時中吉祥者,願諸護法常擁護。
三面八臂如意輪觀音心咒(不空思惟寶光真言)
(图文均来自网络)
三面八臂如意轮根本咒(不空思惟寶光真言)
ཨོྃ་ཨ་མོ་གྷ་ཙིནྟ་མ་ཎི། བ་ར་ཏ་པདྨེ། ཛྭ་ལ་ཛྭ་ལ་ན་བྷུ་ཙི་ཧཱུྃ།
oṃ amogha cinta maṇi parata padme jvala jvala nabhuci hūṃ
om 阿摩嘎 金达 嘛呢 拔ra达 巴德美 卓拉 卓拉 那不ci 吽
om 不空 如意 宝珠 超越 莲花 光明 光明 吽
此咒出自《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卷28)所載「不空思惟寶光真言」
秋吉林巴尊者(Choggyur Lingpa)伏藏《大悲如意輪》,其名號略稱「如意輪」,具名「轉如意寶輪」(Yizhin Norbu Khorloe Gyurwa)。
本尊身白色,三面八臂,雙足站立。
四方由文殊、金剛手、地藏、彌勒菩薩圍繞。
主尊心咒與漢傳相同。
心中心咒為觀音一切化相之根本真言「六字大明咒」om mani padme hum。
根本咒卻採漢文《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所載「不空思惟寶光真言」(思惟寶即如意寶)。
雖然形相、真言稍異,但灌頂儀軌明言,此尊與教傳及菩提洲尊者之如意輪觀音相同,毋庸置疑。
蔣貢康楚.羅卓泰耶(Jamgon Kongtrul Lodroe Thaye)寫道:此法無須觀待艱難、長時、辛勞之修持,僅意想本尊身相、念誦明咒,即獲所欲之果。於濁世時,此法於一切觀音菩薩修法中,慈悲尤為迅速強大。
秋吉林巴尊者伏藏正文記載“蓮花生大士金剛語”,指本法:
「易行義利完整合,吉祥力速加持大,別無匹敵極稀有,鄔金蓮師吾許諾,王子眷屬記心中,當令普傳全藏區,利生無過於此者,獲一灌頂無惡趣,修則現前究竟樂,故當專一此心要。」
並謂本尊心咒:
「持誦無間如河流,現前長壽病魔息,一切所想如意成,隨住何地皆吉祥,任誰為伴無怨諍,善行增上智慧明,究竟解脫於聖土,是故蓮花諸咒續,於此奉持作心要。」
泰戈尔:用生命影响生命
用生命影响生命
泰戈尔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请保持心中的善良,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
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请相信自己的力量,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因为相信你,开始相信了自己……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
绽放着所有的美好!
消災吉祥神咒
(图文均来自网络)
消災吉祥咒
Namo samanta buddhanam apratihata shasananam.
南摩 沙曼达 布达南 阿pra帝哈达 沙萨那南
皈命 普遍 諸佛 無能勝 教法
Tadyatha
他地呀他
即说咒曰
Om kha kha khahi khahi hum hum
om 咔 咔 咔嘿 咔嘿 吽 吽
om 虛空 虛空 虛空啊 虛空啊 吽 吽
jvala jvala prajvala prajvala tistha tistha strih strih
卓拉 卓拉 bra卓拉 bra卓拉 帝师他 帝师他 斯德ri 斯德ri
光明 光明 最胜熾盛 最胜熾盛 竖立 竖立 遍及 遍及
sphota sphota shantika shriye svaha
斯颇达 斯颇达 尚帝嘎 师ri耶 梭哈
爆裂 爆裂 息災 吉祥 圓滿
「消災吉祥咒」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出自《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唐代不空三藏大师汉译,由释迦牟尼佛于净居天上所说。
读诵此咒可以消除灾难,带来吉祥。经中说:“若诵此咒一百八遍,灾难即除,吉祥随至”。
此咒名「消災吉祥咒」,又名「大火輪金剛咒」,又名「熾盛光佛頂真言」,又名「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大正藏》第十九冊頁337中。《大正藏》第十九冊頁344下。或見宋‧遵式撰《熾盛光道場念誦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頁978中。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尔时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宫。告诸宿曜游空天众九执大天。及二十八宿十二宫神一切圣众。我今说过去娑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除灾难法。
若有国王及诸大臣所居之处及诸国界。或被五星陵逼。罗睺彗孛妖星。照临所属本命宫宿及诸星位。或临帝座于国于家及分野处。陵逼之时。或退或进作诸障难者。但于清净处置立道场。念此陀罗尼一百八遍或一千遍。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依法修饰坛场。至心受持读诵。一切灾难皆悉消灭不能为害。
若太白火星入于南斗。于国于家及分野处作诸障难者。于一忿怒像前。画彼设都噜形。厉声念此陀罗尼加持。其灾即除移于不顺王命悖逆人身上。受者即说陀罗尼曰
曩谟三满跢(一)没驮喃(上声二)阿钵啰(二合)底(丁逸切三)贺哆舍(四)娑(上声)娜喃(上声五)怛侄他(六)唵(引七)佉佉(八)佉呬(上声)佉呬(九)吽吽(短呼十)入嚩(二合)啰(十一)入嚩啰(十二)钵啰(二合)入嚩(二合)攞(十三)钵啰入嚩 攞(十四)底瑟姹(二合十五)底瑟姹(二合十六)瑟致(二合)哩(十七)瑟致(二合)哩(十八)萨普(二合)吒(十九)萨普(二合)吒(二十)扇底迦(二十一)室哩(二合)曳(二十二)娑嚩(二合)贺(二十三)
此陀罗尼。一切如来同共宣说。若有苾刍苾刍尼族姓男族姓女。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者。能成就八万种吉祥事。能除灭八万种不吉祥事。
若有国王大臣及诸眷属一切庶民。或被五星罗睺计都彗孛妖怪恶星。陵逼帝座于国于家及分野处。所属宫宿。灾难竞起。或镇星陵逼。或进或退。及宿世冤家欲相谋害。诸恶横事口舌厌祷咒诅。以为灾难者。令诸众生依法受持。一切灾难悉皆消灭不能为害。变灾为福皆得吉祥。我今说此陀罗尼不可思议功德无比。秘密受持勿妄宣传。
尔时如来告诸四众。若有国界不安灾难并起。请清净众如法建立道场。安置佛像结界护持。香华灯烛随分供养。令诸有情获福无量。其灾即除。
尔时如来说是陀罗尼经已。时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及诸声闻四众游空大天。及诸星辰一切圣众。咸依佛敕顶礼奉持各还本宫。及天龙八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熾盛光如來
此咒之本尊是「熾盛光佛頂」,又稱「熾盛光如來」,梵名Prajvalosnisah,此尊位於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中的最勝佛頂,因可放出無數熾盛光明而得名。相傳世尊在須彌山頂成道,折伏諸天,而稱金輪佛頂,因可放出無量光明,故云「熾盛光」。
《大聖妙吉祥菩薩說除災教令法輪》言:「熾盛光佛頂,身諸毛孔放大光明。」又言:「熾盛佛相儀,毛孔飛光散,首冠五佛相,二手如釋迦。」
《大妙金剛大甘露軍拏利焰鬘熾盛佛頂經》亦言:「爾時世尊身現作攝一切佛頂輪王之相,手持八幅金輪,處七師子座,身放無量百千光明,彼放火焰頂旋傘蓋,上出現一俱胝佛身放大光明,悉旋轉坐傘蓋中,如是世尊,以印又作八幅金輪,八方八色輪中,現八種花座,持本標幟,各以八殑哦沙俱胝佛身圍繞,各放無量雜寶光焰,還於傘蓋頂上現一俱胝佛,放大光明,一一旋轉。」
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咒輪圖
宿曜與吉凶
此經中有提到許多災難型態的星象,比如「五星陵逼、羅喉計都彗孛怪惡諸宿」等,所謂「五星陵逼」也稱「五星連珠」,水金火木土五顆星球運行到和地球成一直線,形成水、金星與火、木、土星夾地球即是;古典有記載,此一天象發生時必有大災或政變。而「羅喉計都彗孛怪惡諸宿」,指的是「羅喉、計都、月孛、紫氣」四大凶星。而「宿曜」又稱「星宿」,指的是二十八宿、十二宮和七曜。
二十八宿,並非真有其星,而是將天空依東南西北四方位,劃分成二十八個區塊,每個區塊以一個字代表,如東方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這二十八宿也代表吉凶和分別掌管的事物,有二十八宿吉凶歌訣,另外在太陰曆法也以二十八宿分配在一個月中(農曆中即可見之) ,其各星之吉凶也是擇日的依據。
十二宮,此十二宮應是印度吠陀星象的十二宮,而非西洋占星的黃道十二宮,兩者之型態雖相似,但中心依據不同,理論重心也各異,印度十二宮以各有的職司,更側重於事件的預測;西洋十二宮則較注重個人的性格。
七曜則是日月和水金火木土五星,合起來就是七曜。《宿曜經》言:「夫七曜,日月五星也,其精上曜於天,其神下值於人,所以司善惡而主理吉凶也,其行一日一易,七日一周,周而復始。」意即此七曜對地球和人類會有層級不一的影響力,每日一顆星輪值,日、韓等國就是以此七曜名作為一周每日之稱呼。
中國星象學中的「七政四餘」,其理論基礎和佛典《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大正藏第二十一冊三八七頁) 極為相似,甚至有人說本就脫胎於《宿曜經》;所謂「七政」就是「七曜」,「四餘」則是「羅喉、計都、月孛、紫氣」四虛星。其論斷方式即以出生年月日為基礎,觀察七政四餘在十二宮的興衰程度,以及二十八宿所躔度數而斷人吉凶。此法相傳為唐朝道士張果老所創,所以又稱「果老星宗」。從年代來推算,取經於《宿曜經》等佛教星象經典的可能性極大。
冯唐:珍惜每一个不舒服和很难受。
摘自《成事心法》冯唐
……
第二个我不去这些“身心灵”课的原因,就是我还认为,在现实中修行还是管用的,所以我还没有一定要到大海边、小树林去修行身心灵。
如何在现实中修行身心灵?
简单地说,珍惜每一个不舒服和很难受。
在每一个不舒服、很难受的时候,跳出自我,把你自己的肉身和灵魂,当成人类的一个,当成另一个他人。你看一看,想一想,观察一下,这货到底怎么了?这个称为“我”的这个东西,他感受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舒服,他为什么很难受?
我们改变不了我们的基因和后天至今为止的原生家庭、境遇、教育、遭遇,但是我们可以从任何一刻开始觉察,觉察什么?觉察“我”这个货到底怎么了。
不要把我舒服当成天经地义,不要把难受当成一个你马上要甩掉的东西。珍惜这些不舒服、难受,不要把自己都当成对的,静静地看看它,说,哎,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觉能生慧,察觉,才能产生智慧,让我们更好的和自己的肉身和灵魂相处,更好的运用自己的肉身和灵魂。
道理只有一个,没有三点,今天只是这一个道理。
墨梅
墨梅
王冕〔元代〕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白话译文
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
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是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天地之间。
「默擯」:成熟人格的大智慧!
(图文均来自网络)
默擯
釋迦牟尼佛將入涅槃的時候,阿難尊者問佛陀:
「佛陀住世的時候,兇惡的人有佛陀調伏,佛陀涅槃以後,兇惡的人如何去調伏呢?」
釋迦牟尼佛回答:
「你問我涅槃以後,惡人如何調伏,應『默擯』置之。」
默是「沉默」。
擯是「排除」。
羅翔:
“ 當你厭惡你身邊的人,
你表達厭惡最好的方式不是和他們爭吵,
而是自己勤快點兒,
加把勁,離開他們,
那樣,他們就永遠從你的生活中消失了,
和死了差不多。”
「默擯」是一种大智慧!
默擯的意思是碰到浑身负能量的人,就不要理睬他。无论是親戚、朋友、鄰居,或其他跟我們交往的人,如果跟他纠缠,他更是沒完沒了,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理睬他,远离他。
每个人最终要成就的是人格的真正独立。这种独立意味着尊重他人,同时也尊重自己。你不会侵犯他人的空间,同时也不会让他人侵犯到你的空间。所以,「默擯」是一个成熟人格在必要时做出的最好选择。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走你的,我走我的,我不干涉你,你也不要来干涉我,万物各自生长,才是生命的常态。
你因为野蛮暴力,最后自食其果,也是你的选择,并不需要救你。因为“后果”本身就是来自生活的启示,你接受了启示,就可以重新开始。你不接受启示,就会有更多的“后果”等着你,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管好你自己,不要急着去度别人。「默擯」有时不失为一种大智慧。因为,生活会慢慢教育他的,要相信整体的巧妙和智慧远远超越个人。正如有句谚语说的:“做好你自己的事,不要插手上帝的事,上帝的事让上帝来做。”
廣欽老和尚:別人與你談論是非,該如何對待
某某師到客堂來,常常一坐就開始論人眾是非,且往往耗去很多時間,今天又是如此。
等某某師走後,廣欽老和尚就對傳某師說:
‘別人來與你談論是非,我們唯唯諾諾就好,
不去參與,則對方自退,
且自己亦不被度走,
別人走錯路,自己不要跟上去。’
杨绛:钱买不到的东西
「文化再高,高不過善良;
容貌再美,美不過良心;
才華再好,好不過品德。」
人這一輩子,最開心的一件事,就是用真誠和善良賺到了陌生人的信任,
久而久之成為朋友。
並且一直信任你、支持你、選擇你,
這是用錢都買不到的人格魅力。
你對我好,我會對你更好,人心換人心,你重我就沉!
別嫌棄一直陪你的人,別陪一直嫌棄你的人。
朝著太陽生長,做一個溫暖的人"。
黃州伏虎和尚
(图文均来自网络)
南宋宰相范成大一生致力於研究老虎,他撰寫的《虎說》里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黃州有個和尚整天口念「阿彌陀佛」,晝夜不絕,只要是他看到的,都稱為「阿彌陀佛」,比如看到姓張的人,就稱「張阿彌陀佛」,看到姓李的人,就稱「李阿彌陀佛」,看到雞,就稱「尖嘴阿彌陀佛」,看到老虎,就稱「大嘴阿彌陀佛」。
一天,這個和尚在山裡遇到一個獵人,那個獵人活捉了一頭大老虎,正要運到城裡去賣。黃州和尚見了,便上前攔住獵人,表示願意給他錢,讓他把老虎放生。獵人說:「一頭活老虎是很值錢的,我冒著生命危險,在山裡蹲了幾個月才捉到了它,如果你出錢讓我放生的話,必須給我三十兩銀子才行。」可是和尚只有四兩銀子,卻堅持要獵人放生。獵人說:「你一定要我放生也行,你要是能抓著老虎的耳朵,牽著它走三圈,老虎不吃你,我就把老虎給你。」和尚當即答應了,他先上前給老虎「授記」 ,接著,和尚把老虎鬆綁,抓著老虎的耳朵,牽著它走了三圈,老虎乖乖地,毫不發威。
獵人本想為難和尚,讓他知難而退,可見了眼前的景象,卻震撼不已,覺得這和尚有神通,獵人不敢再堅持,馬上就把老虎放了。
這天夜裡,老虎就皈依了,與和尚一起住在黃麻山金剛洞內。黃州和尚伏虎的事傳開後,有個叫盧九德的人經過黃州,慕名去拜訪和尚,他想見見老虎。和尚叫老虎出來,可是老虎只是探出了頭,盧九德想看老虎全身,於是和尚又叫了一次,老虎大吼一聲跳了出來,盧九德一見,心靈深受觸動,也皈依了。
诸天厨神咒
(图文均来自网络)
诸天厨神咒
namo ratna trayaya , jvala maha jvala ,turu maha turu ,
那摩 ra德那 德ra呀呀 卓拉 嘛哈 卓拉, 度如 嘛哈 度如,
礼敬 宝 三 光辉 大 光辉 愉悦 大 愉悦
Hum cisu havisya, Om cisu havisyasu
吽 急速 哈vi夏, om 急速 哈vi夏苏
吽 生命 供养品 , om 生命 众多供养品
此咒出自:《清净法身毗卢遮那心地法门成就一切陀罗三种悉地》
是诸菩萨说此偈已。坐而听法。观世音菩萨白言。世尊我为求悉地之人。或在深山旷野之中。持诵咒法。未得成就。乏少粮食。以是义故。令退菩提之心。我今为此等善男子。说诸天厨神咒。即说咒曰。
南牟 喝罗怛那 多罗那夜 阇罗 摩诃阇罗 逗遛 摩诃逗遛 吽 急速 诃尼摄 唵 急速 诃尼摄速
先以净水洗钵。置钵净巾上。复以净灰于巾下。灰上铺巾。含水噀钵。闭目诵咒。一百八遍。心念上妙天厨。于时诸天遣天童。奉送上妙之食。于钵中满。即起顶礼弥勒世尊。次礼观世音菩萨。即当食之。余者散施一切众多生。若人同食不可尽。得此食吃。自然证悉地也。
将此咒咒人间食饮二十一遍。施与饿鬼。鬼得是食。免饿鬼苦。得生弥勒天宫。
若至饥荒之年。以此咒咒人间饮食千八遍遍。可众人食之。令无尽。饥荒之年十五日。白月圆满。烧香仰面。向天视月。诵此咒咒月千八遍。当念言。月光所照众生普得饱足。无饥渴想。十五日午时。咒日亦得。准前发愿。每日常诵此咒千八遍。发愿言。诸天王等。愿以余食。遣诸天神十方界所有饿鬼。普与食之。食已便离彼苦。
若人能于三年。日日不阙作此法者。其利广多矣。舍此身已。得生西方净土。现世生中增益得福。持诸余咒悉得成就。
功德利益
1. 深山旷野,乏少粮食之修法:先以净水洗钵,置钵净巾上,以净灰于巾下,灰上铺巾,含水噀钵,闭目诵咒108遍,心念上妙天厨。于时,诸天遣天童,奉送上妙饮食,于钵中满,即起顶礼弥勒世尊,次礼观世音菩萨,即当食之。余者散施一切众多生。若人同食,不可尽。得此食吃,自然证悉地也。
2. 将此咒咒人间食饮二十一遍。施与饿鬼。鬼得是食。免饿鬼苦。得生弥勒天宫。
3. 若至饥荒之年。以此咒咒人间饮食千八遍遍。可众人食之。令无尽。
4. 饥荒之年十五日。白月圆满。烧香仰面。向天视月。诵此咒咒月千八遍。当念言。月光所照众生普得饱足。无饥渴想。十五日午时。咒日亦得。准前发愿。
5. 每日常诵此咒千八遍。发愿言。诸天王等。愿以余食。遣诸天神十方界所有饿鬼。普与食之。食已便离彼苦。若人能于三年。日日不阙作此法者。其利广多矣。舍此身已。得生西方净土。现世生中增益得福。持诸余咒悉得成就。
尼古拉·特斯拉金句摘录
(图文均来自网络)
摘自《尼古拉特斯拉自传》
尼古拉·特斯拉:
*我只不过是一个被赋予了运动、情感和思想的“宇宙力机器”。
*当天生的爱好发展成为一个强烈的愿望时,一个人会以惊人的速度向着他的目标大跨步地奔去。
*多少人嘲讽我是个空想家,他们都是头脑最愚笨,目光最短浅的蠢才,还是让时间来说话吧!
*我不在乎他们偷了我的想法,我关心的是他们没有自己的。
*当下是他们的,而我致力于研究的未来,是我的。
*我只是个平凡的人,没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宇宙中的任何一小部分都包含整个宇宙的所有信息,在其中藏着的某个神秘数据库保存着宇宙的总体信息,我只是很幸运地可以进入这个数据库去获取信息而已。
*思想在孤身一人、不被搅扰的独处时变的更加敏锐、更加活跃。外界对我们的干扰会使创造性思维变的残缺不全。孤独,就是发明的秘技,心生孤独的时候,就是想法萌芽的时候。
*人类是被一种力量驱赶着的物质,因此,在力学领域里主宰运动的一般法则,也适用于人类。
*人类最重要的进步,依赖于科技发明,而发明创新的终极目的,是完成对物质世界的掌控,驾驭自然的力量,使之符合人类的需求。
*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能源。
*如果仇恨可以被转化成电,世界早已轻如鸿毛。
*自科学界开始研究非物质现象的那一天起,在十年内所取得的进展,将会超越人类此前几个世纪所取得的所有成果。
*如果科学界开始研究非物质领域的现象,这一个世纪的进步绝对会更超越过去所有的记录。
*如果你想要通达宇宙本源真理,就要开始思维一切和能量,频率,共振有关。
*电给我疲乏的身躯注入了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的活力、精神的活力。
*有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非常擅长处理自己专业领域方面的问题,但是思想太过迂腐,目光也过于短浅。他们断定,我给世界留下的只有感应电动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有实际价值的东西。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而且是极其严重的错误。一个新理念的价值,绝对不能以当时的直接效果作为判断依据。
*我的交流发电与传输系统出现的时机非常合时宜,为长久以来亟待解决的工业发展问题提供了便利。虽然还需要克服相当多的阻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但是就像很多发明一样,商业推广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种情况与我发明涡轮机之后的经历十分相似。
成年人应有的清醒
(图文均来自网络)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管好自己,不渡他人,克制自己纠正他人的欲望。
很多事情就算你是对的,也无需证明别人是错的。
位置不同,少言为贵。
认知不等,不争不辩。
三观不合,浪费口舌。
面对他人时,管住嘴,不随意评价,才是最高级的修养。
不轻易评价,不随意指点,不过度干涉。
莫渡他人,给他人留空间,也是在给自己留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