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中的观想方法

图文来自网络

摘自 观无量寿经白话译文

……

佛告诉韦提希说:“你和众生都应当专心致志,系念于一处,集中想念,时时不离西方净土。什么叫做‘想’?凡能够思想的一切众生,凡不是生下来就先天瞎眼的众生,都能见到太阳落山区一现象。见这一现象时,应当生起‘想’的念头。面向西方正襟危坐,仔细地观想于太阳将沉落之处,让心思集中,专一而不散乱,看到那太阳将落,样子好似悬挂在空中的鼓。观想了落日形象后,不管是闭着眼或睁开眼,都能明白地见到这落日形象,这就是‘落日想’,我们把它称之为‘初观’。

“其次便应当作‘水想’,专想水的澄清洁净,也要观想到如‘落日想’一样,闭眼睁眼都清楚明澈,入定的意念始终不分散。达到了这一程度后,就应当修炼‘琉璃想’。

‘琉璃想’观想成就后,看璃琉的大地都内外映彻,琉璃地下有金刚七宝的金幢作为支撑。这金幢八方八楞,第一个细部,都是多种宝珠缀成,每一颗宝珠,都放射千种光明;每一种光明,都有八万四千种颜色。这些金幢上的宝珠光明如同亿千颗太阳,映照在琉璃地上,光芒耀眼,使你不能全部领纳其中美妙。琉璃地上的道路,用黄金绳来交错装点,都用七种宝物来镶嵌装饰,因此齐齐整整、井然有序。每一种宝中,都放射出五百种色彩的光芒,这光芒好似鲜花,又像如星月,悬挂在虚空之中,合成一座光明的楼台。有百宝合成的千万座楼阁在此楼台之上,楼台的两边,各有百亿个花幢和无数的乐器作为装饰。八种清风从光明楼台中吹拂而出,演奏那无数的乐器,演奏出的音乐,是在宣说苦、空、无常、无我的佛法,这就是‘水想’,我们也称之为‘第二观’。

“水想,修行成就时,一一去观想上述景物,都能清晰明白,不管是闭着眼还是睁开眼,都能以定聚之力不让这些形象散失,除了睡觉之外,其它时间却意念于此,作这样的观想是正观,别的方法只是邪观。如此的观想,叫做粗见极乐园地。如果在入定的状态中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国土历历分明,但却不能够详细地描述,这种状态便就是‘地想’,在观想法门中称之为‘第三观’。”

……

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修行成就这一观想后,接下来应当观想无量寿佛身相的光明。阿难,你应当知道,无量寿佛身为百千万亿夜摩天浮檀金色,佛身高达六十万亿那由他,为恒河之沙粒一样数不清的那么多由旬一样高大,双眉中间的白毫光,向右宛然转旋,如同五座须弥山高大。佛眼如同四大海的海水一样深广,青是青、白是白,分分明明。身上的毛孔都放射出光明,如须弥山的光芒一样。阿弥陀佛顶上的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那样大,在圆光芒之中,有百万亿那由他,象恒河之沙粒一样数不清的化身佛。每一尊化身佛,同样也有众多无数的化身菩萨作为他们的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种殊胜美好的相貌,每一种美好相中又有八万四千种较小吉瑞特征,每一种吉瑞特征中又有八万四千种光明,每一种光明都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的众生,以摄护他们往生于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光明以及形象特征,以及他的化身佛的光明和形象特征,都无法详尽地加以描述。但当修行者忆持观想之时,可以由‘心眼’全部见到。能见到这一事相的人,便能见到十方一切世界的诸佛。因能见到诸佛的缘故,所以叫‘念佛三昧’。修行得到此观想的,叫做‘观一切佛身想’,因观想佛身的缘故,也可见以佛心。佛心是什么?佛心便是大慈悲。佛心便是以无差别的平等的慈悲去济渡众生。

“修行得到此观想的人,在阳寿尽后,得往生到阿弥陀佛座前。证无生无灭之理体,获见中道实相。因此,聪明人都应当专心致志,仔细地观想无量寿佛。观想无量寿佛的方法是从佛的个形象特征入手。如只观想眉间的白毫光,把眉间白毫光观想了,再观想其它部位。能够观想得见眉间白毫的修行者,八万四千种佛的相貌特征也自然能全部观想到。能观想到无量寿佛的修行者, 自然也能观想到十方无数的诸佛。因能观想到无数诸佛的缘故,诸佛都将现身于其人面前,替他授记为未来佛。这便是‘遍观一切色身相想’,在观想法门中列为‘第九观,。依照我教授之法修行此观想的,是为正确的观想法,若用其它的观想法,便是不正确的邪观。”

佛对阿难和韦提希说:“修行观想无量寿佛到了了分明的程度后,接下来应观想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高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呈紫金颜色。头顶上有肉髻,脖项上有圆光,面宽百千由旬。其圆光之中,有五百尊化身佛,都像释迦牟尼一样。每一尊化身佛有五百个化身菩萨和无数的诸天神人作为侍者,举身于圆光之中。五道众生的一切色相,也皆全从圆光中显现。该菩萨头顶上有毗楞伽摩尼宝做成的天冠,其天冠之中,有一尊伫立的化身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脸色如净浮檀金色,眉间的白毫相,具备七宝的颜色,流现出八万四千种光明。每一种光明中有无量无数的百千化身佛,第一尊化身佛有无数的化身菩萨作为侍者。这些光明之中的化身佛和化身菩萨自由自在地变幻隐现,遍布于十方诸佛世界。观世音菩萨的手臂为红莲花色,有八十亿微妙的光明作为冠冕璎珞,其璎珞中,显现一切种类的庄严佛事。观世音菩萨的手掌如同五百亿彩色的莲花,十个指端有八万四千种图画,犹如指纹印契。每一幅指画有八万四千种颜色,每一种颜色含八万四千缕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观世音菩萨便用此宝手接引众生。菩萨举足行走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落下足时,有金刚摩尼花散布,其花弥漫一切世间。观世音菩萨其余的身相,也都具足各种相好,这与佛是一样的。唯有头顶上的肉髻相不及佛。这便是‘观想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是观想法门中的第十观。”

释迦牟尼继续对阿难说:“若想得见观世音菩萨者,都应修行此观。修行成就此观的人,可得不遇诸灾祸、消除业障、除去无数时劫生死之罪的福德。像观世音这样的大菩萨,只听闻其名号便可获得无量的福德,何况认真仔细地去观想他。若有想修观想观世音菩萨的人,应先观想他顶上的肉髻,接着观想天冠,其余的各相,也应顺秩序一一观想到。直到全都明了,如同看手掌中物一样清楚。依照此方法修行此观的,是正确的观想法,若用其它方法观想的,便是不正确的‘邪观’。

“接下来观想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身量的大小,也同观世音菩萨一样。圆光和脸面各一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通体上下光明无量,照耀十方世界都成为紫金色。有缘的众生都能得见到。只见此菩萨一毛孔放射的光,即得见十方无量诸佛的净妙光明,所以,称此菩萨为‘无边光菩萨’。此菩萨还用智慧之光普照一切世间,让有缘众生得离三途恶道,得无上法力。所以,又称此菩萨为‘大势至菩萨’。此菩萨的天冠,有五百朵宝花;每一朵宝花,有五百座宝台;每一座宝台中,十方诸佛国净妙国土宽广的形状都于其中显现。大势至菩萨头顶上的肉髻如同钵头摩花。在肉髻上有一个宝瓶,宝瓶中装着诸种光明,光明中普现各种佛事。大势至菩萨其余的身相与观世音菩萨一样,没有什么差别。此菩萨行走时,十方世界一切的山水大地发生震动,在地动之处,有五百亿朵宝花出现。每一朵宝花的庄严之相,高洁显赫如同极乐世界中的花朵。此菩萨坐下来时,极乐世界的七宝国土因此而动摇。

从下方世界的金光佛国到上方世界的光明王佛国,在此上下之间,如尘埃一样无尽多的诸佛世界里分身的无量寿佛,分身的观世音,分身的大势至,都云集于极乐世界,他们走来遍满虚空,坐在莲花座上,演说奇妙佛法,济度苦海之中的众生。修行得此观想的,叫做‘观见大势至菩萨想,也就是‘观大势至菩萨色身相想’。在观想法门中为第十一观。修行得观见大势至菩萨的人,可免除无数时劫无数生死之罪。修行此观想者,得下投生于胞胎,得常游走于十方世界的诸佛国土。此观想成功后,就叫做‘具足观想观世音、大势至’。

“修行得观想到此事相后,当观想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莲花中结跏跌坐,作莲花合想,作莲花开想。莲花开时,有五百种色和五百种光来照此观想者的身想,该观想者顿得眼目开想,见到佛与菩萨布满在虚空之中,水、鸟、树、林以及诸佛所发出的声音,都在演说佛法。其所演之法与大乘诸经一样。若观想者出了禅定状态,对所见之相仍能记忆受持而不散失,此种观想就叫‘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想’。这一观想与前面所述的只观想个别事相的别观想不同,是一种总观全景的‘普观想,。在观想法门中,称为‘第十二观’。无量寿佛以及无量寿佛的无数化身佛,还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经常来此修行人的住所向他慰问。”

虛雲老和尚調整寺院风水格局的故事

图文来自网络

一九三四年,虛雲老和尚住持南華寺,第一件事就是整治風水環境,首先進行風水環境現狀勘察,發現南華寺的風水格局犯了五忌:

寺後橫山是象牙,乃本寺之主靠山。自憨山挑培以後(明朝萬曆年間南華寺住持,重興南華未果),歷次修繕者,不審山脈,削去靠山,使飛錫橋水直衝寺後,形成洗背水,此一忌也;龍潭之右小岡,形似象鼻,系寺內之白虎山,挖斷數處,包圍不密,缺乏遮蔽,此二忌也;外往曹溪路之山坳,破缺多處,正當北風,又無叢林掩護,此三忌也;寺之前後靠向不正,頭進山門,中有深坑,墓地丘陵起伏,穢積亂葬,坎坷寓目,幽明不安,此四忌也;雲海樓下之井,名羅漢井,井右有一高坡,逶迤達天王殿門口,成為白虎捶胸格,此五忌也。寺後大山,雖號雙峰,其實太弱,更因寺之坐靠不依正主,以凹窪為背,是以日漸衰弱。

虛雲老和尚在充分瞭解南華寺風水缺陷後,毅然因地制宜,大力整改風水環境:

(一)更改河流,改變反弓格水形,以避凶煞。一夜雷雨大作,水漲平堤,衝開新河,舊河已被泥土淤塞,砂石湧起,形成寺前之一字案,此為天意促成。

(二)改門向:舊日山門在樟樹西邊,越過深坑乃得出入,不成門面。山門外雜亂無章,野葬縱橫。因此先遷葬亂墳,挑平土石,即以土石築成左右護衛山,高有數丈,以其基地改為曹溪正門。外辟廣場,栽種樹木,緣蔭翳天,白雲覆地,望之儼然一清淨道場。

(三)培山主和平衡左右護砂:南華寺寺所枕山,形像似象。後人將方丈後之靠山,分段鏟去,使寺後落空無主。寺坐象口,其左右系象之下頷,夷成平地,陰陽不分。其右系象鼻,應當高聳,分節起伏,又被人在毗盧井處切斷,一路挖平,直到山門,成大空缺,又無樹木擁護,遠望孤寺無依,近察鼻節已陷,殊痛恨也。

虛雲老和尚指揮眾人拆平舊殿堂及丹墀時,所有土石悉歸三處。右高於左,形象鼻也,稍曲而東,形鼻之卷也。中鑿蓮池,象鼻之吸水處也。培高後山,依倚固也。三處皆栽風水林,藏風聚氣。

虛雲老和尚,對佛教祖庭一往情深。他中興雲門寺也是風水大手筆。雲門寺由五代時期的文偃禪師開創於後唐莊宗同光元年,歷史悠久,是雲門宗(佛教五大禪宗之一)發祥地。

歷史進入民國年間,雲門寺已逐漸衰廢。當時住持南華寺的虛雲目睹雲門祖庭淪落,就連雲門祖師——文偃大師的肉身也兀坐於危殿之中,痛心的淒然淚下,發願重修。1943年在李濟深、李漢魂、鄒洪等諸大居士的護持下,虛雲移錫雲門,像整理南華寺風水環境一樣,他首先觀察山川形勢,為舊寺把脈,查出風水癥結:

「寺坐西北向東南,乾山巽向,大殿三門,正對雷公嶺,於風水格局均屬不利。左側背受山沙溪流之衝煞,右前方遭白虎山之威脅,左前方不現青龍嶺,於整個堂局不相稱合……」

然後虛雲大師對症下藥:「改正山向,仍坐西北向東南,取辛山乙向,置大殿三門,正對觀音嶺,如此有四利焉:

一者,全寺靠正主山,不形偏倚,且避免左側背山氣之衝煞;二者,青龍嶺高於白虎山,免除右前方之威脅;三者,正對觀音嶺,案山佳勝,諸峰羅列,並有大小旗山,形成貴人拱衛之象;四者,全寺梵宇,稱合整個天然局勢,後座穩靠,前面開展,左右擁護,凶煞盡避,吉向全收。」

另在大殿左側沙溪衝煞處人工堆築擋煞砂。

由上述事例,虛雲老和尚所主持的寺院,都注重形法上的山水平衡。所調整的寺院格局無不體現四神象的美學理念。

四神相應指的是「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符合四神相應的地形都是最佳的地形。在過去懂風水的工匠營建陰陽宅,都是按這樣一個風水理想模式來定向和施工。

慈誠羅珠堪布:证悟所需要的禅定基础

慈誠羅珠堪布:

「第四禪的狀態,比一禪、二禪、三禪細微,又比無色界的八定粗大,加之也有意識的活動,所以在四禪的基礎上,可以修很多禪定:可以修他心通,也可以預知未來、回憶前世。大乘佛教的見道,就是在第四禪的基礎上證悟的。

在四禪上面,即是無色界的禪定。無色界的禪定當中,不會有任何神通,因為它太細微了,基本上沒有意識的波動,所以在此上面也不能證悟。

就像大乘有見道一樣,小乘也有見道。多數小乘行人的見道,是在第一禪到第四禪的基礎上證悟的。

另外,盡管在欲界一境心上面也可以證悟,但這種證悟不會有神通。從證悟的角度,斷除煩惱的角度而言,欲界一境心上證悟的阿羅漢和其他的阿羅漢完全一樣,但卻跟普通人一樣沒有神通。比如,有些阿羅漢會在森林當中迷路,有些阿羅漢托缽化緣的時候,會不小心踩到毒蛇,這些情況,都是禪定功夫不到家的表現。

當然,要達到第四禪,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主要取決於自己的功夫。但即使沒有修到四禪也沒問題,大乘佛法從不會講沒有修到四禪就不能證悟。即使野蠻粗暴的欲界眾生,也能夠證悟。

大圓滿、大手印等密宗修法,就更沒有太多對禪定的要求,如果其他條件具備,根基比較成熟,即使沒有禪定基礎,也可以證悟。若能證悟,之後就修寂止和勝觀結合的止觀雙運,這樣就成為非常完整的解脫道了。」

南怀瑾:此心歸到真如海,不向江河做細流。

图文来自网络

紀念南懷瑾先生辭世十二週年 「農曆八月四日」

農曆八月四日,南老師已經離開我們十二年了,默念恩師,叩拜法身。

《佛心》
三界如畫
如有也如空
佛在當中
遊身三界外
心在三界中
啊……人間天上何處不相逢啊
……佛在心空

~南師填詞

萬古千秋事有愁
窮源一念沒來由
此心歸到真如海
不向江河做細流

乙丑仲夏
南懷瑾
章 (1985)

文殊菩薩留下的三個偈頌

图文来自网络

山西五台山的大孚靈鷲寺,每年初都會舉辦一場不分賢聖道俗、貴賤老幼,平等行財施、法施的無遮會。

相傳,有一年靈鷲寺舉辦無遮會時,大清早有位貧困女子從南方前來赴集,她手抱兩個幼兒,一犬在後。由於身無分文,只好剪髮聊表布施之意。貧女顧不及大眾,對寺院住持說:「可不可以先分給我食用?我還有急事要到別處去。」住持於是命人備辦三份飲食,施於貧女。

接下飲食,貧女邊指著狗說:「也得給牠吃點東西才行!」住持勉強的又給了一些食物,沒想到貧女卻說:「我腹中懷著的小兒,也需要一份食物。」

這時,住持憤然呵斥:「你來寺院乞求僧食,卻毫無厭足。肚裡的小孩又還沒出生,為什麼也需要進食?你根本就是貪心,還不快走。」

貧女被住持這麼一呵斥,便说偈云:‘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三界无著处,致使阿师嫌。’意思是:我对三界早不执著了,不料今天却被嫌弃。

然後騰至虛空,現出文殊菩薩相,狗變為獅子,兩個孩子變為二侍童。雲光縹緲中,菩薩又說偈曰:“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尽,其如憎爱何!”

所有參加法會的人紛紛跪下祈求:“文殊菩薩!請開示平等法門,我等奉行!”之後,虛空中又出現聲音,偈曰:“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風;無二無分別,究竟如虛空。”

遂隱身不見,在場僧信二眾無不驚歎連連。從此以後,這位住持視貧富無二、貴賤等觀,更於文殊菩薩乘雲而起的地方,建塔供養菩薩布施之髮,以為警誡與紀念。

 

黄念祖: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摘自《莖草集》(三)黃念祖居士歷年春節開示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5、不涉階梯,立地成佛

但是見和見就還有不同,我就跟夏老師說,這你看見月亮,今天有雲沒有雲,你是開了個小縫看見的,還是窗戶整個打開看見了?見月是見月了,說雲霧滿天,露出這麼一點小縫,看到迷迷糊糊的一點月光,你在這窗戶留一點縫,這也是見,這悟得淺哪。所謂悟得透,那窗戶洞開,萬里無雲,一輪明月,這差別還是很大,所以悟跟悟也有不同。

古德常常還有個較量,還有個討論,是吧,所以這裏還是有差別,在悟上面還有差別。就是這個見還有種種的情況。還有的見水中的月影,那也是見月,那比那個沒見的人強一萬倍。不是真正看見天上月亮,是看見水中月影,雖然還是月的影子,那也比你毫不知道月亮是什麼樣的人要強。但它跟那個真正看到月亮,又差好些,所以悟和悟也有不同。

悟了之後,還有的一悟再悟,再悟,還進展,當到破重關,那就安住於法身了。安住於法身還得了,等到三關齊破就法身上行走,所以禪宗超法身,這跟那密宗一樣。

咱們顯教以毘盧遮那為最高的佛,而咱們這裏頭阿達爾嘛佛超出了遮那,就在毘盧遮那頂上行走。所以禪宗,毘盧遮那佛是最高的佛,我在毘盧遮那佛的腦袋頂上走路,你這個叫我慢嗎?哈哈哈,這是法身向上事,這都是極殊勝的事情。

黄念祖:玄奘大師承受心經的殊勝因緣

摘自《心聲錄》黄念祖

八、心經略說
以一九八七年在美國維州蓮華精舍錄音為基礎

二、玄奘大師承受本經的殊勝因緣

我們念誦這部經,是玄奘大師蒙一位神僧親授的本子。經過是這樣的:

他和唐太宗李世民很相知,李世民很敬重他。他感覺到有些經典翻譯不夠好,他想再去印度找原本對證一下。但是李世民覺得大師是國寶,不願他冒這麼大的風險,所以不肯放他出國。用現在的話,他就偷越國境,私自出國的。出發時約有三百多人隨從,但因他又沒有得到國家的批准,所以困難重重,回國時跟著的人幾乎死光了。可見是十分困難的。

途中走到一個地方,他正趕路,突然聽到有人呼叫的聲音,他找到一個廟,看到一個人生病了,長了一身癩,正在呻吟。他就給他醫治,本來他要趕路去取經,但有人要死,不救不符合本心,就把自己取經的事暫時擱下,照顧這個病人。這個病是傳染的,他也不管,一直照顧他。他把這個病人照顧好了,病人感謝他,就送他一本梵文的《心經》。玄奘大師就一路念這個經。

念經免難有很具體的實況,一次走到一個河邊上看到很熱鬧,正是外道婆羅門舉行祭祀的時候。婆羅門有九十五種外道,有很高的,也有很低的,有很原始的甚至是很野蠻的。這種外道就是野蠻的,他們相信河神,並且每年拿一個活人扔到河裡,就像中國的河伯娶婦一樣,都是極端迷信。

這時玄奘大師碰到他們,正是他們舉行祭祀,而且已經指定了一個人,要把這個人扔到河裡去。這個人有家眷,他要與家裡人死別。自己也哭,家裡人也哭。正在這極度悲傷的時候,突然看見一個外國人——玄奘大師來了,就決定把這個外國人送到河裡祭祀。家屬都很高興,把玄奘大師用繩子捆起來,要把他往河裡丟。他這個時候看到大眾無理可喻,也就無話可說了,只是有個要求說,我們出家人都要修行,要念經的,你們送我祭神我也沒有辦法,你們讓我念念經好不好?死之前想念念經,大眾說好吧,你念吧。

他拿起《心經》就念,念到第三遍時,天地變色,飛沙走石。這些人害怕了,忙說,這樣的人我們不能得罪。趕快把他放了,並且給他磕頭。於是玄奘大師非常感謝給經的和尚。

等他取經回來,走的原路,不但這個和尚沒有了,就是當初那個廟也找不到了。於是就更感覺當初所遇不是世間的凡人。這是《心經》到玄奘大師手裡的經過。玄奘大師翻的是這部經,我們念的也就是這部經。玄奘大師得到神僧傳授本經,一路消災免難,證明《心經》威力無窮,般若妙力不可思議。更重要的是顯示了經中般若妙義無上尊貴不可思議。

以下步入正文。我還不是正式講經,只是宣說一下我對《心經》的點滴體會。

黄念祖:古人開悟之後,要經過三、四十年才打成一片。

摘自《莖草集》(三)黃念祖居士歷年春節開示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4、萬緣放下,一念單提

所以諾那祖師說:「你們修行人就是這個,要永遠不能忘,一個是這一句咒;一個是種子字,兩個不能忘,其中至少有一個不能忘。」所以大家就從小到大,我們這一生就是按這兩句話去努力。

夏老師說:「我這一天要不我就念佛,要不我就觀想,要不我手結印,要不我想一句經文,就是永遠不斷。那麼我跟著客人說話的時候,我手結了個手印。」所以他有這個法子之後,他就「總之我這個都在佛事之中」。這比諾那祖師這個,我們又開闊一點。這多少大德印證了嘛,我們要去學習他們,就是要多知道一些方子,個人看自個兒所需要。

現在這個說是很容易,但就是大家不肯做,所以我們就是要去實踐,去想到這個事,不要安心於被擠掉,從前夏老師說:「你自個兒去創造條件。」要創造條件,觀想一個字,觀想一句咒,再有結手印。這麼許許多多的辦法想出來,或是想一句經文,種種的,所以說是有些辦法的,是有些辦法的。就是一段一段的練習,要成個習慣,也不是說我想這樣就能這樣。說的是容易,實際好難哪,實際好難哪。

古人開悟之後,要經過三、四十年才打成一片,坐破幾個蒲團哪。開悟以後還如此,你根本沒有悟過,哪有那麼容易啊。這個悟,悟這個事,它有各種各色的悟,像大慧禪師,大悟十八次,小悟無數。他一生經過十八次的悟,那他那個第十八次和第一次,當然是大有不同,有天淵之別。

那天我跟人說,某大師兄忽然想到那個《淨修捷要》的話:「境外無心,全他即自。」忽然之間就覺得就是這麼回事。全部接受,信了,覺得心也開了。我說:「這個『開』好啊,開悟也是這麼開啊,其實就是這麼回事兒啊。」到那個時候人就是…,「就這麼回事」這句話也沒有,他這就都屬於這一種,就是他心純淨,而不知不覺,不知不覺之中妄想斷了。

黄念祖:老鼠跟随夏莲居念佛坐化。

摘自《心聲錄》黄念祖

《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舉要》

一個是佛問的問題是入三摩地,入的是首楞嚴的三摩地。這個境界就等於即身成佛。這是最殊勝的成就,究竟的成就。這就是密宗的即身成就。密教的大圓滿,大手印,中國的禪宗,都與觀音法門完全是一味的。所以文殊大士評為第一。

至於淨土法門,並不以這個世界成佛為主。如果當時佛所提的問題是:讓一切眾生在即生之中就了生死,出輪迴,往生極樂國土而成佛。那文殊大士必然評定大勢至念佛圓通第一。評比的是什麼,這是關鍵。即身成佛什麼最為第一,那就是這個返聞自性,成無上道。

你要問:甚至於五逆十惡,甚至於動物都念佛往生必定成佛,那就是念佛法門。

夏老師閉關念佛的時候,他是坐著念一段,然後經行繞佛念一段。坐下就脫鞋趺坐,起時就穿鞋繞佛。後來他看見一隻老鼠,隨著自己行動。坐下時兩只鞋當中有點空地,老鼠就坐在兩只鞋當中。夏老師起來繞佛,老鼠跟在後頭行走。天天如是。這也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都是真事,學佛人不許妄語。

有一天起來了穿上鞋要走之後,老鼠沒動,夏老師以為老鼠忘記了,輕輕地跺跺腳,驚動驚動它。它也不動。再一看,老鼠已經坐化了。

古今這類事例很多。所以說,這個法門連動物都可以救度。要說如何能夠三根普被,即生不再墮入生死苦海輪迴六道之中,那就以淨土法門最為殊勝,最為第一了。我們也不要多分別了。總之佛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黄念祖:那都是演戏,演戲這就無所謂了。

《莖草集》(三)黃念祖居士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底下就說我們希望心空,「心空及第歸」不限於老人,誰都有份。龍女才幾歲就成佛了,畜生女,龍算畜生,畜生女八歲成佛。這不一定老,剛才我說老,老了當然就是更容易,他是比較極專了。現在具體環境之下呢,中年人太忙太苦了,但不只限於老人,這是共同都有份的事情。

我們再把這四句說一遍,「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我們這是一個研究無為法,就是打掃房子那一天,某人提那個問題,我呵斥了他。為什麼呵斥了他?這很明白,咱們這學的是無為法,我說的那個《金剛經》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復(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個偈子講的都是有為之法,如夢如幻。《金剛經》大家很多用不上,但這四句誰都用得上,是吧。《金剛經》的無住生心,非得菩薩才用得上,但這四句用得上啊。對於有為的事情,你看見了就跟做夢一樣。

我在文化大革命為什麼過得來?那就跟演戲一樣。你叫我噴氣式的,我這是演戲;你那批判我,你也是演戲。像甲某某、乙某某、…,一個一個走馬燈似的,一個一個轉,一台一台唱,你那也在唱戲,演著批判我的場戲。後來批判的人跟我說:「你要知道,我也沒辦法,我後頭有人管著我。」他自個兒來跟我說的,呵呵,就去年,所以這是演戲,演戲這就無所謂了,它是有為法嘛。

但是現在我們是什麼?我們是各個來學無為哪,我們不要忘了我們是學無為。那麼這裏頭某人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他覺得這還是有為,你這不還是有這個、有那個嗎?這一點之所以今天要講一講,就在這兒。

黄念祖:真用功的人,世界萬物一切一切都在往好方向變,變得更適合於你。

《心聲錄》
黃念祖居士著

六、蓮宗妙諦 ─ 淨語三則
以一九八八年於北京居士林念佛七道場錄音為基礎

(二)深妙禪偈
有大福德始念佛 發菩提心修十善
佛說無上深妙禪 淺人當作淺法看
四儀莊嚴三業淨 堅守重戒勿少犯
打破人我是非關 放下生平閒知見
談玄說妙不相干 三字真傳老實念
只此即是長夜燈 苦海慈航斬魔劍
要拔多劫生死根 直拼此身作獃漢
五宗八教一句收 切莫念外覓方便
過緩過急同是病 強想一心心愈亂
志堅如鋼氣如綿 不間不雜自成片
因心果佛互感應 根身器界潛轉換
煩惱未伏念不一 習氣不除佛不現
千萬句如一句時 何愁不見彌陀面
此事非易亦非難 三昧全憑信行願

「因心果佛互感應,根身器界潛轉換。」咱們念佛是在因地中修行,我們現在念佛的這個心,就是我們因地的心,叫做因心。我們念的是阿彌陀佛,是已經得了果覺,叫做果佛。我們念佛時,我們的因心就與阿彌陀果佛互相感應。我們心裏就包括阿彌陀佛的萬德。還有,佛的心遍滿一切處,我在念佛,是在佛心裏頭念,如來悉知悉見,沒有一點可以弄虛作假的。再者,我們的心跟佛心是一樣的遍滿一切處。所以佛也是在我心中。為什麼我們能念佛呢?正因為佛在念我呀,佛在攝受我呀。佛不攝受,我們就被煩惱牽纏,念不了佛。我念佛時即佛念我時。

因心果佛互感互念,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於是使得內而根身(眼耳鼻舌身意)外而器界,在不知不覺之中潛移默化,暗自在轉化變換,所以說:「根身器界潛轉換。」器界是一切東西,大地山河,桌椅板凳,大到世界,小到微塵,這些東西在我們念佛的時候不知不覺暗暗地就轉變了。這就比自己身心隨著自心與他佛的互感而起變化難懂得多。

應知自心與外物也是不二。《華嚴經》說:「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起信論》說:「三界虛偽,唯心所作。」《唯識樞要》云:「諸境無體,隨執而生,因自心生,還與心為相」。這都是說明心物不二,物我一如的道理。

古禪師說:「盡大地是沙門一只眼」。就是說,整個地球是和尚的一只眼。茫茫大地只是自身一只眼睛,念佛時是因心與果佛相感的時候,因心中所包括的日月星辰男女老少焉能不受感化。

所以真用功的人,世界萬物一切一切都在往好方向變,變得更適合於你,更適合於你的修持。假如別人和你是怨憎會,你念來念去那人就變得不再可怨可憎了。我們要知道,一個地方有人用功,這一方都得益。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念佛只是消極自了。一個念佛用功的人造福一方;不但造福一方,他造福地球啊;不但造福地球,他造福法界呀。這一切沒有不可轉換的。

所以大家有什麼煩心的事,就歸到好好念這一句就對了。那為什麼他老跟你作對呀?因為你用功不得力,你要得力了,他就不跟你作對了。自身他身,世界一切都會潛移默運發生變化。所以古代參訪的人到一個地方,怎麼能知道這個地方有沒有大德,就看這個地方的山水樹木。如果有得道之人這一切都不一樣了。

神通抵不過業力-離越尊者十二年牢狱之灾

摘自佛典故事《雜寶藏經》卷四

神通抵不過業力

從前,罽賓國有一位阿羅漢,離越尊者。一日,城中有人遺失一頭牛,他循著蹤跡找著、找著,就來到山裡尊者的住處。此時,尊者正在煮草染衣,突然間,衣變成了牛皮,染汁變成了血,所煮的草變成了牛肉,而他所持的缽竟也變成了牛頭。牛的主人一來,正好看見,以為鍋中煮的就是自己的牛,二話不說捉了尊者,送交國王審判。結果,尊者被關進了牢獄,這一關,竟是十二年。離越尊者的弟子中,有五百位已證得阿羅漢果位,但他們即使運用神通也遍尋不著自己的師父。

直到尊者業報將盡時,一名弟子終於看到他在罽賓國的監獄裡。於是,這位弟子便將尊者入獄之事稟告國王,國王隨即派人到獄中視察。果然,找到一位很有威德,但相貌憔悴、鬚髮極長的比丘,在監獄中養馬、除糞。尊者的弟子請求國王赦免獄中所有的比丘,仁慈的國王立即下令,讓所有的修道人出獄。這時,獄中的離越尊者鬚髮自然掉落,袈裟自然著身,並且,一躍而起,至空中做了十八種神通變化。國王見狀,大歎稀有難得,立即恭敬地俯身頂禮,向尊者致誠懺悔。

但是,大家也感到疑惑,是什麼因緣讓尊者在牢獄中受這麼多年的苦呢?尊者娓娓說道:「過去有一世,我遺失了一頭牛,便依著蹤跡找到山裡去,正好看到一位修行人在靜坐,此人是已證辟支佛果的聖人,而我不明就裡的誣謗謾罵他一番。由於造了這個惡業,我曾墮入三塗惡道受苦,但餘報未盡,所以,今生雖證得阿羅漢果,還是無法逃過這場劫難!」

南怀瑾:世上的肉身菩薩

南懷瑾:

什麼道理呢?得道的人,自然有一股道相,那個道相不是在這個形象上見的。譬如我經常告訴年輕的朋友們,當年在大陸的時候,看見過幾位有成就的老師,有成就的和尚。有個師父,人家都曉得他是肉身菩薩,有人叫他肉身羅漢;那個樣子難看到極點,兩個眼睛比銅鈴還要大,露光的,他還戴起近視眼鏡,怪裡怪氣;鼻子有大蒜那麼大,兩個大眼睛,配了個大蒜鼻,嘴吧快彎到耳朵邊了,牙齒細得像玉米,小小的。

反正啊,五官分析起來一無是處,可是長在他臉上,愈看愈可愛,愈看愈莊嚴。走路搖搖擺擺的,但是覺得很莊嚴。他的衣服幾十年也不換洗,一身都是蝨子,癢起來就那麼抓,有徒弟看到蝨子爬出來了,他還說不可以殺生,就是這麼一個怪人。

還有一個和尚,幾十年不洗澡不洗臉,不洗腳的,他睡覺的地方有一個帳子,大概也幾十年沒有洗了,連眼洞都沒有了,只有灰塵。他睡覺也在裡頭,打坐也在裡頭。有一天我要離開了,向他告辭,他正在帳子里打坐。他說:我也懶得出來送你,你過來我有話給你說。這下要我的命!非要把頭伸進他帳子里去不可,我也是個有潔癖愛乾淨的人,可是師父之命,只好硬著頭皮把頭伸進去。結果發現這個帳子里清香,是什麼花香,也講不出來,一股清香,頭伸進去就不想出來了,心裡有個感受,有道的人確實不同。

另外我當年在西藏看到一個活佛喇嘛,他喜歡喝我們中國茶,漢人賣到邊疆的茶,都是最粗的茶,加上牛油、酥油叫做酥油茶,一半油一半茶,喝慣了的很好喝,你們沒有喝慣的,一定第一口就吐掉了。他只有一個鉢盂,吃飯喝茶都是這一個,招待客人也是這一個,幾十年也不洗,奇髒無比。有時候我們去看他,因為他有神通,他覺得與你有緣,看得起你,他就把自己喝的那個茶盂,給你喝一口。

有些人是怕髒,有些人是恭敬,不敢喝。你怕髒也好,恭敬也好,他都知道。你恭敬的,叫你勉強喝一口,據說喝了這一口,消滅了好多的罪業。有些人怕髒,他就罵了,你的嘴也是肉做的,我的嘴也是肉做的,你為什麼不用我這個碗啊?這一類的人,仔細一看他,非常莊嚴,那個莊嚴不在鼻子上,不在眼睛上,五官上看不出來,他有一股道氣,也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真正成佛的人,不應該以具足色身見;在他的身體上找他的道,那是找不到的。當然,一個得了道的人,氣質一定起了變化,肉身一定也起了變化,自有道氣,色相莊嚴。但是「即非具足色身」,你不要著相,這個肉體的身還是有生滅的,「是名具足色身」,所以叫做具足色身。這個具足色身,要注意,就是肉體之身。

黄念祖:志堅如鋼氣如綿,不間不雜自成片。

《心聲錄》
黃念祖居士著

六、蓮宗妙諦 ─ 淨語三則
以一九八八年於北京居士林念佛七道場錄音為基礎

(二)深妙禪偈
有大福德始念佛 發菩提心修十善
佛說無上深妙禪 淺人當作淺法看
四儀莊嚴三業淨 堅守重戒勿少犯
打破人我是非關 放下生平閒知見
談玄說妙不相干 三字真傳老實念
只此即是長夜燈 苦海慈航斬魔劍
要拔多劫生死根 直拼此身作獃漢
五宗八教一句收 切莫念外覓方便
過緩過急同是病 強想一心心愈亂
志堅如鋼氣如綿 不間不雜自成片
因心果佛互感應 根身器界潛轉換
煩惱未伏念不一 習氣不除佛不現
千萬句如一句時 何愁不見彌陀面
此事非易亦非難 三昧全憑信行願

「志堅如鋼氣如綿,不間不雜自成片。」誓願應堅定,如鋼似鐵,彌陀因地中發願說:

「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這就是給我們示範的「志堅如鋼」。志要鋼,而心欲虛。若固執己見,則成為剛強難化之人,禍莫大焉。

《大乘無量壽經》中,極樂國人「身心柔軟」。「氣如綿」正表柔軟。心意柔和,自然易受教化。

在念佛時,不要間斷與散亂,「不間不雜」自然容易念佛成片。若達一心不亂,則得念佛寶王三昧。

黃念祖:介紹高峰禪師02

莖草集(二)黃念祖居士
漫談篇四(1991年北京蓮舍開示)

(編按:1991年9月中旬,恩師在北京對我們自美國來訪的弟子做了數日的開示,此篇是根據恩師當時開示的錄音所整理的。)

介紹高峰禪師02

蓮池大師就得高峰的力,所以蓮池大師後頭得法以後,就印了他的語錄,並且說︰「可惜啊,大藏裏頭沒有。」這麼大一個禪師,編藏經的人把他給漏了,所以夏老師就囑咐我說:「後世你們要印藏經的時候,一定把他收進來。」所以淨空法師不是印《藏經》嗎,我就說提醒他一定要把他收進來。後來大概已經入了,《高峰語錄》,現在也有單行本,這個很殊勝。

高峰這苦行的事情,他是整天不睡覺的,站著修的,只有在吃飯的時候坐一坐,上蒲團,其餘時候都在行跟站著之中修。為了怕昏沉,他就跑到山崖的邊上去站著。你要摔下去就是死,你還打盹不打盹?你看已經兩次開悟了還這麼用功。

那麼有一天還是打盹掉下去了,半空中有一個人托住他,把他托上來了,他就問:「您是哪位啊?」「我韋陀。」他心想噢這韋陀都在護我的法,看來我是不錯。韋陀就說:「你啊,動了我慢的念,五百劫不護你的法。」他的一念,韋陀就知道了,「你在我慢」。韋陀護衛法,就覺得他自高自大。「啊這壞了!」大懺悔,「怎麼起這我慢的心哪,自己滿足。」接著修吧,經常就還是站著,有一天又掉下去了,又有一個人把他接起來了,把他托上來了。他問:「你是誰啊?」「韋陀。」「唉呀,菩薩你不是說五百劫不護我的法了嗎?」「你真實懺悔就超過五百劫嘛,五百劫就已經過了。」

他的弟子就是中峰,他是元朝的國師,多少人都來求法,而且中峰是提倡淨土宗的,高峰就沒有很明顯,但是中峰很明顯。他裏頭的許多開示,一個《三時繫念》,臺灣有吧?可以唱的,那就是中峰的書。他是禪,中間的「中」,山峰的「峰」,中峰,《三時繫念》,是禪和念佛結合的。

他那個《闢義解》,你那些個理解,他都給予否定。這「一法不立」,禪宗是一法不立,你立了一法,「一句合頭語」,就「萬劫繫驢橛。」你這一句話精彩,我要記住它,始終擱在腦子裏不要忘,念玆在玆。和你對了頭了,這一句話就是一萬劫拴驢的那個木頭橛,把你那個驢就拴住了。所以不是把它當作一個教條,當作一個規律,在這兒死記死背,老提醒自己老什麼什麼。一般說起來這已經很難得了,但是在求無上法來說,這個還是嫌執著,所以禪宗他這個很高上,他連法身都還要過。

黃念祖:介紹高峰禪師01

莖草集(二)黃念祖居士
漫談篇四(1991年北京蓮舍開示)

(編按:1991年9月中旬,恩師在北京對我們自美國來訪的弟子做了數日的開示,此篇是根據恩師當時開示的錄音所整理的。)

介紹高峰禪師01

高峰的故事。他可能還不到二十歲,年輕就出家了,立了一個誓願三年之內要開悟,當然不是這麼容易。就在這兒參,後來有人告訴他說:「塔那邊有個老和尚很關心你,他跟我們問到你。你去求求法嘛。」他拿了香就去了,到了那兒就給老法師頂禮,結果老法師拿著棍子就打,給打出來了,他當時就哭著回來了。雖哭著回來,可是第二天還去。

這都是考驗,一打就退了,那你就算了,退了就退了吧。打了之後還不退,那就是你真正有向道之心。連夏老師也是這樣,見了省元法師,省元法師大罵一頓,連侍者都看不過,說:「師父你也慈悲慈悲。」他說:「這就是慈悲!」哈哈哈…。第二天夏老師去了,就招待,談得兩人非常投機。就是罵不退、打不退的。現在施主到廟裏,那都是財神爺來了,供在頭上,呵呵呵,所以他聞法很難哪,你沒有這種千錘百鍊成鋼,沒有鍛鍊,成功很難。非得要燒、要打,舒舒服服不能成佛。

後來老和尚就告訴高峰:「你來了之後,我們就談用功的情況。」後來就告訴他應該怎麼用功,他就去做,做了之後果然很上路、很得力。這麼做了一段時期後,老和尚就不談用功了,就問高峰:「誰叫你拖這個死屍來?」是誰讓你把這死屍拖來的?他雖然是個活人,老和尚說你拖著個死屍來。他剛要回答,就打。就這樣每天去每天問:「誰叫你拖這個死屍來?」剛要答就打,打出來了。就這麼過了幾個月,天天去、天天問、天天打。結果這個師父別的一個很遠的廟請他去,高峰還要跟去,就是說,這成天打他的師父,他還要跟去,所以他是根器不凡啊。

他就回家辭別一下父母後,又要去找師父。他父母親就等他睡著的時候,偷偷的把他衣缽偷走了,受戒的戒牒,跟他那個缽。和尚沒有戒牒,廟裏不收。廟裏要收,你必須要有戒牒、證件。這他哪兒也去不了了,就只好在附近的廟待著。還不到二十歲就亂跑,他父母親捨不得,答應他出家已經很不錯了。於是他就在另外一個廟裏待著。

這個時候他自己就是參那個「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參來參去起了疑情了。他心中沒有別的,就是這個,所以起了疑情。「開悟是在入了無心三昧以後的事情」,這也是高峰的話。就只有這一句話頭,腦子裡什麼都沒有,就這麼如醉如痴的樣子。

那麼廟裏頭很多和尚,大家要做佛事。一般他們隊伍轉到祖師堂上頭都要唸一唸,轉一轉這個殿、那個殿。這些和尚隊伍轉到祖師堂時,他看見了就跟到後頭。因為本來沒有排他參加這個的,他在那兒參他的禪,參他的話頭「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他就跟著隊伍走到祖師堂,走到祖師殿,後來看見很多祖師像,他就跟那兒待著,一下看見五祖演的像。五祖演當時是宋朝的大德,他門下有「三佛」。他的像贊題了「百年三萬六千朝,反復原來是這漢。」一百年不就是三萬六千天嗎,這三萬六千天,原來反反復復的還就是這個漢子,題了這二句話。他突然間就想到他原來那個師父的「誰叫你拖了這個死屍來?」把這個公案打破了!當時正在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已經就到了這種無心的境界,就是這樣,這個時候看見這個像,看見這個話:「百年三萬六千日朝,反復原來是這漢。」一下子想「誰叫你拖這個死屍來?」「反復原來是這漢。」這一下子沒有這些思想,一下子就把他這個打破了,開悟了。正好他發願三年,這就三年。師父也給他證明了,後來他就到他師父那兒去了,師父叫他還跟著師父在那兒一塊修。

一天他師父問他:「你白天這麼很忙忙亂亂,你都能作主嗎?」「弟子能夠作主。」「你晚上夜裏頭睡夢,你睡夢中能作主嗎?」「能作主。」很不簡單了。他說:「你夜裏睡著了,沒夢的時候,你主人翁在哪裏?」睡著了沒作夢,你的主人翁在什麼地方?答不出。師父說:「好,我也不要你什麼什麼,搞這搞那,你就是回答我這問題去吧!」他下了決心,我拼著當一輩子呆漢,專致這個問題。

大概經過了七年,所以大家不要以為一開悟就沒事了,悟後他這個問題還是答不出嘛,所以還有這個話,高峰的話:一開悟之後,你沒有資格說話,你大法未明。一般以為開悟就不得了了,你就是佛了、就是什麼,你就…。這還都是體會的很淺。你真正見了法身,大法還未明,你不能說法為人哪。

旁邊一個人睡覺,他枕頭掉了,叭噠!就叭噠一聲,開悟了,這第二度的開悟。宋朝的大慧,最有名的禪師,他一生大悟十八次,小悟無數,所以禪宗這個悟是很殊勝的事情。(高峰)悟了之後,他入死關不出來。在天目山入死關,在山上用木頭,整個鳥籠子似的,搭上幾根;自個兒就一件衣裳,找了一個破的缸的底下半截,那就他的鍋;一天自個兒煮一頓吃的,就拿那個鍋,用柴火點著了,煮一頓,吃這一頓。春夏秋冬就這一身衣裳,也是常年不洗澡,那地方哪兒洗澡去?哪兒去弄水?在那山上裏。閉死關就是不出關的,而且他那個地方,上那個山,他說中間得搭上兩根木頭,才能爬到這兒來。他要是給抽掉一根木頭,誰也過不來了。

就這麼在那兒修,後來還是很多人找上來了。之後就又在附近搭上廟,人多嘛,就請他到廟裏去說法,這就是高峰。(待續)

黃念祖:師父若有神通,弟子更要仔细觀察,有神通更要小心,要看他的一切,菩提心到底如何。

莖草集(二)黃念祖居士
漫談篇四(1991年北京蓮舍開示)

(編按:1991年9月中旬,恩師在北京對我們自美國來訪的弟子做了數日的開示,此篇是根據恩師當時開示的錄音所整理的。)

修持以淨土宗為穩當

我常常說這師父不會神通,看三年就夠了;師父要會神通,弟子要觀察的話,要觀察六年。所以挑個師父不容易,有神通更要小心,要看他的一切一切,菩提心到底如何。真要有菩提心,有神通還不礙事;很有神通,沒什麼菩提心,那你趕緊向後轉吧,這很危險,很危險。

北京有一個自稱為羅睺羅轉世,他的神通到什麼程度啊?在酒席桌上,他一杯酒空中一撒,變成一條龍飛出去,你們能見龍嗎?他能顯一條龍就飛了。後來這個人不行,我這兒有證實,不是隨便說的,就是後來一個某某縣的縣長,家裏供養他,他就跟這位縣長說:「你應當要造一只金子的羯磨杵,十字杵,好長,這麼擱在座位底下,鎮這個座位。」這下大了,這縣長很有錢。另外,佛像還拿多少金條去裝臟,這也做了,做了兩件事了。

再有,他跟縣長說:「你要讓你的女兒給我當佛母。」這讓這個女孩子的哥哥知道了。這個人脾氣很暴躁,就拿了一把刀:「誰敢欺負我妹妹,我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他就不敢再提這問題了。後來父親(縣長)死了,再一找,金子全沒了。他常常顯種種神通,很多人恭敬他。他的一個徒弟在北京還很有名,叫某某某,就愛喝酒,狂飲,醉了之後再修法。那就不如法了,這些事情不如法。這兩代人哪。

是有這些事情,我們是大量的事實觀察,總結出來了這些情況,這不對頭的就是多了,自古有之。密宗一般都說誰是什麼什麼轉世,你們很少聽見我說這個話,最好不談這個事。你要說,都是,都是毗廬遮那的化身,都是,每個人都是。要說某個人是某個人不是,這話就不好成立了。要說是的話就都是,都是,都是毗廬遮那的化身。毗盧遮那都是了,你還有什麼別的化身?那對我來說還不如一點呢,呵呵呵。

所以就不大說這些話,說這些話和顯教就不一致,而且《楞嚴經》說魔就是這麼說的:我是什麼什麼佛再來。密宗現在有很多人跟《楞嚴經》說的就是一樣,但只是那些人,不能說密宗是這樣,關鍵就在這兒。那說的就太活生活現,又是雙身修,又顯神通了,還有種種的,又說我是什麼什麼佛來的。所以只要碰見這樣的人,跟這個都相合的,就要多提防一點。他自個兒也不知道,他以為他成就了。

那神通大了,他講你每人頭上都放光,你都看見,我也看見;說「我的房子可大了,你們不要以為這麼小,誰誰你從這兒往那邊走,來回走,不要來回走也可以,就走一趟。」結果那人走多少時間也走不到頭,就這屋子,他走不到頭。諸如此類的神通多了,經裏頭講的很清楚。

《楞嚴》好就好在這兒,就把這些種魔指出,這些種魔都是很深境界中的魔,都是破了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要破了識蘊就解決問題了,五蘊皆空了。在這個之前,常有一句話就「八萬四千魔軍在行者的六根門頭,等待你得神通、入禪定、開悟的機會,來控制你。」所以有時好事變壞事。要發大菩提心,謹慎,越是在成功的時候,越是要謹慎,八萬四千魔軍在那兒等待這個機會。剛才說的那個水懺,那不就等了多少年,等到最後國師那一念,他就來了,就長了人面瘡了。

所以我們修持,這麼一說呢,還是淨土宗穩當。你還是凡,老老實實不要有這些。你就是要持戒,相信因果,出世三福,是不是,這是做得到的。你到了極樂世界還是凡夫,凡聖同居土,但這就好辦了。極樂世界為什麼還有飯吃,還給你穿衣服?因為你是凡人,雖然是凡人,但已經不真吃了。因為還有習氣,到了吃飯時間想吃飯,擺了一桌自己看看就很滿意,很高興。這完了之後,都是自然就化了,也不要洗碗,也不要打掃傢俱,就沒了。到時間又想吃飯,又來了。就這習氣,就有習氣,呵呵呵……,凡夫嘛,就是凡夫。

黃念祖:這個大虹光身咱們禪宗就有。

《莖草集》 黃念祖居士
漫談篇三(1990年北京蓮舍開示)

(編按:1990年7月中旬,恩師在北京對我們自美國及台灣來訪的弟子做了數日的開示,此篇是根據當時開示的錄音所整理的。)

顯密圓通

……我們過去出了多少大德,這個化光咱們中國禪宗就有。唐朝時候挨三頓打的臨濟,後來開悟了。跟臨濟同時也有個人叫普化,臨濟那時到北方弘法。這普化瘋瘋癲癲的。

有一天他說:「我跟你們化緣,我化一只布襖子。」有人就給他做了衣服,臨濟給做了個棺材。他說:「唉,還是臨濟小廝兒,別有一隻眼晴。」就把這隻棺材扛走了。扛走了就搖著鈴鐺:「我要死了,我要死了,你們來看。」他出了城,出了東門,躺下來說:「我就要死了。」待會兒:「今天不好,我還不死。」又回來了。很多人在那看,看沒死,那就回來了。

第二天出南門,說:「我要死了,我要死了。」好多人又跟著去看,看著他躺在棺材裏又搖著鈴,摇了一會兒:「唉,今天還不死。」又出來了。

到第四天就沒人跟他了,不理他了。有個過路的,普化說:「你給我釘棺材。」那個過路的就給他釘上。他先在裏頭還是搖鈴鐺鐺鐺,鐺鐺鐺,再過了些時候不響了。那釘棺材的人就回來說:「今天普化死了,我給他釘了棺材。」「這很可惜,他死了,我們去看看。」他真死在裏頭了,「走走,把棺材給他埋了吧。」就把他埋了。

又過幾天,大家覺得真怪,這個棺材怎麼這麼輕?抬的人覺得這輕得不盡情理,「咱們打開看看吧。」就開土把棺材撬開,沒人!這屬於化光嘛,同樣修的是大虹光身,所以禪跟密是一件事情,所以懸別顯密,在密宗也是禁止的。

黄念祖:菩提心

《心聲錄》
黃念祖居士著

二、淨宗心要
以一九八九年講於北京廣濟寺念佛七道場錄音為基礎

(三)大乘無量壽經宗要

《維摩詰經》說:「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簡稱)即是出家。」

有很多人想出家,不過常有困難,例如父母不答應也是不行。你發菩提心就是出家,你一個在家人有出家人一樣的功德。

《維摩詰經》又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具足。」一切功德你已經具足了,你不再欠少什麼。所以我們這個修行,要抓住這個根本哪!一切具足。

還有《毗婆沙論》中說:「此法門是諸佛之父」。此法門即是發菩提心,這是一切佛的父親。「諸佛之母」。看見沒有,諸佛完全是從發菩提心生出來的。

又說:「是諸佛之眼」。諸佛要普度,要能照見一切,什麼是眼呢?菩提心是眼。

「是無生法忍之母」。我們都是花開見佛入無生,見了阿彌陀佛,花開見佛了,入了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的母親是什麼?是發菩提心。你在花開時為什麼證無生?因為你曾真正發起了菩提心。

「是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習功德無量啊!無邊哪!讚嘆發菩提心的殊勝啊!佛的父佛的母,花開見佛入無生,這是無生之母。

再有《大般若經》裏頭說:「如以箭射物」,拿箭去射靶子,那你就可能射中或者射不中。但是你往地下射,誰都中。這就是說,你發菩提心就像拿箭射地,絕對中的。這是發菩提心的功德。底下講一下密宗的菩提心功德,那就更深刻。所以人們往往是捨本求末,最根本的東西你把它扔了。

密宗經典《菩提心義》:「菩提之心,成佛之本。」這個菩提的心呀,是成佛之本呀!本源呀!是大事因緣,佛出現於世是大事因緣,「大事因緣莫過于此」,大事因緣沒有再超過發菩提心了。底下更說明「若人求佛慧」,你如果有人要求佛的智慧,佛就是智慧,轉八識成四智就是智慧。涅槃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脫,得解脫,恢復本有的法身,都全憑般若妙慧。欲求佛慧就須「通達菩提心」。通達了菩提心就可「即身成佛」。父母所生的身,就在這個身中得證大覺果位。

禪宗是即心成佛,密宗是即身成佛。即身成佛的關鍵在於徹底通達菩提心。但現在所遺憾的,不管是顯教是密宗,真正明白什麼是菩提心的人已不多了。尋枝摘葉者多,著重根本者少。

《菩提心論》還說:「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這個菩提心就包括了含藏了一切諸佛的功德之法。

「若修證出現」,所以這要注意,這不是空洞理論。若在你修法證道時,這個心出現,「則為一切導師。」所以這相當於開悟啊,開大圓滿解,大圓滿見,然後契入大圓滿。這就跟禪宗一樣啊!

五祖跟六祖說:「不明自心,不識本性,學法無益。」不明白自己的心,不明白自己的本性,學法沒有什麼好處。「若明自心,明自本性,即是丈夫天人師。」你就是佛,衣缽就給他了。一個沒有出家受戒的人得衣缽,這是千古第一奇事,所以當時廟裏人想不通,怎麼佛的衣缽讓一個廟裏做工的人拿走了。所以追呀。這不是為名利去追。大家要知道,這是太想不通了。

黄念祖:必须有所选择,若確實值得我見,我再見。

我的外公我的恩師我的人生導師(三)
作者:華真

十三、淡泊名利的宗師

隨著弘法利生工作的展開,外公的名望日益提升,每天求見外公的人,絡繹不絕。

網紅他們是把名轉化為利,而外公不僅利不要,名也不要。外公常說,我不希望自己多有名。我沒名時,來找我問法求法的人一般都是真心的,有名之後,還要辨別哪些人是真心的,哪些人是有其它目的的。

有不少人,到處攀緣,見了一下某位大德,就像撈了稻草,到處招搖,說我是某某的弟子了,他傳給我什麼法了,甚至他印證我什麼了,然後就自封上師法王,收弟子收供養斂財。外公說這樣的人就是堅決不能見,不能給他提供到外面招搖撞騙的機會。

有好幾次,某個佛教團體來見外公,外公通過短暫的觀察,就會發現哪些人的發心是不正的,送客時就會特意囑咐他們的領隊,哪幾個人下次就不要來了。有的人來求見,更是連見一面的機會都不能給他。後來發生了很多事情,都證明了外公當初這麼做是非常有遠見的。

外公曾私下裡跟我說:「人怕出名豬怕壯,不是撿到籃子裡的就是菜,必須有所選擇。有的人就是魔,不能沾,就像是一坨屎,你能碰嗎?沾在手上,洗了好幾遍,感覺還有味。何苦呢?不碰!」

「我的時間很寶貴,見一見談一談的人,應該是值得我這樣做的人。以後我做一個抽籤箱好不好?把你們幾個人的名子做成籤兒,再有新來的人來問法,先抽籤兒,看看跟你們哪位有緣,你們也是先替我把第一道關,若確實值得我見,我再見。總不能對方一拱兵就直接見老帥吧。」

確實是這樣,自稱學佛的人中,有正有邪,水平也是有高有低。

黃念祖:佛牙舍利

莖草集(二)黃念祖居士
漫談篇三(1990年北京蓮舍開示)

談佛牙舍利

佛牙舍利各人看的顏色不一樣,有人看的是綠的,有人看的是紫的,有的人看的是咖啡色的。那一次我看的先也是咖啡色,然後我就在那磕大頭,我磕了很多頭,後來大家都走開了,沒有人在,那兒有個凳子,我搬個凳子上去了,可以很清淨的看。它不是一個長方的嗎,一個斜面的槽在前,那中間就出來一條雪白的中分線,這是剛看時沒有出現的。第二次我去看整個就變成白顏色的了,所以這個顏色不是很固定的。第三次看的呢,也很有意思,正好跟第一次看的相反。頭一次看是咖啡色有一條白線,第三次看是白色的,而過去看是白線的地方變成一條淺黃的線。你說這個事,你眼睛的誤差不會到這個地方,三次都不一樣。

八國聯軍時,拿那個塔當炮的靶子打,把那個塔打倒了。大家在撿殘磚爛瓦,撿出一個很講究的盒子,也不重視,就擱在大殿。解放以後,這些東西都清理到廣濟寺,廣濟寺也堆在那兒沒人管。一天斯里蘭卡的人來參觀,他把這盒子的文字一看,說裏頭是佛牙呀。就打開,才知道是佛牙,這驚動了。在世界上,這地球上只有兩個,一個在斯里蘭卡,一個在中國,很寶貴。

再一個,法門寺有佛的手指舍利。而(佛牙塔)這個是沒有燒過的牙。記載是這樣,那個夜叉在佛要火化以前請出來幾顆,這幾顆沒有經過火燒,有的還在天宮。這一顆很可能是道宣律師的,中國不知道。過去打仗我們漢是在南邊,這北邊北京什麼都是番邦,這個是在北國,他那文獻什麼記載不詳。

這個記載是關於道宣的,道宣是律宗的祖師,他不能胡說。一天他忽然間走到臺階,一下子摔下來,一個人就把他扶住了。本來要摔得很重,那人把他扶住了,當然他很感謝:「居士,你是哪一位?」他說:「我是天王的四太子。」「唉呀,貧僧怎麼敢勞太子。」「我們很敬仰法師的道德,我一直都在護持你。法師你有什麼需要的嗎?你覺得我們天宮你有什麼需要的,我可以給你找到。」道宣腦子一動,「我聽說天宮中有佛牙,你能夠找到嗎?」他說:「是有,本來我們這也是很寶貴的,既然法師說出來了,那我們就拿來供養。」就送給道宣了。這早有這個記載,這個佛牙可能就是這樣來的,不然別的沒有來源,只有這一個記載。

當然現在大家不大採用這個,說這個太神了,太神了。天王的太子供養道宣的,當時是夜叉盜了佛的牙,從口裏頭請走幾顆,沒有被火燒過,天宮上有。斯里蘭卡也是,這說是從天宮中來的,也是其中之一,看一看就很殊勝,你就知道那時候人之大,所以到減劫什麼都減嘛,慢慢變成矮,彌勒的時候人是八萬尺高,有時候不可想像。

黄念祖:“不聞不睹”,真是去魔之良方。

黃念祖:

今秋我在廣化寺念佛七講阿彌陀經宗要,末後引用印光老法師開示,謂念佛未得到一心者,不可急求見佛,若有此躁妄求見之心,則為自家的冤對提供機會,他們必借機干擾報復,破壞行人。

講完後,有一年老之女居士,前來問話。該人心情激動,神暗氣急,顏色憔悴,形容枯槁,連聲問曰:“您所講的,正是我的病,我的病已兩年多。因念觀音,就想見觀音,誰知見到觀音後,從此見種種相,擾亂不息。於是白天黑天,開眼合眼都見。或見善相,或見惡形,心驚意怖,苦惱無窮。夜不能睡,晝不能休,精神疲頓,神經緊張,無法可醫。縱滿室坐滿了人,仍見滿室都是惡相,遂致精神恍惚,身心俱疲,苦惱萬分,命在旦夕。”

末後並問是否應念大悲咒來除魔?我對答曰:“您不必修法去壓制,若去壓制,即是在作對,則這個結子,拉得更緊,更不易解開了。”

於是我告以一法:“古有大德,在深山中,結一茅蓬,率眾共修。但該處山精野鬼,時來干擾,或現佛菩薩相,或現虎豹惡形。大眾驚擾,不能清修,力勸大德遷移,但大德不為所動。三年後,野鬼俱寂,諸相皆無。大德曰:‘野鬼伎倆千般有盡,老僧之不聞不睹無窮。’

可見不聞不睹,不去管它,則魔惱自息。古雲‘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正此意也。” 她當時要求小女寫下來交給她。本月初一日,我在居士林講《淨修捷要》。講畢,該女居士換若兩人,體態安詳,容光煥發,精神奕奕,特來道謝。蓋小女所寫之字條送到後,諸相俱隱,干擾全清,大患頓除矣。可見“不聞不睹”,真是去魔之良方。

黄念祖:乩壇

莖草集(二)黃念祖居士

漫談篇二 (1989年北京蓮舍開示)

乩壇

這個乩壇要分成兩類,也可以分成三類吧。有一種完全是假的,就是騙術,這是最不好的。有一種呢,來的這個人自稱是誰誰誰,確實不是人在那兒操縱他,確實是另外有一種力量使得這個人寫出文字來,但他自稱是誰誰誰,他所稱的這個名稱是冒名來的,這種又是一類。你這是介乎真假之間,實際並不是人在那兒造假,這種往往屬於靈鬼,鬼之中有靈性的,因此他也會作詩、作文,也會回答很多問題,有時候他也可以前知一點,鬼也有一點前知的通。同時另外一方面,人世要有什麼災劫,或者有什麼大的變動,鬼神他也先造了冊了,他如果從那冊子上,也可以知道未來,他就可以告訴什麼什麼一切。再一種呢,那就是真的,真有一種或者什麼仙、或者某人、或者什麼什麼來。在三種之中,真的是少數,不是很多,確確實實是有真的。

諦閑法師那個時候就出現這樣一件事,諦閑法師是咱們中國近百年中的三大高僧的首位。他是自個兒寫了偈子,自個兒走到龕裏頭去,自個兒坐化的,三大高僧中最高的一位。再兩位嘛,一位大概就是印光法師,一位是虛雲法師,我的師父。諦老是:我今念佛,西方現前,真實不虛,願各勉旃(註:我今念佛,凈土現前,真實受用,願各勉旃)。這個文字可能稍微有一點出入,實際說,我因為念佛,西方現前,真實是這樣,大家努力,就這樣。寫了之後走到龕,龕早做好了,就坐到龕裏頭,這個臨終的情況也是很稀有的。

他在北京講經的時候,一個乩壇好久請不到來(降壇),後來來的這個人是個姓白的,他是管北京的城隍,叫白宮,就問他:「怎麼白宮這個日子不來?」他說:「不是,是因為現在多少大菩薩什麼都在北京,我們進不來啊。」因為鬼神跟鬼神可以通,他說:「關帝想請諦閑老法師到乩壇這兒來,他要問問題。」他稱關公為關帝,因為後來皇帝晉封關公為帝。他本來在漢朝是侯,漢壽亭侯,後來逐漸逐漸追加,最後追封為帝,是武聖人。

諦閑老法師真來了,關公真問了問題,他又請求說:「我的朋友周倉,他自從遇難以後,一直到這個時候,每天在他被殺頭的時候,他每天還要殺一回。」(弟子問: 被殺一次?) 啊,所以這橫死的,有人自殺,這絕對不是鬧著玩的。這個臥軌的人,每天這班車到這兒的時候,他就還死一回。因為印象太深了,他不能抹滅,所以這個印象就重演,啊車來了,怎麼恐怖到家,怎麼痛苦怎麼死了,過去怎麼樣第二天還要怎麼來。「周倉他人這麼聰明正直,他還要受這個痛苦?」就請諦閑法師給他說法,在這以後他才解除這個痛苦,所以佛法不可思議啊。這個乩壇就可以肯定,這是一個例子。當然白宮也說有很多是假的,像這樣的乩壇是少的,真是一個城隍來,有的是冒名的,多半是靈鬼。(待續)

黄念祖:死盡偷心

《莖草集》黄念祖

漫談篇二 (1989年北京蓮舍開示)

死盡偷心

有的人就總是想有一個什麼法,我要得了那個法,那我就好了。這是偷心!哪個法都一樣,主要是含的這些密法的精義。你從這些法把它體會深了,一切法都是一樣的,也沒什麼叫做竅門,不像道教告訴你玄關一竅,我跟你指出來你當下就…。那它確實有這個現象,在玄關這兒給你一點,有時候你就看見光。覺得神祕的不得了,其實這都是偷心,互相的偷心。因為他相信到這,信心就能夠出生一切,這本來嘛,佛就是這兒放白毫光的,一個很重要的地位,所以這個地方放光沒什麼奇怪。

中國的古人叫做「虛室生白」,虛室,空的房子裏頭生出白。「常觀鼻尖一點白」,常常看我鼻子頭的一點白,這個白是什麼?光。就是讀孔夫子書的人,他們坐坐也會遍屋子都是光,就是「虛室生白」,鼻前也會放光。「常觀鼻尖一點白」,就是放光之後就更好攝心了,老看這一點光也不想別的了。這個都是本有的,不一定必須別人點,他就是自己安安心心坐那兒,自然就生白了。而且就是有這些瑞相也不說明你什麼業障都消除了。

我一個親戚也很用功,他有兩個特點,一個特點就是觀音跟他感應,有求必應,所以他也就很相信,他說:「你看看觀世音菩薩就是保佑我,不然你們將來看看,我就是好,我就是沒有問題。」他這裏就出了邪見了。觀音確實是有求必應,比方他要祈求讓兒子晚去鄉間勞動,因為要再回北京是很難的事情,他求都能達到。比方他這兒念起佛,上房那兒樓上鬧不安靜,他一祈禱一會兒樓上就安靜了,有求必應!還有他曾經看見,一進屋滿屋子都是光,他不相信就退出去,再進來還是滿屋子都是光。這個人呢,最後讓火車撞死了。

我們不要對於這個去解釋,我們不是心外求法,所以這一切都不足重視。還是你自心,就諾那祖師的話,你今年比以前多明白一點了,慈悲一點了,這是最實際的。智悲雙運,明白一點是智慧,慈悲一點是悲心。你智悲雙運中,慈悲長了一點,智慧長了一點,不是好嗎。

正法還不止於這些觀點,而且偷心也是人人都有的,就像癌細胞一樣,人皆有之,但是我們要慢慢的,逐漸逐漸的…。

開悟有好多例子,比方說像萬里尋親,找自個兒的爸爸,萬里找找找,忽然在十字街頭一眼看見親爹,哦就在這兒,這是悲喜交集啊,沒想到就在這兒,這是一個譬喻。再一個譬喻像賊入空室,這個賊由門撬鎖,好不容易把門撬開進來了,這高興得…,一看,是空屋子!你偷什麼也偷不著,所以就「死盡偷心」。你這偷的心全沒了,無可偷,但屋子你進來了。見親爹的那個好像還有什麼,形容正開悟時候的那個,形容的很逼真。當年我在天津,大笑不能自止,同時大哭也同時不能自止,那眼淚就如雨,大笑如狂。後來我的愛人和我們的孩子回來了,我說幸虧你們不在家,你們要在家就以為我瘋了,哈哈哈哈哈………。所以形容像賊入空室,他就安心了。

現在好多人都還在偷心之中,總想找個師父給我多傳一個什麼法,我有了這個法一來,我就成就。這都是騙人的,沒有什麼叫密訣。你要說密訣,那《金剛經》就是密訣,這諾那祖師的話,密宗境界就是《金剛經》,有什麼密啊?所謂密訣,就是你理解不到,因為它不可言說,現在通過語言大家能夠感覺一些,這個就都是佛力的加被,這是個極不容易的事情。說教比較容易,講經比較容易,把這個話給你講明白是什麼道理,你真正要的是能對於這個悟心啊,自個兒能什麼…。

黃念祖:关于四禅

《心聲錄》黃念祖居士著

(四)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定:使心堅定在一個境上,不叫它散亂,就是定。三學中是禪定,也稱定學,指從修行中所得的禪定。梵名三摩提,翻譯為正定,等持。在三界中這是超過欲界,在色界與無色界中心地的作用,須勤苦修行才能得到。其中「四禪」是眾所周知的。這是佛教與外道都可修習的法,須要伏欲界的迷惑,上升色界天,所以這是天乘,修成功了也不能出六道輪迴。

初禪:端坐,調和氣息,安攝自心,使之清淨平穩,專注一緣,沒有移動,這是粗住。再繼續修下去,其心愈來愈靜,這叫細住。此後相續一二日,或兩月,忽然自心開明一分(這只是自心極初步的開動,與開悟完全是兩件事),此時自身如同雲影,空無實質,但猶存身相之相,這是欲界定。在此基礎上,身心又一轉,以前定中所獨見之身體衣服床鋪,到此皆同虛空一樣,這是未到定,未入初禪。在此定中,身心更加空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是相續一日,乃至一月或更多,定心不壞,就會在定中發現八觸功德(動、癢、輕、重、冷、煖、澀、滑),這是從欲界的四大(地、水、火、風)轉變為色界四大之相,此時正入初禪。

呵棄初禪的覺受入二禪。呵棄二禪之喜受入三禪。呵棄三禪之樂受(三禪非常樂,俗說菩薩怕三禪,怕留戀三禪的禪樂)入四禪。四禪心如清水。以上為色界四禪定,再加無色界四空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能觀所觀皆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定(極為寂靜,心想雖有如無)共為八定,是即眾所周知的四禪八定。可見前五度,若無般若,則不是波羅密,上述之非想非非想定,最高只能生無色界最上之天,不能到彼岸。

南懷瑾:我勸青年人凡事慢慢來。

“其進銳者,其退速。”進步得太快,退下來一定也很快。就教育而言,有些父母,如果自己的子女聰明過度,不能再把他當作聰明去培養,不能使他做超越年齡的進步;寧可培養他的厚重,讓他在知識上的進步慢一點,向下紮根基深厚一點,培養健壯的身體。否則的話,把他當“天才”去教育,到最後會把孩子弄到岔路上,這就是進步得太快,退步得更快。

做事業如此,做學問如此,做工夫談修養也是如此,不要求急進,太快了不是好事。急進容易落於僥倖,僥倖得來的,就不能長遠保存,一定要工夫到了才行。凡事要慢慢來,這就要記住孟子這兩句名言“其進銳者,其退速”。

現代青年,往往犯了“喜歡快速成就”的毛病,結果基礎不穩固。就像寫毛筆書法,只求快意,草書不像草書,簡直是鬼畫桃符,他自己卻說是創新的書法。假如古代有草聖之譽的米南宮(米芾)見到,恐怕也要跪下來投降了。

——《孟子與盡心篇》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一個人太懂得有所作為,反而會失敗。為什麼呢?孟子也講過“揠苗助長”的故事,說宋國有一個人種田,種下以後,天天去看,感覺不到禾苗在長,心裡很急,乾脆幫忙把禾苗拔高一點。被他這樣一拔,結果稻子都死掉了,這是說有所作為反而失敗的道理。

必須要慢慢地等待,成功不是偶然的,有時要分秒必爭,有時則是分秒不可爭。必爭者是我們人自己分秒都要努力;不可爭者,因為時光是有隧道的,要分秒都到了才可以。不要早晨起來就希望天黑,這是不可能的,太陽的躔度是一點一滴慢慢來的。

我經常以自己的經驗以及年輕時的感受,替青年們著想,所以勸青年人凡事慢慢來,大概要等十年以後再看如何。當我二十歲左右的時候,有人告訴我:你這樣子大概三十歲或許會有成功的希望。聽了這話很灰心,好洩氣,以為還要十年的時間,哪能等那麼久!誰知道一回頭,現在都已過了幾十年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只有自己去體會,急是急不來的。

孟子也說過:“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時空兩個因素是無法忽略的,儘管急切,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如果忽略時間與空間的因素,非要立刻做到某種程度不可,結果只有“失之”了。這是因為有為而失敗,不是“為無為”,所以是“執者失之”。

——《老子他說(初續合集)》

儒、釋、道三大家歸納起來,儒家標榜“存心養性”,佛家主張“明心見性”,道家提倡“修心煉性”,都是“心”啊、“性”啊,在“心”、“性”兩個字上面換來換去,雖然表達方法不同,實際上目的是一個,都是養心的工夫。

總之,要怎麼樣去修?只有“養”,這是急不來的事,急進不行,用功太多也不行,會成為揠苗助長的結果。無論儒家、佛家、道家,入世、出世,心性之學也好,氣脈之學也好,都是如此。

即使是個人的學問、事業,也是如此,都需要慢慢地培養,那是急不來的。

——《孟子與公孫醜》

黃念祖:悟後你要不就持咒,要不就念佛是最好了。

莖草集(二)黃念祖居士漫談篇

漫談篇二 (1989年北京蓮舍開示)

念佛功德唯佛與佛乃能究竟

念佛有四十里光明,這都是初步的說,實際你持咒、結印這些功德是遍滿虛空,遍滿法界,是不可窮盡的,不是在因地的菩薩所能夠推測,所能猜得到,所能了解的。這些功德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只有佛跟佛才能徹底了解。不要說我們凡夫不能,就是在因地的菩薩(還沒成佛,稱為因地),也不能徹知,也不能徹底。十地菩薩尚且須要用咒來保護,十地菩薩也不離念佛,這都說明這些功德。所以淨土宗是密教顯說,都是一樣的。

憨山大師說禪宗開悟了都持咒,為什麼不說呢?怕別人執著所以不講。那麼講的有俱胝,俱胝只念三行咒,不是念個長咒,只有三行,古大木板字,三行這很短啊,「便能功超一切人」,就超過一切了。俱胝是開悟的祖師,他就念三行咒。這是公開的人知道,實際憨山大師說,都是這樣,都持咒,所以悟後你要不就持咒,要不就念佛是最好了,可以免魔障。

大家讀《楞嚴》就知道,有種種的魔。尤其是破五蘊,在每破一蘊裏頭都有好多好多魔障,當然我們都在五蘊之中,還談不到破蘊,所以有時進步之後,常常還遭遇魔。有的人修得好好的後來著了魔,他覺得是很進步了很什麼的,實際有的是入魔了。這些地方就是說,有許多法門很險哪。淨土法門也是這樣,跟密宗一樣,密宗唸真言免得魔擾,念佛也是如此。你要念佛的話,阿彌陀佛派極樂世界的二十五個菩薩隨時隨地來護持你,你們記住這個事。

所以那些看風水什麼的,不理他,這不是他們所能了解的,他們做夢也想不到。要請他們看,他說的他們所看的那個境界,比實際的情形要低得不知多少。他看不到。我一個郵電學院的學生,現在也做教授了,他家傳的氣功是從強盜那兒學的,他的祖父在兒孫中就只傳他一個人。這個人前兩天來找我,他知道我有點病,他說黃老師我給你看看病好不好?我說用不著了。後來就談,談完後他跟我說,我雖然沒有約請他,他還是要試一試。他說剛才我試了試。他們試著用他們的光、氣到我的身體來,替我排除什麼東西。他說我沒辦法,我們的進不來。哈哈哈…。他能進來之後,他就把你的氣趕出來,有時候會覺得兩條腿都是冷的。我是很明顯的,從氣功入門的概不接待,你就不是一張白紙了。

慧遠大師

摘自《歷代淨土聖賢傳》智圓法師 譯白

晉朝慧遠大師(蓮宗初祖),雁門樓煩人,小時候非常好學,對儒家六經都有廣博的通達,尤其擅長《莊子》《老子》。當時的高僧道安法師在太行恒山建立寶刹,慧遠就去歸投他。當他聽到道安法師講述《般若經》時,豁然開悟。因此出家依止道安法師學習。求學時,對佛法非常精心地思維諷誦,從早到晚不間斷。道安法師感歎地說:“使道法流傳東土的人就在慧遠了!”

晉朝太元六年,慧遠大師經過九江,見廬山空曠安閒,可以安居,就在那裡建立精舍,稱為“龍泉寺”。當時慧遠大師的同門師弟慧永已經在廬山建立西林寺,想邀慧遠大師一起共住。但慧遠大師學生很多,西林寺地方小,刺史桓伊就為大師在廬山東邊再建一座寺院,稱為“東林寺”。 慧遠大師於是率領大眾行道,開鑿水池,種上蓮花,水上立了十二葉蓮花,隨水波旋轉,分刻晝夜,作為行道的時節。後來四方的清信之士聞風而來,共有123人。慧遠大師說:“諸君來此地,能對淨土不用心嗎?”因此造立西方三聖像,建立淨業社,讓劉遺民寫發願文,刻在石碑上。

慧遠大師住在廬山30年,從未入過世俗紅塵。居山時,專心淨土,靜心觀想,曾三次見到西方聖相,但他沉默不說。義熙十二年七月底的夜晚,在般若台東龕,正從定中起來,見阿彌陀佛的色身遍滿虛空,佛身所放的圓光中有無數化佛,觀音、勢至菩薩侍立在佛的左右;又見到淨土水流光明,分成十四支,淨土的水是旋轉流注,水能往上、往下流,水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的法音。佛對慧遠說:“我以本願力的緣故,來安慰你。你七天之後,當生我的國土。” 又見到蓮社中以前往生的人,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等諸賢,都在佛身邊。見到慧遠大師,都向前作揖說:“師父早就發心,怎麼來得這麼晚呢?”

慧遠對弟子法淨、惠寶說:“我從住山之後,十一年中,三次目睹聖相,今天是再次見到,我決定往生淨土。”之後留下遺囑。到八月初六,端坐入於涅槃,時年83歲。當時有位慧持法師,是慧遠同母的弟弟,和慧遠一起承事道安法師。慧持也是遍學諸經,有很高的修行。隆安年間,他辭別兄長到了四川。平生也以西方為歸,住在郫縣龍淵寺,大弘佛法。義熙八年圓寂,當時76歲。在他圓寂時,囑咐諸弟子務必嚴持戒律、專心淨業。

Page 1 of 13
1 2 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