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
如果您感受到痛苦,
那么,您还活着。
如果您感受到他人的痛苦,
那么,您才是人。
托尔斯泰:
如果您感受到痛苦,
那么,您还活着。
如果您感受到他人的痛苦,
那么,您才是人。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
命薄如纸,应有不屈之心,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汉娜·阿伦特 :
邪恶能够得逞,绝不是靠一两个人的伎俩。
一定是成千上万人合力的结果:
是他们的“协助”或沉默,为作恶之人铺好了台阶!
卡尔·荣格:
如果一个人在思考方面是优异的,
那么在情感方面,
他就肯定不会出众。
因为,你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完成两件事。
撒切尔夫人:
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
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文章来自网络
《周易》有云: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受人之辱,不动于色。察人之过,不扬于众。觉人之诈,不愤于言。水深不语,人稳不言。谋大事者,藏于心行于事。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生。
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一个有才华的人,会把自己的才能隐藏起来,等到时机到的时候,再展现出来。
如果时机不到,过早展现只能成为一种祸害,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太过锋芒毕露不是好事,想发挥才能也要看准时机。如果时机不对。那么就要学会隐藏起来,这就是“潜龙勿用”,不该你表现的时候,一定要像龙一样潜伏在水中。
孔子说:“时也命也”,一个人命运只有在合适的时机里,才会有改变。
2:受人之辱,不动于色。
一个人受到了侮辱,受到了不尊重,不会表现出来,他不会情绪化。他知道如何安顿和收敛自己。这是一种极高的智慧和修养,他已不受情绪的控制。弱者才易怒如虎,强者总是平静如水。
3:察人之过,不扬于众。
一个优秀的人发现了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会到处宣扬。这是一种品德和修养。
如果把别人的缺点或错误到处宣扬,那么君子就变成了小人。所以,真正的君子,他们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会把别人不好的一面拿来宣扬,而小人就做不到这一点。
4:觉人之诈,不愤于言。
一个人发现对方耍心眼,使用奸计,不会愤而直接说出来。
因为他懂得思考,而不是先表现出愤怒。他不会急着与人冲突,而是思考如何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使双方共赢,皆大欢喜。
5: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如果水有一定的深度,你扔下一颗石子就没有那么大声音。一个有实力的人,不会轻易开口。往往隐藏在人群中那个保持安静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优秀的人懂得收敛锋芒,知敬畏,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而半瓶子醋的人,往往自视甚高,口气巨大。
6:谋大事者,藏于心行于事。
真正能做大事的人,往往把自己的心事隐藏起来,隐藏自己,不会去到处宣扬,而是去默默行动,行胜于言。
7:明者见危于无形。
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能够发现无形中隐藏的危险。
他们往往能够提前防范,未雨绸缪,这正是君子不立于危墙的做法,他们有着先见之明,先知先觉。
8:智者见祸于未生。
有智慧的人,往往祸事还没有发生的时候,他就已经预知了。
因为,他洞察精微,参透天机,却不说破,所以能提前觉察到事情的端倪,并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往往祸患发生之前,他就早已撤离了。而那些发现不了祸患的人,只能等待灾难的降临。
荣格:
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
永远要像你不需要金钱那样的工作。
永远要像你不曾被伤害过那样的爱。
永远要像没有人在注视你那样的跳舞。
永远要像在天堂那样的生活。
—马克·吐温
物理学家 李斯·莫林:
当思想改变你的思想,那就是哲学;
当上帝改变你的思想,那就是信仰;
当事实改变你的思想,那就是科学。
真正影响并改变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是,伟大的思想和智慧。
当一个人既没有思想,又没有信仰,还罔顾事实的时候,
你一定要离他越远越好,不要浪费时间。
叔本华:
曾经愚蠢地以为歌唱得好、字写得好、文笔好、球打得好,抑或某一方面有特长就是有才华。
……后来才发现,灵魂的觉醒、思想的升华和人格的独立,才是真正的才华。
哈佛校长:
教育的目的,是确保培养学生能辨别谁在胡说八道。
理查德·菲利普·费曼(Richard Philip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以对量子力学的路径积分表述、QED、过冷液氦的超流性及粒子物理学中部分子模型的研究和费曼图闻名于世。费曼于1965年与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费曼:
“如果我们无法把一个理论简化至大学一年级的程度,
我们就不算真正理解这个理论。”
“科学家身上不寻常的特质是,不论做任何事,他们都不会像其他人那样自信满满。他们总是抱持著一定的怀疑,想著:‘这可能会这样’,然后尝试看看。他们一直都知道‘凡事都有可能发生’。”
”你没有义务做到别人认为你该完成的事情,我没有义务要成为他人预期的模样。“
摘自《史记》西汉·司马迁
原文:
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
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顺,不 妄喜,乃看透得失,明忧乐之义;
逆,不惶馁,是执着之中,心态平淡;
安,不奢逸,为有进取之心,明取舍之道;
危,不惊惧,非自信坦然,镇定自若者,不能为也!
白话译文:
顺境时,不狂妄欣喜;逆境时,不惊慌;安逸时,不奢靡放逸; 危险时,不惊恐害怕;
胸中有惊天的雷声而外面看上去很平静的人,可以封为上将军!
顺境时,不狂妄欣喜,才是把得失看透了,明白了忧愁快乐的真谛;
逆境中,不惊慌妥协,这是心中有所坚持,心中平静淡定;
处于安逸之时,不骄奢安逸,是有进取的心思,理解了取与舍的真正含义;
处于危险之时,不惊惶恐惧,不是自信坦然,镇定自若的人,不能够做到这样啊。
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
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
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
—马克·吐温
文章来自网络
要温柔,但不是妥协。
宁静中,坚强。
微笑,但保持说不的能力。
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
而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
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
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
要学会一笑置之,要学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
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在宽容中壮大自己。
—莫言
世上最大的罪恶,都是由愚昧无知造成的,
即便是一个善良之人都是如此。
当善良没有见识的时候,
也会和罪恶一样,
带来同样多的损害。
善良要有足够的智慧才能撑得起来。
—— 阿尔贝·加缪
稻盛和夫:
人一定要改掉的四大毛病:
改掉輕易的掏心掏肺。
改掉毫無底線的心軟。
改掉一錯再錯的忍讓。
改掉沒有原則的善良。
不要去花园寻芳!
不,朋友!
别去那里,
在你的身体里就有一座花园,
在千瓣莲花之上,请坐下来,
凝视那无限之美!
–卡比尔
文章来自网络
识不足,则多虑。
当一个人见识不足的时候,就会过度担心很多事情,诚惶诚恐,没有安全感。就好像杨绛先生那句话,你的问题在于想的太多,而书读的太少,所以人们的焦虑往往是自己的认知和见识浅薄造成的。
智不足,则多疑。
当一个人认知不足的时候,就会对很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半信半疑,总是在怀疑一切,徘徊不前,会错过很多重大的机会。
威不足,则多怒。
当一个人内在威力不足,却又需要震慑对方的时候,就会故意给自己制造声势,表现出张牙舞爪的样子。然而越是这样,越显示他们内心的脆弱。
精不足,则多食。
当一个人精气神不足的时候,就会刻意从食物当中获取能量。暴饮暴食就是这么来的。平和心态、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是精气神的来源。
度不足、则多怨。
当一个人的度量和格局不够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不公平。二十楼看到的都是风景,三楼看到的都是垃圾,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自己内心的偏激,充满怨恨和不满,整天抱怨和哀叹。
信不足,则多言。
当一个人越解释不清的时候,就越会千方百计、费尽口舌的去表达自己,然而越表达就越词穷,越容易被人抓住破绽和把柄。而那些自信的人,却总是沉默。
爱不足,则多情。
当一个人内心缺乏关爱和理解的时候,往往就需要在另一个地方寻求补偿,企图找到另一种爱承载自己的寄托。那么这不叫爱,这叫心理补偿。是很多悲剧的开始与根源。
文章来自网络
仁者心
善似花香不言自芬芳
只有两种人最具有吸引力,
一种是无所不知的人,
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
——王尔德 《道林·格雷的画像》
尼采: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抹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
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
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
真实自我的发现和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摘自《次第花开》
水看似清澈,并不是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因为它懂得沉淀,
心看似通透,不是因为没有杂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
人生就像是一场长跑,输赢得失都是暂时的。
从容淡定,张弛有度,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卡夫卡说:
邪恶太了解善良,而善良的人却毫不了解邪恶。
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寻,
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只是踌躇,
所以失去了智慧的善良,就如同雄鹰失去了翅膀,必定成为猎物。
洞明世事也是一种灵性,理应学习,但不要过度解读,徒增妄想,自陷幻觉。正如庄子的寓言故事:
“有人丢了斧子,疑邻家孩子所偷。便看那孩子,走路像小偷,表情像小偷,说话也像小偷,总之怎么看都像小偷,越看越觉得是这孩子偷了斧子。
不久,他在山谷里找到了斧子,以后再看那孩子,不论是走路、表情,还是说话、动作,怎么看都不像小偷了。”
读哲理,明世事是好的,但过度解读,幻想连篇,就又是一种愚痴了。
杨绛先生:
当你看清了一个人而不揭穿,
你就懂得了格局的意义,
当你讨厌一个人而不翻脸,
你就明白了释然的重要性;
活着,总有你看不惯的事,也有你看不惯的人。
茶不过两种姿态,沉、浮;
饮茶人不过两种动作,拿起、放下!
人生如茶,
沉时坦然,浮时淡然,
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醒悟的人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心怀悲悯。
能够透过人间苦难去思考什么是伪善、罪恶、公正与道德。
冷漠和麻木的人是不屑于做这些事的。
说到底,悲观是一种远见,鼠目寸光的人不可能悲观。
——木心《文学回忆录》
摘自《叔本华人生哲学》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
越是优秀、越是高等,
它们达致成熟的时间就来得越迟。
摘自《人生的智慧》叔本华
别人的看法对于我们的确并不直接存在,而只是间接地存在,
只有当别人的看法对某事某物产生了影响,从而使我们自身也因此受到影响的时候,别人的这些看法才值得我们考虑。
除此之外,在别人的头脑意识里面所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并不重要。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太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楊絳:
人到中年,最好的狀態就是,低配你的生活。高配你的靈魂。
年齡只是符號,把生活調到你喜歡的頻道。
每一段時光都藏著不可複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