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法王:即身成就肯定是有的

寧瑪巴 噶陀寺 莫扎法王:

任何一個修行者都可以成就的,即身成就肯定是有的,在家人一樣可以即身成就,這個是有案例的:

我小時候經常為了噶陀寺去化緣,在德格那邊有一個老頭,他是念了六字真言,虹光身成就的。

他的上半輩子可說是無惡不作的,經常以打獵為生,後來覺得自己罪惡深重,然後斷惡行善,改變了自己一切的錯誤,開始行善積德,一直念誦六字真言,最後虹光身成就,只留下了頭髮和指甲,當時還有一個人把他的頭髮和指甲戴在自己脖子上當作護身符。

當時我十七歲,蔣揚欽哲確吉羅卓仁波切跟我說,現在還算是很好的時代,因為德格那個地方還有虹身成就者,這個老人只會念誦六字真言,而且上半輩子都是打獵為生的,但是只要努力,只要有信心,也是可以成就的,並且可以是虹身成就!

杨绛:始终相信人间值得

杨绛先生说: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

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不去抱怨,不怕孤单,努力沉淀,世间皆苦,唯有自渡。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幸福,一半争取,一半随缘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然

愿你内心山河壮阔,始终相信人间值得。

大乐莲师心咒

文章来自网络

大乐莲师心咒

Om  Guru Maha Sukha Siddi Hum
om    古如  马哈    苏卡    悉地    吽
om   上师    大        乐      成就 

缘起

大乐莲师是莲师寂静身的示现,也是莲师十三个化身的根本本尊,缘起是莲师即将离开藏地,前往罗刹国调伏有缘众生,以藏王为首的臣民们都不舍而嚎啕大哭,莲师以大悲心宣说了祈祷文,名为「桑巴伦祝」(愿望成就),令未来具信的弟子,透过祈祷莲师而满足现实与究竟的一切求愿。包含莲师药师佛、莲师财神、莲师无量光佛等修法,而大乐莲师则是其根本主尊。

大乐莲师顶戴班智达帽,着红色僧衣,呈现禅定坐姿,表征「戒定慧三学」。班智达帽代表通晓一切之智慧、僧衣代表持守清净戒律,禅定姿代表安住于不着一切的无边定境。能使见者,起欢喜心,消除自己瞋怒及无明。

修持大乐莲师,可永不离开莲花生大师之护佑,能除去违缘,消除内、外、密之痛苦,聚集入世、出世之安乐,并能获得人天福报得一切智,不受非人侵扰,消除一切灾障、罪业,得甚深智慧,处于恒常存在的大乐之境速,而得究竟解脱。

大乐莲师的「大乐」,一是指慈悲,二是指空性,大乐就是慈悲与空性无二无别之乐。圆满证悟空性以后的乐才是大乐,也是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乐,获得佛果时的乐。因此,大乐莲师,即证悟了慈悲与空性无二无别的莲师,是获得了佛果的莲师。

德达林巴所掘伏藏大乐莲师

大岩藏师德达林巴(1646–1714)在1680年于沙鸟塔果取出一个被尊称为“估叉东透玛”(意为:见解脱之代表物)的“估叉”,这尊神圣无上的“莲师见解脱像”是和黄色经轴上的观音菩萨一个名为“德谢昆杜”(汉译:大悲善逝总集)的仪轨同时被岩取的,莲花生大师在进入甚深禅定之后,透过禅观力及降伏手印以驱使空行母们。因此空行母便供养莲师天上与龙界的珠宝,阎浮河金和取自玛沙罗瓦湖的细沙。由八大尸陀林及二十四圣地,取来之沉香檀香木,药材精华,以及圆满修法之甘露水和天厨神馔,以这些献供而来的材料和炼制过的仙液,莲师将这些东西以其神通自在力混合而亲手制成此“见解脱像”。

此像如同莲师拇指般大小。在像里面,莲师装藏了七佛、“巴拉喜金刚(嘎啦多杰)”、文殊菩萨、熙日森哈、比玛木扎等大成就者之舍利子、很多大修行者之头发、法衣碎片、身体遗物及圆满成就之要素,此外,还有莲师的红菩提、头发和精华等极具加持力的法物精髓;同时莲师又将甘露及精华、种子字及心咒等法宝装入。然后,莲师以天然的朱砂上色,并涂上保护漆,且修法加持。这时,十方勇父与空行母们涌现出来加持此像。最后,莲师将身体化虹光并融入此像中,安住一段时间,然后,他从像中化现出来,再加持此像。于是此像成为不共加持圣物,为末法众生之依怙,凡能见到、并持大士心咒、恭敬礼拜者,均能得大士慧光加持,将诸灾障消除,增长福慧,行者必能灭障解脱,毕竟成佛。此像原为朱砂色,后来涂上金漆,以作为供奉及尊敬之意。见下图:

莲师乃阿弥陀佛之身、观音菩萨之口、释迦牟尼佛及一切诸佛之心所化生,无论修习何宗均可向莲师祈请。

功德

大乐莲师是稀世法宝,具有极其殊胜的功德利益,下面从其如海功德中略择八要、简述如下: 

第一、加持最胜。莲师离开藏地时曾授记:末法时代五浊深重之时,大乐莲师加持之力最为超胜,无与伦比。以清净心佩戴、供养、祈祷及修持大乐莲师者,可获无比巨大之加持,超胜其余佛像经典等加持圣物。

第二、德同法身。大乐莲师就是法身普贤王如来,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以清净心佩戴、供养、祈祷及修持大乐莲师,就等同于佩戴、供养、祈祷及修持普贤王如来,能得法身佛的殊胜加持,使佩戴者速能降伏四魔、现见本来面目、证悟诸法本源。

第三、本尊总集。大乐莲师是大圆满三大传承所有本尊的总集,佩戴、供养、祈祷及修持大乐莲师,就等于佩戴、供养、祈祷大圆满三大传承所有本尊并修持其心咒,加持之力无与伦比。

第四、药师佛总集。大乐莲师是八大药师佛的总集,以清净心佩戴、供养、祈祷及修持大乐莲师,就等于佩戴、供养、祈祷及修持八大药师佛,可遣除病魔、消灾延寿。

第五、财神总集。大乐莲师是五方财神的总集,以清净心佩戴、供养、祈祷及修持大乐莲师,就等于佩戴、供养、祈祷及修持五方财神,可获五方财神的共同加持,能令贫困遣除、财富增盛、福报增上、顺缘通达和运道兴旺。

第六、避诸灾祸。以清净心佩戴、供养、祈祷及修持大乐莲师,可以消除盗贼及虎豹豺狼、毒蛇猛兽等诸侵害,遮止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损害,还可避免各种横祸的发生以及非时横死。

第七、临终超度。以清净心佩戴、供养、祈祷及修持大乐莲师,即等于获得到了中阴窍诀,修持了颇瓦法。凡对大乐莲师有清净信心者,临终前只要将此佛像放在头顶,大乐莲师就会放射三种佛光,亲自超度此人往生净土,可以不做颇瓦法超度。惟超度成功与否,需视此人信心大小及积资净障之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曾经有位喇嘛快圆寂时叫侍者将大乐莲师像放在自己头顶上,此时他看到佛像放光照射他前往净土,还下了很多莲花雨。

第八、见即解脱。大乐莲师是莲师的真身代表,是真正的见解脱,所有见闻觉知此佛像者,毕竟皆能解脱成佛。

大乐莲师祈愿文

后五百岁末法时,
有情烦恼及五毒
遭遇烦恼乱自心,
如尊生起大悲心
救拔具信至善趣,
祈请乌金莲花生
如愿加持意成就。

麥彭仁波切:歡喜心和无差别的爱

麥彭仁波切在講解《入行論·智慧品》的時候有過這樣的開示。

他說 :“歡喜心對人類來講非常重要。

當別人在世間和出世間方面有任何福報的時候,

我們如果能夠生起歡喜心,就能給自己帶來非常大的幸福。”

有了欢喜心之後,我們再去看的時候,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時,親人和仇人看上去都是平等的,我们有无差别的爱、理解,以及宽容,不再會有厌恶和嫌弃心。可見,欢喜心和无差别的爱是非常需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修法。

龍自在王如來

梭巴仁波切

龍自在王如來——淨化一千劫惡業;淨化龍族加諸的傷害。

此尊佛使許多龍族從痛苦中解脫、治癒龍族的病、利益龍族甚大。由於龍族受到龍自在王如來的恩惠甚大,所以如果你念誦「龍自在王如來」名號,任何由龍族引起的疾病,例如癌症、潰瘍、痲瘋病、疾病、內外傳染病、所有的皮膚病、皮膚白斑症都得以淨化。所有皮膚病的肇因都是來自龍族,還有骨頭痛也是,例如坐著時骨頭痛,這些都是來自龍族。

借由念誦此尊佛名號,淨化了龍族加諸的傷害。還有,你可以觀想有這些疾病的人,當你念誦此尊佛名號,觀想從佛身流出甘露,淨化他們的疾病,這麼做非常非常有幫助。如果你的病是因為龍族造成的,借由觀想及念誦佛名號,也可以淨化自己。

這被視為極有力量的淨障法門。念誦此尊佛名十萬遍,能完全治癒痲瘋病,那些由非常重的惡業所導致今生得皮膚病。

经文: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火光世界。度十八佛刹。有世界名曰正觉。其国有佛。号龙自在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佑度人无量。

有得闻龙自在王如来名者。尽心信乐持讽诵者。若使郡县村落之中雨雹霜时。以右膝着地叉手作礼。而作是言。龙自在王如来本行菩萨道时。无数诸龙于厄难中悉度脱之。由此功德自致成佛。作是誓言。若我刹中及诸佛土。若我在世般泥洹后。若有诸龙雷电雹霜恐怖众生。以龙自在王如来威神功德智力。至诚誓愿口作是言。头面作礼疾得度脱。

当知舍利弗。如是厄难疾得解脱。唯除宿罪不能得免。一切诸龙若在厄难闻此佛名。于众厄中疾得解脱。其有执持斯佛名者。复劝他人令使诵持增益功德。必当得往生此佛国。求最正觉。立不退转。疾成不久。。。。。。

龙自在王如来

龙自在王如来又名龙尊王佛,面颈白色,身臂蓝色,双手结说法印,持诵佛号的功德,能消过去生中,一千劫的罪业,并免于龙族加害。

龙尊王佛(Nagaraja Buddha)全称“龙种上尊王佛”,三十五佛之一。此像头饰螺绿,肉髻高隆,面容庄严肃穆。身披袈裟,袒露右肩,衣纹自然写实。结跏跌端坐于束腰莲台上,双手置胸前结说法印。身后有七条神龙相互盘绕,龙头于佛像头顶伸向前方。

文殊三世果位

文殊雖為助釋迦之化,一時現菩薩之因位,然三世皆為果上之如來。過去稱為龍種上尊王佛,又名大身佛,升仙佛,現在號為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未來稱為普見佛。

首楞嚴三昧經下曰:「過去久遠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龍種上如來。(中略)佛世尊,於此世界南方過於千佛國土,國號平等。(中略)龍種上佛於彼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略)龍種上佛壽命四百四十萬歲,度天人已入於涅槃。(中略)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佛豈異人乎?即文殊師利法王子是。」

智度論二十九曰:「如首楞嚴經中,文殊師利自說,七十二億反作一緣覺,而般涅槃,又現作佛,號龍種尊。」

心地觀經三曰:「請我釋迦牟尼佛當為菩薩戒和上,龍種淨智尊王佛當為淨戒阿闍梨,未來導師彌勒佛當為清淨教授師。」

菩薩瓔珞經四曰:「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有佛,名大身如來。(中略)佛世尊,剎號空寂,正於此處成無上等正覺。(中略)爾時,大身如來,今文殊師利是。」

菩薩處胎經文殊身變化品曰:「本為能仁師,今乃為弟子,佛道極廣大,清淨無增減,我欲現佛身,二尊不並立,此界現受教。(中略)佛剎名無礙,佛名升仙尊。(中略)彼升仙佛者,我身濡首是。」(已上過去之佛名)。

央崛摩羅經四曰:「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言:北方去此過四十二恒河沙剎,有國名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在世教化。(中略)彼如來者豈異人乎?文殊師利即是彼佛。」

寶積經六十曰:「此文殊師利成佛之時名為普見。」

《大宝积经卷文殊师利授记会》:佛告诸菩萨言。福多于彼是时。何况称于普见佛名(注:文殊师利成佛之时名为普见)。何以故。彼百千亿那由他佛利益众生。不及文殊师利于一劫中所作饶益。尔时众中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同声唱言。南无文殊师利童真菩萨。南无普见如来应正等觉。说此语已。八万四千亿那由他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量众生善根成熟。于三乘中得不退转。是时佛告诸菩萨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男子。若有受持百千亿诸佛名号。若复有称文殊师利菩萨名者。福多于彼。何况称于普见佛名。

叔本华:别人的看法并不重要

摘自《人生的智慧》叔本华

别人的看法对于我们的确并不直接存在,而只是间接地存在,

只有当别人的看法对某事某物产生了影响,从而使我们自身也因此受到影响的时候,别人的这些看法才值得我们考虑。

除此之外,在别人的头脑意识里面所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并不重要。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太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

文章来自网络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只有青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注释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等六种。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东逝水:是江水向东流逝水而去,这里将时光比喻为江水。
淘尽:荡涤一空。
成败:成功与失败。
青山:青葱的山岭。
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
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渚(zhǔ):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
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浊(zhuó):不清澈。与“清”相对。
浊酒 :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古今:古代和现今。
都付笑谈中:在一些古典文学及音乐作品中,也有作“尽付笑谈中”。

作者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杨廷和之子。他参与编修了《武宗实录》,嘉靖三年(1524年)因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世宗,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在滇南时,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逝世,享年七十二岁。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他的著作达四百余种,涉及经史方志、天文地理、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俗民族等,被后人辑为《升庵集》。

创作背景

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杨慎获殿试第一。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杨升庵被发配到云南充军。他经常四处游历,观察民风民情。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的读书人谈诗论道,留下了大量描写云南的诗篇。此词即其中一篇。

鉴赏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浊酒”似乎显现出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多少无奈,尽在言外。

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既是消沉的又是愤慨的,只是这愤慨已经渐渐没了火气。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历尽红尘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抛开,太复杂了倒会变得简单,在时、空、人、事之间的感悟中,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历史固然是一面镜子,倘若没有丰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残酷的人生体验,那面镜子只是形同虚设,最多也只是热闹好看而已。正因为杨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来,令无数读者产生心有戚戚的感觉。

既然“是非成败”都如同过眼烟云,就不必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渔樵,与秋月春风为伴,自在自得。作者平生抱负未展,横遭政治打击。他看透了朝廷的腐败,不愿屈从、阿附权贵,宁肯终老边荒而保持自己的节操。因此他以与知己相逢为乐事,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出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无论过去,当下,还是以后,追逐名利似乎总是一些人的生存方式,然而名缰利锁又往往令人痛苦不堪,难以自拔。

当然要建功立业,当然要展现英雄气概,当然要在无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恒的价值。但是既要拿得起,进得去;还要放得下,跳得出。要想看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看清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和可能起到的作用,深度和远见都必须在生活中不断磨炼。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历史总要不断地向前推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逝者如斯,谁也留不住时光的脚步。可是人们却不甘就这样顺其自然,随波逐流。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这两句尤其经典,作者经历了70多年的人生,看穿了看透了,他就就是词中的白发渔樵,坐在历史长河边的沙滩上,看历史长河滚滚东流,此刻时间凝固了,他以旁观者的心境,看季节的变化,看时代的更迭,顿觉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你留也好,去也罢,四季照样变化,朝代照样更迭,生命照样老去。面对短短的人生,我们又何必一定要去强求什么呢?此刻的心境虽然无奈但又何等的洒脱。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人的一生,你穷也好,达也罢,你得到的、你失去的,不也就在生命消亡的同时烟消云散了吗。所以,只要有一壶浊酒,有几个知己,就应该很满足了。

词中有两句将词的意境即作者的心境推向了极致,其一是“是非成败转头空”,其二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作者总结自己的一生,得出的结论就是:“是非成败于人生而言,只不过都是笑谈罢了。”

廣欽老和尚:修行要自在,不要在乎別人對你的評語

廣欽老和尚:

修行要自在,不要在乎別人對你的評語,說你好,說你壞,這不是別人不對,而是你自己不能安定。

業障到、起無明煩惱,如果沒正念則邪念起,處處看人不順眼,處處不順心,就想離開另找道場,或覺得沒意思,還俗去。

其實只要是一起了煩惱,就是自己不對,不管你有理還是沒理。

苦行盡心去做,佛號念緊一點,心有寄託,業障就不會來找我們,否則業障來絞,社會上花花世界的境界就浮現出來,打妄想,心越不安。

廣欽老和尚:如果心一直罣礙,放不下就是執著

廣欽老和尚:

辦事情不執著,並不是隨隨便便做,而是要盡心做,但做過就沒事了。如果心一直罣礙,放不下就是執著,不執著才能辦好,如執著反而辦不好,執著就沒有智慧,辦事情也要有定力。

事情如何才能辦好?大家要互相合作,不是用話來耍使人,這一種要避免。要好好講、講清楚,以種花為例,不知道的做一次給他看,否則事情做不好,又起煩惱。

做事情要用頭腦去思考,不要人家說這樣做,就一成不變地去做,要有判斷能力,否則豈不就像一隻傻狗,人家丟了一顆石頭,牠不知丟的是什麼,就跟著去撿。

有的人說話令人起煩惱,不能安頓人的心,令人不知怎麼好,又要別人聽他的。其實他聽不聽別人的?結果他就在那裡心煩悶,起煩惱,解不開。

做事情,不是在分會做不會做,而是要起歡喜心願意去做,如果分我會做、你不會做,就會競爭、起煩惱,說我掃那麼乾淨,給你亂掃一通,又弄髒了,於是我臉朝這邊、你臉朝向那邊,兩個人不說話,都起了煩惱,心裡就想:在俗家時還可以去旅行,出家這麼辛苦又不自由,真歹命!

做事情就像在玩遊戲一樣,若無其事,但心要有主,不要被外境所轉。做事情,也不是一直要追求做得很完美,例如:打掃乾淨了就很高興,如果弄不乾淨就起煩惱,這樣,即使讓你打掃得再乾淨,這個心還是不會乾淨。

做事要有耐心,把環境擦洗乾淨,也同樣要把自己的心洗滌清淨。邊做事邊念佛,不要放逸,不要讓意識跑走了,才能達到身口意清淨。

每天做事,把事情做好,心都在佛道上,如掃地也會悟道,掃地掃塵埃,要會掃我們自己的塵埃。

廣欽老和尚:念佛三昧不簡單

能於念佛中一心不亂,確實能得所謂之念佛三昧,能達念佛三昧,則西方淨土即在心中顯現。念佛於念念無念中,其陰識(神識)或雲“阿賴耶識”即於頓時直趨虛空,可見西方淨土,實則此西方淨土又何嘗離自性心中?在靜中或在念佛時,能不住於相,不生愛恨取捨,不念成敗利益,不生善不生惡,一切歸於寧靜空寂中,則可顯身光。

不論大眾多少人一起念佛,自己都有個主,念到一心不亂,心定時,頓一下,大眾念佛聲會頓到地下,雖然我們沒有在地下念,但地下仍是一片佛聲。念到聲音都整齊時,再頓一下,則聲音飄蕩在半空中,好像大家都在虛空中念佛似的。所謂遍虛空都是念佛的聲音,這就是念佛三昧的情形。

老和尚說,那時他也不曉得行不行香,也不曉得定在哪裡,光是「南無阿彌陀佛」而已。最後維那引磬一敲,功課圓滿,大眾各歸寮房,他還是一樣「南無阿彌陀佛」下去,二六時中,行住坐臥,上殿過堂,完全融於「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聲中,鳥語花香,如此有三個月之久。

心心不離佛,行住坐臥,一舉一動,都在念佛,哭也在念佛,腳踏一步也在念佛,念佛的力量集中可達三昧,念佛三昧不簡單。

頂果欽哲法王:慈悲的力量是最重要的

在西藏拉薩,曾經有一位著名的喇嘛每天使用純金製成的美麗器皿,供養水食子給惡鬼。

有一天,他行供養的時間晚了,一些惡鬼出現在他的面前,催促他趕緊供養。喇嘛問他們為什麼如此著急。那些惡鬼回答,他們想要去領受卡拉.貢秋的水食子供養。

因為他的供養更令他們感到滿足。他們擔心,如果錯過了卡拉.貢秋的供養,他們將會挨餓。

那位喇嘛想要更加了解卡拉.貢秋而加以查問。他發現卡拉.貢秋是居住在蒼卡拉(位於西藏中部)一處洞穴的謙卑隱士。

當卡拉.貢秋供養水食子的時候,他使用半個核桃殼做為容器,放幾粒穀子在其中。而供的水則來自他的慈悲之淚。因為他悲心無限,因此西藏所有的餓鬼都前來領受他的供養。

「一切取決於自己的發心」。

因此,要時時刻刻檢視自己的“態度”和“發心”。

正如巴楚仁波切(華智仁波切) 所說 :「每一個人都想要獲得快樂,但是為他人帶來快樂,乃是獲得“圓滿安樂”的真實之道。」

王阳明: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转机。

文章来自网络

大雨过后,抬头看天

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雨后彩虹,蓝天白云;

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积水,艰难绝望。

王阳明属于前一种人。

王阳明二十八岁中进士,随后在京城做官,三十三岁时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仕途顺利。

然而在他三十五岁那年,人生的一场大雨,一场生死攸关的特大暴雨倾盆而下。

他因为出于义愤,上书皇帝言政,触怒宦官刘瑾,被打四十廷杖,贬到贵州龙场驿站当驿丞。

驿站是古代为传递官府文书而设立的中转站,驿丞是驿站的小官,不入品级。王阳明离开京城后,刘瑾派了手下暗中跟随,想寻找机会加害。

王阳明在钱塘江边抛下衣物,装出投水自尽的假象,然后搭乘商船去舟山。途中又遇上飓风,一日夜间被大风刮到福建边境。

上岸后跑了几十里的山路,夜晚去敲一座寺院的门,要求借宿,被一个和尚拒之门外。他只好找了一个无人管理的小庙,靠着香案睡觉。

半夜里,突然来了一只老虎,绕着走廊大声吼叫,却没有进去。

第二天清晨,那和尚想他一定被老虎吃了,却发现王阳明安然酣睡,喊他才醒。

和尚吃惊地说:“你一定不是平常人,否则怎么会没事儿呢?”就请他进寺。在寺里,王阳明遇到了一个曾经与他有一面之缘的道士。

道士为王阳明卜了一卦,得“明夷”卦,告诉他“君子利艰贞,晦可明”,关注微信公众号打坐站桩,意思是君子只要坚守自己的贞操,就能度过艰难,黑暗终会过去,光明终会到来。

王阳明决定先到南京探望父亲,再赴任贵州,离开时在寺院墙壁上题了一首诗。

其中一句是“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把所遭遇的凶险艰难看成是天空中的浮云。

独善其身,兼善天下

到了龙场驿站,困难重重,没有居住的房屋,人生地不熟,与当地居民的语言又不通,因为水土不服,不久随从们都病倒了……

王阳明生火做饭,照顾生病的随从,并且唱歌给他们解闷;开荒种地,与当地的居民交流沟通,并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他们……

在恶劣的环境下,王阳明不忘时常静坐,思考自己苦苦追寻的圣贤之道,“如果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会怎么做呢?”

终于在一天夜里,他大彻大悟,“圣人之道,本心自足!”

一种振聋发聩的思想——王阳明“心学”就此诞生,这就是思想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时间一久,当地居民与王阳明的关系非常融洽,为他建造了“龙岗书院”,四周学子纷纷前来求教……这一切,为他日后得以迅速复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王阳明在“大雨过后”,选择了“抬头看天”。

这种朴实的智慧其实就是古人说的“君子居易以俟命”,在无法逃避的困境中,保持平静的心态,默默地努力,以顺应不断变化的局势,等待机会的到来。

“居易”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俟命”绝对不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消极心态,而是一种达观坦然的智慧。

“抬头看天”的王阳明终于得以悟道,“独善其身”之后,当然要“兼善天下”,他在龙岗书院赋诗云:“寄语峰头双白鹤,野夫终不久龙场。”

他能感觉到,在日复一日地不懈努力中,自己内心的力量正逐渐强大起来,龙场这个小地方是不能拘束住他的。

果然不久之后,王阳明就告别了龙场,踏上了辉煌而充满传奇的人生之路。

可见,“大雨过后,抬头看天”的智慧,是一种隐忍等待的韧劲,是一种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气度,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胸襟;

是在不得已的境遇中,通过反求自身,以心去参悟生命,从而使内心无比强大,又慈悲善良。

人到绝境是转机

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

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

瀑布的壮观是在没有退路的时候形成的,繁星的璀璨是在黑夜到来后弥漫的。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

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无常的生活将绝境横亘在你的面前,也是把你置于人生转机的悬崖。

是粉身碎骨还是奇迹生还?是飞珠溅玉还是化险为安?绝境之中的你处于什么样的心态,都将决定最后的结局。

所以,请珍惜“置身绝境”的转机,只有直面困难,锤炼自己,才会涌现新的智慧,绝境也就转为佳境。

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转机。

大雨过后,不要低头看地,而是抬头看天,就会发现全新的天空。

广钦老和尚:你不要說,你想說什麼我都知道!

你不要說,你想說什麼我都知道!
慧律法師

記得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和同學組團去參訪廣欽老和尚。在進去之前,有一位同學一心想要和廣欽老和尚「辯」。一進門,尚未開口,廣欽老和尚就對他說:「你不要說,先聽我說,你想說什麼我都知道,辯論不好!」

這位同學一聽,嚇得不敢出聲,他心想:「我在想什麼,廣欽老和尚怎麼會知道呢?」

老和尚接著說:「辯論是不能解決事情的,要實實在在的修行。」

這位同學馬上跪下去,向老和尚頂禮,請求老和尚開示。

老和尚說:「你的我慢、自大、貢高,是你所有煩惱的開始。」

這位同學就問老和尚:「要怎樣才能得到快樂呢?」

老和尚慈悲地說:「這個很簡單。你要發願,把自己當作世界上最沒有用的人,就像地下的泥土,任人在它身上大、小便、吐痰,它都沒關係,因為它是在最底層,都沒有優點。別人毀謗我,就當作消業障,只要這麼想,就沒有什麼煩惱了。」

我們今天之所以會感到痛苦,就是優越感太過於強烈,我們都覺得自己很有才幹,別人勸諫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

我剛出家的時候,由於深度近視加上散光,所以,如果有人在比較遠一點的地方向我打招呼,因視力不佳沒有看到,就走過去了,往往因此招致不少言語上的毀謗。這個時候,我就告誡自己,要像廣欽老和尚說,要做一個最沒有用的人;念頭這麼一轉,整個心舒暢無比,就不再罣礙了。

叔本华:一个精神世界极其丰富的人

摘自《人生的智慧》叔本华

一个精神富有的人会首先寻求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状态,追求宁静和闲暇,亦即争取得到一种安静、简朴和尽量不受骚扰的生活。

一个人,内在越丰富,对外在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自己的重要性也就越小。

因此,一个精神世界极其丰富的人,就会十分不合群。

实际上,一个人,最高级、最长久和最精彩的快乐,就是心灵的满足。

当你不再依赖于从别人眼中寻找自己,你就越是自由。

一个内在丰富的人,即使处于荒芜的世界之中,也会运用强大的精神力量,活出精彩。

廣欽老和尚:業力敵不過願力!

廣欽老和尚常言:

「有願,就會有緣。」

願力,不可思議!

所謂:「神通敵不過業力,業力敵不過願力!」。

 

嵩岳元圭禅师对岳神说:

“佛七能三不能:

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

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道无缘;

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三不能也。”

又说:

“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是一期。

众生界本无增减,且无一人能主有法。

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

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

既众生界本无增减,则度众生亦无所谓尽不尽也。”

叔本华:伟大的心灵总是更喜欢独处

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叔本华人生哲学》

心性不高的人,幸福和快乐的唯一源泉是他的感官嗜好,充其量过一种舒适的家庭生活,与低级的伴侣在一起,俗不可耐的消磨时光。教育对这类凡夫俗子也不能扩大他的精神价值。《叔本华人生哲学》

天才几乎都不善于交际,因为还有什么对话,能像自己的独白,如此充满智慧而令人愉悦呢?

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热衷程度,大致上与他的精神思想的价值成反比。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与人交往,那几乎就等于说,他是一个具有伟大素质的人。《叔本华人生哲学》

在高朋满座的隆重场面,表面上看,人们兴高采烈,沉浸在一片高贵的愉快气氛之中,但通常,拘束、尴尬和无聊才是到场的真正客人。众人聚合的地方,也就是无赖集会之处。真理通常都拒绝在这些地方出现,而另投别处。《叔本华人生哲学》

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人生的智慧》

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人生的智慧》

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不要有什么想法就立马告诉别人。另外,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对于别人的看法,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手段。《人生的智慧》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伟大的心灵,在这个世界更喜欢独白,自己与自己说话。

《庸闲斋笔记》:船难奇闻

摘自《庸闲斋笔记》卷12

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三月,江苏省招商局的福星号轮船,装载七千石江苏漕米,向天津驶去。同在一艘船上的,还有江苏海运委员、补用知府蒯君等二十一人,以及浙江海运委员石君、董事、仆从等几十人。

轮船行驶到山东烟台时,海上起了漫天大雾,能见度很低,根本看不到对面船只的行驶情况。当时,在同一海域行驶的英国澳顺号轮船,同样因为大雾,看不到对面的行驶情况。突然间,两船彼此相撞,福星号竟被撞沉了。

乘坐福星号的委员、董事、仆从等六十五人遇难身亡,仅有江苏候补知县江君等三人得救生还。

海难发生后,李爵相将所知情况紧急奏报朝廷。天子震惊大恸,哀悼死难者。并对不幸遇难的官员擢加官衔,按照阵亡条例,拨款抚恤死难者家人,荫庇他们的孩子。朝廷还下令在天津、上海二地修建专祠,祭祀死难者,死去的董事、仆从等人也都得到附祀。江苏省大员筹措银两,赡养死难者的家人,为期十年。

同时,英国官员罚澳顺号轮船的主事者赔款给死者家属。不幸遇难的人们,既受到了朝廷的厚恤恩赏,还得到了中外双方的抚恤。这样处理船难事件,想必对于获救之人,遇难之人,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当时遇难的名单中,还有一人名叫长楙(音茂),是一位候补县丞。清朝官员陈其元记录这件船难时,还特别记载了关于他的一件奇事。

长楙是满洲人,在苏州任佐贰官需次[注]已经很长时间了。位卑薪少,所以他家过得十分穷苦。上级怜悯他,给他津运的差事,可以多领些薪水,养活家人。长楙高兴地接过差事,回家辞别妻子,就随长官上船了。

长楙走后,不到十天。一天早上,他的妻子刚梳洗完毕,走出屋门,准备操作家务,却忽然倒地,以长楙的声调大呼:“轮船失事了,我已经死了。速速去请我的好友某某前来。”

当长楙的好友到来后,长楙就把轮船失事的过程,叙述了一遍。那时,苏州百姓还没有得到船难的消息,众人一听,均大吃一惊。

长楙接着说道:“我死之后,就已获得差使。由于心中挂念家贫子幼,所以连夜奔驰而归。”他嘱咐好友代为抚养长家刚满十岁的儿子。长楙说着流下了眼泪,好友也跟着哭起来,答应了他的恳求。长楙谢过众人,就辞别离开了。

这时他的妻子霍然醒来。人们问她亡魂所言之事,她浑然不知。只记得,刚出门,忽然吹来一阵冷风,然后她就不省人事了。两天之后,轮船失事的消息传到苏州城。

当时,官员陈其元正在苏州,听说了这件事。官员应宝时(1821年─1890年,字敏斋),不信鬼神之说。当陈其元向他问起长楙亡灵之事,原来应宝时也早已听说。二人都很惊叹,竟有这等奇事。应宝时说:“你正在撰写《笔记》,可以把这件事写进去,与《神灭》、《无鬼》二论相辨吧。”

注释:
佐贰官,即副官,县之佐贰官为县丞,主簿,佐助州县主官管理粮马、缉捕、水利等事务。需次,即新官候补,在古代指官吏授职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

南卓林寺終身修持蓮師七句的老僧—─雅瑪滾波!

文章来自网络

終身念誦蓮師心咒、七句祈禱文的修行人很多,有者咒數達上億,也如伏藏法所說出現各種感應,成辦自利利他之事業。

西元2000年以前,寧瑪派白玉傳承領袖 貝諾仁波切所創立的印度南卓林寺,存在著一位唸誦修持『蓮師七句祈請文』的成就者,他就是白髮年老、駝背赤足的僧人─雅瑪滾波!雅瑪滾波不識字,完全沒有辦法寫字或唸經,因為他未曾上學讀書,從年輕到老都只是法王 貝諾仁波切的在家侍從。晚年的時候才披上僧服,現出家相。他什麼經典和祈請文都不會唸誦,除了少數的短咒以外,唯一精通而致力唸誦的法門,就是『蓮師七句祈請文』!

四十多年以前藏人流亡印度之時,當年他跟隨法王 貝諾仁波切從西藏離開,擔任法王的侍衛,歷經生命危險抵達印度,畢生為法王忠心不二的弟子,為奴為僕地服侍上師。跟隨法王抵逹南印度之後,因為南卓林寺剛開始興建,雅瑪滾波參與了興建寺院的工作,做了長時間的苦工。其中,像是四十多年以前當時寺院與附近的「古夏納卡」鎮之間,隔著一條河流;印度人為了行走捷徑,都會趕著牛隻過河,可是因為沒有橋樑,牛隻過河的時候馱負貨物涉水極為困難,總是會遭受鞭打而皮開肉綻。法王 貝諾仁波切為了利益牛隻與大眾,於是決定自費建造當時印度成本極高的水泥橋,於是 雅瑪滾波就在 法王的一聲令下之後,就在為期三年的時間裡,白天隨著工人一起建橋監工,夜間就獨自睡在工地的草屋裡,負責看管建材,那個時候附近都是森林和莾原,時常野獸出沒。

猶如上述,雅瑪滾波一生唯有遵照 法王旨意行事;晚年則由 法王親自傳授大圓滿法要訣。從此日夜長坐不臥,成為不倒單的禪定修持者。證境高深,禪定自在,可直接與蓮師與護法聖眾對談溝通!但是,外相上他也只是一位年老瘦弱的平凡老僧人…晚年,他住在 法王的特別護法殿外面,一間用水泥簡單砌成的簡陋小屋子。那是連一般人走進去都不能站直的小屋子,而裡面也是極為簡單的佛堂,簡單到可以用破舊不堪來形容,只有幾幀破舊的發黃損壞的紙佛像。

雅瑪滾波他本身所擁有的物品,唯有唸珠一串與幾片如垃圾般的座塾,以及一瓶別人遺棄的珈啡色圓腹小玻璃瓶,那是 雅瑪滾波拿來裝甘露丸混水的「寶瓶」!雅瑪滾波對於法王 貝諾仁波切及咕嚕仁波切(蓮師)有著堅強無比的信心,總是默默實修。剛開始,人們並沒有發現這位駝背的老人是位大修行者,直到發生了一些事情。

有一次,寧瑪派傳承在印度的第一學府重鎮─南卓林寺內設立佛學院學生為大殿油漆粉刷, 雅瑪滾波駝背的身影也在此時悄悄的不請而至。雅瑪滾波慈祥鄭重地告訴他們:「昨夜蓮師告訴我,說佛學院油漆的學生有障礙,明天暫停粉刷才好」。佛學院的學生以為年老的 雅瑪滾波腦子有問題,於是笑著虛應以外,就打發他離開了。離開前,他告訴學生們:「如果你們明天不願意停工,也請記得要唸誦蓮師七句祈請文或心咒、或者是綠度母心咒」!第二天,其中有一位學生半信半疑的一邊持誦綠度母心咒、一邊跟同學們一起站在高疊的椅子上油漆。結果真的發生了危險。突然之間椅子都垮了下來,最後只有那位同時持誦綠度母心咒的學生墜地後毫髮無傷,其他的學生都分別受傷在地。
於是,從此以後開始有許多人會前來問他一些未來的事情,雅瑪滾波都一一作答,而一切的事情都如同他所說的一樣應驗。甚至,曾經有一次某人前來請問未來的某件事情,沒有想到 雅瑪滾波卻直接回答他說:「請您不必再費神多問未來的事,因為七天之後你就即將要命終了」!那個人聽了以後雖然緊張,卻也半信半疑,結果七天之後果然就死亡了!這件事使得大眾譁然,也使得許多人更加驚嘆見識到雅瑪滾波預知未來的神通不虛。

但是,法王 貝諾仁波切知道這件事以後,非常不悅,就對 雅瑪滾波說了一句:「你怎麼那麼多嘴!?」於是,他就為此禁語了一年左右,不再回答任何人問題。直到後來因為 法王常常外出寺法不在寺院,所有僧俗有事難以找人請問而感到非常麻煩,於是請求 法王允許 雅瑪滾波能像以前一樣以神通預知為大眾解惑,他才在 法王的允許下,再次開口幫忙大眾。

雅瑪滾波回答他人所問的問題之時,都是剎那間雙眼不閉的進入甚深禪定,然後再剎那出定以定中所見回答問題,不需要藉由任何占卜的器具或是特別的準備。筆者曾經有幸位於南卓林寺最初的八大佛塔旁,親眼見識 雅瑪滾波回答問題的過程,實在由衷感到驚異和希有!

曾經,南卓林寺波發生了一件大案子!一位印度人被人殺死,清晨被發現陳屍在寺院旁邊,有一位寺中的僧人被印度警方誤認為是兇手而被抓走。法王 貝諾仁波切當時身在國外不方便立即歸回處理,於是電話中指示寺裡開始修護法。結果隔一天,雅瑪滾波告訴大家,昨晚護法神直接跟他說:「兇手抓到了,那個兇手是個印度人!現在護法們已經進入那個兇手的體內,把持了他的心臟和心智。現在因為距離太遠,護法正在帶著那個人回到寺院此地,再過三天就會到達!」果然,過了三天就抓到真正的兇手。兇手是個印度人,原因是為了五十元盧比而臨時痛下殺手。兇手自動回到寺院的時候,整個人是神智不清的狀態,嘴巴裡面還承認自己是殺人犯!當然,免不了被寺院圍觀的群眾一陣追打。

大家都知道 雅瑪滾波是一位“竹透”(成就者),總喜歡跑來問他很多問題,他總是說:「念蓮師七句祈請文啊~~~就不會有障礙!」也總是這樣叮嚀別人。像他這樣的成就者,也同樣保持著自己往昔的作風,不管別人是否對他恭敬或相信,他始終住在破落的小屋裡,生活的條件不需要改善,只有晝夜無間斷地祈禱上師三寶!

見過他的人,都可以感覺到他真的是一位刻苦實修的人。如果有人供養他金錢,他都會希望施主直接供養 法王;即使是為了圓滿施主的資糧要收下供養,他還是不留分文地全部拿去供養 法王。在他往生前二、三年,他曾經表示:「人生和輪迴太苦了…等到怙主 貝諾仁波切準備興建的蓮師大殿落成,我也要走了…」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如同往昔身為護衛的職責一樣,悄悄的巡視 法王興建大殿的所有大小工程。曾經,他私下告訴熟識的僧人:「為了使 法王與建大殿的工程順利,無數的護法都圍繞在工地的虛空與地面,防止強大的障礙產生」。每天,他也會以赤祼的雙足繞行寺院一周以上;大家都說這也是 雅瑪滾波不改往昔身為護衛的本色,繼續以自己的能力默默護持 法王的度生事業。
南卓林寺的蓮師大殿落成後,有一天據說是法會的時候,雅瑪滾波被擁擠的小喇嘛們無意推倒,引起了併發症,長時間都沒有痊癒,終於在西元2000年的時候,示現圓寂。在他圓寂前幾天,雖然已經身體虛弱,臥病在床,但是精神仍然非常清明。圓寂之後,法王指示以土葬的方式,安置他的色身在南卓林寺附近尼師院的後方。法王也把他的白髮剃下保存作為紀念。

筆者唯恐年歲日久會逐一忘失曾有的見聞和記憶,於是努力試著記下關於 雅瑪滾波的事蹟。畢竟筆者與其有過數面之緣,也曾有幸恭敬扶持其手同行南卓林寺外圍、一起在現今南卓林寺小學部的後方一起在午后的微風中遠望著南卓林寺…如今德者早已不在,筆者為表追思與激勵大眾修持蓮師法門之故,僅記於2007年8月23日 台灣台北。

想起 雅瑪滾波他老人家,筆者的耳邊就會響起他每一次由衷的關心叮嚀:
『唸蓮師七句祈請文啊…就不會有障礙!』

提婆達多的故事

摘自《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四》

提婆達多的故事

一天,比丘們齊聚一堂,同聲讚歎佛陀大慈大悲,即使提婆達多常懷惡心,毀害如來,佛陀仍不以為患,反而為其哀愍,放大悲光,遠照其身。佛陀告訴大眾:「提婆達多並非只有今世傷害我,過去世時也常傷害我,我以慈悲力才得以保全性命。」

當時,阿難尊者觀察到在場大眾心中有疑,即從座起,右膝著地,恭敬合掌請示佛陀:「提婆達多過去世時曾毀害世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佛陀開示:「提婆達多三番兩次欲傷害如來,有次在手指甲上塗以能致人於死的毒藥,準備在頂禮時抓住佛足。沒想到頂禮佛足時,毒藥頓時變成甘露。可是提婆達多仍不死心,又想了一計:『佛陀現在在耆闍崛山下,我可以從山頂將大石頭推下,砸死佛陀。』但這次只傷到佛的腳趾,提婆達多也隨即身陷阿鼻地獄。」

佛陀又為大眾開示:「過去久遠劫前,應現如來出現於世。佛滅度後,有一比丘獨在林中坐禪,卻深受虱蟲之苦,於是與其商量坐禪時勿來擾亂,虱子即依教奉行。經過一段時間,有一隻土蚤詢問虱子:『為什麼你的身體如此飽滿肥盛?』虱子告訴土蚤:『我所依附的主人常修禪定,又教我在適當的時間飲食,因為如此,所以所需充足,無有匱乏。』土蚤聞言,即表示要與蝨子一起生活,蝨子說:『只要你能遵守我們的約定就行。』但當比丘開始坐禪時,土蚤聞到血肉香,便忍不住大飽口福一番。結果,這位比丘心生苦惱,即脫衣以火燒之。」

佛陀表示:「那時的坐禪比丘是迦葉佛,土蚤則是提婆達多,虱子即是我,提婆達多為貪利養而傷害我,乃至今日成佛,亦因利養而出佛身血,身陷阿鼻地獄。事實上,提婆達多無數劫以來一直懷著惡心,欲毀害如來,而如來常以慈悲心力憐憫他。我亦因為提婆達多而速得成佛,所以發慈悲心感念他成就我的恩德。」

於是佛陀即遣阿難尊者前往地獄,探視提婆達多是否能忍受地獄之苦。阿難尊者來到地獄門前,向牛頭阿傍說:「請為我傳喚提婆達多。」牛頭阿傍說:「尊者是問哪一尊佛的提婆達多?過去每一尊佛皆有提婆達多。」阿難尊者說:「我是要找釋迦牟尼佛的提婆達多。」牛頭阿傍隨即喚提婆達多:「阿難尊者在外面,希望和你見面。」提婆達多十分感動地說:「阿難你來了!如來是否還憐念我呢?」阿難尊者回答:「佛陀派我來關心你,是否能夠忍受地獄之苦痛?」提婆達多說:「我雖處阿鼻地獄,卻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

佛陀開示大眾:「菩薩為接引眾生修大方便法,雖受生死無量大苦,卻不以為患。所以不要認為提婆達多入阿鼻地獄即是惡人,實是提婆達多微密妙行大方便之示現。」在場無量百千菩薩得無生法忍,無量百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百千人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道。天人散天花遍覆大眾,並作天伎樂,放大光明。一切大眾聞佛所說此微妙法,歡喜作禮而去。

蓮師心咒功德-阿傍大師伏藏文

《伏藏蓮師心咒功德》

阿傍伏藏大師 譯

蓮師云:蓮師我與語金剛大悲自在無有二致故,後世有緣諸眾生,上師當修蓮師,本尊當修觀音,法當念誦六字真言及蓮師心咒,一切以大悲鈎決定可以攝持故,善巧方便之行為具此五種。念誦蓮師心咒之諸補特伽羅將成為蓮師我之不共所化。

若能每日持誦二十一遍者,能遣除外內密一切障礙;
若能每日持誦一百零八遍者,能清淨無量劫以來重重蓋障,並能憶念過去多生之事;
若能每日持誦過於彼數,能無勤成就一切四種事業之悉地;
若能每日持誦千遍,無疑於此生能獲得自成大樂殊勝悉地;
臨時少許持誦亦能遠離一切外內八怖畏及病魔鬼崇類;
若以淨心信力持誦,能得三世一切諸佛加持;
若以生起清淨心之方式持誦,則蓮師我現量降臨其人面前並賜予加持;
若於無二智慧之中持誦,則彼補特伽羅之心與蓮師我之心意無別,並得現見元始怙主本面;
若以明淨心持誦,則聰敏憶持所聞,智慧獲得廣大增上;
若禁語持誦,能增上覺受證悟功德,魔崇亦不得尋釁;
若依止靜處持誦,則能捨經營世間之心,心無所求;
若於眾多有情之列中念誦,則凡所覺察咒聲之補特伽羅,悉得植入清淨解脫種;
若於瀕死者耳邊念誦,則即便造五無間業之補特伽羅亦能不墮三惡道;
若緣於痛苦所逼者持誦,則決定息滅一切痛苦因果;
若緣於中陰諸有情持誦,能令彼於清淨剎土中獲得安慰;
若緣於此生持誦,則決定息滅八種非時死等並能自在無死壽;
若緣於障礙持誦,則怨敵、魔崇、違緣三外障,三毒煩惱之內障,希冀、憂惱、愚痴三密障,悉得息滅;

如是持誦金剛七句及蓮師心咒諸眾能於殊勝瑜伽大乘具足福緣,相續調柔,不放逸,無勤出生慈悲心,相續生起為利他而成佛之不被摧壞之心,生生世世之中戒律維繫清淨相續,精進鎧甲堅固,安忍穩固,施門廣大,禪定堡壘莊嚴,慧光熾盛,受持總持及等持等清淨菩提法,現前力等功德大海果等諸般功德,此外生生世世中隨念正法,得菩提道,值遇善知識,修法順緣普皆圓滿,不被業力牽引之惡道等所障,並具足諸多聖寶。
若於聖地、蓮師修行地諸地中持誦,能令咒力及加持增盛百、千、萬、千萬等許多倍故極殊勝;

若於殊勝日上下弦初十、日月食及每月初八、十五、三十等六時中持誦,能清除一切罪障習氣,特別能恢復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三戒之諸失壞誓言,決定獲得一切悉地;
若與具足大乘種姓諸道友一起持誦,則乃至菩提藏之前同聚受持善行,究竟於同一壇城中而成佛;
若於大修時作依止修習,則此生能得雙運果位;
若高聲持誦,能誅殺一切魔崇,勝伏一切部多,懷攝天龍八部眾,役使空行及茶門,懾服罪行新生眾並縛於誓言之下,息滅命主曜龍之傷害等具有不可思議功德;
若低聲持誦,能袪病延壽,增上權勢,氣運亨通,安魂等具有難以宣說之功德;
若默誦,能滅分別念流,升顯自然本智,驅散樂明無念之覺受耽執,現前無量菩提藏功德;

坐時持誦,上方天神捉持壽兇繩,中間妖厲成就所欲願,下方龍眾召集吉祥福祉,於三有如國王般;
行時持誦,無往不利,束縛怨敵盜匪眾,閉猛獸口,縛竊賊身,伏隨財鬼力,遠地成近途,困難轉易,諸事穩妥無難而成辦等具有不可思議功德;
食時持誦,能增上食物精華,身依穩固,增盛赫奕光彩,轉成袪病妙藥,獲得大種精華,圓滿福德資糧,外乃供養,內乃布施薈供,密成火供;
睡時持誦,能息滅夢境惡兆,出現諸多功德聚夢相,賜予歡喜吉祥,安樂覺受穩固,升顯光明等持,晝夜淨善和合,迷現解脫空身,滅盡耽執,相續生起不共十善;
在家人持誦,能令常捨十不善業,相續生起不共十善;
出家人持誦,能令不壞別解脫律儀,獲得無量三學功德;
密咒士持誦,能令安住灌頂及誓言並能更快獲得悉地等具有無量功德;
女人持誦,則生生世世不轉生女人身,獲得受生自在並能受持正法;

無論何人念誦,悉能遠離各自往昔業力異熟之苦,暫時及究竟之善妙功德悉能圓滿;
即便以嗔恚等迷亂心念誦,亦能具足於烈火熾燃般無漏善智不間斷中燒盡有漏煩惱之力,此不同他法之大威德力乃蓮師我之發願矣;

如是持誦金剛七句及蓮師心咒之功德,不可思議,難以宣說,無法揣測。如作譬喻,諸佛之大悲與眾生共業之福德如日月對治黑暗般,無勤自性秘密咒心及金剛七句並非是他眾勸請而生,而是自然顯現。

雖於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諸佛菩薩聖眾前每天供養輪王七寶,其福德亦不如念誦此心咒之功德;

雖建造無有空隙充滿無邊世界並裝滿如來舍利之七寶所成佛塔亦不如此咒功德大;
雖以一切世界之大地為紙,草木森林為筆,江河金銀等為墨,三界眾生來書寫佛語經典,亦不如此咒之功德大;

雖乃至三有未空之間一直布施無盡受用給世界中之貧困痛苦眾,亦不如此咒功德大;
一切身語善行之中若能具足智慧心咒之義而隨念持誦,則功德不可思議,善根亦能不失壞而漸次增上,決定能成為無盡菩提藏之因;

雖無邊世界中大地之一一微塵數可計量,然此心咒功德無法計量;

雖以極細發梢可以灑盡大海之水,然此咒功德終不能盡;

雖此世界熱力所熟之果可計數,雨所滋養之穀物、草木森林、風吹之雲塵等悉可計數,然此心咒功德無法計量。

念誦此心咒之補特伽羅能升擢高位之列,手勢動作轉成手印,行住坐卧轉成淨善,心之尋思分別淨為法性,言語成熟為密咒等具有難以宣說之功德。

如是念誦蓮師心咒之補特伽羅眾,此生違緣息滅,眾妙順緣漸次增上,貧者得財悉地,無依者得財物,無嗣者得子,飢者得食,缺衣者得衣,人微言輕者得尊重,弱勢者得大力,無權者具威權,總之世間行悉得圓滿,並出生如前所說之出世間功德。於彼補特伽羅,十方一切諸佛,心加垂念,目作觀照,常作護持;四大天王及守護善法諸天神亦不分晝夜作護持,並作廣大幫扶助援。

若繕寫此咒,雕刻於突聳之石等,則凡看到之眾生決定於相續中植入解脫種;
若念誦此咒灑入水中或書寫於石頭上放入水中,則其水居一切眾生,以及凡接觸飲用此水者,悉能獲得菩提;
若緣火而持誦,則接觸煙氣者,能入真如;
若豎立此咒風旗於高山之巔,則風所吹方向得以接觸之眾生悉得解脫;
若置此咒於往來道路上方,則能阻斷一切鬼神等部多之路;
若用此咒裝臟佛塔或擦擦,則其所在之地能得增盛吉祥;
若置於家宅中,則惡行魔崇部多眾不能前往,善根護持而呈吉祥。
此心咒乃具四解脫之無上不共特法。祈禱之精要金剛七句及蓮師心咒,乃護法七部瑪囊及三瑜伽之一切甚深要點普皆圓滿之法,乃蓮師心之明點所顯現。如是云。

*阿叠巴(阿傍伏藏大師)著

*班瑪德東恭譯於癸已年(西元2013年)十月廿二,迴向資圓障淨普成佛。

蒂帕嬷的奇迹


摘自《佛陀的女儿:南传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Dipa Ma-TheLife and Legacy of A Buddhist Master”

1.蒂帕嬷修学神通的因缘 (摘自第二章 )

在1965年,蒂帕嬷被带进了一个新的禅修领域。因为穆恁德拉(蒂帕嬷的师傅)将要回印度,马哈希尊者对他这位弟子说,你既然要回到“ 神通的国度”,你应该对神通有所了解。他想让穆恁德拉修炼神通,但是穆恁德拉忙于教导弟子没有时间修炼。因此,穆恁德拉决定训练别人,也算一个实验,用来证明神通的真实性。为此,他选择了他的最优秀的一些学生,就是蒂帕嬷和她的一家,直接按照清净道论的方法进行训练。穆恁德拉知道神通不仅是不寻常的,而且可能让人走偏道路。如果一个弟子的德行不够,滥用神通的危险很大。蒂帕嬷被选中,不仅因为她的定力,也是因为她有无可挑剔的德行。

蒂帕嬷、西嬷(蒂帕嬷的妹妹)和他们的三个女儿都得到了传授,修炼隐身、一身变双身、无火煮食、他心通、游历天堂地狱、超越时间旅行、宿命通等等。蒂帕嬷是穆恁德拉最能干的弟子,也是最能玩神通的。据说她有时穿墙而过若无其事地来见穆恁德拉,或者突然就从毫无一物的空气中现身,还说她掌握了所有的五类神通。

2.禅定和神通的成就(摘自第九章)

蒂帕嬷在穆恁德拉指导下开发出了神通,但是没有他的要求她绝不会给别人表现这些神通。神通不是由内观获得,而是通过修定,这种修行心会进入称为禅那的深定。在修禅那时,她能如意地进入经典的八定之中任何一定,并且在定中停留她所希望的时间。在比较深的定中,身体的新陈代谢几乎停止,所以不需要喝水、吃饭、运动、以及上厕所。蒂帕嬷能够通过决意进入某一定并且在预先设定的时间“醒来”或者说出定。有一次,她决定进入第八定并且在定中停留3天20小时8分 3秒。她出定的时间就精确到她预先确定的秒数。

当她离开缅甸后,蒂帕嬷停止了修练神通。她坚持认为神通包含我相因此对解脱是一种障碍。穆恁德拉也同意这个观点,他说:“这些神通并不重要,悟道才是重要的。你需要智慧驾驭这些神通。你不要想带着我相运用这些神通,因为这不是你的。你不能运用神通并且认为正是你很了不起。
这不是智慧。”

杰克.英格勒尔曾经问蒂帕嬷她是否还拥有她多年前根穆恁德拉学习时获得的神通。

“没有,”她回答说。

“你可以把神通找回来吗?”

“可以,”她说,“但是要很长时间。”

“多长?”杰克问道,心想她可能会说几个月或几年。

“嗯,大约三天,”她回答说,“如果我很认真地用功的话。”

(五种神通,略)

按照穆恁德拉,蒂帕嬷向他表演了这些神通(五种神通)的每一种。下面内容是基于穆恁德拉的回忆。“你可能不相信,”他说,“但这是真的。”

有一次穆恁德拉正在他的房间,他注意到他窗外的天空有些不寻常。他向外看,看见蒂帕嬷在树梢上方的空中一边咧着嘴向他笑,一边在空中她变现的房屋里面玩。通过把风元素变为地元素,他可以在半空中造出一个建筑物。

把厚重的元素变成风元素,产生的震撼稍小一点但同样也是令人惊奇的事。有时蒂帕嬷和她的妹妹西嬷去见穆恁德拉会突然在他的房间现身,蒂帕嬷偶尔在离开时会穿过关着的门走出去。如果她感到很有玩兴,她可能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最近的墙壁,直接穿墙
走过去。

蒂帕嬷学会了用她的手产生火元素来生火做饭。她还能把地元素变成水元素,她曾这样向穆恁德拉表演:象跳水那样她潜入一块地面之下然后从中钻出来,衣服头发都是湿的。如果她必须一个人走夜路,蒂帕嬷会复制一个身体,给她自己造一个同伴,这样就没人找她麻烦。

蒂帕嬷的这方面的神通曾由第三方测试过。穆恁德拉认识摩羯陀大学的一位印度古代史教授,这位教授怀疑神通的存在。穆恁德拉表明愿意向他证明神通的存在,于是他们俩就安排了一个实验。这个教授派了一个他信得过的研究生在蒂帕嬷禅坐的房间守着以确保她没有离开房间。在实验那天,那位研究生确认蒂帕嬷从没有从禅坐中起来,但是在同时,她却出现在十里之外的教授办公室和教授说话。

蒂帕嬷和西嬷曾联手用她们的神通力影响一辆公共汽车的运行。在仰光的一天下午,她们在公共汽车站等车。当车子终于到了的时候,已经晚点一个小时,她们意识到她们会错过约定的时间太多。由于按时到达很重要,她们开始入定并且让公共汽车正点到达。“在三摩地状态,”穆恁德拉解释说,“她们决意并且移动那辆她们坐的汽车。她们让时间和距离变短。这是可以做到的。佛陀曾经对秧倔摩罗运用这种神通。当秧倔摩罗想杀佛陀的时候,他不断追赶佛陀,但佛陀没有移动他也追不上。这是因为佛陀用他的神通使他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当缅甸外交官吴丹(U Thant)就要就成为联合国新任秘书长时,穆恁德拉知道吴丹会作一个就职演说,就叫蒂帕嬷进入未来并且记住就职演说的内容。然后她念出就职演说,穆恁德拉把它录下来。据穆恁德拉说,一个月以后,吴丹作了完全一致的演说,和蒂帕嬷预先知道的一字不差。

黄念祖:欲速则不达

特别的根器不用熏习就解决问题,我们不行,就得慢慢熏习。要知道“潜移默化”。夏老师说“根身器界潜转换”。心中应十分清净不要有什么“迷”和“悟”。为什么要“悟”?就因为你“迷”。不迷还有什么悟?所以说起点要高。为什么大家修持不得力?就因为起点太低!“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夏老师不仅是现在仅有的大德,而且是几百年才出现的一位大德。过去修行的人每天听讲、打坐都是这一件事,但就是在极盛时期也不是每个庙里都有一个开悟的人。整天就是这一件事尚且如此,现在的人每天的事要有好几个头,因此不能希望马上就能开悟,欲速则不达,想的太多了,还要走向反面。

修行人最忌“心外求法”。过去有人读《阿弥陀经》,读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就这么信、就这么念。有人批评这是“心外求法”,所以说《无量寿经》功德很大。经中说“彼佛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正信很重要,截流大师在《劝发正信文》中提到,正信要比不正信的功德超出不止多少万倍。信要坚固,但更重要的是要“正”。

要亲近善知识。首先,所亲近者得是善知识。要“亲近”,所以很多成功的人是当侍者的,成天在师父旁边,这就了解到一些旁人不知道的情况。佛果就是五祖的侍者,佛果就是在师父与别人的问答中起了疑情之后大彻大悟。

佛说的都正确、都对,但是有个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就要分别出哪些是了义、哪些是不了义的,再进一步又是法法皆圆,这里面有好多层次,先是要看出分别,要剥笋皮,这就有的剥了。

不要忙,“久修迟悟”是好事。我就是开悟稍早了些,幸而以后一直受挫折,不然开悟之后就受人恭敬称赞,这样就毁了。古时有人出生后就能答出前生三个转语,前生开悟仍不忘,之后由于受人恭敬还是毁了。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是对自以为开悟的人说的。有个“悟”在那和“迷”有什么不同?《圆觉经》有四见:人见、我见、众生见、寿者见。有个“悟”就落在“四见”之中了。

于1988年7月19日

Page 25 of 100
1 23 24 25 26 27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