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水哥”(王昱珩)

武志红深度对话“水哥”的能力

第1集 | 深度对话“水哥”的能力(一) 引出“心流”的概念…

https://www.douyin.com/video/7320166131610733878

第2集 | 深度对话“水哥”的能力(二) 水哥证实“心流”的概念以及证伪了“刻意练习”

https://www.douyin.com/video/7320166241526615337

第3集 | 深度对话“水哥”的能力(三) “水哥”自身的特殊性是如何来的呢?

https://www.douyin.com/video/7320166302260235574

第4集 | 深度对话“水哥”的能力(四) 水哥谈自己能力的开关过程,武志红老师听的太入迷了太震撼了…

https://www.douyin.com/video/7320166377015282956

第5集 | 深度对话“水哥”的能力(五) 水哥揭秘自身的能力是否是与生俱来的呢?

https://www.douyin.com/video/7320172097941081385

第11集 | 深度对话“水哥”的能力(总结) #武志红 老师对话“水哥”能力做出总结概括…

https://www.douyin.com/video/7321623730818469156

蔡康永對談水哥

泰戈尔:用生命影响生命

用生命影响生命

泰戈尔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请保持心中的善良,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

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请相信自己的力量,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因为相信你,开始相信了自己……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

绽放着所有的美好!

冯唐:珍惜每一个不舒服和很难受。

摘自《成事心法》冯唐

……

第二个我不去这些“身心灵”课的原因,就是我还认为,在现实中修行还是管用的,所以我还没有一定要到大海边、小树林去修行身心灵。

如何在现实中修行身心灵?

简单地说,珍惜每一个不舒服和很难受。

在每一个不舒服、很难受的时候,跳出自我,把你自己的肉身和灵魂,当成人类的一个,当成另一个他人。你看一看,想一想,观察一下,这货到底怎么了?这个称为“我”的这个东西,他感受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舒服,他为什么很难受?

我们改变不了我们的基因和后天至今为止的原生家庭、境遇、教育、遭遇,但是我们可以从任何一刻开始觉察,觉察什么?觉察“我”这个货到底怎么了。

不要把我舒服当成天经地义,不要把难受当成一个你马上要甩掉的东西。珍惜这些不舒服、难受,不要把自己都当成对的,静静地看看它,说,哎,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觉能生慧,察觉,才能产生智慧,让我们更好的和自己的肉身和灵魂相处,更好的运用自己的肉身和灵魂。

道理只有一个,没有三点,今天只是这一个道理。

尼古拉·特斯拉金句摘录

(图文均来自网络)

摘自《尼古拉特斯拉自传》

尼古拉·特斯拉:

*我只不过是一个被赋予了运动、情感和思想的“宇宙力机器”。

*当天生的爱好发展成为一个强烈的愿望时,一个人会以惊人的速度向着他的目标大跨步地奔去。

*多少人嘲讽我是个空想家,他们都是头脑最愚笨,目光最短浅的蠢才,还是让时间来说话吧!

*我不在乎他们偷了我的想法,我关心的是他们没有自己的。

*当下是他们的,而我致力于研究的未来,是我的。

*我只是个平凡的人,没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宇宙中的任何一小部分都包含整个宇宙的所有信息,在其中藏着的某个神秘数据库保存着宇宙的总体信息,我只是很幸运地可以进入这个数据库去获取信息而已。

*思想在孤身一人、不被搅扰的独处时变的更加敏锐、更加活跃。外界对我们的干扰会使创造性思维变的残缺不全。孤独,就是发明的秘技,心生孤独的时候,就是想法萌芽的时候。

*人类是被一种力量驱赶着的物质,因此,在力学领域里主宰运动的一般法则,也适用于人类。

*人类最重要的进步,依赖于科技发明,而发明创新的终极目的,是完成对物质世界的掌控,驾驭自然的力量,使之符合人类的需求。

*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能源。

*如果仇恨可以被转化成电,世界早已轻如鸿毛。

*自科学界开始研究非物质现象的那一天起,在十年内所取得的进展,将会超越人类此前几个世纪所取得的所有成果。

*如果科学界开始研究非物质领域的现象,这一个世纪的进步绝对会更超越过去所有的记录。

*如果你想要通达宇宙本源真理,就要开始思维一切和能量,频率,共振有关。

*电给我疲乏的身躯注入了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的活力、精神的活力。

*有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非常擅长处理自己专业领域方面的问题,但是思想太过迂腐,目光也过于短浅。他们断定,我给世界留下的只有感应电动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有实际价值的东西。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而且是极其严重的错误。一个新理念的价值,绝对不能以当时的直接效果作为判断依据。

*我的交流发电与传输系统出现的时机非常合时宜,为长久以来亟待解决的工业发展问题提供了便利。虽然还需要克服相当多的阻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但是就像很多发明一样,商业推广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种情况与我发明涡轮机之后的经历十分相似。

愛”不是對任何東西的“喜歡”

(图文均来自网络)

雖然幼兒就會“喜歡”或“不喜歡”,

但“愛”可能比“喜歡”來得更早。

前幾天讀到The Philosophical Review上的一篇論文,

那哲學家說“愛”不是對任何東西的“喜歡”,而是“對關係的珍重”。

忽然理解了自己為何在“喜不喜歡”的辨別機制形成前,就「喜歡」某些人。

愛是對關係的珍重,這所謂關係不须是某種血緣、社會、利益或約定關係。

而是,例如,珍藏在一段灰暗歲月中的燦爛笑靨。

关于正念练习的一些常见误解

摘自《正念疗法》(意)法布里奇奥·迪唐纳(Fabrizio Didonna)主编

生活中我们经常心不在焉,我们会有很多东西消失。尽管这些发现会让我们不安,但是也有好消息,那就是正念是可以培养的。正如我们可以通过定期的体检来提高身体素质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练习来培养正念。

正念练习都会涉及某种形式的冥想,但对冥想练习的误解比比皆是,特别是在西方。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一些常见的误解。

不是让大脑一片空白。虽然有些专注练习旨在使我们清空大脑里的想法,但这不是正念练习的目的。我们也不希望自己变得愚笨或失去分析能力。相反,正念练习是要训练大脑时刻觉察自己在干什么,包括当我们思考时觉察到我们在思考。

不是变得没有感情。许多人在内心深处希望正念练习能减轻他们在情绪方面的因扰,尤其是在陷人苦闷时,人们总是幻想着自己变得没有感情。事实上,正念练习往往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为我们练习关注心理活动的内容,所以我们会更充分、更真切地注意到我们的情绪。当我们放弃平时的防御(如通过娱乐或进食转移对不适感的注意)时,我们识别自己的感觉的能力变得更强了。

不是脱离生活。因为大多数冥想练习最初是由僧侣、尼姑和隐士提炼出来的,所以人们经常认为冥想练习意味着脱离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尽管在简单化的环境中练习正念确实有好处,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体也并未完全脱离生活。相反,生活的悲欢离合会更生动,因为我们在花时间关注我们每时每刻的体验。

不是追求极乐。大师在幸福地微笑,其他人都在为生存苦苦挣扎,这幅画面非常吸引人。在冥想初期,许多人在发现自己走神儿时会感到苦恼、焦虑或不安。特别愉快的心理状态确实会出现,在正念冥想中我们允许它们出现或消失—既不固守幸福的状态,也不拒绝不愉快的状态。

不是回避疼痛。正念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忍受疼痛的能力,而不是让我们逃避疼痛。我们会刻意不做旨在使我们感觉更好的自动化动作。例如,如果我们在冥想时感觉身体瘙痒,一个典型的指令是,观察瘙痒并注意可能出现的任何冲动(如抓挠的冲动)一但我们不把这一冲动付诸行动。因此,我们的确更生动地体验到了疼痛和不适,不只是瘙痒和身体疼痛,还包括所有情感上的不适。当我们探索并接受这些不愉快的体验时,我们承受它们的能力就会增强。我们还发现,疼痛的感觉与伴随着疼痛的痛苦是不同的。我们看到,当我们抵制、反抗或回避疼痛,而不是时刻接纳疼痛时,痛苦的感觉就会出现。

什么是正念疗法

图文均来自网络

正念疗法(Mindfulness),被归类在第三波认知行为疗法,正念是一种专注于当下,全然开放的自我觉察,不需要带有自我批判的心态,改以好奇心和接纳,迎接内心和脑海的每个念头,也就是强调正视当下和觉察。正念疗法是由马萨诸塞大学的荣誉教授 Jon Kabat-Zinn(台译名:卡巴金),在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心理治疗方法,经由长时间的反应和文献报告,正念疗法对于精神官能症、焦虑症、思觉失调症、恐慌症、忧郁症、强迫症、重大创伤后症候群和慢性疼痛,都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麻省大学医学中心附属减压门诊的卡巴金Jon Kabat -Zinn博士亲身体验正念禅修,将正念带出宗教、引入身心医疗保健,创立正念减压疗法。卡巴金将正念定义为:是通过有目的地将注意力集中于此时此刻,不加评判的一种觉知力。Kabat-Zinn指出正念虽源于佛教徒的修习方式,但跟佛教本身或做佛教徒并没有必然关系。因此,无论文化背景和信仰如何,都不会妨碍正念的练习。

正念疗法是对以正念为核心的各种心理疗法的统称,较为成熟的正念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和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正念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缓解焦虑、抑郁、强迫、冲动等情绪心理问题,在人格障碍、成瘾、饮食障碍、人际沟通、冲动控制等方面的治疗中也有大量应用。

以正念为核心的心理疗法,其疗效获得了从神经科学到临床心理方面的大量科学实证支持,相关研究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支持。不仅如此,医学研究还显示,坚持练习某些类型的正念练习在改善心血管系统问题、提升免疫力、缓解疼痛(如神经性头痛、腰痛等)等方面也有助益。

正念疗法的基本观念

漫不经心或是自我思考都是大脑和身心的自然状态,但是经常会产生纷乱或是极端的想法。对照于冥想或是宗教而言,正念是类似于上述的行为,但不刻意做出吐纳观想等宗教式的举动,也不压抑任何的思绪、念头或杂念,反而刻意专注于当下的内心观察,暂时不要对于内心的思绪做出评断,带着好奇心的本质,迎接每一个动作或是每一刻。

正念有七个主要的要素:

初心:保持好奇心,把面对每一次的事物接触,都当作是第一次面对,尝试保持新鲜的经验。

接纳:实际体察自己或是外在,对于面对事物的身心现象,接纳思绪或是环境的本来样貌。

不评断:尽可能采取不偏不倚的观察态度,对于现在不要急着做出好坏、对错的论断。 自我慈悲:接纳自己并珍惜自己,接受原原本本的模样,在当中发展出信任自己、相信自己,并且不要对于身心做自我伤害、人格批判。

平等心:对身心所有的经验,都以欢迎和温柔的方式面对,让注意力可以平均于身体的内外、自由自在的改变。

不刻意努力:当念头或思绪产生时,就让身心停留在当下的状态,不需要压抑或是逃避,在正念当中也不强求达成任何预设目标,或者希望在正念当中改变或得到什么。 顺其自然:平静地看着事物的本来面貌,接受他们的存在和发展,也顺应事物的变化或节奏,在这当中观察不断变化的过程,而身心不需要妄加施予压力。

正念疗法的执行方法

盲眼食物静观:在团体治疗当中,学习正念的学员暂时闭上眼睛,由主导正念疗法的医事人员,发给一个可以食用的食物(最典型的是给予葡萄干),正念学习的成员,透过手指的触感、鼻子的嗅觉、耳朵的听觉,试着感受这个食物的特性特色,最后放入口中时,由舌头和味觉的体察下,感受到放入口中的食物是什么。用这个方式来初步体会正念的基本观念。

身体扫描:学习的成员可以躺下或是坐着,让身体在最为放松自在的环境里,先从注意呼吸开始安静身心,将注意力集中在鼻尖,留意吸入时身体呼吸变化,接着主导正念的医事人员,由口语引导学员从头皮、脸部五官、肩颈、躯干、四肢等,把注意力感受放在身体各个部位,最后留意全身的体会。在这过程当中有可能会分心、产生杂念,都没有关系,学习者也不需要批判自己的分心,只要将念头再拉回来即可。

观息冥想:对自己呼吸的感觉当个纯粹的观察者,留意自己使用那些身体部分呼吸。当分心时把专注力带回呼吸。

正念聆听:保持正念呼吸的方式下,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觉当中,聆听背景声音的发展,同时留心观察自己内心的状态。

四种正念疗法

斯蒂文·C.海斯(Steven C.Hayes)认为行为疗法的第一个时代是基于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理论而形成的行为训练法;行为疗法的第二个时代是认知行为疗法,在行为主义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认知元素;第三个时代是一系列正念疗法,引入东方的精神训练元素。目前较为成熟的正念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和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等。

1.正念减压疗法(MBSR)

美国心理学家卡巴金创立了MBSR,包括八周的日常正念训练。正念训练包括:呼吸练习、身体扫描、哈他瑜伽和正念行走等。Grossman等人研究表明:正念减压疗法对临床和非临床患者的都有疗效。临床上正念训练对疼痛、癌症、心脏疾病、抑郁和焦虑有效果;非临床上正念训练对提高人们面对日常生活压力,有着持续、显著的效果。

正念训练方式是依靠求助者自己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施行治疗方式。正念训练是主动的自我指导,而非被动的接受治疗,是“非干预治疗”,强调自主疗愈和幸福健康观。最基本的内容是:关注呼吸,专注和觉知,不做任何判断的接受现实。

2. 正念认知疗法(MBCT)

MBCT是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的简称,也是一个为期8周的正念团体课程。

1994年,剑桥大学的John Teasdale、牛津大学的Mark Williams和多伦多大学的Zindel Segal三位心理学教授,为了能够帮助抑郁症患者预防复发,在正念减压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整合了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简称为CBT)的一些视角,以及一些核心要素,针对导致抑郁情绪的心理机制设计出了这一套预防复发的维持治疗方案。并在2000年发表一篇关键论文,首次证明了MBCT可以把3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的再次发作可能性减少一半。英国的临床实践委员会也把MBCT列入他们针对多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的推荐疗法。

正念认知MBCT八周课推出二十多年来,获得了大量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支持,推动了正念学术研究文献的指数化增长。在其有效性获得验证后,MBCT正被扩展到应对多种其他的身心疾病中,包括焦虑、失眠、情绪问题、慢性疼痛、注意力涣散等等。

WHO认为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二大威胁。每5个美国人里就有一个会在一生的时间里经历一次严重的抑郁。对首次发作的抑郁症而言,大约有50%的概率会再次发作。如果有3次抑郁经历以后,复发几率达到了80%。

临床上诊断一位患者是否患了抑郁症基本上的核心有两条,一个是情绪低落,一个是兴趣丧失。再加上其他的一系列的躯体或者心理症状,比如食欲下降、失眠,或者早上很早就醒然后无法再睡着,再比如明显的体重增加或者减少以及注意力无法集中,还有那种内心的枯竭感或者说无价值感……类似这样的躯体和心理的症状,如果有五条组合到了一起,在临床上就可以诊断为抑郁症了。

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关键在于减弱对低落情绪的认知反应性,用一种新的应对想法和感受的方式,一种接纳的方式平和地面对。并不是去改变经验本身,而是去改变和经验的关系。正念恰恰可以在这个方面给到帮助,通过正念觉察的培育进入存在模式,进而避免惯性反应的恶性循环。

虽然MBCT是针对抑郁人群所设计的,但是实际上它对健康人群也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实际上这些把情绪障碍的患者困住的机制,我们每个人都有,也是阻碍我们每个人充分活出自己潜力的心理机制。对健康人群来说,MBCT可以提升我们的自我觉察、自我了解、培育存在模式,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的情绪和情景,提升情绪平衡能力和主观的幸福感,保持内心的健康。

目前,英国卫生署将MBCT列为预防忧郁症复发的最佳疗愈方法。美国最新版的《心理障碍临床手册》也纳入了正念的基本理念。全球有60多个国家,包括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附属医院在内720多家医院及机构开设正念课程帮助患者及社会大众。

3. 辩证行为疗法(DBT)

DBT最初一种针对边缘人格障碍的疗法,后发现该疗法对饮食障碍和慢性抑郁有效果。它根植于正题-反题-整合的动态变化的辩证哲学基础。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力之间的紧张状态将导致治愈性的改变。DBT包含的正念技术:(1)观察、描述和参与三个行为;(2)如何观察、描述和参与:即不评判、一次只专注一件事、有效。

辩证的核心是彻底的接受改变的整合,全然的接受自己,全然的接受行为和环境的变化。全盘接受是个人不带任何成见地容纳当下“这一刻”和“这个现实世界”。换句话说,一个人既不选择现实世界某一部分予以接受,也不选择另一部分予以排斥,而是对“此时此刻的完全接受”。这意味着全盘接受不只是简单的认知态度或认知活动;它是一种整体行动。

4. 接纳与承诺疗法(ACT)

ACT认为痛苦是言语处理的结果,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言语重构了糟糕的体验。人们生活在他们的头脑中,而不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试图回避一些个体情感,想法或感受,把痛苦扩大化了。个人的经验性回避很难实现,它通常与记忆相关。人们越试图回避自己的经历,越可能导致记忆浮现。例如不要焦虑的念头恰恰提醒个体处于焦虑的状态。经验性回避使人无法在当下有效的解决问题。ACT是基于正念的疗法,它提升人们觉知和非评判性,降低了语言的控制,提升了对个人经历的接受度。ACT的首要目标就是增加心理的灵活性,对自己的经历接受性。在治疗抑郁、社交恐惧、工作压力、精神病、慢性疼痛等,一系列的文献研究证明ACT疗法有积极疗效。

基于正念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第一,主张治疗的目标是达到身心的全面健康,而不仅是消除疾病;第二,主张治疗的方式是主动的自我指导与自我疗愈,而不是被动接受式的治疗方式。西方各临床机构研究发现,正念训练可以有效缓解慢性疼痛,辅助治疗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纤维肌痛等疾病等身体疾病,而且对缓解抑郁、焦虑症状以及防止抑郁复发,提高个体的有效情绪调节能力、维持情绪稳定性、增强主观幸福感和提高生活质量等也有重要作用。最近,人们发现它对物质滥用、进食障碍和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也有积极疗效。研究表明正念训练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例如静默练习。正念训练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求个体进行规律性的练习,个体只是简单地不评判的观察此时此刻发生的一切,有时治疗师很难评估。

正念疗法:心智清晰度的四个阶段

摘自《正念疗法》(意)法布里奇奥·迪唐纳(Fabrizio Didonna)主编

佛教传统中的经典冥想文献描述了一个系统的(且可重复)过程,它包括四个阶段,通过这一过程,心智得以净化,干扰得到清除,同时心智变得越来越专注和强大。在心智至少暂时放弃上文谈到的五种障碍(五盖)之前,它不会有任何明显的变化。如果在意识流中出现任何有害或不道德的冲动,所有进展都会立即被抹杀。这不是一条禁令,而是对心智的自然品质的描述,只有当思想和意图在道德上保持健康时,心智才能达到专注的高级状态。

禅定的第一阶段伴随着强烈的身心愉悦感,它更多的是一种渗透到身体深处的幸福状态,而不是感官愉悦。这一阶段还包含心智的正常的概念功能或话语功能。个体在感到专注的同时,还保留着随意表达和指导思想的能力。

在第二阶段,话语功能停止,而专注力自然而然带来的天然的快乐持续存在。这并不是说大脑已停止运转,而是大脑的某些功能(即那些指导和维持审慎的概念思维的功能)停止了。按照佛教的逻辑,只有当语言表达和符号操纵这些干扰停止时,人才能达到以高水平的内在清晰度为特征的深层次心智水平。

在禅定的第三阶段,弥漫于前两个阶段的强烈的快乐感逐渐减弱,变成更加微妙的幸福感。

到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所有的快乐都被舍心(equanimity)取代,舍心是一种以完全客观的眼光看待现象的高度的平等心。妨碍我们看清事物的两种心智态度——趋向令人愉快的事物和逃避令人不快的事物——都被舍心克服了。此时,我们可以说,专注的心得到了净化,明亮又稳定。此外,就像在坩埚中提纯出的黄金一样,它变得具有可塑性,可以灵活地转变为许多非常规的功能模式。

附录:

正念疗法(Mindfulness),被归类在第三波认知行为疗法,正念是一种专注于当下,全然开放的自我觉察,不需要带有自我批判的心态,改以好奇心和接纳,迎接内心和脑海的每个念头,也就是强调正视当下和觉察。正念疗法是由马萨诸塞大学的荣誉教授 Jon Kabat-Zinn(译名:卡巴金),在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心理治疗方法,经由长时间的反应和文献报告,正念疗法对于精神官能症、焦虑症、思觉失调症、恐慌症、忧郁症、强迫症、重大创伤后症候群和慢性疼痛,都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作用。

《正念疗法》一书从跨文化视角梳理了正念的起源和发展,从神经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现象学的角度剖析了正念的概念,以应用为背景,介绍了多种基于正念的干预方法及其在特定环境和特定人群中的应用,并对相关领域的重要议题及基于正念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全书收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并依据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疾病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了正念对人的身心的积极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翔实,深入浅出。总共有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概念和现象学;第二部分是临床应用;第三部分是针对特定疾病的正念干预;第四部分是针对特定给环境与人群的正念干预。这本书本身也很可能成为催化剂,进一步放大人们对正念的兴趣,因为它不仅使这一学术兴趣合法化,而且也鼓励学生、年轻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思考。

正念疗法是对以正念为核心的各种心理疗法的统称,较为成熟的正念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和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正念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缓解焦虑、抑郁、强迫、冲动等情绪心理问题,在人格障碍、成瘾、饮食障碍、人际沟通、冲动控制等方面的治疗中也有大量应用。

以正念为核心的心理疗法,其疗效获得了从神经科学到临床心理方面的大量科学实证支持,相关研究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支持。不仅如此,医学研究还显示,坚持练习某些类型的正念练习在改善心血管系统问题、提升免疫力、缓解疼痛(如神经性头痛、腰痛等)等方面也有助益。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觀

《我的世界觀》(What I Believe)
(爱因斯坦 1930年,發表於《論壇和世紀》第84卷)

我們這些總有一死的人的命運多麼奇特!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只作一個短暫的逗留;目的何在,卻無從知道,儘管有時自以為對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從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首先是為那樣一些人,我們的幸福全部依賴於他們的喜悅和健康;其次是為許多我們所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命運通過同情的紐帶同我們密切結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是以別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勞動為基礎的,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份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我強烈地嚮往著儉樸的生活。並且時常發覺自己佔用了同胞的過多勞動而難以忍受。我認為階級的區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後所憑借的是以暴力為根據。我也相信,簡單淳樸的生活,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

我完全不相信人類會有那種在哲學意義上的自由。每一個人的行為不僅受著外界的強制,而且要適應內在的必然。叔本華說:「人雖然能夠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這句格言從我青年時代起就給了我真正的啟示;在我自己和別人的生活面臨困難的時候,它總是使我們得到安慰,並且是寬容的持續不斷的源泉。這種體會可以寬大為懷地減輕那種容易使人氣餒的責任感,也可以防止我們過於嚴肅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它導致一種特別給幽默以應有地位的人生觀。

要追究一個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義或目的,從客觀的觀點看來,我總覺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個人都有一些理想,這些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就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生活目的本身──我把這種倫理基礎叫做豬欄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是善、美和真。要是沒有志同道合者之間的親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貫注於客觀世界──那個在藝術和科學工作領域裡永遠達不到的對象,那麼在我看來,生活就會是空虛的。我總覺得,人們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標──財產、虛榮、奢侈的生活──都是可鄙的。

我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但我又明顯地缺乏與別人和社會直接接觸的要求,這兩者總是形成古怪的對照。我實在是一個「孤獨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屬於我的國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為接近的親人;在所有這些關係面前,我總是感覺到一定距離而且需要保持孤獨──而這種感受正與年俱增。人們會清楚地發覺,同別人的相互瞭解和協調一致是有限度的,但這不值得惋惜。無疑,這樣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會失去他的天真無邪和無憂無慮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不為別人的意見、習慣和判斷所左右,並且能夠避免那種把他的內心平衡建立在這樣一些不可靠的基礎之上的誘惑。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政體。讓每一個人都作為個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讓任何人成為被崇拜的偶像。我自己一直受到同代人的過分的讚揚和尊敬,這不是由於我自己的過錯,也不是由於我自己的功勞,而實在是一種命運的嘲弄。其原因大概在於人們有一種願望,想理解我以自己微薄的綿力,通過不斷的鬥爭所獲得的少數幾個觀念,而這種願望有很多人卻未能實現。我完全明白,一個組織要實現它的目的,就必須有一個人去思考,去指揮、並且全面擔負起責任來。但是被領導的人不應當受到強迫,他們必須能夠選擇自己的領袖。在我看來,強迫的專制制度很快就會腐化墮落。因為暴力所招引來的總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而且我相信,天才的暴君總是由無賴來繼承的,這是一條千古不易的規律。就是由於這個緣故,我總強烈地反對今天在意大利和俄國所見到的那種制度。像歐洲今天所存在的情況,已使得民主形式受到懷疑,這不能歸咎於民主原則本身,而是由於政府的不穩定和選舉制度中與個人無關的特徵。我相信美國在這方面已經找到了正確的道路。他們選出了一個任期足夠長的總統,他有充分的權力來真正履行他的職責。另一方面,在德國政治制度中,為我所看重的是它為救濟患病或貧困的人作出了可貴的廣泛的規定。在人生的豐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覺得真正可貴的,不是政治上的國家,而是有創造性的、有感情的個人,是人格;只有個人才能創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東西,而群眾本身在思想上總是遲鈍的,在感覺上也總是遲鈍的。

講到這裡,我想起了群眾生活中最壞的一種表現,那就是使我厭惡的軍事制度。一個人能夠洋洋得意的隨著軍樂隊在四列縱隊裡行進,單憑這一點就足以使我對他鄙夷不屑。他所以長了一個大腦,只是出於誤會;光是骨髓就可滿足他的全部需要了。文明的這種罪惡的淵藪,應當盡快加以消滅。任人支配的英雄主義、冷酷無情的暴行,以及在愛國主義名義下的一切可惡的胡鬧,所有這些都使我深惡痛絕!在我看來,戰爭是多麼卑鄙、下流!我寧願被千刀萬剮,也不願參與這種可憎的勾當。儘管如此,我對人類的評價還是十分高的,我相信,要是人民的健康感情沒有遭到那些通過學校和報紙而起作用的商業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蓄意敗壞,那麼戰爭這個妖魔早就該絕跡了。

我們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經驗是奧秘的經驗。它是堅守在真正藝術和真正科學發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誰要體驗不到它,誰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驚訝的感覺,誰就無異於行屍走肉,他的眼睛便是模糊不清的。就是這樣奧秘的經驗──雖然摻雜著恐懼──產生了宗教。我們認識到有某種為我們所不能洞察的東西存在,感覺到那種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們的心靈的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正是這種認識和這種情感構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這個意義上,而且也只是在這個意義上,我才是一個具有深摯的宗教感情的人。我無法想像存在這樣一個上帝,它會對自己的創造物加以賞罰,會具有我們在自己身上所體驗到的那種意志。我不能也不願去想像一個人在肉體死亡以後還會繼續活著;讓那些脆弱的靈魂,由於恐懼或者由於可笑的唯我論,去拿這種思想當寶貝吧!我自己只求滿足於生命永恆的奧秘,滿足於覺察現存世界的神奇結構,窺見它的一鱗半爪,並且以誠摯的努力去領悟在自然界中顯示出來的那個理性的一部分,倘若真能如此,即使只領悟其極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爱因斯坦:科學與宗教

《科學與宗教》(On Science and Religion)
(爱因斯坦 1940年9月,發表於《自然》期刊)

要我們對什麼是科學得出一致的理解,實際上並不困難。科學就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努力,力圖用系統的思維,把這個世界中可感知的現象盡可能徹底地聯繫起來。說得大膽點,它是這樣一種企圖:要通過構思過程,後驗(posterior)地來重建存在。但我要是問自己,宗教是什麼,我可就不能那麼容易回答了。即使我找到了一個可能在這個特殊時刻使我滿意的答案,可是我仍然相信,我決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都會使所有對這個問題作過認真考慮的人哪怕在很小程度上表示同意。

因此,我想先不去問宗教是什麼,而寧願問,一個我認為是信仰宗教的人,他的志向有哪些特徵:在我看來,一個人受了宗教感化,他就是已經盡他的最大可能從自私慾望的鐐銬中解放了出來,而全神貫注在那些因其超越個人的價值而為他所堅持的思想、感情和志向。我認為重要的在於這種超越個人的內涵的力量,在於對它超過一切的深遠意義的信念的深度,而不在於是否曾經企圖把這種內涵同神聯繫起來,因為要不然,佛陀和斯賓諾莎就不能算是宗教人物了。所以,說一個信仰宗教的人是虔誠的,意思是說,他並不懷疑那些超越個人的目的和目標的莊嚴和崇高;而這些目的和目標是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有理性基礎的。但是它們的存在同他自己的存在是同樣必然的,是同樣實實在在的。在這個意義上,宗教是人類長期的事業,它要使人類清醒地、全面地意識到這些價值和目標,並且不斷地加強和擴大它們的影響。如果人們根據這些定義來理解宗教和科學,那末它們之間就顯得不可能朦朧什麼衝突了。因為科學只能斷言「是什麼」,而不能斷言「應當是什麼」,可是在它的範圍之外,一切種類的價值判斷仍是必要的。而與此相反,宗教只涉及對人類思想和行動的評價:它不能夠有根據地談到各種事實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依照這種解釋,過去宗教同科學之間,人所共知的衝突則應當完全歸咎於對上述情況的誤解。

比如,當宗教團體堅持《聖經》上所記載的一切話都是絕對真理的時候,就引起了衝突。這意味著宗教方面對科學領域的干涉;教會反對伽利略和達爾文學說的鬥爭就是屬於這一類。另一方面,科學的代表人物也常常根據科學方法試圖對價值和目的作出根本性的判斷,這樣,他們就把自己置於同宗教對立的地位。這些衝突全都來源於可悲的錯誤。

然而,儘管宗教的和科學的領域本身彼此是界線分明的,可是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牢固的相互關係和依存性。雖然宗教可以決定目標,但它還是從最廣義的科學學到了用什麼樣的手段可以達到自己所建立起來的目標。可是科學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嚮往理解事物的人來創造。然而這種感情的源泉卻來自宗教的領域。同樣屬於這個源泉的是這樣一種信仰:相信那對於現存世界有效的規律能夠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說可以由理性來理解的。我不能設想一位真正科學家會沒有這樣深摯的信仰。這情況可以用這樣一個形象來比喻:科學沒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沒有科學就像瞎子。

雖然我在上面曾經斷言宗教同科學之間實在不可能存在什麼正當的衝突,但我還是必須在一個重要地方再一次對這個斷言作一點保留,那就是關於歷史上宗教的實際內容。這種保留必然同上帝的概念有關。在人類精神進化的幼年時期,人的幻想按照人自己的樣子創造出了各種神來,而這些神則被認為通過它們意志的作用在決定著,或者無論如何在影響著這個現象世界。人們企求借助於巫術和祈禱來改變這些神的意向,使其有利於他們自己。現在宗教教義中的上帝觀念是古老的神的概念的一種昇華。比如,人們用各種祈禱來懇求所信奉的神明的援助,以求得滿足他們的願望,這一類事實就說明了這種上帝觀念的擬人論的特徵。

肯定不會有人否認,這個認為有一個全能、公正和大慈大悲的人格化了的上帝存在的觀念,能給人以安慰、幫助和引導;因為這個觀念比較簡單,它也容易被最不開化的心靈所接受。但是另一方面,這種觀念本身有它致命的弱點,這是有史以來就被苦痛地感覺到了的。這就是說,如果這個神是全能的,那末每一件事,包括每一個人的行動,每一個人的思想,以及每一個人的感情和志向也都應當是神的作品;怎麼可能設想在這樣全能的神面前,還以為人們要對自己的行動和思想負責呢?在作出賞罰時,神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它自己作出評判。怎麼能夠把這樣的事同神所具有的仁慈和公正結合起來呢?

今天宗教領域同科學領域之間的衝突的主要來源在於人格化了的上帝這個概念。科學的目的是建立那些能決定物體和事件在時間和空間上相互關係的普遍規律。對於自然界的這些規律或者定律,要求(而不是要證明)它們具有絕對的普遍有效性。這主要是一種綱領,而對於這種綱領在原則上是可以完成的信仰,只是建立在部分成功的基礎上的。但是大概不會有誰能否認這些部分的成功,而把它們歸之於人類的自我欺騙。至於我們能夠根據這些定律很精密和很確定地預測一定範圍內的現象在時間上的變化情況,這個情況已經深深地扎根於現代人的意識之中,即使他對這些定律的內容也許還瞭解得很少。他只要考慮一下這樣的例子就行了:太陽系中行星的運動可以根據少數幾條簡單的定律,事先非常準確地計算出來。同樣,儘管精確程度有所不同,但還是可能事先算出電動機、輸電系統、或者無線電裝置的運轉方式,甚至在處理比這些還要新的事物時也是這樣。

顯然,當一個複雜現象中起作用的因子數目太大時,科學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就無能為力了。人們只要想起天氣就可知道,對於天氣,甚至要作幾天的預測也不可能。但沒有誰會懷疑,我們這裡所碰到的是這樣一個因果聯繫,它的起因成分大體上我們是知道的。這個領域裡的現象之所以在精度預測的範圍之外,是因為起作用的因素的龐雜,而不是自然界中沒有什麼秩序可言。

關於生物領域裡的規律性,我們所洞察到的還很不深刻,但至少也已足以使人感覺到它是受著確定的必然性的支配的。人們只要想一想遺傳中有規律的秩序,以及毒物(比如酒精)對生物行為的影響就可明白。這裡所缺少的仍然是對那些具有廣泛普遍性的聯繫的瞭解,而不是秩序知識的本身。

一個人愈是深刻感受到一切事件都有安排好的規律性,他就愈是堅定地深信:除了這種安排好的規律性,再沒有餘地可讓那些本性不同的原因存在。對他來說,不論是人的支配還是神的支配,都不能作為自然界事件的一個獨立原因而存在著。固然,主張有一個能干涉自然界事件的人格化的上帝這種教義,決不會被科學真正駁倒,因為這種教義總是能夠躲進科學知識尚未插足的一些領域裡去的。

但我確信:宗教代表人物的這種行為,不僅是不足取的,而且也是可悲的。因為一種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而只能在黑暗中站得住腳的教義,由於它對人類進步有著數不清的害處,必然會失去它對人類的影響。在為美德而鬥爭中,宗教導師們應當有魄力放棄那個人格化的上帝的教義,也就是放棄過去曾把那麼大的權力交給教士手裡的那個恐懼和希望的源泉。在他們的勞動中,他們應當利用那些能夠在人類自己的身上培養出來的善、真和美的力量。不錯,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任務,然而卻是一個價值無比的任務。在宗教導師們完成了上述的淨化過程以後,他們必定會高興地認識到:真正的宗教已被科學知識提高了境界,而且意義也更加深遠了。

如果要使人類盡可能從自私自利的要求、慾望和恐懼的奴役中解放出來是宗教的目標之一,那末科學推理還能夠從另一角度來幫助宗教。固然科學的目標是在發現規律,使人們能用以把各種事實聯繫起來,並且能預測這些事實,但這不是它唯一的目的。它還試圖把所發現聯繫歸結為數目盡可能少的幾個彼此獨立的概念元素。正是在這種把各種和樣東西合理地統一起來的努力中,它取得了最偉大的成就,儘管也正是這種企圖使它冒著會成為妄想的犧牲品的最大危險。但凡是曾經在這個領域裡勝利前進中有過深切經驗的人,對存在中所顯示出來的合理性,都會感到深摯的崇敬。通過理解,他從個人的願望和慾望的枷鎖裡完全解放出來,從而對體現於存在之中的理性的莊嚴抱著謙恭的態度,而這種莊嚴的理性,由於其極度的深奧,對人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是從宗教這個詞的最高意義來說,我認為這種態度就是宗教的態度。因此我以為科學不僅替宗教的衝動清洗了它的擬人論的渣滓,而且也幫助我們對生活的理解能達到宗教的精神境界。

在我看來,人類精神愈是向前進化,就愈可以肯定地說,通向真正宗教感情的道路,不是對生和死的恐懼,也不是盲目信仰,而是對理性知識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相信,一個教士如果願意公正地對待他的崇高的教育使命,他就必須成為一個導師。

爱因斯坦:宗教和科學

《宗教和科學》(Religion and Science)
(爱因斯坦 1930年11月,發表於《紐約時代雜誌》)

人類所做和所想的一切都關係到滿足迫切的需要和減輕苦痛。如果人們想要瞭解精神活動和它的發展,就要經常記住這一點。感情和願望是人類一切努力和創造背後的動力,不管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種努力和創造外表上多麼高超。那麼,引導我們到最廣義的宗教思想和宗教信仰的感情和需要究竟又是什麼呢?只要稍微考查一下就足以使我們明白,支配著宗教思想和宗教經驗生長的是各式各樣的情感。

在原始人心裡,引起宗教觀念的最主要的是恐懼——對飢餓,野獸,疾病和死亡的恐懼。因為在這一階段的人類生活中,對因果關係的理解通常還沒有很好的發展,於是人類的心裡就造出一些多少可以同他們自己相類似的虛幻的東西來,以為那些使人恐懼的事情都取決以它們的意志和行為。所以人們就企圖求得他們的恩寵,按照代代相傳的傳統,通過一些動作和祭獻,以邀寵於他們,或者是它們對人有好感。在這個意義上,我把它叫做恐懼宗教。這種宗教雖然不是由一些什麼人創造出來的,但由於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僧侶階級,它就具有很大的穩定性;僧侶階級把自己作為人民和他們所害怕的神鬼之間的中間人,並且在這基礎上建立起自己的霸權。在很多情況下,那些有別的因素而獲得地位的首領,統治者或者特權階級,為了鞏固他們的世俗權力,就把這種權利同僧侶的職司結合起來;或者是政治上的統治者同僧侶階級為了他們各自的利益而合作起來去進行共同的事業。

社會衝動是形成宗教的另一個源泉。父親,母親和範圍更大的人類集體的領袖都不免要死和犯錯誤。求得引導,慈愛和扶助的願望形成了社會的或者道德的上帝概念。就是這個上帝,他保護人,支配人,獎勵人和懲罰人;上帝按照信仰者的眼光所及的範圍來愛護和撫育部族的生命,或者是人類的生命,或者甚至是生命本身;他是人在悲痛和願望不能滿足時的安慰者;他又是死者靈魂的保護者。這就是社會的或者道德的上帝概念。

猶太民族的經典美妙地說明了從恐懼到道德宗教的發展,這種發展在《新約全書》裡還繼續著。一切文明人,特別是東方人的宗教,主要都是道德宗教。從恐懼宗教發展到道德宗教,實在是民族生活的一大進步。但是我們必須防止這樣一種偏見,以為原始宗教完全是以恐懼為基礎,而文明人的宗教則純粹以道德為基礎。實際上,一切宗教都是這兩種類型不同程度的混合,其區別在於: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道德性的宗教也就愈佔優勢。

所有這些類型的宗教所共有的,是它們的上帝概念的擬人化的特徵。一般地說,只有具有非凡天才的個人和具有特別高尚品格的集體,才能大大超出這個水平。但是屬於所有這些人的還有第三個宗教經驗的階段,儘管它的純粹形式是難以找到的;我把它叫做「宇宙宗教感情」。要向完全沒有這種感情的人闡明它是什麼,那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因為沒有什麼擬人化的上帝概念同它相對應。】

人們感覺到人的願望和目的都屬徒然,而感覺到自然界裡和思維世界裡卻顯示出崇高莊嚴和不可思議的次序。個人的生活給他的感受好想監獄一樣,他要求把宇宙作為單一的有意義的整體來體驗。宇宙宗教感情的開端早已出現在早期的歷史發展階段中,比如大衛的許多《詩篇》中,以及在某些猶太教的先知那裡。佛教所包含的這種成分還要強烈的多,這特別可以從叔本華的絕妙著作中讀到。

一切時代的宗教天才之所以超凡出眾,就在於他們具有這種宗教情感,這種宗教情感不知道什麼教條,也不知道照人的形象而想像成的上帝;因而也不可能有哪個教會會拿它來作為中心教義的基礎。因此,恰恰在每個時代的異端者中間,我們倒可以找到那些洋溢著這種最高宗教感情的人,他們在很多場合被他們的同時代人看作是無神論者,有時也被看作是聖人。用這樣的眼光來看,像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阿普西的方濟各(Francis of Assisi)和斯賓若沙(Spinoza)這些人彼此都極為近似。

如果宇宙宗教感情不能提出什麼關於上帝的明確觀念,也不能提出什麼神學來,那麼它又怎麼能夠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呢?照我的看法,在能夠接受這種感情的人中間,把這種感情激發起來,並且使它保持蓬勃的生氣,這正是藝術和科學的最重要的功能。

由此我們得到了一個同通常很不相同的關於科學同宗教關係的概念。當人們從歷史上來看著問題時,他們總是傾向於認為科學同宗教是勢不兩立的對立物,其理由是非常明顯的。凡是徹底深信因果律的普遍作用的人,對那種由神來干預事件進程的觀念,是片刻也不能容忍的——當然要假定他是真正嚴肅的接受因果假說的。他用不著恐懼的宗教,也用不著社會的或者道德的宗教。一個有賞有罰的上帝,是他所不能想像的,理由很簡單:一個人的行為總是受外部的必然性決定的,因此在上帝眼裡,就不能要他負什麼責任,正像一個無生命的物體不能對它的行為負責一樣,有人因此責備科學損害道德,但是這種責備是很不公正的。一個人的倫理行為應當有效地建立在同情心,教育,以及社會聯繫和社會需要上;而宗教基礎則是沒有必要的。【如果一個人因為害怕死後受罰,和希望死後得賞,才來約束自己,那實在是太糟糕了。

由此不難看出,為什麼教會總是同科學鬥爭,並且迫害熱忱從事科學的人。另一方面,我認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學研究的最強有力,最高尚的動機。只有那些做了巨大努力,尤其是表現出熱忱獻身(要是沒有這種熱忱,就不能在理論科學的開闢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人,才會理解這樣一種感情的力量。唯有這種力量,才能从事那種確實是遠離現實生活的科学工作。

為了整理出天體力學的原理,開普勒和牛頓花費了多年的寂寞勞動,他們對宇宙合理性(而它只不過是那個顯示在這个世界上的理性的一點點微弱反映)的信念,該是多麼真摯,他們要瞭解它的願望,又該是多麼熱切!那些只從现实角度看科學研究的人,對於下面這樣一些人的精神狀態,容易得出完全錯誤的看法:這些人受著一個懷疑的世界包圍,但卻為分散在全世界,和各個世紀的志同道合的人指出了道路。只有獻身於同樣目的的人,才能體會到,究竟是什麼在鼓舞著這些人,並且給他們以力量,使他們不顧無盡的挫折,而堅定不移的忠誠於他們的志向。給人以這種力量的,就是宇宙宗教感情。有一位當代的人說的不錯,他說,在我們這個唯物論的時代,只有嚴肅的科學工作者才是深信宗教的人。

做個內心光明的人

图文均来自网络

光由心造,命由己造。

心是身上的燈,心若光明,世界就光明。心若昏暗,世界就昏暗。心中有光,自予光芒。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心態若改變,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

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我們所追求的幸福,並不完全依赖於外在因素,而是以我們對外界的態度為轉移。

一切的和諧、平衡、健康,成功與幸福,都是由樂觀向上的心态產生的。

佛陀说:「成为自己的光!」,「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人之境遇起始於心的状态。

《老子》中说:「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事物都有陰陽和正反两面。客观的看待事物的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是很重要的。

人腦是很神奇的,積極的心態,會讓你第一時間注意到好的一面,以平衡坏的一面带来的精神压力和负面影响力。你不会再陷入负面情绪而造成一连串的恶性循环。

而心態決定了你投入生活的精神狀態,以不同的精神狀態對待生活,會產生非常不同的生活現實。

秀才的故事

一位秀才進京趕考,在考試前幾天他做了三個夢。
第一個夢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
第二個夢夢到自己下雨天戴了鬥笠還打傘。
第三個夢則是夢到自己跟心愛的姑娘背靠背躺在一起。

秀才找算命的解答,算命的一聽說「你還是回家吧。牆上種白菜那是白費勁,戴著鬥笠打雨傘是多此一舉,跟姑娘背靠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收拾包袱準備回家。住店老闆聽說後,對秀才說「我也會解夢。
我覺得你這次一定能成功,你想,牆上種白菜,說明你要高中;戴鬥笠打傘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背靠背躺著不正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要到了嗎?」

秀才一聽,覺得有道理。他精神百倍的參加考試,果然高中。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说:「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句話大抵是对其一生最準確的總結。一顆充盈而光明的心,足以照亮來路。

王陽明一日與友人同游,友人指著岩中花樹問:「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哪怕洪水滔天,我心安然,哪裡都是桃花源;
哪怕暗夜無邊,我心光明,哪裡都是雲水間。

做個內心光明的人

心裡的光,不是神偷偷賜下的禮物,而是一種智慧的修煉,一種本真的保持。

好心態是一種智慧,就像《菜根譚》中說的「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心和氣平者,百福自集。」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我們無法控制和改變自己的遭遇时,一個聰明人卻可以通過轉變自己的心態,達到改變生活的目的。保持內心阳光是一种需要长久修炼的高等智能。

內心之光是柔和的,是對自己思想和情緒的控制。用微笑代替生氣,用行动代替抱怨,需要很深的理解。

木心在文革期间,曾被多次下狱,被关在地下室里,受过许多冤屈,但他却偷偷写下了65多万字的地下室笔记,里面全是哲学、美学、和乐谱,没有一句话的控诉,他甚至在纸上画钢琴琴键,在纸上弹,还写了不少简谱。他回忆说:“白天我是奴隶,晚上我是王子”,“美学就是我的流亡。”

生活就像一席毯子,不僅有蝨子,還有褶子。不要只看到自己正在經歷的波折,你正在經歷的,可能是別人已經或將要經歷的磨练。

王陽明的一生也並不順遂,25歲時,參加會試落選;34歲時,觸怒劉瑾,杖責入獄,被貶蛮荒之地的龍場;44歲時,又入賊寇四起之地。

任憑雨注,總有天晴。王阳明一生經歷過无数風浪,奔波流離,他没有抱怨生活,也没有苛責自己,反而练就了一盞心燈,此心从此光明异常。

成熟後的豁達

一個內心光明的人,是溫暖平静的。是對他人的寬容。寬容不是窩囊,而是成熟後的豁達。退讓一步不是愚昧,而是遇事後的远见達觀。

儒家有忠恕二字,原諒別人其实也是放过自己。事事斤斤計較,專挑別人的短處看,別人不痛快,自己也不痛快,两败俱伤。

正德十四年,王陽明擒獲寧王后,招致群奸嫉恨。張忠、許泰率領的京邊官軍進駐南昌後,對王陽明進行百般漫罵,故意尋釁鬧事,但王陽明毫不為所動。

他說:「忿怒之類的偏頗情緒,人心之中怎麼會沒有呢?只是不應當有而已。平常人在動怒時,控制不住感情,便會怒得過了度,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本體了。」

純真的人

一個內心光明的人,一定是個純真的人。內心的光是乾淨的,是對得失的坦然。

風力掀天浪打頭,只須一笑不須愁。世事紛亂,本心不变。

王陽明對名利並不看重,他曾說,人為了生存,難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東西,諸如金錢、名利、地位等等。

不過,追求這些身外之物,要在「良知」的指導下進行,倘若為此失去了本心與良知,就如同大壩上豁開了一道口子,容易釀成大患。

王阳明身在名利场中,却不为名利所困,收放自如。心里容得下萬物,却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纏於物,纯真自在。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路西法效应

文章来自网络

《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是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2007 年出版的作品。

路西法是圣经中堕落的天使。在古希臘神話中,路西法名為晨曦之星福斯福洛斯,即晨星,是黎明前除了月亮之外,在天空中最亮的星体。根據《失樂園》,路西法在未墮落前,由於過度驕傲,而忘記祂是一個天使,意圖等同與神。率領天界三分之一的天使叛變,路西法極端驕傲和自信,认为祂可以取代上帝。不過,路西法和祂的軍隊都失敗了,因而被放逐,失去了所擁有的榮耀,被逐出天堂,直接墮入地狱。路西法在地獄里成為了魔王撒但,而追隨祂的墮落天使們則成為惡魔。

所谓路西法效应,是指一些平凡人或社会团体,在特定情形下,人格、思维和行为方式会忽然堕落,将人性中最邪恶一面释放出来,集体作出有违道德的行为,甚至反人类的罪行。

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引发了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以往对于人性的天真看法。实验中,通过专门测试,挑选了征募来的受试者,即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这些人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接着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中。

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极为残暴不仁的狱卒和身心饱受虐待而崩溃的犯人,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终止。

2007年,津巴多教授首度撰书详述其事,并结合从该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三十多年来发现的社会现象,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彻解释“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为什么优秀的美国女兵会对伊拉克战俘做出虐囚的性游戏?为什么护士明知医生处方超剂量,却仍遵从指示开药?为什么上司只是暗示和默许,属下就惟命是从,甚至变本加厉?

在日常生活中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下,我们是否会像天使路西法一样,不知不觉的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之事,从而堕落成魔鬼撒旦。善恶的界限在哪里,人性的脆弱超乎你的想象!

为何平凡人会出现这种心理异常剧烈的转变,从而作出恶行?菲利浦教授认为成因如下:

1.盲目服从权威与纪律,使人渐渐的放弃独立意识,失去自我决断力,从而不经批判的接受上司或权威人士的不人道命令。例:红色高棉大屠杀,军人盲目服从独裁政权命令,血腥屠杀异见人士。

2.被下令去集体作恶,分散与推诿个人的责任。例:二战时日军占领区认可的抢劫和大屠杀。

3.将其他人或个体去人性化,减低对其作恶的罪疚感。例:纳粹德国在政治宣传中将犹太人比喻为“老鼠、寄生虫”;卢旺达大屠杀时,胡图族人称图西族人为“蟑螂”。

4.将自己去识别化。透过匿名、变装或使其他人无法见到自己的相貌等方式,避免为自己的恶行承担责任。例:三K党戴头套匿藏身份,屠杀黑人。

5.群体情绪化,互相加强彼此共同作恶的认同感,不再容易接受外来的意见,在有意无意中跨越自己的道德底线。例:斯大林命令内务部及红军,集体执行批斗异见份子,将其视为敌人,进行的杀人大清洗。

稻盛和夫:享受獨處

稻盛和夫:享受獨處.傾聽內心

當你的社交,已經不能帶給你快樂和能量,反而,是在消耗你的精力時,你就應該知道,你該捨棄了。

否則往後的日子,只會越活越累。

那些毫無意義的飯局聚會和活動等,能不去就別去了。

人活到一定年紀就應該明白,不是你認識的人越多日子就過得越是順遂。

相反,你把太多人請進你的生命裡,反而會讓自己的人生顯得擁擠。

把心和時間空出來吧。靜靜地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當你獨處時,你離自己很近,更容易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

稻盛和夫:不要期望人人都理解你

稻盛和夫:

不要期望人人都理解你,

你做的再好也不一定人人都喜欢,

你做的再多也不一定人人都说好,

一样的嘴,不一样的说法,

一样的眼睛,不一样的看法,

一样的心,不一样的想法。

永远不要跟别人解释自己,

懂得你的人不必解释,

不懂你的人何必解释,

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评价,

更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

做人不需人人解释,只求自己问心无愧,

活在当下,做好自己,

无惧他人,沉默是金。

联觉现象

文章来自网络

联觉(英语:Synesthesia),又译为通感或联感,是指一种感觉或认知的刺激,会自发引起第二种感觉或认知的出现。

联觉感知因人而异。比如:字母及数字被认为具有固定的颜色。或者,数字、月份、日子会在空间中有确定的、精确的位置,例如,1980年的位置比1990年“更远”,或显示为三维地图,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联觉的联想也可以是各种感官或认知的任意组合。

关于联觉如何发展所知甚少。有人提出,儿童于儿时首次深入接触抽象概念时,就会发展出联觉。据估算,平均每23个人中便有1人拥有某种联觉。

最早记录的联觉事件的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哲学家约翰·洛克,他于1690年发表了一篇关于一位盲人的报告,该盲人说当他听到小号的声音时就经历了猩红色。

对于联觉者来说,他们的感受很少发生改变,例如一个人“感到”数字1是红色的,当他每次看到数字1时,都会“看见”红色。

对于有色彩联觉的人来说,他听到的任何声音都会实时的通过视觉反应出来。这可能表现为一组彩色闪光,或漂浮的形状,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而且他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之间的联系总是相同的,比如500Hz或C小调总是产生暗红色的光。

这使个体能够回忆他们听到的声音的颜色模式,这提高了他们在音乐记忆方面的技能。

在很多情况下,当一个人有一种联觉的时候,他们常常也会有另一种联觉。如果你有声音-色彩联觉,很可能你也会有某种形式的字母-颜色联觉。

味道联觉者在听到词语时会有特定的味道。同样,这种对应是独特的,比如“坍塌”这个词尝起来像巧克力,而“猫”这个词尝起来像石膏板。

数形式的联觉者,当他想到一个数字时,这个数字就会以文字的形式直接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当思考数学关系时,这通常表现为视野中的数字地图。这对于他们可视化数学结构的行为是非常有用的,这些联觉者在相关应用中通常具有特殊的技能。唯一的缺点是,这种排列方式可能与幼儿园里看到的数字的逻辑顺序不同。

Daniel 是一位英国作家。他不是数学天才,但只要他捕捉脑海里随着这些数字即刻涌现的画面,就能给出上面这些数学问题的准确无误的答案。

在他看来,每个数字有自己的颜色、质地、性格,加减乘除是不同颜色缠绕在一起的 3D 立体画面,圆周率是一幅首尾相连、蜿蜒起伏的风景画。

Daniel画下了脑中圆周率的样子。

Daniel画下了脑中53×131的样子,以此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Daniel 说,3 是绿色的,4 是蓝色的,5 是黄色的,6 像是一个小小的悲伤的黑洞。

看到数字的颜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可思议,但是对通感者来说,这却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Vera 从高中开始在美国读书。在她眼里,1 是红色的,2 是蓝色的,3 是黄色,明黄,4 是深蓝色,5 是深紫色,6 是橙色,偏暗,7 是偏亮的橙色,8 是绿色的,9 是玫红色;两位数以上的数字就是混合色。

来自北京的云殊却觉得 1 是白色的,2 是黄色的,3 是粉色的,4 是绿色的,一串电话号码看过去会有一种朦胧的颜色组合。做数学题的时候,每道题都有一种很朦胧的颜色和性格。

不仅数字会有颜色,文字也有。

「你的名字像是墨绿色和浅橙色组合在一起,」云殊说,「我记别人名字时,常常因为几个字有相同的颜色而混淆,比如我从小总会莫名其妙地把陈和刘搞混,因为这两个字好像都是蓝色带点粉。背新的单词或者读文章小说的时候,我也会最先感觉到这个词和段落是种什么颜色。」

一个字到底是什么颜色,有时候是和这个字本身意思有关的,比如说伤心的「伤」是惆怅忧郁的灰蓝色,「心」是浪漫甜美的粉色。但一些没有明显含义的字也有颜色,比如说「色」是浅黄色,「有」是橙色。

俊仪也能感觉到文字的颜色,只是没有云殊那样显著。对俊仪而言,如果是一长串字符混在一起,便看不到颜色。但如果拆开来的话,则能看到每个字不同的颜色。举个例子,「我」「们」就分别是棕色和绿色。

这并不会影响她日常的阅读——当试着按照情景中的含义去理解文字,不单独去寻求它的意义,看到的便是黑色。

每个通感者的颜色对照表都各不相似。这是他们独特的滤镜。

听见颜色,画下音乐

枣儿这一年在剑桥学习化学。她在遇到有规律的音调和美术作品时产生通感。音乐的颜色对她而言,就像是调色盘一样,只不过它们并不遵循常规的调色配方。」

在枣儿的体验里,中央 C 是淡黄色,D 是浅绿色,F 是橙色。

当晚上只留一盏昏暗的台灯,枣儿站在镜子前端详自己时,脑海里便会响起一阵不和谐的和弦,因为感觉镜子里的自己十分陌生,与在白天充足光线下看到的不一样。那是特有的一种荒谬感。

Annie是位美国作曲家。从她小时候起,视觉和听觉的体验便是联通的。

每当Annie听到自己说话的时候,她的眼前就会浮现一片熏衣草紫。世界喧嚣沸腾,Annie眼前总是不断浮现又幻灭着各种颜色。她曾经因此而失眠过:钟表走动的声音会让她眼前一直跳跃着红色。「这会让我分心,感觉目不暇接」。

然而通感带给Annie更多的还是灵感和享受。她热爱音乐,不仅为了它的旋律,也为眼前跳跃的画面。她作曲,用乐曲去寻找她所构想的画面。她曾谱过一首绿色的曲子,专门在晚上入睡时播放,以此来抵消眼前的红色。

一位通感者这样描述他们这个群体,「这不是混乱失调,而是超感。」

童年时期,Vera 脑子里充满了各种不切实际的画面。虽然分得清到底什么才是「现实」,但是那种存在于脑海中的霸道的、先入为主的认知,让她感到既无法拒绝,又很是有趣。她妈妈曾以为她是个内向的孩子,实际上,Vera只是沉浸于只存在于自己脑海里的艾丽斯仙境。

她很遗憾这种感觉随着长大在逐渐消失。有研究说婴儿时期的我们都有通感,但是大部分人的通感都早早消失了。

Melissa根据Pink Floyd的”Time”一曲所作的画

Melissa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了网络。许多人留言,赞美自己从未享受过这种视觉奇观,她的画给了他们一种新的角度去体验音乐。还有人表示,Melissa完全画出了他们眼中的世界——他们曾经以为自己是不正常的异类,而Melissa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并不孤独。

通感也改变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Annie说,通感让她意识到每个人都在戴着自己的滤镜看世界,要完全站在对方的立场是不可能的。为此,她更愿意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批判地思考不同的意见。

每个人的通感并不一样。有的人可以从文字中看到颜色,有的人可以在数学题中感受到性格,有的人说 Sam Smith 的声音是蜂蜜般的棕色,还有一位钢琴老师虽然双眼失明,但是每次按下琴键,眼前都会浮现色块。

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在运用通感。如Melissa在她的个人网站介绍中写得那样:

「我认为,我们太过频繁地从一个单一而狭隘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习惯性地用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观点。通过我的作品,我希望扩大每个人看世界的镜头。」

心流

摘自维基百科

心流(英语:Flow),或译神驰或沉浸等,描述了一种完全沉浸(专注)和完全投入于活动本身的心智状态和令人振奋的感觉。

奇克森特米哈伊·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被认为是心流理论的创造者,他透过观察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得出该理论。

在不知所措(恐惧)和缺乏挑战(无聊)之间控制复杂、快节奏的事件时,可能会出现心流。心流的出现和经验是各自不同的。

米哈里教授在 1970 年代时发现:多数人工作一天之后筋疲力尽,但是,有些人会工作一整天之后,竟然还精神抖擞。你应该会疑惑:这些人不是在工作吗?应该会消耗能量才对啊?精神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于是他开始研究特别有「创造力」的人,例如顶尖运动员、音乐家、学者⋯⋯每个人都会提到自己有时候会有那些精神抖擞的状态,当时,米哈里教授访问了一位著名的钢琴作曲家,作曲家描述了他在创作时候的心情:

我会进入到狂喜的状态,在那个时候,我感觉不到自己,我好像根本就不存在 ,我的手好像跟我的意志无关,我坐在那里,带着崇敬和平静的心情,音乐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从我手中流泻而出。It “flows” from my hand.

在适当的条件下,心流状态可以变成催眠或欣喜若狂的恍惚状态。一些科学家已将心流本身理解为一种神醉。

心流的发生

1975 年,米哈里教授首次发表了他对于这个神秘现象的研究,并给它一个很传神的名字 「心流」( flow ) 。

什么是心流?它是特殊的精神状态,当你在极度专注时,完全沈浸其中,效率和创造力提高,让你忘记时间、忘记饥饿、甚至忘记所有不相干的身体讯号。

一旦你从这个状态出来,你可能会觉得口渴、肚子饿,但精神依旧很好,心情也很愉快;换句话说,虽然肉体消耗了能量,心灵反而补充了能量, 不只是在创作、运动领域,甚至在职场上,「心流」也有可能发生。

研究发现,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重复且规律地进入「心流」状态,也能够提升你整体的幸福感(well-being)、生活质量,令你更快乐,生活更积极;如今,心流是「积极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要如何进入心流状态,目前研究归纳出以下几个特征:

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
我们会专注一致的活动。
注意力投入在当前活动。
动作与意识的合并。
反省自我意识的丧失。
有清楚目标的活动。
有立即回馈的活动。
我们对环境与动作有主控感–挑战与技能之间达成平衡。
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
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以上项目不必同时全部存在才能使心流产生。但米哈里·契克森也提出一些方式使得一群人可以在一起工作,使得每个个体都能达到心流的状态。这种工作群体的特点包括了:

创意的空间排列。
游戏场的设计。
平行而有组织的聚焦。
目标群组聚焦。
现存某项工作的改善(原型化)。
以视觉化增进效能。
参与者的差别是随机的。

心流状态的特征

当人们处于心流状态,可能会出现四个特征:

自动运转:事情做起来顺手不需多加思考,身体自动发挥。
时间流逝:处于心流状态中,不会在意时间的流逝,直到回到正常状态后,才会注意到已经过了多长时间。
不觉他物:专注投入事物之中,导致不易察觉像是饥饿、手机震动等感觉与刺激。
感到愉悦:在事情完成后,感受到愉悦、满足、成就感等正向情绪。

机制

任意给定时刻,每个人能注意的讯息是有限的。米哈里·契克森在2004年的TED大会上分享的讯息大约是110比特/秒。人们用英语谈话时的交流讯息大约是60比特/秒。这也是人们在谈话时难以注意到其他事物的原因。

人能够决定是否关注大部分知觉(除了天生的体内感觉如饥饿、痛觉等)。但在心流状态,人完全沉浸在手头的任务上,不会有意识决定如此,因而失去了对其他事物的感知:时间、人、分心的事、甚至基本身体需要。这是因为在心流状态人的全部注意力在手头任务,没有可分配的注意力。

米哈里·契克森称心流状态为“最佳体验”,因为人从中感到极高的满足。

其它相关领域

米哈里·契克森是第一个将心流的概念提出并以科学方法加以探讨的西方科学家,不过他并非第一个注意到心流现象或发展出心流技法的人。

超过二千五百年的时间里,东方精神传统,如道家和佛家,运用心流技法,为其发展精神力的重要技法,比如:深度禅定时的禅悦法喜状态。日本禅宗使用心流状态时的自发创造力来展现和表达,比如,自发的绘画、插花、茶道、忍术等等。在佛教中,心流早已是一个被广泛认知的状态。在灵性领域,印度精神导师克里希纳穆体的全观、全神贯注,狂喜的意识,也正是一种心流的状态。同时,许多现代运动员也在运动中经历心流,他们称此经验为“在心流区”中。

心流的概念已广为东西科学家、精神大师及运动员所共同认识,米哈里·契克森将心流的概念应用到改善西方文化构成(如游戏场设计)的领域中。而东方精神实践家则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心流技法来促成精神力及内在发展与自我提升。

《濒死经验的启示》木内鹤彦(二)

本文转载自网络。

第二次和第三次濒死体验

经过第一次大病之后,木内无法继续原来的工作,于是回到故乡长野县,在小餐厅打工,晚上就扛着望远镜上山去观测星空,乐此不疲,每天睡眠时间很短,但依旧精神奕奕,可能是每天登山的功劳,身体也逐渐恢复过来。35岁时木内发现了“木内-中村彗星”,39岁时又发现了备受瞩目的“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

据木内鹤彦的描述,人类已经历了3次大毁灭,而第四次毁灭可能发生在2126年。因为,据美国史密松天文台的观测,木内在1992年发现的这颗彗星,到时可能会撞上地球。

木内55岁时,也就是2009年7月,以讲师身份带领日全食观赏团的团员来到中国上海,在这里,由于胃穿孔,再次濒临死亡。到达医院时,他的灵魂再次脱离肉体。经历濒死体验,看到的未来景象。 他说在2010-2020的10年内,美国经济和美国所倡导的普世价值会崩坏。

接着,木内再次反抗巨大意识体的吞并,来到了像是未来日本的地方,在那里,人们医治疾病用的是类似核磁共振的医疗机器,运用波动治疗。

此时,木内被医生电击醒来。后来他转院到了杭州的医院,进行手术之际,冠状静脉再度破裂,大量出血,再次进入濒死状态,所以他一共有三次濒死体验。

灵魂脱离肉体后的木内,回到了过去,在各地借用在现场的人的身体,在岩石或墙壁上刻下北斗七星的图案,理由是这七颗星的位置是一直在变动的,木内想要留下证据,以便苏醒后去寻找,但是很遗憾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

抢救期间,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医师们在病房中以中文沟通,而木内完全不懂中文,但是在他听起来却好像在听日文一样能够明确的听懂,并且回答了问题。木内推测在那种状态下是以类似心电感应进行交流的。

濒临死亡的三次中,木内其实体验到了很多,但是比较混乱,尤其是第一次,长达30分钟的肉体死亡,意识却像过了很久,游历了很久,资讯量超载,后来经过几十年慢慢回忆思考,才整理出个头绪来。

这一次穿越结束之后,他马上想到是不是可以穿越到未来,因为他想要知道自己这次到底死没死。

结果他成功的穿越到了未来,而且看到了40岁的自己。

他看到自己正站在讲台上,给一帮大学生在讲课。22岁的时候,他根本不是教师,没想后面成为天文学家,而且随后也确实在大学里面当教授,事后证明这真的是他的未来。

随后他想要看的更远一点,看看自己的老年,穿越后他看到一帮小孩儿围着他身边,自己正在教这帮小孩儿看天上的星星,但是这个画面是半透明的,这个画面的下面还有一个画面是一片废墟,这让他感到非常不安。

按照他的理解,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是这个未来可能是不确定的,他看到的是两个重叠的未来,一种是和平,一种是毁灭。

随后他想如何能证明自己穿越的事情是真的,他决定给自己留一个证据。

他穿越到500年前,附身到了一个人的身上,随后到了一个叫土佐神庙的寺庙。然后找了个竹炭在寺庙中的柱子上写下他名字中的一个字“鹤“(日文是两个字)。

等他醒了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要去找那个他在柱子上留下的字。虽然经年累月已经消磨的差不多,但是还是隐隐约约能看到两个字。

此外土佐神庙的历代主持都保有一本书,这本书就像是寺庙的庙志,书中记载了历代发生的重要事情。

书中就有记载500年前,一天晚上寺庙的内侧柱子上突然出现两个字。当时这个庙的住持就觉得这是上天给他们的一个预示,所以记录了下来,但是寺庙的人研究很久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接下来木内鹤彦又做一次穿越,他回到了15000年前,去看看这个大洪水到底是否存在,他对这个事儿一直很感兴趣。

当他穿越过去后,眼前的场景把他惊呆了,地球上全是水。而且他看到诺亚方舟,而且那个诺亚方舟和圣经传说中的不一样。

他看到的诺亚方舟,像一层层叶子卷起来的桶,然后他进到诺亚方舟里面,里面有三个巨大的球体,这个球的作用他并不清楚。诺亚方舟也不是圣经上说的只有一艘,他说至少50艘。

他非常坚信这个船不是什么古文明造的,绝对是比我们目前人类文明更加高级的文明建造的,所以他完全不能理解方舟的构造和里面的技术。

看到这里,让他不由得就想知道大洪水是为什么产生的,于是他继续往前穿越,终于看到了大洪水的起因。

在大概一万五千年的时候,一颗彗星与地球擦肩而过。彗星的主要成分是冰河水,由于它离地球特别的近,就被地球的引力拉扯,于是彗星上大部分冰就被拉到了地球,通过大气层变成了水,大量的水注入到地球了,结果让地球的海面升高了2000米。

那时的地球上已经有了高度的文明,就是亚特兰蒂斯,他说亚特兰蒂斯人身高三米到四米,生活的地方是现在的海平面以下二千米左右。

而且他还看到了类似恐龙的生物,它是一种动物,被当时的亚特兰蒂斯人饲养,用于骑乘和搬运。亚特兰蒂斯人可以活几百岁,所以他们的科技非常发达,因为一个人寿命越长,积累的知识越丰富。

当时亚特兰蒂斯文明已经能建造宇宙飞船,当大洪水到来时,大部分人就乘坐飞船离开地球,他们一部分人去了金星,有一部分人去了更远的地方,也有一部分人选择留在地球。

那颗彗星上的水基本上都落到了地球,彗星的核则被地球引力束缚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月球。从那以后,地球就进入了灾难的循环,问题就出在月球上。

因为这个外来彗星改变了原先地球上的很多自然规律。

原先地球上的水是真正的生命之源,经过阳光的照射之后,就能产生生命,但彗星上落下的水就不行了。

之前地球一天是25个小时,所以现在地球上的生物体内的生物钟还是遵循25个小时。

所以,后来自然界中很多恐怖的现象都多多少少和月球扯上关系。而且从那之后,留在地球上的亚特兰蒂斯人,身高越来越矮,寿命越来越短。

最后因为木内很担心他的穿越能力会消失,他就想直接去找宇宙的起源。

木内之前认为宇宙的起源是大爆炸,但是当他穿越过去,看到的宇宙最原始状态是没有物质的。

大爆炸理论说宇宙原先是一个极小的点,这个点质量无限大,但那也是物质,他看到的不是。他说宇宙最初是一个庞大的意识体。

后面这个意识不知为何发生了扭曲,在这个扭曲的缝隙中,就产生构成物质最基本的粒子。

这些粒子因为扭曲发生高速旋转,而且粒子相互之间不断的结合,最终形成了物质世界,所以现在的所有物质都是由最初的这个意识产生的。

木内认为我们人的意识就来自于这个整体的意识,人活着的时候是一个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人的灵魂离开了身体之后,一段时间内依然保持个体,过一段时间,就会被吸收到这个最初的意识,成为一个整体。我们来自于同一个意识,最终也会回到同一个意识中。

个体意识存在于粒腺体中。粒腺体的重要功能是能力的创造与资讯的传递。粒腺体可能是链接巨大意识体的管道。大脑不存在心灵,也不存在意识。大脑只是把粒腺体提供的资讯,加以储存、演算、计算处理,再对身体各部位下达指令。

以前的人类是可以通过粒腺体互相传达资讯的,也建立了高度的文明,后因大洪水的原因,一部分人类乘坐飞行器逃了出去,留下的人,文明尽毁,食物短缺,所以自行切断心电感应这个能力,产生了可以说谎的语言,并将以前的高度文明记录在石板上。

木内认为自己一开始看到的亮光、河、草地都是幻觉,是大脑在面对死亡时分泌出的类似多巴胺这样的物质,以帮助人面对死亡的恐惧和痛苦,并不是真实的。

而木内后面经历他小的时候的事,他看到了大洪水和宇宙起源,他认为这绝对不是幻觉。

同时木内也理解了什么是“地狱”,当一个恶人伤害了别人,给别人带去痛苦。

当他死了之后,他的意识在融入整体意识时,他给别人带去的痛苦都会在同一时间包裹住这个人的灵魂,之前给别人带来的痛苦被重新体验一遍,这个过程就是极端痛苦和恐怖的。

所谓的地狱就是一瞬间的感受,然后就都会被吸收到最初的母体意识中去,成为一个整体。

木内认为人类的癌症,表示的是细胞内电子过多,引发异常增生,所以只要进行放电,排除多余的电子,也许就能治愈疾病。

未来医疗技术是使用波动,不必开刀,用波动将细胞振幅提高,使细胞恢复能量,恢复活力,利用的是共振原理,优点是没有副作用,当一个波动接近时,只有具有相同波动的细胞才会产生反应。这种医疗技术可能是一百年以后的事。古代的人也曾使用过波动的医疗技术,例如占星术等,就是利用星体的能量。

另外,木内认为,要想清除核辐射,只要使用以核辐射为养分的光合植物就可以了。

木内呼吁人们停止物质化,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任务及使命,要认清各自的使命,守护地球生态平衡,这样美好的未来就会实现。木内在书中的最后提到,他的使命就是避免第四次毁灭的发生。

Page 2 of 4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