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性功能》荣格(一)

《超越性功能》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前言

这篇文章写于1916年。最近被苏黎世荣格学会的学生发现,并临时先出版了一个非公开的英文译本。为了能够出版它,在保留它的思想脉络和不可避免的视界局限的同时,我对手稿做了极大的调整。四十二年之后,它提出的问题,仍是时下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尽管,任何知道这方面材料的人都可以看出来,它的表达还有很大改进的余地。因此,这篇文章及其他所有的不完美,能够作为历史资料而存在。它可以让读者理解这样的观点:在分析治疗时,首先需要尝试综合性地看待心理过程。由于它的基础观点至今仍然有效,因此有可能刺激读者对问题做更深更广的理解。这个问题相当于这样一个普遍问题:在临床上,人们如何顺从无意识?这个问题是由印度哲学提出的,尤其是由佛教及禅宗所提出。在实践中,它还间接地是所有宗教和哲学的一个基础问题。无意识不是这个东西或那个东西,它是直接影响我们的一种未知的东西。

下面所描绘的“积极想象”的方法是产生无意识内容的极其重要的辅助方法。无意识直接位于意识阈限之下,当它变得强烈的时候,很容易自发地进入意识心灵中。因此,这种方法不是没有危险的,在没有专家指导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采用。另外一个小一点的危险是,这个过程有可能不产生任何积极的结果,因为它很容易变成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在这种情况下,病人陷于其情结贫瘠的领域中。进一步的危险是,虽然可能产生一些可信的内容,但病人对它们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并因而完全陷入幻觉之中,以致还是一无所获。尽管这一危险本身并没有什么害处。只有这些幻想与人格融合为一个整体,其意义和价值才能显现出来,也就是说,人们不仅面对它们的意义,而且还面对它们的道德要求。

最后一个危险在某些情况下会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是说,在潜意识内容已经拥有一个很高的能势时,当积极想象给它提供出路的时候,它们有可能占领意识心灵,并控制人格。这就产生一种不容易与精神分裂症相区分的情况,至少暂时是这样。它们甚至还会引起一种真正的“精神病间歇”。因此,积极想象的方法,不是小孩的玩具。对无意识的普遍低估给这种方法增添了大量的危险。尽管如此,毫无疑问,它仍然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心理治疗的辅助方法。

C.G.荣格
库斯纳特市,1958年7月/1959年9月

“超越性功能”这个术语不包含神秘的或形而上的东西。它意味着一种心理功能。这种功能与数学中的实数及虚数的功能(函数)有些相似。心理学的“超越性功能”产生于意识和无意识内容的联结。

分析心理学的经验清楚地表明,意识和无意识在内容和倾向上很少能一致起来。这种对应的缺失并不只是偶然的或者无目的的,而是由于无意识是作为意识的补充或者补偿而行为的。我们可以反过来说,意识是作为无意识的补充或补偿而行为的。产生这种关系的原因是:

1.意识有一个其内容必须达到的强度阈限,那些太弱的、达不到这个阈限的成分就留在无意识之中。
2.意识由于其功能是直接,因而对所有不相容的东西进行压制(弗洛伊德称之为稽查),结果使这些东西沉入无意识之中。
3.意识构成了暂时的适应过程,而无意识不仅包含被忘记的个体过去的材料,还包括构成心灵结构的所有遗传的行为痕迹。
4.无意识包含所有还没有到达阈限强度的幻觉组合,这些幻觉组合经历一段时间之后,在合适的情况下会变成意识。

这就很容易地解释了无意识对意识的互补状态。

意识心灵的确定性与意向性是在历史中获得的性质,而且还是较晚获得的,因而基本不存在于当今的原始人中。这些性质在神经症病人那里常常受到损伤。病人与常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意识阈限更容易改变,也就是说,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区分更容易改变。另一方面,精神病患者受无意识的直接影响。

意识心灵的确定性与意向性是人类做出很大牺牲之后才得到的极其重要的性质,反过来,它们也为人类提供了最高级别的服务。没有它们的话,科学、技术、文明将不可能,因为这些都以意识过程的连续性和意向性是真实的为前提。对于政治家、医生、工程师,或者普通的劳工,这些性质都是绝对必须的。我们大体上可以说,这些性质被无意识损伤的程度和社会无价值程度是一致的。当然,伟大的艺术家和那些具有卓越创造才能的人是例外。这些人所享受的优势恰恰在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这种可变动性。但是,对于那些需要持续性与可靠性的行业和社会活动来说,这些具有特殊才能的通常都没有什么用处。

因此,每个人的心理过程应尽可能地稳定和确定,这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必须的,因为生命要求这样。但是,这就具有某种缺陷:意向性压制或排斥那些看起来是,或真正是与之不相容的心理成分,也就是易于走向预期的目的,以顺应生命的要求,从而导致不想要的结果。但是,我们如何能知道同时存在的心理材料是“难以相容”的呢?我们是通过判断行为得知的,这个判断行为决定了被选择、被期望的道路的方向。判断是不全面的,并且是有偏见的,因为它是牺牲了所有其他可能性而选择了其中的一种。判断本身总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建立在真正已知的东西之上。它从不建立在新的、未知的,或是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会使意向过程得到极大加强的东西之上。由于无意识内容被排除在了意识之外,因此,很明显它不能建立在这些东西之上。

通过这种判断行为,有意向的过程必然变成片面性的,尽管理性的判断看起来很全面并且没有偏见。判断的理性可能恰恰是最严重的偏见,因为我们总是把我们看着是理性的才叫理性的。因此,我们看着是非理性的东西必定由于其非理性的性质而被排除掉。它或许真的是非理性的,但也有可能只是看起来是非理性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并不是这样。

片面性是有意向过程不可避免的和必然的特点,因为方向就隐含了片面性。这既是优点又是缺点。尽管似乎没有外部可见的缺点会呈现出来,但在无意识里总有一个同样确定的对立状况,除非恰好是理想的情况,所有的心理成分都朝向同一个方向。
这种可能性在理论上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在现实中它极少发生。无意识里的对立状况只要没有很高的能量值就没有危险。但是如果由于过于片面而导致了紧张的上升,对立的倾向就突进到意识中,这通常是在最需要保持意识方向的时候发生。因此,说话者会在最不想出差错的时候发生口误。这个时刻非常重要,因为它拥有很高的能量紧张。这时无意识已经被补充了能量,因此能量紧张会很容易“发出火星”并释放无意识的内容。

现在文明生活需要集中的、有意向的意识功能,这就存在脱离无意识的危险。我们越能通过有意向的功能,使自己远离无意识,就越容易在无意识之中形成一个对立状况,当它爆发的时候就会带来令人不愉快的结果。

分析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无意识影响的重要性,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对现实生活有用的东西,即期待在治疗完成之后能消除无意识或者使无意识停滞不动是不明智的。很多病人,模糊地意识到事情的这种状态,因而难以做出放弃分析的决定,尽管他和分析师都发现依赖的感觉很令人讨厌。通常他们都害怕自立,因为他们通过经验知道,无意识将会通过烦扰,并以明显难以预料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干扰他们的生活。

这是预设了,当病人获得足够的自我知识,能理解他们的梦之后,马上就能应付正常的生活。然而,经验表明,被认为掌握了解梦艺术的职业分析师都会在自己的梦面前投降,而必须寻求同行的帮助,声称自己是专家的人都难以令人满意地解释自己的梦,我们还能对病人有多大的期待呢?弗洛伊德希望能够“穷尽”所有的无意识,但这种愿望没有实现。梦样的生活以及无意识的侵袭一直没有受到阻碍地持续着。

有这么一种广泛流传的偏见,它认为分析就像是一种“治疗”,一个人接受一段的治疗后就痊愈了。这是从心理分析早些时候流传下来的外行人的错误。分析疗法可以被描述为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重新调整心理状态。自然而然,这个新的状态更能够适应内部和外部的情况,能够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很少有单独一种“治疗”能够永久成功的例子。确实,医学乐观主义从来不吝啬进行宣传,并且一直说有明确的治愈方法。然而,我们不能让自己被从业者这种太人性的态度所欺骗,而要记住,无意识的生命一直活动着,并且不断地产生麻烦。没有必要悲观,我们知道很多工作因运气及勤恳已取得了富有成效的结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应避免把分析当成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治疗”。最初,它不过是一种彻底的重新调整。没有什么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无条件地有效的。生命总是要重新开始。当然,存在着非常持久的、能解决典型冲突的集体状态。集体状态使个人能没有困难地适应社会,因为它像其他生命状态一样作用于个人。但是病人的困难主要在于他的个人问题不能够与集体的准则没有矛盾地得到解决。如果他的完整人格还要存在下去的话,就必须解决个人的冲突。没有理性的解决方法能完成这项任务,也没有任何集体的规则能没有任何损失地代替个人的解决方法。

在分析过程中获得的新态度或早或晚都会变为不充分的,并且这是必然的,因为生命持续的流动不断地要求新的适应。适应从来不能够一次彻底完成。人们也许肯定会要求,分析能够使病人在以后生活中不太困难地获得新的方向。经验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这是正确的。我们经常会发现进行了彻底分析的病人在以后的生活里再进行调整的时候困难会少一些。不过,这些困难被证明经常出现,在某些时候还会很麻烦。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些进行过彻底分析的病人在后来的生活里还经常会寻求他们以前的分析师的帮助。从医学实践角度来看,这没有什么特别的不正常,但是,这却确实与治疗师某些不恰当的热情及那种认为分析构成了唯一的“治疗”方法的看法相矛盾。最后,不可能有一种能摆脱所有困难的治疗方法。人需要困难,它们对健康来说是有必要的。我们在此担心的只是过度的困难。

对治疗师来说,最基本的问题不是如何摆脱暂时的困难,而是如何成功地对抗将来的困难。最基本的问题是:必须有什么样的心理和精神态度才能应付无意识的干扰,并且如何把这些告诉病人。

答案明显在于消除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分离。这不能通过单方面地说无意识内容是无用的来实现,相反应该通过认识到其在补偿意识片面性中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充分考虑而实现。意识倾向和无意识倾向共同构成了超越性功能。称它为“超越性”是因为它在不损失无意识的前提下,使从一种状态向另外一种的转化成为可能。构建性及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假定在病人那里至少潜存着一些理解力,而且这种理解力能成为有意识的能力。如果分析师一点也不了解这些潜能,他就不能够帮助病人发展它。除非分析师和病人都只让科学对之进行研究,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实际的实践中,合格的分析师为病人调节超越性功能,也就是说,帮助病人将意识和无意识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态度。移情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存在于分析师的角色里。病人借助移情而依靠那个看起来可以给他一个崭新状态的人,他通过移情寻求这种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他来说又是极其重要的,尽管他可能没有意识到是自己在这样做。因此,对于病人来说,分析师具有这样一种形象,它是生命所必需的东西。不论这种依赖看起来多么幼稚,它都表达了一种极其重要的要求,这种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变成对分析师的仇恨。因此,了解这个隐藏在移情之下的要求的真正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着只从还原角度来理解它的倾向,只将它理解为幼儿的色情幻想。但这就意味着从字面上理解这一幻想——它通常与父母有关,就好像病人,或更恰当地说,他的无意识仍然具有儿童曾经对父母有的那种期待。从外部看,这仍然是与孩子期待父母的帮助和保护相同的期待,但是当一个孩子长大成为大人后,对孩子来说是正常的东西对他来说不再是合适的了。它变成了在危机中没有意识到的对帮助的需求隐喻的表达。历史地看,以幼儿性本能来解释移情的色情特点是正确的。但这样移情的意义和目的没有得到理解,而将其解释为幼儿的性幻想也远离了真正的问题。对移情的理解不能从它的历史先例中寻求,而要在它的目的里。片面的、还原的解释最终成为无意义的,尤其是只有病人的抵触在增加,而完全没有别的新的东西出现的时候。接下来分析中出现的厌倦感就只是观念单调的、贫乏的表现。这不是像常常认为的那样,是无意识的单调和贫乏,而是分析师的单调和贫乏,他们不知道这些幻想不能仅在具体-还原的意义上得到理解,而是应该在建构的意义上得到理解。当这一点被意识到的时候,停滞不前通常都会很容易解决。

荣格的积极想象,与无意识对话。

图文来自网络

作者: 齐亚玲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 Jung)发明的“积极想像”(Active Imagination)技术,亦译作“主动想象”,是分析心理学流派最主要的治疗技术之一。这一技术的完善,受到道、禅的影响。大约在1935年,荣格开始正式使用“积极想象”这一术语,并且称之为“一种睁着眼睛做梦的过程”。

荣格对积极想象技术的阐述:

1935年,荣格在泰维斯托克演讲时,对积极想象技术做了详细的公开介绍,还用自己的童年经历来解释积极想象是怎样自然发生的。他回忆,在他的姑妈家里,有他爷爷的一幅像:作为主教的爷爷,配戴着徽章,走出房门,站在台阶上。荣格说,他常常跪在一把椅子上凝视着这幅画像,直到觉得爷爷走下了台阶。荣格在泰维斯托克演讲时,说:“我知道我看见他走了下来……那幅画像开始动起来了。而以同样的方法,当你全神贯注于头脑中的一幅图景的时候,它就会开始晃动起来,各种细节的涌现使意象不断丰富,它运动并不断展开自身……我们完全依赖于我们潜意识的慷慨合作……于是,当我们专注于一幅内心里的图画,并小心地不去扰乱事件的自然之流时,我们的潜意识将会产生出一系列的完整故事的意象。”

荣格总结说:“想象是积极的、有目的的创造……积极想象则意味着意象有自身固有的生命,各种象征性事件的发展按照其固有的逻辑而发展——当然,这即是说,如果你的自觉的理性不干预的话。” 通过积极想象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与这些有生命的意象进行直接的沟通,变化和治愈常常就在这种不干预的情况下悄悄发生。

除过在泰维斯托克演讲中讲了两个积极想象的例子之外,荣格在《超越性功能》一文中系统地论述了积极想象技术的风险、理论基础、发生的三个阶段等,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说:“这是一种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自由并找到自立勇气的方法。”(《心理结构与心理动力学》第65页,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关群德译,国际文化出版社,2011年)。此言不虚。

积极想象技术的核心:保持无为,充分体会、感受。

正因为意象有自身固有的生命和固有的发展逻辑,所以荣格认为:“我们从无意识中什么也不会被矫正。” 运用积极想象技术时,要放下“矫正、修改潜意识”的企图、期待,全然地拥抱当下发生的一切,相对被动地等待来访者的内心缓慢地发生变化。所以,这是一种看起来很被动、实则主动治疗的技术。

运用积极想象技术的过程中,当来访者允许内心的意象逐渐浮现出来、特别是面对内心深处的情结和阴影时,可能需要忍受非常强烈的羞耻感,罪恶感,愧疚感,愤怒感,空虚感,无价值感,绝望感,恐惧感,伤痛感,无力感……这种种强烈的情绪,可能会导致来访者无意识地逃避、抗拒所呈现的一切,各种防御和阻抗都有可能出现。此时,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做到不逃避、不评判、不攻击,只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共情当时的自己(包括共情心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客体),只是充分体验和感受。

这种对体验、感受采取全然接纳的态度,与佛、道的修行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佛教中的禅修讲究 “如实观照”、不需要通过任何解释的纯然体验,即:充分觉知当下的一切,如其所如,了了分明,即使有念头升起,也不迎、不拒、不追,只是安住于当下。这与道家所讲的“无为而无不为”、“涤除玄览”、“不将不迎”、“应而不藏”,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积极想象使来访者有机会与自己的潜意识做充分的接触和沟通,一般来说,坚持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不过,在积极想象结束前后,要注意让来访者回到意识层次上来,回到现实中来。无意识所呈现的所有内容,意识自我要借着与之充分面对、交流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比较充分的觉知、省悟,并把它统一、整合到人格当中去,最终让我们的家庭、生活、工作、社会等等变得更为美好一些。否则,若只有体会、感受深层无意识,而没有意识自我的深入觉知、参与,有可能会让个体迷恋和玩弄意象、沉浸在情结的自恋中不可自拔而自己浑然不觉,反而让自己的生活及周围的人变得更为糟糕;或者,被阴影吞噬、占据,而变得不可一世。

积极想象技术的不适宜人群:

荣格说:“我并不把积极想象技术作为‘包医百病’的万应灵药。这一方法是否适合于某一个体,必须有明确的指示。” 相比较而言,那些有一定的自我省察能力、勇于探索内心自我、能承受心理分析“阵痛”的来访者,从积极想象技术中的获益会更大些。

由于积极想象技术有可能会释放出潜意识中的巨大能量,我认为下列三种人群是不适宜于采用积极想象技术的:

1、精神病人
2、重度人格障碍者
3、内心没有做好深度探索自我的人

运用积极想象技术时注意两个极端:迷恋所谓“好”意象、排斥所谓“坏”意象。

如果无意识呈现或梦见了佛、菩萨、上帝、天使、金龙、凤凰、麒麟、大鹏、黄金、莲花、珍珠、宝石……种种美好的意象,或许是代表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或许是意味着自性成长有了阶段性的提升,或许是有其他象征、寓意……但是同时不要忘记,超我、自我同样也会参与潜意识的构建,这使无意识呈现的意象有时未必就是真实的心理世界。即使确实出现,也不必过分迷恋,过分执著,甚至还把出现或梦见这些意象当作达到某个境界、层次的标志,这很可能是幼稚浅薄的,只怕阻断了成长的道路,离真自性反而越来越远,因为哪怕是自性原型,也有其阴影面。

藏传佛教噶举派米拉日巴大师,经过长期异常艰苦的修行,一天晚上梦见了虎、狮、鹏、鹰分别雄据于天地的东、南、西、北的四个方位,他的老师玛尔巴上师据此认定他为噶举派传人。然而米拉日巴本人却对此类美梦保持清醒的头脑,说:“梦是幻影,凡夫尚且不执着,何况我们佛教徒!”

在索甲仁波切所著的《西藏生死之书》中,他回忆,“有一天,当我正在跟他学法和修行时,我有了最惊人的经验:过去我学到的一切教法,似乎都发生在我的身上,周遭的一切物质现象全消失了。我非常兴奋,喃喃地说:‘仁波切……仁波切……发生了!’他弯下身来,充满慈悲的脸庞令我终生难忘,他安慰我说:‘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不要太兴奋。它终究既不是好也不是坏……’惊奇和喜悦让我浑然忘我,但敦珠仁波切知道,虽然美好的经验是禅修过程中很有用的里程碑,但如果有任何执著,它们就会变成陷阱。你必须超越它们,进入比较深层而稳定的根基:他充满智慧的话语,就将我带到那个根基。”

另一个极端是非常排斥所谓“坏”意象,压抑、攻击、急于修改“糟糕”的意象,有些个体此时显得比接受积极想象治疗前心情更加痛苦、情绪更加剧烈,情况似乎更为糟糕。这些意象,往往与情结、阴影相关,只要继续真正尊重潜意识、同时保持觉察,坚持一段时间,自会发现,出现这种意象和现象,恰恰象征着潜意识开始有勇气、有能力面对真实自我,这些意象蕴藏着很多能量和机遇,是转化的正常现象。但是如果由于意识自我的不接受而排斥所谓“坏”意象,真正的问题就会被掩盖了,更可惜的是失去了面对真实自我、整合自我的宝贵机会。

以上所说的这两个极端实则是一体两面的分裂。说到底,意象本身并无好环之分,它只是反映出人的内心世界而已,一视同仁才是最客观的态度。

荣格派认为:当一个人忽视阴影的存在,对阴影产生误解之时,阴影就会变得充满敌意。套用过来可以说:当我们对潜意识充满善意时,潜意识也会对我们充满善意,并会给我们的成长送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厚礼。

不断提高修为和心灵的包容度,充分尊重人,充分尊重潜意识中呈现的意象,就更能理解和运用好积极想象技术;积极想象技术中潜意识所呈现的意象固然很重要,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意象的深层沟通,修通、改善我们内心与重要亲人的关系及其他种种客体关系,不断整合意识和潜意识,走自性化之路,生活得更好。

荣格语录(三)

图文来自网络

荣格:

41.我当时没有考虑到,我的灵魂不可能是我的判断和知识的存有、更大程度上我的判断和知识才是我的灵魂的存有。因此深层精神逼我,要我将自己的灵魂视为独立存在的生命,呼唤它、与它对话。我必须明白,我已失去灵魂。

42.在这些日子里,你们看到了深层精神隐藏了什么。你们以前不相信,但如果求教过你们的恐惧,你们就会知道去。

43.在这路上没有人追在我身后,而我也没有走在别人的路上。我孤独,但我用生命填满了孤独。我自己就已经足够,我是人,是声音、对话、安慰、帮助。我就这样漫步到远东去,我并不知道我这遥远的目标会是什么。

44.把大师们的绘画胡乱地堆在博物馆里是一种灾难;一百个杰出的才智之士凑在一起会产生一个白痴。

45.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

46.而我甚至相信,没有思考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经验,因为“经验”乃是一个吸收和同化的过程,没有这一过程,就不可能有理解。

47.健康的人不会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转而成为折磨他人者。

48.可惜,灵魂并不具备一个精致的躯体。因此医学对任何心理性质的东西产生了强烈的厌恶——要么躯体有病,要么根本没有任何病。《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

49.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常常从四十岁开始。

50.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认为里。那把后半辈子还给你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

51.你的理由没集中在事物的善良之上,而是集中到了虚荣上。你不受人性所雇佣,而是受到你自身的利益所支配,你不为事情的完成而奋斗,而是去争取普遍认可和如何保存自己的优势。《红书》

52.人的任务,就是意识到从潜意识中努力向上涌出的内容。

53.人类的所有成就都源于创造性幻想。那么我们没有权利轻视想象力。

54.如果目的是摧毁、瓦解或削弱,批评会卓有成效。但是如果目的是建设,批评只会造成伤害。

55.神瞎了一只眼,聋了一只耳,秩序乱作一团。你们要对这残废的世界保持耐性,也别高估了自己的完美。《红书》

56.思想的动摇并非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而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徘徊。

57.我的自我,你是个蛮人。我要与你同住,所以我会把你带进整个中世纪的地狱,直到你准备好。让生活可以忍受你。那试金石就是与自己独处。这就是道路。《红书》

58.我们拒绝承认,一切更美好的东西都是以某种更大的代价而换来。《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那时候她还年轻,不知道生命给予的所有馈赠都标好了价格)

59.一个从未说出的字, 一道从未照耀的光, 一片无可比拟的乱, 还有一条没有尽头的街道。《红书》

60.遗忘是一种常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注意力的转向,某些思想观念便失去它们特有的能量。《潜意识与心灵成长》

61.这个时代的思维只知道实用和价值。我也以为是这样的,我一直理解这种想法。

荣格语录(二)

图文来自网络

荣格:

21.人的任务,就是意识到从潜意识中努力向上涌出的内容。

22.适用于一切的生活处方并不存在。我们拒绝承认,一切更美好的东西都是以某种更大的代价而换来。

23.只有撇开对外物的追求,才能达到灵魂的所在。若他找不到灵魂,他将陷入空虚的恐惧,而这恐惧将挥舞长鞭,驱使他绝望盲目地追求空洞的世事。他将受无尽的渴求愚弄,在心灵之路上迷失自己,再也找不着灵魂。

24.确实,天才的天赋和他的人类品质有时会差异如此巨大,人们不得不怀疑天赋平庸点也许是件好事。

25.人类的所有成就都源于创造性幻想。那么我们没有权利轻视想象力。

26.你的理由没集中在事物的善良之上,而是集中到了虚荣上。你不受人性所雇佣,而是受到你自身的利益所支配,你不为事情的完成而奋斗,而是去争取普遍认可和如何保存自己的优势。

27.如果没有悲伤与之平衡,“快乐”这个词将失去意义。

28.你想去找别人来抱怨,而且是那个曾对你做过不公之事的人,那个不理解你的、误解了你的、伤害过你的感情、忽视过你、不认可你、而且污蔑过你的人吗?对了,他还对你做过些什么坏事呢?在这中间,你没有看到你自己的虚荣吗,你那无止境的荒谬的虚荣?

29.人类对自己的了解,宛如暗夜行路,要了解自己,就需要他人的力量。

30.统一的规则和教育把人逼向孤独,他们才可以逃离群体无意的压迫。孤独却使人变得敌意、恶毒。要给人气度,让他独处,他才会自己找到群体并喜爱它。暴力对抗暴力,轻视应对轻视,爱回应爱。给人类气度,要相信,生命会找到更美好的路。

31.恐惧与可怖都隐藏在表层底下,在我们心灵的深处。你们碰到深层精神,就会感到那冷酷,并为那痛苦叫嚷。深层精神与钢铁、火焰结合去。你们害怕深层也是对的,因为他确实充满恐惧。

32.我的自我,你是个蛮人。我要与你同住,所以我会把你带进整个中世纪的地狱,直到你准备好。让生活可以忍受你。那试金石就是与自己独处。这就是道路。

33.我倦了,我的灵魂流浪得太久,在自己以外找寻自己。不管你是谁,你掉下,我愿陪你掉下。一种是勇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另一种是笃定,就算掉落又有何妨。《红书》

34.你在愤怒中消耗着自己,你用舌头讲话,却伸出一把冷剑,讨论你的复仇之梦。

35.我们的自由不在我们之外,而在我们之内。人会受外在的约束,因为他能打破内在的枷锁,他还是能感到自由。人也许能以猛烈的行为得到在外的自由,可是内在的自由只能得自符号。符号是从口中而出、不是由人说出的言语,而是从自我深层的力量和需要上升、不期然置于舌尖的言辞。

36.没有人能免于等待,而大多数人都不能承受这等待,他们带着贪婪,转而投向事、人和思维,成了它们的奴隶。因为这样就会证明,这人无力抵抗事、人和思维,它们成了他的主人,而他是受愚弄的傻瓜,因为他不能欠缺这些,不能等到灵魂成为果实累累之地的那一刻,那灵魂是座花园的人,也需要事、人和思维,但他是它们的朋友,不是它们的奴隶。

37.渴求自己吧,这就是道路。

38.谁要是学会了跟他的无力并存,那人就获益良多。

39.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帮助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

40.一个从未说出的字,一道从未照耀的光,一片无可比拟的乱,还有一条没有尽头的街道。

荣格语录(一)

图文来自网络

荣格:

1.孤独并不是来自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一个人无法与他人交流对其最要紧的感受。

2.理解自身的阴暗,是对付他人阴暗面的最好方法。

3.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

4.思想的动摇并非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而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徘徊。

5.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全然地接受自己。

6.与其做好人,我宁愿做一个完整的人。

7.你未觉察到的潜意识决定着你的人生,你却将其称之为“命运”。

8.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要学习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躲开阳光。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的迹象,是因为没到那个时间点,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9.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10.创造不是来自智力,而是来自源于内在需要的游戏本能。创造性头脑与它所钟爱的对象玩耍。

11.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决定着一切。

12.若你理解黑暗,它就会抓住你。它降临到你头上,就像夜晚有蓝色的影子和闪烁的无数星星。当你开始理解黑暗,沉默与和平就会来到你头上。只有那不理解黑暗的人才会恐惧夜晚。通过理解你内在的黑暗、夜晚、玄秘,你会变得简单。你准备像其他人一样入睡千年。你睡进千年的怀抱里,你的墙壁回荡着古寺里的圣歌。因为这是简单的,这从来都是。当你在坟墓里做着那几千年的梦时,寂静和蓝色的夜晚正在你面前展开。

13.你越是聪明,你的单纯就越愚笨。最聪明的也是在单纯处最愚笨的。想要拯救自身免于时代精神的聪明,我们不能靠增加自己的聪明,反而要接受那竭力反对这聪明智慧的,也就是单纯。但我们也不能沉溺于单纯,故意让自己变成傻子,而是要成为聪明的傻子。……聪明征服世界,单纯却征服灵魂。事情都是相对的,亦是有度的。

14.在生命中,最微不足道但有意义的事物,也比最伟大但无意义的事物更有价值。

15.父母死气沉沉的生活对周围人特别是自己孩子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16.每件促使我们注意到他人的事,都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

17.一个人感觉合脚的鞋却会夹痛另一个人的脚。

18.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纯粹的自在的黑暗中点亮一盏灯!

19.梦无所遮蔽,我们只是不理解它的语言罢了。梦给我们展示的是未加修饰的自然的真理,梦是无意识心灵自发的和没有扭曲的产物,梦是启迪,是人潜意识在努力使整个心灵更趋于和谐、合理。大多数危机都有一个很长的潜伏期,只是意识觉察不到而已。梦能够泄露这一秘密。

20.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生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学会接受自己。

荣格:成就

摘自《金花的秘密:“太乙金华宗旨”、“慧命经”》荣格

成就

接触了解东方精神的过程,象征着我们开始接触到对于我们很陌生但在我们心中本有的特质。否定自己的历史就等于对自己斩草除根。只有扎根于自己的土壤,我们才能吸收东方的养分。

对那些不知神秘力量之源泉在何处的人,一位修行人说道:“世人舍本逐末。”东方的智慧来自黄土地,我们也应从我们自己的土壤里寻求。正是这一原因,我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总是被扣上“心理主义”的帽子。如果这顶帽子指的是心理学那倒是过奖了,因为我就是要毫不留情地排除一切秘密教义的玄学主张,放弃与我们的无知相呼应的总是想要获取某种神秘力量的目标。我们应该承认,我们确实怀有这样的目的。我坚决努力把那些玄学的东西晒在从心理学角度可以理解的阳光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防止公众受到邪门歪道的误导。基督教徒们应继承他们的信仰,这也是他们肩负的责任。不信教的人们已经丧失了道义上的力量(也许他们命中注定只能去了解而不是信仰)。在信仰的问题上人不能三心二意,他不可能通过思辨去领会,领会只能是心理的。基于此,如上所述,我总是把事物放在心理学范畴中,同时甩掉超自然外壳的束缚。这样做是为了提取我所能理解的东西并为我所用。不仅如此,我还能学到以前理解不了的藏在面纱背后的各种象征符号所代表的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我所做的一切,目的是要走上通往大道的正路,获取相同的体验。如果最后真的有神界,我也会有机会心领神会。

我同时以同样的真诚欣赏东方的哲学家和他们不敬神的哲学观。我感觉他们是运用象征的心理医师,对他们的话按字面意思照搬是大错特错了。如果他们的本意本来就是一些纯哲学的东西,那对我们就意义不大。但如果他们说的是心理体验,那么我们不但可以理解,还能从中受益,因为这些所谓的纯哲学是在我们可以实际体验的范围之内的。一个超越人类体验的绝对的上帝或神激不起我的兴趣,我和他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但如果情况是,我知道上帝是我自己心灵中本有的动力,我会马上关注他。也许听起来毫无新意,但这样的上帝会在实际操作中成为现实的一部分。

对“心理主义”的责备,只适用于那些认为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心灵或灵魂的傻瓜。这样的愚蠢之人还不在少数,尽管他们知道怎样对心灵的东西夸夸其谈,但不过是对这些事物的贬低是典型的西方偏见。如果我使用“心灵自主情结”这一概念,我的读者马上会想到不过是个情结而已。我们怎么能够确定心灵除了情结就没有别的内容呢?我们似乎不知,或经常性地遗忘,生活中我们觉察到的一切只是影像,而且这些影像来自心中。那些认为视上帝为一种心灵力量就是对上帝大不敬的人会受到神经官能症与不可控力的折磨,他们的意志与人生哲学是失败的。这不正是精神阳痿的证明吗?难道当艾哈克说“我们应让上帝在我们的灵魂中一次次再生”时,也会受到犯了心理主义错误的责难吗?只有否定自主情结存在的那类人,才会觉得指责别人是心理主义名正言顺的。他们理智地解释自主情结为某种已知事物的产物,而不是独立自主的存在。这种说法与形而上地声称某神是超出人类任何经验之外的一样,是傲慢无礼的。作为纯哲学解药的心理主义,和纯哲学一样幼稚。我认为心灵世界应与外部世界一样得到认可,并承认前者与后者一样现实。或许仍然有鱼会认为它们包含着大海,而在我看来,自我包含在心灵世界中。要做到用心理学理解形而上的表述,我们就必须丢弃对心灵世界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觉。像这类形而上理论的表达有“金刚体”,来自金花或方寸的永不败坏的气息之身。

这些理论其实都是象征,代表一种心理状态。因为这些心理状态不夹杂任何主观因素,他们在一开始就被投射到各种主观心理状态中而被拟人化,所以他们经常被冠以果实、胚胎、小孩、生命体等诸如此类的名字。这样的心理事实最好的表达就是“不是我造就这心理,是这心理主宰我”。意识是主宰,这一错觉使我们坚定地认为:我活着。潜意识的存在粉碎了这一梦幻,它是客观的,而自我只是它的一部分。我们对潜意识的态度,就好比原始人认为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这种态度表达自己的方式有时非常古怪,比如老黑人愤怒地抱怨他不听话的儿子,吼道:“他有我的身体,可根本不听我指挥。”

内心感受的变化成长与喜得贵子的父亲的感觉一样。使徒保罗也有感到这种变化的证言:“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上帝作为人类的儿子这一象征指的就是一个心灵体验:一个有着人格外衣的更高等的生命,一个灵体,在肉眼看不到的情况下诞生于人的心中。这一灵体是人类心灵未来的住所,用保罗的话说就是给自己穿上了外套。(“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对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无比重要的那些微妙的感觉,很难用理智的词语来表达。在某种意义上,我想要在此说明的体验是一种被取而代之的感觉,但这种取而代之绝没有被废除的意思。好像是生命中的一切都开始有了一个新的看不见的中心。尼采对此经历的比喻非常合适——“自由的与美丽的必然”。

宗教演讲中充满了表达这种独立、平和与奉献的意象。

在这一伟大体验中,我看到的是一种与意识分离的现象。通过这种分离,主观的“我活着”变为客观的“它通过我活着”。后一种境界要比前一种高,就好像是从神秘参与所带来的压迫与无边的责任中解放出来。这一获得解放的感觉充满于保罗心中,这种作为上帝之子的意识救人们于苦难中。这也是一种与发生的一切取得和谐的感觉,也就是《慧命经》中所说的得道之人的光辉回归至大自然的美丽。

在使徒保罗的基督象征中,东西方最深刻的宗教体验相互碰撞。身负苦难的基督与玉宫中盛开的金花,多么强烈的反差、多少无尽的异议与多么宽广的历史鸿沟!这将促成未来心理学家的巅峰之作。

在所有目前存在的宗教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没有得到重视,那就是宗教精神的进化问题。说到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谈到东西方在对待“珍宝”,也就是核心象征上的不同态度。西方强调的是人的转世重生,是上帝的人性与其历史性,而东方在这一问题上的表述是:“无始无终,无去无来。”按照这种理念,基督徒们把自己附属于一个高等的、神性的人格之下,期待着他的恩典;但东方人知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想得救还要靠自己,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西方模仿基督的宗教理念的缺点是:因为是纯粹的模仿,我们长久以来膜拜包含人生终极意义的神,而忘记了实现我们自己的人生意义——自我觉悟。其实人们放弃觉悟自我会是比较舒服的一件事。如果耶稣当年这么做了,他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木匠,而不是宗教的叛逆。然而发生在耶稣身上的故事,即使今天仍然会在其他人身上重演。

对基督的模仿有着更深一层的涵义,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责任,是给予人的信仰一种现实意义。具备和耶稣一样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是一个人的性情最充分的表达。但我们明白不可能每个人都是人类的领袖或伟大的叛逆者,其实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觉悟。这种对自己的诚实才是我们的目标。伟大的变革往往萌芽于最不可能的地方。比如说,现在的人们不再像前人那样对自己的裸体感到那么害羞,这也许是认识自己的开始。

从这一点开始会带来对许多过去是禁忌的事情的认知,因为生活的现实不可能像德尔图良的“给年轻的女人罩上面纱”一样被永远挡在面纱的背后。揭开道德的面纱,只是朝着这一方向又迈进了一步。向前看去,那里站着一个人,他诚实地对待自己,向自己坦白一切。如果他觉得自己所做的努力毫无意义,他就是不明事理的傻瓜,但如果他明白他这么和自己较劲到底是为什么,他将成为超凡之人,无论受多少苦。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任何宗教初始期完全是具象的戒律或仪式,在后期会成为一种内心的感受,或一种精神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流逝,外部的事物变成了心中的信念。基于这种现象,同样的情况也很容易在现代人身上发生,尤其是新教徒。存在于外部的历史中的耶稣会有一天成为我们自身的神性。到那时,我们就是以我们欧洲的方式达到了东方意义上的开悟。

以上所讨论的是更高层次的意识向未知的目标前进,而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谓的形而上学。目前看来这是心理学的,是可以被体验和理解的。感谢上帝,这一过程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充满着各种可能性而因此也是活生生的现实。我满足于可以亲身经历的,而拒绝一切玄学的,但并不是说我是一个不可知或怀疑论者,反对信仰和高层次的力量。我的意思和康德的“消极的限定概念”基本相同。避免一切对超自然现象的讨论是为了不去跨越人类大脑的界限,人类的大脑会觉得这些讨论是可笑的推测。当“上帝”或“道”被解释为人类灵魂中的力量或心灵的状态时,我们所说的是可以被了解的,并不涉及任何不可知的东西。因为我们对不可知的东西的一切讨论都是惘然。

荣格:意识与外物的分离

摘自《金花的秘密:“太乙金华宗旨”、“慧命经”》荣格

意识与外物的分离

通过了解潜意识,我们可以摆脱潜意识的控制。这就是这部经典的目的。它教导我们集中注意力在最深的光明中,这样做,我们可以摆脱一切内与外的纠缠。修炼者的生命脉搏被导向一种完全空掉的意识,同时一切又都可以存在其中。《慧命经》在谈到这种分离时说:

一片光辉周法界,双忘寂静最灵虚。
虚空朗澈天心耀,海水澄清潭月溶。
云散碧空山色净,慧归禅定月轮孤。

这些对最后成就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意识摆脱了外部世界的纠缠,回归到一种超越的之境。意识在此既空也不空,它不再受现象世界之中一切内容的干扰,但意识中的世界依旧完整,不少一分丰富与优美,只是意识对完全不为其所动。世间事物对我们魔法般的影响力结束于此,因为意识与它们已经没有任何瓜葛。没有了对潜意识的投射,神秘参与[65]也就终止了。正如经中非常巧妙地表达的,意识已不再受任何功利的压迫而转为禅定的洞察力。

这种境界是怎么修成的呢?(我们首先认定这部经典的中国作者不是在骗人,其次,他神志清醒,再次,他有极高深的智慧。)要想理解或解释经典中所论述的分离或者说解脱,我们要采取一条迂回的道路。我们没必要模仿东方的敏感,因为没有什么比试图美化这样一种精神境界更幼稚的了。在我的行医过程中,我对这种意识的解脱是熟悉的,这是心理治疗的最高境界。我和我的学生及病人历尽艰辛就是想要达成这样的结果,那就是神秘参与的泯灭。列维·布留耳以其绝对的天才确认神秘参与是原始人的思维方式,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融合。这种思维在原始土著人中依然强大,一个自命有着自我意识的欧洲人对此一定会感到不可理解。这样的心理状态是:只要意识中没有主客观的对立,人的心灵就会由潜意识统治。在这种情况下潜意识就会被投射到外部事物上,然后这些外部的事物被吸收消化为内心的体验,也就是说被心理化了。这时,动植物与人的界限打破了,人既是人也是动物植物,一切都是活的,神鬼无处不在。

当然,现代文明人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早已超越这种简单思维。他们自我身份的认知通常是通过他们的父母,或通过他们的感受与成见。他们在恬不知耻地指责他人时,并不知道自己的潜意识里也有着与原始人同样的东西。总而言之,他也同样深受潜意识与主客观不分的折磨。受潜意识所困,他对周围的人物、事件与环境没有防御能力,别无选择地受外界影响。他与土著人一样,大脑里充满了各种令人不安的内容。他们也使用各种祛邪的魔咒,只不过他们不再用神力包、护身符和动物祭祀,而是用精神类药品、神经官能症以及对“进步”这一概念或者对意志力的膜拜取而代之。

但如果潜意识也能像意识那样,作为可以影响人的能量而得到认可,一个人个性与人格的重心会出现转移。重心会离开意识的中心——自我,来到意识与潜意识之间。这个点可以被称为自性。这样一个变换成功的结果,就是不再需要神秘参与。换句话说,一个在低层次受苦受难的人格成长到了忧喜不侵,从而无忧恐怖的更高层次。

在这部经典中提到的圣果(圣胎)和金刚体指的就是这种更高级人格的创造,这些语汇在心理学上其实是象征一种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不在各种情感纠葛范围之内,也因此个体决不会受到巨大的创伤。这些词象征着不为尘世所累的意识状态。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种成长在中年以后才会发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对死亡的准备。对心灵来说,死亡与出生一样重要,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于解脱了的意识在死亡时去向何方,是我们心理学家不会回答的问题,因为心理医师无论采用何种理论立场都会跨越科学的界限。他只能指出,该经典中关于解脱了的意识的永恒与任何时代的宗教思想及绝大多数人类的想法是一致的。一个对此有不同想法的个体从某方面来说是站在了人类家庭之外,个体心灵的平静很可能被破坏。所以作为一位心理医生,我在行医时只要有可能,就会尽最大努力加强病人永生的信念,尤其是对年岁大一些的病人,对他们来说这是十分关键的问题。正确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死亡不是结束而是目标,因此鼎盛时期一过倒计时就开始了。

中国修炼的哲学基础正是将死亡作为一个目标,并做出合乎本能的准备。在前半生的目标(如生儿育女)完成之后,就是对长生久存的准备,这也是对解脱了的意识的延续性的保证。这一过程使用生儿育女的象征来表达,指生出一个心灵中的精神体(细身),以保证高一层次意识的延续。细身与自古以来欧洲人都熟悉的灵体类似,欧洲人通过其他的象征、修持、信仰和基督教的生活方式来修成灵体。在这里,我们又一次站在了与东方截然不同的土地之上。

该经典中所说内容好像与我们的基督教苦行的道德体系很接近,但如果我们认为它们是一样的,那就犯了大错。此书的背景是延续千年的根源于原始本能的古老文化。这样的文化对违反本能的武断的道德体系闻所未闻,而武断的道德体系普遍地存在于所谓文明的日耳曼野蛮人之中。中国人没有这种压抑天性的冲动,这种冲动容易使人夸张,对我们的精神生活是毒药。一个释放自己天性的人,也可以用释放其天性同样自然的方式摆脱自己的天性。任何英雄般地战胜自己的想法都与书中的理念格格不入。要是我们机械地追随这部经典的教导,就会导致必然的恶果。

我们不可以忘记我们的历史背景。只是在一千多年以前,我们才在多神教残酷的初始阶段胡打乱撞地碰上了高度发展的东方宗教,我们半野人式的大脑达到了与其精神发展不匹配的高度。要想保持这一高度,我们的天性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被抑制。因此,宗教修持和道德体系具备了暴力的甚至是恶意的特性。这些被压抑的元素自然得不到发展,而以原始的未开化的形式休眠在潜意识中。我们想要爬到哲学性宗教的高度,但却做不到,我们只能期待我们可以慢慢地成长。德国人的安福塔思的伤口和浮士德的分裂还没有治好,他们的潜意识中还充满了必须先提升到意识层面之后才能解脱出来的内容。

最近我收到一封我以前病人的来信,她用简单而恰当的语言为我描述了这种必须的转变。她写道:“阳光总在风雨后。通过保持安静与专注,去除所有的压抑,接受现实——接受任何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我希望它们成为的那样,我开始有了平时没有的力量和知识。这些新的力量和理解,我以前想都没想过。我以前以为当我们遇到事情时,这些事情会打倒我,我发现这种态度一无是处。我发现我们必须先接受这些事情,才能够形成自己的态度。我现在可以与生活做游戏,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好是坏,是光明还是阴暗,总在不断地转换,而我对它们都欣然接受。我也同样接受我本性中积极的一面与消极的一面。这样,生活中的一切变得更有活力。我以前真是太傻了,我费了多大的气力逼着事情按照我觉得应该的方向发展呀!”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人生态度,才有可能达到更高的意识与文化层次。这样的人生态度不是要放弃基督教价值观,而是凭着它的慈爱与忍耐去接受自己最卑微的那一部分。这一态度在其最本质上是宗教性的,所以也是治疗性的,因为所有的宗教都是对人来自灵魂的伤痛与混乱的治疗。不顾潜意识的抗争而不断壮大的西方理智与意志力,赋予了我们巨大的能力来模仿这样的态度并取得表面上的成功。但是颠覆的力量发展壮大只是时间问题。

模仿只能造就不稳定因素,随时都会被潜意识推翻。只有潜意识里那些天生的东西得到了与意识中的观念想法一样的重视,才夯实了这种人生态度的根基。给予潜意识应得的关注,这与西方尤其是新教对意识的迷信背道而驰。然而,虽然旧势力总是与新事物为敌,但任何一个认真思考的人都会明白,没有我们过去辛苦得来的基督教价值观,新生体系也就与我们无缘。

(注65:人类强烈的自我意识只是近代的产物。“神秘参与”是在强烈的主观意识产生之前的主客观世界界限不清的境界。在原始部落的人身上尤为明显,例如,他们会认为某棵树或石头是神圣的,而此树与石头和他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中译者注)

我该孝顺父母,还是该追求我的理想?(三)

克里希那穆提:

生命永远不会帮助因恐惧而屈服的人

生命是很奇怪的。

一旦你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许多事情就会发生。生命会通过一个朋友、亲戚、老师、一位老奶奶或其他人来帮你如愿以偿。

但是如果你害怕尝试,只因为父亲可能把你赶出家门,那么你就迷失了。

生命永远不会帮助那些因为恐惧而屈服于别人要求的人。

但是如果你说“这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我要去追求”,那么有些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在过程中,你也许必须挨饿,挣扎过关,但是你终将是个有价值的人,而不只是个模仿者,这就是它神奇的地方。

我们大多数的人都害怕特立独行,我知道这对年轻人尤其困难,因为印度这个国家不同于美国及欧洲,在这里是没有经济自由的。这个国家人口过剩,所以每个人都容易向现实屈服。

你说:“我如果不听从,我会怎么样?”但是如果你坚持下去,你会碰到一些事或一些人来帮助你。如果你真的敢不同于流俗,你就是独立的人,生命就会如愿。

你知道,在生物学上有个现象叫“变种”,指的是从自己的种类中突然地自发脱轨。

如果你有个花园,种了特殊品种的花,有一天早上,你可能会发现其中竟长出全新品种的花来。这个新长出来的东西就叫“变种”。因为它是新种,所以很突出,园丁对它也特别有兴趣。

生命也是如此。一旦你开始冒险,你的心及你的周遭就会发生变化,生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给你助力。

你也许不喜欢它出现的形式,那可能是悲惨、挣扎与饥饿,但是一旦你能迎接生命,事情就会水到渠成。

可是你瞧,我们并不想迎接生命,我们老喜欢玩安全的游戏;然而那些玩安全游戏的人,也死得非常安全,不是吗?

我该孝顺父母,还是该追求我的理想?(二)

图文来自网络

《六祖坛经》:

慧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慧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

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

客曰:“《金刚经》。”

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

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馀,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慧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慧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备注:

取银十两:敦煌本无客赠银两事,而是 “惠能闻说,宿业有缘,便即辞亲”,这有违于传统孝道,从惠昕本开始,就加上了 “客赠银十两安置老母” 的情节。

白话译文:

我父亲祖籍范阳,被贬职流放到岭南,成了新州的老百姓。我很不幸,父亲早早去世,母亲年迈,带着我这个丧父孤儿迁来南海,生活艰辛贫苦匮乏,靠我打柴去市场卖度日。

当时有个客户买柴,让我送到客店去,客户收了柴,我拿了钱,一出门,遇见一个人在念佛经。

我一听他念的经文,心里就感到有所领悟。我就问那个人念的是什么经?

那人回答说:“《金刚经》。”

我又问他从哪儿来,怎么会修持这部经典。

那人回答说:“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那个寺院是五祖弘忍大师在主持教化,门人有一千多,我到寺院中敬礼朝拜,听讲领受了这部经典。大师经常劝谕僧俗两众,只要修持《金刚经》,就能够发现自己的佛性,当下成佛。”

我听他这样说,也是前世有缘,就有一个人拿出十两银子给我,让我拿去做老母的衣食赡养费,以便我前往黄梅参拜五祖。

我该孝顺父母,还是该追求我的理想?(一)

摘自《夕阳问答》024 夕阳 著

问:我和我妈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我们互不理解,她不支持我追求灵性和宗教道路,她希望我找一个稳定到死的工作,相亲生孩子,守在她身边过一辈子。这样对我来说和死了没什么区别!我到底是应该实现心里真正的渴望,还是牺牲自己,顺随她的意思呢?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孝?我感觉我不管怎么样,都会有人受伤害。

答: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如果你看过克里希那穆提的书也许就能找到答案了。记得一个男孩问过克里希那穆提类似的问题,他说我喜欢画画,家境很好,爸爸是大官,他希望我成为一个律师,这样我一辈子就衣食无忧了。因为律师很有钱,而且他已经为我安排了以后所有要走的道路。那我到底是去画画,还是听从他的意见去做一个律师呢?显然,他父母给他安排的是非常稳妥的道路,没有任何痛苦的、很保险的、衣食无忧的一条道路,而他喜欢画画,你知道画画可能养不活你自己和家人。

克里希那穆提回答他说:你现在家境很好,你的家人并不需要你养活。如果你家境不好,你的父母甚至还需要你来养活他们,那你应该怎么追求?这就是个更加现实的问题了,如果你的父母都需要你来照顾他们,你应该怎么办?你是丢掉他们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志愿,还是为了照顾他们放弃你的渴望?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也就是:你活着是为了什么?你是为了你父母活着,还是为了自己活着,亦或是为了你的孩子活着?如果在这一点儿上你的头脑清醒,立刻会获得答案。

没有人是为了别人活着的。如果你的父母这一辈子是为了你活着,那么他们的选择是错的。你将来成为父母,希望你不要为了你的孩子活着,这种选择是一种人生的误会。你之所以会为了孩子活着,是因为你没有实现人生的愿望,所以你希望从孩子身上来实现它。你没有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所以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以弥补你的遗憾,这其实是一种错位。本来成功是应该由你本人去完成的,而不是别人,所以你的错位变成了恶性循环。你错位了,然后这个错位就延伸到了你孩子的身上,你的孩子将来会延续到他的孩子身上,会一直错位下去。所以根本问题是你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谁?任何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是为了成为他自己,没有第二个原因。

克里希那穆提回答他,如果你的父母需要你养活他们,在这么紧迫的前提下,你应该做怎样的选择?你身边有人需要你养活他们,他们没有工作能力,甚至一天三顿饭都要依靠你的收入,你应该怎么选择?克里希那穆提给了他一个更尖锐的假设,那个男孩就迷茫了。如果没有人需要我养活,我当然可以叛逆,可以学画画,可以对我爸爸说:我要学画画,我不需要照顾别人。但是克里希那穆提说,假如你现在需要照顾别人,你的父母没有钱,你应该如何选择?那个男孩就更茫然了:如果我不照顾他们,他们会挨饿;如果我照顾他们,就得放弃我的理想。如何选择?这几乎是无解的两难。但是这么一个两难的题目,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是没有选择的,它甚至不存在选择的余地,他告诉那个男孩:你活着不是为了别人,你活着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你自己,哪怕你的母亲在挨饿,你也必须完成你自己。你可以打工挣钱,但是你必须追求你要追求的东西。

这就是近代很多西方人正在做的事。克里希那穆提也举了这个例子,他说西方的教育显然优于东方。为什么?因为它培养了一个独立人格。东方的整个系统都会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但西方没有,西方培养了你独立的人格。那些西方的孩子会在大学毕业或者技校毕业以后就开始打工。他打工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不是为了别的。并不是说他打一份工要养活自己,要养活老婆孩子,要买房子还贷,不是为了这些琐碎的事,他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准备资本。所以你会发现,他们在打工一年、两年以后就会辞职,开始环游世界,那是他灵魂的需要。

曾经有人问一个环游世界的女孩——这个女孩只有二十多岁,他问:你为什么把这么好的华尔街的工作辞掉,去环游世界一两年?那个女孩的回答非常纯真:这是为了我灵魂的需要。她并没有说是为了玩,为了放松,她没有这么俗,她觉得环游世界是为了灵魂的需要,她在寻找一些灵魂想要的东西。

如果你有家庭成员需要你负担,如果暂时无法追求你的理想,没问题。你是个独立的人,为什么不可以像西方人那样去工作,打工一两年攒钱,直到攒够一定的资本。他们并没有用那个资本来首付买房,或者用它们来做其他的事情,他们用这些攒的钱作为追求内心志向的一个起步资金,这个很重要。记得马云好像说过,他说,当人们都在买房子的时候,他没有买,他用买房的钱投资他的淘宝网站,他的这种理念很西方化。

作为一个传统中国人,可能最重要的是先买房子,先把房子稳定下来,把家人安顿好等等。克里希那穆提给出的选择是,如果真的有人要照顾,他们没有你无法存活,没有饭吃,要挨饿,你也可以照顾他们,可以去打工,但是你可以用打工挣的钱攒下第一笔原始资金,去追求个人想要追求的东西,这是可行的,不是一个童话,这是那么多西方青年人都在走的一条路,但是东方人似乎很畏手畏脚,很恐惧,非常害怕。

我们回到这个问题,你是该听从你的妈妈,还是该追求你的理想?这点已经非常清楚了。她不能代替你生活,代替你过完剩下的五六十年,你也不能代替她过完她剩下的岁月,你们是两个分开的、独立的个体,你应该做你自己,应该完成你的志向,免得留下遗憾,再把这个遗憾甩到你孩子的身上。你应该做自己真正要做的事,而且你应该像西方青年那样具备完全独立的人格。除非一个人独立,否则他不可能做任何事,这点非常重要,除非一个人有了独立的能力,否则他不可能做任何事。他的独立使他有勇气努力前进,即使道路是艰难的,充满风雨,但他的努力和才华,终会使他成功。

如果你的妈妈伤心了,她伤心的只是你没有按照她的选择来做,她伤心的仅仅是没有让你成为她塑造当中的那个人,而你却塑造了你自己。当你塑造自己变得成功的时候,她就不会那么伤心了。所以让她现在去伤心,没有关系。当你真正把自己塑造成功的时候,相信不但她不会再伤心了,而且全世界都会为此而感到庆幸,所有的人都会为此而感到庆幸。你成为了你自己,而且你完成了你真正的样子。在这一点儿上,现代西方教育是非常好的,它培养了青少年的独立人格。东方教育应该大力再向前跨一步,培养孩子产生真正独立的人格,这是教育真正要做的事。

高敏感人格的究极形态

天涯神贴~高敏感人格的究极形态

原作:九哥

洞察力是高敏人群独有的强大天赋,但在未建立本自具足的内在系统和正确认之前,只会导致讨好型人格或过度感知危险,而特别缺乏安全感。但如果通过修炼开发了此天赋,高敏人不仅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能高度觉知他人情绪,且不受影响并引导他人情绪。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将敏感视为一个缺点。你这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太敏感了,甚至会把敏感和玻璃心混为一谈。其实那些成大事的人大多都是敏感和极端的。平和与随和,其实是一种凡人的情绪共识,而我们的传统校园教育,就是要把大多数人都培养成平凡人,易管理的人。

因为很多看似与共识价值观相反的事物,反而是正确的。比如很多人信奉读书无用论,因为他们看到很多人即便读完了硕士和博士,依然找不到好的工作,依然赚的不多。而那些达官显贵,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不读书的,因为他们知道一些只有他们自己家族认可,大多数人不认可的东西。

不知发现了没,很多官员和企业家,骨子里都是高敏之人。他们会比常人更容易发现一些细节,更容易听懂一些弦外之声。跟他们相处是非常心累的,你能说他们小心眼玻璃心吗?显然不是,因为小肚鸡肠之人,往往是不可能做到非富即贵的。

讲到这里,相信你就明白了,高敏感和小心眼是两码事。高敏感之人不一定会因敏感之事而生气,但他们拥有这样一份天赋,可以比常人,更迅速地察觉到一些常人不懂的事情。这样就很容易先人一步,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发现危机,避开危机。

这个世界上只有20%左右的人,带有与生俱来的高敏感。这些人拥有一种特殊的神经处理系统,他们的耳朵可以听到更广的频率,他们的味蕾可以尝出更丰富的味道,他们的鼻子可以更细致的辨别香水的成分。他们也有更强的共情力,在一个大电影院里,情节动人处,有些人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面无表情,而有些人哭得稀里哗啦,一包纸巾都不够用。见你流泪,我一悲伤,这真不是矫情,这是高敏感。

但自小我们所接受的教育里,就是教我们压抑这种天赋,扔掉这种天赋,然后变成一个普通人。这个时代流行了一个新词叫钝感力,很多人会将其视为正面褒义的性格词汇。经常有人说,不要太敏感,不要想太多,不要玻璃心,要控制,要宽容,要忍耐。然后敏感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

你看过漫画《龙珠》吗?你看过电影《触不可及》吗?里面的主角都是钝感力十足的人。这类人已经成为主流价值观、主流审美里受人欢迎的性格。高敏感不是一种病,更不是一种性格缺陷。高敏和身弱往往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是外形是否强壮,而是内在力,要么气血弱,要么精神弱,敏感而已疲劳。

所以觉醒的高敏人往往都是气血管理的高手。敏感不代表冲动,能瞬间接收到一些信息,不一定瞬间就会反映出来。他们似乎更懂得“智者耻,与善者不言,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嘛。但其实大多数人或者信奉钝感力的人,通常没有这种敏锐的观察力。

现实生活中,不知你是否听过一种声音,长辈们,他们告诉你,“太敏感,太注重细节,成不了大事”。你听到过类似的话吗?如果听到过,你可以回想一下,说这话的人是一个成功的人吗?是一个成了大事的人吗?大概率不是。真正成了大事的人,往往是不喜欢说教的,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成功秘籍,你拿钱都买不走,他们本身也不缺钱,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交给你。

好为人师是人类的本性,但高明之人通常是人群中最沉默的那个人。他们善于观察,但不愿意表达。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表达能力,相反它们通常具有超人的表达能力,因为他们的大脑所接收的信息要多于钝感力强的人。

因此看到这里你要明白以后,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就坚信“没心没肺”不是褒义词。能够破局的高明者,就是从修罗炼狱杀出来的神灵。不同于身强者天生的性格与身体催生的意志,高敏人由于会在前期大量感受不同的痛苦,被动进行脱敏训练,这将赐予高明者一种纯粹的意志力。这种强大的心理是不需要他物支撑而存在的,又称“黑色生命力”。

“黑色生命力”这个词,源自美国心理学家艾美维尔纳的研究。他在数10年的走访中,见过数以千计的问题家庭。他专门寻找那些处在糟糕的处境中,看起来有很大概率成为问题少年,但实际却成长的异常优秀的孩子。他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这些孩子走出原生环境的束缚,变得光芒四射。

艾美维尔纳在上世纪80年代,对夏威夷某小岛上的698个孩子,进行追踪研究。那个贫穷的小岛上面,许多参与调查的孩子们的身后,或因此染上精神疾病的父母。按照大众的认知,在这种家庭环境长大的孩子,人生基本算完了。然而出乎维尔纳意料,有2/3的孩子确实重蹈覆辙了,附带的悲剧。可还有1/3的孩子成长为自信能干,关怀他人的优秀成年人,在学业、家庭和事业上都获得了成功。

维尔纳认为,这1/3的孩子有能力摆脱糟糕环境影响,他把这种能力称为修复力,后来也被称之为“黑色生命力”。生活远比小说要精彩,每个人的人生寒暑都不可能是一根直线,而是一条不断震荡的曲线。真正强大的人都曾独自穿越过一片黑暗森林,如同种子在土壤里独自扎根。在这段至暗时光,需要忍受各种委屈、辛苦不被认可、隐忍不被理解、真心不被接纳、付出没有结果。

凡是最终穿过这片黑暗沼泽地的人,才能真正看穿人形,看透人间冷暖,才能百炼成钢。几乎每一个人都无可避免的有过,至少一段剧烈滑落的低谷期。那就是每个人都必然会经历的至暗时光,强大的人就诞生于此。因为在这段剧烈滑落的波谷中,有人爬了上来,有人却再也没有他的自信与勇气。在被至暗时光彻底击碎后,就再也没能回来。

在这里他需要经历的远比他尚未成熟的心灵想象的更多,比如世界观的重构、三观的崩坏、不公平的碾压、自我怀疑的低谷。但如果熬过去了,就会得到一种全新的力量。黑色生命力就像是从地狱回来的人。因此各位至暗时刻低谷期不要焦虑,不要绝望,甚至不要祈祷他快点结束。好好利用他们反思人生,马上就会迎来命运的转机。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没有机会,而是站在机会前面,没看见或者没准备好。而大多数人推崇的钝感力,大概率会让你错过机会的。我们这个社会从来都是歌颂平庸,排斥不凡的。因为优秀的人注定是孤独的,注定是与众不同的。高明之人,因为从幼年开始就比同龄人接受更多的信息,因此他们往往比普通人更有耐心,更有专注力。

你真的以为人与人的差别不大?其实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差别巨大。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有的人有耐心看完一本书、一篇超长的文章,并且乐此不疲,而有的人超过100字看着就头晕?他们只喜欢看类似于微博那样的一句话,概括一个新闻、一个话题、一个故事。短期内,这两种习惯,只因天赋的相差所产生的差距并不大。但久而久之,极有可能会塑造出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人与人的智商差距确实不大,但这里少了一个时间状语,那就是刚出生或小时候成年后的人生。天赋的惯性会促使你走向不同的人生,且越走越远。你有耐心看长的内容吗?高敏感人群通常具有三个层面的能力:第一是情绪管理能力;第二是对复杂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第三是一种应对世事变迁的人生哲学,又被心理学家称为智慧。他们对风险的忍受能力会变得很高,人往往经历过逆境和重大遭遇后,对人性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破三观树新生,创立新的认知系统,学会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学会正式接纳,用不一样的方法得到不同解。

也正因为如此,相较而言,在这些拥有高敏感性格的人生中,也有更多机会可能发生一些不寻常的事。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守住自己的高敏感天赋,或者培养出一种高敏感的性格?

一、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深刻地了解和评估自己的思维方式、情绪方式和行为方式,不过度在意自己的过错,提高对内心真实想法的在意程度,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明确和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目标。

二、接纳自己的一切,包括负面情绪。越抗拒越浓烈,正如海灵格在诗中所说,“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缘和合而来,一切的发生都是必然。若我觉得应该是另外一种可能,伤害的只有我自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允许”。

三、不害怕孤独,学会做减法,看淡一切的别离和变迁,学会在逆境中自我救赎和提升,关注自己有限的精力,不急于可以胡乱所为的事和人,注意力不在无意义的事上过度消耗自己。

四、为自己的生活设定界限,区分什么让你舒适,什么让你不适,然后勇敢做出选择。呜呜呜,如果有完美主义倾向,那就适当降低自我要求,不要害怕别人的否定。

五、打破非黑即白的世界观。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而是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没必要让自己绷得太紧,有意识地给生活留白,放松注意力,阻断信息输入,整理一天的情绪,帮助自己恢复能量。

最后让我们记住一点,低敏感度的人往往精力充沛,爱好广泛,人生更有广度;而高敏感的人,因为内心世界更丰富,人生往往更有深度。最后一定要记住,高敏感是一种天赋,如果你具备了这种能力,那么请好好珍惜他。

阿德勒PK弗洛伊德~心理创伤、借口、课题分离、共同体。

(图文均来自网络)

目的论

《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作家岸见一郎用对话的方式解读阿德勒心理学流派个体心理学的书。阿德勒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学生,后来两人因观点不合分道扬镳。

他们最大的分歧在于:弗洛伊德的基准是我们熟悉的原因论,弗洛伊德认为过去所受的伤,是现在不幸的罪魁祸首,不管是我们的情绪,还是行为习惯,都可以从过去当中找到原因,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过去无法改变。现在经历的所有事情都是过去赋予它的。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

阿德勒却认为,过去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一个人成功或失败的基本原因,我们也并非因为经历所受到的伤害而永远痛苦,实际我们会从过去经历中,找到现在的目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就是阿德勒所提出的目的论。

阿德勒认为我们其实是为了某个目的,故意让自己重复某个过去的心理或者过去的行为模式。也就是,为了达到逃避的目的,为现在的问题寻找到了一个历史借口。从而在心理上合理化现在的逃避模式。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难或者幼年收到虐待之类的事情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了某个“目的”而活着。

阿德勒否定弗洛伊德说,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那么我们就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悲观主义之中。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佛洛依德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否定我们人类的自由意志、把人看作机器一样的存在。

弗洛伊德面对心理创伤的治疗,认为必须回到你过去的这段创伤记忆中,抚平这段心理创伤,心理才能治好。而阿德勒完全不同意这种观点,阿德勒认为你现在的心理疾病,不是因为过去的创伤引发的,而是因为你的目的引发的。

举个例子,比如有个人,以前出门时和人发生了矛盾,被打了,所以,现在不愿意出门了,每天把自己锁在家里,这就是一种心理疾病。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这是因为以前被打的心理创伤造成的,所以,解决的方法就是回到过去,努力回想被打的过程,暗示自己勇敢的面对这个被打的事件,之后他就不再怕被打了,就敢出门了,病就好了。通俗的说,也就是,你通过不断回想,见多了,熟悉了,能勇敢面对了,就不恐惧了,就不再怕这个事了。弗洛伊德的这种治疗方法是比较痛苦的,需要不断的重复回忆这个痛苦。努力去勇敢面对,或努力去解开这个心结。

而用阿德勒的目的论来分析这个问题,这个人不出门,是他不想出门,和他以前被打没有关系,他只是为了实现他不出门的目的,故意找了一个以前被打的理由。这是个借口。阿德勒认为心理创伤并不存在,因为人是不会因为过去而影响到现在的。那么,他为什么要不出门呢?因为不出门是他认为更舒服的一种状态而已。他只是为了实现这个更舒服的状态,而故意找了这个借口。

阿德勒认为,人的现在是由目的决定的,而这个目的有可能是存在于你的潜意识中,你自己有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你有这样的目的。但是你的大脑已经开始为你的目的寻找理由了,它会到记忆中寻找,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然后,把它合理化。让你自己都觉得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的这个结果。而事实上,这个原因根本就不存在于过去,而是因为你现在的目的。所以,想要治疗心理创伤的唯一办法,是改变你现在的目的,而不是寻找过去的源头。

比如,你喜欢一个人,但不敢去告白,为什么呢?因为你说你一紧张就结巴。所以不敢去。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要想让你告白,你就必须先解决你一紧张就结巴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就可以告白了。但阿德勒认为,你不去告白是因为你压根就不想去告白,你如果想告白,和你结不结巴没关系,你一定会去告白。那你现在为什么不想去告白呢?因为害怕被拒绝,因为不告白更安全!更舒适!符合你现在的心理需求。所以你才不去告白。你觉得现状也可以接受,你接受了这个现状,所以你就找了个理由说自己结巴。即使你不结巴,你也会找到其他理由不去。

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是比较悲观的,因为你的现在是由你的过去决定的,而过去又很难改变。而阿德勒的目的论非常积极,因为你的现在是由你的目的决定的,要改变现在只要改变你的目的就可以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治疗注重的是抚平伤痛。而阿德勒的心理治疗是建立勇气。改变现状的勇气。

现在影响过去

阿德勒不仅认为心理创伤是不存在的,而且,恐惧也好,自卑也好,都是我们逃避现实的工具而已。并且人现在做出的决定,甚至反过来还可以影响过去。

举个例子,爱因斯坦小时候很傻,上学的时候连个小板凳都做不好,经常被同学、被老师嘲笑。后来爱因斯坦成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做不好小板凳这个事情,就成为了一段佳话!同样是做不好小板凳,如果爱因斯坦后来真的是一个傻子了,那么这个事件就是一个心理创伤,但如果他后来成为了一个很了不起的人,这个事件就成了一个反差,反而是一个天才的特质了!人们对于一段历史的解读,会因为后来的结果不一样而完全不一样!所以,过去的定义是可以改变的。总结成一句话,阿德勒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很容易改变。

课题分离

阿德勒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叫“课题分离”。阿德勒认为人的所有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比如,你觉得自己穷,是因为你见过富的人,你觉得自己学习不好,是因为你见过学习好的。你觉得自己不好看,是因为有长得好看的,所以你烦恼的根源是因为比较。如何解决这个烦恼呢?就要用到课题分离。把问题分为你的问题和别人的问题。你只需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能够干涉别人的问题。

比如 你要辞职,你老婆不同意,这个事情其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你要辞职,一个是你老婆不同意。你要辞职是你的问题,你老婆不同意是她的问题。按照课题分离的理论,你只需要解决你的问题,也就是你只要去辞职,你老婆同不同意是她的问题,你不能干涉。反过来,你老婆要解决的问题是你辞职后,她是要继续和你过还是离婚,但她不能干涉你辞职的事。如果互相顾及对方的感受,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你辞职,她改嫁了,这是这件事的后果,你自己必须承担这个后果,如果不想承担这个后果,你就不要辞职。

你不能介入他人的问题,他人也不能介入你的问题。人之所以喜欢介入他人的问题,是希望获得一种心理满足,实现控制欲,或者通过获得他人的认可获得自我满足。所以你介入他人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为了他人好,而是为了满足自己。

所以,在刚刚的例子中,老婆之所以不同意老公辞职,是因为生活就会不稳定,而老婆感觉生活不稳定,是老婆自己的事情,老婆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判断要不要和他一起过,要一起过,她自己就需要去找份工作来维持生活的稳定。或者选择改嫁,这都是你的自由。而你自己要做的决定就只是你要不要辞职,而不是你老婆同不同意,并且承担老婆可能改嫁的后果。如果双方都为对方的问题考虑,介入对方的问题,老公没有辞职,以后可能会后悔一辈子,或者,老婆为了维持婚姻,去找了工作,但有可能结果也不好,就会怨恨你一辈子。所以 永远不要说 我为了你怎样怎样,付出了这么多,但没有回报。也不要强调你能不能为了我怎样怎样。千万不要去追求这个,一旦追求这个,人际关系就会非常复杂,非常痛苦。总之,你自己的事情只能你自己做出决定,你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阿德勒并不是希望一个人自私,而是希望每个人内心都能够强大起来。不依赖于其他人。因为我们不能指望其他人对我们负责。我们也不能够替别人着想。有人会觉得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但其实我们并不能真的为别人设身处地的着想,因为你并不是他!在另一个人看来,你的付出对他来说也许是一种压力和负担。

我们不能为了别人而活,我们必须活出自己。

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认为人不应该追求获得他人的认可,而应该追求共同体感觉。这就是我们如何来感知自我存在的价值。我们存在的价值并不是通过别人的认可获得的,而是应该通过对整体的贡献来获得。所以,阿德勒认为竞争是一种没有自信的表现。说明你要通过和别人的比较才能体现出自我的价值。也就是通过别人的认可。那你存在就没有意义。所以真正的高手从来不与别人竞争。他们通过对整体的贡献,自然展现出价值。

如果你是为了他人的认可而存在的话,那他人不存在的时候,你就不会行动。周围没人看,你就不会做好事。但如何一个人是为了整体的共同利益而存在,他就不会在乎周围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认可。我做事是为了整体共同好。为了别人认可而活的人,永远无法获得自由,永远被他人束缚。而共同体感觉就相反,你是为了自己而活。你认为这是为了整体做贡献,你就这么做了,别人的评价根本不重要。

夫妻之间也是一种共同体,如果夫妻之间都是为了对方而活,如果目标相同还好,如果目标不同就会非常累。我为你牺牲那么多,你又为我牺牲那么多,两个人的争论就永远不会停止。真正的夫妻之道,是应该两个人都为了两人整体的利益而努力,而不是为了对方而努力。

如何才能有共同体感觉呢?第一步 要接受自己。完全接受自己的存在。即使无人认可,你都接受自己是存在的。为了自己而存在,不是为了别人而存在。他人对你的评价不重要。第二步 信赖他人,无条件的信赖他人,他人才会信赖你,这样才会形成共同体。第三步 为共同体做出贡献,你不能干涉别人,但要为整体做出贡献。如果做到这三步,你那种被他人认可的需求就不会存在了,你就能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解放,获得自由。当然,这样的人,太自由,做自己,很自信,就会有人讨厌你。所以 你要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不怕别人讨厌你,他讨厌,是他的事,对你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所以,阿德勒说:“真正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被讨厌的勇气”也成为了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核心词汇。

《与神的对话》 :注视你自己在镜子里的眼睛

摘自《与神对话》:

尼尔:拉姆.达斯(Ram Dass)写过一本书叫《归于当下》(Be Here Now),还有最近的由艾克哈特.托尔写的《当下的力量》。

神:达到这种状态的方法之一就是注视你自己在镜子里的眼睛。这是个看似简单却极其有用的工具。

诀窍在于,如果这深邃的注视变得不舒服时,不要逃跑。如果你能坚持自己的目光超过十秒钟,你就会开始经验到对自己如此深的同情和爱——以至你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这种感受。若你不习惯爱自己的话这种感受对你而言会很困难——可悲的是,大多数人都否。与这感受同在,拥抱它。

继续越来越深的看入你的眼睛。如果你有个手镜的话,你可以在坐着时这么做。现在,在尽可能久的注视自己的眼睛后,轻轻的迅速阖上你的眼睛——并体会随之而来的感受。基本上你会感受到与‘本源’的融合。这也许会持续一小会儿——或是一整天。

如果你有个伴侣或亲密的朋友,你也可以试着深入注视对方的眼睛。还是一样,即使这深入注视开始变得不舒服,也不要转移你的视线。这很快就会过去,融化为一种柔和,一种内在的闪光,感觉就像你与另一个自己融为了一体。

当你深入注视自己或他人的眼睛时所看见的是灵魂。眼睛是灵魂的窗口。

还记得吗?早些时候我说过,若你看入他人的眼睛,或你自己的眼睛,期待看见神,你就会看见。如果你不期待如此,你就不会看见。但无论怎样,你都会完全的临在。完全临在于此时此地是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消除散漫心智的分心和走神,将你自己带到对自己人生的一个高得多的体验。

对话“水哥”(王昱珩)

武志红深度对话“水哥”的能力

第1集 | 深度对话“水哥”的能力(一) 引出“心流”的概念…

https://www.douyin.com/video/7320166131610733878

第2集 | 深度对话“水哥”的能力(二) 水哥证实“心流”的概念以及证伪了“刻意练习”

https://www.douyin.com/video/7320166241526615337

第3集 | 深度对话“水哥”的能力(三) “水哥”自身的特殊性是如何来的呢?

https://www.douyin.com/video/7320166302260235574

第4集 | 深度对话“水哥”的能力(四) 水哥谈自己能力的开关过程,武志红老师听的太入迷了太震撼了…

https://www.douyin.com/video/7320166377015282956

第5集 | 深度对话“水哥”的能力(五) 水哥揭秘自身的能力是否是与生俱来的呢?

https://www.douyin.com/video/7320172097941081385

第11集 | 深度对话“水哥”的能力(总结) #武志红 老师对话“水哥”能力做出总结概括…

https://www.douyin.com/video/7321623730818469156

蔡康永對談水哥

泰戈尔:用生命影响生命

用生命影响生命

泰戈尔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请保持心中的善良,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

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请相信自己的力量,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因为相信你,开始相信了自己……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

绽放着所有的美好!

冯唐:珍惜每一个不舒服和很难受。

摘自《成事心法》冯唐

……

第二个我不去这些“身心灵”课的原因,就是我还认为,在现实中修行还是管用的,所以我还没有一定要到大海边、小树林去修行身心灵。

如何在现实中修行身心灵?

简单地说,珍惜每一个不舒服和很难受。

在每一个不舒服、很难受的时候,跳出自我,把你自己的肉身和灵魂,当成人类的一个,当成另一个他人。你看一看,想一想,观察一下,这货到底怎么了?这个称为“我”的这个东西,他感受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舒服,他为什么很难受?

我们改变不了我们的基因和后天至今为止的原生家庭、境遇、教育、遭遇,但是我们可以从任何一刻开始觉察,觉察什么?觉察“我”这个货到底怎么了。

不要把我舒服当成天经地义,不要把难受当成一个你马上要甩掉的东西。珍惜这些不舒服、难受,不要把自己都当成对的,静静地看看它,说,哎,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觉能生慧,察觉,才能产生智慧,让我们更好的和自己的肉身和灵魂相处,更好的运用自己的肉身和灵魂。

道理只有一个,没有三点,今天只是这一个道理。

尼古拉·特斯拉金句摘录

(图文均来自网络)

摘自《尼古拉特斯拉自传》

尼古拉·特斯拉:

*我只不过是一个被赋予了运动、情感和思想的“宇宙力机器”。

*当天生的爱好发展成为一个强烈的愿望时,一个人会以惊人的速度向着他的目标大跨步地奔去。

*多少人嘲讽我是个空想家,他们都是头脑最愚笨,目光最短浅的蠢才,还是让时间来说话吧!

*我不在乎他们偷了我的想法,我关心的是他们没有自己的。

*当下是他们的,而我致力于研究的未来,是我的。

*我只是个平凡的人,没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宇宙中的任何一小部分都包含整个宇宙的所有信息,在其中藏着的某个神秘数据库保存着宇宙的总体信息,我只是很幸运地可以进入这个数据库去获取信息而已。

*思想在孤身一人、不被搅扰的独处时变的更加敏锐、更加活跃。外界对我们的干扰会使创造性思维变的残缺不全。孤独,就是发明的秘技,心生孤独的时候,就是想法萌芽的时候。

*人类是被一种力量驱赶着的物质,因此,在力学领域里主宰运动的一般法则,也适用于人类。

*人类最重要的进步,依赖于科技发明,而发明创新的终极目的,是完成对物质世界的掌控,驾驭自然的力量,使之符合人类的需求。

*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能源。

*如果仇恨可以被转化成电,世界早已轻如鸿毛。

*自科学界开始研究非物质现象的那一天起,在十年内所取得的进展,将会超越人类此前几个世纪所取得的所有成果。

*如果科学界开始研究非物质领域的现象,这一个世纪的进步绝对会更超越过去所有的记录。

*如果你想要通达宇宙本源真理,就要开始思维一切和能量,频率,共振有关。

*电给我疲乏的身躯注入了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的活力、精神的活力。

*有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非常擅长处理自己专业领域方面的问题,但是思想太过迂腐,目光也过于短浅。他们断定,我给世界留下的只有感应电动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有实际价值的东西。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而且是极其严重的错误。一个新理念的价值,绝对不能以当时的直接效果作为判断依据。

*我的交流发电与传输系统出现的时机非常合时宜,为长久以来亟待解决的工业发展问题提供了便利。虽然还需要克服相当多的阻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但是就像很多发明一样,商业推广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种情况与我发明涡轮机之后的经历十分相似。

愛”不是對任何東西的“喜歡”

(图文均来自网络)

雖然幼兒就會“喜歡”或“不喜歡”,

但“愛”可能比“喜歡”來得更早。

前幾天讀到The Philosophical Review上的一篇論文,

那哲學家說“愛”不是對任何東西的“喜歡”,而是“對關係的珍重”。

忽然理解了自己為何在“喜不喜歡”的辨別機制形成前,就「喜歡」某些人。

愛是對關係的珍重,這所謂關係不须是某種血緣、社會、利益或約定關係。

而是,例如,珍藏在一段灰暗歲月中的燦爛笑靨。

关于正念练习的一些常见误解

摘自《正念疗法》(意)法布里奇奥·迪唐纳(Fabrizio Didonna)主编

生活中我们经常心不在焉,我们会有很多东西消失。尽管这些发现会让我们不安,但是也有好消息,那就是正念是可以培养的。正如我们可以通过定期的体检来提高身体素质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练习来培养正念。

正念练习都会涉及某种形式的冥想,但对冥想练习的误解比比皆是,特别是在西方。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一些常见的误解。

不是让大脑一片空白。虽然有些专注练习旨在使我们清空大脑里的想法,但这不是正念练习的目的。我们也不希望自己变得愚笨或失去分析能力。相反,正念练习是要训练大脑时刻觉察自己在干什么,包括当我们思考时觉察到我们在思考。

不是变得没有感情。许多人在内心深处希望正念练习能减轻他们在情绪方面的因扰,尤其是在陷人苦闷时,人们总是幻想着自己变得没有感情。事实上,正念练习往往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为我们练习关注心理活动的内容,所以我们会更充分、更真切地注意到我们的情绪。当我们放弃平时的防御(如通过娱乐或进食转移对不适感的注意)时,我们识别自己的感觉的能力变得更强了。

不是脱离生活。因为大多数冥想练习最初是由僧侣、尼姑和隐士提炼出来的,所以人们经常认为冥想练习意味着脱离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尽管在简单化的环境中练习正念确实有好处,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体也并未完全脱离生活。相反,生活的悲欢离合会更生动,因为我们在花时间关注我们每时每刻的体验。

不是追求极乐。大师在幸福地微笑,其他人都在为生存苦苦挣扎,这幅画面非常吸引人。在冥想初期,许多人在发现自己走神儿时会感到苦恼、焦虑或不安。特别愉快的心理状态确实会出现,在正念冥想中我们允许它们出现或消失—既不固守幸福的状态,也不拒绝不愉快的状态。

不是回避疼痛。正念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忍受疼痛的能力,而不是让我们逃避疼痛。我们会刻意不做旨在使我们感觉更好的自动化动作。例如,如果我们在冥想时感觉身体瘙痒,一个典型的指令是,观察瘙痒并注意可能出现的任何冲动(如抓挠的冲动)一但我们不把这一冲动付诸行动。因此,我们的确更生动地体验到了疼痛和不适,不只是瘙痒和身体疼痛,还包括所有情感上的不适。当我们探索并接受这些不愉快的体验时,我们承受它们的能力就会增强。我们还发现,疼痛的感觉与伴随着疼痛的痛苦是不同的。我们看到,当我们抵制、反抗或回避疼痛,而不是时刻接纳疼痛时,痛苦的感觉就会出现。

什么是正念疗法

图文均来自网络

正念疗法(Mindfulness),被归类在第三波认知行为疗法,正念是一种专注于当下,全然开放的自我觉察,不需要带有自我批判的心态,改以好奇心和接纳,迎接内心和脑海的每个念头,也就是强调正视当下和觉察。正念疗法是由马萨诸塞大学的荣誉教授 Jon Kabat-Zinn(台译名:卡巴金),在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心理治疗方法,经由长时间的反应和文献报告,正念疗法对于精神官能症、焦虑症、思觉失调症、恐慌症、忧郁症、强迫症、重大创伤后症候群和慢性疼痛,都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麻省大学医学中心附属减压门诊的卡巴金Jon Kabat -Zinn博士亲身体验正念禅修,将正念带出宗教、引入身心医疗保健,创立正念减压疗法。卡巴金将正念定义为:是通过有目的地将注意力集中于此时此刻,不加评判的一种觉知力。Kabat-Zinn指出正念虽源于佛教徒的修习方式,但跟佛教本身或做佛教徒并没有必然关系。因此,无论文化背景和信仰如何,都不会妨碍正念的练习。

正念疗法是对以正念为核心的各种心理疗法的统称,较为成熟的正念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和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正念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缓解焦虑、抑郁、强迫、冲动等情绪心理问题,在人格障碍、成瘾、饮食障碍、人际沟通、冲动控制等方面的治疗中也有大量应用。

以正念为核心的心理疗法,其疗效获得了从神经科学到临床心理方面的大量科学实证支持,相关研究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支持。不仅如此,医学研究还显示,坚持练习某些类型的正念练习在改善心血管系统问题、提升免疫力、缓解疼痛(如神经性头痛、腰痛等)等方面也有助益。

正念疗法的基本观念

漫不经心或是自我思考都是大脑和身心的自然状态,但是经常会产生纷乱或是极端的想法。对照于冥想或是宗教而言,正念是类似于上述的行为,但不刻意做出吐纳观想等宗教式的举动,也不压抑任何的思绪、念头或杂念,反而刻意专注于当下的内心观察,暂时不要对于内心的思绪做出评断,带着好奇心的本质,迎接每一个动作或是每一刻。

正念有七个主要的要素:

初心:保持好奇心,把面对每一次的事物接触,都当作是第一次面对,尝试保持新鲜的经验。

接纳:实际体察自己或是外在,对于面对事物的身心现象,接纳思绪或是环境的本来样貌。

不评断:尽可能采取不偏不倚的观察态度,对于现在不要急着做出好坏、对错的论断。 自我慈悲:接纳自己并珍惜自己,接受原原本本的模样,在当中发展出信任自己、相信自己,并且不要对于身心做自我伤害、人格批判。

平等心:对身心所有的经验,都以欢迎和温柔的方式面对,让注意力可以平均于身体的内外、自由自在的改变。

不刻意努力:当念头或思绪产生时,就让身心停留在当下的状态,不需要压抑或是逃避,在正念当中也不强求达成任何预设目标,或者希望在正念当中改变或得到什么。 顺其自然:平静地看着事物的本来面貌,接受他们的存在和发展,也顺应事物的变化或节奏,在这当中观察不断变化的过程,而身心不需要妄加施予压力。

正念疗法的执行方法

盲眼食物静观:在团体治疗当中,学习正念的学员暂时闭上眼睛,由主导正念疗法的医事人员,发给一个可以食用的食物(最典型的是给予葡萄干),正念学习的成员,透过手指的触感、鼻子的嗅觉、耳朵的听觉,试着感受这个食物的特性特色,最后放入口中时,由舌头和味觉的体察下,感受到放入口中的食物是什么。用这个方式来初步体会正念的基本观念。

身体扫描:学习的成员可以躺下或是坐着,让身体在最为放松自在的环境里,先从注意呼吸开始安静身心,将注意力集中在鼻尖,留意吸入时身体呼吸变化,接着主导正念的医事人员,由口语引导学员从头皮、脸部五官、肩颈、躯干、四肢等,把注意力感受放在身体各个部位,最后留意全身的体会。在这过程当中有可能会分心、产生杂念,都没有关系,学习者也不需要批判自己的分心,只要将念头再拉回来即可。

观息冥想:对自己呼吸的感觉当个纯粹的观察者,留意自己使用那些身体部分呼吸。当分心时把专注力带回呼吸。

正念聆听:保持正念呼吸的方式下,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觉当中,聆听背景声音的发展,同时留心观察自己内心的状态。

四种正念疗法

斯蒂文·C.海斯(Steven C.Hayes)认为行为疗法的第一个时代是基于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理论而形成的行为训练法;行为疗法的第二个时代是认知行为疗法,在行为主义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认知元素;第三个时代是一系列正念疗法,引入东方的精神训练元素。目前较为成熟的正念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和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等。

1.正念减压疗法(MBSR)

美国心理学家卡巴金创立了MBSR,包括八周的日常正念训练。正念训练包括:呼吸练习、身体扫描、哈他瑜伽和正念行走等。Grossman等人研究表明:正念减压疗法对临床和非临床患者的都有疗效。临床上正念训练对疼痛、癌症、心脏疾病、抑郁和焦虑有效果;非临床上正念训练对提高人们面对日常生活压力,有着持续、显著的效果。

正念训练方式是依靠求助者自己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施行治疗方式。正念训练是主动的自我指导,而非被动的接受治疗,是“非干预治疗”,强调自主疗愈和幸福健康观。最基本的内容是:关注呼吸,专注和觉知,不做任何判断的接受现实。

2. 正念认知疗法(MBCT)

MBCT是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的简称,也是一个为期8周的正念团体课程。

1994年,剑桥大学的John Teasdale、牛津大学的Mark Williams和多伦多大学的Zindel Segal三位心理学教授,为了能够帮助抑郁症患者预防复发,在正念减压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整合了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简称为CBT)的一些视角,以及一些核心要素,针对导致抑郁情绪的心理机制设计出了这一套预防复发的维持治疗方案。并在2000年发表一篇关键论文,首次证明了MBCT可以把3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的再次发作可能性减少一半。英国的临床实践委员会也把MBCT列入他们针对多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的推荐疗法。

正念认知MBCT八周课推出二十多年来,获得了大量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支持,推动了正念学术研究文献的指数化增长。在其有效性获得验证后,MBCT正被扩展到应对多种其他的身心疾病中,包括焦虑、失眠、情绪问题、慢性疼痛、注意力涣散等等。

WHO认为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二大威胁。每5个美国人里就有一个会在一生的时间里经历一次严重的抑郁。对首次发作的抑郁症而言,大约有50%的概率会再次发作。如果有3次抑郁经历以后,复发几率达到了80%。

临床上诊断一位患者是否患了抑郁症基本上的核心有两条,一个是情绪低落,一个是兴趣丧失。再加上其他的一系列的躯体或者心理症状,比如食欲下降、失眠,或者早上很早就醒然后无法再睡着,再比如明显的体重增加或者减少以及注意力无法集中,还有那种内心的枯竭感或者说无价值感……类似这样的躯体和心理的症状,如果有五条组合到了一起,在临床上就可以诊断为抑郁症了。

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关键在于减弱对低落情绪的认知反应性,用一种新的应对想法和感受的方式,一种接纳的方式平和地面对。并不是去改变经验本身,而是去改变和经验的关系。正念恰恰可以在这个方面给到帮助,通过正念觉察的培育进入存在模式,进而避免惯性反应的恶性循环。

虽然MBCT是针对抑郁人群所设计的,但是实际上它对健康人群也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实际上这些把情绪障碍的患者困住的机制,我们每个人都有,也是阻碍我们每个人充分活出自己潜力的心理机制。对健康人群来说,MBCT可以提升我们的自我觉察、自我了解、培育存在模式,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的情绪和情景,提升情绪平衡能力和主观的幸福感,保持内心的健康。

目前,英国卫生署将MBCT列为预防忧郁症复发的最佳疗愈方法。美国最新版的《心理障碍临床手册》也纳入了正念的基本理念。全球有60多个国家,包括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附属医院在内720多家医院及机构开设正念课程帮助患者及社会大众。

3. 辩证行为疗法(DBT)

DBT最初一种针对边缘人格障碍的疗法,后发现该疗法对饮食障碍和慢性抑郁有效果。它根植于正题-反题-整合的动态变化的辩证哲学基础。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力之间的紧张状态将导致治愈性的改变。DBT包含的正念技术:(1)观察、描述和参与三个行为;(2)如何观察、描述和参与:即不评判、一次只专注一件事、有效。

辩证的核心是彻底的接受改变的整合,全然的接受自己,全然的接受行为和环境的变化。全盘接受是个人不带任何成见地容纳当下“这一刻”和“这个现实世界”。换句话说,一个人既不选择现实世界某一部分予以接受,也不选择另一部分予以排斥,而是对“此时此刻的完全接受”。这意味着全盘接受不只是简单的认知态度或认知活动;它是一种整体行动。

4. 接纳与承诺疗法(ACT)

ACT认为痛苦是言语处理的结果,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言语重构了糟糕的体验。人们生活在他们的头脑中,而不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试图回避一些个体情感,想法或感受,把痛苦扩大化了。个人的经验性回避很难实现,它通常与记忆相关。人们越试图回避自己的经历,越可能导致记忆浮现。例如不要焦虑的念头恰恰提醒个体处于焦虑的状态。经验性回避使人无法在当下有效的解决问题。ACT是基于正念的疗法,它提升人们觉知和非评判性,降低了语言的控制,提升了对个人经历的接受度。ACT的首要目标就是增加心理的灵活性,对自己的经历接受性。在治疗抑郁、社交恐惧、工作压力、精神病、慢性疼痛等,一系列的文献研究证明ACT疗法有积极疗效。

基于正念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第一,主张治疗的目标是达到身心的全面健康,而不仅是消除疾病;第二,主张治疗的方式是主动的自我指导与自我疗愈,而不是被动接受式的治疗方式。西方各临床机构研究发现,正念训练可以有效缓解慢性疼痛,辅助治疗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纤维肌痛等疾病等身体疾病,而且对缓解抑郁、焦虑症状以及防止抑郁复发,提高个体的有效情绪调节能力、维持情绪稳定性、增强主观幸福感和提高生活质量等也有重要作用。最近,人们发现它对物质滥用、进食障碍和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也有积极疗效。研究表明正念训练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例如静默练习。正念训练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求个体进行规律性的练习,个体只是简单地不评判的观察此时此刻发生的一切,有时治疗师很难评估。

正念疗法:心智清晰度的四个阶段

摘自《正念疗法》(意)法布里奇奥·迪唐纳(Fabrizio Didonna)主编

佛教传统中的经典冥想文献描述了一个系统的(且可重复)过程,它包括四个阶段,通过这一过程,心智得以净化,干扰得到清除,同时心智变得越来越专注和强大。在心智至少暂时放弃上文谈到的五种障碍(五盖)之前,它不会有任何明显的变化。如果在意识流中出现任何有害或不道德的冲动,所有进展都会立即被抹杀。这不是一条禁令,而是对心智的自然品质的描述,只有当思想和意图在道德上保持健康时,心智才能达到专注的高级状态。

禅定的第一阶段伴随着强烈的身心愉悦感,它更多的是一种渗透到身体深处的幸福状态,而不是感官愉悦。这一阶段还包含心智的正常的概念功能或话语功能。个体在感到专注的同时,还保留着随意表达和指导思想的能力。

在第二阶段,话语功能停止,而专注力自然而然带来的天然的快乐持续存在。这并不是说大脑已停止运转,而是大脑的某些功能(即那些指导和维持审慎的概念思维的功能)停止了。按照佛教的逻辑,只有当语言表达和符号操纵这些干扰停止时,人才能达到以高水平的内在清晰度为特征的深层次心智水平。

在禅定的第三阶段,弥漫于前两个阶段的强烈的快乐感逐渐减弱,变成更加微妙的幸福感。

到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所有的快乐都被舍心(equanimity)取代,舍心是一种以完全客观的眼光看待现象的高度的平等心。妨碍我们看清事物的两种心智态度——趋向令人愉快的事物和逃避令人不快的事物——都被舍心克服了。此时,我们可以说,专注的心得到了净化,明亮又稳定。此外,就像在坩埚中提纯出的黄金一样,它变得具有可塑性,可以灵活地转变为许多非常规的功能模式。

附录:

正念疗法(Mindfulness),被归类在第三波认知行为疗法,正念是一种专注于当下,全然开放的自我觉察,不需要带有自我批判的心态,改以好奇心和接纳,迎接内心和脑海的每个念头,也就是强调正视当下和觉察。正念疗法是由马萨诸塞大学的荣誉教授 Jon Kabat-Zinn(译名:卡巴金),在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心理治疗方法,经由长时间的反应和文献报告,正念疗法对于精神官能症、焦虑症、思觉失调症、恐慌症、忧郁症、强迫症、重大创伤后症候群和慢性疼痛,都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作用。

《正念疗法》一书从跨文化视角梳理了正念的起源和发展,从神经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现象学的角度剖析了正念的概念,以应用为背景,介绍了多种基于正念的干预方法及其在特定环境和特定人群中的应用,并对相关领域的重要议题及基于正念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全书收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并依据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疾病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了正念对人的身心的积极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翔实,深入浅出。总共有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概念和现象学;第二部分是临床应用;第三部分是针对特定疾病的正念干预;第四部分是针对特定给环境与人群的正念干预。这本书本身也很可能成为催化剂,进一步放大人们对正念的兴趣,因为它不仅使这一学术兴趣合法化,而且也鼓励学生、年轻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思考。

正念疗法是对以正念为核心的各种心理疗法的统称,较为成熟的正念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和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正念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缓解焦虑、抑郁、强迫、冲动等情绪心理问题,在人格障碍、成瘾、饮食障碍、人际沟通、冲动控制等方面的治疗中也有大量应用。

以正念为核心的心理疗法,其疗效获得了从神经科学到临床心理方面的大量科学实证支持,相关研究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支持。不仅如此,医学研究还显示,坚持练习某些类型的正念练习在改善心血管系统问题、提升免疫力、缓解疼痛(如神经性头痛、腰痛等)等方面也有助益。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觀

《我的世界觀》(What I Believe)
(爱因斯坦 1930年,發表於《論壇和世紀》第84卷)

我們這些總有一死的人的命運多麼奇特!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只作一個短暫的逗留;目的何在,卻無從知道,儘管有時自以為對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從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首先是為那樣一些人,我們的幸福全部依賴於他們的喜悅和健康;其次是為許多我們所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命運通過同情的紐帶同我們密切結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是以別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勞動為基礎的,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份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我強烈地嚮往著儉樸的生活。並且時常發覺自己佔用了同胞的過多勞動而難以忍受。我認為階級的區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後所憑借的是以暴力為根據。我也相信,簡單淳樸的生活,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

我完全不相信人類會有那種在哲學意義上的自由。每一個人的行為不僅受著外界的強制,而且要適應內在的必然。叔本華說:「人雖然能夠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這句格言從我青年時代起就給了我真正的啟示;在我自己和別人的生活面臨困難的時候,它總是使我們得到安慰,並且是寬容的持續不斷的源泉。這種體會可以寬大為懷地減輕那種容易使人氣餒的責任感,也可以防止我們過於嚴肅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它導致一種特別給幽默以應有地位的人生觀。

要追究一個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義或目的,從客觀的觀點看來,我總覺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個人都有一些理想,這些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就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生活目的本身──我把這種倫理基礎叫做豬欄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是善、美和真。要是沒有志同道合者之間的親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貫注於客觀世界──那個在藝術和科學工作領域裡永遠達不到的對象,那麼在我看來,生活就會是空虛的。我總覺得,人們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標──財產、虛榮、奢侈的生活──都是可鄙的。

我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但我又明顯地缺乏與別人和社會直接接觸的要求,這兩者總是形成古怪的對照。我實在是一個「孤獨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屬於我的國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為接近的親人;在所有這些關係面前,我總是感覺到一定距離而且需要保持孤獨──而這種感受正與年俱增。人們會清楚地發覺,同別人的相互瞭解和協調一致是有限度的,但這不值得惋惜。無疑,這樣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會失去他的天真無邪和無憂無慮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不為別人的意見、習慣和判斷所左右,並且能夠避免那種把他的內心平衡建立在這樣一些不可靠的基礎之上的誘惑。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政體。讓每一個人都作為個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讓任何人成為被崇拜的偶像。我自己一直受到同代人的過分的讚揚和尊敬,這不是由於我自己的過錯,也不是由於我自己的功勞,而實在是一種命運的嘲弄。其原因大概在於人們有一種願望,想理解我以自己微薄的綿力,通過不斷的鬥爭所獲得的少數幾個觀念,而這種願望有很多人卻未能實現。我完全明白,一個組織要實現它的目的,就必須有一個人去思考,去指揮、並且全面擔負起責任來。但是被領導的人不應當受到強迫,他們必須能夠選擇自己的領袖。在我看來,強迫的專制制度很快就會腐化墮落。因為暴力所招引來的總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而且我相信,天才的暴君總是由無賴來繼承的,這是一條千古不易的規律。就是由於這個緣故,我總強烈地反對今天在意大利和俄國所見到的那種制度。像歐洲今天所存在的情況,已使得民主形式受到懷疑,這不能歸咎於民主原則本身,而是由於政府的不穩定和選舉制度中與個人無關的特徵。我相信美國在這方面已經找到了正確的道路。他們選出了一個任期足夠長的總統,他有充分的權力來真正履行他的職責。另一方面,在德國政治制度中,為我所看重的是它為救濟患病或貧困的人作出了可貴的廣泛的規定。在人生的豐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覺得真正可貴的,不是政治上的國家,而是有創造性的、有感情的個人,是人格;只有個人才能創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東西,而群眾本身在思想上總是遲鈍的,在感覺上也總是遲鈍的。

講到這裡,我想起了群眾生活中最壞的一種表現,那就是使我厭惡的軍事制度。一個人能夠洋洋得意的隨著軍樂隊在四列縱隊裡行進,單憑這一點就足以使我對他鄙夷不屑。他所以長了一個大腦,只是出於誤會;光是骨髓就可滿足他的全部需要了。文明的這種罪惡的淵藪,應當盡快加以消滅。任人支配的英雄主義、冷酷無情的暴行,以及在愛國主義名義下的一切可惡的胡鬧,所有這些都使我深惡痛絕!在我看來,戰爭是多麼卑鄙、下流!我寧願被千刀萬剮,也不願參與這種可憎的勾當。儘管如此,我對人類的評價還是十分高的,我相信,要是人民的健康感情沒有遭到那些通過學校和報紙而起作用的商業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蓄意敗壞,那麼戰爭這個妖魔早就該絕跡了。

我們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經驗是奧秘的經驗。它是堅守在真正藝術和真正科學發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誰要體驗不到它,誰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驚訝的感覺,誰就無異於行屍走肉,他的眼睛便是模糊不清的。就是這樣奧秘的經驗──雖然摻雜著恐懼──產生了宗教。我們認識到有某種為我們所不能洞察的東西存在,感覺到那種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們的心靈的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正是這種認識和這種情感構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這個意義上,而且也只是在這個意義上,我才是一個具有深摯的宗教感情的人。我無法想像存在這樣一個上帝,它會對自己的創造物加以賞罰,會具有我們在自己身上所體驗到的那種意志。我不能也不願去想像一個人在肉體死亡以後還會繼續活著;讓那些脆弱的靈魂,由於恐懼或者由於可笑的唯我論,去拿這種思想當寶貝吧!我自己只求滿足於生命永恆的奧秘,滿足於覺察現存世界的神奇結構,窺見它的一鱗半爪,並且以誠摯的努力去領悟在自然界中顯示出來的那個理性的一部分,倘若真能如此,即使只領悟其極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爱因斯坦:科學與宗教

《科學與宗教》(On Science and Religion)
(爱因斯坦 1940年9月,發表於《自然》期刊)

要我們對什麼是科學得出一致的理解,實際上並不困難。科學就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努力,力圖用系統的思維,把這個世界中可感知的現象盡可能徹底地聯繫起來。說得大膽點,它是這樣一種企圖:要通過構思過程,後驗(posterior)地來重建存在。但我要是問自己,宗教是什麼,我可就不能那麼容易回答了。即使我找到了一個可能在這個特殊時刻使我滿意的答案,可是我仍然相信,我決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都會使所有對這個問題作過認真考慮的人哪怕在很小程度上表示同意。

因此,我想先不去問宗教是什麼,而寧願問,一個我認為是信仰宗教的人,他的志向有哪些特徵:在我看來,一個人受了宗教感化,他就是已經盡他的最大可能從自私慾望的鐐銬中解放了出來,而全神貫注在那些因其超越個人的價值而為他所堅持的思想、感情和志向。我認為重要的在於這種超越個人的內涵的力量,在於對它超過一切的深遠意義的信念的深度,而不在於是否曾經企圖把這種內涵同神聯繫起來,因為要不然,佛陀和斯賓諾莎就不能算是宗教人物了。所以,說一個信仰宗教的人是虔誠的,意思是說,他並不懷疑那些超越個人的目的和目標的莊嚴和崇高;而這些目的和目標是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有理性基礎的。但是它們的存在同他自己的存在是同樣必然的,是同樣實實在在的。在這個意義上,宗教是人類長期的事業,它要使人類清醒地、全面地意識到這些價值和目標,並且不斷地加強和擴大它們的影響。如果人們根據這些定義來理解宗教和科學,那末它們之間就顯得不可能朦朧什麼衝突了。因為科學只能斷言「是什麼」,而不能斷言「應當是什麼」,可是在它的範圍之外,一切種類的價值判斷仍是必要的。而與此相反,宗教只涉及對人類思想和行動的評價:它不能夠有根據地談到各種事實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依照這種解釋,過去宗教同科學之間,人所共知的衝突則應當完全歸咎於對上述情況的誤解。

比如,當宗教團體堅持《聖經》上所記載的一切話都是絕對真理的時候,就引起了衝突。這意味著宗教方面對科學領域的干涉;教會反對伽利略和達爾文學說的鬥爭就是屬於這一類。另一方面,科學的代表人物也常常根據科學方法試圖對價值和目的作出根本性的判斷,這樣,他們就把自己置於同宗教對立的地位。這些衝突全都來源於可悲的錯誤。

然而,儘管宗教的和科學的領域本身彼此是界線分明的,可是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牢固的相互關係和依存性。雖然宗教可以決定目標,但它還是從最廣義的科學學到了用什麼樣的手段可以達到自己所建立起來的目標。可是科學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嚮往理解事物的人來創造。然而這種感情的源泉卻來自宗教的領域。同樣屬於這個源泉的是這樣一種信仰:相信那對於現存世界有效的規律能夠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說可以由理性來理解的。我不能設想一位真正科學家會沒有這樣深摯的信仰。這情況可以用這樣一個形象來比喻:科學沒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沒有科學就像瞎子。

雖然我在上面曾經斷言宗教同科學之間實在不可能存在什麼正當的衝突,但我還是必須在一個重要地方再一次對這個斷言作一點保留,那就是關於歷史上宗教的實際內容。這種保留必然同上帝的概念有關。在人類精神進化的幼年時期,人的幻想按照人自己的樣子創造出了各種神來,而這些神則被認為通過它們意志的作用在決定著,或者無論如何在影響著這個現象世界。人們企求借助於巫術和祈禱來改變這些神的意向,使其有利於他們自己。現在宗教教義中的上帝觀念是古老的神的概念的一種昇華。比如,人們用各種祈禱來懇求所信奉的神明的援助,以求得滿足他們的願望,這一類事實就說明了這種上帝觀念的擬人論的特徵。

肯定不會有人否認,這個認為有一個全能、公正和大慈大悲的人格化了的上帝存在的觀念,能給人以安慰、幫助和引導;因為這個觀念比較簡單,它也容易被最不開化的心靈所接受。但是另一方面,這種觀念本身有它致命的弱點,這是有史以來就被苦痛地感覺到了的。這就是說,如果這個神是全能的,那末每一件事,包括每一個人的行動,每一個人的思想,以及每一個人的感情和志向也都應當是神的作品;怎麼可能設想在這樣全能的神面前,還以為人們要對自己的行動和思想負責呢?在作出賞罰時,神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它自己作出評判。怎麼能夠把這樣的事同神所具有的仁慈和公正結合起來呢?

今天宗教領域同科學領域之間的衝突的主要來源在於人格化了的上帝這個概念。科學的目的是建立那些能決定物體和事件在時間和空間上相互關係的普遍規律。對於自然界的這些規律或者定律,要求(而不是要證明)它們具有絕對的普遍有效性。這主要是一種綱領,而對於這種綱領在原則上是可以完成的信仰,只是建立在部分成功的基礎上的。但是大概不會有誰能否認這些部分的成功,而把它們歸之於人類的自我欺騙。至於我們能夠根據這些定律很精密和很確定地預測一定範圍內的現象在時間上的變化情況,這個情況已經深深地扎根於現代人的意識之中,即使他對這些定律的內容也許還瞭解得很少。他只要考慮一下這樣的例子就行了:太陽系中行星的運動可以根據少數幾條簡單的定律,事先非常準確地計算出來。同樣,儘管精確程度有所不同,但還是可能事先算出電動機、輸電系統、或者無線電裝置的運轉方式,甚至在處理比這些還要新的事物時也是這樣。

顯然,當一個複雜現象中起作用的因子數目太大時,科學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就無能為力了。人們只要想起天氣就可知道,對於天氣,甚至要作幾天的預測也不可能。但沒有誰會懷疑,我們這裡所碰到的是這樣一個因果聯繫,它的起因成分大體上我們是知道的。這個領域裡的現象之所以在精度預測的範圍之外,是因為起作用的因素的龐雜,而不是自然界中沒有什麼秩序可言。

關於生物領域裡的規律性,我們所洞察到的還很不深刻,但至少也已足以使人感覺到它是受著確定的必然性的支配的。人們只要想一想遺傳中有規律的秩序,以及毒物(比如酒精)對生物行為的影響就可明白。這裡所缺少的仍然是對那些具有廣泛普遍性的聯繫的瞭解,而不是秩序知識的本身。

一個人愈是深刻感受到一切事件都有安排好的規律性,他就愈是堅定地深信:除了這種安排好的規律性,再沒有餘地可讓那些本性不同的原因存在。對他來說,不論是人的支配還是神的支配,都不能作為自然界事件的一個獨立原因而存在著。固然,主張有一個能干涉自然界事件的人格化的上帝這種教義,決不會被科學真正駁倒,因為這種教義總是能夠躲進科學知識尚未插足的一些領域裡去的。

但我確信:宗教代表人物的這種行為,不僅是不足取的,而且也是可悲的。因為一種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而只能在黑暗中站得住腳的教義,由於它對人類進步有著數不清的害處,必然會失去它對人類的影響。在為美德而鬥爭中,宗教導師們應當有魄力放棄那個人格化的上帝的教義,也就是放棄過去曾把那麼大的權力交給教士手裡的那個恐懼和希望的源泉。在他們的勞動中,他們應當利用那些能夠在人類自己的身上培養出來的善、真和美的力量。不錯,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任務,然而卻是一個價值無比的任務。在宗教導師們完成了上述的淨化過程以後,他們必定會高興地認識到:真正的宗教已被科學知識提高了境界,而且意義也更加深遠了。

如果要使人類盡可能從自私自利的要求、慾望和恐懼的奴役中解放出來是宗教的目標之一,那末科學推理還能夠從另一角度來幫助宗教。固然科學的目標是在發現規律,使人們能用以把各種事實聯繫起來,並且能預測這些事實,但這不是它唯一的目的。它還試圖把所發現聯繫歸結為數目盡可能少的幾個彼此獨立的概念元素。正是在這種把各種和樣東西合理地統一起來的努力中,它取得了最偉大的成就,儘管也正是這種企圖使它冒著會成為妄想的犧牲品的最大危險。但凡是曾經在這個領域裡勝利前進中有過深切經驗的人,對存在中所顯示出來的合理性,都會感到深摯的崇敬。通過理解,他從個人的願望和慾望的枷鎖裡完全解放出來,從而對體現於存在之中的理性的莊嚴抱著謙恭的態度,而這種莊嚴的理性,由於其極度的深奧,對人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是從宗教這個詞的最高意義來說,我認為這種態度就是宗教的態度。因此我以為科學不僅替宗教的衝動清洗了它的擬人論的渣滓,而且也幫助我們對生活的理解能達到宗教的精神境界。

在我看來,人類精神愈是向前進化,就愈可以肯定地說,通向真正宗教感情的道路,不是對生和死的恐懼,也不是盲目信仰,而是對理性知識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相信,一個教士如果願意公正地對待他的崇高的教育使命,他就必須成為一個導師。

爱因斯坦:宗教和科學

《宗教和科學》(Religion and Science)
(爱因斯坦 1930年11月,發表於《紐約時代雜誌》)

人類所做和所想的一切都關係到滿足迫切的需要和減輕苦痛。如果人們想要瞭解精神活動和它的發展,就要經常記住這一點。感情和願望是人類一切努力和創造背後的動力,不管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種努力和創造外表上多麼高超。那麼,引導我們到最廣義的宗教思想和宗教信仰的感情和需要究竟又是什麼呢?只要稍微考查一下就足以使我們明白,支配著宗教思想和宗教經驗生長的是各式各樣的情感。

在原始人心裡,引起宗教觀念的最主要的是恐懼——對飢餓,野獸,疾病和死亡的恐懼。因為在這一階段的人類生活中,對因果關係的理解通常還沒有很好的發展,於是人類的心裡就造出一些多少可以同他們自己相類似的虛幻的東西來,以為那些使人恐懼的事情都取決以它們的意志和行為。所以人們就企圖求得他們的恩寵,按照代代相傳的傳統,通過一些動作和祭獻,以邀寵於他們,或者是它們對人有好感。在這個意義上,我把它叫做恐懼宗教。這種宗教雖然不是由一些什麼人創造出來的,但由於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僧侶階級,它就具有很大的穩定性;僧侶階級把自己作為人民和他們所害怕的神鬼之間的中間人,並且在這基礎上建立起自己的霸權。在很多情況下,那些有別的因素而獲得地位的首領,統治者或者特權階級,為了鞏固他們的世俗權力,就把這種權利同僧侶的職司結合起來;或者是政治上的統治者同僧侶階級為了他們各自的利益而合作起來去進行共同的事業。

社會衝動是形成宗教的另一個源泉。父親,母親和範圍更大的人類集體的領袖都不免要死和犯錯誤。求得引導,慈愛和扶助的願望形成了社會的或者道德的上帝概念。就是這個上帝,他保護人,支配人,獎勵人和懲罰人;上帝按照信仰者的眼光所及的範圍來愛護和撫育部族的生命,或者是人類的生命,或者甚至是生命本身;他是人在悲痛和願望不能滿足時的安慰者;他又是死者靈魂的保護者。這就是社會的或者道德的上帝概念。

猶太民族的經典美妙地說明了從恐懼到道德宗教的發展,這種發展在《新約全書》裡還繼續著。一切文明人,特別是東方人的宗教,主要都是道德宗教。從恐懼宗教發展到道德宗教,實在是民族生活的一大進步。但是我們必須防止這樣一種偏見,以為原始宗教完全是以恐懼為基礎,而文明人的宗教則純粹以道德為基礎。實際上,一切宗教都是這兩種類型不同程度的混合,其區別在於: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道德性的宗教也就愈佔優勢。

所有這些類型的宗教所共有的,是它們的上帝概念的擬人化的特徵。一般地說,只有具有非凡天才的個人和具有特別高尚品格的集體,才能大大超出這個水平。但是屬於所有這些人的還有第三個宗教經驗的階段,儘管它的純粹形式是難以找到的;我把它叫做「宇宙宗教感情」。要向完全沒有這種感情的人闡明它是什麼,那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因為沒有什麼擬人化的上帝概念同它相對應。】

人們感覺到人的願望和目的都屬徒然,而感覺到自然界裡和思維世界裡卻顯示出崇高莊嚴和不可思議的次序。個人的生活給他的感受好想監獄一樣,他要求把宇宙作為單一的有意義的整體來體驗。宇宙宗教感情的開端早已出現在早期的歷史發展階段中,比如大衛的許多《詩篇》中,以及在某些猶太教的先知那裡。佛教所包含的這種成分還要強烈的多,這特別可以從叔本華的絕妙著作中讀到。

一切時代的宗教天才之所以超凡出眾,就在於他們具有這種宗教情感,這種宗教情感不知道什麼教條,也不知道照人的形象而想像成的上帝;因而也不可能有哪個教會會拿它來作為中心教義的基礎。因此,恰恰在每個時代的異端者中間,我們倒可以找到那些洋溢著這種最高宗教感情的人,他們在很多場合被他們的同時代人看作是無神論者,有時也被看作是聖人。用這樣的眼光來看,像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阿普西的方濟各(Francis of Assisi)和斯賓若沙(Spinoza)這些人彼此都極為近似。

如果宇宙宗教感情不能提出什麼關於上帝的明確觀念,也不能提出什麼神學來,那麼它又怎麼能夠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呢?照我的看法,在能夠接受這種感情的人中間,把這種感情激發起來,並且使它保持蓬勃的生氣,這正是藝術和科學的最重要的功能。

由此我們得到了一個同通常很不相同的關於科學同宗教關係的概念。當人們從歷史上來看著問題時,他們總是傾向於認為科學同宗教是勢不兩立的對立物,其理由是非常明顯的。凡是徹底深信因果律的普遍作用的人,對那種由神來干預事件進程的觀念,是片刻也不能容忍的——當然要假定他是真正嚴肅的接受因果假說的。他用不著恐懼的宗教,也用不著社會的或者道德的宗教。一個有賞有罰的上帝,是他所不能想像的,理由很簡單:一個人的行為總是受外部的必然性決定的,因此在上帝眼裡,就不能要他負什麼責任,正像一個無生命的物體不能對它的行為負責一樣,有人因此責備科學損害道德,但是這種責備是很不公正的。一個人的倫理行為應當有效地建立在同情心,教育,以及社會聯繫和社會需要上;而宗教基礎則是沒有必要的。【如果一個人因為害怕死後受罰,和希望死後得賞,才來約束自己,那實在是太糟糕了。

由此不難看出,為什麼教會總是同科學鬥爭,並且迫害熱忱從事科學的人。另一方面,我認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學研究的最強有力,最高尚的動機。只有那些做了巨大努力,尤其是表現出熱忱獻身(要是沒有這種熱忱,就不能在理論科學的開闢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人,才會理解這樣一種感情的力量。唯有這種力量,才能从事那種確實是遠離現實生活的科学工作。

為了整理出天體力學的原理,開普勒和牛頓花費了多年的寂寞勞動,他們對宇宙合理性(而它只不過是那個顯示在這个世界上的理性的一點點微弱反映)的信念,該是多麼真摯,他們要瞭解它的願望,又該是多麼熱切!那些只從现实角度看科學研究的人,對於下面這樣一些人的精神狀態,容易得出完全錯誤的看法:這些人受著一個懷疑的世界包圍,但卻為分散在全世界,和各個世紀的志同道合的人指出了道路。只有獻身於同樣目的的人,才能體會到,究竟是什麼在鼓舞著這些人,並且給他們以力量,使他們不顧無盡的挫折,而堅定不移的忠誠於他們的志向。給人以這種力量的,就是宇宙宗教感情。有一位當代的人說的不錯,他說,在我們這個唯物論的時代,只有嚴肅的科學工作者才是深信宗教的人。

做個內心光明的人

图文均来自网络

光由心造,命由己造。

心是身上的燈,心若光明,世界就光明。心若昏暗,世界就昏暗。心中有光,自予光芒。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心態若改變,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

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我們所追求的幸福,並不完全依赖於外在因素,而是以我們對外界的態度為轉移。

一切的和諧、平衡、健康,成功與幸福,都是由樂觀向上的心态產生的。

佛陀说:「成为自己的光!」,「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人之境遇起始於心的状态。

《老子》中说:「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事物都有陰陽和正反两面。客观的看待事物的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是很重要的。

人腦是很神奇的,積極的心態,會讓你第一時間注意到好的一面,以平衡坏的一面带来的精神压力和负面影响力。你不会再陷入负面情绪而造成一连串的恶性循环。

而心態決定了你投入生活的精神狀態,以不同的精神狀態對待生活,會產生非常不同的生活現實。

秀才的故事

一位秀才進京趕考,在考試前幾天他做了三個夢。
第一個夢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
第二個夢夢到自己下雨天戴了鬥笠還打傘。
第三個夢則是夢到自己跟心愛的姑娘背靠背躺在一起。

秀才找算命的解答,算命的一聽說「你還是回家吧。牆上種白菜那是白費勁,戴著鬥笠打雨傘是多此一舉,跟姑娘背靠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收拾包袱準備回家。住店老闆聽說後,對秀才說「我也會解夢。
我覺得你這次一定能成功,你想,牆上種白菜,說明你要高中;戴鬥笠打傘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背靠背躺著不正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要到了嗎?」

秀才一聽,覺得有道理。他精神百倍的參加考試,果然高中。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说:「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句話大抵是对其一生最準確的總結。一顆充盈而光明的心,足以照亮來路。

王陽明一日與友人同游,友人指著岩中花樹問:「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哪怕洪水滔天,我心安然,哪裡都是桃花源;
哪怕暗夜無邊,我心光明,哪裡都是雲水間。

做個內心光明的人

心裡的光,不是神偷偷賜下的禮物,而是一種智慧的修煉,一種本真的保持。

好心態是一種智慧,就像《菜根譚》中說的「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心和氣平者,百福自集。」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我們無法控制和改變自己的遭遇时,一個聰明人卻可以通過轉變自己的心態,達到改變生活的目的。保持內心阳光是一种需要长久修炼的高等智能。

內心之光是柔和的,是對自己思想和情緒的控制。用微笑代替生氣,用行动代替抱怨,需要很深的理解。

木心在文革期间,曾被多次下狱,被关在地下室里,受过许多冤屈,但他却偷偷写下了65多万字的地下室笔记,里面全是哲学、美学、和乐谱,没有一句话的控诉,他甚至在纸上画钢琴琴键,在纸上弹,还写了不少简谱。他回忆说:“白天我是奴隶,晚上我是王子”,“美学就是我的流亡。”

生活就像一席毯子,不僅有蝨子,還有褶子。不要只看到自己正在經歷的波折,你正在經歷的,可能是別人已經或將要經歷的磨练。

王陽明的一生也並不順遂,25歲時,參加會試落選;34歲時,觸怒劉瑾,杖責入獄,被貶蛮荒之地的龍場;44歲時,又入賊寇四起之地。

任憑雨注,總有天晴。王阳明一生經歷過无数風浪,奔波流離,他没有抱怨生活,也没有苛責自己,反而练就了一盞心燈,此心从此光明异常。

成熟後的豁達

一個內心光明的人,是溫暖平静的。是對他人的寬容。寬容不是窩囊,而是成熟後的豁達。退讓一步不是愚昧,而是遇事後的远见達觀。

儒家有忠恕二字,原諒別人其实也是放过自己。事事斤斤計較,專挑別人的短處看,別人不痛快,自己也不痛快,两败俱伤。

正德十四年,王陽明擒獲寧王后,招致群奸嫉恨。張忠、許泰率領的京邊官軍進駐南昌後,對王陽明進行百般漫罵,故意尋釁鬧事,但王陽明毫不為所動。

他說:「忿怒之類的偏頗情緒,人心之中怎麼會沒有呢?只是不應當有而已。平常人在動怒時,控制不住感情,便會怒得過了度,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本體了。」

純真的人

一個內心光明的人,一定是個純真的人。內心的光是乾淨的,是對得失的坦然。

風力掀天浪打頭,只須一笑不須愁。世事紛亂,本心不变。

王陽明對名利並不看重,他曾說,人為了生存,難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東西,諸如金錢、名利、地位等等。

不過,追求這些身外之物,要在「良知」的指導下進行,倘若為此失去了本心與良知,就如同大壩上豁開了一道口子,容易釀成大患。

王阳明身在名利场中,却不为名利所困,收放自如。心里容得下萬物,却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纏於物,纯真自在。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路西法效应

文章来自网络

《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是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2007 年出版的作品。

路西法是圣经中堕落的天使。在古希臘神話中,路西法名為晨曦之星福斯福洛斯,即晨星,是黎明前除了月亮之外,在天空中最亮的星体。根據《失樂園》,路西法在未墮落前,由於過度驕傲,而忘記祂是一個天使,意圖等同與神。率領天界三分之一的天使叛變,路西法極端驕傲和自信,认为祂可以取代上帝。不過,路西法和祂的軍隊都失敗了,因而被放逐,失去了所擁有的榮耀,被逐出天堂,直接墮入地狱。路西法在地獄里成為了魔王撒但,而追隨祂的墮落天使們則成為惡魔。

所谓路西法效应,是指一些平凡人或社会团体,在特定情形下,人格、思维和行为方式会忽然堕落,将人性中最邪恶一面释放出来,集体作出有违道德的行为,甚至反人类的罪行。

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引发了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以往对于人性的天真看法。实验中,通过专门测试,挑选了征募来的受试者,即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这些人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接着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中。

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极为残暴不仁的狱卒和身心饱受虐待而崩溃的犯人,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终止。

2007年,津巴多教授首度撰书详述其事,并结合从该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三十多年来发现的社会现象,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彻解释“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为什么优秀的美国女兵会对伊拉克战俘做出虐囚的性游戏?为什么护士明知医生处方超剂量,却仍遵从指示开药?为什么上司只是暗示和默许,属下就惟命是从,甚至变本加厉?

在日常生活中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下,我们是否会像天使路西法一样,不知不觉的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之事,从而堕落成魔鬼撒旦。善恶的界限在哪里,人性的脆弱超乎你的想象!

为何平凡人会出现这种心理异常剧烈的转变,从而作出恶行?菲利浦教授认为成因如下:

1.盲目服从权威与纪律,使人渐渐的放弃独立意识,失去自我决断力,从而不经批判的接受上司或权威人士的不人道命令。例:红色高棉大屠杀,军人盲目服从独裁政权命令,血腥屠杀异见人士。

2.被下令去集体作恶,分散与推诿个人的责任。例:二战时日军占领区认可的抢劫和大屠杀。

3.将其他人或个体去人性化,减低对其作恶的罪疚感。例:纳粹德国在政治宣传中将犹太人比喻为“老鼠、寄生虫”;卢旺达大屠杀时,胡图族人称图西族人为“蟑螂”。

4.将自己去识别化。透过匿名、变装或使其他人无法见到自己的相貌等方式,避免为自己的恶行承担责任。例:三K党戴头套匿藏身份,屠杀黑人。

5.群体情绪化,互相加强彼此共同作恶的认同感,不再容易接受外来的意见,在有意无意中跨越自己的道德底线。例:斯大林命令内务部及红军,集体执行批斗异见份子,将其视为敌人,进行的杀人大清洗。

Page 1 of 4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