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果欽哲法王:
美的事物本身,並不具備利益心的特質,
醜的事物,也沒有任何傷害心的天生力量。
美與醜,只是心的投射,
外在物體本身,並沒有能力使我們產生快樂或痛苦。
頂果欽哲法王:
美的事物本身,並不具備利益心的特質,
醜的事物,也沒有任何傷害心的天生力量。
美與醜,只是心的投射,
外在物體本身,並沒有能力使我們產生快樂或痛苦。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因為你不知道,
誰會藉著你的光,
走出了黑暗。
請保持心中的善良,
因為你不知道,
誰會藉著你的善良,
走出了絕望。
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
因為你不知道,
誰會藉著你的信仰,
走出了迷茫。
請相信自己的力量,
因為你不知道,
誰會因為相信你,
開始相信了自己。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活成一束光,
綻放著所有的美好!
你所經歷的悲歡離合,
並非修行,只是經歷而已。
如果在悲歡離合間中,
體認到無常、緣起、因果,
那才是修行。
如果你善待他人而期待有所回報,
或希望人們仰慕你是一個菩薩,
這就是一個錯誤。
這種態度與菩薩的真正發心之間有天壤之別。
你不但不應該期待任何回報,
當人們忘恩負義時,
你也不應該感到絲毫的困擾。
摘自《活法》稻盛和夫
当有人问:
“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时”,
我毫不犹豫地、毫不夸耀地回答:
“是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
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
魔王摩羅問佛陀:
如果一個人重複念誦我的名號,不會為他們帶來利益或傷害,
但如果他們念誦文殊師利的名號,
即使只念誦一次,就能夠紓解他們的痛苦。為什麼?」
佛陀回答:
「那種力量來自文殊師利等偉大菩薩所生起的慈悲。」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
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
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
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
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
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
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
这便是人生哲学。
——杨绛 《百岁感言》
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
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
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
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
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娱乐。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杨绛 《将饮茶》
郭德纲:
为人做事不能亏心,
你亏心,你关着门在屋里,你觉得没事,
天地有眼,老天爷不饶你。
没有一个坏人没有得到报应,
没有一个好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
善恶到头终有报应,
其实就是那几句话:
善恶终有报
人间有轮回
不信抬头看
老天放过谁!
摘自《100岁感言》杨绛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稻盛和夫:享受獨處.傾聽內心
當你的社交,已經不能帶給你快樂和能量,反而,是在消耗你的精力時,你就應該知道,你該捨棄了。
否則往後的日子,只會越活越累。
那些毫無意義的飯局聚會和活動等,能不去就別去了。
人活到一定年紀就應該明白,不是你認識的人越多日子就過得越是順遂。
相反,你把太多人請進你的生命裡,反而會讓自己的人生顯得擁擠。
把心和時間空出來吧。靜靜地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當你獨處時,你離自己很近,更容易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
稻盛和夫:
不要期望人人都理解你,
你做的再好也不一定人人都喜欢,
你做的再多也不一定人人都说好,
一样的嘴,不一样的说法,
一样的眼睛,不一样的看法,
一样的心,不一样的想法。
永远不要跟别人解释自己,
懂得你的人不必解释,
不懂你的人何必解释,
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评价,
更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
做人不需人人解释,只求自己问心无愧,
活在当下,做好自己,
无惧他人,沉默是金。
摘自《蓮師心要建言》
莫將任何有情眾生視為敵人,
這麼做只是你自心的迷妄困惑罷了。
文章来自网络
稻盛和夫:修心
人活著,最重要的是修心,只有心修好了一切才會好。
真正的修心,不是逃離,不是躲避,而是坦然的面對人生的一切苦難。全然的接受所遇到的一切好與壞,不抱怨,不埋怨,不悔恨。
只有當你嚐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經歷了世間的人情冷暖,你才能真正的領悟到一些道理,才能做到真正的修心“心如止水”。
修心,是一種歷練,是一種成長,是一種自我完善,是心的歷練!
bilibili视频:
youtube视频:
龍樹菩薩
萬法為緣起,
猶如水中月,
非真亦非假,
悟此一切者,
不為見所欺。
摘自《空行法教》蓮花生大士
蓮師云:
你無法了解別人,除非你已證得般若,所以不要批評別人。
一般而言,所有眾生的本性皆是任運圓滿的佛,眾生皆具佛性。
所以不要檢驗別人的過錯或迷妄。
不要檢驗別人的可能限度,而是檢視自己能改變多少。
不要檢驗別人的缺點,而是檢視自身的缺點。
杨绛: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人的磁场很重要,
你感恩,就顺利;
你付出,就得到;
你有爱心,就有人爱你;
一切美好,皆源于一颗善良感恩的心。
文字来自网络
稻盛和夫先生说:
大多数人对吃苦的含义,可能理解的太肤浅。
穷,并不是吃苦。
穷就是穷,吃苦不是忍受贫穷的能力。
吃苦的本质,是长时间为了某个目标而聚焦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放弃娱乐生活,放弃无效社交,放弃无意义的消费,以及在过程中不被理解的孤独。它本质是种自控力、自制力,坚持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靠自己成功的富人,往往能比穷人更能吃苦耐劳,否则他不可能白手起家。你会看到他富有之后,还是比普通人勤奋,比普通人能忍受孤独,还更有理想。 这才是“吃苦”。
文字来自网络
她是最贤的妻,她是最才的女,她是最好的朋友,她是最慈的母亲……她不仅扮演好了生活给她的所有角色,而且,还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她是当之无愧的“女神”,是最值得当代女性学习的典范。因为她的存在,我们对“女神”的认知才不至于那么的浅薄。
她就是杨绛,一位有着旷世才情的传奇女性。
作家黎戈评论说:“杨绛让我看到了‘过去的品质’,这是一种哑光却不暗哑,低调却不哽咽,醇香却不刺鼻的品质,它像北极光:明亮、坚韧、耐寒,在人格的高纬度闪闪发光。”
看她的书,能让我们对生活生出信心来,无论外界发生什么,希望我们也可以像她一样选择淡然、坚韧地去面对。
01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得到金钱,拥有金钱未必拥有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愿以偿。
02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
03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04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05
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
06
我们无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07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08
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
09
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
10
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娱乐。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11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12
世态人情,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13
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光点儿的大小。
14
世间也有隐身衣,只是世人非但不以为宝,还唯恐穿在身上。因为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
15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16
有修养的人,能喜怒不形于色。但不形于色,未必喜怒不影响他的判断选择。要等感情得到了相当的满足或发泄,平静下来,智力才不受感情的驱使。
17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18
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算命的把“命造”比作船,把“运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命造”里,还有“命主”呢?如果船要搁浅或倾覆的时候,船里还有个“我”在做主,也可说是这人的个性做主。这就是所谓个性决定命运了。
19
西方人说,任由七大罪恶:骄傲,贪婪,淫邪,愤怒,贪食,嫉妒,懒惰。这七种罪恶,也包含了佛家所谓贪,嗔,痴。这种种罪恶,都植根于人的血肉之躯。
20
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鼓动并督促为人行事都遵守上述道德标准的道德心。“食色性也”是人的本性,属于肉;灵性良心也是人的本性,属于灵;这两重本性是矛盾的,不相容的;灵与肉是不和谐的。
21
人情好逸恶劳,斗来斗去,疲倦了,就想歇歇了。
22
人有两部分,看得见的身体和看不见的灵魂。灵魂的美恶,不体现在肉体上。
23
我热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不与谁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双手炙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24
孔子常常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我还要进一步说,患不自知也。
25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26
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
27
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28
爱情是不由自主的,得来容易就看得容易,没得到的,或者得不到的,才觉得稀罕珍贵。
29
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但这又谈何容易呢!
30
我只怕人不如书好对付。他们会看不起你,欺负你,或者就嫉妒你,或者又欺负又嫉妒。
龍樹菩薩: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
—《大智度論》
你还不知道吗?是你发出的光点亮了这个世界。
——鲁米
文字来自网络
鲁米|看见
我看见你的冷漠,
却想去温暖这个冷漠。
我看到
其实我还没接纳你的冷漠。
我看见你的痛苦,
却想去结束这个痛苦。
我看到
其实我并没有陪伴你的痛苦。
我看见你的自私,
却去评判你的自私。
我看到
其实真正涌动的是我的自私。
我看见你的愤怒,
却想躲开你的愤怒。
我看到
其实我没有允许你可以愤怒。
我看见你的焦虑,
却去担心你的焦虑。
我看到
其实我已开始陷入焦虑。
我看见你的无力,
却不知道要伸哪只手来抱你。
我看到
其实当下我也无力。
(鲁米:全名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是伊斯兰苏菲派诗人,来自东罗马帝国。)
文字来自网络
🌻王阳明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王阳明:“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
🌻王阳明:“忿怒之类的偏颇情绪,人心之中怎么会没有呢?只是不应当有而已。平常人在动怒时,控制不住感情,便会怒得过了度,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本体了。”
🌻王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
《传习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日,阳明游南镇,他的学生指着岩中花树问他:“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你心里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
🌻王阳明曾说:“见满街都是圣人。”一个人内心光明,那他看到的一切自然是美好的。
🌻王阳明:“人需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在庐陵做知县时,总是勤于政事,大小政务躬亲处理,毫不马虎。
一位学生问他:“先生,您不累吗?”
王阳明这样回答:“做事没有得失心,就不会觉得累。”
🌻王阳明: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王阳明:“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
王阳明曾经有个朋友,脾气不好,修养极差。王阳明耐心的开导他,他连连说知道错了。
但是第二次见面的时候,还是没控制住情绪,发完牢骚后,朋友很不好意思的跟王阳明道歉。
王阳明却说:你第一次来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情绪差,现在却知道跟我道歉了,这就是进步。
王阳明就这样一点点把朋友的坏脾气矫正过来了。
不求一蹴而就,不要急于求成,一点点改变,终能成功。
🌻王阳明有句话: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王阳明说,诚意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意为:喜欢善如喜欢美色,厌恶恶如厌恶恶臭一样!
🌻王阳明:“今人病痛,大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悌,为臣而傲必不能忠。”
🌻王阳明:“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从恶之魁。”
🌻王阳明说:“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王阳明:“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着力处,亦便是用力处。”
🌻王阳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36. 我同意惠特曼的意见:人体好就好在是肉。不必让肉体升华。所谓灵,是指思想,思想不必被肉体拖住。让思想归思想,肉体归肉体,这样生命才富丽。
37. 现代作家,自己应该又是伯乐,又是千里马。伯乐是意识,潜意识是千里马。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应是潜意识特别旺盛、丰富,而意识又特别高超、精密,他是伯乐骑在千里马上。
38. 文学是脑的艺术,无声无色,和感官没有关系,却感动你,魔术性最大就是文学,你感动了——就是几个字呀!
39. 世界本来是庸人制造的世界。新小说派,失落的一代,迷茫的一代,说穿了,是“智者的自忧”,夸大了世界的荒谬。世界上是健康的人多,还是病人多?在他们的作品里,全是病房、病人。
40. 爱情,是性为基点,化出种种非性的幻想和神话——归结还是性。都说性征是性器,其实第一性器是脸。真不好意思,人类每天顶着性征走来走去。毛发、皮肤等等,都是性征。可见造物主用意之淫。
41. 幸也罢,不幸也罢,创作也罢,不创作也罢,只要通文学,不失为一成功。清通之后,可以说万事万物——艺术家圆通之后,非常通。
42. 歌德是伟人,四平八稳的——伟人是庸人的最高体现。而拜伦是英雄,英雄必有一面特别超凡,始终不太平的。英雄,其实是捣蛋鬼,皮大王,捣的蛋越大,扯的皮越韧,愈发光辉灿烂。
43. 什么是艺术家?要把天才用到生活上而不配,去用在艺术上者,就是艺术家。
44. 福楼拜一定嫉妒巴尔扎克,一如芬奇嫉妒米开朗琪罗。
45. 我看鲁迅杂文,痛快;你们看,快而不痛;到下一代,不痛不快——而今灯塔在动,高度不高,其间不过一百年。
46. 我读书的秘诀是:看书中的那个人,不要看他的主义,不要找对自己胃口的东西,要找味道。
47. 艺术家、诗人的悲哀痛苦,分上下两个层次,一个是思想的心灵的层次,对宇宙、世界、人类、人性的绝望,另一个是现实的感觉的层次,是对社会、人际、遭遇的绝望。
48. 最高一层天才,是早熟而晚成的——不早熟,不是天才,但天才一定要晚成才好。有的晚而不成。
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我不再为别人对我的看法而担忧。
此后,我真的能自由地去做我认为对自己最好的事。
只有在我们不需要外来的赞许时,才会变得自由。
—— 罗伊·马丁纳
1. 人是可以貌相的。
2. 知识学问是伪装的,品性伪装不了的。
3. 爱情显得好时,不是爱情,是智慧和道德。
4. 莎士比亚对他的时代,毫不关心,他最杰出的几部作品,都不写他的当代。
5. 托尔斯泰的《复活》,笔力很重,转弯抹角的大结构,非常讲究,有点像魏碑。
6. 中国近代文学:琳琅满目,一篇荒凉。
7.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主要和重要的文人都未受累。明朝文字狱才叫厉害,让文人不敢写,故晚明尽出小品。
8. 大艺术家都有深厚的自我背景。
9. 天才幼年只有信心,没有计划。天才第一特征乃是信心,信心就是快乐。
10. 说到底,还是贵族出身有骨气。小市民一得势,如狼似虎,一倒霉,猫狗不如。
11. 哈代行文迟缓、悠长、温和,沉得住气,伟大在平淡,不用大动作。(托马斯·哈代(1840-1928),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诗人。)
12. 一个艺术家,人生看透了,人生成熟了,还有什么为人生,为艺术,都是人生,都是艺术。
13. 生活要保持最低程度的潇洒,不要像王尔德那样弄到老脸丢尽,客死旅馆。
14. 福楼拜教导莫泊桑:“你所表达的,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一定要找到它,别用戏法来蒙混,逃避困难只会更困难。”我理解是,这个词要,既准确,又美妙。
15. 说尼采是哲学家,太简单了。我以为他是:一个艺术家在竭力思想。
16. 一个思想过度的人,行动非常软弱。
17. “那个才气超过你十倍的人,你要知道,他的功力超过你一百倍。”刚才来讲课路上,我想到这么一句。自己耕耘,自己收获,自己培养自己,自己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18. 文字推广不能靠立法。文字只有靠天才特高的文学家,他们为自己而使用文字,一经使用,文字生机勃勃,传诵四方。
19. 意识流不是正路。明白、清新,这才是大路。
20. 普希金关心时事,但一到艺术,就十分纯粹。
21. 写长篇,要靠强大的人格力量,需要极深厚的功底。鲁迅的诗和哲学底子不够,写不成长篇。
22. 二十世纪实在是个平民的恶俗世纪。
23. 许多人说话不诚恳,尼采诚恳。
24. 可当众朗诵的诗,是粗胚。
25. 文字不是读给人听的,是给人看的。诗人的加冕之夜是寂静的。
26.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是没有眼睛的,群众还没有记忆。
27. 什么是你的局限性:神,智,器,识。
28. 弥尔顿说:“每一行都要表现自己的性格。”
29. 世界上的书可分两大类,一类宜深读,一类宜浅读。宜浅读的书如果深读,那就已给它陷住了,控制了。尼采的书宜深读,你浅读,骄傲,自大狂,深读,读出一个自己来。罗兰的书宜浅读,你若深读,既迷失在伟大的空想中。《道德经》,宜深读;《离骚》,宜浅读。《道德经》若浅读,就会讲谋略,老奸巨猾,深读,会炼成思想上的内家功夫;《离骚》若深读,就爱国、殉情、殉国,浅读,则唯美,好得很。
30. 佛教吸引中国最有学问的人去研究,说明佛经的文学性、哲理性之丰富。近者如章太炎、鲁迅,都涉入。章的学说,就是以佛经与老庄哲学的融合。研究佛经,是东方智者和知识分子的一个底。今天的中国学者就缺这个“底”。
31. 嵇康的诗,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唯一阳刚的诗。中国的文学,是月亮的文学,李白、东坡、辛弃疾、陆游的所谓豪放,都是做出来的,是外露的架子,嵇康的阳刚是内在的、天生的。汉赋,华丽的体裁,现在没用了。豪放如唐诗,现在也用不上了。凄清委婉的宋词,太伤情,小家气的,现在也不必了。要从中国古典文学汲取营养,借力借光,我认为尚有三个方面:诸子经典的诡辩和雄辩,今天可用。史家述事的笔力和气量,今天可用。诗经、乐府、陶诗的遣词造句,今天可用!
32. 宋玉是屈原的学生,为老师写过赋。杜甫年幼时,不敢自比屈原、宋玉,只是个景仰者,到了他写这首诗时,无疑是大诗人了,决不在宋玉之下,但杜甫还是称宋玉为师。
33. 李商隐是唐代唯一直通现代的诗人。唯美主义,神秘主义。偶尔硬起来,评古人,非常刻毒凶恶。
34. 有人评“李后主乱头粗服皆好”,似乎中肯,我以为不对:几时乱了头、粗了服?自然界从来没有“乱头粗服”的花,李后主是“天生丽质”,和别人一比,别人或平民气,或贵族气,他是帝王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的名句,很正经。但写起词来,和女人一样善感——词人一写词,都像女人一样。
35. 抱着原谅的心情去看这些诗(日本古典文学),很轻,很薄,半透明,纸的木的竹的。日本味。非唐非宋,也非近代中国的白话诗。平静,恬淡。我是日本文艺的知音,知音,但不知心——他们没有多大的心。日本对中国文化是一种误解。但这一误解,误解出自己的风格,误解得好。
一个人的精神层次越高,心理越健康。
心理越是健康的人,越通透阔达,柔和从容。
越不屑于勾心斗角,蝇营狗苟。故而没有心机。
—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