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世上的肉身菩薩

南懷瑾:

什麼道理呢?得道的人,自然有一股道相,那個道相不是在這個形象上見的。譬如我經常告訴年輕的朋友們,當年在大陸的時候,看見過幾位有成就的老師,有成就的和尚。有個師父,人家都曉得他是肉身菩薩,有人叫他肉身羅漢;那個樣子難看到極點,兩個眼睛比銅鈴還要大,露光的,他還戴起近視眼鏡,怪裡怪氣;鼻子有大蒜那麼大,兩個大眼睛,配了個大蒜鼻,嘴吧快彎到耳朵邊了,牙齒細得像玉米,小小的。

反正啊,五官分析起來一無是處,可是長在他臉上,愈看愈可愛,愈看愈莊嚴。走路搖搖擺擺的,但是覺得很莊嚴。他的衣服幾十年也不換洗,一身都是蝨子,癢起來就那麼抓,有徒弟看到蝨子爬出來了,他還說不可以殺生,就是這麼一個怪人。

還有一個和尚,幾十年不洗澡不洗臉,不洗腳的,他睡覺的地方有一個帳子,大概也幾十年沒有洗了,連眼洞都沒有了,只有灰塵。他睡覺也在裡頭,打坐也在裡頭。有一天我要離開了,向他告辭,他正在帳子里打坐。他說:我也懶得出來送你,你過來我有話給你說。這下要我的命!非要把頭伸進他帳子里去不可,我也是個有潔癖愛乾淨的人,可是師父之命,只好硬著頭皮把頭伸進去。結果發現這個帳子里清香,是什麼花香,也講不出來,一股清香,頭伸進去就不想出來了,心裡有個感受,有道的人確實不同。

另外我當年在西藏看到一個活佛喇嘛,他喜歡喝我們中國茶,漢人賣到邊疆的茶,都是最粗的茶,加上牛油、酥油叫做酥油茶,一半油一半茶,喝慣了的很好喝,你們沒有喝慣的,一定第一口就吐掉了。他只有一個鉢盂,吃飯喝茶都是這一個,招待客人也是這一個,幾十年也不洗,奇髒無比。有時候我們去看他,因為他有神通,他覺得與你有緣,看得起你,他就把自己喝的那個茶盂,給你喝一口。

有些人是怕髒,有些人是恭敬,不敢喝。你怕髒也好,恭敬也好,他都知道。你恭敬的,叫你勉強喝一口,據說喝了這一口,消滅了好多的罪業。有些人怕髒,他就罵了,你的嘴也是肉做的,我的嘴也是肉做的,你為什麼不用我這個碗啊?這一類的人,仔細一看他,非常莊嚴,那個莊嚴不在鼻子上,不在眼睛上,五官上看不出來,他有一股道氣,也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真正成佛的人,不應該以具足色身見;在他的身體上找他的道,那是找不到的。當然,一個得了道的人,氣質一定起了變化,肉身一定也起了變化,自有道氣,色相莊嚴。但是「即非具足色身」,你不要著相,這個肉體的身還是有生滅的,「是名具足色身」,所以叫做具足色身。這個具足色身,要注意,就是肉體之身。

黄念祖:志堅如鋼氣如綿,不間不雜自成片。

《心聲錄》
黃念祖居士著

六、蓮宗妙諦 ─ 淨語三則
以一九八八年於北京居士林念佛七道場錄音為基礎

(二)深妙禪偈
有大福德始念佛 發菩提心修十善
佛說無上深妙禪 淺人當作淺法看
四儀莊嚴三業淨 堅守重戒勿少犯
打破人我是非關 放下生平閒知見
談玄說妙不相干 三字真傳老實念
只此即是長夜燈 苦海慈航斬魔劍
要拔多劫生死根 直拼此身作獃漢
五宗八教一句收 切莫念外覓方便
過緩過急同是病 強想一心心愈亂
志堅如鋼氣如綿 不間不雜自成片
因心果佛互感應 根身器界潛轉換
煩惱未伏念不一 習氣不除佛不現
千萬句如一句時 何愁不見彌陀面
此事非易亦非難 三昧全憑信行願

「志堅如鋼氣如綿,不間不雜自成片。」誓願應堅定,如鋼似鐵,彌陀因地中發願說:

「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這就是給我們示範的「志堅如鋼」。志要鋼,而心欲虛。若固執己見,則成為剛強難化之人,禍莫大焉。

《大乘無量壽經》中,極樂國人「身心柔軟」。「氣如綿」正表柔軟。心意柔和,自然易受教化。

在念佛時,不要間斷與散亂,「不間不雜」自然容易念佛成片。若達一心不亂,則得念佛寶王三昧。

黃念祖:介紹高峰禪師02

莖草集(二)黃念祖居士
漫談篇四(1991年北京蓮舍開示)

(編按:1991年9月中旬,恩師在北京對我們自美國來訪的弟子做了數日的開示,此篇是根據恩師當時開示的錄音所整理的。)

介紹高峰禪師02

蓮池大師就得高峰的力,所以蓮池大師後頭得法以後,就印了他的語錄,並且說︰「可惜啊,大藏裏頭沒有。」這麼大一個禪師,編藏經的人把他給漏了,所以夏老師就囑咐我說:「後世你們要印藏經的時候,一定把他收進來。」所以淨空法師不是印《藏經》嗎,我就說提醒他一定要把他收進來。後來大概已經入了,《高峰語錄》,現在也有單行本,這個很殊勝。

高峰這苦行的事情,他是整天不睡覺的,站著修的,只有在吃飯的時候坐一坐,上蒲團,其餘時候都在行跟站著之中修。為了怕昏沉,他就跑到山崖的邊上去站著。你要摔下去就是死,你還打盹不打盹?你看已經兩次開悟了還這麼用功。

那麼有一天還是打盹掉下去了,半空中有一個人托住他,把他托上來了,他就問:「您是哪位啊?」「我韋陀。」他心想噢這韋陀都在護我的法,看來我是不錯。韋陀就說:「你啊,動了我慢的念,五百劫不護你的法。」他的一念,韋陀就知道了,「你在我慢」。韋陀護衛法,就覺得他自高自大。「啊這壞了!」大懺悔,「怎麼起這我慢的心哪,自己滿足。」接著修吧,經常就還是站著,有一天又掉下去了,又有一個人把他接起來了,把他托上來了。他問:「你是誰啊?」「韋陀。」「唉呀,菩薩你不是說五百劫不護我的法了嗎?」「你真實懺悔就超過五百劫嘛,五百劫就已經過了。」

他的弟子就是中峰,他是元朝的國師,多少人都來求法,而且中峰是提倡淨土宗的,高峰就沒有很明顯,但是中峰很明顯。他裏頭的許多開示,一個《三時繫念》,臺灣有吧?可以唱的,那就是中峰的書。他是禪,中間的「中」,山峰的「峰」,中峰,《三時繫念》,是禪和念佛結合的。

他那個《闢義解》,你那些個理解,他都給予否定。這「一法不立」,禪宗是一法不立,你立了一法,「一句合頭語」,就「萬劫繫驢橛。」你這一句話精彩,我要記住它,始終擱在腦子裏不要忘,念玆在玆。和你對了頭了,這一句話就是一萬劫拴驢的那個木頭橛,把你那個驢就拴住了。所以不是把它當作一個教條,當作一個規律,在這兒死記死背,老提醒自己老什麼什麼。一般說起來這已經很難得了,但是在求無上法來說,這個還是嫌執著,所以禪宗他這個很高上,他連法身都還要過。

黃念祖:介紹高峰禪師01

莖草集(二)黃念祖居士
漫談篇四(1991年北京蓮舍開示)

(編按:1991年9月中旬,恩師在北京對我們自美國來訪的弟子做了數日的開示,此篇是根據恩師當時開示的錄音所整理的。)

介紹高峰禪師01

高峰的故事。他可能還不到二十歲,年輕就出家了,立了一個誓願三年之內要開悟,當然不是這麼容易。就在這兒參,後來有人告訴他說:「塔那邊有個老和尚很關心你,他跟我們問到你。你去求求法嘛。」他拿了香就去了,到了那兒就給老法師頂禮,結果老法師拿著棍子就打,給打出來了,他當時就哭著回來了。雖哭著回來,可是第二天還去。

這都是考驗,一打就退了,那你就算了,退了就退了吧。打了之後還不退,那就是你真正有向道之心。連夏老師也是這樣,見了省元法師,省元法師大罵一頓,連侍者都看不過,說:「師父你也慈悲慈悲。」他說:「這就是慈悲!」哈哈哈…。第二天夏老師去了,就招待,談得兩人非常投機。就是罵不退、打不退的。現在施主到廟裏,那都是財神爺來了,供在頭上,呵呵呵,所以他聞法很難哪,你沒有這種千錘百鍊成鋼,沒有鍛鍊,成功很難。非得要燒、要打,舒舒服服不能成佛。

後來老和尚就告訴高峰:「你來了之後,我們就談用功的情況。」後來就告訴他應該怎麼用功,他就去做,做了之後果然很上路、很得力。這麼做了一段時期後,老和尚就不談用功了,就問高峰:「誰叫你拖這個死屍來?」是誰讓你把這死屍拖來的?他雖然是個活人,老和尚說你拖著個死屍來。他剛要回答,就打。就這樣每天去每天問:「誰叫你拖這個死屍來?」剛要答就打,打出來了。就這麼過了幾個月,天天去、天天問、天天打。結果這個師父別的一個很遠的廟請他去,高峰還要跟去,就是說,這成天打他的師父,他還要跟去,所以他是根器不凡啊。

他就回家辭別一下父母後,又要去找師父。他父母親就等他睡著的時候,偷偷的把他衣缽偷走了,受戒的戒牒,跟他那個缽。和尚沒有戒牒,廟裏不收。廟裏要收,你必須要有戒牒、證件。這他哪兒也去不了了,就只好在附近的廟待著。還不到二十歲就亂跑,他父母親捨不得,答應他出家已經很不錯了。於是他就在另外一個廟裏待著。

這個時候他自己就是參那個「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參來參去起了疑情了。他心中沒有別的,就是這個,所以起了疑情。「開悟是在入了無心三昧以後的事情」,這也是高峰的話。就只有這一句話頭,腦子裡什麼都沒有,就這麼如醉如痴的樣子。

那麼廟裏頭很多和尚,大家要做佛事。一般他們隊伍轉到祖師堂上頭都要唸一唸,轉一轉這個殿、那個殿。這些和尚隊伍轉到祖師堂時,他看見了就跟到後頭。因為本來沒有排他參加這個的,他在那兒參他的禪,參他的話頭「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他就跟著隊伍走到祖師堂,走到祖師殿,後來看見很多祖師像,他就跟那兒待著,一下看見五祖演的像。五祖演當時是宋朝的大德,他門下有「三佛」。他的像贊題了「百年三萬六千朝,反復原來是這漢。」一百年不就是三萬六千天嗎,這三萬六千天,原來反反復復的還就是這個漢子,題了這二句話。他突然間就想到他原來那個師父的「誰叫你拖了這個死屍來?」把這個公案打破了!當時正在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已經就到了這種無心的境界,就是這樣,這個時候看見這個像,看見這個話:「百年三萬六千日朝,反復原來是這漢。」一下子想「誰叫你拖這個死屍來?」「反復原來是這漢。」這一下子沒有這些思想,一下子就把他這個打破了,開悟了。正好他發願三年,這就三年。師父也給他證明了,後來他就到他師父那兒去了,師父叫他還跟著師父在那兒一塊修。

一天他師父問他:「你白天這麼很忙忙亂亂,你都能作主嗎?」「弟子能夠作主。」「你晚上夜裏頭睡夢,你睡夢中能作主嗎?」「能作主。」很不簡單了。他說:「你夜裏睡著了,沒夢的時候,你主人翁在哪裏?」睡著了沒作夢,你的主人翁在什麼地方?答不出。師父說:「好,我也不要你什麼什麼,搞這搞那,你就是回答我這問題去吧!」他下了決心,我拼著當一輩子呆漢,專致這個問題。

大概經過了七年,所以大家不要以為一開悟就沒事了,悟後他這個問題還是答不出嘛,所以還有這個話,高峰的話:一開悟之後,你沒有資格說話,你大法未明。一般以為開悟就不得了了,你就是佛了、就是什麼,你就…。這還都是體會的很淺。你真正見了法身,大法還未明,你不能說法為人哪。

旁邊一個人睡覺,他枕頭掉了,叭噠!就叭噠一聲,開悟了,這第二度的開悟。宋朝的大慧,最有名的禪師,他一生大悟十八次,小悟無數,所以禪宗這個悟是很殊勝的事情。(高峰)悟了之後,他入死關不出來。在天目山入死關,在山上用木頭,整個鳥籠子似的,搭上幾根;自個兒就一件衣裳,找了一個破的缸的底下半截,那就他的鍋;一天自個兒煮一頓吃的,就拿那個鍋,用柴火點著了,煮一頓,吃這一頓。春夏秋冬就這一身衣裳,也是常年不洗澡,那地方哪兒洗澡去?哪兒去弄水?在那山上裏。閉死關就是不出關的,而且他那個地方,上那個山,他說中間得搭上兩根木頭,才能爬到這兒來。他要是給抽掉一根木頭,誰也過不來了。

就這麼在那兒修,後來還是很多人找上來了。之後就又在附近搭上廟,人多嘛,就請他到廟裏去說法,這就是高峰。(待續)

黃念祖:師父若有神通,弟子更要仔细觀察,有神通更要小心,要看他的一切,菩提心到底如何。

莖草集(二)黃念祖居士
漫談篇四(1991年北京蓮舍開示)

(編按:1991年9月中旬,恩師在北京對我們自美國來訪的弟子做了數日的開示,此篇是根據恩師當時開示的錄音所整理的。)

修持以淨土宗為穩當

我常常說這師父不會神通,看三年就夠了;師父要會神通,弟子要觀察的話,要觀察六年。所以挑個師父不容易,有神通更要小心,要看他的一切一切,菩提心到底如何。真要有菩提心,有神通還不礙事;很有神通,沒什麼菩提心,那你趕緊向後轉吧,這很危險,很危險。

北京有一個自稱為羅睺羅轉世,他的神通到什麼程度啊?在酒席桌上,他一杯酒空中一撒,變成一條龍飛出去,你們能見龍嗎?他能顯一條龍就飛了。後來這個人不行,我這兒有證實,不是隨便說的,就是後來一個某某縣的縣長,家裏供養他,他就跟這位縣長說:「你應當要造一只金子的羯磨杵,十字杵,好長,這麼擱在座位底下,鎮這個座位。」這下大了,這縣長很有錢。另外,佛像還拿多少金條去裝臟,這也做了,做了兩件事了。

再有,他跟縣長說:「你要讓你的女兒給我當佛母。」這讓這個女孩子的哥哥知道了。這個人脾氣很暴躁,就拿了一把刀:「誰敢欺負我妹妹,我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他就不敢再提這問題了。後來父親(縣長)死了,再一找,金子全沒了。他常常顯種種神通,很多人恭敬他。他的一個徒弟在北京還很有名,叫某某某,就愛喝酒,狂飲,醉了之後再修法。那就不如法了,這些事情不如法。這兩代人哪。

是有這些事情,我們是大量的事實觀察,總結出來了這些情況,這不對頭的就是多了,自古有之。密宗一般都說誰是什麼什麼轉世,你們很少聽見我說這個話,最好不談這個事。你要說,都是,都是毗廬遮那的化身,都是,每個人都是。要說某個人是某個人不是,這話就不好成立了。要說是的話就都是,都是,都是毗廬遮那的化身。毗盧遮那都是了,你還有什麼別的化身?那對我來說還不如一點呢,呵呵呵。

所以就不大說這些話,說這些話和顯教就不一致,而且《楞嚴經》說魔就是這麼說的:我是什麼什麼佛再來。密宗現在有很多人跟《楞嚴經》說的就是一樣,但只是那些人,不能說密宗是這樣,關鍵就在這兒。那說的就太活生活現,又是雙身修,又顯神通了,還有種種的,又說我是什麼什麼佛來的。所以只要碰見這樣的人,跟這個都相合的,就要多提防一點。他自個兒也不知道,他以為他成就了。

那神通大了,他講你每人頭上都放光,你都看見,我也看見;說「我的房子可大了,你們不要以為這麼小,誰誰你從這兒往那邊走,來回走,不要來回走也可以,就走一趟。」結果那人走多少時間也走不到頭,就這屋子,他走不到頭。諸如此類的神通多了,經裏頭講的很清楚。

《楞嚴》好就好在這兒,就把這些種魔指出,這些種魔都是很深境界中的魔,都是破了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要破了識蘊就解決問題了,五蘊皆空了。在這個之前,常有一句話就「八萬四千魔軍在行者的六根門頭,等待你得神通、入禪定、開悟的機會,來控制你。」所以有時好事變壞事。要發大菩提心,謹慎,越是在成功的時候,越是要謹慎,八萬四千魔軍在那兒等待這個機會。剛才說的那個水懺,那不就等了多少年,等到最後國師那一念,他就來了,就長了人面瘡了。

所以我們修持,這麼一說呢,還是淨土宗穩當。你還是凡,老老實實不要有這些。你就是要持戒,相信因果,出世三福,是不是,這是做得到的。你到了極樂世界還是凡夫,凡聖同居土,但這就好辦了。極樂世界為什麼還有飯吃,還給你穿衣服?因為你是凡人,雖然是凡人,但已經不真吃了。因為還有習氣,到了吃飯時間想吃飯,擺了一桌自己看看就很滿意,很高興。這完了之後,都是自然就化了,也不要洗碗,也不要打掃傢俱,就沒了。到時間又想吃飯,又來了。就這習氣,就有習氣,呵呵呵……,凡夫嘛,就是凡夫。

黃念祖:這個大虹光身咱們禪宗就有。

《莖草集》 黃念祖居士
漫談篇三(1990年北京蓮舍開示)

(編按:1990年7月中旬,恩師在北京對我們自美國及台灣來訪的弟子做了數日的開示,此篇是根據當時開示的錄音所整理的。)

顯密圓通

……我們過去出了多少大德,這個化光咱們中國禪宗就有。唐朝時候挨三頓打的臨濟,後來開悟了。跟臨濟同時也有個人叫普化,臨濟那時到北方弘法。這普化瘋瘋癲癲的。

有一天他說:「我跟你們化緣,我化一只布襖子。」有人就給他做了衣服,臨濟給做了個棺材。他說:「唉,還是臨濟小廝兒,別有一隻眼晴。」就把這隻棺材扛走了。扛走了就搖著鈴鐺:「我要死了,我要死了,你們來看。」他出了城,出了東門,躺下來說:「我就要死了。」待會兒:「今天不好,我還不死。」又回來了。很多人在那看,看沒死,那就回來了。

第二天出南門,說:「我要死了,我要死了。」好多人又跟著去看,看著他躺在棺材裏又搖著鈴,摇了一會兒:「唉,今天還不死。」又出來了。

到第四天就沒人跟他了,不理他了。有個過路的,普化說:「你給我釘棺材。」那個過路的就給他釘上。他先在裏頭還是搖鈴鐺鐺鐺,鐺鐺鐺,再過了些時候不響了。那釘棺材的人就回來說:「今天普化死了,我給他釘了棺材。」「這很可惜,他死了,我們去看看。」他真死在裏頭了,「走走,把棺材給他埋了吧。」就把他埋了。

又過幾天,大家覺得真怪,這個棺材怎麼這麼輕?抬的人覺得這輕得不盡情理,「咱們打開看看吧。」就開土把棺材撬開,沒人!這屬於化光嘛,同樣修的是大虹光身,所以禪跟密是一件事情,所以懸別顯密,在密宗也是禁止的。

黄念祖:菩提心

《心聲錄》
黃念祖居士著

二、淨宗心要
以一九八九年講於北京廣濟寺念佛七道場錄音為基礎

(三)大乘無量壽經宗要

《維摩詰經》說:「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簡稱)即是出家。」

有很多人想出家,不過常有困難,例如父母不答應也是不行。你發菩提心就是出家,你一個在家人有出家人一樣的功德。

《維摩詰經》又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具足。」一切功德你已經具足了,你不再欠少什麼。所以我們這個修行,要抓住這個根本哪!一切具足。

還有《毗婆沙論》中說:「此法門是諸佛之父」。此法門即是發菩提心,這是一切佛的父親。「諸佛之母」。看見沒有,諸佛完全是從發菩提心生出來的。

又說:「是諸佛之眼」。諸佛要普度,要能照見一切,什麼是眼呢?菩提心是眼。

「是無生法忍之母」。我們都是花開見佛入無生,見了阿彌陀佛,花開見佛了,入了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的母親是什麼?是發菩提心。你在花開時為什麼證無生?因為你曾真正發起了菩提心。

「是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習功德無量啊!無邊哪!讚嘆發菩提心的殊勝啊!佛的父佛的母,花開見佛入無生,這是無生之母。

再有《大般若經》裏頭說:「如以箭射物」,拿箭去射靶子,那你就可能射中或者射不中。但是你往地下射,誰都中。這就是說,你發菩提心就像拿箭射地,絕對中的。這是發菩提心的功德。底下講一下密宗的菩提心功德,那就更深刻。所以人們往往是捨本求末,最根本的東西你把它扔了。

密宗經典《菩提心義》:「菩提之心,成佛之本。」這個菩提的心呀,是成佛之本呀!本源呀!是大事因緣,佛出現於世是大事因緣,「大事因緣莫過于此」,大事因緣沒有再超過發菩提心了。底下更說明「若人求佛慧」,你如果有人要求佛的智慧,佛就是智慧,轉八識成四智就是智慧。涅槃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脫,得解脫,恢復本有的法身,都全憑般若妙慧。欲求佛慧就須「通達菩提心」。通達了菩提心就可「即身成佛」。父母所生的身,就在這個身中得證大覺果位。

禪宗是即心成佛,密宗是即身成佛。即身成佛的關鍵在於徹底通達菩提心。但現在所遺憾的,不管是顯教是密宗,真正明白什麼是菩提心的人已不多了。尋枝摘葉者多,著重根本者少。

《菩提心論》還說:「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這個菩提心就包括了含藏了一切諸佛的功德之法。

「若修證出現」,所以這要注意,這不是空洞理論。若在你修法證道時,這個心出現,「則為一切導師。」所以這相當於開悟啊,開大圓滿解,大圓滿見,然後契入大圓滿。這就跟禪宗一樣啊!

五祖跟六祖說:「不明自心,不識本性,學法無益。」不明白自己的心,不明白自己的本性,學法沒有什麼好處。「若明自心,明自本性,即是丈夫天人師。」你就是佛,衣缽就給他了。一個沒有出家受戒的人得衣缽,這是千古第一奇事,所以當時廟裏人想不通,怎麼佛的衣缽讓一個廟裏做工的人拿走了。所以追呀。這不是為名利去追。大家要知道,這是太想不通了。

黄念祖:必须有所选择,若確實值得我見,我再見。

我的外公我的恩師我的人生導師(三)
作者:華真

十三、淡泊名利的宗師

隨著弘法利生工作的展開,外公的名望日益提升,每天求見外公的人,絡繹不絕。

網紅他們是把名轉化為利,而外公不僅利不要,名也不要。外公常說,我不希望自己多有名。我沒名時,來找我問法求法的人一般都是真心的,有名之後,還要辨別哪些人是真心的,哪些人是有其它目的的。

有不少人,到處攀緣,見了一下某位大德,就像撈了稻草,到處招搖,說我是某某的弟子了,他傳給我什麼法了,甚至他印證我什麼了,然後就自封上師法王,收弟子收供養斂財。外公說這樣的人就是堅決不能見,不能給他提供到外面招搖撞騙的機會。

有好幾次,某個佛教團體來見外公,外公通過短暫的觀察,就會發現哪些人的發心是不正的,送客時就會特意囑咐他們的領隊,哪幾個人下次就不要來了。有的人來求見,更是連見一面的機會都不能給他。後來發生了很多事情,都證明了外公當初這麼做是非常有遠見的。

外公曾私下裡跟我說:「人怕出名豬怕壯,不是撿到籃子裡的就是菜,必須有所選擇。有的人就是魔,不能沾,就像是一坨屎,你能碰嗎?沾在手上,洗了好幾遍,感覺還有味。何苦呢?不碰!」

「我的時間很寶貴,見一見談一談的人,應該是值得我這樣做的人。以後我做一個抽籤箱好不好?把你們幾個人的名子做成籤兒,再有新來的人來問法,先抽籤兒,看看跟你們哪位有緣,你們也是先替我把第一道關,若確實值得我見,我再見。總不能對方一拱兵就直接見老帥吧。」

確實是這樣,自稱學佛的人中,有正有邪,水平也是有高有低。

黃念祖:佛牙舍利

莖草集(二)黃念祖居士
漫談篇三(1990年北京蓮舍開示)

談佛牙舍利

佛牙舍利各人看的顏色不一樣,有人看的是綠的,有人看的是紫的,有的人看的是咖啡色的。那一次我看的先也是咖啡色,然後我就在那磕大頭,我磕了很多頭,後來大家都走開了,沒有人在,那兒有個凳子,我搬個凳子上去了,可以很清淨的看。它不是一個長方的嗎,一個斜面的槽在前,那中間就出來一條雪白的中分線,這是剛看時沒有出現的。第二次我去看整個就變成白顏色的了,所以這個顏色不是很固定的。第三次看的呢,也很有意思,正好跟第一次看的相反。頭一次看是咖啡色有一條白線,第三次看是白色的,而過去看是白線的地方變成一條淺黃的線。你說這個事,你眼睛的誤差不會到這個地方,三次都不一樣。

八國聯軍時,拿那個塔當炮的靶子打,把那個塔打倒了。大家在撿殘磚爛瓦,撿出一個很講究的盒子,也不重視,就擱在大殿。解放以後,這些東西都清理到廣濟寺,廣濟寺也堆在那兒沒人管。一天斯里蘭卡的人來參觀,他把這盒子的文字一看,說裏頭是佛牙呀。就打開,才知道是佛牙,這驚動了。在世界上,這地球上只有兩個,一個在斯里蘭卡,一個在中國,很寶貴。

再一個,法門寺有佛的手指舍利。而(佛牙塔)這個是沒有燒過的牙。記載是這樣,那個夜叉在佛要火化以前請出來幾顆,這幾顆沒有經過火燒,有的還在天宮。這一顆很可能是道宣律師的,中國不知道。過去打仗我們漢是在南邊,這北邊北京什麼都是番邦,這個是在北國,他那文獻什麼記載不詳。

這個記載是關於道宣的,道宣是律宗的祖師,他不能胡說。一天他忽然間走到臺階,一下子摔下來,一個人就把他扶住了。本來要摔得很重,那人把他扶住了,當然他很感謝:「居士,你是哪一位?」他說:「我是天王的四太子。」「唉呀,貧僧怎麼敢勞太子。」「我們很敬仰法師的道德,我一直都在護持你。法師你有什麼需要的嗎?你覺得我們天宮你有什麼需要的,我可以給你找到。」道宣腦子一動,「我聽說天宮中有佛牙,你能夠找到嗎?」他說:「是有,本來我們這也是很寶貴的,既然法師說出來了,那我們就拿來供養。」就送給道宣了。這早有這個記載,這個佛牙可能就是這樣來的,不然別的沒有來源,只有這一個記載。

當然現在大家不大採用這個,說這個太神了,太神了。天王的太子供養道宣的,當時是夜叉盜了佛的牙,從口裏頭請走幾顆,沒有被火燒過,天宮上有。斯里蘭卡也是,這說是從天宮中來的,也是其中之一,看一看就很殊勝,你就知道那時候人之大,所以到減劫什麼都減嘛,慢慢變成矮,彌勒的時候人是八萬尺高,有時候不可想像。

黄念祖:“不聞不睹”,真是去魔之良方。

黃念祖:

今秋我在廣化寺念佛七講阿彌陀經宗要,末後引用印光老法師開示,謂念佛未得到一心者,不可急求見佛,若有此躁妄求見之心,則為自家的冤對提供機會,他們必借機干擾報復,破壞行人。

講完後,有一年老之女居士,前來問話。該人心情激動,神暗氣急,顏色憔悴,形容枯槁,連聲問曰:“您所講的,正是我的病,我的病已兩年多。因念觀音,就想見觀音,誰知見到觀音後,從此見種種相,擾亂不息。於是白天黑天,開眼合眼都見。或見善相,或見惡形,心驚意怖,苦惱無窮。夜不能睡,晝不能休,精神疲頓,神經緊張,無法可醫。縱滿室坐滿了人,仍見滿室都是惡相,遂致精神恍惚,身心俱疲,苦惱萬分,命在旦夕。”

末後並問是否應念大悲咒來除魔?我對答曰:“您不必修法去壓制,若去壓制,即是在作對,則這個結子,拉得更緊,更不易解開了。”

於是我告以一法:“古有大德,在深山中,結一茅蓬,率眾共修。但該處山精野鬼,時來干擾,或現佛菩薩相,或現虎豹惡形。大眾驚擾,不能清修,力勸大德遷移,但大德不為所動。三年後,野鬼俱寂,諸相皆無。大德曰:‘野鬼伎倆千般有盡,老僧之不聞不睹無窮。’

可見不聞不睹,不去管它,則魔惱自息。古雲‘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正此意也。” 她當時要求小女寫下來交給她。本月初一日,我在居士林講《淨修捷要》。講畢,該女居士換若兩人,體態安詳,容光煥發,精神奕奕,特來道謝。蓋小女所寫之字條送到後,諸相俱隱,干擾全清,大患頓除矣。可見“不聞不睹”,真是去魔之良方。

黄念祖:乩壇

莖草集(二)黃念祖居士

漫談篇二 (1989年北京蓮舍開示)

乩壇

這個乩壇要分成兩類,也可以分成三類吧。有一種完全是假的,就是騙術,這是最不好的。有一種呢,來的這個人自稱是誰誰誰,確實不是人在那兒操縱他,確實是另外有一種力量使得這個人寫出文字來,但他自稱是誰誰誰,他所稱的這個名稱是冒名來的,這種又是一類。你這是介乎真假之間,實際並不是人在那兒造假,這種往往屬於靈鬼,鬼之中有靈性的,因此他也會作詩、作文,也會回答很多問題,有時候他也可以前知一點,鬼也有一點前知的通。同時另外一方面,人世要有什麼災劫,或者有什麼大的變動,鬼神他也先造了冊了,他如果從那冊子上,也可以知道未來,他就可以告訴什麼什麼一切。再一種呢,那就是真的,真有一種或者什麼仙、或者某人、或者什麼什麼來。在三種之中,真的是少數,不是很多,確確實實是有真的。

諦閑法師那個時候就出現這樣一件事,諦閑法師是咱們中國近百年中的三大高僧的首位。他是自個兒寫了偈子,自個兒走到龕裏頭去,自個兒坐化的,三大高僧中最高的一位。再兩位嘛,一位大概就是印光法師,一位是虛雲法師,我的師父。諦老是:我今念佛,西方現前,真實不虛,願各勉旃(註:我今念佛,凈土現前,真實受用,願各勉旃)。這個文字可能稍微有一點出入,實際說,我因為念佛,西方現前,真實是這樣,大家努力,就這樣。寫了之後走到龕,龕早做好了,就坐到龕裏頭,這個臨終的情況也是很稀有的。

他在北京講經的時候,一個乩壇好久請不到來(降壇),後來來的這個人是個姓白的,他是管北京的城隍,叫白宮,就問他:「怎麼白宮這個日子不來?」他說:「不是,是因為現在多少大菩薩什麼都在北京,我們進不來啊。」因為鬼神跟鬼神可以通,他說:「關帝想請諦閑老法師到乩壇這兒來,他要問問題。」他稱關公為關帝,因為後來皇帝晉封關公為帝。他本來在漢朝是侯,漢壽亭侯,後來逐漸逐漸追加,最後追封為帝,是武聖人。

諦閑老法師真來了,關公真問了問題,他又請求說:「我的朋友周倉,他自從遇難以後,一直到這個時候,每天在他被殺頭的時候,他每天還要殺一回。」(弟子問: 被殺一次?) 啊,所以這橫死的,有人自殺,這絕對不是鬧著玩的。這個臥軌的人,每天這班車到這兒的時候,他就還死一回。因為印象太深了,他不能抹滅,所以這個印象就重演,啊車來了,怎麼恐怖到家,怎麼痛苦怎麼死了,過去怎麼樣第二天還要怎麼來。「周倉他人這麼聰明正直,他還要受這個痛苦?」就請諦閑法師給他說法,在這以後他才解除這個痛苦,所以佛法不可思議啊。這個乩壇就可以肯定,這是一個例子。當然白宮也說有很多是假的,像這樣的乩壇是少的,真是一個城隍來,有的是冒名的,多半是靈鬼。(待續)

黄念祖:死盡偷心

《莖草集》黄念祖

漫談篇二 (1989年北京蓮舍開示)

死盡偷心

有的人就總是想有一個什麼法,我要得了那個法,那我就好了。這是偷心!哪個法都一樣,主要是含的這些密法的精義。你從這些法把它體會深了,一切法都是一樣的,也沒什麼叫做竅門,不像道教告訴你玄關一竅,我跟你指出來你當下就…。那它確實有這個現象,在玄關這兒給你一點,有時候你就看見光。覺得神祕的不得了,其實這都是偷心,互相的偷心。因為他相信到這,信心就能夠出生一切,這本來嘛,佛就是這兒放白毫光的,一個很重要的地位,所以這個地方放光沒什麼奇怪。

中國的古人叫做「虛室生白」,虛室,空的房子裏頭生出白。「常觀鼻尖一點白」,常常看我鼻子頭的一點白,這個白是什麼?光。就是讀孔夫子書的人,他們坐坐也會遍屋子都是光,就是「虛室生白」,鼻前也會放光。「常觀鼻尖一點白」,就是放光之後就更好攝心了,老看這一點光也不想別的了。這個都是本有的,不一定必須別人點,他就是自己安安心心坐那兒,自然就生白了。而且就是有這些瑞相也不說明你什麼業障都消除了。

我一個親戚也很用功,他有兩個特點,一個特點就是觀音跟他感應,有求必應,所以他也就很相信,他說:「你看看觀世音菩薩就是保佑我,不然你們將來看看,我就是好,我就是沒有問題。」他這裏就出了邪見了。觀音確實是有求必應,比方他要祈求讓兒子晚去鄉間勞動,因為要再回北京是很難的事情,他求都能達到。比方他這兒念起佛,上房那兒樓上鬧不安靜,他一祈禱一會兒樓上就安靜了,有求必應!還有他曾經看見,一進屋滿屋子都是光,他不相信就退出去,再進來還是滿屋子都是光。這個人呢,最後讓火車撞死了。

我們不要對於這個去解釋,我們不是心外求法,所以這一切都不足重視。還是你自心,就諾那祖師的話,你今年比以前多明白一點了,慈悲一點了,這是最實際的。智悲雙運,明白一點是智慧,慈悲一點是悲心。你智悲雙運中,慈悲長了一點,智慧長了一點,不是好嗎。

正法還不止於這些觀點,而且偷心也是人人都有的,就像癌細胞一樣,人皆有之,但是我們要慢慢的,逐漸逐漸的…。

開悟有好多例子,比方說像萬里尋親,找自個兒的爸爸,萬里找找找,忽然在十字街頭一眼看見親爹,哦就在這兒,這是悲喜交集啊,沒想到就在這兒,這是一個譬喻。再一個譬喻像賊入空室,這個賊由門撬鎖,好不容易把門撬開進來了,這高興得…,一看,是空屋子!你偷什麼也偷不著,所以就「死盡偷心」。你這偷的心全沒了,無可偷,但屋子你進來了。見親爹的那個好像還有什麼,形容正開悟時候的那個,形容的很逼真。當年我在天津,大笑不能自止,同時大哭也同時不能自止,那眼淚就如雨,大笑如狂。後來我的愛人和我們的孩子回來了,我說幸虧你們不在家,你們要在家就以為我瘋了,哈哈哈哈哈………。所以形容像賊入空室,他就安心了。

現在好多人都還在偷心之中,總想找個師父給我多傳一個什麼法,我有了這個法一來,我就成就。這都是騙人的,沒有什麼叫密訣。你要說密訣,那《金剛經》就是密訣,這諾那祖師的話,密宗境界就是《金剛經》,有什麼密啊?所謂密訣,就是你理解不到,因為它不可言說,現在通過語言大家能夠感覺一些,這個就都是佛力的加被,這是個極不容易的事情。說教比較容易,講經比較容易,把這個話給你講明白是什麼道理,你真正要的是能對於這個悟心啊,自個兒能什麼…。

黃念祖:关于四禅

《心聲錄》黃念祖居士著

(四)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定:使心堅定在一個境上,不叫它散亂,就是定。三學中是禪定,也稱定學,指從修行中所得的禪定。梵名三摩提,翻譯為正定,等持。在三界中這是超過欲界,在色界與無色界中心地的作用,須勤苦修行才能得到。其中「四禪」是眾所周知的。這是佛教與外道都可修習的法,須要伏欲界的迷惑,上升色界天,所以這是天乘,修成功了也不能出六道輪迴。

初禪:端坐,調和氣息,安攝自心,使之清淨平穩,專注一緣,沒有移動,這是粗住。再繼續修下去,其心愈來愈靜,這叫細住。此後相續一二日,或兩月,忽然自心開明一分(這只是自心極初步的開動,與開悟完全是兩件事),此時自身如同雲影,空無實質,但猶存身相之相,這是欲界定。在此基礎上,身心又一轉,以前定中所獨見之身體衣服床鋪,到此皆同虛空一樣,這是未到定,未入初禪。在此定中,身心更加空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是相續一日,乃至一月或更多,定心不壞,就會在定中發現八觸功德(動、癢、輕、重、冷、煖、澀、滑),這是從欲界的四大(地、水、火、風)轉變為色界四大之相,此時正入初禪。

呵棄初禪的覺受入二禪。呵棄二禪之喜受入三禪。呵棄三禪之樂受(三禪非常樂,俗說菩薩怕三禪,怕留戀三禪的禪樂)入四禪。四禪心如清水。以上為色界四禪定,再加無色界四空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能觀所觀皆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定(極為寂靜,心想雖有如無)共為八定,是即眾所周知的四禪八定。可見前五度,若無般若,則不是波羅密,上述之非想非非想定,最高只能生無色界最上之天,不能到彼岸。

南懷瑾:我勸青年人凡事慢慢來。

“其進銳者,其退速。”進步得太快,退下來一定也很快。就教育而言,有些父母,如果自己的子女聰明過度,不能再把他當作聰明去培養,不能使他做超越年齡的進步;寧可培養他的厚重,讓他在知識上的進步慢一點,向下紮根基深厚一點,培養健壯的身體。否則的話,把他當“天才”去教育,到最後會把孩子弄到岔路上,這就是進步得太快,退步得更快。

做事業如此,做學問如此,做工夫談修養也是如此,不要求急進,太快了不是好事。急進容易落於僥倖,僥倖得來的,就不能長遠保存,一定要工夫到了才行。凡事要慢慢來,這就要記住孟子這兩句名言“其進銳者,其退速”。

現代青年,往往犯了“喜歡快速成就”的毛病,結果基礎不穩固。就像寫毛筆書法,只求快意,草書不像草書,簡直是鬼畫桃符,他自己卻說是創新的書法。假如古代有草聖之譽的米南宮(米芾)見到,恐怕也要跪下來投降了。

——《孟子與盡心篇》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一個人太懂得有所作為,反而會失敗。為什麼呢?孟子也講過“揠苗助長”的故事,說宋國有一個人種田,種下以後,天天去看,感覺不到禾苗在長,心裡很急,乾脆幫忙把禾苗拔高一點。被他這樣一拔,結果稻子都死掉了,這是說有所作為反而失敗的道理。

必須要慢慢地等待,成功不是偶然的,有時要分秒必爭,有時則是分秒不可爭。必爭者是我們人自己分秒都要努力;不可爭者,因為時光是有隧道的,要分秒都到了才可以。不要早晨起來就希望天黑,這是不可能的,太陽的躔度是一點一滴慢慢來的。

我經常以自己的經驗以及年輕時的感受,替青年們著想,所以勸青年人凡事慢慢來,大概要等十年以後再看如何。當我二十歲左右的時候,有人告訴我:你這樣子大概三十歲或許會有成功的希望。聽了這話很灰心,好洩氣,以為還要十年的時間,哪能等那麼久!誰知道一回頭,現在都已過了幾十年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只有自己去體會,急是急不來的。

孟子也說過:“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時空兩個因素是無法忽略的,儘管急切,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如果忽略時間與空間的因素,非要立刻做到某種程度不可,結果只有“失之”了。這是因為有為而失敗,不是“為無為”,所以是“執者失之”。

——《老子他說(初續合集)》

儒、釋、道三大家歸納起來,儒家標榜“存心養性”,佛家主張“明心見性”,道家提倡“修心煉性”,都是“心”啊、“性”啊,在“心”、“性”兩個字上面換來換去,雖然表達方法不同,實際上目的是一個,都是養心的工夫。

總之,要怎麼樣去修?只有“養”,這是急不來的事,急進不行,用功太多也不行,會成為揠苗助長的結果。無論儒家、佛家、道家,入世、出世,心性之學也好,氣脈之學也好,都是如此。

即使是個人的學問、事業,也是如此,都需要慢慢地培養,那是急不來的。

——《孟子與公孫醜》

黃念祖:悟後你要不就持咒,要不就念佛是最好了。

莖草集(二)黃念祖居士漫談篇

漫談篇二 (1989年北京蓮舍開示)

念佛功德唯佛與佛乃能究竟

念佛有四十里光明,這都是初步的說,實際你持咒、結印這些功德是遍滿虛空,遍滿法界,是不可窮盡的,不是在因地的菩薩所能夠推測,所能猜得到,所能了解的。這些功德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只有佛跟佛才能徹底了解。不要說我們凡夫不能,就是在因地的菩薩(還沒成佛,稱為因地),也不能徹知,也不能徹底。十地菩薩尚且須要用咒來保護,十地菩薩也不離念佛,這都說明這些功德。所以淨土宗是密教顯說,都是一樣的。

憨山大師說禪宗開悟了都持咒,為什麼不說呢?怕別人執著所以不講。那麼講的有俱胝,俱胝只念三行咒,不是念個長咒,只有三行,古大木板字,三行這很短啊,「便能功超一切人」,就超過一切了。俱胝是開悟的祖師,他就念三行咒。這是公開的人知道,實際憨山大師說,都是這樣,都持咒,所以悟後你要不就持咒,要不就念佛是最好了,可以免魔障。

大家讀《楞嚴》就知道,有種種的魔。尤其是破五蘊,在每破一蘊裏頭都有好多好多魔障,當然我們都在五蘊之中,還談不到破蘊,所以有時進步之後,常常還遭遇魔。有的人修得好好的後來著了魔,他覺得是很進步了很什麼的,實際有的是入魔了。這些地方就是說,有許多法門很險哪。淨土法門也是這樣,跟密宗一樣,密宗唸真言免得魔擾,念佛也是如此。你要念佛的話,阿彌陀佛派極樂世界的二十五個菩薩隨時隨地來護持你,你們記住這個事。

所以那些看風水什麼的,不理他,這不是他們所能了解的,他們做夢也想不到。要請他們看,他說的他們所看的那個境界,比實際的情形要低得不知多少。他看不到。我一個郵電學院的學生,現在也做教授了,他家傳的氣功是從強盜那兒學的,他的祖父在兒孫中就只傳他一個人。這個人前兩天來找我,他知道我有點病,他說黃老師我給你看看病好不好?我說用不著了。後來就談,談完後他跟我說,我雖然沒有約請他,他還是要試一試。他說剛才我試了試。他們試著用他們的光、氣到我的身體來,替我排除什麼東西。他說我沒辦法,我們的進不來。哈哈哈…。他能進來之後,他就把你的氣趕出來,有時候會覺得兩條腿都是冷的。我是很明顯的,從氣功入門的概不接待,你就不是一張白紙了。

慧遠大師

摘自《歷代淨土聖賢傳》智圓法師 譯白

晉朝慧遠大師(蓮宗初祖),雁門樓煩人,小時候非常好學,對儒家六經都有廣博的通達,尤其擅長《莊子》《老子》。當時的高僧道安法師在太行恒山建立寶刹,慧遠就去歸投他。當他聽到道安法師講述《般若經》時,豁然開悟。因此出家依止道安法師學習。求學時,對佛法非常精心地思維諷誦,從早到晚不間斷。道安法師感歎地說:“使道法流傳東土的人就在慧遠了!”

晉朝太元六年,慧遠大師經過九江,見廬山空曠安閒,可以安居,就在那裡建立精舍,稱為“龍泉寺”。當時慧遠大師的同門師弟慧永已經在廬山建立西林寺,想邀慧遠大師一起共住。但慧遠大師學生很多,西林寺地方小,刺史桓伊就為大師在廬山東邊再建一座寺院,稱為“東林寺”。 慧遠大師於是率領大眾行道,開鑿水池,種上蓮花,水上立了十二葉蓮花,隨水波旋轉,分刻晝夜,作為行道的時節。後來四方的清信之士聞風而來,共有123人。慧遠大師說:“諸君來此地,能對淨土不用心嗎?”因此造立西方三聖像,建立淨業社,讓劉遺民寫發願文,刻在石碑上。

慧遠大師住在廬山30年,從未入過世俗紅塵。居山時,專心淨土,靜心觀想,曾三次見到西方聖相,但他沉默不說。義熙十二年七月底的夜晚,在般若台東龕,正從定中起來,見阿彌陀佛的色身遍滿虛空,佛身所放的圓光中有無數化佛,觀音、勢至菩薩侍立在佛的左右;又見到淨土水流光明,分成十四支,淨土的水是旋轉流注,水能往上、往下流,水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的法音。佛對慧遠說:“我以本願力的緣故,來安慰你。你七天之後,當生我的國土。” 又見到蓮社中以前往生的人,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等諸賢,都在佛身邊。見到慧遠大師,都向前作揖說:“師父早就發心,怎麼來得這麼晚呢?”

慧遠對弟子法淨、惠寶說:“我從住山之後,十一年中,三次目睹聖相,今天是再次見到,我決定往生淨土。”之後留下遺囑。到八月初六,端坐入於涅槃,時年83歲。當時有位慧持法師,是慧遠同母的弟弟,和慧遠一起承事道安法師。慧持也是遍學諸經,有很高的修行。隆安年間,他辭別兄長到了四川。平生也以西方為歸,住在郫縣龍淵寺,大弘佛法。義熙八年圓寂,當時76歲。在他圓寂時,囑咐諸弟子務必嚴持戒律、專心淨業。

六祖慧能大师“無相懺悔”法: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

(图文均来自网络)

《六祖坛经》: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陞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

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善知識!此香各自內熏,莫向外覓。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

善知識!以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盡誓願斷,自性法門無量誓願學,自性佛道無上誓願成。

●譯文

那個時候,惠能大師看到廣州、韶州以及四方的學者、庶民都雲集到山中來聽聞佛法,於是登上法座,告訴大眾說:「來,各位善知識!有關修行成佛的大事,必須要從自性的覺悟中做起。在任何時候,念念都能清淨自心,修正自己的身行;見到自己的法身、佛性,自己救度,自己持戒,這樣才算不虛來此曹溪一回。大家既然都是遠道而來,能夠共同在此聚會,都是大家有緣。現在請各位就地胡跪,我要先為你們傳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接著再傳授『無相懺悔』。」大眾依言,各自胡跪。

惠能大師說:「第一是戒香,就是自己心中沒有過失、罪惡,沒有嫉賢妒能的心理,沒有慳貪瞋忿的念頭,沒有劫掠殺害的意圖,這就叫做戒香。第二是定香,就是看到一切善惡境相的時候,自心不會散亂,這就叫做定香。第三是慧香,就是自心沒有障礙,時常以智慧觀照自己的真如自性,不造作惡業,雖是修行種種善事,但心中不執著所做的善行。尊敬長上,體念下人,憐憫孤苦,救濟貧窮,這就叫做慧香。第四是解脫香,就是心不攀緣外境,不去思量分別善惡,身心自在,無所掛礙,這就叫做解脫香。第五是解脫知見香,就是自心既於善惡都無所攀緣,但也不可以死守空寂,而應多方參學,聽經聞法,以認識自心,通達佛法義理;待人要謙虛和善,不妄自分別人我,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滿菩提時,真如自性毫不變易,這就叫做解脫知見香。

善知識!這『自性五分法身香』,主要是用來薰修自心,千萬不能離心而向外尋求。現在我再為你們傳授『無相懺悔』,滅除三世罪業,使身口意三業得到究竟清淨。善知識!大家一起隨我念道:『弟子等,從前念、現念,一直到後念,念念都不被愚迷所汙染,以前所造作的一切惡業以及愚迷等罪,現在完全以至誠的心懺悔,誓願都能同時消除滅盡,今後永遠不再生起。弟子等,從前念、現念,一直到後念,念念都不被憍狂所汙染,以前所造作的一切惡業以及憍狂等罪,現在完全以至誠的心懺悔,誓願都能同時消除滅盡,今後永遠不再生起。弟子等,從前念、現念,一直到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所汙染,以前所造作的一切惡業以及嫉妒等罪,現在完全以至誠的心懺悔,誓願都能同時消除滅盡,今後永遠不再生起。』

善知識!以上所宣說的就叫做無相懺悔。什麼叫做懺?什麼叫做悔?所謂懺,就是懺除以前所犯的過失,從前所造的一切惡業、愚迷、憍狂、嫉妒等罪,完全懺除盡淨,今後永不再起,這就叫做懺。所謂悔,就是悔改自己以後再犯的過失,從今以後,所有的一切惡業、愚迷、憍狂、嫉妒等罪,現在已經覺悟,完全永遠斷除,更不再造作,這就叫做悔。所以稱為懺悔。

凡夫愚迷,只知道懺除自己以前所犯的罪業,而不知道悔改以後的過失。因為不知悔改的原故,所以從前的罪業未能滅除,往後的過失又頻頻生起。既然以前的罪業不能滅除,後來的過失又再生起,如何能稱為懺悔呢?
善知識!現在已經懺悔清淨,再與大家一起發四弘誓願,大家都應用心諦聽:

自心的眾生無邊,我誓願度盡;自心的煩惱無邊,我誓願斷盡;自性裡的法門無量,我誓願修學;自性的佛道無上,我誓願成就。

黄念祖:谈佛像

莖草集(二)

漫談篇二 (1989年北京蓮舍開示)

13. 談佛像

雍和宮裏面有一尊會說話的釋迦牟尼佛像,只有這麼高。有兩個,一個是假的,一個是真的,很難辨別。乾隆皇帝聽說西藏有,派個使者去,就把這個會說話的佛像請來,結果請到北京後,是個假的,乾隆皇帝就把這個使者殺了。又派了個人去,說你請不回來,還是要殺你。去了之後別人就告訴他:「我也沒法子給你說哪個是,總之傳你一個咒,你就是徹夜的在這個地方念這個咒,圍著這些佛像轉(有一百多個佛像)。你就是轉著,等聽見了哪尊佛像有聲音,就抱住它不要動,等天亮。」這個使者因為請不回來就要殺頭的嘛,那麼就照這個話做了,徹夜誠懇極了,期望能請到,繞繞繞…,念念念…,後來果然他聽見一個在說話,就抱住它,就請回來,就真的了。現供在雍和宮。兩個擺在一塊兒還是能看得出分別,一模一樣,但它神采不一樣,但好像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翻砂翻出來的,大小、形狀、面貌都一樣,都是鎏金的佛像。那個小像雖然小,但跟大的宗喀巴像擺在一起,一點也不嫌小。

但是請來之後就沒有再說話,它確實是會說話的。這是雍和宮一個特殊有的,供過,現在是不是在供,不知道,這是它一個特別的。

還有,就是有一個佛像,它老是熱的,你要用手去摸。它是一種玉做的。有人說這個沒有什麼奇怪,因為摸的人多了。他們給蓋了一點棉花什麼的,因此它的溫度會高一些。我跟我妹都去摸過,是有一定的溫度,那究竟是什麼原因,現在不能做結論。

神僧普庵祖师记

(图文均来自网络)

许多人都知道一个驱蚊特别有效但不敢随意持的咒,叫“普庵咒”,这个咒不是佛说的,而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僧人说的,这位僧人就是普庵祖师。梦参老和尚言,“普庵咒”是很凶猛的,古来一般的出家人用这个咒来降魔降鬼。要是恼害众生的魔鬼,普庵祖师一念这个咒,可以让魔鬼头裂八瓣。一般人很少持这个咒,因为这个咒相当厉害。楞严经云,证到八地菩萨以上才可自说咒语。那么,这位普庵禅师为何如此了得,他到底是个什么人? 自东汉明帝永平10年(公元67年)西竺佛教经像传入中国后,中国寺院供奉的便是四大天王、十二圆觉、二十诸天、十八乃至五百罗汉之类的西天佛像。宋时称为“活佛”的济公有“降龙罗汉”的美名,当他前往罗汉堂中报到时,毕竟比西天罗汉迟来一步。在江南的一些寺院中,他只好站在过道旁,而在北京碧云寺里,他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只能蹲在屋梁上。

然而,却有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僧人,为自己在佛殿中找到了一个位置。一般佛寺大殿正中法坛,供奉释迦牟尼,佛坛背后,通常塑一堂“海岛观音图”。其中就有一尊称为“普庵祖师”的中国僧人,这位普庵祖师,乃是土生土长的江西宜春人。

普庵(1115-1169),南宋僧,属临济法系,乃江西省宜春人,俗家姓余,名印肃,号普庵,世居宜春县石里乡太平里,即今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余坊村。唐时,精通风水的司马头陀和尚,曾到此地,并留下铃记云:南山有个七星嶂,亥脉宜丙向,面前峰秀似悬幡,佛祖不为难。果然,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11月27日辰时,余坊村一户余姓人家室内祥光烛天,隐现莲花,普庵出世了。据说师生时,莲花生于他家稻田的阡陌上。六岁时,忽梦有一梵僧,用指点他的胸曰:“你他日将自悟取。”,并指示日后当阐扬佛法。第二天醒后看,但见胸前有点大如樱桃,被点之处成了朱砂色。知非凡物,父母以天命不可违,遂允其出家为僧。在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之八月,拜慈化寺正贤和尚为师。十一年四月落发,次年五月受戒,祖师之容貌魁奇,天性巧慧,贤公深为器重。曾经劝他读《法华经》,但是祖师深深地感悟到:诸佛之原旨,贵在了悟于心,何能以笔墨来写出哉!于是他辞师而游湖湘。曾经谒礼过「大沩庵禅师」问法,后来再返护业院。绍兴二十三年(1153)受众请而住慈化寺,禅定之余,即阅《华严经》与《华严疏钞》

普庵祖师出家入寿隆院,二十七岁落发、二十八岁受戒,后离院云游湖乡,拜谒大沩牧庵忠公,在宋高宗绍兴23年(1153年)嗣后驻锡慈化寺,但他并不常住寺内,往往藜权芒履,励精行道,四方来投者,随机诱引,得其心传而成正果者无数。日夜禅定,亲契华严经,一日大悟,述云:「描不成?拨不开,何须南岳又天台,六根门首无人会,惹得胡僧特地来。」

宋孝宗干道二年(1166年),普庵以原寺所处“地气索莫”难成气候,决定另择新址重建梵宇,一日来到南泉山,忽见一人身高八尺,红发披肩,苍髯掩口,普庵问:“尔何方神祗?”那人道:“小神奉玉帝之旨,守护此地,候普庵僧五百年矣。”普庵笑道:“贫僧正是普庵。”于是普庵在南泉山开基兴工建寺,两年后寺成,今日慈化寺址便是800余年前之旧址。

普庵善神术,屡屡为民禳灾去病,救旱抗洪。南宋嘉熙元年,因祈雨封“寂感禅师”;淳佑10年,因救旱加封“妙济禅师”;因禳疫加封“真觉禅师”。咸淳四年,又封“昭赐禅师”,大德四年,加“大德禅师”,皇庆元年加封“慧庆禅师”。乾道五年(1169年)七月二十日,聚集诸徒众,普庵祖师谓‘诸佛不出世亦无有涅盘,入吾室者必能玄契矣,善自护持无令退失也。’随即沐浴更衣,结跏趺坐而涅槃也。在世之寿为五十五,僧腊为二十八年,谥号为「普庵寂感妙济正觉昭贶禅师」,后在元代大德四年(1300年)重谥「大德慧庆」。到了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永乐皇帝评说普庵祖师:“万行圆融,六通具足,端严自在,变化无方,哲学悟于群迷,普利益于庶类,如溥甘霖于六合,膏泽均沾,犹现满月于千江,光辉旁烛。”加谥‘普庵至善弘仁圆通智慧寂感妙应慈济真觉昭贶慧庆护国宣教大德菩萨’。师生前除灾除病之灵验颇多。元仁宗延佑初年(1314~1320)吴郡姑苏城西有慧庆寺,其寺后即造有普光明殿供奉普庵。此外,禅林多于佛殿背后安置师之肖像。

普庵不仅神术高超,其佛学功底亦不比寻常,一册《普庵语录》,明成祖朱棣叹为“其精深也,非想象之可求;其神妙也,非虚空之可似”。明进士邹元标读之,认为其“直接如来正宗”。

普庵禅师恩师是牧庵法忠禅师。正所谓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普庵并非一受具足戒就开悟的,其除了养成戒行、品德、禅修方法之精进用功外,更熟读“华严经”、“华严合论”等经论。随后的十二年丛林道场禅修生活中,更加珍惜光阴而勇猛精进到不曾懈怠卧草席而眠。于其三十九岁时,因阅“华严合论”至“达本情忘,知心体合”处,此时明心见性资粮渐成熟,故豁然大悟,遍体汗流,震撼不己,久久不能言语,过没多久华严海会佛菩萨刹那间加持与灌顶,普庵禅师悲涕欢喜,踊跃无量,大似死中得活,如梦忽醒。过了许久云:“不可说,不可说又不可说。”,须臾后又云:“我今亲契华严法界矣!”并自述道;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随即普庵禅师心能转物,上天堂下地狱无所不能,并得弥勒菩萨之传承,自此弘法利生,开化人天。

禅宗另一成就者,明朝末年的憨山大师,其十二岁起于佛寺中听闻佛法,十九岁受具足戒,且诵读与契入“华严经”,并亲证“海印三昧”,而后近三十年中修持耳根圆通观音法,并有数次承蒙文殊菩萨带其往兜率天,亲自领受弥勒菩萨之指导与传法,故憨山大师也算是弥勒之传承弟子。

祖师此后则常治病救人,降伏妖魔外道。有一次他在修寺时,来了九位秀才,对祖师曰:师今年修大殿,但是今年值「九良星」在寺院,怎么敢修啊?祖师心知此九位是九良星之所化,乃戏曰:九良星是九位,何不将我添入,而成十良星?!彼九人欲退,却被祖师用神力定住,祖师曰:今**等必须皈依三宝作佛弟子,否则我不放汝等。彼九人即皈依了祖师也。

祖师收了九良星后,匠人都病了,弟子报知,祖师即写了一个纸条贴于房柱,上写:“普庵非想会阴阳,修造无心动九良;勿谓吉凶无祸福,十人却令九人亡。我性我心常寂静,莫令含识入锅汤;奉劝来归于此者,身心浊秽总成当。”又书:“工匠若不病,天上无九良,工匠若不愈,地上无佛法。”次日,工匠皆愈。

有一次祖师在修寺院时,需要砖瓦,乃请瓦匠烧制,但是烧窑时,火烟不从烟筒出,有弟子告知祖师,说此处有一巫师作法,一定是他捣的鬼。祖师笑曰:你们将我的旧法衣拿去,围在烟筒上。弟子将祖师之袈裟围于烟筒上,烧窑的火焰顿时入窑,烟从烟筒而出,但是其烟不散,直入巫师家。当巫师前来求忏悔时,
师斥:以后不许你用邪法害人。但若今后用法给人治病不验时,可以祈请我,我则会帮助你。后来法官们为人治病时,则祈请祖师以求得加被也。

祖师在修庙时,附近有一个贼人,偷工匠的被子。匠人告诉祖师,祖师命用修庙之钱,为匠工赔偿。但是此贼得寸进尺,变本加厉,众乃怒告祖师曰:修庙之钱,乃施主所舍,岂能如此浪费,若不惩治,则徒添我等罪业。祖师即书一纸条,贴之于柱曰:“贼人入院作窃,讽经念咒剖决;勿令时间到来,须叫七孔流血。”次日,贼忽七窍出血而死。妻前来求忏悔,祖师乃曰:晚了哩!

为修殿堂令人抬一大梁,在歇气时,来一道士,在梁上坐了一下,其木梁则抬不动了,居士前来告知祖师,祖师乃用纸包一竹篦,并叫用此篦打去,此道士则忽然不见了。后来弟子问祖师,其人是谁,祖师曰:“千年守尸鬼,飞过洞庭湖。”众乃知其人乃是道教之吕洞宾,他是在戏耍哩!

一次,有家娶亲,但到下轿时新人却不见了,于是两家都告了官,哪一位官也断不下来。婆家姓章的主妇对她丈夫说:为这事见官,家产消耗了很多,听说普庵祖师乃得道的神僧,你不妨备礼去求祖师。其夫即往求祖师,祖师如入定状,片时则曰:噢,我知道了!乃写一纸条,用香花供养七日,其词曰:“佛身遍满,哪容妖邪?若不顺吾,天雷辟汝!”命来人贴于自家中堂,供养七日便有分晓。其人奉命而行,但是过了七日,殊无感应,将纸条拿来授师,祖师在此偈每一句下添了两字,其词曰:“佛身遍满法界,哪容妖邪鬼魅?若不顺吾道心,天雷辟汝粉碎!”命六名僧人弟子去到他家,将此偈贴于其人家之门外大樟树上,围树念「楞严神咒」,念至第三会时,忽闻一声巨响,其树被雷辟开,从树中走出两位姑娘。一位是其家之新妇,另一位是已经失踪了的一家的大姑娘哩。

一次祖师在用功时,正值修庙,四方打夯,乃默祷,他之教法应在何处兴起,即闻东南方之打夯声最显,果然师之教法广兴于东南方,尤其「普庵咒」,在早课中大多诵之以为常课。百姓也在修建时多请僧人先到家念普庵咒以驱除土煞,而保得家人平安。

有一次,天久旱无雨,众善信往求普庵祖师施法降雨。祖师曰:汝等往去某寺有一和尚,他袈裟边补着一点红布,他的黑雨很大啊!众乃往焉,果有一僧在此,众乃求其师,祖师即推脱,众礼拜苦求,祖师乃以石砚上一点水予之,众将此水迎到家后,大雨忽至,其雨色黑,田井皆满。后来众备礼谢普庵祖师,又问其降雨之师为何人?祖师乃曰:彼师乃龙树医王菩萨也。

有个虔诚的妇人常去听普庵祖师说法,其夫乃一屠户,闻庵祖大名后,求妻子引荐往见祖师。祖师见曰:你放得下吗?屠曰:放得下。祖师曰:你往你后面看。屠回顾,见他所杀之牲畜尽在身后,心生大惧,祖师曰:汝放得下吗?屠夫点头。祖师令屠回顾,则无一物矣。屠欲出家,祖师曰:汝乃在家菩萨,不可出家。并传法给他。后来其屠与妻乃常素念佛,并且成了善知识哩!

祖师用符箓法水常为人治病,因此他在盖庙时,则福者出钱,贫者出力,皆乐于帮助。祖师曾在山岩下盖了一寺,众乃曰:此处危岩绝壁,恐怕供养太少,不能持久。祖师乃曰:我有很好之膏药良方,可作此寺之用。因而此寺后来治病救人,自成了家风也。

祖师住慈化寺时,有本乡之信女张氏,造了一担纸钱,来寺求祖师,为代还「寿生债」,祖师即以钱作泥浆而泥寺壁,命弟子为她念了《金刚经》一卷,祖师曰:“你之寿生债已还。”女曰:“道坊未作,纸钱未化,那如何叫还寿生债啊!”祖师曰:“尔不信,可去「寿生院」看一看!”女曰:“凡人在世,如何能去寿生院呢?”祖师则令女闭目,她忽然犹如做梦,见一人穿锦袍,好像是靖王,引她入冥司之寿生院,见一大树,金光晃耀,军兵手持弓箭,有曾还寿生债者,用箭射之则中树,未还者却不然,闻念「寿生牒」曰:“神弓箭发,一枝夙庆人天之会,为是故也,官库宝物无限。”有一官人高声唤曰:“善女人遇佛出世,还了寿生,功德无比,有《金刚经》一卷,八大金刚护卫,库中神光恒赫。”复赞曰:“汝生生得好受用者。”女醒后不知身在何处,良久才拜谢祖师曰:“感谢师傅,得到了好因果也。”祖师乃示众曰:“世人愚昧,专以烧纸钱为急务,彼蔡伦未造纸时,阴司用什么钱,佛只说经典,而没说叫化纸钱,只言转念大乘经典,却未说焚经当钱。”至今惟诵《金刚经》以酬受生,盖遵师之教命也。

普庵禅师是一位具大神通力的禅者,虽出身自禅宗,但却活用一切上乘密法,故有禅宗的莲花生大士之称。在绍兴二十六年(约公元1156年),于七月办法会,因平时受益的信众太多,所以香火鼎盛,而有些人却心怀嫉妒,故向官府密报,诬祖师为妖僧,于是官府指派巡司带领数百官差去捉拿祖师。在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出发前往佛寺的路途中,于寺外约数里处,忽然下了小雨,须臾檐前有滴水声,天井中不觉水涨,忽然间波涛汹涌,此时忽见一条巨龙长越数里,头角峥嵘、神光显赫而在云层中翻滚。前来捉祖师的官差见了此像皆惊恐不已,带头的巡检官即跪地而哀求忏悔,于是龙潜而雨止,随即撤兵回府衙,回即禀报:普庵禅师非妖僧实圣僧也。

有一次信众陈员外出钱举办一次水陆大斋法会,并恭请普庵禅师及佛寺中的比丘为其祖先诵经超度。而普庵师父领为陈家诵了一部金刚经,陈员外心中滴滴咕咕的很不满意的说:“怎么只诵一遍金刚经呢?太少了吧!”。普庵曰:“尔既不满意,再为尔还。”又集众诵金刚经一遍,可是陈天章回家后心中还是很不满意。忽有一天陈员外暴毙而亡,三日后又复苏,陈员外自言道:“我死后魂就被带到地府幽冥,而地府判官很不客气的告诉我说:‘汝在生时不信因果,不识生佛,施财入大慈化寺建雨中水陆,负一中经债。合与铁枷治罪。’这时陈员外在地府中向冥官深深忏悔,而幽冥便放他回阳。”所以三日后又活过来了。随后陈员外带全家子子孙孙与五百两银钱,来到大慈化寺准备向普庵师父请罪,而普庵问曰:“昔作善因如何?”陈员外恭敬礼拜说:“凡眼不识生佛,起不信心。望慈悲赦罪。”后来,陈天章又拿了一大笔香油钱捐给普庵禅师,而普庵禅师在陈天章背部写上「施财功据」四个字。令人啧啧称道的是,陈天章过世之后,一户甘姓人家的新生儿,背上竟然也出现了「施财功据」四字的痕迹。此后,祖师即隐居,因人言之可畏也。

普庵祖师最后隐居之处,乃是「裴公洞」(即后来之「至相寺」),《庵祖灵验记》上说:祖师移住深山,当时无人知晓,后因有二位居士,一名丁骥,一名陈汝明,见到深山有白光,则预料祖师隐其处,乃寻当地人,往而寻祖师,则见祖师处有龙吟虎啸也。

普庵祖师之母亲进山寻师时,因为口渴,祖师之虎为创泉而饮,至祖师所居之洞处,因嫌风大,祖师乃作法,吸来一块巨石以挡风口也。祖师后来出山,在修一寺时,为大殿上大梁,匠工多人牵绳拉引,呼喊声震,适逢祖师冬天烤火,乃用一火箸挑着另一火箸且曰:“上上”。弟子问是何意,祖师曰:我帮他们上梁啊!此时上梁之主绳忽断,但大梁却悬空未落,众人紧急救之其梁乃上也。因为底下人很多,假若梁掉下来的话,则后果不堪设想也。

祖师一次在方丈中坐时,忽然奔来一只水牛,见祖师后即跪地哀鸣,祖师曰:你被打了吗?乃命侍者牵去别处,移时,追牛之人至,问祖师曾见牛否?祖师曰:何故?其人曰:我乃屠夫,因买一牛欲杀,我先用锤敲牛头令昏。殊不知此牛力大,乃挣脱而逃来山上,故寻牛至此。祖师曰:此牛宰后,能赚多少银两?其人曰:能赚五两银子。祖师乃命侍者取了五两银子交予其人,买下了这一头牛。祖师命侍者牵牛至而对牛说道:我用施主的银子买下了你,你饿了可以吃草,但不能吃庄家蔬菜,你可以去烧砖瓦的窑上踩泥,以消灭罪业。后此牛如通人性,从来不食庄家蔬菜,在踩泥时,也如通人性,婉转而踩;普庵祖师曾骑着它吹着铁笛绕了寺三匝哩!人见其如此可爱,故以后再也没人打过它。后来此牛乃蹲距而死。祖师在埋牛时作说法偈,其偈中有:“放出沩山水牯牛,牧童吩咐普庵收。南泉体用皆周遍,虎啸还家得自由。水牯牛,水牯牛,汝若不遇普庵,几乎落于虎口。此身幸脱这包了,逍遥物外任优悠。微笑一朝风月满,个中无事且了休。个因心负债,果报为牛,拖犁拽耙,无数春秋。冬则受寒天剑树,夏虫蚊食且无饶。只得从缘如南窑,泥热功多瓦遍周。不待来春重费力,不如悟觉应山坵。寄语伺鞭诸长幼,入他栏圈早回头。万劫千烹无解脱,不如还了永无忧,下土!”师又云:“大包角豁不露头,不露角,千手大悲也难扑索,八臂哪吒休来问着,凡人不识这工夫,一任将土来盖却。”葬后墓上生白莲数朵。

乾道二年(1166)建梵宇。一天忽然有名「道存」之僧人,冒雪而至,二人交相问答,或笑或喝。道存曰:师乃再来之人,不久将大兴吾教也。道即指雪书颂而去。此后,慕向普庵祖师者一日多似一日,祖师随宜为说法,或书偈与之;有病患者,折草为药与之即病愈;或有疫毒(传染病),则与之颂,则病愈。至于祷久旱或大雨、砍伐怪木、毁邪祠等,灵验非同一般。一日忽然集诸弟子曰:“诸佛不出世,也没有涅槃,若有入吾室者,必能去契矣。”

祖师生前除灾除病之灵验颇多。在元代仁宗延佑初年(1314-1320)吴郡姑苏城西有慧庆寺,其寺后即造有普光明殿,里面供奉着普庵祖师像。此外,禅林多于佛殿背后安置祖师之肖像。

普庵祖师在世时,曾造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三卷行世。所付法之弟子有圆通、圆融、圆成、圆信、应世等人,此外师所传之咒,在后世禅宗寺院及民间颇为流传,除了课诵以外,亦被人谱成了古琴曲和琵琶曲。普庵祖师能精通梵文,以梵文拼音为咒,人称之为普庵咒。

普庵禅师圆寂之前,曾花5年功夫,刺血泥金,书写了一部《金刚经》。这部供奉在慈化寺的血书《金刚经》与珍藏在临江慧力寺的苏东坡手书《金刚经》碑,都是江西境内极负盛名的佛寺镇寺之宝。

普庵祖师是显密双修有大神通的著名高僧,为世人所敬仰。现在教内通行之普庵神咒就是普庵祖师所留。

普庵咒有极大的降魔作用,所以有“普安十方,安定丛林”之语。故南方之一些丛林每逢初一或十五必集体诵一遍。在明代万历年间(约1600年)株宏禅师将它编入《诸经日课》之中。清代道光时刻印《禅门日诵》中也刻有此咒,现代四川一带的寺院,大都早晚课都诵此咒一或三遍。

普庵祖师戒杀文

堪叹诸人不较量,却将造罪当烧香。

处处神坛社庙,尽是作业之场。

个个烧鹅煮鸭,每每宰杀猪羊。

巧者持刀出血,拙者便去烧汤。

向前起来下手,推毛破肚搜肠。

煮得半生半熟,诸人斗割分张。

一似夜叉罗刹,犹如虎豹豺狼。

祭赛邪神野鬼,正神岂肯来尝。

鬼又何曾饱满,反遭触犯天堂。

猫儿无人杀吃,收拾被下安藏。

猪羊广有人杀,只见成队成行。

禽畜时时遭戮,杀者定去承当。

因此三荒雨旱,为人岂不思量。

若要报答天地,除非斋戒贤良。

诸仁者:杀他一命还他杀,一念回光免祸殃。

偈曰:畜生本是人来做,人畜轮回古到今。

不要披毛并戴角,劝君休使畜生心。

释迦牟尼佛选择开悟成道地的故事

(图文均来自网络)

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在他写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释迦牟尼佛选择开悟地点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森林中经过了非常艰苦的一段修炼过程之后,决心放弃一味的极端苦行并寻求真正的觉悟与解脱。就这样,释迦牟尼佛来到了钵罗笈菩提山,他看到此山非常幽静,于是便决定在此处入定直至证得正觉。他先登上了东北岗,刚刚到了山顶,大地就微微震动,山体也轻轻摇晃起来。这时,山神惶惧不安的对释迦牟尼佛说:此山非您成就正觉之福地,您若在此处入定开悟的话,这儿的一方土地将就会被震的陷下去,就连这座大山也将会倾覆。

听到山神所说的话后,释迦牟尼佛就从东北山头走了下来,在来到西南山半崖时,他看见那儿有间大石室。于是释迦牟尼佛就走進去开始打坐。谁知他刚一坐下,地与山又象他在山顶时那样震动摇晃起来。这时天空中传来神的声音说:此非如来成正觉处,自此西南十四、五里,离您苦行处不远的地方有颗菩提树。去那颗菩提树下打坐开悟最为好。

释迦牟尼佛听到此言就起身,在诸护法天人的前导来到了菩提树下,并最终经过四十九天的入定而开悟。

附:《西域记》八卷中解释金刚座:

菩提树垣正中有金刚座。昔贤劫初成,与大地俱起;据三千大千世界中。下极金轮,上侵地际。金刚所成。周百余步。贤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刚定,故曰金刚座焉。证圣道所,亦曰道场。大地震动,独无倾摇。是故如来将证正觉也,历此四隅,地皆倾动。后至此处,安静不倾。自入末劫,正法浸微。沙土弥覆,无复得见。佛涅槃后,诸国君王,传闻佛说金刚座量。遂以两躯观自在菩萨像,南北标界,东面而坐。闻诸耆旧曰:此菩萨像,身没不见,佛法当尽。今南隅菩萨没过胸臆矣。

金刚座被一位哲学家喻为“地球之脐”,意思是世界的中心。以此来赞美指引众生降伏无明、离苦得乐的佛教。金刚座在佛陀成道的菩提树下安置。佛陀曾在此树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转载]释迦牟尼佛选择开悟地点的故事

[转载]释迦牟尼佛选择开悟地点的故事

[转载]释迦牟尼佛选择开悟地点的故事

[转载]释迦牟尼佛选择开悟地点的故事

[转载]释迦牟尼佛选择开悟地点的故事

[转载]释迦牟尼佛选择开悟地点的故事

[转载]释迦牟尼佛选择开悟地点的故事

大型佛教纪录片《灵岩道风》讲述印光大师的一生!

https://www.163.com/opencourse/detail/video-CHK52HRVK-ZHK52HS0C

纪录片《灵岩道风》讲述了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师,不畏艰辛复兴千年古寺灵岩山寺,弘扬佛法,慈悲济世的传奇故事。印光大师深刻的影响力了中国近现代佛教,被后世尊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灵岩道风》完整高清版
《灵岩道风》完整高清版

据悉,纪录片《灵岩道风》礼请著名歌手许巍创作并献唱同名主题曲《灵岩》,用音乐诠释了绝嚣世外的人间净土,引领观众穿越1600年历史风云,走进一座僻处山中的几经兴废绵延佛光的千年古寺,追随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的卓锡圣迹,在晨钟暮鼓、梵音缭绕之下,踏上一次洗净心尘的视觉之旅,感受佛门特有的空灵、悠远、禅静之美。

《灵岩》歌词
演唱:许巍

再次生起悠然的向往
是你给我宁静的感觉
在我如此深爱的季节
又见九月的江南

回首因你出发的起点
迷惘坚定交织的旅程
远比开始预料的艰难
也更曲折 丰富 多彩

因你决定所有的选择
为你唱过的每一首歌
让我诚实地面对自己

你恩赐什么样的旅程给我
要用尽一生来感知
为何在经历过后我才觉醒
你给我的爱无与伦比
只有我深爱的 这季节听到
我泪水涌出 划落的声音

因你决定所有的选择
为你唱过的每一首歌
让我诚实地面对自己

你恩赐什么样的旅程给我
要用尽一生来感知
为何在经历过后我才觉醒
你给我的爱无与伦比
只有我深爱的 这季节听到
我泪水涌出 划落的声音

印光大师:为何有人得不到佛菩萨加被?

【原文】

《印光法师文钞》之《复拜竹居士书二》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乐,死归净土。当率其家属男女老幼,同皆认真念佛。以祈佛慈加被,消灭罪业,增长善根。何得但以百声千声佛号为事。世间为人做工者,为一二角钱,终日勤劳不息。汝以此大事,反不如求一二角钱者之勤劳,亦无怪乎无有感应也。感若至极,决无不应之理。汝如此感,乃泛泛悠悠,何可消大业障于现世去世乎。汝诸眷属为父母念,比专为自己念功德还大,以其有孝心故也。现在时局危险,不知何时即发生战事,尚不肯念,若到杀劫临头,试问有何所恃。汝侄之病,亦是宿业,观汝父母及侄,足知汝家殊欠世德。今当时时留心,以力培植。并普劝一切人同修净业,以挽回之。后来当必有灾退祥集之庆。尚彬既欲皈依,今为取法名为宗元。元为诸善之长,亦为乾卦首义。乾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其象辞。果能自强不息念佛,自强不息改过修善。决定能身心康健,大有成就矣。一函遍复,为一切人求福求寿求愈疾求生子之方法。果能依之自行化他,则无边利益,均可亲得矣。(甲戌九月初五日)

【译文】

你要想母亲往生西方,想父亲身心健康,想让他们活着的时候幸福安乐,死的时候超生净土。应当率领全家男女老少,都共同认真念佛。以此来祈求阿弥陀佛的慈光加被,消灭罪业,增长善根。怎能仅仅每天只念百千声佛号。社会上为人做工的人,为了一、二角钱,还要终日勤劳不息。你以父母超凡入圣的大事,反而不如求一、二角钱的人勤劳,也难怪没有感应呀。凡夫的感如果到了极处,佛决没有不应的道理。你这样感,是漫不经心的感,怎能消除大业障在现世和临终的时候呢?你的各位亲人为父母念佛,比专门为自己念佛的功德还要大,因为有孝心的缘故,而孝心也就是菩提心。

现在时局危险,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爆发战争,如果不肯念佛,等到杀劫临头的时候,试问有什么可以依靠呢?你侄儿的病,也是过去世罪业招感,从你父母和你侄儿的情况来看,足以看出你家非常欠缺累世的功德。现在应当时时留心于利益他人,以此极力培植福田,并普遍劝导所有的有缘人共同修持净土法门,以此挽回祖上欠缺的德行。将来必定会有灾难退避吉祥云集的喜庆。

尚彬既然要想皈依,在此为他取法名叫“宗元”。“元”是各种善法的开始,也是乾卦的第一义。乾为天,天道的运行刚健强劲,君子也应当效法天道刚毅坚卓、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乾卦的象辞。果然能自强不息念佛,自强不息改正过错修习善法。必定能使身心安乐,大有成就。

《一函遍复》,是所有人求福、求寿、求病愈、求生子的方法。果然能依照《一函遍复》自己实行劝化他人,那么无量无边的利益,都可以亲身获得。(写于甲戌九月初五日)

复章道生居士书三

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又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

….

戚则周之女,年十九,双目失明,伸手于前,亦不见。来信以告,时彼在山三圣堂,得信即欲回家,送其女于杭州尼庵。光令写信与其女,令至诚念观音圣号,未一月亲自写信告愈矣。

一女人于十六岁时,得气疼病,每日必二三次发,发时辄疼得要命,今年五十六岁,来求皈依。光令至诚念观音。并与一药方,即文钞中戒烟方,但不加烟。彼即熬一料,头一次吃,气便不疼。四十一年之群医莫能为力之痼疾,一经一次吃药,即完全好矣。非至诚念菩萨名号故,得遇此方乎。

此三者,皆用力少而得效大。乃诚也。

汝为母之痼疾,叹无法设,光责以何不念佛求消母业。汝便写出许多经佛礼拜,然亦不见功效。以是写的所谓少实胜多虚。设汝果真实如此礼拜持诵。汝母之痼疾不愈,光当瞎眼,天地当易位,日月当倒行矣。有是理乎。

光恐汝诚之一字,或未致意,故为汝取名慧诚。即知汝诚在笔上,不在心上。使在心上,断不至如此修持,了无所益也。

《攝大乘論》說求財不得的原因

大菩薩對於財富和地位,是可以隨心所欲的出現的,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缺乏財位?無著菩薩用五個理由來解釋這個问题。

第一個,「見彼有情於諸財位有重業障故」,菩薩看到這個有情,他對於財富地位有重大的業障。這個重大業障有二個解釋:

一是,他本身福報不夠,承當不起,你沒有那個福報,菩薩施給你也沒有用。比如:目犍連尊者拿飯菜給他母親吃,他母親因為沒有福報,她看到的飯菜是猛火,根本没法吃。所以你本身沒有福報,就算菩薩賜給你,你也看不到或无法受用。

二是,你內心有種種的遮障,你有那個福報,但是你有障礙。比如:你看到別人享受安樂,你生起嫉妒,或者去破壞別人的安樂。那么,当你将来得到財富地位的時候,就会有遮障使你无法获得,你要先懺悔改过你的这种嫉妒心态才行。

第二個「見彼有情,若施財位,障生善法故」。是說你有這個福報,你也沒有遮障,但是菩薩看到你得到財富地位,會障礙你修學善法,財富会使你放逸,你若貧窮一點,你還會努力、去佈施、持戒,積集資糧;你財富現前,你就会被财富所轉,所以富貴求道難,所以菩薩不佈施你财富,免得害了你。

第三個,「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離現前故」。菩薩看到眾生生命當中,帶一點點缺乏、帶一點點痛苦,你容易厭離眼前的生死,而發起出世的道心,你會有道心去修行,你不會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第四個,「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為積集不善法因故」。是說一個人要得到財富、地位,你就產生了驕奢之心,憍慢、奢侈,就廣造殺盜淫妄的罪業。

第五個,「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便作餘無量有情損惱因故」。若你的地位很高,掌握了權勢、財富,你就會做出對广大眾生有伤害的事。「是故現見有諸有情,匱乏財位。」所以菩薩看到眾生沒有斷惡修善的因緣,就不佈施財位。

所以有時候我們向佛菩薩祈禱,有時候會靈驗、有時候不靈驗,就是這樣子。菩薩只有讓你有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因緣,才會靈驗。

廣欽老和尚:修行人不能怕魔障 !

廣欽老和尚:

修行人就是要在這色、聲、香、味、觸、法的業識順逆中求解脫。

無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麼便宜之事,不經苦行,不經魔障,如何去歷練無明煩惱?

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冲破魔境中的無明煩惱,方能得到解脫,

也唯有捨下色聲香味觸法,心無罣礙,才能得到清淨解脫,才能顯出菩提心來。

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貪圖安定順境,那樣是不會進步的。

黄念祖:一個活佛轉世的實例

莖草集(二)黃念祖居士

漫談篇一(1987年美國維州開示)

一個活佛轉世的實例

有一個見了面的活佛,他的轉世很特殊。他的前生是很殊勝的大德。他圓寂的時候就告訴弟子,也是廟裏的人,他說:「我死了以後,你們不要去找那個轉世的人,用不著你們去找。」他就拿一個大鵬鳥的模型給大家看,說:「你們看見這個沒有?我下世轉世的人,他會自己拿這個來找你們的,不用你們去找。」他後來圓寂了。那麼大家就等了,師父既然說我們不用去找,就等他來了。

有一戶人家,一個媽媽生了個孩子。這個孩子現在他翻成中國的姓,姓楊。四五歲的時候媽媽帶他到廟裏去,這孩子看見一塊石頭,就說:「我要這石頭。」媽媽說:「這石頭有什麼用?」「我要。」媽媽也犟不過他,抱著石頭就帶回家了。這孩子很淘氣,就砸這石頭,砸來砸去砸出一個大鵬鳥來。就是他把那大鵬鳥發現了,證明他是那個轉世的。

你說他那前一代的大鵬鳥怎麼跑到石頭裏去了?這都是不可思議嘛,而且這個轉世的,你說他去要這個的時候,就把它抓出來了嘛。這樣的轉世,那就是可信,的確是那個人轉世的。

黄念祖:怎麽能够成就快?

莖草集(二)
貳、漫談篇
漫談篇一(1987年美國維州開示)
禪淨密三宗一味論

密宗確實是這樣,它是很殊勝。但是因爲殊勝,所以魔就破壞,這是必然之理,而且這魔很可以冒充。剛才我說你要是天臺宗,你要作止觀、打坐,你腿一盤,你盤三個鐘頭,五個鐘頭,十個鐘頭,這就有了一定的功力。一般人就坐不住,兩個鐘頭腿就酸得不得了了,所以你冒充不了。你要是講經說法,研究教下,不管法相什麼,自個兒這一宗的你總能談出一些東西出來。要看過很多書,你要打坐什麼什麼,都要知道很多東西。

唯有禪宗是很可以冒充,他可以隨便答,完全可以答沒有意思的文句。譬如古人問:「什麽什麼是…?」或者有人答:「橋流水不流」,傅大士的這些,橋在那兒流,水不流,那麼要編這個話還不容易啊?真正無意會下,你問我:「什麽是魔?」「月亮從北邊出來。」那你這不吹口就來,這樣的話一萬句也容易嘛,你無意味嘛,這他可以冒充。他說他開悟了,你怎麽能知道他沒開悟?一般你沒法知。你要不開悟,怎麽能知道對方是悟還是不悟,只有開悟的人才能明白對方悟不悟。因爲世界上開悟的人太少了,所以能够肯定他是假的人就很少,他可以用這個方式冒充。這是一個。密宗也很可以冒充,他不守戒律,可以亂搞,可以喝酒,可以什麼什麼。現在就有人拿這麽一個手印,他就說一切一切都有了,他就冒充啊。所以這兩個最容易冒充。

蓮華精舍是跟別的很不一樣的,不但跟冒充的不一樣,就是有些正規的,我們也有許多很突出之處。紅教是舊派,舊派蓮華生大士就是彌陀的化身。所以蓮華生大士特別强調大家要成就的快,要成就的穩妥,要生西方極樂世界。諾那祖師也這樣開示,這都是一致的,紅教這一派,無論如何不要忘記阿彌陀佛,很尊重淨土宗,而且大家都應當很依止。所以蓮華精舍的願文就要同生極樂世界,這個在正派的密教團體裏頭,這麽發願的很少。

而且我們這裏頭很重視讀誦中國原有的大乘經典,王上師就指出十幾部必讀的,十幾部參考的經典,不是說都是從西藏找。中國古代的這些東西,有人問諾那祖師:「什麽是密宗境界?」「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密宗境界不可說不可說。」如果你一定要找些文字,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鳩摩羅什翻譯的,咱們現在有的嘛,這不是大家很省事嗎。你研究密宗,是什麽境界?那麼你就連活佛都不用問了,你把《金剛經》看一看,這多省事。《金剛經》確實甚深甚深,金剛般若,一切都具足了。這有些特點。

再有,也是有人問諾那祖師:「怎麽能够成就快?」「那就是《彌陀大法》,再有明心見性。」所以我們跟禪宗也是非常近。不是就我們密宗是唯一的,別的都否定,說顯教都低。很多密教的團體,正派的也是這個說法,這個說法很不正確。很多學密的人對於中國原有的東西沒有研究,所以就說了很多錯話。王師父就說:「達摩祖師的法,禪宗,就是直趨大手印的法。」不需經過前頭這些次第,上根利智直接就進入大手印了。就好像天才的小孩,一來就進研究院了。利根的,他就說這樣的法,那就一致了,禪宗就成爲我們一個類型了。再有,就是貢嘎上師說:「達摩的口訣全是大圓滿大手印的口訣。」所以這就是跟禪宗、跟淨土宗(一味的)。其實真正如果說修持要成就,就是這三宗。其他的,像唯識你怎麽修?它有一個唯識觀,那個你觀不成。真正有理論、有方法的就是禪宗、淨土宗、密宗,而這三宗實際上是很可以圓融的。

他們想讓我多住些日子,我說我得早點回去,我還有好多雖說發過願,但還沒有完成的,我想寫《禪淨密三宗一味論》,是三宗,但它是一味的。既然稱爲三宗,它有每宗的特殊性,但它是一味的,有共同性。本體只是一個。就得找機會來實現,來還這些願,就是這樣子。

《大寶積經》:佛陀開示十因果法

第一、想得到端正的身體,要做到:
一、對惡友不起嗔心,二、安住於大慈悲,三、歡喜修學正法,四、造佛形像。

第二、如何得到富貴,要做到:
一、應時佈施,二、不起輕慢的心,三、帶著歡喜的心情給人,四、不希求果報。

第三、眷屬免除多病和死亡
一、不說離間的語言,二、度脫邪見眾人於正信,三、護持正法,四、教諸有情成佛菩提。

第四、如何不受父母肉身而得佛應身
一、如來塔廟供奉華果,二、不妄自損害他人,三、鑄造佛像,四、對佛菩薩深生淨信。

第五、怎樣有神通
一、見他修善不為障惱,二、他說法時未嘗留礙;三、燃燈供養如來,四、於諸禪定常勤修習。

第六、如何沒有怨家仇敵
一、以無諂心親近善友,二、於他勝法無嫉妒心,三、他獲名譽心常歡喜,四、於菩薩行無輕毀心。

第七、說話如何令人起信
一、言行一致,二、於善友處不覆諸惡,三、聞法不求過失,四、於說法者不生噁心。

第八、宣揚佛法如何離諸障礙
一、持三律儀戒,二、聞甚深經不生譭謗,三、見初發心者生一切智心,四、對諸有情大慈平等。

第九、如何降伏煩惱魔障
一、了知法性平等,二、常行精進,三、常勤念佛,四、一切善根皆悉迴向。

第十、臨命終時諸佛現前
一、滿他所求,二、於諸善法深生信解,三、於諸菩薩施莊嚴具,四、於三寶所勤修供養。

廣欽老和尚:你不要說,你想說什麼我都知道!

慧律法師

記得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和同學組團去參訪廣欽老和尚。在進去之前,有一位同學一心想要和廣欽老和尚「辯」。

一進門,尚未開口,廣欽老和尚就對他說:「你不要說,先聽我說,你想說什麼我都知道,辯論不好!」

這位同學一聽,嚇得不敢出聲,他心想:「我在想什麼,廣欽老和尚怎麼會知道呢?」

老和尚接著說:「辯論是不能解決事情的,要實實在在的修行。」

這位同學馬上跪下去,向老和尚頂禮,請求老和尚開示。

老和尚說:「你的我慢、自大、貢高,是你所有煩惱的開始。」

這位同學就問老和尚:「要怎樣才能得到快樂呢?」

老和尚慈悲地說:「這個很簡單。你要發願,把自己當作世界上最沒有用的人,就像地下的泥土,任偌人在它身上大、小便、吐痰,它都沒關係,因為它是在最底層,都沒有優點。別人毀謗我,就當作消業障,只要這麼想,就沒有什麼煩惱了。」

我們今天之所以會感到痛苦,就是優越感太過於強烈,我們都覺得自己很有才幹,別人勸諫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

我剛出家的時候,由於深度近視加上散光,所以,如果有人在比較遠一點的地方向我打招呼,因視力不佳沒有看到,就走過去了,往往因此招致不少言語上的毀謗。這個時候,我就告誡自己,要像廣欽老和尚說,要做一個最沒有用的人;念頭這麼一轉,整個心舒暢無比,就不再罣礙了。

Page 1 of 13
1 2 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