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欽老和尚:業力敵不過願力!

廣欽老和尚常言:

「有願,就會有緣。」

願力,不可思議!

所謂:「神通敵不過業力,業力敵不過願力!」。

 

嵩岳元圭禅师对岳神说:

“佛七能三不能:

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

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道无缘;

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三不能也。”

又说:

“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是一期。

众生界本无增减,且无一人能主有法。

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

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

既众生界本无增减,则度众生亦无所谓尽不尽也。”

叔本华:伟大的心灵总是更喜欢独处

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叔本华人生哲学》

心性不高的人,幸福和快乐的唯一源泉是他的感官嗜好,充其量过一种舒适的家庭生活,与低级的伴侣在一起,俗不可耐的消磨时光。教育对这类凡夫俗子也不能扩大他的精神价值。《叔本华人生哲学》

天才几乎都不善于交际,因为还有什么对话,能像自己的独白,如此充满智慧而令人愉悦呢?

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热衷程度,大致上与他的精神思想的价值成反比。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与人交往,那几乎就等于说,他是一个具有伟大素质的人。《叔本华人生哲学》

在高朋满座的隆重场面,表面上看,人们兴高采烈,沉浸在一片高贵的愉快气氛之中,但通常,拘束、尴尬和无聊才是到场的真正客人。众人聚合的地方,也就是无赖集会之处。真理通常都拒绝在这些地方出现,而另投别处。《叔本华人生哲学》

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人生的智慧》

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人生的智慧》

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不要有什么想法就立马告诉别人。另外,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对于别人的看法,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手段。《人生的智慧》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伟大的心灵,在这个世界更喜欢独白,自己与自己说话。

《庸闲斋笔记》:船难奇闻

摘自《庸闲斋笔记》卷12

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三月,江苏省招商局的福星号轮船,装载七千石江苏漕米,向天津驶去。同在一艘船上的,还有江苏海运委员、补用知府蒯君等二十一人,以及浙江海运委员石君、董事、仆从等几十人。

轮船行驶到山东烟台时,海上起了漫天大雾,能见度很低,根本看不到对面船只的行驶情况。当时,在同一海域行驶的英国澳顺号轮船,同样因为大雾,看不到对面的行驶情况。突然间,两船彼此相撞,福星号竟被撞沉了。

乘坐福星号的委员、董事、仆从等六十五人遇难身亡,仅有江苏候补知县江君等三人得救生还。

海难发生后,李爵相将所知情况紧急奏报朝廷。天子震惊大恸,哀悼死难者。并对不幸遇难的官员擢加官衔,按照阵亡条例,拨款抚恤死难者家人,荫庇他们的孩子。朝廷还下令在天津、上海二地修建专祠,祭祀死难者,死去的董事、仆从等人也都得到附祀。江苏省大员筹措银两,赡养死难者的家人,为期十年。

同时,英国官员罚澳顺号轮船的主事者赔款给死者家属。不幸遇难的人们,既受到了朝廷的厚恤恩赏,还得到了中外双方的抚恤。这样处理船难事件,想必对于获救之人,遇难之人,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当时遇难的名单中,还有一人名叫长楙(音茂),是一位候补县丞。清朝官员陈其元记录这件船难时,还特别记载了关于他的一件奇事。

长楙是满洲人,在苏州任佐贰官需次[注]已经很长时间了。位卑薪少,所以他家过得十分穷苦。上级怜悯他,给他津运的差事,可以多领些薪水,养活家人。长楙高兴地接过差事,回家辞别妻子,就随长官上船了。

长楙走后,不到十天。一天早上,他的妻子刚梳洗完毕,走出屋门,准备操作家务,却忽然倒地,以长楙的声调大呼:“轮船失事了,我已经死了。速速去请我的好友某某前来。”

当长楙的好友到来后,长楙就把轮船失事的过程,叙述了一遍。那时,苏州百姓还没有得到船难的消息,众人一听,均大吃一惊。

长楙接着说道:“我死之后,就已获得差使。由于心中挂念家贫子幼,所以连夜奔驰而归。”他嘱咐好友代为抚养长家刚满十岁的儿子。长楙说着流下了眼泪,好友也跟着哭起来,答应了他的恳求。长楙谢过众人,就辞别离开了。

这时他的妻子霍然醒来。人们问她亡魂所言之事,她浑然不知。只记得,刚出门,忽然吹来一阵冷风,然后她就不省人事了。两天之后,轮船失事的消息传到苏州城。

当时,官员陈其元正在苏州,听说了这件事。官员应宝时(1821年─1890年,字敏斋),不信鬼神之说。当陈其元向他问起长楙亡灵之事,原来应宝时也早已听说。二人都很惊叹,竟有这等奇事。应宝时说:“你正在撰写《笔记》,可以把这件事写进去,与《神灭》、《无鬼》二论相辨吧。”

注释:
佐贰官,即副官,县之佐贰官为县丞,主簿,佐助州县主官管理粮马、缉捕、水利等事务。需次,即新官候补,在古代指官吏授职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

提婆達多的故事

摘自《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四》

提婆達多的故事

一天,比丘們齊聚一堂,同聲讚歎佛陀大慈大悲,即使提婆達多常懷惡心,毀害如來,佛陀仍不以為患,反而為其哀愍,放大悲光,遠照其身。佛陀告訴大眾:「提婆達多並非只有今世傷害我,過去世時也常傷害我,我以慈悲力才得以保全性命。」

當時,阿難尊者觀察到在場大眾心中有疑,即從座起,右膝著地,恭敬合掌請示佛陀:「提婆達多過去世時曾毀害世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佛陀開示:「提婆達多三番兩次欲傷害如來,有次在手指甲上塗以能致人於死的毒藥,準備在頂禮時抓住佛足。沒想到頂禮佛足時,毒藥頓時變成甘露。可是提婆達多仍不死心,又想了一計:『佛陀現在在耆闍崛山下,我可以從山頂將大石頭推下,砸死佛陀。』但這次只傷到佛的腳趾,提婆達多也隨即身陷阿鼻地獄。」

佛陀又為大眾開示:「過去久遠劫前,應現如來出現於世。佛滅度後,有一比丘獨在林中坐禪,卻深受虱蟲之苦,於是與其商量坐禪時勿來擾亂,虱子即依教奉行。經過一段時間,有一隻土蚤詢問虱子:『為什麼你的身體如此飽滿肥盛?』虱子告訴土蚤:『我所依附的主人常修禪定,又教我在適當的時間飲食,因為如此,所以所需充足,無有匱乏。』土蚤聞言,即表示要與蝨子一起生活,蝨子說:『只要你能遵守我們的約定就行。』但當比丘開始坐禪時,土蚤聞到血肉香,便忍不住大飽口福一番。結果,這位比丘心生苦惱,即脫衣以火燒之。」

佛陀表示:「那時的坐禪比丘是迦葉佛,土蚤則是提婆達多,虱子即是我,提婆達多為貪利養而傷害我,乃至今日成佛,亦因利養而出佛身血,身陷阿鼻地獄。事實上,提婆達多無數劫以來一直懷著惡心,欲毀害如來,而如來常以慈悲心力憐憫他。我亦因為提婆達多而速得成佛,所以發慈悲心感念他成就我的恩德。」

於是佛陀即遣阿難尊者前往地獄,探視提婆達多是否能忍受地獄之苦。阿難尊者來到地獄門前,向牛頭阿傍說:「請為我傳喚提婆達多。」牛頭阿傍說:「尊者是問哪一尊佛的提婆達多?過去每一尊佛皆有提婆達多。」阿難尊者說:「我是要找釋迦牟尼佛的提婆達多。」牛頭阿傍隨即喚提婆達多:「阿難尊者在外面,希望和你見面。」提婆達多十分感動地說:「阿難你來了!如來是否還憐念我呢?」阿難尊者回答:「佛陀派我來關心你,是否能夠忍受地獄之苦痛?」提婆達多說:「我雖處阿鼻地獄,卻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

佛陀開示大眾:「菩薩為接引眾生修大方便法,雖受生死無量大苦,卻不以為患。所以不要認為提婆達多入阿鼻地獄即是惡人,實是提婆達多微密妙行大方便之示現。」在場無量百千菩薩得無生法忍,無量百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百千人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道。天人散天花遍覆大眾,並作天伎樂,放大光明。一切大眾聞佛所說此微妙法,歡喜作禮而去。

蒂帕嬷的奇迹


摘自《佛陀的女儿:南传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Dipa Ma-TheLife and Legacy of A Buddhist Master”

1.蒂帕嬷修学神通的因缘 (摘自第二章 )

在1965年,蒂帕嬷被带进了一个新的禅修领域。因为穆恁德拉(蒂帕嬷的师傅)将要回印度,马哈希尊者对他这位弟子说,你既然要回到“ 神通的国度”,你应该对神通有所了解。他想让穆恁德拉修炼神通,但是穆恁德拉忙于教导弟子没有时间修炼。因此,穆恁德拉决定训练别人,也算一个实验,用来证明神通的真实性。为此,他选择了他的最优秀的一些学生,就是蒂帕嬷和她的一家,直接按照清净道论的方法进行训练。穆恁德拉知道神通不仅是不寻常的,而且可能让人走偏道路。如果一个弟子的德行不够,滥用神通的危险很大。蒂帕嬷被选中,不仅因为她的定力,也是因为她有无可挑剔的德行。

蒂帕嬷、西嬷(蒂帕嬷的妹妹)和他们的三个女儿都得到了传授,修炼隐身、一身变双身、无火煮食、他心通、游历天堂地狱、超越时间旅行、宿命通等等。蒂帕嬷是穆恁德拉最能干的弟子,也是最能玩神通的。据说她有时穿墙而过若无其事地来见穆恁德拉,或者突然就从毫无一物的空气中现身,还说她掌握了所有的五类神通。

2.禅定和神通的成就(摘自第九章)

蒂帕嬷在穆恁德拉指导下开发出了神通,但是没有他的要求她绝不会给别人表现这些神通。神通不是由内观获得,而是通过修定,这种修行心会进入称为禅那的深定。在修禅那时,她能如意地进入经典的八定之中任何一定,并且在定中停留她所希望的时间。在比较深的定中,身体的新陈代谢几乎停止,所以不需要喝水、吃饭、运动、以及上厕所。蒂帕嬷能够通过决意进入某一定并且在预先设定的时间“醒来”或者说出定。有一次,她决定进入第八定并且在定中停留3天20小时8分 3秒。她出定的时间就精确到她预先确定的秒数。

当她离开缅甸后,蒂帕嬷停止了修练神通。她坚持认为神通包含我相因此对解脱是一种障碍。穆恁德拉也同意这个观点,他说:“这些神通并不重要,悟道才是重要的。你需要智慧驾驭这些神通。你不要想带着我相运用这些神通,因为这不是你的。你不能运用神通并且认为正是你很了不起。
这不是智慧。”

杰克.英格勒尔曾经问蒂帕嬷她是否还拥有她多年前根穆恁德拉学习时获得的神通。

“没有,”她回答说。

“你可以把神通找回来吗?”

“可以,”她说,“但是要很长时间。”

“多长?”杰克问道,心想她可能会说几个月或几年。

“嗯,大约三天,”她回答说,“如果我很认真地用功的话。”

(五种神通,略)

按照穆恁德拉,蒂帕嬷向他表演了这些神通(五种神通)的每一种。下面内容是基于穆恁德拉的回忆。“你可能不相信,”他说,“但这是真的。”

有一次穆恁德拉正在他的房间,他注意到他窗外的天空有些不寻常。他向外看,看见蒂帕嬷在树梢上方的空中一边咧着嘴向他笑,一边在空中她变现的房屋里面玩。通过把风元素变为地元素,他可以在半空中造出一个建筑物。

把厚重的元素变成风元素,产生的震撼稍小一点但同样也是令人惊奇的事。有时蒂帕嬷和她的妹妹西嬷去见穆恁德拉会突然在他的房间现身,蒂帕嬷偶尔在离开时会穿过关着的门走出去。如果她感到很有玩兴,她可能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最近的墙壁,直接穿墙
走过去。

蒂帕嬷学会了用她的手产生火元素来生火做饭。她还能把地元素变成水元素,她曾这样向穆恁德拉表演:象跳水那样她潜入一块地面之下然后从中钻出来,衣服头发都是湿的。如果她必须一个人走夜路,蒂帕嬷会复制一个身体,给她自己造一个同伴,这样就没人找她麻烦。

蒂帕嬷的这方面的神通曾由第三方测试过。穆恁德拉认识摩羯陀大学的一位印度古代史教授,这位教授怀疑神通的存在。穆恁德拉表明愿意向他证明神通的存在,于是他们俩就安排了一个实验。这个教授派了一个他信得过的研究生在蒂帕嬷禅坐的房间守着以确保她没有离开房间。在实验那天,那位研究生确认蒂帕嬷从没有从禅坐中起来,但是在同时,她却出现在十里之外的教授办公室和教授说话。

蒂帕嬷和西嬷曾联手用她们的神通力影响一辆公共汽车的运行。在仰光的一天下午,她们在公共汽车站等车。当车子终于到了的时候,已经晚点一个小时,她们意识到她们会错过约定的时间太多。由于按时到达很重要,她们开始入定并且让公共汽车正点到达。“在三摩地状态,”穆恁德拉解释说,“她们决意并且移动那辆她们坐的汽车。她们让时间和距离变短。这是可以做到的。佛陀曾经对秧倔摩罗运用这种神通。当秧倔摩罗想杀佛陀的时候,他不断追赶佛陀,但佛陀没有移动他也追不上。这是因为佛陀用他的神通使他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当缅甸外交官吴丹(U Thant)就要就成为联合国新任秘书长时,穆恁德拉知道吴丹会作一个就职演说,就叫蒂帕嬷进入未来并且记住就职演说的内容。然后她念出就职演说,穆恁德拉把它录下来。据穆恁德拉说,一个月以后,吴丹作了完全一致的演说,和蒂帕嬷预先知道的一字不差。

黄念祖:欲速则不达

特别的根器不用熏习就解决问题,我们不行,就得慢慢熏习。要知道“潜移默化”。夏老师说“根身器界潜转换”。心中应十分清净不要有什么“迷”和“悟”。为什么要“悟”?就因为你“迷”。不迷还有什么悟?所以说起点要高。为什么大家修持不得力?就因为起点太低!“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夏老师不仅是现在仅有的大德,而且是几百年才出现的一位大德。过去修行的人每天听讲、打坐都是这一件事,但就是在极盛时期也不是每个庙里都有一个开悟的人。整天就是这一件事尚且如此,现在的人每天的事要有好几个头,因此不能希望马上就能开悟,欲速则不达,想的太多了,还要走向反面。

修行人最忌“心外求法”。过去有人读《阿弥陀经》,读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就这么信、就这么念。有人批评这是“心外求法”,所以说《无量寿经》功德很大。经中说“彼佛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正信很重要,截流大师在《劝发正信文》中提到,正信要比不正信的功德超出不止多少万倍。信要坚固,但更重要的是要“正”。

要亲近善知识。首先,所亲近者得是善知识。要“亲近”,所以很多成功的人是当侍者的,成天在师父旁边,这就了解到一些旁人不知道的情况。佛果就是五祖的侍者,佛果就是在师父与别人的问答中起了疑情之后大彻大悟。

佛说的都正确、都对,但是有个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就要分别出哪些是了义、哪些是不了义的,再进一步又是法法皆圆,这里面有好多层次,先是要看出分别,要剥笋皮,这就有的剥了。

不要忙,“久修迟悟”是好事。我就是开悟稍早了些,幸而以后一直受挫折,不然开悟之后就受人恭敬称赞,这样就毁了。古时有人出生后就能答出前生三个转语,前生开悟仍不忘,之后由于受人恭敬还是毁了。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是对自以为开悟的人说的。有个“悟”在那和“迷”有什么不同?《圆觉经》有四见:人见、我见、众生见、寿者见。有个“悟”就落在“四见”之中了。

于1988年7月19日

大智度論的故事:業力因緣再生

文章来自网络

龍樹菩薩云:這些人會墮各種昆蟲畜類

許多人的邪淫慾望太重,也太過無知,才會生成鵝、鳥、鴨、孔雀、鴛鴦、鴿子、雞、海鷗和伯勞等各種身體形狀。這些鳥類有千百種之多,由於邪淫的罪過,身上才會生長羽毛,不能平滑;嘴與毛爪,不能辨別微妙的感觸。

許多人經常憤怒,嗔恚心重,才會變成毒蛇、昆蟲、蝮蠍、蜈蚣等含有巨毒的蟲類形狀。

許多笨人屬於蚯蚓、蛾、糞蟲、蟻、螻、小梟鳥等種類,成為一群愚蠢昆蟲或鳥類的形狀。

貪婪、高傲和憤怒等心態嚴重的人,會變成獅子、虎或豹等猛獸的身形。

凡是邪見傲慢的人,也會變成驢、駱駝、豬等身形。

那些生性吝嗇、貪婪、嫉妒、輕薄、喧鬧、急躁之徒,將來會變成猿猴、大猿、熊、赤熊等身形。

那些種下邪貪、憎恨、嫉妒等業因的人,都會變成貓、狸、土虎等野獸身形。

無恥與貪食之輩,他們的業因會使自己將來變成鳥、鵲、鳶、鷲等鳥類身形。

輕蔑善人的傢伙,會成為雞、狗和狐等身形。

即使有些人大行布施,奈因憤怒,心裡不快,也會為此業因而成為各種龍身。

有些人修持布施,但心生傲慢,以至動手毆打、欺侮或折磨生靈的話,也會變成金翅鳥的身形。

由此可見,各種煩惱的業因,會形成許多畜生與鳥獸的苦惱。

廣欽老和尚:一切的力量都是從「定」中產生出來的

一切的力量都是從「定」中產生出來的,但只有在「靜」中才能「定」。一個人在安定的地方,能夠定下來,還不算是「定」,要在煩惱的時候,能夠定下來才算是定。

娑婆世界是我們暫時借住的地方,一切皆幻化不實,如戲夢一場,到頭來總是空,不要貪戀娑婆世界的一切,要萬緣放下,念佛求生西方,阿彌陀佛才是我們究竟的歸依處,是我們的故鄉。

用齋時默念︰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所謂的願斷一切惡,當我們拿起筷子,與人爭著夾好菜的當下,便是一種惡念。

世俗人得富貴的,是過去生中佈施的功德來的。今生享受福報,若沒有無常的磨難,和種種的挫折來刺激,便會沈迷下去,不知醒悟。如果不知道再以福佈施,種來世人天的因,等到福消壽盡時,便會墮落,這反而是福中藏禍。「錢」是無生命的東西,人則是萬物之靈,所以,我們要會利用錢,不要被錢所利用。有錢要會佈施,腦中才會清爽息念,才會消業障。否則,整天為錢煩惱,一直絞業障,這就是被錢利用了。

你看看這個世界,大家都沈在迷夢中,追逐名利,你爭我奪。你好,我要比你更好;你強,我要比你更強,每個人都在比賽,看看誰的夢做得最大。結果,這些名、這些利,生不帶來,死也帶不去,只是徒然多造一些新的惡業,而此番再墮下去,人身也就難得了。

我們這個人身,實在是很寶貴的,也是不容易得的。我們說人生人、狗生狗,各有其類,但是,不論是生人或生狗,都是我們這個靈靈覺覺、不生不滅的靈性在轉變的。我們這個心所行的,如果是佛菩薩的行徑,那將來就在佛菩薩的境地;如果心行所作的是貪婪、是愚痴、是瞋恚,那以後就是三惡道的一份子,甚至昆蟲類、空中飄浮的微細眾生類,都是經由我們這個人身,不同的心行作為而轉化的。十法界中的一切眾生,無一不是經由我們這個人身而轉化,我們這個人身並不是那麼輕易過的,事實上,我們是在過這個人身劫。

我們生是由業感而生,卻往往帶著更多的業而去,如果不知道入佛門修淨業,在茫茫紅塵中,為聲色所役,為物質等欲樂所縛,貪瞋痴業造得越多,命終後,墮得越深。
既然知道進佛門,聽了佛法,便應當多念佛、拜佛、佈施,將來才有個好去處。學佛人念佛,便是要在紛紛擾擾的六根塵中,找出一條超越生死輪回的路,佛念得越多,善根增加,正念增長,才不會隨妄念業障流轉,才有辦法了生死。

要成佛道並非只念佛就可以了。念佛可增加佛根種子,善根利的人,將來還會有因緣入佛門修行,修行人念佛,本身還須受種種的病難與劫厄,以消除宿世來的業報,所以,修行人都要吃苦,受種種的劫報,才能成就佛道。釋迦佛不是一世便修成的,他也是經過多少的阿僧祇劫,受了多少的苦厄,才修成道的。

廣欽老和尚:修行有功夫的人什麼樣?

傳某師對一些人眾是非,頗為在意,一大早,大眾還在灑掃,便在大殿穿梭於人眾之間,東講西聽的,老和尚坐在客堂,靜靜地看在眼裡,便對傳某師開示說:

「有功夫的人,耳朵不聽人的是非,眼睛不看人的善惡,人家毀謗我們,罵我們惡人善人,都當做沒聽到、沒看到,收攝六根不外馳。只有那些沒功夫的人,才整天窺伺他人的是非,斤斤計較。」

灑掃畢,老和尚喚傳某師過去,對傳某師開示說:

「我們修苦行是在藉各種事境,磨煉我們不起無明煩惱,洗除習氣,鍛鍊做人做事的各種能耐。」

「並不是要做什麼勞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對一切順逆境的分別,就是在修苦行。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開發智慧。」

「妄想多的人,須要做一些雜務事,將念頭有個寄託,否則妄念紛飛,要他念佛也念不下去,只有善根利的人,可以靜靜地念佛念下去,一面工作,一面念佛,會漸漸地不覺得在工作,而且自然會生起平等心。」

老和尚又說:

「戒行清淨,六根不染,是入禪的第一步基礎,要如龜縮頭,住於清淨無染。六根不淨,妄念尚存,無明未破,便無法開悟。禪堂打香板就是在打你的無明。」

廣欽老和尚:平常心就是道

廣欽老和尚:

平常心就是道,

每天保持不起煩惱,不起歡喜貪著心,

多念佛,拜佛。

對人不好也不壞,

隨緣和人結善緣,不攀緣。

時時刻刻注意起心動念,有壞念頭,要馬上提醒自己。

修行要保持中道,不急不緩,細水長流。

三毒雖除,習氣未盡。

《阿婆檀那經》:

一天佛與舍利弗外出,見到一隻鴿子。

佛的影子覆蓋在牠身上時,鴿子顯得安詳自在。

但舍利弗尊者的影子覆在牠身上的時候,鴿子就顯得驚恐不安。

舍利弗問佛為何自己已經證悟阿羅漢,心中無有三毒煩惱,仍然會嚇到鴿子?

佛回答,阿羅漢三毒雖除,習氣未盡,所以才會這樣。

廣欽老和尚: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環境。

文章来自网络

那些溺在父母身邊的,終長不成人,而那些離開父母的寵溺,在外奔波的人,反卻能煉成大人氣魄。就像溺在母猴懷裡的小猴,有時會被母猴抱得活活悶死,而那些獨立跳躍在山林的小猴,反而活得很好。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環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環境。

心要怎麼修。我們說出家修心,心要怎麼修?就是沒有分別心,心淨則是佛。我們輪當執事人,與十方眾人接觸,就不能去分別對方,不論是俗家或出家,一律平等對待,不起分別心,我們度眾生,就是以這無分別的心在度眾。俗家人不曉得這道理,凡事論好論壞、分是非、別愛憎;而我們出家人,不論是對、是錯、是好、是壞,表面但唯唯諾諾,應付應付,不管是耳朵聽到的,眼睛看到的,心不起分別,不去執著它,這就是心出家。出家人如果還一天到晚,說這個人好、那個人不好,論是論非的,這就是身出家,心沒有出家。

衝破魔境。修行人就是要在這色、聲、香、味、觸、法的業識順逆中求解脫,無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麼便宜之事。不經苦行,不經魔障,如何去歷練無明煩惱?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衝破魔境中的無明煩惱,方能得到解脫;也唯有捨下色聲香味觸法,心無掛礙,才能得到清淨解脫,才能顯出菩提心來。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貪圖安定順境,那樣是不會進步的。

廣欽老和尚:只要有實際的修持,自然有諸天護法的擁護

文章来自网络

上午,慈航堂某法師等師徒六,七人,上山參拜老和尚,在參觀三聖殿工地後,便離去。

傳某師對老和尚說:「現在交通發達,參學的人可真方便,古時的人要參學,就得萬里行腳跋涉,沿途還要忍凍受飢,有時還遭盜寇的侵犯,到了寺庵,還要受到諸多的挑難,可是,他們卻不以為苦,道心反而更堅固,像《一夢漫言》中見月老人參學的過程就是這樣。」

老和尚說:「以前的人求法,雖然受盡辛苦,但卻能藉此增加身心的能力,做為他們日後擔負弘法度眾的資本。師父年少時,參學行腳四方,也是歷盡飢疲,加上病魔纏身,也是這樣磨練過來的。只要有實際的修持,自然有諸天護法的擁護,否則,師父整天在這裡閒坐,又憑什麼每天那麼多的信眾上山禮拜?」
傳某師道:「見月老人後來能得三昧老和尚的重委,扶樹戒幢,廣傳律法,任勞任怨,實在得力於當初參學時的磨礪。」

老和尚說:「不錯,我們參學,並不是在參別人能給予我們什麼厚待好處,是要從吃別人的虧中去參,才叫做參,不吃其虧,參不到東西。所以,忍字非常重要,不但要忍一切的勞苦,更要忍一切的辱,別人怨恨我們,我們還得用一句阿彌陀佛跟他結善緣。只有能忍辱,才能啓開大智慧。」

廣欽老和尚:別人的習氣不要拿過來起煩惱!

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裏不要亂說,肚子裏明白就好。

嘴巴叨叨不休,無事也會變成有事,最後總是會害到自己。

那些沒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最會惹事。

別人的行為好,我們心裏不起歡喜貪著心;行爲不好,也不起憎惡心。

要好好按耐這個心,不起煩惱,別人不好,別人的習氣,那是別人的事,

如果我們拿來起煩惱,那就是自己的愚癡。

這樣,不論事情是好是壞,能保持這個心不動,便是忍辱。

能夠衝破這一關,以後無論什麼事就比較不會起煩惱。

這點切要好好學,好好磨煉,如此業障自然消除,身體自然也好起來。

廣欽老和尚讲述住山的故事

文章来自网络

廣欽老和尚:跟我們說他在大陸住山的故事。

他說:當時我只帶了幾件衣服、針線、一、二十斤米、火柴,在清源山找了一個石洞,這個洞有兩個洞口,我將一個洞口塞住。

洞內很清幽,又有一塊石頭,在石頭上打坐,感到很舒服。

日落時,忽然有一隻老虎以屁股先進洞來,我嚇了一跳,大呼一聲:「阿彌陀佛!」

老虎竟也被我嚇到了,馬上跑出去,

隔了一會兒後,牠又再度進來,

我就對牠說:「山軍啊!你能不能把這個洞讓我修行呢?還是你要吃我呢?」

我看老虎並沒有惡意,就為牠皈依。

這就叫做「心動心」,我無惡意,牠也無惡意。

第二天牠帶來許多小老虎,在洞口遊玩,走來走去、跳來跳去,顯得很高興的樣子。

泰戈爾 : 用生命影響生命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因為你不知道,
誰會藉著你的光,
走出了黑暗。

請保持心中的善良,
因為你不知道,
誰會藉著你的善良,
走出了絕望。

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
因為你不知道,
誰會藉著你的信仰,
走出了迷茫。

請相信自己的力量,
因為你不知道,
誰會因為相信你,
開始相信了自己。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活成一束光,
綻放著所有的美好!

发愿的力量

摘自:《雜譬喻經.卷第二(三一)》

往昔,有三個貧窮的人,皆以賣柴維生。在四月八日浴佛節當日,眾比丘在寺中灌沐佛像,釋迦牟尼佛當時亦在其中,擔任維那。

這三個窮人經過寺院時,聽說今天是浴佛節,便進入寺院觀看。這三人皆各發心,手持一文錢,站在佛像前,誠心祈願。

其中一個人說:「願我後世財寶富饒,不要再像今生這樣貧窮,此生命終後,可以投生在大富人家,並得生養一個孩子,待他長大後,讓他出家作佛弟子;並願常投生於天上、人間。」

另一個人祈願:「願我有能力療治一切人的疾病,命終之後,得以投生在良醫世家,通曉醫方,所治之人,皆能痊癒;並能常生於天上、人間,受大富樂。」

最後一人發願:「願我生生世世長壽、不短命,得以投生天界,壽命六十劫。」

佛說道:「這三個人都各有一願,虔誠發願,此後世世獲福無量,現在這三個人皆成為我的弟子,並得證阿羅漢果。」

禅定中的境界:枯木崖前岔路多。

紹雲老和尚讲述:

你要是見到境界,也不能生歡喜。一生歡喜也同樣找麻煩。楞嚴經上講:「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祖師們講:枯木崖前岔路多。什麼叫枯木崖?就是我們平常心中妄想翻騰不息就像樹上的青枝綠葉。現在心收攏了,樹葉都落了,就是枯木了。就在這靜中枯燥的時候,岔路多得很,會出現種種的境界。

五幾年我們在雲居山,親眼見的一個事情。

有一個竺慎師,五十多歲了,專門舂米。他在禪堂里打坐時看到阿彌陀佛像顯現,手捧蓮花,讓他上蓮花跟著走。他說:我沒有發願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怎麼來接我啊?他不肯去。天天晚上來,來了幾晚上。他就把這個事告訴了虛老。

虛老說:「你不要睬他,喊你也不要理他,這樣他就不到你這裡來了。」

結果不睬他還是來。

那天老和尚教他:「你找一個錐子,放在你座位後面,今天晚上要是來,你就把錐子輕輕拿出來,他用手拉你上蓮花台時,往他手上一錐。」

他就找了個錐子放在身後,那天晚上又來了,他輕輕地把錐子拿出來往他手上一錐。結果,錐到自己的大腿上了,疼得哇哇叫。維那師過來,重重三香板。開靜以後,問他為什麼哇哇叫,他把事情一講,大家才知道。

這些境界還不是一、兩個人出現。你只要把當下這一念保持住,不起二念,不要有任何需求:我想他心通啊、我想見佛菩薩像啊,千萬不要動這種念頭。你一動這個念頭,相隨心起,到境界現前的時候,各種各樣的事情都出來了。我們真正用功的人,要具備金剛眼睛,能識破真假境界。

观世音菩萨随愿陀罗尼(白衣大士神咒)



(图文均来自网络)

观世音菩萨随愿陀罗尼(白衣大士神咒)

南无 大慈大悲 救苦救难 广大灵感 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

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namo buddhāya,namo dharmāya,namah saṃghāya
(那摩      布达亚,     那摩    达尔麻亚,   那摩      桑嘎亚
(敬礼          佛            敬礼        法             敬礼         僧 

nama āryā avalokite  śvarāya bodhisattvāya mahā sattvāya mahā kārunikāya)
那摩 阿ri牙 阿瓦罗gi帝 思瓦ra牙   菩提萨多牙      马哈    萨多牙    马哈  嘎ru尼嘎牙)
敬礼     圣        观            自在             菩萨            大        菩萨       大         悲者)

tadyathā, 
达帝牙他,
即说咒曰, 

oṃ khara varta khara varta gaha varta rāga varta rāga varta svāhā
om  卡ra    瓦r达  卡ra  瓦r达  嘎哈  瓦r达 ra嘎  瓦r达  ra嘎  瓦r达   梭哈
om  苦难    转化   痛苦   转化  系着   转化  爱染  转化  贪爱  转化   圆满

天罗神,地罗神,
人离难,难离身,
一切灾殃化为尘。

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

白衣观音心咒

namah samanta buddhanam tathagata vishaya-sambhave padma-malini svaha
那马       萨曼达       布达南        达它嘎达    唯夏亚   桑m巴唯    巴德马 马里尼   梭哈
归命       普遍           诸佛               如來         境界     从…生出     莲花       鬘      圆满

白衣觀音

白处观自在菩萨,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pāṇḍarādevī。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又名为白衣观音菩萨、白衣观自在菩萨,她亦名白衣大士、观音妈(Avalokitasvara-māta)、观自在母(Avalokiteśvara-māta)、观世音(Avalokitasvarā)菩萨、观自在(Avalokiteśvarī)菩萨,她是观音院诸尊观音之母,乃为女性菩萨。其中,手持莲花的观音菩萨也被称为莲花手菩萨或持莲观音(Padmapani)。

宋·施護所譯的《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和《無上瑜伽秘密集會怛特羅》中,白衣觀音又名為『Ragarati』(爱染适悦女)代表「愛染清淨」。 延州婦人乃至魚籃觀音的由來,與唐宋以來,密教愛染思想有關。

《白寶口抄》解釋「白衣觀音為大息災之主,所以手持楊柳,拂去一切不祥和災難。」 以白衣觀音為本尊,祈請息災、增福壽之密法,白衣觀音法,或白處尊法。

故而,白衣大士神咒云:「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可謂是白衣觀音作為息災本尊之餘緒。

不空譯《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大約在天寶十二年(753年),不空譯經的時代差不多是705年至744年之間,因此大約可以推測中土白衣觀音的信仰最晚在六、七世紀早已萌芽,這與密教在中土流行的時間相當。

白衣觀音的名字意義

唐密大日宗
在密教大日宗的《大日經疏》解釋,白衣觀音常在白蓮花之中,而名為「白處」,她也名為「最白淨處」而出生「普眼」,所以她是產出蓮華部諸尊的蓮花部主尊。 同樣在《大日經疏》也進一步解釋了「白」為『法界之體,明白無染、法體離一切過錯,然而一切有情,皆同於妙法界者』,所以『白』亦是「大慈悲」的意思,滅除一切災厄,救苦救難,令眾生同入清淨無垢蓮華胎藏,這就是所謂『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

唐密金剛頂瑜伽宗
密教金剛頂瑜伽宗則將「白」解釋為「菩提心」,具『勝義、行願、三摩地』三門分別之菩提心。

『行願菩提心』即白衣觀音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界無餘,普眼遍觀十方含識,猶如己身,以謂菩提心所起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利益眾生,安住無上菩提,又於大悲門中,以方便善巧波羅蜜多,救濟眾生,隨眾生願,而給付之,乃至自己身命,而不悋惜,令其安存,使令悅樂。

『勝義菩提心』即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證悟一切法不生不滅,導入萬行,以入妙智海, 白衣觀音活於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之中,不住生死,亦不入涅槃,度一切苦厄。

『三摩地菩提心』即是觀自在奧祕瑜伽得「自性淨法性」。 所謂三摩地,能自在调伏心靈,因此離於煩惱纏縛,出生智慧,能達自性清淨法性如來 ,悟一切如來法身,證法界體性智。

白衣觀音的形象

善無畏所譯的《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與善無畏講述一行所記的《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中,蓮華部白衣觀音之形象為髮冠覆白色純帛,全身襲純素衣,左手持蓮花。

不空所譯的《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則記載,蓮華部母白衣觀音的形象為頭上至身披有布帛,並以蓮花的藤蔓裝飾身體、右手持真多摩尼寶,即如意寶珠,能心願隨求實現,左手施與願印。

在不空所譯的其他佛經中,也可見到白衣觀音不同的持物,譬如《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嚕力經》中,白衣觀音左手持棒或持羂索,右手執般若梵夾。 白衣觀音持般若梵夾表為“蓮華部白衣明”,能夠息災、滅罪、除苦、除難、除障,以及世、出世悉地成就,因此要修觀音法門,必定要修白衣觀音真言。

日本承澄所編撰《阿婆縛抄》也記載「右手持般若梵篋,左手持羂索」又說她非常柔和、慈悲,有求必應。

日本真言宗僧覺禪所著《覺禪抄》記載:「白衣觀音其形慈悲柔軟,如是天女,著白色青羅衣,頭髮上覆白帛,或有頂戴阿彌陀尊,左手持念珠,右手持印文,足下踏白蓮。又舉有左手持印鑰,右手持楊柳枝,或立於二蓮花上,右手執念珠,左手作蓮花指印。」

白衣佛母

在藏傳佛教,也有白衣佛母,為五方佛母之一。 她是阿弥陀佛的明妃,为女性佛母。 她代表自性清净法性与胜义菩提心而密号为‘离垢金刚’。

白衣佛母的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a意思是純白的、乳白的、白皙的、潔白的; Vāsinī意思是「居住於~之女」、「已著~衣之女性」。又名「Pāṇḍarā」。

西藏密教無上瑜伽續稱白衣佛母,為「女性身的佛陀」,也是觀自在王如來的「性力(Śakti)」──阿彌陀如來(無量壽如來)一切能力的來源。 白衣佛母主增益,代表五大中的火大,代表淨化人的贪心之毒,将五蘊中的「想蘊」转为「妙觀察智」,由她的心中發出妙觀察智光,引導眾生開悟。

九曜息災大白衣觀音陀羅尼

唐密一行(683年~727年)所撰《宿曜儀軌》記載的「九曜息災大白衣觀音陀羅尼」的本尊即為「白衣觀音(pāṇḍara vāsinī)」,此陀羅尼又名「能吉祥真言」。诵此九曜息灾大白衣观音陀罗尼。若日月在人本命宫中。及五星在本命宫斗战失度。可立大白衣观音或文殊八字炽盛光佛顶等道场。各依本法念诵。一切灾难自然消散。一切曜不吉祥诵此真言成能吉祥。

九曜息災大白衣觀音陀羅尼:曩谟罗怛曩(二合)怛罗(二合)夜野 曩莫素摩萨罗嚩(二合) 诺讫洒(二合)怛罗(二合)逻(引)惹(上)野 者者都 地波阿(去引)路迦罗野 怛你也(意)他 努摩底 跛努摩底 萨宾(上)你佉(上)细 娑嚩贺

能除災禍不祥疾疫、壽獲色力増長壽命長遠、一切災自然消滅、一切曜不祥成吉祥,白衣觀音因此又名除災觀音、能吉祥觀音,是令一切苦難消失,息滅一切災難,轉不吉為吉祥的『息災吉祥主(śāntika-śrīśvarī)』。

白衣觀自在法:蓮花部聖衆眷屬,并一切星宿等。恭敬圍繞蓮華部母白處尊(白衣觀自在),頭上以淨天衣覆垂。左手執寶鏡,右手把楊柳枝。身白色安立寶山,一切星宿,顯現本身圍繞。即中台白衣。第二院觀音院諸尊。第三院十二大天 如熾盛光法 第四院二十八宿。第五院十二宮神。

蓮華部母白衣曼荼羅

一切觀音之主尊

漢傳佛教中廣泛信仰的觀世音菩薩,其實就是以白衣觀音為主尊的观音,她是蓮華部主。她代表自性清淨法性与勝義菩提心, 密號為『離垢金剛』。

日本真言宗主張『所有的觀音菩薩皆由蓮華部白衣觀音所隨機應化、出生,她是一切觀音之主尊』。

由於白衣觀音是蓮華部主,所以,弘法大師描述白衣觀音形象柔和,表大慈大悲。現在的騎龍、鯉魚、楊柳觀音,許多髮冠披白帛、全身襲白衣、結跏趺坐的白衣觀音,等女性菩薩形像,皆源自蓮華部白衣觀音。全都是由白衣觀音演变而來。

在《大日經》系統中六大所對應之女尊:「諸佛母對應識大;白衣觀音對應水大;一切遍知印對應火大;金剛母對應地大;能寂母對應空大;顰眉觀音對應風大」白衣觀音所對應的水大,形色為如女性乳房之渾圓,顯色則為「如母乳之白色(Śvetā)」亦稱「大悲色」而為「息災寂滅色」。

在日本密教中「觀音母白衣觀音」即為大息災吉祥之女尊,日本密教之台密(天台密教)僧人澄豪(1049年~1133年)所撰的密教法本《總持抄》解釋了白衣觀音為諸星主之理,諸星宿為她的眷屬而圍繞於她,如佛教世界觀日月繞須彌山旋轉一樣。又日表菩提而月表涅槃乃為白衣觀音的悲智二德,她行於蒼空,利益一切有情與非有情,即以日月精成諸宿曜來饒益衆生。

蓮華部母白衣觀音菩薩初發心時直觀自心實相不由他悟即成自然覺之時,即具法界悉輪圓之德,觀音母菩薩能證星宿圍繞,日表大悲胎藏法之「理」 而月表金剛界之「智」,又白衣觀音之白衣代表子宮孕育胎兒所覆身之胎衣,一切衆生本有之時,皆皆悉依胞衣禦寒温除毒氣,不壞肉身。成立大悲胎藏法五如來之五轉,成佛之時爲天蓋,一切衆生現身衣服等。又作為禦風擋雨之舍宅,一切草木等為覆身物,皆此胞衣的象徵,即白衣觀音慈悲平等覆披法界,而遍照慈悲,不二親護之輪圓萬徳。

至於《金剛頂經》系統中六大所對應之女尊:「佛眼佛母對應地大;金剛母對應水大;白衣觀音對應火大;多羅(度母)對應風大;金剛界佛母(金剛界自在女)對應空大;普賢佛母對應識大」白衣觀音所對應火大,代表大愛染慈悲,「火大」之顯色與形色為「赤紅色的銳角向下三角▾」,赤紅色倒三角形乃象徵「女陰」,如《歌者奧義書》所云:「祭火便是女人。其火來自女陰,煙是感情的親密, 火焰是陰道,餘燼是對她的穿透,火花是高潮。 在這種火中,諸神奉獻精液,通過這種奉獻,子嗣得以產生。」

在印度文化中「蓮華」也代表「女陰」,蓮華是梵文女性陰道的同義詞, 女性陰道柔軟,呈粉紅色且有開口,蓮華也代表「原始胎藏」、「母親的子宮」。 在印度教與佛教經文中蓮華被性隱喻為神聖子宮、陰道。 《金剛頂經》中蓮華部代表「大愛染慈悲」也正是「愛心」,蓮華部之顯色為「紅色」也就是「紅蓮華」亦是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之<遍調伏品>所言「蓮華性」即「愛染性」,這就是《理趣經》所言:「如蓮體本染,不為垢所染,諸慾性亦然,不染利群生, 大慾得清淨,大安樂富饒,三界得自在,能作堅固利。」以及《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之金剛愛所言:「奇哉自性淨,隨染慾自然,離慾清淨故,以染而調伏」和「此是一切佛,染智無瑕穢,以染害厭離,能施諸安樂」又《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所言:「云何清淨法?謂大慾大樂」因此「愛染性」即是「自性清淨大樂」。

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觀音院的「白衣觀音(白處尊)」之形象為髮冠襲純衣,著白色天衣,膚色為白黃色,左手持開敷蓮華,右手結與願印,結跏趺坐於蓮華上,《大日經疏》記載:「天髮髻冠,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右手結與願印即右手仰掌伸臍下,則可見菩提流志所翻譯的《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之記載:「白衣觀世音母菩薩,左手執開蓮花,右手仰掌伸臍下」。

白衣观音种子字

觀音母「白衣觀音(Pāṇḍara-Vāsinī)」的種子字為『(paṃ)』則由『第一義』也就是『最殊勝之第一真理』的梵語『paramārtha』之頭文字『(pa)』加上空點『(ṃ)』或是加上代表『菩提』的『(aṃ)』,因此她的種子字『(paṃ)』代表『成就菩提所證的最殊勝無上之第一真理』即為『真如』、『諸法實相』、『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法界體性之法爾六大』、『大悲蓮華胎藏』,如善無畏阿闍黎於《大日經疏》所言『大悲蓮華胎藏乃妙法蓮華之極深密處』,顯教以妙法蓮華作為諸法實相,究竟了義的密教以大悲蓮華胎藏作為諸法實相,因此觀音母「白衣觀音(Pāṇḍara-Vāsinī)」即為『本來清淨之理性,常住不變之妙体』而為『實相真如(宇宙萬法的真實本體)』。

白衣神咒的来源

民間流傳的《白衣神咒》(或稱《白衣大士神咒》、《白衣觀音神咒》),因後面有「天羅神、地羅神」字樣,常被認為是道教偽造,其實非也。该咒于《陀罗尼杂集》卷九,卷十均有记载,名为《觀世音菩薩說隨願陀羅尼》。

另外,《法苑珠林》第六十卷《咒术篇》,第六十八“咒术部”亦有此咒,名为“随愿陀罗尼”。咒曰:「南無觀世音菩薩,坦提他,呿羅婆多,呿羅婆多,伽呵婆多,伽婆多,伽筏多,莎訶。」又云:「行此法者。應須潔淨三業。在於淨處,佛堂塔院,專精禮拜繞塔。誦是陀羅尼滿一萬二千遍。當見觀世音菩薩。一切所願,隨意皆得也。」

《法苑珠林》一书成于唐初,由释道世编撰,显然唐代以前,此咒已广泛流传,灵感非凡。凡为正当心愿,如求愈病、消灾、解危、求福、求职、求妻、求子、求寿等,皆灵验异常,故历代以来,皆颇受推崇。

印光大师曾开示(《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一上册第59页):白衣咒,未见出处,想菩萨俯顺劣机,梦授之类也。然以至诚心念者,无不所求皆应,有愿必从。……俗念增数句,乃祝愿之词,有亦无碍。

白衣神咒后的十九字从哪儿来的?

宋·王巩《闻见近录》卷末:

全州推官母王氏,朱道诚之妻也。日诵十句观音心咒,时年四十九,病笃,家人方治后事。王氏恍然见青衣人曰:“尔平生持观世音心咒,但复少十九字,增之,当益寿。”王曰:“我不识字,奈何?”青衣曰:“随声诵记之。”乃曰:“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久之而醒,疾亦寻愈。后年至七十九。其孙浩,信厚士也,为予道其详如此。

此十九字本是加在《观音梦授十句经》后的。文中十句观音心咒指的就是《十句观音经》。在《觀音夢授真經》(此经系民间梦授之文,不属经类。)中有梦授加句版的《十句观音经》:

《觀音夢授真經》:

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相音,常樂我淨,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佛不離心,天羅神,地羅神,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南無摩訶般若波羅密!

《十句观音经》:

观世音,南无佛,与佛有因,与佛有缘,佛法相缘,常乐我净。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

《十句观音经》,又称《十句经》、《延命十句观音经》,为中土民间所造。在江户时期由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有许多信徒持诵。日本临济宗祖师白隐禅师据传曾为它作《延命十句观音经灵验记》,传诵一时,因此此经也被称为《延命十句观音经》。虽经后世考证,灵验记是依托白隐禅师之名所做,但因此经并不违反佛教教义,日本佛教临济宗传人,如镰田茂雄等,仍鼓励信徒诵念此经。

在文献上,《十句观音经》的记载,最早出自于983年由北宋李昉等撰的《太平御览》(卷654)及《太平广记》(卷111),据记载,这部经最早来自于刘宋时代的王玄谟。元嘉二十七年(450年),王玄谟攻滑台,北魏太武帝率兵来救,王玄谟军大败,回国后下狱将处刑,经沈庆之救情免死。王玄谟在狱中,梦见有人传授此经,诵念千遍后得免死刑。

它与《高王观世音经》(此经系民间所造,不属经类。)内容相近,是《高王观世音经》的精简本。南宋志磬《佛祖统记》中,认为此经为《高王观世音经》的原形。日本学者桐谷征一考证,认为它是《高王观世音经》的前身。

白衣神咒的感应故事

一、 拔病苦

1 敬祖眼复明

清朝王渔洋先生讲述:“京兆宝坻县有位姓王名叫敬祖,年17岁的时候,把眼睛弄瞎了,常常诵念《白衣观音咒》。在康熙己巳年(1689年)四月二十六日夜里,梦见一位妇人,素衣淡妆,用手指启开敬祖的左眼,以小钳子钳出约一寸长血筋。又启开他的右眼,也把血筋钳出,而中间断了。对他说:“你的眼睛复明了。”他早晨起来看见物件很清楚,惟右眼稍为有点作障,自是以后全家持咒不懈怠,都很虔诚恭敬。盘山有位拙庵禅师,做了一篇《王敬祖传》,详细的记载这件事情,以此来广大劝化。(出清《居易录》)

选自1929年李圆净《观音菩萨灵感录》(演培法师讲述本)

2 万安救母

清朝有位姓柏,名叫万安,别名天佑,是江苏省常州县人。平生乐善好施,信奉佛教,时常向彭尺木先生讲述他的母亲曹氏,以大士慈悲神力除却疾病的事实。

当他母亲64岁的时候,生病发热。万安得信,自苏州赶回家,而母亲气息已绝,唯胸前尚有点微温。家人为她治理衣衾棺椁,均已具备。万安悲恸(音痛)异常,祈祷于白衣大士像前,诵念《白衣咒》一万二千遍,愿灭自已寿命12年,以增益母寿。

到了明日,母亲呼索饮食。再过几天病愈能起。始告已死时,被两个役吏所拘引,遍历土地城隍诸司才到达东狱府。府君对她说:你有儿子为你很虔诚的祈祷,仗着大士的威力,延长了你的寿命。遂命令役吏引导放出还阳。万安于是劝母亲修习净业;另辟一室供奉佛像。其母于是吃长斋,每日分早中晚进室叩佛念佛,诵念西方佛,各计名一千。又居世12年。年76岁时,九月十五日早起对其子说:“我将要去了,可以召集众亲友告别。”次日,亲友都到齐了,其母都一一打招呼,并告戒其子女将去时不要哭泣。每日只喝汤水五、六盏。到了第三天一早起床,沐浴更衣就枕,安详而逝了。(出清《一行居集》)

选自1929年李圆净《观音菩萨灵感录》(演培法师讲述本)

3 夫诵咒发愿 妻病危痊愈

毛豫如,浙江省嘉兴县濮(音菩)院镇人,在鹭岛任职。1932年某日,忽接家信,知妻病重,急赶回家。其妻已昏迷不醒,医治无效,命在旦夕。他的母亲信奉观世音菩萨,不停的持诵《白衣神咒》。在束手无策之下,他也跟着念咒,并且在菩萨圣像前发愿:全家吃素3个月,叩求大士加被。第二天午后,他坐在床沿闭目小睡,忽梦到家人告诉他,医师来了,急忙下楼迎接。在大厅前见到一位穿白衣的古装老妇,直往里走,要上卧室。正要问她来意,却被妻子长叹的声音吵醒,才知是梦。正要把作的梦告诉母亲,母亲先问他:“刚才有一阵奇怪的香味,你闻到了吗?”他于是将所梦告诉母亲,其母遂合掌念佛数百声,然后说:“媳妇的病,既蒙菩萨加被,必可化凶为吉,你不必忧虑了。”果然其妻的病,没有吃药而渐渐痊愈了。于是由上海前往厦门,请慧镫师父陪同前往普陀山,叩谢菩萨,以报慈恩。

选自1975年毛凌云《观音灵感录续篇》

4 虔诵大士咒 母女均获救

台北市金山街二十六巷四弄五号陈饶秋花,年35岁时,身患乳癌及子宫炎。虔诵《白衣神咒》七天后,忽夜梦白衣观音大士降临对其说:“秋花你生癌症,我可救你。早晨5点,即施手术,可放心。”及至5点,果然口吐白物,一连三朝,痊愈。又其女儿曾患破伤风急症,舌根黑肿,不言不饮。送入医院医治无救,医师令其出院。在无可奈何时,秋花即在院中双膝跪地,口念《白衣神咒》后,其女竟能稍言稍饮,医师骇异。乃住院3天出院,症亦痊愈。

选自1980年智成居士《观世音菩萨灵应事迹实录》

5 神咒三愿 不再失眠

安东街郑申妹,年47岁,曾患失眠症,且头痛不止达四、五年之久。虔念《白衣神咒》三愿①后,忽然暗室现灵光,脑筋清净,头痛失眠皆愈。(佚名)

选自《观音大士白衣神咒》

【注】 ①按《白衣大士神咒》小册子所言,一愿为一万二千遍。

6 两媳虔持咒 婆愈精神病

归绥街陈苏河,现年67岁。曾患精神失常、心乱虚惊等症。其两媳虔念《白衣神咒》,乃恢复健康。 (佚名)

选自《观音大士白衣神咒》

7 七遍神咒 夜哭即止

薛国维,任城中区卫生所秘书,妻在台北电信局工作。生两女,轮流夜哭,不眠不休。恐吵醒邻居,每夜抱在马路上行走,到处请人收惊无效。民国58年(1969年)夏请衡钰居士至家,念《心经》一遍,《大悲咒》及《白衣神咒》各7遍,求观音菩萨加被,当夜即不再哭。

选自1975年毛凌云《观音灵感录续编》

8 观音梦示 耳聋奇愈

我叫徐嘉燕,64岁,浙江镇海人,现住香港沙田。在幼年二、三岁时,奶妈为我掏耳垢,不慎把耳膜穿破,竟使两耳失聋,在上海照X光,证明耳膜破损。曾用许多土方法,就是医不好。14到16岁间,上学校读书时,很痛苦,自卑感很重。家里的佛堂供有观音菩萨,一切敬佛奉茶的事,都是由我做。一天晚上做个梦:一位穿黑衣的老婆婆,拿个竹蓝子对着我说:“你不要灰心,每念50遍《白衣神咒》点一红圈,念满了就好了。”虽然是梦,我果然认真念起来。我念了有一万二千遍。把纸上的圈都念完了,就去上海静安寺焚化炉烧了,当天晚上就好了,耳聋一扫而光。真是太奇怪的一件事。(香港徐嘉燕口述,慧峻记)

选自1994年《佛菩萨灵感探访录》

9 眼帘肉球 不翼而飞

四川遂宁广德寺,有一年轻的崇法师,俗名王大勇。出家前5年,左眼帘生一颗小肉球,往往作痛。到医院检查欲做手术,医生说手术危险,乃罢。入寺后,有时此肉球痛彻肺腑,寝食不宁。剃度恩师再三劝其念《白衣大士神咒》和《观音灵感真言》。他依法而行,专心念诵,痛即锐减;懈慢或不念,痛即钻心刺骨。后专心念,肉球不知几时飞走。(南京齐永生)

选自2001年卢红伽《拜观楼法乳》

10 鬼缠夜难眠 礼念大士安

南充市蓄电池厂女工杨素冬,28岁,从小体弱多病,并时常做恶梦。今年6月开始,夜夜不能入睡。只要眼皮一合,就见一个高大男鬼(始终看不见脸)掐她脖子,使她呼吸艰难。过一段时间,还看见屋中有一群鬼按她的头和腿,杨素冬日夜难眠。不得已请亲娘到处求神、画符,均无效果。今年9月,杨素冬央求我弟媳,请我设法。我让弟媳转送一本《观音大士白衣神咒》给杨素冬;并建议杨礼拜书中的观音像,持诵神咒和菩萨圣号。她每天不间断。现在,每夜都能安睡了。(四川胥国庆1992年11月10日)

选自《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选译增补本

11 严重心脏病 不药而痊愈

本人4年前患心脏病。有左胸时常剧痛,呼吸困难,走路气喘乏力,贫血失眠等症状。曾经求医,服用西药后,整日昏昏沉沉地睡觉,神志不清,无法工作。故停服西药,每日虔诚祈祷和持诵《白衣观音神咒》,大约半年时间,念完一万二千遍。配合锻炼身体。正常作息之后,左胸只是微痛,走路和睡眠都正常,恢复工作。再虔诵一万二千遍《白衣观音神咒》之后,左胸的微痛完全消失,身体完全康复。经验证明,虔诚的祈祷,虔诵《白衣观音神咒》,配合锻炼身体,三者相结合,出现了不药而愈的奇迹。同时事业也逐渐顺利。(香港林金炎1995年润八月初八日)

来源:香港中华道德学会网《白衣观音神咒》

12 肿瘤消失 皈依广钦

王传丽,台北市人,现年二十二岁,家住台北市松山区。在她二十一岁那年的春天,刚过完年,觉得肚子很不舒服,就到台湾疗养院去作检查。经葛医师检查的结果,确定是卵巢瘤,需要动手术取掉。她有一位当中将夫人的干妈周士富女士,得悉此事后,要她到土城承天寺向广钦老和尚请大悲水喝。

当时她并未信佛教,也不肯去,似乎也不太相信大悲水能治病。她干妈就说:「既然你不愿去,那么我念大悲水给你喝。」不得已在半信半疑的情形下喝了,干妈并要她念白衣大士神咒。医师说检查过后二十一天以后要开刀,结果白衣大士神咒念了十九天就满了一万二千遍,也喝了十九天的大悲水。她在开刀前两天,亦即持咒圆满日,又作了一次复查。X光透视结果,发现病瘤已经化掉了,连医生都不敢想象,更不相信这是一个事实,这在医学上是无法解释的。最后医师决定再照一次X光,病瘤确实是没有了。

从这一天起,她开始相信观世音菩萨伟大救苦救难的感应。后来她皈依了广钦老和尚,从此见佛就拜,一切功德皆愿随喜。(六十八年十一月三十日慈云月刊四卷五期)

二、 脱险难

1 诚心持神咒 江难独生还

江西省南昌县,有位姓赵,名叫大成。听说《白衣咒》灵验,他每天诚心持诵。有一天渡江,风浪大作,同船的人都溺死了,惟有赵大成,独自一人生还。(出《敬信录》)

选自1929年李圆净《观音菩萨灵感录》(演培法师讲述本)

2 平日常持念 难时得解脱

上海城隍庙附近,有一星相家,名叫蔡伯琴。平日信佛,日常闲时,喜欢念《白衣咒》。一日被匪徒绑去,他仍念咒,以求脱身。忽然一日天将亮时,听耳边有人说:“快走!你要脱身,此正是时。”蔡某又疑惑又害怕,不敢走。相隔不多时,耳边又听到叫他赶快逃。于是蔡某忽然醒悟:这是观音菩萨点化我。随即脱去鞋子,轻轻走到房门口,见一匪徒手拿着手枪,正在熟睡。于是仗着佛力,大胆走过此关。行至大门,又见一匪徒坐在门边,也睡着了。蔡某即轻轻将大门拉开,走出弄堂,然后到街上雇个车子跑回家。此人现今仍健在。(清《观音灵感录》,白话译文)

3 白衣神咒灭大火

有位姓朱,名叫文治,别号少仙,江苏余姚县人。是清朝嘉庆间的学人。其为人颇讲孝悌,爽直,被任为海宁州学正(官名)。曾经著作《铁箫楼益寿琐言记》有云:道光四年甲申九月七日,北方邻居失火,和我住的东面铁箫楼相近。我经常持诵《白衣大士咒》从不间断,因此急难于火焰中也诵念,火势当即转北方。西邻十几间房屋,不一会儿变成了焦土。当时狂风大作。火焰的光又南向我西楼而来,其势汹汹,不可遏止。我又诵念咒文。晴日当空,忽然得到倾盆大雨一阵,风势马上停止。人力于是得以将大火扑灭了。举家没有一人不魂飞胆落。那一天,山上父老们在高处远远的看见,有两位白衣人约有一丈多高,分别站立在我家东西屋脊上,好似特为来遮蔽维护的。

还记得,有一次在戊辰仲冬一天,海昌尊经阁后面居住的老百姓家中失火。西北风挟火势很大,直扑向阁檐边。当时虽然在极寒冷的冬天,门窗都被火烤得很热了。我在阁楼的下面诵咒,不一会儿风息火灭。我得佛力的庇护,今天是第二次啊!(聂云公)

选自1929年李圆净《观音菩萨灵感录》(演培法师讲述本)

4 合家诵神咒 一觉至城安

1926年秋,武昌被围40余日。当时我家老幼20余人无法脱险;且食粮眼看要尽,枪炮之声又震耳欲聋,人人以泪洗面。

一日,忽然想起,以前任汝南道时,曾得中央刻经院印送的《观音灵异纪》一册,赶紧找出,从中挑选出最容易念诵的《白衣大士神咒》,令全家齐诵,昼夜不间断;并发愿印送万本。三、四天后,觉精神疲倦异常,全家人也都想睡觉。很快竟都酣然大睡,一事不知。等醒来,则城破已久,秩序早安。左右邻居,被劫一空。遭饥饿、惊恐及奸淫、枪杀而死者,不知其数。唯独我家竟然熟睡,一无惊恐,亦未受损失。这实在是观音大士闻声救苦、悲悯众生的灵验感应。谨出净资1800元,印赠万本,以广流传。(武昌许霭人谨记,白话译文)

选自1936年李圆净《观音灵感近闻录》

5 求福反得“祸” 感恩观世音

吕碧城女士说:“我家从前住在安徽六安州。当我13岁的时候,偶然得到一卷《观音白衣咒》,说持诵百日,能消灾得福,我就每日焚香虔诵。等到刚满百日之期,忽然遭到家难。我家的人都被许多族人禁闭在本宅内,长年不得和外界通消息。后来,母亲设法用密函向外祖母家请求援救,结果得到援助,我们得以到来安县舅父家里寄住。

那时我常常想:为什么持咒百日,求福而反得祸呢?其后有土匪“白狼”来侵扰安徽,六安被蹂躏得变成废墟。当时我家旧宅里,只有孀嫂和她的女儿翠霞,以及她的女婿汪君居住着。“白狼”闯到宅中,把汪君杀死了,翠霞也在这时殉难。我的嫂嫂逃到上海,不久也就病死了。现在我才明白:倘若那时我仍旧住在六安,一定同样遭到匪难的。我们避居到舅父家里,实在是因祸得福哩!”

选自1946年陈海量《可许则许》

6 同船皆灭顶 惟此二人归

山东刁永年、浙江绍兴陈水芳,依航海为生。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3月19日深夜11时,泰康航业公司所属茂利达轮船载铜沙去日本,航行台湾海峡。至基隆港外45里处,遇暴风失事沉没。全船伙伴数十人,惨遭灭顶。惟刁、陈二人,向崇信观音大士灵感,急念《白衣神咒》不息。忽在暴风狂涛中得凭浮木,飘流31小时,在绝无生望中,突遇挪威国克利玛轮驶至救起。诚感大士灵验而获再生,特印送《白衣神咒灵感录》1200卷,以报佛恩,而起正信。

选自1975年毛凌云《观音灵感录续编》

7 千人落海中 盲人先遇救

在抗战胜利年春天,新平轮从上海驶往宁波。出吴淞口约一小时,突然遇险沉没。2000多名旅客,得救者只有200多人。严能位双目失明,宿在下舱。出事时旅客各自逃命,无人顾及,他随水漂流。不久,手触一木板,就紧抱不放,但终认为难免一死。于是,只一心念观音大士圣号。正在危急之际,救生船闻警赶到,第一个救起了他,但人已昏迷。船上人见他为盲人,十分惊异,迅速将他救醒。

严能位平日信奉观世音菩萨,常念《白衣咒》。他说:“此次遇难,当是菩萨慈悲救护。否则,我是盲人,水中怎能得木板?在漂流中若非第一个救上,也难脱险。”我的好友严能俊是个诚实君子,这是他新从上海回来,告诉我,他的堂兄严能位脱险的事实。(浙江宁波张树人记)

选自《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选译增补本

8 白衣神咒水 解除难产苦

承德路19巷13号林陈真凤,46岁,为助产士。女儿林惠美21岁身孕临盆,越期难产,后到妇产科医院,经过3天,医师嘱必开刀手术。然至医师们一切准备就绪时,其本人亲执刀套戴手之时,忽生不忍之心,立即电话连络本堂,嘱代叩求菩萨默佑,并阻止医师且慢开刀。待至取去《白衣神咒》法水,第一服仅数分钟之久,便松开产骨;至第二服,顺手摸其肚,忽然“轰”一声,肥胖之麟儿已产下矣。(佚名)

选自1980年智成居士《观世音菩萨灵应事迹实录》

三、 增福慧

1 贫困欲投水 持咒变富翁

徽州人许元吉,由于家境穷困,准备去投水自杀。遇到一个老人劝阻他说:“诚心念《白衣大士神咒》,菩萨自会保佑你的。”从此便念咒不停。不久以后,得到一笔意外的巨额财富,便大量印送佛经。迁移到扬州去住以后,儿孙也兴旺发达起来了。(出《灵验记》)

选自张妙首《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选译增补本

2 持咒求子 果满心愿

徽州人徐谨,没有儿子,念《白衣咒》求子。梦见神说:“再念《观音经》一藏①,可以得子。”他照着做了,果然生了儿子。又梦神说:“你能广行方便,施经一藏,儿子可以做官。”他又照办了。后来,儿子果然考中科第。

选自张妙首《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选译增补本

【注释】 ①一藏:5048卷.

3 诵咒行善 五代同堂

清朝浙江省钱塘(地名),有位姓赵名叫世珍的,妻子周氏,因为没有子嗣而到白衣殿祈祷,很虔诚诵念《白衣咒》,刊印白衣大士图一万二千卷施赠,而且真心行善事。后来果然连生两个儿子,长子做了进士。周氏活到98岁的高寿,亲自看见五代同堂。(出《海南一勺》)

选自1929年李圆净《观音菩萨灵感录》(演培法师讲述本)

4 虔诵神咒 所求如愿

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位青年姓余,名少习,得眼病,到处求访名医。但是病情毫无进展,而且日渐恶化。有一天,到观音寺拜观音菩萨,主持赠给他《白衣观音神咒》,教他耐心每日不断虔诚持诵。如果能虔诵一万二千遍,必然有效验。回家后,每日早晚焚香,至诚顶礼,然后虔诵神咒。第5天睡梦中,见一只大白鸟由窗外飞入房中,啄去他的眼睛,痛极惊醒。忽觉病情视力较5日前大有进步,于是更加专心虔诵神咒。当他念到1000遍,眼睛已经恢复视力,完全康复了。以后他依然不间断地日日早晚虔诵神咒。原来余少习40岁,尚无子女,虔诵神咒之后,42岁时,妻子生了一个男孩。几年后,又再添一男一女。子女均聪慧,读书名列前茅。余少习得此福报后,家境渐佳,继续虔诵和印赠神咒。

5 大士默佑 夫荣子贵

董蕙馨(音会新),住台北市厦门街131巷2号。58岁时惟有一子,身体瘦弱,不能勤学上进。她就虔诚地天天为孩子念《白衣大士神咒》。后来孩子的身体,渐渐健康强壮起来。学业也大有进步,每年均得奖学金。大学毕业,又留学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母亲蕙馨仍持咒不断。蕙馨丈夫为大学教授,堪称夫荣子贵,家门兴旺。这都是蒙观音大士默佑的灵验啊!(白话译文)

选自1975年毛凌云《观音灵感录续编》

JT叔叔《修道病》读书笔记(二)

文章来自网络

28. 病了,人死是不是最严重的?不是。阙阴病,会反转录到DNA里,变成你基因的一部分,再遗传给你的下一代,所以,感冒到尽头,可以变成你家族血统里的诅咒跟业障哦。

29. 倪海厦用经方治疗红斑狼疮,治成大感冒痊愈。

30.《庄子》的《渔父》篇,帮孔子做一个心理分析profile。

22. 孔子创建了一个儒家,是以代偿反应作为基本盘的孔派儒家心法。不包括孟子派的儒家,孟子是没有代偿反应的人。

23.《齐物论》和《渔父》不先练出来,人不可能让自己的心好起来。《齐物论》的宗旨是,人一定要消灭自己的辩论心,如果不消灭辩论心,你一想要好起来,就会用代偿反应加强负面能量,这样子是没有办法好起来的。《渔父》直接讲代偿反应。没有代偿反应的人是真人,有代偿反应的是伪人。

24. 伪人状态,最轻的是躁虑症和救世主情结,这是最轻的。这样的人,得了重大绝症,伤寒论帮得了你。再进一步恶化,就是修道病,这是很恐怖的心理状态,进入这个状态,大肠癌基本上就救不了了。阙阴病的末期症状,密集发生在好像很追求心灵修养的人身上。伤寒论治不了修道病。

25. 如何消去代偿反应?“你要学会拥抱自己的黑暗面。”两个相对的两极,分裂的自我,融合成同一个自我的时候,人才能够变成真的人,一个对自己诚实的人,然后才能够修道。

26. 一个人如果活得像庄子认可的那种真小人的话,你要帮别人之前,一定会先想,帮他/她,我开不开心。如果帮他我不开心,拿就让他/她死好了,至少不要拉我陪葬,对不对,这就是真人,功力尚浅的真人,小真人,俗称真小人。救世主情结,就是刚好跟这个相反。

27. 躁虑症跟救世主情结不同,躁虑症是有时候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人,有时候觉得我真烂,我去死了算了,两者交替出现。

28. 生病可以乞讨到爱的时候,我的病舍不得好。

29. 人如果生活在代偿反应之中的话,人听不到自己的feeling tone,也就是灵魂深处的那个真正的自己。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可能已经选择好了这辈子做什么事情最开心。于是分裂。分裂会带来两个结果,一个叫人道之患,你会遇到修理你的人,一个叫阴阳之患,你会生病。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feeling tone,不管他再怪再讨厌,大家都会原谅他,如果一个人不是活在他的feeling tone,他再努力做好人,也是谁都不会原谅他。

30. 躁虑症是小瘪三的病,爬不上去。忧郁症是俊男美女的病,性感者之病。忧郁症十个里有九个是性感的人,九个里有六七个常常同时又是大善人,也就是好心人。一个一直以来勉强自己扮好人的善人型忧郁症患者,一旦学会对一些索求者说不,病情通常会大幅度好转,西药也可以停掉。但修道病的诡异之处,明明他的插头已经拔掉很久了,为什么他们还能活的那么拼,那么猛?也许是他在用某种方式,把仅存的一点点高阶能量,都尽数劣化成低阶能量,把灵魂当卡路里烧,舍质取量地生活。

31. 修道病,最后会变成有人壳,无人性的状态,没有的真正的快乐。这种人不生病,潜在意识不想寄情书给它了。

32. 道家的心法,一定要靠理亏才能练得成,你愈是觉得自己对的,就愈要自己变化,这样子,你所有的信念只会一路增强,怎么能好得起来呢。

33. 不管一个人的行为,从表面上看是多无害,多善。只要念波是不对劲的,就一定会害到人。最后的结果,最后展现出来的现象,是念波的品质具象化出来的,而不在于他做事的方法正确与否,或者是他自以为的动机。

34. 一个人是躁虑症人格,他会向周围的人做善意的行为,但你敢接受,通常你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倒霉事。而救世主情结,会把双方,“教主”和“信徒”都磨掉半条命。

35. 一个人有情绪,你就淡淡然地不要在意,对方就自己平息了。不要去帮对方解决情绪,只会增加对方的我执。

36. 遇到修道病,躁虑症,忧郁症,紧紧张张的心理医生型,不要对付,离开就好。人的能量的毒,你要邀请它进来,吃它,才会中毒的。

37. 一个美人,如果一直沾沾自喜于自己的美,那也蛮讨人厌了。行善的人,若一天到晚要宇宙记住欠他的善,那就更加讨厌亿万倍了。

38. 丢失性命的人,大宇宙是希望他浪子回头的的。哪一种浪子比较容易回头?是自己也觉得自己有错的那一个。杀人放火的人,通常不用人讲,自己觉得自己是错的,而在社会上被誉为善人,好人的人,他能反省吗,大约是不能了—好人的我执,有时候却比坏人大。我执大,报应是不是就大?通常是吧。庄子不赞成为非作歹,但对努力做善人的人,更加更加不认同。

39. 关于健康,很好玩的事情就是,活在自己本性里的人非常不容易生病,可是,活在自以为的应该状态的人,非常容易生病。

40. 在你的生命里,有一些时刻一些地方,你倦怠,想要休息,所以你才会感冒。日本人说,白痴是不会感冒的,他没有那个心理结构。

41. 自律神经和免疫力的杀手排行榜:杀手之王,代偿反应;第二名,A怕死,B不能做爱做的事,不能成为想成为的人;第三名,和后味不好的人事物相处。后味不好的人,就是,你跟他相处了一个钟头,觉得好像虚掉了,超累,给你这种感觉的人,马上就绝交,即使他是你枕边人,或者你亲生的。要听身体的意见,要从身体感呈现出来。

42. 《庄子》的修行方法,入场条件是《渔父》,不要有代偿反应,学会拥抱自己的黑暗面,这是基本的。然后,《齐物论》的丧我法,在《人世间》叫“支离其德”法,打残道德。

43. 道家对于人“修炼的位阶”:一开始先学会做真小人,对自己的喜欢不喜欢很诚实,对于没有爱的人事物,就不要玩弄彼此的感情。再往自己喜欢的方向,把自己发展成一个很厉害的达人,然后,再从达人变成真人。

44. 达人的状况,《庄子》说,当鞋子合脚的时候,你就觉得自己没脚了。人的头脑,人的思考力,是人的心力还不足的时候的一种代偿反应,是一双还让你脚不舒服的鞋。当人心力够强的时候,你做什么事就不用想了,不需要想的头脑,才是真舒服的头脑。英语练好了,不考虑语法。刚学做菜,放盐和糖需要看食谱,很会做菜的时候,随手一撒,刚刚好。达人,就是做一件事情,完全不用思考,可以做的很好的人。

45. 所以,你要从自己最爱的事情做起,用热情将它做到达人的境界,体验到心力充足就不用思考,然后,再把这种经验放到每一件事情上,等到人生再没有一件事情需要动脑筋去想,你就完全生活在舒服之中,只剩下纯粹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思考没有了,就没有烦恼。这就进入了真人的境界。

46. 当一个人不再用道德规范,或者各种自以为是的“我应该”来约束自己的话,一个人就慢慢变成“符合自己内在呼唤”的状态,合乎自己本性的状态。“我应该做人活波开朗”,“有心事应该要讲出来”,“人应该多运动才会瘦”,“人应该要有爱心,心存善念”,“人应该多交朋友才不会孤僻”,“人应该孝顺”,这些“应该”,道家希望我们能打残它们,这样才有好日子过。

47. “爱”这种东西是非常高的,一般人达不到,真正的爱,是慈悲,一定要等到彼岸主导开始出现才开始有。狠一点,反正你表面意识的“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我这是在爱你”的想法和感受,都不是爱,是我执。慈悲是练成之后的结果,不是修炼法,一定要注意。

48. 只要有“救人”这个念头一出来,就已经落入修道病的范畴了。

49. 让心境达到590分的练法,任选一种,听仔细,差一个字可能会走火入魔:

49.1 大宗师的人生成功论,影响不了的事情,不要想去影响。

49.2 齐物论的丧我法。

49.3 养生主的踌躇满志法。

49.4 人世间的支离其德法。

49.5 养生主的庖丁解牛法。

50. 而600分以上的心境,硬要说的话,可以略提两则:

50.1 达生篇的达人心法。

50.2 大宗师的撄宁诀。

51. 真小人不是让你想干吗就干吗。不是让你杀人防火,也不是性滥交。当你感觉到身体内的黑暗渴望,你会想,去做还是不去做,这已经被我执玩到了。正确的答案是,我为什么会渴望这些。不做,憋着伤自己,做了,不顾虑他人,伤到别人,耍任性。

52. 香烟的好处至少是坏处的四倍,它可以提升副交感神经,减少压力,减少疲劳,带来欣快感。

53. 副交感神经主导的女人,对男人来说,是海洛因等级的禁断之女。

54. 一场好品质的性活动中,女人的肉体愉悦是男人的至少三十倍。当一个女人的大脑,得不到足够肉体愉悦的时候,会觉得生活中事事都有情绪,说话变得夹刀带枪,愤世嫉俗。

55. 赛思学派,心想事成大法。

JT叔叔《修道病》读书笔记(一)

文章来自网络

1. 这本书的内容是为了劝退一些学生。

2. 主题只有一件事,代偿反应。人只要活在代偿反应中,无论他把自己的身心状态搞到多么恶劣,他都会认为我没这个意思,你绝对冤枉我了,无法意识到自己在不良事件中表演的角色以及责任,于是也就完全不能改善现状。

3. 不处理掉代偿反应练灵修,必定会入魔道。

4. 先能意识到问题,是最要紧的,其他都不要紧。

5. 学医的风险,可能把自己先第一个毁掉。

6. 一个家庭主妇,在家地位不高,上了中医课,突然权势大增,“11点睡觉”,“别吃生冷”…诸如此类。学点成长,灵修,就要把身边的朋友踩成信徒,自己当教主。

7. 基督教系,有天主教,有基督教。基督教让人不崇拜偶像。天主教可以拜圣母玛利亚等等。于是,天主教世界的奇迹发生率高过基督教。

8. 基督教人向内心挖掘力量。但人类活在世界上,很容易心向外,把权力跟威仪投注在信任的外在东西,人容易否定自己。人,先给自己建立偶像,然后,再把自己的信心投注给偶像,然后偶像对他/她的赞许认同指引,让能量再次回到他身上,于是产生奇迹—-本来就是他的能量,他不信,一定要通过偶像反射回给他,他才有信心。这种方式是一种方便法门,也是偏门。西医就是如此。

9. 吃什么可以健康?这是一个不可讲的问题。其实吃你吃了最爽的东西,让副交感神经提振最补。怎么样让自己过的充满幸福感,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意思,有意义,才是让身体健康最重要的事情。做不到这一点,吃什么都没用。

10. 养生狂人和不养生的人是同类。养生狂人又健身,有游泳,又跑步,但身体累了,它说需要休息,要睡觉,你逼它去跑步,它饿了,你说这不健康不能吃,每天霸凌身体。根本不是养生。

11. 有些体育健将是超级偏食。一个支持肉。一个凡是绿色的都不吃,没事吃巧克力。小方助教完全不吃素餐,不便秘,也不胖。营养学是伪科学。任何理论有一个例外,就叫伪科学。

12. 用中医来哄抬自己的存在价值,会直接伤到自己—让自己骄傲。人们之所以会渴望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好的人,其实是因为自我感觉不好。会想要当一个教主的人,通常都是长年被自己的自卑情结折磨的人啊!!这就是负面信念引起的“代偿反应”。

13. 学中医,唯一的目的是用到自己身上,让自己过的更爽,更愉快。轻易不要给别人看病,很容易变成“贱人”,“犯贱”,“矫情”,还会“结仇”。

14. 人的自我感觉不良好的信念群,是“有罪的自己”,跟另一组从它(有罪的自己)代偿出来的“伟大的自己”打起辩论站的问题。最基本盘的状态,心理学称之为躁虑症。

15. JT讲自己的历史,父母离异没有存在感的小孩,“我到底是不是值得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于是爱现,于是更加惨烈,内在信念的冲突不但不会消灭,而且会彼此加强。

16. 人要帮助人,比较好的情况是,做喜欢做的事情,顺便把快乐分享给别人。最重要是,你做这件事很快乐,只是为自己做,不为别人做。(注:那是不是和平奋斗救中国,是坑自己,为中国崛起而读书,也是坑自己?好像是吧,临走的时候都不太甘心…)

17. 有些人明明处在被先生,被太太,被父母欺负的状态,还在想我要怎样做,才能帮他,救他,渡他,真荒唐。

18. 助人的活动,也可能是病态心理结构:你助人的时候,是“我在帮你”,对不对?也就是“我比你优越”,对不对?所以,“我比你优越”这个信念被加强了一次,于是,“我比你低贱”这个信念也被加强了一次—本来我这个宝贵时间,拿去吃饭看电影,可以很快乐,但我偏偏拿来陪你,把时间浪费给你,这不就是“你值得,我不值得”了吗?这就是“我比你低贱”的信念啊。

19. 躁虑症患者吃药没什么用,这纯粹是形而上的意识形态问题,并不是肉身失调。只要强迫自己在行为上不可以再经营伟大的自己,事情就结束了。也就是“我低贱我就是低贱,我坏就是我坏,我没道德就是没道德”,拥抱自己的黑暗面,事情就结束了。

20. 实战案例,JT的侄女莹莹的“我是一个淫荡的女人”故事…

21. 如果你的人生还有“积功累德”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人的事情发生,你的阙阴症(注:六经病之一,术语)是没法治好的,你的细胞会吸住那个病。严重的时候会引起红斑狼疮这类的自体免疫攻击自己的问题。免疫系统自己打自己之前,你的心理已经自己打自己很久了,病只是一个具象化而已,从心理衍生到身体。

22. 所以,真正的疗愈,是从肉体呈现出来的象征意义,去看内心发生什么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吃药。

23. 中医可以解决的困难,是某一个难度以下的困难。如果你的心理结构已经有大问题了,伤寒论救不了你,你可以回家了。

24. 刻意记住,记不住。刻意忘记,忘不掉。刻意没什么用。所以,上课不要记笔记,不要认真,不要努力。

25. 我不怕遇到坏人的,因为上课就可以讲他们的坏话来卖钱,可是呢,认识我的人都快要一个一个跪下来求我了。

26. “自保”,不要要求别人相信你。愈是心虚没自信,愈是想要叫别人相信你,都是代偿反应。

27. 伤寒论是中医用药开方的最高境界。

–未完待续–

佛陀为賢提比丘洗身

文章来自网络

賢提比丘長久臥病在床,瘦弱又骯髒,沒有人去照顧他。

世尊將五百比丘往至其所,吩咐大家輪流照顧,為賢提烹煮糜粥,但是他實在太臭了!大家不願意靠近他。

世尊就請帝釋天王送熱水來、端熱水在一旁,世尊以金剛之手親自為賢提洗身體!

這時,大地震動,放大光明,感動國王臣民與天龍鬼神!

賢提前世是一位惡行的獄卒,對於受冤的賢者卻網開一面,鞭刑的繩子沒有落在賢者身上,而能感召今生世尊親自為他澡涑身體。

賢者即是佛陀的前世。

文殊心咒

1)橘文殊:空性智慧。

Om a ra pa ca na dhih…..
om 阿 ra 巴  佳 那   滴 滴滴滴滴…….

(可以一直滴下去。一口气快速的滴下去,直到气尽为止,可治疗口吃。注意:其中的ca 不是念藏传发音的扎,梵文发音应该是佳。)

2)白文殊:世间和出世间的各种智慧。

Om vakrida namah
om  瓦克ri达    那马

3)语自在文殊:语自在、记忆力,黄色。

Om  vagisvari  mum
om  瓦gi思瓦瑞  蒙m

4)怀爱文殊:怀爱、求妻女、受人敬爱、智慧,黄色 。

Om manjugosha hrih jah
om     曼ju果沙     赫利 佳

5)蓝文殊(深蓝或黑或深绿):辩论智慧。

Om manjushri vajra  tikshna  hara hum phat
om   曼ju师ri   哇吉拉 踢克斯纳  哈ra   吽    啪
om       文殊      金刚      锐利     催伏

6)文殊语狮子:无师自通之智慧、语自在、记忆力、理解力。

Om hrih dhih mame dipam sarasvati manjushri mum hrih prajna vardhani hrih dhih svaha
om  赫ri    帝    妈麦     迪帮  萨ra思瓦滴   曼ju思ri     mu   赫ri pra吉尼牙 瓦尔达尼 赫ri 帝 梭哈

7)黑文殊:除障、去晦、回遮星相及流年不利等,黑色。

Om a ra pa ca na Dhih Hum
om 阿 ra 巴  佳 那    帝     吽

功德利益

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菩萨的智慧总集,久已成佛。过去世,于无量阿僧祗劫前,为空寂世界“大身如来”,平等世界“龙种上尊王如来”。现在世,为“欢喜藏摩尼宝集如来”,燃灯佛将成佛时,化身妙光菩萨,为燃灯佛说法。未来世,将在无垢世界成佛,号“普现如来”。故文殊菩萨为“诸佛之父”,“三世觉母”。

文殊心咒(Om a ra pa ca na dhih……)威力巨大,不可思议,可消除病苦及身语意之业障,催灭内外密障碍,得世出世间一切智慧,获无尽辩才,速证悉地种智,神足自在,胜愿成就,福智具足,速成无上菩提

《宝鬘经》中说:“念诵文殊菩萨名号及心咒的功德,超胜于念诵千百万亿佛陀的名号。”

《金刚顶瑜伽文殊师利菩萨经》:持诵文殊五字咒 a ra pa ca na的主要功德:

1.罪障消灭,获无尽辩才,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令众生智慧成就。

2.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此陀罗尼者,即入如来一切法平等,一切文字亦皆平等,速得成就摩诃般若。才诵一遍,如持一切八万四千修多罗藏

3.若能一心独处闲静,梵书五字轮坛,依法念诵满一月已文殊菩萨即现其身,或于空中演说法要。是时行者得宿命智,辩才无碍,神足自在,胜愿成就,福智具足,速能皆证如来法身。但心信受,经十六生,决成正觉。

4.念诵数满五十万遍。即获无尽辩才。如文殊师利菩萨等无有异。飞腾虚空,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

5.于舍利塔四面。周旋右转书五字陀罗尼。绕塔行道念诵勿令断绝。满五落叉遍。尔时如来及文殊师利执金刚等。于虚空中而现其身仍为说法

6.若人才诵一遍,如诵八万四千十二围陀藏经,若诵两遍,文殊师利普贤随逐,四众围绕加被,是慈无畏护法善神在其人前

7.念诵数满一俱胝。离诸苦恼。满二俱胝遍。五无间等一切罪障永尽无余。三俱胝遍。证悟一切诸三昧门。四俱胝遍获大闻持。五俱胝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8.有恐怖处当须摄心,念诵此咒即得除怖

9.若欲卧时,当诵此咒一百八遍,即得好梦,善知吉凶

10.若人或患疟病,持此咒者,视患疟人面,持诵此咒一千八遍,其患即除

11.若欲入阵,当取牛黄书写此咒带于身上,一切刀仗,弓箭(等)不能为害

12.若入阵时,画文殊师利童子像,安于象马上。当于三军前,先头而行,引诸军众,彼凶愚贼自然退散。画像之法须作童子相貌,乘骑金色孔雀。

13.若有一切众生见画像者,所有四重,五逆等罪悉得消灭,常得面睹文殊圣者童子亲为教授,即得究竟解脱乃至佛果,于其中间不被三界烦恼,痴心相应

14.是故劝念一切有情,行住坐卧当须念咒忆持不忘,时时每诵一百八遍勿令断绝,常得一切众生见者皆来归伏,恶人自当退散

15.若能每日三时念诵各一百八遍,所作称意,所求诸愿悉得随心,一切皆得圆满具足,得大富贵,所游无障,自在恣情受诸快乐

16.设临命终,即得圣者文殊师利童子亲现灵仪,为说大乘深妙法藏,闻法心大欢喜,即得普门三昧。得此三昧已,于烦恼生死当永隔别,即与文殊圣者及大菩萨同为眷属,位阶三地,进修不退。住文殊圣者之位,同得佛智慧,三摩地门

17.若有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依法受持,读诵书写修行,现世成就一切吉祥,诸事圆满,寿命长远,众人爱敬,生珍重心

18.命终之后得生天上受乐无量或生王宫处尊重位,受富快乐身无病苦,得宿命智薄贪恚痴,善知因果宝重佛法。虽绍贵位心无憍慢,宿因力强习读大乘,愍念一切心,无胜负心,常利有情。

19.若生于诸人中,贵豪英俊,宣言辩利,人所爱乐,寿命长远,中无灾横,所于求愿,事与心规者,无人违信

20.或于绢素如前画像,满五十万遍亦得成就,或以香泥涂舍利塔,梵写五字旋遶念诵五十万遍,曼殊室利现其人前而为说法,常得诸佛及执金刚菩萨之所护念,一切胜愿皆悉具足。

21.若诵一遍,能除行人一切苦难。若诵两遍,除灭亿劫生死重罪。若诵三遍三昧现前,若诵四遍,总持不忘。若诵五遍,速成无上菩提。

《大宝积经卷文殊师利授记会》:

是时佛告诸菩萨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男子。若有受持百千亿诸佛名号。若复有称文殊师利菩萨名者。福多于彼。何况称于普见佛名(注:文殊师利未来成佛时名为普见)。何以故。彼百千亿那由他佛利益众生。不及文殊师利于一劫中所作饶益。

尔时众中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同声唱言。南无文殊师利童真菩萨。南无普见如来应正等觉。说此语已。八万四千亿那由他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量众生善根成熟。于三乘中得不退转。

文殊师利。又白佛言。我复有愿。如我所见无量无数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尊。而彼诸佛所有佛剎功德庄严。如是一切皆令置我一佛剎中。唯除二乘及五浊等。世尊。若我自说佛剎功德种种庄严。过恒沙劫亦不能尽。如我所愿。唯佛能知。佛言。如是文殊师利。如来知见于三世中无有限碍。

尔时众中有诸菩萨。作如是念。文殊师利所得佛剎功德庄严。与阿弥陀佛剎。为等不耶。尔时世尊。知彼菩萨心之所念。即告师子勇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析一毛为百分。以一分毛于大海中取一滴水。此一滴水喻阿弥陀佛剎庄严。彼大海水喻普见如来佛剎庄严。复过于此。何以故。普见如来佛剎庄严不思议故。

文殊菩萨十大愿

节选自《文殊大教王经》卷一

佛告大众诸大菩萨摩诃萨。若有初发意菩萨。及一切四部众善男子善女人等。若发菩提心者。曼殊室利菩萨当有誓言。我有十种诸佛无尽甚深大愿。

所有一切菩萨及一切有情众生。入我愿者则是世尊诸佛之子。亦是我父母。于意云何我有先誓大愿。

依我十种大愿者。先为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属。得令富贵果报圆满。兄友弟恭慈心不杀。听学大乘读诵尊经。转教群品愿至菩提。我亦作师僧子弟和尚阿阇梨同学伴侣。受我法教学我威仪。取我礼节令发胜愿。回向大乘学习菩提渐成佛道。于是我作他作大臣官长理务世俗。一一清正于国忠孝悉共有缘归向菩提。得值三宝令发菩提之心。

云何名为无尽十种甚深大愿。

一者大愿。若有一切众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随缘受化。四空五净之主。八定四禅之主。梵王六欲之主。帝释诸天之主。四天四轮之主。诸神龙王之主。八部鬼神之主。守护佛法之主。伽蓝宫殿之主。四大持世之主。金刚坚牢之主。护国善神之主。大国小国之主。粟散世王之主。统领诸军主。都摄所守主。所有水陆四生胎卵湿化。九类蠢动一切含灵。同生三世愿佛知见。或未闻我名令愿得闻。及闻我名于我法中。令一切有情尽发菩提。回向大乘修无上道。若有众生以法药世医。救疗诸疾。历数算计工巧博弈。世典文笔歌咏赞叹。讲论戏处导以度人。随类同事接引世俗。令发菩提正见正授。共我有缘得入佛道。

二者大愿。若有众生。毁谤于我。嗔恚于我。刑害杀我。是人于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三者大愿。若有众生爱念我身。欲心见我求得于我。于我身上,于他身上。盛行谄曲邪见颠倒。及生净行不净行诸恶不善。愿共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四者大愿。若有众生。轻慢于我疑虑于我。枉压于我诳妄于我。毁谤三宝憎嫉贤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五者大愿。若有众生。贱我薄我惭我愧我。敬重于我不敬于我。妨我不妨我。用我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要我不要我。从我不从我。见我不见我。悉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六者大愿。若有众生。常生杀命。作屠儿魁脍畋猎渔捕。怨命现前更相杀害。无有断绝世世相报。杀心炽盛不生悔过。卖肉取财自养性命。如此之心者永失人身。不相舍离报对。如是令发菩提之心。若有他人取我财物。我与财物。或施我财物我施财物。所得财物及不得者。于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七者大愿。若有众生。供养我者我供养他者。或我造他造寺舍僧房。伽蓝佛塔禅房兰若独静之处。或我造他造一切功德。及造菩萨诸佛形像。令他布施修立福佑。遍于法界回向一切诸佛菩提。令一切有情同沾此福。及有他人自己朋友同伴师长弟子。修行苦行节身断食。持戒破戒有行无行。和尚阿阇梨教导称说。听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业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八者大愿。若有众生广造诸罪。堕于地狱无有出期。经无量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生于五趣。先作**将命还于前生。负物作驼驴猪狗牛羊象马奴婢仆从。偿他宿债累劫倍命。还他伦盗无有休息。我于五道随形受化。常生同世教化于人。或作贫穷困苦盲聋喑痖最下乞人。于一切众生众中。同类同缘同事同行。同业导引得入佛道。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九者大愿。若有众生。纵恣身心我慢贡高。故于我法中污埿佛法。师长弟子无惭无愧。用僧佛钱菩萨财物。杀生偷盗邪行。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斗乱纵恣贪嗔。不拣良善劫夺他财。拒讳谩人不识善恶。广造十恶一切诸罪。死堕阿鼻入诸地狱。从地狱出轮还六处。入生死海诸趣恶道。愿共有缘同业同道。随缘化变当以救之令得出离。共我有缘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十者大愿。若有众生当于我法。若我有缘若我无缘。同我大愿则是我身共我无别。行四无量心心等虚空。广度有情无有休歇。愿达菩提登正觉路。大圣曼殊以圣性愿力。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心如虚空常在如来清净性海真如藏中安住法界。遍在众生心识体性。曼殊室利言。我有大愿以圣性力。加持有情令罪垢消灭。得入菩提诸佛圣果。则是名菩萨十种大愿。

如是曼殊发广大愿已。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曼陀罗华遍满虚空。其时大会诸众尽见其华。同时赞叹曼殊大士。圣力自在不可思议不可言说。尔时诸大会众咸皆欢喜信受奉行

文殊菩萨十八大愿

《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一卷》(菩提仙 译)

1.我从往昔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劫已来,起如是愿,我以无碍天眼所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中一切如来,若非是我劝发决定菩提之心,教授教诫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菩提终不应证,而我要当满此所愿,然后乃证无上菩提。

2.我有是愿,以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为第一佛刹,无量妙宝间错庄严,若不尔者,我终不证无上菩提。

3.我复有愿。令我刹中有菩提之树。其量正等万大千界。彼树光明遍此佛刹。

4.我复有愿,我坐菩提树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涅槃,于其中间不起此座,但以变化遍于十方无量无数诸佛刹土,为诸众生而演说法。

5.我复有愿,令我刹中无女人名,纯菩萨众,离烦恼垢,具净梵行。初生之时,袈裟随体,结跏跌坐,忽然而现。如是菩萨遍满其刹。无有声闻、辟支佛名,惟除如来之所变化,往诣十方,为诸众生说三乘法。

6.我复有愿,如阿弥陀佛刹以法喜为食。而我刹中菩萨初生起食念时,即便百味盈满于钵在右手中。寻作是念:若未供养十方诸佛及施贫穷苦恼众生、饿鬼等类令其饱足,而我决定不应自食。作此念时,得五神通乘空无碍。往于十方无量无数诸佛刹中,以食供养诸佛如来及声闻众。又于贫苦诸众生类亦皆周给,复为说法令离渴爱,于一念顷还至本处。

7.我复有愿,于我刹中诸菩萨等,初生之时所须衣服,于其手中,随意皆出种种衣宝,鲜洁称体应沙门服。便作是念,若未供养十方诸佛,不应自用。于一念中,往诣十方无量佛刹,以此衣宝献诸佛已,还至本处方自受用。

8.我复有愿,我佛刹中诸菩萨众,所得财宝及诸资具,要先分施诸佛声闻,遍供养已然后受用。

9.又我刹中,远离八难及不善法,既无过咎亦无禁戒,无有苦恼诸不悦意。

10.我复有愿,我佛刹中积集无量妙宝所成。复以无量摩尼妙宝,间错庄严。其摩尼宝于十方界,所未曾有甚为难得。如是宝名俱胝岁中说不能尽,随诸菩萨乐见彼刹金为体者,即见为金,乐见银体,即见为银,然于见金未曾损减,乐见颇梨琉璃、马瑙、赤珍珠等无量诸宝,各随所见皆不相碍。如是旃檀香体,阿伽罗香乃至赤旃檀等,各随乐见亦复如是。

11.又彼刹中,以日月摩尼星火等光之所照见,彼诸菩萨皆以自身光明,照于千亿那由他刹。

12.又彼刹中,花开为昼,花合为夜。随诸菩萨所乐时节即皆应之,然无寒暑及老病死。

13.若诸菩萨随其所乐,欲证菩提,即往余刹,于兜率天寿尽降生而证菩提。

14.此佛刹中无有涅槃。

15.百千种乐于虚空中。虽不现相而闻其音,此乐不出顺贪爱声,但出诸波罗蜜佛法僧声,及菩萨藏法门之声,随诸菩萨所解妙法,皆悉得闻。

16.又诸菩萨,若欲见佛,随所诣处,经行坐立,应念即睹,普见如来坐菩提树。

17.若诸菩萨于法有疑,但见彼佛不待解释,疑网皆断解了法义。

18.我复有愿,如我所见无量无数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尊,而从诸佛所有佛刹功德庄严,如是一切皆令置我一佛刹位,惟除二乘及五浊等。

白文殊和黄文殊的区别

佛经中说:修持文殊法,可增一切福德、智慧、坚固记忆,令得聪辩,口演八方妙法,了知诸法真实意,消除愚痴、音哑及语业诸障,可令众生团结,遣除违缘障碍

问:修白文殊和黄文殊都能增长智慧,他们之间有何不同?

夏坝仁波切:文殊法门都能增长智慧,但是稍有不同。

白文殊增长的智慧主要是广大的智慧、世俗的智慧,也可以说是俗谛的智慧

第一,修白文殊可以增强记忆力、增长写作能力、增长辩才能力和讲法的能力、增长分析事物的能力,让你得到非常好的智慧

第二,可以令你增长菩提心、大慈大悲心,增长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修行的智慧

第三,白文殊增长智慧的速度比较快。

黄文殊主要是增长甚深的智慧,尤其是万法体性皆空的智慧。如《般若心经》里面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类的般若智慧。修黄文殊是增长究竟智慧最殊胜的。

所以关于增长俗谛方面的智慧,修白文殊更快一些;关于增长真谛、了达胜义谛方面的智慧,修黄文殊更快一些。区别就是如此而已。

Page 22 of 68
1 20 21 22 23 24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