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究竟在修什么—顶果钦哲法王

图文来自网络

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每个当下,你做的持咒,观想,念诵,禅修,乃至谈吐高超的见地,显现高超的行为,这些都是在浪费时间。
修行的本质并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它的实质就是反复的深入我们的心相续,并且改变它,否则,这个宝贵的人身会被浪费,你用一生的时间追逐自己的念头,执着它所创造的轮回,实际上,就是在梦幻中迷失自己而不自觉。
每天从细微的小处着手,不要奢望神奇的辉煌,看穿这些虚荣的把戏,仔细观察自己的心吧。
即使在今生,你无法彻底转化你的心,你无法在证悟上取得多大的进展,只要你很小心的守护自己的三业,照顾自己的每一个念头,虽然你无法达到甚至是在睡眠中清醒,或是在重病还能控制自己的心,但是只要你努力的修自己每个念头,努力而虔诚的对待自己彻底的内在,而不是做外表的样子,那么,就好象曲吉旺波在《大圆满三要释吉祥王》中所唱的那样:“即使此生不成就,也内心安详真愉快。”为什么呢?从内在的层次,你已经转化了你的心,从而转化了你的生命,安详、慈悲、放下,已经展示出最大的成就。

成就分为外在的,内在的,秘密的,极其秘密的。

就外在的成就层面,先是心智的成就,但是你虽然掌握了伟大的知识,了解了高深的见地,但是很不幸,它们就好象是在衣服上的补丁,终究会要脱落。例如,我们在健康的时候会感到很自在,而且我们拥有佛法的知识,这一切以一种良好的自我感来暗示:似乎我们是不凡的圣哲,但是,当你遇到重病的时候,你浑身火烧而陷入昏迷,仔细看你的心吧,它根本不受到你的控制,种种接近死亡的业相在梦中显示,即使你厌恶他们而不敢堕入昏睡,但昏迷会迅速将你击垮,那个时候,你的任何才智,学问,都帮助不了你,于是,修行人应该知道,在重病中出现世俗乃至恐怖的持续梦境,这是修行的耻辱,甚至,这是闻思的耻辱,没有投入修行,或是表面的修行,这是镜子上的雾气,维持不了多久。

其次是验修的成就,当喜悦和光明产生,巨大的宁静伴随深沉的陶醉,甚至可以看到各色奇异的景象,并且能预先知道事情的发生,这些体验就好象对山谷大声叫喊一样,你努力的叫喊,它给你很大的回音,但是随即就消失了。假如你努力的修持,各种奇特的经验发生了,但是记住,这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免无常,假如你想拥有这些体验,永恒的占有它们,那么,你就会经受好似捕捉水中的月亮一样的痛苦,它们根本就是无常,所以从验修的种种幻想中解脱吧,不企图占有它们,平等的看待它们,而不扰乱内在的心相续,哪怕是在广大的平等定见中,一切显现为不实际的五色烟雾或虹光,而能自在的穿越墙壁或是在岩石上按下手印,但将这些视为开悟的标志并产生我慢,这是着魔的开始,并因为我执而流浪轮回。

最后是广大的明智成就,这预示着我们平等的对待生活,安然的安住在广大的心性中,一切都成为庄严的自然解脱,于自心的智慧中,消除了执着和烦恼,慈悲并心胸宽广,生活之中任何的事物都无法搅乱这内在的明智,超越喜悦和悲哀,安然的任运于当下。

经由心的修持,我们经历各个不同的阶段,最终,我们的心成为空与光明的一味,任何恐惧或是希冀,都无法占据我们的心灵,这就是佛陀之道。

把所有思想感觉化为虚空! 莲花生大士

摘自《莲师心要建言》

蓮師對佛母益西措嘉的教言

白天时,要把一切所感所想当成梦境一样,放松,让一切都自然发生,不要有人为的痕迹,不要用分别心去修正什么,一切都应该是自在,开朗的。你身心都在休息,同时心中一片清明。

到了晚上,则要以清醒为修道的根本。也就是说,不要让自己掉在昏沉里,要保持清醒和心的灵敏。半夜时,将法融于沉睡之中,心中要有一个很强的念头,让自己梦中清楚自己是在做梦。这样修行,你就可以做到即使在梦中亦不忘教法,就能解脱恶梦了。早上醒来时,则要以法为修道的根本。也就是说,一旦醒来,马上就将法融于心中,不要掉进昏沉散乱,不要偷懒,要精进、自律。

专修的时候,不要穿别人的衣服,因为那会玷污你的修行。要严格遵守一个平衡的饮食习惯,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容易干扰你心理的平静。

闭关时,不要改变床和打坐的位置,否则,禅定的境界会受干扰,打坐也会遇到一些突发性障碍。

不要一次发愿就完了,要天天发愿,否则容易变得懒散。闭关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境界,不要执着于这些境界,不要有分别心;不要接受或拒绝这些境界,要顺其自然,心时刻在自然自在之中,继续修道就好了。闭关时,一定要严格自律,接受不舒适的条件,不管任何事情发生,都不要轻易提前出关,不要较易的向困难低头。

上座与下座无二,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空性。禅定时,你要如法而行,不用意识思维,但心中一切明明了了。出禅定时,你要深深领悟一切现象没有自性,一切皆空。不要执着于空性所现的各种境界,也不要为这些境界兴奋好奇,做到这一点,你自然会进步到禅定与出禅定无别,你自然会从思绪中解脱出来,就自然会烟消云散,蓝天现前。

禅定时,你融于法的自性之中。当昏沉出现时,你观其自性,你会发现昏沉无自性,本来空。当散乱出现时,你观其自性,你会发现散乱本无自性,本来空。

不要只在静坐的时候才心法合一,一下座就「我是我,法是法」了。你要把一念不生,禅定时所见到的那个无相的法之本体,应用于下座后的日常活动中,行、住、坐、卧都无分别,要时时刻刻如法而行,永远在「合法」的境界中。

把布施、忏悔、修法与日常生活分离开来,你就无法清除自己的业障。真正修行是把「合法」之行贯穿于自己的一切行动之中。「合法」者,就是你时时刻刻都在禅定,时时刻刻都有布施心,时时刻刻都在做「合法」的事,比如念诵,行香,等等。你的一切行动都无条件的与法一致。所以,要无分别心的修行身语意的善行。修法有成就了,你就会感到内在的乐、明、无念。不要执着于自己的情绪,你的思想就自然得解脱了。

如果你行善行的时候,还有我和他的分别心,还有我在作善事这么一念的话,你的善根终将枯竭。如果你为名为利作善事,你则曲解了修善行的原意。你要把善行变成一种不需要思维,自然自觉的行为,要把所有思想感觉化为虚空。这样,不管你修什么法门,你都能够不断扩大你的善根,直至到达无上证悟。

修行首先要打好基础。如果你功德累积不够,你就不会遇到一位真正的上师善知识。如果因缘不够,你就无法理解教法。如果你没有诚信和奉献精神,你就无法体会上师善知识的功德。如果你没有发愿,自律和正觉正见,你就违反了修法的根本。如果没有善知识亲自口授,你就不知道如何修习禅定。如果你不精进,没有恒心,你就不能真正进入修行之路。如果你不生起厌离心,你的修行就不可能有大成就。修法证悟需要许多因缘条件的配合,所以,不要忘记身口意的修持,要精进,要心行一致,把心中所想付诸行动。

尼古拉 特斯拉(三)

文章转载自网络。

有一天他使用这样大的电流进行试验,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竟然造成了一片浓雾。那时外面下着薄雾,但当他接通电流时,实验室里的雾气变得如此浓厚,甚至达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他根据这一情况,说他作出了一项重要发现,“我深深相信”,他后来说,“我们可以在干旱地区修建一座适当结构的装置,按照观测情况和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通过它将取之不尽的海水抽上来灌溉土地,生产动力。如果在我有生之年无法实现,也会另外有人办到这点。总之我相信我的看法是对的。”

他的这一思想,也作为他未竟之业的一部分遗产保存下来了。至今为止,没有一个人能将其付诸实现。

按照现代等离子体物理学中最流行的一种理论,火球是通过自然形成的电磁场并从周围获得能量,等离子区的直径取决于外部场的频率,因此产生谐振。但是目前还没有结果,科学家们的意见仍不一致。

特斯拉还声称,他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作出过另外一项发现。事情发生在一天深夜,当时他正在操作他的大功率高灵敏度无线电接收机,只有上了年纪的木匠多泽尔先生留下值班。突然间,发明家感觉接收机发出奇怪而有节奏的声音。对于这种有规律的声音,他怎么也想不出其产生的可能原因。莫非是别的行星上有生物,他们要和地球通讯?他推测,声音很可能来自金星或火星。从太空传来有规律的声音这种现象,当时还没有人听到过。

他听到的这种声音,可能是其他恒星发出的无线电波引起的。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天文学家才再次收听到这种计数电码(而且得到正式承认)。到三十年代,人们就开始将这些声音变换成编码数字输入数字记录器。而现在,“收听”别的星球已成为家常便饭了。

虽然特斯拉对自己的耳力深信不疑,然而他却预感到,科学界同行在听到这一消息时准会发出嘲笑。因此他不忙透露他的发现。当消息传出时,反应情况完全不出他原先所料。

特斯拉快要离开科罗拉多之前,曾给费城《北美人》杂志的朱里安.霍桑写信谈到,这些信号给他以启示,说明“邻近行星上有智能生物”,他们在科学上一定比地球人先进得多。这种推测是哲学博士们所难以接受的。

“我们不过是处在宇宙介质当中的嵌齿轮,”他在给摩根的信中写道,“这是……某些规律带来的必然结果。按照这些规律,一个先驱人物如果远远超过了他所处时代,他是不会被人理解的,他必然要遭受痛苦和失望,他只能安于后代子孙赐予他较高的奖赏。”

。但是他推测,这可能是因为他发现了不用电线输送电力的方法。他说。这点不但在地球的距离范围内完全能够办到,而且“还可以在宇宙范围上奏效。”

他说,可以肯定,“我们能够照亮天空,将可怖的海洋驯服!我们可以将无穷无尽的海水抽出来灌溉良田,让沙漠变成绿洲!我们可以从阳光中汲取能源!”

特斯拉自有他的宇宙理论主张,他对相对论是一反到底的。他认为,而且他经常指出,原子的能量有两种状况;1.相当于一个哑弹;2.非常危险,无法控制。

特斯拉在晚年时期的思想,越来越倾向于将物理理论统一起来。他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一种原初物质—发光以太生成的,发光以太充满了整个空间。他始终坚持说,宇宙射线和无线电波有时比光运行得还快。

“我可以保持心境的安详宁静,能够在遇到灾难时化险为夷,而且达到这样一种自得其乐的程度,就连生活里的黑暗面、现实中的折磨和苦难也可以给我以某些快慰。我有显赫名声和无穷财富,然而有多少文章把我说成一个不切实际、屡遭失败的人物,又有多少蹩脚的贪图名利的作家,把我叫做空想家。世人竟然愚蠢和眼光短浅到如此地步……”

“后来有一天夜晚,我关着灯躺在床上,象往常一样思考问题。这时它从敞开着的窗口飞了进来,落在我的书桌上。我知道它要找我,它要告诉我什么重要的事情,于是我就从床上爬起来,走到它的旁边。”

“我一看它,便知道它要告诉我——它快要死了。在我领会它的意思之后,接着从它的眼睛中射出一道光亮,一道强烈的光亮。”

特斯拉停顿一会,接着就象是回答这两位科学作家没有说出口的一个问题,继续说道:

“是的,这是名符其实的光亮,强烈、耀眼、眩自的光亮,它比我在实验室里用最大的灯泡照出来的光亮还要强烈。”

奥尼尔后来说:“特斯拉体验到的这些现象,这只灵物半夜里穿过漆黑的夜空,飞进他那黑洞洞的房间,使其间充满了耀眼的光亮;特斯拉在布达佩斯的公园里,从刺眼的太阳那里受到启示——就是这些现象引起了宗教的神秘感。”他写道,如果特斯拉不是严格抑制他身上神秘的遗传特点,“他就会悟出这只灵物的象征所在了。”

……

特斯拉向记者透露了他当时集中精力思考的一些主张。他正在搞两种东西:一是归纳出一些结论,准备推翻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他说,他的解释不象爱因斯坦的理论那样难懂,一旦准备完毕并可以完全公诸于众时,大家就会看到,他的结论是有根有据的。

其次,他正在研究制造一种新的能源:“我说一种新能源,意思就是说,我找到了一种能量的来源,据我所知那是其他科学家以前没有想到过的。这种想法和主张笫一次在我心中萌发时,使我感到分外震惊。”

在记者进一步追问时,他只是说,这种能量是由一种全新的和出乎意料之外的来源产生的。这种来源不论白天黑夜、不论春复秋冬都可以经久不断地使用。制造和变换这种能量的仪器装置,就机械和电气方面来说,都简单到家。

特斯拉说,开始时成本费用可能很高,但是这个问题好解决,因为这种装置是永久性的,是坏不了的。“我这么说吧,”他强调说,“这和释放所谓原子能毫不相干。如果按照我们一般的概念,根本就没有这种能量。我搞过这样的电流,其电压高达1500万伏,这是从未有过的;我用这种电流分裂了原子,但是没有释放出能量……”

大家追问他说出这种新的能源,他婉言谢绝了,但他答应,“过几个月或者几年。”他一定就这个问题进行介绍。

他说,他已经构思了一项计划,要将大量电力从一个星球输送到另一星球,根本不受距离的限制。

“我认为,星际间通信比什么都重要,”他说。“将来总有一天,必定会发现宇宙当中还有别的人类,他们也象我们一样工作、受苦、拼搏。这会给地球上的人类带来神奇的影响,并为建立宇宙的大同世界——和人类本身一样长久存在的宇宙大同世界奠定基础。”

“我一直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无休止地、聚精会神地进行思考和冥想,”他回答说,“我自然而然积累了大最的想法。问题是我的体力够不够用,我能否将这些想法研究清楚,将其献给世界……”

…..

他在信中谈到过去那些使人十分伤神的废寝忘食的时刻,他说他真害怕得了脑血栓或脑萎缩;他还谈到,他拼死拼活“要把头脑中的旧印象赶走,而这些旧印象就象水浮子一样,每次沉下去之后又重新冒出来。但是经过几天、几周或者几个月绞尽脑汁的奋斗之后,终于使我健忘的脑子装上了新的内容,把其他一切东西统统赶开。当我处于这种状态时,我离最终目的就不远了。我的思想通常都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我是一种特别精确的感知工具,换句话说,我是一个先知,但不管这点是真是假,每逢我茅塞顿开之时,我总是非常高兴,因为毫无疑问,我脑子负担太重了,这严重危及我的生命。”

“一般来说,”发明家说,“人就是被一种力驱赶着的物质。因此,在力学领域里主宰运动的一般法则,也适用于人类。”

在他看来,要使决定人类进步的能量增大,有三种办法:第一,改善生活条件、健康状况、优生学等等;第二,减少能阻碍进步的精神力量,譬如愚昧无知,精神错乱和宗教盲从;第三,驾驭太阳、海洋、风和海潮这类宇宙能源。

……

他认为,他自己得出的关于生命的力学观念,是“符合佛的教义和耶稣登山训众的精神的”。整个宇宙“不过是一座巨大的机器,它既没有生也没有死。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秩序而成为例外,人类也象宇宙一样,是一座机器。举凡进入我们头脑之中或决定我们行动的东西,都不过是外界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刺激所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反应而已。由于我们构造相似.我们环境相同,我们对相同的刺激的反应方式也一样,同时还由于我们的反应作用相一致,因此才产生了理解。随着年代的推移,无限复杂的机制不断发展。但是我们所说的‘灵魂’,无非是人体各种功能的总合而已。当人体功能终止时,‘灵魂’也随之消逝。”

他曾一度认为,如果使战争具有更大的破坏性,这样就可以制止战争。“但是我发现我错了,我低估了人类的好斗本性,这种本性还得经过一百年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消除。……战争是可以制止的,但办法不是变强国为弱国,而是使每一个国家,无论是强国或是弱国,都能保卫自己。”

他在这里谈到的是一种“新发现”,他认为,这种东西“可使每个国家,不论强弱,都能做到坚不可摧,抵御住军队,飞机和任何其他方式的攻击。”为此需要建造一套大型装置;一旦搞出这种装置,就可阻“在200英里半径范围之内,摧毁敢于来犯的任何东西,不论是人还是机器。这么说吧,有了这种装置,就等于有了一道铜墙铁壁,有了一道可以阻挡任何强大侵略的不可愈越的障碍。”

他说,“我的装置能发射出比较大的、属于显微尺寸的粒子,因此我们能对准很远距离之外一块很小的面积发射出极大能量,它比任何射线所能达到的能量超出几万亿倍。这样一来.通过比头发丝还细的一道粒子束,便可以输送出成千上万匹马力能量,任何东西都无法抵挡。有了这种妙不可言的名堂,再加上别的东西,我们就可以做出电视这种梦想不到的事情来,而且照明强度、画面尺寸或照射距离,都几乎不受限制。”

……

1936年八十岁寿辰,他拿出了共计10页的一份论文,但后来这篇论文从来没有全文发表过。他经常提到他自己有关引力问题的动力理论。他说,这一理论“对天体在其影响下造成的运动,给予了令人十分满意的说明。相形之下,那些毫无根据的推想和错误观念,象弯曲宇宙观念,可以休矣。”可是,在他有关天文物理学和天体力学的大量论著中,对这种引力理论从来没有阐明过。

他指出,宇宙弯曲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作用和反作用同时并存,曲线还受到拉直和抵消。不承认以太的存在,不承认以太必不可少的作用,就根本解释不了宇宙。

尽管爱因斯坦进行了一场物理学上的革命,但是特斯拉仍然认为,“物质当中没有能量,能量都是从环境中获得的。”他坚持说,这点既适用于极大的天体,也完全适用于分子和原子。

他认为,电子一旦脱离了具有极高电势并处于极高真空之中的电极时,它的静电荷就比正常情况大许多倍。

别的行星上有生物,这是“确凿无疑”的。他说,使他感到伤脑筋的一个问题是,他用他那“极大能量的针尖”击中别的行星时,会带来极大危险,但是他希望天文学家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我有十分把握,将能量输送到100英里之外,我同样还有十二分把握,一定能将能量输送到100万英里之外,”他说,他和过去一样,说的是一种“不同的能量”,这种能量经过不到200万分之一厘米的通道传播。

后来经过好多年,为特斯拉作传的作家都无法找到证据以证明确实存在过有关这些发明的实际材料。美国安全机构一直矢口否认他们了解这些事情。这就怪了,因为传记作家奥尼尔宣称,联邦政府机构从他家里连特斯拉一些无价值的材料也都搜走了,而且后来他一直弄不清是谁真正“借走”了他的文件材料。

……

另外一件叫人纳闷的事情是:就连特斯拉发明的涡轮机和飞机的建议材料,也从联邦政府的档案中消失了。

除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之外,特斯拉还留下了一批叫人莫明其妙的遗产。仅举三件最主要的东西为例:向全球无线输送电力的主张,他是没有实现,但是否有科学根据?他在毁灭性射线束武器的试验当中,究竟搞了些什么?在刚刚去世之后的那些天里,他那些没有作为专利登记的研究材料以及其他十分敏感的文件,上哪儿去了?

随着宇宙探索的加速发展,对特斯拉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特别是在射线束武器和微波研究方面,更是如此。在美国、苏联、加拿大以及别的许多国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或者根据他的首创而发展出来的工程项目,无论是天气控制还是核聚变,都开始引起了科学界的注意。

唇间的甘露——益西措嘉佛母临别赠言

[转载]唇间的甘露——益西措嘉佛母临别赠言

摘自《益西措嘉佛母传》

………阿拉斯,成就的女郎,
请再慈悲地看护我们吧,
若您必须离开我们兄弟姊妹,
就求您先赐予我们您唇间的甘露吧!」
札西奇珍反复顶礼,然后坐下。

我答道:
听着,忠实的不丹女儿。
措嘉无倦地利益人们,
并以我的声音支持着全西藏,
而这个二百年过去了,
我教化事业已经圆满,
没有办法再留下来,要延迟我的离开是不可能的;
如同众生大限到来,就不得不死。
然而我将留下几句话。
请听我说,在这里集合的兄弟姊妹们。
世间有无数黑发的人,但珍惜教法的却可以数得出来。
在你们这团体中的修行者更是少得多了,
成就者好比是白日星辰那样希有,
而于今时日,无人得臻佛果。
所以谨记这句金玉良言,实践佛法!

虽然说有八万四千法门,
无数的道路均通向一个结果,
然而在本质上它们可以缩成九乘;
九乘又缩为三重阿底,
阿底的内容就包含在这无上的教法中,
它即是见、修、行、果。
见乃自分析的心智中解脱,
修乃体验对原始纯净的觉知,
行的特征在于泰然自若的松弛
果则是如来三身的自然表现,
此即教法的精髓。

当你外在的行为遵从戒律约束,
自然地便抑制了其他越轨的倾向;
当内在的修持与经典一致时,
如同种瓜得瓜,善业和功德便会自然增长;
当见地与阿毗达磨一致时
自然就根除了怀疑和一些高估的想法。
经律论乃教法之基,
此外没有其他方法来举起教法的火炬。

依事部瑜珈的仪轨修持净障,
根除了负面倾向的胚芽。
依行部瑜珈的仪轨培养心灵,
不自觉地产生对佛法的熟悉;
依瑜珈部密续仪轨训练洞察力,
不自觉地就能导致慈悲的加持;
修行生起次第的召唤与成就,
自动地生起见,修和行;
修持圆满次第中对气的控制,
自然地便赐予力量及悉地;
以阿底净化明点,
刹那便成就佛果。
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必要的教导了
所有要效法我的人,
都该依照这本传记中所描述的去做
如此无上佛果便能成就了。」

尼古拉 特斯拉(二)

文章转载自网络。

当特斯拉产生旋转磁场的想法时,他瞬息间发现整个宇宙是由一曲交流电的交响乐组成的,到处洋溢着以广阔的八度音域奏出的和弦。60周/秒交流电不过是低八度音的单个音符。在高八度音当中,有一个达到每秒几十亿周的频率,这就是可见光。他觉得,对他的低频交流电和光波之间的整个电振动范围进行研究,会使他进一步了解宇宙的交响乐。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自此以后我一直不愿改变我对那些毫无

根据的心理和精神现象的看法。我认为,相信这些现象,是智力发展的自然结果。人们再也不相信正统意义的宗教信条了,但是每个人都免不了要信仰某种超级力量。我们大家都得有一个理想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中求得满足。但是这种理想起着一种非物质化力量的功用,它是非物质的,它可以是一种教义,也可以是艺术、科学或者任何别的什么东西。整个人类要和平地生活,就必须有一种为大家所接受的共同观念。”

在特斯拉的一生中,预见和非感觉性知觉情况的出现并不止这一次。但是他每次总想法用机械的方法来解释这些现象,从客观事件当中寻找直觉的根源。例如他的姐姐安格琳娜得了重病,他从纽约发回去一个电报说,“我眼前看见安格琳娜出现又消逝了。我感到情况不妙。”据特斯拉的侄子萨瓦.柯赞诺维奇后来回忆,这位发明家对他谈到过这类预感,但是发明家没有完全当真。

……

他告诉过柯赞诺维奇一件在曼哈顿发生的事情。那是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天他举办一次盛大宴会,宴会过后,有的客人准备乘一趟开往费城的火车回家。特斯拉此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迫切要求”,他非要把他们留住不可,一定不让他们去乘这趟火车。果然这趟火车翻车了,许多乘客不幸遇难。

“这里有取得成就的巨大可能性。如果我们能造成所需能量的电暴,整个地球以及地球上的生存条件就可以改变。太阳使海洋中的水蒸发,风又将水吹送到遥远的地区,让水在这些地区里进入最精密的平衡状态。如果我们有办法在必要的地方和必要的时候打乱这种平衡状态,那么这种可贵的维持生命的介质就能任人摆布。我们就可以灌溉干旱的沙漠,创造湖泊、河流,提供无以计数的动力”。

大家都公认,是特斯拉最早于1891年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实,即通过高频交流电轰击人体组织而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治疗关节炎和其他许多种疾病。

特斯拉在一生当中,还坚信他所说的“冷火”具有治疗价值,既能提神醒脑,又可以洁净皮肤。事实上,由低功率医疗装置产生的刷

形放电或电晕,看来可以增强肌肉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可以产生臭氧——吸入低浓度臭氧,能对人体起轻微的刺激作用。物理学寰奠利斯.斯塔尔说,“而且还有身心疗效。我比较注重全面疗效,而不只是看机械疗效。”

……

特斯拉终生厌恶与他人合作,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别的工程师常惹得他气急败坏,二是他憎恨任何形式的控制。如果说他不得已要和一位与他共事的人打交道,那么在他看来这最好是一位董事长或者总经理。

心怀妒忌的科学家,抱批评态度的记者,还不是造成特斯拉痛苦的唯一根源。神秘主义者倾墓于他,为追求神奇而鬼迷心窍的一些奇男怪女聚集在他的旗帜之下,宣称特斯拉就是他们要找的金星人。他们硬说特斯拉是在金星上出生的,后来不是乘坐宇宙飞船就是托在一只巨大的白鸽翅膀上降临到地球上。

这些讨厌的信男信女们相信,特斯拉是一个能预言祸福、会通灵显圣的神人,他“降临地球”为的是发展自动化,开导世俗凡人。特斯拉也是出于要打消一些人说他具有超凡能力的念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连他实际具有的特殊的感觉才能也一概予以否认。更有甚者,出于同一目的,提出了他的机械论哲学,主张人类是没有自己的意志的,人类的每一行动都是客观事件和环境造成的结果。但是不管他如何加以否认,这些奇怪的信徒还是继续盯着他不放,有时候还把他的名字和一些不三不四的宣传话动挂在一起。人们试问,除了江湖骗子,谁能迷住这样一些人呢?

特斯拉受到种种攻讦,其中就有人流传说他搞同性恋爱。如果换一个时候,或者换一个国家,这对他的事业可能没有什么影响;但当此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在美国,身居严肃认真、一本正经的工程技术人员当中,这种传言就成为了落在他敌人手中的一种致命武器。他从来不想费心去否认任何时候任何种类的流言蜚语,仅有一次他为他的独身生活作过解释,说明这是出自于工作的绝对要求。但是,当时社会上并不承认他所说的这个理由,逼迫他结婚的压力有增无减。

……

只有他最亲密的助手才知道,他在无线电、无线输电、远距离操纵运载工具等方面从事的先进研究项目之多,简直令人眼花缭乱;他在运用全世界很快就知道的X光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果;而且在一项十分有利可图的工业发现,即生产液氧方法的发现方面,他已经接近于取得突破。很可能就是液氧这种挥发性物质引起了火灾——显然是在一楼靠近浸油破布堆的附近,由于有氧气泄出而着火,然后大火就在整座大楼里迅速蔓延开来。

特斯拉这位世界闻名的人物,当此一生的严重关头,落到了几近破产的边缘。特斯拉电气公司被烧毁了的实验室,其部分所有权归布朗和别的同仁所有。在美国再也没有他的交流电专利税了,从威斯汀豪斯那里也领不到任何工资了。他的全部钱财,已经统统投资到研究设备上了。目前,只有他在西德登记的多相电动机和发电机专利,还给他一点收入。但是,与他为了修复和重装一套实验室所需的大量资金相比起来,这无异是沧海一粟。

……

然而他并没有长此消沉下去。他感到聊以自慰的是,他正在进行的各项试验研究工作在他头脑中依然活灵活现,目前遭到的损失不过是一次暂时的挫折和打击而已。

虽然特斯拉自己并非一个正统的宗教信徒,但是他认为,宗教对别人来说是件大好事。在这个时期,每当他因一些发明而焦虑不安以至无法忍受的时候,每当他装钱的皮夹子空空如也的时候,他就会想起佛教。他认为,佛教和基督教是未来两种最重要的宗教。

他充满了乌托邦的幻想;地球摆脱了饥饿和劳苦;进行垒球通信轻而易举;大气可以控制,能量取之不尽,光源用之不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与他说的在别的行星上存在的生命形态取得联系。他认为,有“火星人”那是“确定无疑的。”
……
几年以后,他告诉阿兰.本森,他用一个大小不超过一只闹钟的振荡器做了另外一些试验,他介绍说,他将振荡器接到一根两英尺长、两英寸厚的钢连杆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什么也没有发生……但是到了最后……这根粗大的钢杆开始颤抖了,而且抖动得越来越厉害,以致竟然象一只跳动的心脏一样一胀一缩,最后断了!”

他告诉记者说,这根钢杆是大锤打不断、铁撬棍也掰不折的,可是用微微一点力量——连婴儿也吓不着的微微一点力量连续不断地迅速敲打,却可以把它折断!

旗开得胜,这使他满心高兴。于是他把达只小小的振荡器装到上衣口袋里,到街上去寻找一座尚未峻工的钢铁建筑物。他在华尔街地区果然找到了一座,它有十层楼高,上面什么也没有,只有钢铁骨架。他把振荡器夹到一根钢粱上。

“没过几分钟,”他告诉记者说,“我就觉到钢粱颤动了。渐渐地,颤动强度不断增大,而且扩展到了整个钢铁结构。最后,钢结构开始发出嘎嘎的响声,而且左右摇晃,来到工地的钢结构工人,个个恐慌万状,都以为发生了地震。消息一下子传开了,说是这座楼房就要倒塌,接着警察后备队也出动了。没等发生严重情况,我就把振荡器取下了,把它装回口袋,溜之大吉.但要是再等十分钟,我可能已把这座楼房夷为平地。而且我可以使用这个振荡器,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崩垮整座布鲁克林大桥。”

事情还不就此为止。他对本森夸下海口说,他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将地球劈成两半,“就象小孩劈开一个苹果一样,永远结束人类的生捱。”他接着说,地球振荡有周期性,大约是每一小时又四十九分钟是一周期。“这也就是说,如果我此刻拍一下地球,就有一个收缩波穿过它,过了一小时四十九分钟,收缩波就变为膨胀渡的形式反射回来。实际上,地球也象任何别的东西一样,处在永恒的振动状态之中。它不停地收缩和膨胀。”

本森问,他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将地球劈开,他稍留余地地回答说:“可能要几个月,也可能一两年。”但是他还说,只要几个星期时间,他就可以造成地壳上升和下降几百英尺的振动状态,让河流冲出河床四处汜滥,把建筑物破坏殆尽,并且在实际上摧毁整个文明。但后来特斯拉还是对他的这一说法作了些限制,这才使得平民百姓松了一口气。他说,原理是不会错的,但是不可能达到地球的完美机械共振。

特斯拉同意奥尼尔提出的一种理论,那就是;在严重地震灾害地区安装一组陀螺仪,每隔相等的固定时间将推力传导人地层,从而在力量薄弱的岩层中造成共振,赶在发生严重振动之前就将岩层的压力加以释放。今天,重新唤起了地震学家对这种技术的兴趣。

他介绍过一种体现遥控地质动力学技术的机器,(而且后来曾怂恿威斯汀豪斯进行研制),他说他已经使用这种装置将机械波送入地下六英里,而这种机械波的“振幅要比地震波小许多,”通过一段距离以后损失的能量很小。这些机械波不用来输送电力,但是可以将信息传递到世界任何角落,而且只要有一个袖珍式的微小装置,就能接收这些信息。这种波进行传播时,不受天气的干扰。

他没有根据这一设想制造出什么东西。可是,特斯拉对机械共振的可畏潜力,毕生抓住不放,不断对那些轻信人言的纽约人散布对上帝的畏惧心情(通过科学)。他告诉记者,他可以跑到帝国大厦,“在很短时间内将它化为一堆碎砖烂瓦。”所用的机械只是一个微小的振荡器,“一台小小的发动机,小到你可以将它塞在衣服口袋里。”要带动这台小小的振荡器,只要2.5马力动力就够了。

特斯拉说,他的太阳能发动机结构十分简单,如果完全讲出来,别人一下子就会掌握要领,申请专利,将这件好事控制起来。而“按照他的打算,要把这件事作为一份免费礼物献给世界。”

……

“但是退一万步来说,”特斯拉写道,“这种共振变压器除了具有这些特性之外,还能精确地进行调整以适应地球以及地球的电学常数和性能。由于这种设计上的优点,它具有极高的频率,而且能有效地进行电力的无线输送。这样一来,距离就彻底消除了,被传输的脉冲强度不会减弱。根据一项精确的数学定律,甚至有可能使作用强度随着与装置距离的加大而增强。”

发明家一旦建成了这座高能量设备并将其投入试验的话,就连最猛烈的暴风雨来临时发出的闪电,也能仿造出来。当发射机启动时,在距离试验站l2英里半径范围内的避雷器,就与连续不断的猛烈电弧相桥接。这些电弧比天然闪电造成的电弧更加强烈,更能持久。

“(1899年)6月3日——我永远不会忘怀的日子,这天我终于首次获得了有决定意义的实验证据,证明了一项对于推动人类向前发展具有无比重要意义的真理。”

那天晨光熹微,特斯拉看到密密一大片带有强烈电荷的云团汇集在西边天上。很快就爆发出一阵常见的猛烈暴风雨,“它在山峦间大发淫威,然后以极快的速度从平原上横扫而过。”

他发现一道道强烈而持久的电弧,按照几乎相同的时间间隔时随时现。他备有一套记录仪器,从其上可以看出,电活动的指示数随着暴风雨的远去而不断减弱,最后一同消失了。

“我怀着热切的期望在观看,”他在日记中写道。“可以充分肯定,稍过一会,指示数又重复出现,而且越来越强烈,在达到顶点之后,又渐渐减弱并再次停止。同样的作用按照有规则的循环间隔多次反复出现,直到最后,根据简单的计算证明,暴风雨的运行速度近于恒定,隐没到了大约300公里之外。但是,这类奇怪的作用此时仍不停止,而是继续表现出来,强度经久不衰。”

“我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不但可以不通过导线将电报信息发送到任何距离,而且还能将人声音的微弱调幅信号传播到整个地球。更有甚者,还可以将无限数量的电力几乎毫无损耗地传送到地球上任何距离之外。”

“当我给你信号时,”他对西多说,“你就把开关台上,然后保持不动,等到我另给你信号时才拉闸。”

接着他叫道;“注意,合闸!”

西多按照命令执行,一动不动地站着,准备一有命令就把开关重新拉断。强大的电流汹涌通过初级线圈。那猛烈的震动摇撼着大地。

在试验站的上空,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在这座象谷仓一样的建筑物里,充满了异样的蓝色光亮。

西多抬头一看,只见线圈上是一片汹涌起伏、四处窜动的火舌。空中到处是电火花,臭氧的难闻气味直刺鼻孔。雷电一次又一次地爆发,越来越猛,而西多还在等待命令,否则他不能将开关拉断。他从他所站的位置上没法看到特斯拉,心里便开始嘀咕,这位发明家是不是已经叫雷电击中,伤倒或死在外边了。继续下去简直是不要命了。接着,他害怕试验站四壁和天棚统统燃烧起来。

但是特斯拉既没有受伤也没有死掉。他沉浸在狂喜之中,变得有点麻木不仁了。他从他所站的地方,可以看见闪电从天线杆顶端往上窜出135英尺高。后来他还知道,那隆隆雷声在15英里以外的克里普尔沟也能听到,雷电一次又一次地向外迸发,爆炸。其乐无穷!人何曾与上天诸神如此知音?他不知道他在那里站了多久,后来才知道,仅仅大约一分钟。

但是突然间,莫明其妙地一切都沉寂下来了。出了什么事?他对西多大叫道:“你怎么搞的?我没有叫你把开关拉掉。立刻重新合闸!”

可是西多根本没动开关。电没有了,大慈大悲的上帝终于让他缓了口气。

……

《心之精华》麦彭仁波切

《心性》、《心之精华》

作者:米旁仁波切(麦彭仁波切)

翻译:让卓

心性是不可分割的空与明
无可言诠、无法损毁,犹如虚空

观看到它,而并无独立的观看者
只有唯一、周遍的明点。

能观者与观看是等同而为“一”,
此观之见地,于瞬间无与伦比,
是没有中央、边际的殊胜经验。

在此果位中一切应办早已成办,
究竟无见,亦无有欲见之希求;
任何觅得见地之热望,
从其内部深处自然摧毁。

得到此满足与平等,
就是被文殊之妙光所触及。

米旁于火鼠年七月十二日作,吉祥!

禅修空性之心,感受明光之乐!– 密勒日巴尊者

摘自《为什么看不到》竹清嘉措仁波切 著

瑜伽修士我密勒:修心空性明光乐!

禅修心的真正本质时,第一步要去分析观察心,并确定心的本质就是空性。一旦你对空性获得确信,禅修就只是放下放松,不试图去肯定或否定任何事,不试图去改变或修正任何事。当你这么做时,你就会体验到在心的根本状态中的自然明光,那样的感觉真是快乐。

当你分析观察你的心,你无法找到它,你无法找到它有任何形状或颜色。如果你去找到它,你无法找到它有任何形状或颜色。如果你去找它现在在哪里,你无法在任何地方找到它:你无法在你的脑子里、在你的心里,活在任何你身体之内或之外的地方找到它。同样地,当你直接看着你的心,你无法看到它来自何处或去向何方,你也无法看到它生起或止灭。这就是心的空性,心无法被指认为任何事物,它没有任何位置,它没有来去,它没有生灭。

当你分析心而无法找到任何东西时,这个本质的空性实际上就超越了存在与不存在的所有概念造作。你无法找到心存在于任何地方,此事就要问一问:“不存在是什么样子?不存在的特质是什么?它们是在哪里被找到的?他们有来、去、生、灭吗?”如此,你就会知道心的真正本质超越了存在和不存在的概念,它超越了所有有关它可能是什么的概念。

当你在结束这样的分析之后放松地安住时,心是明亮灿烂、鲜活而清晰的。那就是心的本然明光。这是非常甚深的:当你分析心,你找不到任何东西,但是你当你放松安住,却有着自然明晰、生命力和大乐,有着坦然和放松,这真是美好。

心的不可思议空性的本质,是构成二转-法-轮教法的《般若经》所着重的见地。三转法轮的教法和其主要的释论,如《宝性论》则教导了心的本然明光。当我们自己以这样的方式去研究心的本质并在其中禅修,我们会发现心的本质和本然的明光是无分别的。我们会见到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的教法是完全相符的。你愈是去禅修心的真正本质,你对这一点的确信就愈增长。

当你如此安住于禅修中,你会体验到大乐,就如密勒日巴所唱的:“我……感觉明光之乐。”他籍由善巧地将心安住在其本然状态,体验到这个本然的大乐,这样的说法是来自金刚乘和大手印有关大乐的教法。当你把这些都结合起来,是非常美妙的,因为“禅修空性之心,感觉明光之乐”这一句,将二转法轮、三转法轮、金刚乘和大手印的见地都包含在其中。

《秘密之书-凯巴莱恩》(二)

摘自《凯巴莱恩》

这本一百多年前的哲学思想书籍《凯巴莱恩》,又译名为《秘密之书》。是赫尔墨斯的神秘学说。在古埃及人心中,赫尔墨斯为人类抄写着上帝的口谕,他的名字代表着无上伟大的地位。从古希腊与古埃及的传说来看,赫尔墨斯的智慧对古文明国家的影响力已然不言而喻。

第四章 万有——万物本源

“在宇宙时间、空间和变化之下及之后,将永远发现固有的真实本源——基本的真理。”

“那是根本的事实——固有的真实本源——无法真正给它命名,但聪明的人们叫它万有。”

“在本质上,万有是不可知的。”

“但,合理的论述一定得到友好的接受,并受到虔诚的礼遇。”

第五章 宇宙的精神

“宇宙是精神性的,思想即是一切。”

“宇宙源于基于一切的无限思想。”

“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孩子的家。”

第六章 神学的观点

“成功不在于漫无边际的梦想、幻想和令人着迷的想象或生活,而在于运用更高级的力量来抵制更低级的——通过在更高层面上的运行来避免低层面的痛苦。大师们的武器是转换变化而非傲气十足地拒绝。”

“半聪明的人认识到宇宙相对的非真实性,臆想着他们可以否认它的法则——这是徒劳和自以为是的傻子,由于愚蠢,他们被石块击得粉碎,并被各个要素撕裂分开。真正聪明的人,则掌握了宇宙运行的真理与本质规律。他们以大法则抑制小法则,以高级的抑制低级的,运用炼金术把不想要的转变成有价值的,因此获得成功。成功不在于漫无边际的梦想、幻想和令人着迷的想象或生活,而在于运用更高级的力量来抵制更低级的——通过在更高层面上的运行来避免低层面的痛苦。大师们的武器是转换变化而非傲气十足地拒绝。”

第七章

“万物存在于万有之中,同样地,万有也存在于万物之中。对于真正领会这个真理的人,他已经获得大智。”

第八章

“源头怎样,支流就怎样;支流怎样,源头就怎样。”

——《凯巴莱恩》

重要精华《大手印之灯》—禅修三阶段

摘录自《大手印之灯》策勒.那措.讓卓仁波切(Tsele Natsok Rangdrol)

(策勒.那措.讓卓是顶果仁波切和蒋扬钦哲.确吉罗卓仁波切极力推荐的古代大成就者,顶果仁波切曾说讓卓的著作非常适合现代人。因为他语言风格极为清晰,讲述多涉及真正的修证经验,是十分罕见的,富有真实经验,同时又能用语言把经验清晰描绘出来的成就者。但汉语世界少有人知,目前翻译成中文的只此一本。翻译成英文的大概有七八本左右。)

大手印之灯 《真实显明诸法精藏大手印之义.无垢明炬论》

目录
写给自己的忠告 /8
前言 法王顶果 .钦哲仁波切/ 41
引言 尊贵的祖古 .乌金仁波切 / 61
自序 /22

第一部 基大手印 /52
第一章 见地 / 62
第二部 道大手印 /93
第二章 奢摩他与毗婆舍那 / 04
第三章 过失与功德
第四章 觉受与了悟 / 85
第五章 四瑜伽 / 26
第六章 五道舆十地 / 57
第七章 增益
第三部 果大手印 /19
第八章 佛果三身 / 29

后记 ( 跋 )
核心之要 《如实宣说修习了义见舆与修之要.金刚汇合论》
引言 确吉·尼马仁波切 / 801
英译者后记 /081
祝愿/281
附录
《 大手印之灯 》词汇解释 /681
《 核心之要》所述及的大师与经典 /242

……是「 无愿解脱门 」, 简言之 ,这些都包含在单纯让心安住於本然之中—不破坏也不造作

於此状态中 ,当念头突然显现时 ,只要单纯而鲜明的认出心的体性 ,不追随任何发生的事 ,便已足够 。不要試图刻意的阻止 ,不要向内专注於禅定 ,或是以其他对治的方法加以控制。不论你可能采用哪一种行动,都非属将心性保持在无作意无造作中的要点。

虽然其他修道也有这方面的各种教导 ,但这里的修道只有一个 ,就是不论发生任何事,皆认出它的体性。如果你寻找其他的技巧 ,就不是大手印的禅修。正如大婆罗门42所宣说:

费力,会破坏个人的禅修训练。
虽然没有要修的一个「东西」 。
但勿分心 ,即使一刻也不散乱 。
於此我说 ,即是大手印的禅修 。

若能如此平等安住於心的如是自性 ,奢摩他的三种觉受将会逐渐显现。

(42:大婆罗门· 指萨拉哈尊者 .也可能是指释迦牟尼佛。)

是哪三种?

在一开始.心好像变得更加浮躁 ( 掉举 ),念头的来去也比以前更多。 有时候,在念头的来去之间,心会短暂寂止。不要认为这样的的念头活动是有过失的。虽然到目前为止,你的心一直在思考之中 ,而过去你并未认出这一点。认出思考与寂止之间的差异、是奢摩他 (止) 的第一个经验,有如山崖的奔腾瀑布。

保持这样的修持之后 ,便将能控制大部分的念头。你变得柔和而放松 ,身心两者也变得全然喜乐 ,且不想再进行其他的活动 ,而只喜欢禅修。除了在极少的情况下 ,你的心大部分时候都没有念头的活动。迼就是奢摩他的中间阶段 ,有如河水的缓缓流动。

之后,不散乱的努力练习。身体会变得全然喜悦,没有任何疼痛的感觉,你的心清清楚的了知 ,没有任何念头。你可以不分昼夜的安住在禅修之中 ,保持如如不动 ,不受任何过失所损,显现的扰人情绪已经消退.而你对于衣食等事物,不再有强烈的攀着心。你会具有受因缘制约的神通,且各种视觉上的经验 (视相) 也开始发生。 这些世间功德的各种显现。是奢摩他的最后階段,有如平静无波的海洋。

有许多禅修者於此时未能值遇有经验的上师 ,或者虽很精进但所学甚少.以至于因为这些看似良好的功德而志得意满。此外 ,一般人也视他们为成就者 ,而这可能为自己和他人带来灾难,因此,要对此加以谨慎。

附加阅读:

《恒河大手印偈颂》帝洛巴

浩渺无垠 —克里希那穆提

修行人的耻辱!—顶果钦哲仁波切

[转载]法王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修行人的耻辱!(看看你今天耻辱了没)

摘自《证悟者的心要宝藏》顶果钦哲法王

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每个当下,你做的持咒,观想,念诵,禅修,乃至谈吐高超的见地,显现高超的行为,这些都是在浪费时间。

修行的本质并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它的实质就是反复的深入我们的心相续,并且改变它,否则,这个宝贵的人身会被浪费,你用一生的时间追逐自己的念头,执着它所创造的轮回,实际上,就是在梦幻中迷失自己而不自觉。

每天从细微的小处着手,不要奢望神奇的辉煌,看穿这些虚荣的把戏,仔细观察自己的心吧。

即使在今生,你无法彻底转化你的心,你无法在证悟上取得多大的进展,只要你很小心的守护自己的三业,照顾自己的每一个念头,

虽然你无法达到甚至是在睡眠中清醒,或是在重病还能控制自己的心,但是只要你努力的修自己每个念头,努力而虔诚的对待自己彻底的内在,而不是做外表的样子,那么,就好象曲吉旺波在《大圆满三要释吉祥王》中所唱的那样:

“即使此生不成就,也内心安详,真愉快。”

为什么呢?

从内在的层次,你已经转化了你的心,从而转化了你的生命,安详、慈悲、放下,已经展示出最大的成就。

成就分为外在的,内在的,秘密的,极其秘密的。

就外在的成就层面,先是心智的成就,但是你虽然掌握了伟大的知识,了解了高深的见地,但是很不幸,它们就好象是在衣服上的补丁,终究会要脱落。

例如,我们在健康的时候会感到很自在,而且我们拥有佛法的知识,

这一切以一种良好的自我感来暗示:似乎我们是不凡的圣哲,但是,当你遇到重病的时候,你浑身火烧而陷入昏迷,仔细看你的心吧,它根本不受到你的控制,种种接近死亡的业相在梦中显示,即使你厌恶他们而不敢堕入昏睡,但昏迷会迅速将你击垮,那个时候,你的任何才智,学问,都帮助不了你,于是,修行人应该知道,在重病中出现世俗乃至恐怖的持续梦境,这是修行的耻辱,甚至,这是闻思的耻辱,没有投入修行,或是表面的修行,这是镜子上的雾气,维持不了多久。

其次是验修的成就,当喜悦和光明产生,巨大的宁静伴随深沉的陶醉,甚至可以看到各色奇异的景象,并且能预先知道事情的发生,这些体验就好象对山谷大声叫喊一样,你努力的叫喊,它给你很大的回音,但是随即就消失了。

假如你努力的修持,各种奇特的经验发生了,但是记住,这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免无常,假如你想拥有这些体验,永恒的占有它们,那么,你就会经受好似捕捉水中的月亮一样的痛苦,它们根本就是无常,所以从验修的种种幻想中解脱吧。

不企图占有它们,平等的看待它们,而不扰乱内在的心相续,哪怕是在广大的平等定见中,一切显现为不实际的五色烟雾或虹光,而能自在的穿越墙壁或是在岩石上按下手印,但将这些视为开悟的标志并产生我慢,这是着魔的开始,并因为我执而流浪轮回。

最后是广大的明智成就,这预示着我们平等的对待生活,安然的安住在广大的心性中,一切都成为庄严的自然解脱,于自心的智慧中,消除了执着和烦恼,慈悲并心胸宽广,生活之中任何的事物都无法搅乱这内在的明智,超越喜悦和悲哀,安然的任运于当下。

经由心的修持,我们经历各个不同的阶段,最终,我们的心成为空与光明的一味,任何恐惧或是希冀,都无法占据我们的心灵,这就是佛陀之道

大手印導引顯明本體四瑜伽–冈波巴

[转载]【大手印導引顯明本體四瑜伽】

贡噶上师

《大手印導引顯明本體四瑜伽》

刚波巴 造

贡噶上师 讲授

释满空 翻语

弟子 陈圆白 黄钦哉 传真吾 笔记

韩大载、吉祥藏 润文

四瑜伽:一、專一瑜伽。二、離戲瑜伽。三、一味瑜伽。四、無修瑜伽。

一、專一瑜伽
    
專一瑜伽分上、中、下三品。
    
具樂覺受明空三摩地,初難定,後漸漸能定,此名下品專一瑜伽。有時無意入定而竟能定,定且堅固,住於明體,此名中品專一瑜伽。入定出定行止坐臥,晝夜一如,常住明體,如海無波,此名上品專一瑜伽。
    
專一瑜伽是否究竟圓滿,檢別有六,(1)見體性未見。(2)力圓未滿。(3)於妄念上定顯未顯。(4)生功德未生。(5)播色身種未播(福慧二資已圓,化報二身稱色身)。(6)於俗諦上決信未信。
    
(1)明空之心,即本覺智,不假外求,當體即是,有此決信,為見性。否則雖得樂明無念之定,仍為未見體性。
    
(2)晝夜相續自然定於明空,為力已圓。若晝定夜否,午前定、午後則否等,為力未圓。
    
(3)妄念所顯,即大手印,即於此,勿庸斷除。或竟忘卻,為定未顯。
    
(4)心於八風不動等暖相已得,為功德已生。若心尚未調柔,為功德未生。
    
(5)出定時,對眾生起大悲心,發利他願,為色身種子已播。若悲心難生,為未播也。
    
(6)出定時,於粗細因果堅信不謬,為俗諦上,已有決信。若於因果緣起,尚未堅信,即於俗諦,未得決信。(決信者,決定深信也)。
    
下品專一瑜伽時:心能住於明空,具樂覺受(輕安)。且從此覺受相,顯現塵境時,自能清淨解脫,心生決定不謬之知解。但於後得境,心生歡喜,多於所顯境生執著,於後得未失定念(即明體),而具空、樂之相。當生空及所顯為心之執著,其夢極明顯清楚,與平常無大差別。有時夢甚多,但得決定很少。有時覺很難定,且定難生。有時定之增減極大,但恭敬信解及悲心等能生起。
    
中品專一瑜伽時:即得空、樂、明之覺受,何時欲定,即得堅住。有時無意修定,亦依此覺受力,自然入定。妄念顯現較前甚少,隨顯隨轉清淨。且於後得境,即具空、樂、明覺受,自覺心境寬舒澄清,朗然無際。但有時仍起實執,而於後得境中,隨其念起,自然趨入於定。其夢中覺受相,有時現,有時不現,有時夢甚少,於定生喜躍心。
    
上品專一瑜伽時:即得空、樂、明之覺受,常住定中,一切妄念,悉於定上消滅。後得境一切,皆彙歸於此定上。且多分夢,亦趣入此定上。能生具善執著之定解,領受心之樂空顯現,即明空覺受;妄念顯現,即顯空覺受;外境所顯,即現空覺受。又領受如幻、如夢等覺受,且稍生有漏功德,心覺較此定無更殊勝者,能生大恭敬信解。
    
復次,上中下專一瑜伽,應于高山茅蓬寂靜處所,泥塗門戶,斷絕往來,及禁語等,精嚴行持。於不淨事等,心生厭棄,若染不淨,應行除遣方便。若生沉、掉,亦行除遣方便。而觀體性,若起昏沉,應行懺罪法,于上師前,請求灌頂,及行薈供輪,供獻施食,啟請上師及助伴糾正之;若過失甚重,不欲稟白上師及助伴,及生邪見,為魔之障礙,應持誦皈依,精進修持,厭棄輪迴,發出離心,清淨信解,發大悲心,並數日休息,除遣過患,隨力修淨身法(拳法)。以上方便,令定恢復。
    
但於觀察定無分別領悟覺受,及後得識顯境中,須不失此定念。於善覺受,不生歡喜執著;於惡境相,不認為過失,不生厭棄。隨所顯現,不取不捨,無整而住。若覺受力重,當嚴持正念,稍稍遠離,數數定於本元上。有時觀前代修傳派祖師修行傳記,及金剛幄經等,自亦發心如彼修持,如上修習,趨入領受通達樂、明、無念,三無分別之自性即明空,妄念即顯空,外顯即現空,且決知一切法皆由心現,心本無生,自明自解脫,為究竟證得專一瑜伽。
    
以上方便,如竭力行持,亦不能令專一瑜伽有所增進,則應行捨棄三貪著法。
    
(1)捨棄自貪著法:謂斷除現生希求,減少攀緣,拋捨世間貪著,割捨親疏愛憎,身供上師,斷除蘊愛執著,而行「古薩裏」佈施法。
    
(2)捨棄受用貪著法:以所有財物,供養上師,令生歡喜。於本尊等,供獻食子,及行薈供輪,令生歡喜。令金剛弟兄歡喜,以自受用,如所悅所食嚴飾品等,悉用供施。衣食語言,概行拋捨,而行野獸行等。更斷除貪瞋,離開散亂處所及親里等。如上方法,盡力修持,若仍不能斷除,則應數年禁語。
    
(3)捨棄定貪著法:對一切善覺受,應捨棄之。決信於實際中隨顯,決定無好無惡。心離覺受,保任赤裸覺性,令其以次增長。何時能清淨此覺受心,及消滅心境二執,通達心之體性,離於生滅等戲論,即得顯現離戲瑜伽。
    
二、離戲瑜伽
    
離戲瑜伽亦分上,中,下,三品。
    
通達心之體性,已離生滅戲論,但未離執空、定解、覺受三貪著,且於輪迴涅槃,尚有希求畏懼之心,是名下品離戲瑜伽。縱能清淨執空、定解、覺受之貪著,但於所顯境相,尚起希求畏懼之感,未能斷除減損或增益等,是為中品離戲瑜伽。於所顯輪迴涅槃一切,執空、定解之執著,已得解脫,並離希畏之心,斷除增損,是為上品離戲瑜伽。
    
離戲瑜伽是否究竟圓滿,檢別有六,(1)見體性未見,(2)力圓未圓,(3)於妄念上定顯未顯,(4)生功德未生,(5)播色身種未播,(6)于俗諦自在未自在。
    
(1)所謂親見心體性者,謂離開戲論,解脫、定解、執著等斷除所受能受之根果,能清淨一切戲論,平等平等,是名親見離戲體性。若執空覺受與定解之實執未淨,則為未見體性。
    
(2)若無少許希畏執空,離開本心之戲論,斷除增損,是為離戲瑜伽力已圓滿。中知自性無生,但於所顯境,尚起希畏之心,又未能清淨執空蓋障,則為離戲瑜伽力未圓滿。
    
(3)若能了知識與境,一切皆為空所顯,即空之自性,能如根本定,於後得境顯現通達,是為離戲瑜伽之妄念顯定,否則未得離戲瑜伽之妄念顯定。
    
(4)若依方便道,精進修持,已顯成就相,證得俱生智,為功德已生。若成就相未顯,為功德未生。
    
(5)已於無生空性,生起不滅,無緣大悲,於後得識中,菩提心與廣大願力,因緣聚合,為色身種已播。若悲心難生,與方便因緣不聚,為色身種未播。
    
(6)若空性顯現因果,體性離戲,但依因緣,隨其轉變,為得俗諦自在。若求知因果緣起,堅執頑空,即於俗諦未得自在。
    
下品離戲瑜伽時:雖通達一切法體性,離生、住、滅三戲論,但於一切稍有空執,於後得識中,未持念時,尚起親疏愛憎之執,於睡眠夢中,多起顛倒,善念有時高,有時低,有時于上師同伴及善業生信心與定解,有時尚生疑念。
    
中品離戲瑜伽時:雖於上執空覺受諸垢,離開貪著,斷除分別之根,且於無分別上,斷除增損,但於顯境上,微有希畏實執,於後得識及夢中,有迷與不迷,於善業與上師同伴,有時生信心,有時稍起疑念,有時增高或減低,有時想無證佛因,無生地獄因。
    
上品離戲瑜伽時:斷除輪迴涅槃,一切法之根,並於一切無有希畏,斷除增損。不管內外一切法,是空非空,樂不樂等,隨任而已。一切所顯,顯空、無我。於後得識一切所顯之分別,尚未到達澄清,而於明空、顯空、變融已臻相續之境。惟精進則相續,否則不能相續。故尚未臻自然之境,夢中有時迷昧如常人;有時又覺無佛果可得,無地獄可入,於十住法爾通達,一切甚殊勝法,皆易明瞭。自心體性,顯出上師。於一切外境,皆成定心之增上緣,不為所動。任何勝妙五欲樂意之事,貪著念微,心能轉變八風。有時不免起慢,以為已有離上師自修之可能,見他所修,皆不如己,有此錯誤也。
    
上中下離戲瑜伽,皆斷除三種貪著(住、受用、身體),住于清淨高山,絕人禁語,閉室潛修,供獻多瑪,啟請上師,捨棄一切有相事業,專一意志,勿令散亂,精進住於大手印,大要如是。有時觀想(生起)、念誦、薈供、佈施等,可稍行之。敬信上師,親近金剛弟兄,于眾生生起大悲心,研究因果緣起。遇上師及金剛弟兄,則起質問或談論,以成就大德之歌韻為歌韻。然以多分時間,心不散亂,常住明體,少起緣念為要。有時覺無少樂,心不快適,不能安住于定,應修方便道氣功,忿怒母拳法等對治之。
    
上品離戲時,專修一念。如無增進,應斷貪著,啟請上師為授灌頂,懺除業障,祈求增進證契。自觀本尊,心緣地獄種種之苦,皆唯心現,無有自性,遠離一切戲論分別,法爾如是。從人天快樂,乃至六道輪迴,生死涅槃,一切諸法,一一如上思維,皆唯心現,無有自性,遠離一切戲論分別,法爾如是。有時于寂靜高山,寬坦任撸x諸戲論而住;有時入鬧市,亦寬坦任撸x諸戲論而住。有時持瓶氣一口,注視不動。於一切五欲之境,不取不捨,心極寬鬆任撸x諸戲論分別。上品離戲瑜伽,即得增長,此後一切生死涅槃,法無生滅,無離戲不離戲,無空不空,無取無捨,通達諸法一味瑜伽大手印,即得顯現。
    
三、一味瑜伽
    
一味瑜伽亦分上,中,下三品。
分別意念所顯內外一切通達。法爾明體一味,雖然,仍有決信一味之執,此為下品一味瑜伽。決信一味之執即淨,無能所對待,無內外分別,心境不二,正智現前,是為中品一味瑜伽。多證一,一顯多,一切平等,本體寂滅,是為上品一味瑜伽。
    
一味瑜伽是否究竟圓滿,檢別有六,(1)見體性未見,(2)力圓未圓,(3)妄念上定顯未顯,(4)生功德未生,(5)播色身種未播,(6)俗諦上決信未決信。
    
(1)隨所顯現,無取無捨,諸法平等,無能與所,如是了知,是為已見體性。雖知諸法平等,尚有能所之執,則尚未見體性。
    
(2)隨所顯現一切,如自本心明體而出,是為力已圓滿。若對治上有貪著,即非了達一顯多之旨,是其力尚未圓也。
    
(3)清淨境心,二顯(能取所取)之執,六入(亦名六念)上所顯一切,無縛無解,隨所顯現悉能住于本心明體,此為妄念顯定。如六入所顯一切,尚執持六入必須斷除,有此一念,則尚未得妄念顯定。
    
(4)心境合一,已得變化等神通,是為功德已生。若道緣小,未得變化等神通,則為功德未生。
    
(5)無須勤勇,善顯大悲度生,自在利他,是為已播色身種。若悲心等方便未足,不能普利眾生,則尚未播色身種。
    
(6)明白通達因果緣起,由自性明體有生死涅槃之門,了達於此,是為善知因果,即於俗諦,已有決信。若如上於自性明體上,因果尚未顯明,是尚未得決信。
    
下品一味瑜伽時:于通達一切本體,尚微執所得覺受,後得識中,外境現前,其緣甚強,微為所動,有時執與持,亦猶常人,夢中有時亦微現迷執,有時生出身、境、心,三者無別之覺受,亦有於因果上,信仰上,悲心上,減少之時。
    
中品一味瑜伽時:解脫能證、所證,能受、所受之執,後得識與夢中,其迷執較前更少。
    
上品一味瑜伽時:由平等本體不滅之力,於所顯一切,已離實執,通達不二,即能晝夜恒一,而無念所顯之門,尚微有未明,後得識時所顯無執晴空,猶如幻化,雖然顯現微細無自性之夢,而能不迷昧,有時甚久無夢。
    
復次三種一味瑜伽時,住處宜為清淨處所,有時住於鬧市,亦能增長。雖自思修與無修無別,但仍宜於清淨高山,依靠真實念頭,精進修持為要。雖證得上品一味者,若神通未現,未見本尊空行之相,當有壞戒者來,或隨之往,被共罪業所薰,以致神通勝相不現,應造「察察」一千或三千,每一「察察」,供獻一花,所求消除壞戒之罪。或修陀羅尼儀軌,或禮拜薈供等,隨力而行。又若善相現則喜,惡相現則不喜,必有魔障趨入自心。當思能利益損惱之魔何有?一切皆由心現,心如虛空,無邊無中,如是思維,本來一味瑜伽證得後,於此決信,功德出生亦不喜,過失出生亦不怖畏,然或嫉妒大,煩惱多,妄念粗及有喜與不喜者,有一於此,必有魔趨入自心,若能覺悟,即宜精修對治。古德云,違反大手印者,即屬魔類,應善知之。若謂眾生在自心,上師亦在自心,無須發大悲及信仰心,捨棄方便,是甚錯誤。故宜生起大悲心,信仰心,行善緣起,斷惡緣起,披掛因果盔鎧,撿擇善惡,小心行持。彼時若自思利他,雖屬善念,恐其時有天魔入心,令生希求。表面貌似利他,而實斷捨大悲,無真實利他之心,故于名聞利養及眷屬均應無貪。如是修持,以前種種覺受,尚有疵垢,至此一切清淨,道上證得,與本心明體合一,後得智,根本智,無有差別,是即無修瑜伽也。
    
四、無修瑜伽
    
無修瑜伽亦分上,中,下,三品。 
    
無須強定,及修無念,所顯一切,無非明體大手印,但有時尚微有如幻如化之執,是為下品無修瑜伽。如幻如化之執即淨,晝夜住于無修上,續繞不斷,惟後顯時,微細相續識,尚未斷盡,是為中品無修瑜伽。微細相續識,皆轉成智慧,是為上品無修瑜伽。
    
無修瑜伽是否究竟圓滿,檢別有六,(1)見體性未見,(2)力圓未圓,(3)妄念上定顯未顯,(4)生功德未生,(5)利生事業,成就未成就,(6)俗諦上,自在未自在。
    
(1)無修證得上,所修之念亦無,修如是,無修亦如是,覺受亦無,覺受清淨(即謂離開能修、所修,如雲霓散,而見青天),是為已見無修體性。其時若證得上,尚覺有修或有尚須修之念,是尚未見體性。
    
(2)最細二顯,悉皆清淨,到達一切法盡境,悉與智慧無二,是為力圓。若尚微有最細二顯,未能窮盡一切法性,為力尚未圓(所知一切法,未能窮盡,所之一字,即一切法)。
    
(3)不斷阿賴耶識,即成法界體性智,是為妄念即大手印(妄念顯定)。若妄念上,尚有極隱微之執,及極隱微之垢,為尚未到達妄念即大手印。
    
(4)身成虹光智慧色身,心成光明法身,無量刹土,悉皆清淨,是為功德已生。若心、身、(內)情、(外)器,尚微有未清淨者,是尚功德未生。
    
(5)法界與智慧不二之法身菩提證得後,以身、口、意無盡莊嚴輪,饒益眾生事業,任呦嗬m成就。若尚未能,欲往清淨刹土,即非事業成就。
    
(6)佛之功德,一切圓滿,是於俗諦,已得清淨自在。若異熟之身網,又習氣之顯(二顯)網,識之心網,遮覆佛之功德,是於俗諦,尚未自在。
    
下品無修瑜伽時:二顯多已清淨,無庸勉強自趨無修,一切所顯,無非無緣、無慮之大手印。後顯時尚有未盡清淨之殘餘微細無明,不知而以為無念,即住於無覆無記上,以為無念而不自知,此時雖不造業,於般若中,當有取惡處,積習未盡清淨,尚有如幻如化之執,夢中亦微現實執。
    
中品無修瑜伽時:極微細如幻如化之二顯,悉皆清淨,晝夜相續住于無修。于後顯時,較向之不知以為無念,更微細者,自然明現,此亦為取惡處垢。
    
上品無修瑜伽時:向之最微細取惡處垢,悉于智慧上清淨,此時子母光明相合,諸法普遍廣大之清淨智,獲得自利圓滿之法身,利他圓滿之色身,輪迴無盡,利他事業,亦任運無盡。

《灵界的真相》史威登堡(十)

摘自《灵界的真相》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

十七、地狱

史威登堡:

地狱的入口究竟在何处呢?

那……

有个精灵进入隧道

史威登堡:

似乎是一个尚不习惯灵界的精灵……

他在做什麼?

他进入一个黑暗隧道……

他还好吗?

万一恶灵抓到

他怎麼办?

喂喂~~~~~~!

他已经走远了……

这或许是地狱的入口!

我曾听说

那入口是一条像隧道一样的黑暗通路……

那精灵是否预定要前往地狱呢?

史威登堡心想:

引导灵……我该怎办呢?

嗯!

………

好!我一定要亲眼看到地狱

史威登堡:

还要前进多久?

我觉得我已经很深入了!

阶梯分成很多个方向……

四周黑得就只能看到二十~三十步远的距离……

一道昏暗的光线

围绕著我

这是从哪来的啊!

哇!

黑雾瀰漫在我的周围!

这裡有一个平台……

我看见不远处有微弱的光……

好像是灵界的太阳

但非常暗而呈现红色

无论如何!

那是唯一的光源……

就可以看见周围的景物了!

啊!

这裡有个像灵界般无限广大的世界!(不过是黑暗一片)

有灵人居住在这裡吗?

这裡有和灵界相同的东西

譬如树、房子……还有城镇!

但所有事物形状都很怪异……!

这是什麼怪味?

令人无法忍受……

这裡就是地狱吗?

发生……什麼事了!(一群恶灵在打来打去)

為什麼……这麼多人打一个呢?

我实在无法瞭解

他们那令人无法忍受的声音!

话语之间

只有憎恨、报復和虚偽

听到他痛苦地尖叫,

叫的灵却更加地残忍!

啊……真是惨不忍睹!

我必须朝著光前进……

什麼?

这裡也正发生同样的事!

噢……等一下!

我必须静下来看清这世界!

所有地方……上百万件

相同的事正在发生啊!

这真是地狱苦难的责罚啊!

又出现楼梯……

我再也无法忍受像这样丑陋的世界啊!……

这阶梯有多深呢?

又出了平地……

这……是哪裡啊!比刚刚的世界还糟糕!

这地方比刚才那地狱还要丑陋啊!……

啊啊~~~

史威登堡:

啊……引导灵!

刚才好危险啊!

你一直都看顾著我!

引导灵:

现在,让我们离开这裡吧!

你最好别靠这世界太近……

现在你亲眼看到地狱了

我相信这将有助於你瞭解

整个灵界……

多丑陋的世界啊!

在这底下的世界更可怕,还要更糟呢?

史威登堡:

什麼?

引导灵:

正如同灵界有上、中、下三层……

地狱也分成三层……

愈低层、愈悲惨、愈邪恶……

你也看见了

地狱确实存在

正如同宗教為了让人畏惧

劝人向善所描述的充满了可怕的事情

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地狱--

有的充满了污秽……

有的充满了淫乱……

有的如同处在烈焰中……

有的像--可怕的森林

恶灵如同野兽般在其中游荡……

他们的共通点是充满了丑陋的恶灵

所居住的世界,充满了憎恨、侮辱、报復等

时时处在挣扎和争战中……

史威登堡:為什麼这些灵人会如此恐怖呢?……

引导灵:

当成為灵人后

他们的脸表现出他们的本质

失去了物质世界的束缚

例如:

法律、评价等

他们的自私面貌

突显出来

终於赤祼祼地

露出了隐藏的邪恶

他们最后的外表

并不像生前一样……

史威登堡:

你是说……

他们也是灵界的灵人?

我真不敢相信!

引导灵:

是的!

地狱虽然丑陋

却仍是广大

灵界的一部份!

事实上

灵界包含了精灵界、灵界和地狱

精灵界是一个特殊的过渡区域

灵界和地狱是性质相异的灵人们

所居住的二个不同的世界

从精灵界有一条通往灵界和地狱的通道……

而在灵界和地狱之间没有通道

它们彼此分离

且地狱是在灵界之下

人死后,灵魂到精灵界停留一段时间,

然后,分别前往灵界或地狱……

史威登堡:

有什麼不同吗?

他们都是一样的!都是灵人

為什麼他们要去地狱

这麼可怕的地方呢?

这是处罚吗!?

因為他们在世时的恶行和不道德,

他们便应该被丢到地狱吗?

这真是无止尽的责罚啊!

所有东西方的宗教都这样教导我们关於地狱的事……

引导灵:

不!

他们并不是因為恶行被丢在那裡,

也不是撒但或恶灵要让他们永远受苦

这种说法是為了宗教的需要而虚构的!

史威登堡:

那麼,為什麼?

什麼样的人会去地狱呢?

引导灵:

人死后变成了灵人去到地狱的灵人--是……那些

看不到灵界存在的人

因為他们不瞭解自己的本心……

他们不是如宗教所说,只因犯了许多恶行而去地狱

他们是自己选择去地狱的!

他们自己愿意去地狱的?

这些在地上犯了许多恶行的灵人

当然不瞭解自己的本心

结果看起来便如同宗教所教导的了地狱

但真正的原因却是完全不同的

这些前往地狱的灵人

在人世间时

忽略了真正属於心灵的本质

只关心经由物质、性、名誉和权力来满足肉体的需求。

当他们的眼睛看到不本心,到了灵界时,

将仍然是闭著的。

因此,他们成了精灵后

他们的心也无法吸收灵界的光!

不论在灵界停留多久

他们仍无法感受灵界太阳的光和热所给予的幸福感觉及灵的理性光辉

相反的

他们被地狱的火所吸引且觉得较亲近恶灵!

结果--

他们去了地狱是完全是顺从他们邪心的命令出於自己的意愿

在地狱的恶灵

无法如其他灵人般

从灵界太阳的光和灵流中

感受到喜悦

相反的--

他们因满足自我的欲望

而感到喜悦

什麼是他们的欲望呢?……

对其他灵人行恶

去支配其他灵人

或获得别的恶灵的讚美

这种完全是基於

人世间的标準

比较低层次之表面的欲望

但--无论如何

他们经由满足自己的欲望

而获得某种喜悦

因此--

以此作為他们的永久生命的「光」

灵界的善灵人知道生命和喜悦的泉源

来自灵界的太阳

他们知道自己并非真正的主人

太阳才是主人

灵界正确的生活态度是遵循灵界的法则

也就是太阳所散发出来的光

相反的地狱中灵的生命泉源是自我欲望

这欲望成了他们的光

甚至

他们认為自己就是主人

不承认其他任何主人的存在

每一个人都认為自己是最好的,自己便是主人

於是地狱成了充满

争斗和暴力的世界……

充满了痛苦和污秽!

地狱的责罚

是由恶灵自身的稟性所导致的……

因此他们的世界没有秩序相反地

只有丑陋和自私

他们喜欢主宰并折磨其他灵人--

看……

在地狱上空总是飘浮著黑云

这些黑云阻挡了太阳的光和灵流……

这些黑云事实上是……

由地狱中恶灵的意念所聚集而成……

恶灵的意念?

一小群恶灵造成的黑云

可以遮盖这群恶灵

大群恶灵便形成一大块黑云……

灵界的太阳

总是想赶走黑云

使祂的光和灵流能达到地狱

有时候灵界太阳赢了

祂的光和灵流到达地狱却造成恶灵感到死亡的痛苦!

為了逃避这痛苦

恶灵便加强了

形成黑云的意念

或迁到他地方

这样的争战

不断地重覆著……

灵界太阳的光对恶灵来说

太刺眼了!无法忍受

所以恶灵总是给你死亡的印象

正如同恶灵无意念和生命之源-太阳连结

史威登堡:

那我第一次在地狱看到的太阳……

就不是灵界的太阳了吗?

引导灵:

那是物质世界的太阳……

史威登堡:

物质世界的太阳?

引导灵:

恶灵无法拋弃他们在人世间的想法

对物质的欲望和自私使得他们一直想凭藉物质世界的太阳而活的意念即使死后数万年也无法捨弃

但是必然的

物其界的太阳在灵界丝毫没有力量

唯一的生命之源

只有灵界的太阳

史威登堡:

那麼--恶灵的生命之源

也是……

引导灵:

是的,即使是恶灵

灵界太阳也是他们的生命泉源!

当然--

这裡灵流的质、量和善灵住的三个世界是不能相比的!

恶灵的心灵之窗是关闭的

所以只能接收到一点点灵流,

并且扭曲成為恶、丑和虚假

因此,恶灵住在地狱,

是因他们的特性

喜欢住在那裡

他们自己选择住在那裡

史威登堡:

那麼--你无法勉强他们去善灵住的灵界囉!

引导灵:

是的!

如果一个灵人的心灵之窗打开的程度

无法与他们生活的世界的光亮程度相配合,

他们将无法忍受灵流而觉得痛苦

但是,如果一个灵人能从自私欲望的迷惑中觉醒

并且瞭解到生活在地狱所的痛苦而想逃离

他的愿望将被开啟心灵之窗,朝向灵界的秩序和法则

此时,

这灵人将可离开地狱……

每一个灵人决定自己生活在怎麼样的世界!

每一个灵人都有自由意志!

现在让我们离开这裡吧!

 

十八、灵界的终极目的

引导灵:

史威登堡的灵啊……

你已看过所有灵界,从最高灵界到地狱

你能瞭解為什麼这些世界在灵的层次上是如此大的差异吗?

史威登堡:

是的!

这一切都决定於灵界太阳所散发的灵流……

不同的世界根据他们所接收的灵流大小而各有各的型态灵流是生命、喜悦和真实的泉源……

引导灵:

对!如你所见,

在每一个世界,又有无数不同特性的灵群

各有不同的灵人

生活在其中

过著永远的生活

--但我仍有一事未告诉你!

也就是……

一个灵人并不固定属於某个世界

也就是说--灵人经常在变化!

灵界的灵人有许多不同的生活型态

但他们共同的生活目的

便是改善他们的灵性

是的灵人总在这种过程或说一种修业中进行灵的纯化

藉著灵性的增进他们前往更高的层次--

如你所看见的……

最高层的灵界

充满了美好的光辉

在那世界中

灵界的根本真理

完全显现出来

在这最高灵界--

一个灵人的喜悦

是全体灵人的喜悦

也是个别灵人的喜悦

最高灵界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但是没有懒散!

灵人们工作,

善尽各人本份,以贡献整个灵界!

在这最高灵界同样的正进行著某种修业、纯化--

也可说是继续著再创造的过程

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世界!

……这就是灵界!

史威登堡的灵啊!

你已经从灵界学了许多事了!

那麼,请你回到物质界后完成你的工作

让人们知道你从这裡所获得的讯息!

史威登堡:

引导灵!

你要离开吗?

引导灵:

不!我没有要离开--

因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史威登堡: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引导灵:

是的,

一个灵人代表

整个灵界;

整个灵界代表了一个灵人……

只有一个存在包容了所有的事物……

你和我和其他灵人都是这唯一存在的显现!

灵界的一切永远与你同在……

生命的光辉

瀰漫在四周

我感受到并瞭解到

引导灵所要教导我的永恆真理……

我穿越灵界遨游……!

而且我亲眼看见了

灵界的真相---

灵界--充满人们所不知的奇妙

正如我在这本书开始所说的

我所写的是

我在成為一个灵人后

离开肉体造访灵界

所看、所听、所经歷的实际情形!

 

十九、灵界与地上界的关係

史威登堡的一个朋友带著女孩来看他!

史威登堡:欢迎你来……

男子:午安!史威登堡博士……

女孩:史威登堡叔叔!

史威登堡:外面好冷!当我察觉时,雪已经积得好深喔!

男子:不好意思打搅你工作。

史威登堡:没有,没有!我正想休息一下!

男子:噢!谢谢你!你那关於灵界的书写得怎麼样了?

史威登堡:我已经几乎写完,我在灵界所看到的一切了!

史威登堡:哈哈……你一定不相信我曾看过灵界!

男子:喔!不是,并不是我不信,只是当我听你谈到灵界时我觉得十分讶异!

史威登堡:不怪你的确--灵界是离这世界很远的事!

女孩:哈哈!(女还正在玩球)

史威登堡:但是,灵界确实存在著!(史威登堡,把球捡起来)

史威登堡:

甚至--

这世界是在无尽的灵界中漂浮著--就好像这个皮球浮在这裡一样(史威登堡把球拿在手上)

这个自界好比这个球被灵界包围著

甚至,灵界和自然界并不是如同被橡胶皮所分离一般的两个世界--

球内部的自然界裡,灵界也同时存在!

要立刻相信这件事是很困难的!

毕竟两个存在不能佔有同一空间!

在物质界空间中的事物彼此排斥!

例如:不能在这个桌子佔用的空间,

要放另一张桌子,这张桌子必须先被移走--

这是自然界的常识

然而,物质和非物质却可能存在於相同空间

例如:

人的--思想意念

很明显的,它并不像是我们身体--或是这桌子

一般的物质!

但,我们不能因為看不到、碰不到就否定思想或意念的存在

也就是说你「想」喝这杯咖啡

然后,依著你的思考

你伸出你的手

举起杯子来喝

此时--

一个真实的物理动作发生了!

但我们能否定控制这动作的思想存在吗?

即使你看不到、碰不到它的确是控制这物理动作的第一原因

所以我们必须承认

它确实存在。

只是它以著与物质界不同的性质存在而已!

意念或思想

不会与物质碰撞排斥而无法共存

意念或思想这种灵性的存在可以穿透任何事物

我研究过物理和解剖学,

从这方面的观点来解释能够使你更容易瞭解

你身体的神经系统佔有自己的伅置

换句话说

它佔有空间

不可能在同一地方放置其他东西--

例如另一个神经系统除非--

你将前者移走!

但是……神经系统所传达的命令和讯息存在於同一个空间上!

有些人会说,神经命令和讯息一点都不佔空间,

但他们的确佔有空间只是為具有不同性质的空间--

如某神经系统在这世界是物质性存在

那麼我可以说--一个不可见的神经命令或讯号是灵界

我以这个方法来比喻你将很容易瞭解

这世界和灵界

在空间上的关係

如此,这世界只包含了可见的物质

但事实上

另一个空间的许多事物

包围或穿透这个世界

灵界和自然界

好像是--金币的两面

不可分离地

相连在一起………

每一个人都瞭解人类的生命离不开这宇宙的空间

生命的起源是什麼?

所有生命包括人类在起源时

藉著与生命之源连结

而延续其生命

那就是灵界的太阳--

当然--如我们所知自然界的太阳

供给一切光和热

支持并给予这世界光亮

以维持它的活动

但它不是生命之源……

因為……

自然界的太阳是灵界太阳所產生的……

它只是替代品--

我曾告诉你

灵界太阳所散发的

灵流是灵界

灵人的生命之源

事实上,

灵流自灵界到达自然界

即使我们不相信人们乃是间接地从灵界获得灵流

那麼-当我们在自然界时為什麼可以从灵界太阳

获得灵流?

那是因為人有灵人体和肉体之故……

因為具有不同的空间特性

灵人体能存在於肉体内--

存在於肉体中的灵人体吸收灵流

以此维持人类的生命!

男子:

在我体内,也有灵人体存在?

那麼,若是这样

我是谁呢?是我?

还是我体内的灵人体?

我?我弄糊涂了!

史威登堡:

哈哈哈……这是很正常的反应!

灵人体和肉体不可分离,

我们可以说,这人就是那灵人本身--

只要人和灵人合一

灵界和这世界便不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灵界和这世界

具有不同的性质

同属於一个巨大的世界……

是的,灵界与这世界

是结合在一起的世界

换言之,

超宇宙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

相对的

灵界和自然界不过是-这超世界的一部份!

从这超宇宙世界来看,人具有肉体和灵人体是什麼样的存在呢……?

简短地说,

人是站在世界的末端或终点,

人是属灵的存在,

以著物质界的型态来显现,是一种灵的相对存在--!

例如:人的情感或心智无法看见或接触

但能表现於脸上……

脸和心相互对映

心是属灵的存在

而脸是属物质的存在--

因此,这二者即使以不同的性质存在,

却是相互对映的属灵的事物,

以物质型态表现

就如同埋在土中的种子,

将以树的型态表现於地上………

这种表现方式是生命的原理……

世界的创造基本原理

便是生命的原理

不仅是具有属灵的特性

也将人的最终型态

以物质方式表现

这也就是--我说

人是这超宇宙世界的目的或终点的理由

但是,当然--属灵的事物,是生命的本质

因此,即使肉体死亡

灵人体将不会死亡!

男子:

啊!

这真是奇妙啊!

灵人体是永久的生命!

史威登堡:

是的!但即使灵人体是永久的生命,

你也不能為了逃避这世界的痛苦而自杀……

在这世界的寿命取决於天,

个人随意结束生命

例如:自杀等,

是违反生命法则

最严重的行為!

结果必将坠入地狱受苦

男子:

哦,博士……

為什麼人们并不瞭解灵人和灵界的事呢?

史威登堡:

这是个好问题!

简单地说,人生命本质的灵人体被肉体的桎档所綑绑!

因此,我们思考的方式

是物质取向的

而灵的眼睛被遮蔽了

所以,

人无法看见灵界!

如此,人类关於灵界的体验便被侷限在「曾看见鬼魂」或「预兆」等

而且,

我们仍将这些视為某种妄想或幻觉!

但是,在古代人们灵的眼睛远较现代开啟,

他们以纯正的心接受宇宙一切事物

过著与灵界调和较属灵的生活

但随著时代进步,人们被大量累积之外在知识捆绑

变得比较关心世俗和物质

因為这样,我们渐渐远离灵的事物--

因此,现在的人甚至变得不知道灵人和灵界的存在!

这世界的迷惑和许多不幸都是因人类

远离了灵界的秩序

这迷惑

随著时间的流逝而增加……

唯一的拯救方式

就是告知人们灵界的真相!

我相信,这是上天给我的任务

去探查灵界每一个角落并揭露--

我所经歷的一切!

若要我……

以一句话来说明灵界的秩序

那便是--「爱他人」

认并活出灵界的真理,

便是一切幸福的钥匙!

若拥有纯正的心灵

在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可感受到灵界的真理

因為,灵界的真理

正浇灌在人类的心智中!

即使--肉眼无法看见这世界仍因灵界而存在!

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追寻

在这世界,我们能活得更喜悦

生命更丰盛!

这永恆的生命……

是上苍--

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那就是本觉,心的本质! 顶果钦哲法王

[转载]放松自己,不要用思维来改变和扭曲自己! <wbr>顶果钦哲法王开示

上图由世界著名摄影家Marilyn Silverstone(玛格南图片社社员)拍摄,后她跟随顶果钦哲仁波切出家为尼。

图文来自网络

阿底瑜伽(大圆满)的核心教导我们:应该揭露心的本质,心的本质是流动的自然。认识心的本质就是认识唯一的佛,除此之外一切都意义不大。

阿底瑜伽认为凡夫心就好像一个在海边堆沙子的孩子,他不断地堆沙子,但不断地被大海冲垮。大海比喻无常,而我们的心总是不断地在抓取。一旦我们抓取的被摧毁,我们立即换下一个,但是还是被摧毁,虽然我们会有短暂的快乐,但是它们会被冲垮,最终我们会感到很累,很痛苦。

就好像水遇到一个坎,然后在那里发生漩涡,但是绝对不能将那个漩涡认为是整条溪流的本质,那个漩涡不过是一个纠结,不是所有的水。

同样,我们心的本质是自然的流动,但是一遇到内在和外在的事物,它就开始抓取,然后发生漩涡。它认为自己是那个漩涡,忘记了自己是整条溪流。

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纠结在那里,不肯出来。我们认为自己是轮回中的一员,是问题中的一分子,但我们不懂得在问题中放松我们的心,这样我们永远被我们是漩涡的假象给迷惑。

紧张的心就好像遇到冬天的水,它因为寒冷而结冰。同样,我们的心因为遇到某些问题而开始凝结,开始抓取,本来自然流动的心被冻结成一个点,是恐惧,是焦虑,是谋划。总之,它离开了当下,被冻结在一个孤独的地方,也就是说,整个心的活力无法释放。但是,你可以释放它。

当我们遇到任何问题,或是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用思维很多,不必企图改造什么,而是简单地放松在问题或非问题上。我们只要放松,一切就会淡化、退却,然后我们的概念会模糊,我们会开始发现自己无法承认和思考某些事情。

在放松之中,一切思维和计划都自然地消失,但这是自然的过程,而不是逻辑推理。当一切都不知去向,你在没有边际和中央,没有立足点和参考点的空间,这时的心仅仅是明晰的一种力量。这种充满力量的空间宁静地流动,没有任何事物能凝结它,那就是本觉,心的本质。

漩涡的本质是溪流,冰的本质是水。只要你释放冻结,就没有轮回的冰,或是漩涡,然后只有广大的空间和清新的光明。

阿底瑜伽的“见”是认识“本觉”。我们制造了轮回,如同我们把水制造成冰,然后把冰当成唯一的本质。但是我们一旦释放冰,水的本质就出现了,同样,我们释放抓取、释放问题、释放我们的造作,我们的心就回到了本觉。本觉对任何事物都不留痕迹,它不停留在某个事物上,不为其而冻结,它好像广大的空间,但空间是死寂的,它却充满自觉的光明。

低层次的阿底瑜伽,他们分析一切都是心的影像,然后寻找心,心无法找到,于是在空之中,他们认识明朗的觉察,觉性在空间中感受自由的喜悦。但这种基于推理分析的“见”,被称为是比较造作的低等“见”。

中等层次的阿底瑜伽,他们停止思维,直接感受事物的鲜明,将一切视为明光,一切都本来解脱而无所谓造作。但是他们停止思维,还是一种造作的
“见”。

最高层次的阿底瑜伽,他们超越任何努力,在自然的放松之中,心性自然地显露,这是最直接的车却修持,属于最高的部。

但这三种最终都会达到一个效果,就是空与明的不二。

先从加行中试图发现心的根源,也就是观察每个念头的生、灭、住。但是,你将一无所获,一切都消失了,只有明晰于空无。通过这个加行,你对念头的本质越来越熟识,你发现念头如幻,认识到它们空明的根源,同时经常安住在空明的当下,这是修止。很多人在这里开悟,但大多数人用它来熟悉自心,然后修空明之止,可是这却不一定是大圆满的境界。

放松自己的身心,不要用思维来改变和扭曲自己。在放松之中,一切会自然地发生,一切“见”都会消失,你的“自性”会现量地体会到这一切——先是粗的,然后是细微的分别,它们都消失了,这不是意味着你在心里嘀咕,哦,他们消失了——不是这样,而是逐渐你放松了那个“冻结”的心,它不再抓取任何事物来做参考,它的本性就是“空”,然而却不失明晰。

只要你做,你就会日益地体验到这一切,由粗到细,由一段故事进入每一个闪念,你将发现其背后无与伦比的巨大光明空间。从开始,你就应该坚持这样的修持,直到某次你留泪或是微笑,你见到如此美丽的心灵本质,它光辉地超越了任何轮回和生死的局限。

心是一个玩耍的孩子,而本觉是一个睿智的老人,你不需要关闭眼睛和耳朵,不需要进入深深的禅定,一切都在你广大的空间中出现,却不留下冻结的痕迹。这就是本觉,永远不改变,但是我们不认识它,这就是无明。当本觉自己体验自己,这就是明觉,明觉是无明的敌人,两者不会同时存在。

本觉超越了任何参考,它绝对的空无,所以超越了“常”,但它又自发地明晰,所以也不是“断灭”。它的空,就是法身;它的明,就是报身;这二者结合自然的流动,就是化身。假如执着流动凝结成自我的一个个小结,那就是凡夫心,这是一根、二道。

“修”是“无修也无散”。假如你认识本觉,那么它就是唯一的明点和本尊,就好像阿底峡大师说的那样:你一生修一个本尊,成就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你在本觉之“见”中,持续在其中,也就是说你的心不被冻结,自然地流淌,那么你就是修佛陀功德无二的禅修——在见中就是禅修,此外不需要任何的努力,不需要观想和持咒、修生圆次第。

[转载]放松自己,不要用思维来改变和扭曲自己! <wbr>顶果钦哲法王开示

《灵界的真相》史威登堡(九)

摘自《灵界的真相》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

十四、字裡行间可见的图轴

在灵人之间,能将对方言语中所蕴含的意思、感情、知性等以眼睛看的的

样相显现出来!

以人世间的感觉而言

这是无法想像的

但灵人却能做到

我将告诉你

我第一次经歷这奇妙经验的情形

年长的灵人:

你听过

那称為金色之渊的地方吗?

那是个属於传说的地方

听说曾经有灵人去那地方,

却一直没回来过

史威登堡:

没有!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

有这样一个地方

年长的灵人:

有人说,

那是灵界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

有一个灵人曾去过那地方又回来……

他对我描述了金色之渊

我正是第一次听到这奇怪的故事

但不久之后,另一种不是故事内容的事物

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似乎与谈话的内容无关

在他的势调中,

有一种

协调的音调

持续地重覆微妙的变化和抑扬……

这音调有各式各样的变化

我甚至觉得它彷彿与色调互相搭配著

我撇下内容不管--专心注意这两件事……

不久……

我发现了另一件事--

突然间-

史威登堡:

地面突然裂开来了……

难道他没有发现吗?

一个图轴从裂缝中出现!

图轴中记录著

这说话的灵人的一切

包括他在人世界的一生和直到位在灵界的生活

甚至包括了他在灵界

度过永生的未来记录!

当精灵说话时,

他的意志和怀愈将会於言语中

音调的微妙变化显现出来--

他的知性则显现於言语和音节的排列中

他的心智状态和所想到

都不自觉地从言语中流露出来

因此灵人语言如同白雪一般

将精灵的本心

完全地表示出来

不管灵人的本心中多微细的部分

都可以表现出来

同时--

以人们所无法想像之敏锐的感受性

听的人可以了解

说话者的一切

灵人的意志、感性和知性

也决定其心的本性

因此可以说

心的本性决定了人或灵人的一生

这样--

你应该可以瞭解

為何会发生如此

奇妙的事了吧!

是的!当我倾听灵人说话时

除了谈话的内容

我能瞭解他心中的一切事情

而且这一切以一个记录著这灵人一生的图轴呈现在眼前

十五、令人惊嘆的灵界文字

灵界有语言

当然--也有文字

灵界文字的特徵是--

这文字具有很多线

他们将数字当作符号

并加入许多不同的含意

与人世间的文字相比较

灵人可用几个字

表达许多的意思

灵界的文字是如此复杂和深奥以致於

自我从那儿回来后仍无法完全记得

现在我愿意举出一个例子……

11 何状态时与灵交蒞否……

一开头写数字

其次再写文章

这是灵界文字的惯用法

数字有无数的组合

(如:12、25……104等)

用以表示作者

书写时间及原因

现在若我们以常识去读这句子我们只能以下列这种方式来瞭解:

「等将来状态良好(指灵的状态)时与灵进行思想交流,有意参加吗?」

但事实上,在这句子中含有非常多的含意,

若翻译成人的语言将相当於一整本书

但灵人读了,

却可以完全地瞭解。

其线条的弯曲情形、

书写位置、字的间隔、

字的大小、倾斜等

任何姿态和形体的微细差异

即使一个字母却有如此多的含意

刚才那个例子是那一个团体的某一个灵人写给另一个团体的

哪一个灵人要和哪一个灵人作思想交流?

何时呢?

对方是什麼样性格的灵人?

為什麼要作思想交流?

想说的一切都包含了

「写信的团体有多少灵人?」

「在什麼地方?」

「状态如何?」

这团体的每一个灵人的个性如何--即使

有几十万个讯息你都可以从中获得

这种事在人世间是万万想不到的,但这一切都在文字曲线的弯曲情形字的配置之间显现出来

有时,经由阅读

灵人可以看到写信的灵人的脸和文字的内容

当我在灵界第一次看到灵界文字时

一方面觉得有些类似埃及的楔形文字或希腊文字

一方面又觉得好像小孩涂鸭一般毫无意义--

会如此感觉的原因

大概是因為在远古时代

甚至人类还没有文字前

人们曾经藉用灵界的文字、

才会留下这些远古文字的原因吧!

当然

这些文字包含了

写的灵人之心灵本性!

在灵界,灵人不须要学

便自然会读和写灵界的文字

当他们书写时只要把手放忧纸片上

悬空而毫无意识地自由来回挥动

内心所想的一切便会原原本本的表现出来

我还要再说明一点……

在灵界和人世间

有一种「对映原理」

这世界中存在的物质

可以对映到灵界中无形的存在

但许多灵界中存在的

并未存在於这人世中

灵界中--存在著

各种人类的文字和语言

并且其中有无数的文字和语言并不存在於这世界中

更无法翻译成為人类的语言

因為……

灵人有远超过

人类所想像之复杂且

精细的感觉和情感

因此--

没有任何人类的文字和语言能适用於他们

察看这些文字

我们便可发现--

人类的世界是个远落后於灵界的世界

 

十六、企图攻击灵界的恶灵

史威登堡:

发生了什麼事?

整个灵界的大地发生了震动!

似乎是来自那山的震动……

震央在这些山中!

哇~~

山崩了!

多可怕的哭声啊!

什麼?

年轻的灵人:

救命……

啊!……

史威登堡被一个恶灵抓住了

史威登堡:

啊!

你想做什麼?

不!

你究竟是什麼怪物啊!

让我走!

恶灵:

你将成為我的奴隶!

此时中心灵人出现了

砰一声!恶灵跌到地底

史威登堡:

我得救了!

请问你是?

中心灵人:

我是那被捉的灵人的中心灵人

我是来拯救他!

突然间!中心灵人聚心会神!猛瞪恶灵,地就裂开了!

将一群恶灵打入地狱!

史威登堡:

只是怒视一眼……

中心灵人:

别担心

你很安全了

年轻的灵人:

谢谢你了!

史威登堡:

他们是谁?

中心灵人:

他们是恶灵!

史威登堡:

恶灵?

中心灵人:

灵界有个黑暗地区,如同山中的深穴就在这巨石之下恶灵从地下灵界来聚集在那儿

他们聚集---

并竭尽所能破坏

这善灵居住的世界!

因此,我们中心灵人

必须破坏这山粉碎巨石

赶走他们!

史威登堡:

你是说--你只是怒视他们一眼?

中心灵人:

如果必要

这是很简单的!

但是……

这不是我的力量

力量是来自灵界太阳所发出的灵流

中心灵人有能力聚集灵流

并由眼睛放射出来

这实在是借来的力量。

如果有人认為这是他自己的力量

则他将失所有力量

中心灵人的力量可以一次胜过几百万恶灵

但若失去力量

将虚弱地无法与一个恶灵争战

有时恶灵将以比这还多千百倍的数目来侵略我们

此时,所有灵界的中心灵人

将聚集起来

成為巨人来驱走恶灵

而灵界将发生比现在

你所感受到的强千百倍的地震

河流和峡谷被填平

大树倒塌、并刮起强风

在灵界这是很严重的大事

史威登堡:

喔!恶灵全都被大地吞噬了--

中心灵人:

他们回到了地下灵界

那儿便是地狱。

史威登堡:

地狱……

是的,地狱是存在的

但那和宗教上為了让人畏惧、

劝人向善而凭空设想的地狱是不相同的

那是一个丑陋的、

灵界的一部分的世界

因為那儿充满了危险

他们尝试劝阻我去地狱

但我為了

以自己的眼睛来确认一切的情景

便勇敢地去了一趟地狱……

敦珠法王在弟子闭关虹化前的开示

摘自《成就山法精华》

成就山法精华——大圆满修持精要

顿珠仁波且开示

顿德、罗布、诗卓三位仁波且合译英

李福衡、陈承泽、陈健强合译汉

恭敬顶礼最高荣耀及仁慈无比上师尊足前以归依。

求加持我及我的眷属弟子们,令内心很快生起觉悟!无有颠倒,在这一生得持勝地。

对这些幸运的人,因他们过去曾发十分清净心,具足善业,对殊胜怫法,甚深密义的大圆满,及上师开示具足信心,发愿修行直至究竟。现在因缘成熟,乃示这个讲解,以便作为在山闭关的入门方法!对於修大圆满满非常重要。

教导分三:

第一 前行:先断除欲念及执著,以求法之念,净化自心。

第二 正行:先除去关於见、修、行各种错误的观念,然後实践修行。

第三 持续修行:严守三昧耶戒律及誓句,完成今生修行应做的事。

第一 前行

很奇怪?我们的意识有时能明显察觉一切!但有时却非常蒙昧混乱。意识与本觉,原本是同一体,本觉能破除无明,及解除束缚。一切有情,以不知本来面目,流转在无量轮回之中,如是无数次在六道中投生,所经历过的生生死死,皆是无意义的。

经过百千次流转生死,现幸得生人身,除非我们有办法避免再转生恶越,不然的话,死後就很难确定去处,不过无论生在六道中任何一道,都离不开痛苦的。即使得生为人亦不应满足,因死亡是无常的,故现在开始就要真实地去修行。当死时来临,更应学习至尊密勒日巴,心里不会後海或自我责备,他曾说道:“我的传统教义,就是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於心无愧!”佛道不能凭外表以修!首先要与物欲断除关系,否则很难专心。如对自己家园、亲友等,仍復存心不舍。此执著的心就会成为主因!而一切被贪恋之境,则成为助缘,再加上中断魔,将形成我们修行的障碍。且与世俗事情连结起来。正业就会退转的。

因此,对衣食不要重视,不说无意义之语,不为八风所动,一心一意向往佛法。并应学习世尊杨贡巴所云:“在独居处.死亡之念常系在心中,修行者僧厌一切执著心,闭关时更禁止作一切世间想,更不与世俗人及八风接触。”

修行正法,决不容许世间八法渗入,否则非常危险;有如食物加进毒药。世间八法,总结起来,就是有所求及疑惑,基本就是爱执与憎恨。内心有了爱执与憎恨,外在则显现为魔鬼罗刹之表相,若你不断除爱执与憎恨,就不能摆脱魔障,因此应常常检讨自己,内心是否隐藏着爱执,有无为八风所动。利用外表,假作修行以欺骗去取得名利,是不正当的行为。

故说:“一个人能放弃自己家园,便等於成就了一半。”所以应出离你的家园,到各处地方流浪,与你的亲友告别,不要为他人所劝止。

放弃你的财物,只依赖别人给你的任何供养,要明白一切所喜爱的东西,均会阻碍你之修行,并会令你养成坏习惯!故对於所喜爱的东西!应生起远离心。

物欲是很难满足的,得一便会想二,到後来很容易受到魔鬼所控制。

别人所说的是非,不要理会,不要起分别心或参加意见。任由他们说甚麽,如像听到他们在讲!某人已经死去,并已埋葬了。

除了有资格上师之外,没有其他人,甚至你父母,能给你正确教导的。因此小心不要将扣在鼻子上的绳,交给别人。

做人应有礼貌,与他人交往,要和好相处,不要烧人家的鼻子。

任何人无论比你优胜或差劣,前来阻碍你的修行,你不要动摇,好像以一条丝巾去拉动一个大铁磨一样,不要做一个被动之弱者,好比山上的草,被风吹动便作曲屈。

修行期间,就算雷电从上降,湖水在下涌,或大石从各方飞来,因你曾发誓永不中断,所以就算牺牲性命,亦应维持到底。开始时应制定一个时间表去修行,睡眠进食与休息,不许存有坏习惯。不管你所修之法,是详细抑或简单,最紧要依时修习,不能时修时停。在修法时,不能受普通事的打扰。

在闭关地方入口处,应用泥封闭;若做不到,你应禁止讲话,或观察外界,或与外人接触。待你能达到将散乱之心加以控制时,口吐浊气,然後作跏趺坐。意识保持在觉醒之上,就算一弹指之间,亦不能动摇,好像坚实地上,重重地打下一口钉。若严格以修持,则外、内密之闭关法!很快便得相应。

假如以特殊理由,与外人会谈。心里在想:我以後再可重新守戒,可惜因已犯了戒,修持即时退转,一切都懒散起来。若你从开始时,立定意志,坚决不离开座位,严守戒条,如此修行便很顺利。

闭关地方,要有适合的地理环境。一般来说,一个地方会得到莲师或其他大成就者之加持,而现在又不为破戒者所占有的即可。或以个人之爱好选择一清静之处,具备圆满环境如食物及其他必需品,都能容易齐备。若行者能降服尸陀林之内外魔境,及怖畏之地神後,其定境必有所进展,否则上述便成为障碍。当行者之证量如虚空之广大,一切逆境皆变成助缘时,行者最好便选择在尸陀林等地,修持秘密瑜伽。但必须同时牢记,要摒弃内外之享乐受用,及一切事业与行动,住於无为之境界!才是真正之独处。

至於除障之法!除共有之“四念住”外,不共者则为皈依,发菩提心,百字明除障法,及积聚福慧二资粮。当行者依据论释而精进修持,及亲证之後,当修殊胜不共之上师瑜伽,而努力不懈,并视之为一切修持之最根本。否则,定境之证量必定缓慢及遭大障碍,而真正的定境,必不能生起。

如行者以精进及真切之心发愿及祈祷,并通过上师心意之相应後,一种离戏论之悟性会从自心生起。一如喇嘛静宁波车所云:“培养静虑、经验、及专注皆属平常。最稀有者,莫如上师加持後,从自心出生之证量;而这种证量之出生,必有赖于对上师的大恭敬,及最热诚之信心。”

因此,行者不依上述之根本修持去做,就不能生起真正的大圆满胜解。这正如至尊节刚所解释:“其它教法以正行之法为主,但这里我们却以根本之基础为最重。”

第二 正行

先除去关於见、修、行各种错误的观念,然後实践修行。

首先,所谓了知胜义自性之“见”者:以心之本体与胜义自性,本无二致。把心内之一切人为及有限制性之相摒除後,自性自然显现,就有如赤稞禄的自生根本智。这种智慧非文字或譬喻所可描述;而且在轮回不灭,在涅槃不增;不生不灭;不解脱亦不混淆,非有亦非非有,离边而平等持。简单来说,这种智慧无生及无相,其本性是空的,清净的,广大的及无处不遍的。因为空性本身之光明遍照,使轮回涅槃之境,同时显现,就好像太阳及其光线一般;然其本质乃根本智,并非空而无物,广大而又自然完成也。

故这觉性之显体与空性,本是不可分割,亦为三身之主体,和原始之本性;故洞察这觉性乃大圆满见之入门。正如莲花生大士所云:“远离一切理解的法身,即为一切法之自性”,这正如握持普贤王如来之心要於掌中。

这乃是六百四十万大圆满绩的心要,亦为释迦佛八万四千法门之精义所在,更无过此而寻他法之可言。一切决定成就之法乃系於此。

故把一切内心之错误见解及怀疑断除後,而真实地去体会此种内心的“见”便是“修”。除此以外,一切有目的之修,乃思维造作之妄相!我们都应断除。

但不要对这种觉性执著,而要舒徐地任由五识活动,听其自然。不要对某一事物或题目,作妄想而入定,因为如此乃是人为的观想而已。自己的注意力.不能一刻分散。如你对这种觉性,刻意地去思维,亦只不过成为妄念而已,故心不要散乱。

意念起时,任由其生灭,不要试图去阻碍或追随之。你也许会问:“那麽我们应怎办才对?”——答案是无论意念怎样生起,你必须要住於自然,有如婴儿观佛殿一般。盖如此去做的话,一切意境会停住不变,颜色亦不更改。虽然一切意境出现,如你能住於任运中而不执著,则一切显现及思念,皆变成光明空性之根本智。思想浅薄的人.定会对深奥的学说,生出迷惑。所以当我们了知那些出生胜义谛理的思维时,我们只能说:“当过去的思维停止,而将来之思维又未生起时,在这段空间之中,不是有一种“当下”的感觉,一种清澈,赤稞稞而觉悟的本性出现吗?这种信性又何尝有丝毫之改变?这不就是悟之本性吗?”但没有人会永远停留在这阶段里的。我们不是察觉到一个思维突然的涌现吗?这便是觉性的显现了。但若你不能在这个思维涌现时,立刻了别其本性,则这思维将会流为一般的妄念,这乃所谓“幻觉的流转”也,亦为生死流转之本。如当思维生起之时.了别其意义,而不加以作意的话,一切生起的思维!皆可同时从法性中解脱。这本身便是“且却”见修合一的主要部份。

如嘉饶多杰所说:“在清净信念,及心境中生起的觉性,其立刻的了悟,便有如从大海中。找到一颗珍珠一样;这乃是没有经过人工修饰的法身。”你应精进地昼夜不忘去了别观察这种觉性,不要任由虚无的空性,停留在意念之内,而须把一切带回入觉性之中才对。

如何把“修”配合於“行”、及如何去了别修持:

正如上文所述,行者必须视上师与佛无二无别,而刹那不离以请求加持。这是宇宙间唯一最高之除障,及前进之法门。

修定时之过患:定中昏沈时,必须把觉性提起:定中感到散乱时,则要放宽一切意识.但上述所说的不能作意强行去做。最重要的乃清楚了别心智的体性。无论在何时何地——如食、睡、行、坐、入定及出定;所有何种意念生起时——无论是快乐的、痛苦的、抑或是染污的,对自己的心智体性不要存有希望或疑问,拒绝或接受等,亦不要试图去降服它。就算快乐的或痛苦的感受生起时,你亦要了别它们的本体;乃赤裸裸、清新、清楚、广大及透彻的!并听其自然,故其重点乃行者不要被思考所扰乱,亦不要著意去观想空性以为对治,而与妄念及障碍有别。如你能了别妄念的本体,亦即是觉性的话!在这一刹那间,它们自然地得到解脱,有若蛇从蛇盘中,自己解脱一样。

差不多每人都知道怎样去解释这最终隐蔽的光明!如金刚坚固之本源,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如何去实践!这就好象鹦鹉念祷愿文一样而已。所以说我们有此机缘去真正实践,乃是多麽的幸福啊。

我们必需明瞭使我们从无始直至现在,还继续生死流转之死敌——能执与所执。现在我们因为得到上师之大恩加持,使法身之本性住於自性中,而令这两名死敌,有如羽毛之入火中,不留一丝痕迹,这不是多麽令人欢愉的吗!

既然我们这么幸福,能得传授无上的胜义,如我们不好好地去实践,这就好比将一颗摩尼宝珠放入一具死尸之口中,而失去其用矣!不要令你的心(宝)萎缩,去努力实吧!

初学行人,会发觉心意,全被恶念所控制,而注意力因此会被分散,但更微细的念头,会在不被注意之情形下生起,直至一个清晰的念头告诉你:“我又徘徊在妄念中了。”在这一刹那间,千万不要打断这念头,亦不要後悔徘徊在妄想中等等;你所需的乃是住於此清晰的念头里,而继续去了别此自然的境界,这就本身而言,是足够的了。

谚语有云:“不要摒弃思维!而应将之视为法身之本性。”但除了你能清澈地了别到较高的境界,则随便去思维,“这便是法身了。”及住於一片空白的宁静境界中,会流於不定形的恶取空境。故此意念最初生起时!只须对之加以注视,而不须分辨及思考,实应不加以理会,而住於自觉为意念之“了知者”上,有如老年人看著小孩玩耍一漾。

在这境界中继续下去,则你会达到一个空无一物的境界,而停滞下来。当这境界突然被破坏时,一刹那间!一个超越意识的,赤裸裸的、新鲜的、活泼泼的、高超的智慧,便自然生起。

在修行定境中,你也许会经历到乐、明及无念的境界。但你一定不能有丝毫的自满、执著、希望或怀疑;否则,这样一定会对修行有障碍。其最重要的仍是一心不乱的修持。

如果你迷失於间断的修行及教理当中,你会感到自傲於虚幻的宁静之定境,同时因为你没有透彻地了别本身的体验,故只会流於言语上的优越;而这对你是毫无益处的。正如大圆满中有云:“理论会好像斑点般的消失”及“体会有如雾般之逝去。”这解释了大多数的行者,被好与恶的细微情形,迷失去了方向的原因。就算定境已渗入了你的意识中,你亦必须好好地加以栽培,否则那些精要的指示及口诀,便会流於空谈;而你的意境,你之法及修持,都会变成障碍,而使真实的定境,不能生起。你们那些虽然已经“修”定很久之行者,但在“行”的阶段,你们却仍是初学而已。故此,你们必须注意,因为若你们不了知这种保持证量的方法(持明),便犹如有可能会死於头部被盐所包裹著一样,毫无价值的。

当你不断修行至相当时候,以精进及热诚信心之故,经验会转变为证悟,而觉性便能赤裸裸地显现。这就好像把盖头之布除下一般的感到舒畅。这种见性之境界,非为肉眼所能见的。此後一切意念都成定境,一切所能动与静皆能同时解脱。

最初,由於了别意念之本性而解脱,有如遇到相熟朋友。进一步的话,意念的自然解脱,便若蛇自己从蛇盘中解脱。最後就意念的解脱,而不著善或恶的话,有如盗贼进入一所空屋。这三个阶段,都是循序渐进的。对於“一切唯心造”之见解,有著真正信念的话,则觉性便会从内心自然生起。继而出生如波浪般的空悲不二之心,对於生死涅槃,等同视之;佛与众生、亦无所谓善恶之别。无论你在昼夜里所做甚麽,都不会一刻离开勝义的本性。正如大圆满中所记载:“证量不变如虚空。”

虽然一个“契合本性”的修行人在外表看来,与普通人无有分别,但可知他的心意,实在於自然的法性中(常在定中),他不需任何做作,亦可超越一切阶段及途径。最後,他的见解及现象之观念,皆全部消失,就好像打破了花瓶里的空气,与大自然融合一样。其本身与自性的细份融会,而其意则与勝义本体融合为一,这就是住於原始虚空中,即所谓“内在光明童瓶身”也。

这就是“见”、“修”及“行”之终点——就是把“果”加以实现出来。於其体验及证量也许会循序渐进,也许不依阶段,也许在一刹那间显现。这一切都是依据各人之根器及能力而有所分别的。但在其结“果”之时,则绝无分别了!

第三 持续修行

严守三昧耶戒律及誓句,完成今生修行应做的事。

虽若你能恒常及精进地在“见”、“修”、“行”处体验佛法,但由於你不能如实地在行之道上作出种种的方便,致使你的三昧耶戒律及誓句退失,在现世修行道上会有种种中断及障碍,而在未来将会决定堕落“无间地狱”。故此,重要的是要小心翼翼及谨慎,决不能把应守及应舍弃的混淆起来。犹如密宗大师莲花生大士所说:“虽然我的见地,犹如上天之高,但在行为的因果关系上,却要比大麦面粉还要细微。”故不可粗心大意,而应要小心地从因果规律,作出行动。更要严守甚至最微细的三昧耶戒及誓句,如此将会令你不受污染及堕落。所有密呪乘(金刚乘)的三昧耶戒,都被纳入於上师身、语、意之三昧耶戒中。如果当你在刹那间,只想到上师是一个普通人,则你的成就便会遥遥无期了。你当然会问为甚麽?正如古人所云:“所有修持金刚乘的行者,成就是由上师而来的。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故此首先,无论你是何人,若你不能与上师联系在一起,你便要依靠自己。但当你接受上师的灌顶及指示,与上师联系在一起之时,你便应该依止上师了。从那时起!在接受四级灌顶之後,你便在坛城中央之上师面前顶礼,并谓:“从今开始,我会献上自己,作为上师之仆人。请接受我为您的弟子,并尽量驱使我。”无论你自己如何伟大及有力量,当你请求时,你不是已经全心全意地依止了上师吗?你亦说过:“上师无论有如何需要,弟子一定会去做的。”故当你曾一次发出此誓愿,你还有能力不理会上师的需要吗?当你不能完成自己发出的誓愿,则无论怎样说,只可说是破坏了三昧耶戒。

那里曾经说过,你只要为那些有钱财,有权力及有威严而又有很多仆从的重要上师,而守护三昧耶戒,却不需要为那些很谦虚的上师,如叫化子般的修行者一样,来守护三昧耶戒呢?无论如何,你一定要了解那些利害的重点,因为只是呆著不做事,是於事无补的。那麽,这些守护三味耶戒,是为了上师,抑或为了你自己的利益呢?如此.你应三思:如果只是为了上师的利益!则你可以立即忘了它吧;但若是为了你自己,则不守护戒律,便犹如把火灰向自己头上撒去一样。

一般而言,守护三昧耶的作用,就是把你们的一切佛法兄弟,维系於佛陀的教理上,而处於高尚境地!并且亦能训练你自己对一切事情,皆能见到清净的本体。你应摒弃一切批评及不同派别间的岐见!特别而言!所有接受同一上师及同一坛城的人,皆为金刚兄弟。故此将所有诽谤,仇敌、妒嫉及欺骗,加以排除并从你心底里真诚地接受他们为知己。

所有一切有情,皆曾为我们的父母。看啊!他们所有皆受轮廻之火海所煎熬,而无从解脱。如我不前去加以保护,则谁会去呢???从这种心出发,去锻练自己的慈悲心。无论你三门所作的一切,只做那些真实能帮助一切有清,并把所有功德,回向一切有情。

无论在任何时候皆要记著三件事情:佛法、上师及一切有情。因此你不要在思想上,与行为上互相矛盾。不要与那些瑜伽行者或僧伽竞争。守口如瓶、控制思想,此是最重要的。否则你便是作茧自缚了。

如果你真实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则很明显地你自己便要实际修行。你或者希望你死後,亲人会为你举行那些度亡功德,但很可能你很难会得到任何利益。故此,你要将自己的思念转而向内;并对世俗的事情,作出厌恶之想,及决心地将自己的一生与修行配合为一。经过完全实际修习甚深的见地及静虑!必能建立起稳固的基础。完成之後,你便能在运用三昧耶、戒律及誓句时,了知取捨之道。如此则内在的功德,便悠然而生。故此,大圆满教法便是能使罪人迅速成道之道路。

这种教法的甚深教义,其中当然会有障碍,正如要得大的利润,必是要从大风险中来的道理一样。这原因是你过去生中所积的一切罪业!由於修持的力量,把它们引发出来,而显示为障碍及大自在天的幻化身。在你修习的地方,鬼神会用不同形式来对你加以阻碍。甚至於以上师的姿态显现,来欺世盗名。各种不同的可怕之幻象,便会呈现於你的内心境界,思想及梦境里。而在实际环境中,你甚或会被侵害、捶打、财物损失、疾病及其他的阻障。又或无缘无故令你内心会感觉痛苦及失望,使你想到要痛哭起来。在这个时候,很强烈的不净之思想,便会出现;而相对地,那些热诚及向往于悟道之心及慈悲心便会下降。任何时候及地点,你都会感觉到敌对的思想在作祟,而且迫得你就快要发狂,而忠言则会逆耳及被误解。你不想再闭关,而且会被诱惑不再履行你曾作过的誓言。对上师不恭敬的见解,便会滋生,而你会开始对佛法产生怀疑的态度,你会被别人诬告,虽然你是无辜的!你甚至会到达身败名裂的地步。以往亲密的朋友会可能成为你的敌人等等。你应知道,无论内在或外在,都会有很多逆境在打扰你的。

小心啊!!!这些便是最重要的时候啊!你要知道清楚,这里便是功德与危险的分界线。如果你能用善巧方便去处理这些障碍,则它们便会成为成就之助缘;但若你被它们所征服,则便会成为了障碍。因此,你应坚决守护你的三昧耶及决不退转的信心,并对你的上师付出全心全意的信任,祈求他能给与你支持。若你能了知此等逆境实为好处,并能坚持修习过了一段时间,这些逆境便会自然而然地消灭,而你的修习则会继续前进的。那时,你对上师及他的教诲之信心,将会进展到从未有过之阶段。甚至,当这些逆境再次发生时,你会很坚决地想著“这是逆缘加持吧!”看啊!这便是解决困境的最重点,倘能够把生活的困难,带领到修行道上,则所有修行问题便会迎刃而解的,对了!这正是我等父老们所需要你们弟子辈去了解的道理。故此,不要像一只老鹰,看见死尸时的样子,一方面想吃掉它,但另一方面却犹豫及恐惧那具尸体。你应发起坚决的心!所有那些积聚资粮不多之人,其三昧耶戒律及誓句很少护持,其颠倒思想很大、其疑惑心很重,而言过其行者!所有这些人,只会把上师之教诚,放於书架上,而不会实际付诸行动。由於他们执著这些逆境,因而被它们所牵引!因他们的弱点被妖魔所洞悉,故能令他们堕於三恶趣。小心啊!!!并祈求上师加持,不要使自己堕於此网之中。

在修行道上,若逆境是相对地容易处理的话,则顺境便会相对地难以引发,有一个意念是很危险:当你自以为已有很高深的证量,因而使自己在此一生为著要达到“伟大”之目标,而沦为天子魔所困扰。你要慎重了知!此时此地,正是十字街头,你既可前进亦可後退.亦是对修行人最大考验之时也。除非你自心内在的证量,已达到圆满境界,否则的话,对别人宣示证量,便是一大过失;最好还是守口如瓶。更其次,不要自誇曾闭关多少年月,而应该老实修行!直至了结此生为止。不要轻视世俗谛因果关系上所得的资粮;相反地,若只是如口头禅地说“一切皆空”!则只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在那些乡村里所举行驱邪及其他仪式,只不过是为了糊口的工具而已。故此你应尽快离开人多的地方、无意义的行为、无谓的言语、及无义利的思想,所有这一切皆应尽量减少。不应以违背佛法的行径去欺骗别人。不要为了生活,而不择手段。不要与那些罪恶的人,及那些与自己的见解和行为相反的人来往。只可倾吐自己的过失,但却不能说他人的不是。(切记之!!!)

所有不同种类的抽烟,皆被认为是破戒魔的鬼计,故此!你应从心中摒弃之。酒虽然是被视为三昧耶的证物,但决不能无控制地酗酒。

你应把所有的人缘都纳入於你的修行道上,无论那些对你好的或那些对你不好的人,你应用纯净及好意的心,平等观之。无论何时,你应从内在唤起精神,而不要退失勇气。

而在外在的修行道上,则应谦虚恭敬接受一切。穿著破旧的衣服,并对任何人,无论好与坏,皆应视作比自己更高尚的。在深山岩洞内过著朴素的生活;把你一切的野心,转向於叫化式的生活里。(按:即所谓“生依於法,法依於穷,穷依於死,死依於岩”的教授)。

学习以往那些成就大德们的生活及修行榜样。不要对自己多生以来所作的业,自怨自艾,而应专心致志地修行佛法。更不要说自己命苦或遭遇困境,而应努力不懈地修行。简单地说,以自己的思维作为见证,把自己此一生命奉献给佛法。在临死之时,不要存有还没完成事情的想法,更不要感到内疚。这是所有修行中最重要的要点之所在!

当死到临头之时,你应该把你所拥有的一切,加以布施,不能执著,(甚至於小如一支针的财物)。在将死之刹那,大修行者会感觉愉快,中等的修行者亦不会有疑虑,而普通的修行者也不会觉得後悔。

当你了悟死时的光明,能不断照耀昼夜,则决不会有中阴的出现;死亡只不过是把这个色身加以破坏而已。不然的话,如果你自己认为有把握在中阴境界中获得解脱,则你所做的任河事情都无所谓,再不然的话,根据你在生前修习有数及纯熟的迁识法(颇哇)在那时加以实行,则你自然便能到达你所选择的佛国士去。而在那里,只要你仍不断专心修行的话,你便决定可以成佛的!

在我们现在的传承中.这些教法不是只有那些古老的故事,才是事实。在现今的时间空间里,经过且却及妥噶的修行方法,同样的情况一样可以达到。而证悟到最後的终极,便是把这个粗的色身,化为虹光身。

如果你要放弃这粒珍贵的宝珠的话,则不要再去找寻别的了。我们真是有很幸运的福报,才能遇到这些甚深的教诲,犹如空行母们的心血一样,那麽稀有难得!因此,你应唤起精神,并精进修行。弟子们,你们应谨记於心及珍惜我在这里所作的启示,则重大利益便会生起。

为了“奥明莲花光洲诸修行成就者”在闭关中的利益,并为了精进修行者罗登多杰的恳请,这是从我“智者移喜多杰”(无畏金刚智)心底流露出来的赤裸裸之口授。

愿所有有缘者皆能无碍证得后得智!!!

《灵界的真相》史威登堡(八)

摘自《灵界的真相》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

十一、天人之舞

史威登堡:

发生了什麼事?

群灵大喊:

发生了什麼事?

那是什麼?

在那儿,太阳好高啊!

这是灾难来的前兆?

史威登堡:

真的ㄝ?

平常太阳都到胸口般高

现在-却在东方的天空裡高悬著……

这无法预期的事使这些灵人显出非常惊讶的样子……

群灵:

那云层是什麼?

现在它正开始环绕著太阳……

太阳怎麼了?

一位贤老的灵人:

哦……

我想起来了!

这是……天人之舞!

史威登堡:

天人之舞!?

贤老的灵人:

是的

在一千年前,我看过同样的事!

我们不必害怕

那是欢迎的喜事!

群灵:

哦!看那裡--

那些散落的云朵正变成灵人的样子!

哇哇哇~~~~~

史威登堡:

那太阳比平常亮十倍……不,

好几百倍!

在光裡,包含了金黄色和银白色的线条!

而整个光芒

笼罩著整个灵界!

那些灵人

正散发出无比喜悦幸福的表情……

我……也能够同时感受到他们的快乐!

所有在灵界的

不仅是我

灵人同样有如此的感觉……

引导灵:

在灵界裡最喜悦的事……

莫过於--天人之舞!

那些灵人是属於上层灵界的灵人!

而且是其中修行特别高的人

他们已达天人境界并以天人之舞来庆祝所有灵界

都在庆祝这些新天人的诞生

在灵界,这是千年难得一见的

新诞生的天人

能跳天人之舞的

也仅有数十人而已

所有灵界的灵人

都分享他们的喜乐

事情上,灵界的天人之舞

证明灵人的生命--

朝向一个更高的灵的基準成长

即使是非常缓慢的你能瞭解吗?

於是我和引导灵

到过灵界许多地方

我经歷许多神祕经验……

我想告诉你

许多灵界的观念

特别是那些令人混淆的……

十二、时间概念的差异

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脉……

非洲无边的大沙漠……

一眼望去只见浩瀚无垠海洋……

站在这些景色前

令人感觉如同身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些景观打动人们的心灵

不仅是因其壮丽和庄严的影像

更因那刻划在人们心中永恆的意境

令人感到欲一切自亙古以来即存在著

并将永远存在沉浸在这奇妙的感受中

人们也感到自己彷彿也是从远古就存在著--

人们发掘了永恆的面貌……

当你我感觉到时间完全停止流动永恆的面貌

便呈现在眼前--

灵界一切事物的存在

都呈现出

永恆的样貌……

在物质世界,

只有少数特殊事物

能呈现出永恆的意境

例如:阿尔卑斯山脉和大洋等

但在灵界

所有事物都是永恆的存在

即使一朵小花或一块碎石

都是永远不变的

从这些小形体中

也儼然可见永恆的样貌--

这是因為灵界的存在超出时间的范畴

所以--灵人通常没有时间观念

我曾经和灵人讨论过「时间」的问题……

史威登堡:

我觉得很不可思议

灵界的太阳总是保持不动

在人世间,以人的眼光看来

太阳在我们周遭运转--

所以人们便经歷季节的改变

春天是一切生命萌芽的时期

夏天--生命渐渐旺盛

秋天结实

而在冬天进入冬眠--

时序如此--

永远的进行而绝不会逆转

太阳从东方昇起从西方落下,这便构成了一天我们将它细分為早晨、白天和晚上

这就称為「时间」

时间是人世间很重要的量度标準--

一个年长的灵人:

我从未听过如此奇怪的事!到底人世间的太阳是什麼样子?

如果真是太阳它不应该移动才对!

一个年轻的灵人:

我倒是能瞭解春夏秋冬的变化

因此--自然的生命状态有些改变……

但我所能瞭解的也只有这一点……

你说的把我们都弄糊涂了!

咦--

现在回想起来

他们会如此感觉

是很自然的因為他们

没有「时间」的观念

人的时间观念

灵人只能以「状态改变」的观念来接受

我能指出许多理由

為何灵人没有时间观念

即使灵人的生命是永恆的--

首先,

灵界的太阳并不移动

而只是静静地停在天空的一角

另一个原因是--

灵人可以随意地在任何瞬间移动

任何距离

因此,精灵没有空间的观念

因而时间的观念便也无从產生

我举一个关於灵人的时间观念的有趣例子

有二个灵人--(右边為年轻人,左边為老人)

你认為哪一个年轻?

而哪一个年老呢?

从物质世界的观点

右边的青年较年轻

而左边的老人则较年老

但事实上,那位「年轻人」比另一位早数千年便死来到灵界

如果你因此认為那位「年轻人」较老

那麼,你又错了!

在灵界,没有时间所以没有年龄的概念--

灵人能够以他们想要的姿态形象出现

十三、灵界的空间概念

灵界的空间是无限的--

但奇怪……

虽然灵人生活在如此广阔的地方

他们却没有空间的观念

但这对灵人而言是很自然的

因為……

灵人只要用心想便可在任何时刻移动到任何地方去

甚至灵人可自由地穿过一坚硬的巨山

或任何东西

基於这两个理由

灵人没有且不需要空间观念

同样的,灵人也没有距离观念

瞬间移动至任何他想的地方

若说灵界有距离遥远或许可以说是---

灵人对於他想到的对象

或地方的意念

多或少来决定吧!

许多人不相信

但在灵界

如同人世间一般

也有语言

这是必然的

因為灵人也有灵的耳朵、嘴巴和舌头

如同人一般。

但是,这语言当然与人世间的

语言有很大的不同

正如我前面描述的

灵人能仅藉著彼此

凝视而沟通其意念

但如果有语言、思想的沟通

将更容易

新的灵人因不习惯灵界的语言

当他们初次接触时

通常觉得非常讶异……

曾有一个人……

年轻的灵人:

是的……

在我进入灵界之后不久,

我正倾听

一位年长的灵人

谈论著其他灵群的事……

年长的灵人:

我将告诉你关於我曾到过的灵群中最奇怪的一个……

年轻的灵人:

当我听到这句话时

我就感到一种强大的震撼感……

那群体--在此地的南方且是最近出现的群体

从远处看,它像星云般

非常活跃

年轻的灵人心想:

什麼?那年长的灵人并没有说任何话……但我却清楚地知道他将说些什麼!

年长的灵人:

那群体--在此地的南方

而且是最近出现的群体……

从远处看--它像星云般

非常活跃地活动著……

年轻的灵人心想:

这正是我想讲的话

这是怎麼一回事呢?!

年长的灵人:

那团体的灵人住在冰室内

但奇怪的是--

无论屋内屋外

都充满了不可思义的热度!

然而,这似乎并未困扰这些灵人

而且他们觉得十分舒适

可能只有不是居住在那里的访客

才会觉得炎热那裡所有的树木

形状都很奇怪

而且高耸入云!

年轻的灵人:(看见表象)

哇!

说话的内容都变成了映像!

我从未如此惊讶

啊……!

為什麼灵界会发生如此奇怪的事呢?

身為一个新来的灵人

他的惊讶是很自然的事!

但在灵界

这是很平常的

世上人们要用千言万语来描述的灵人只要用

几个字来表达;

这短短几个字

却包含了多得难以想像的意义--

例如:

就可以将相同的语言

以不同的方式

分出音节含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

一个字不仅含有一般的意义

也含有上千万种含意--

如此

想要表达的意念

便以不同的音节

顿挫表现出来--

灵人们首先以内在的知觉察觉

接著再以外在的视觉来看见这话语的内容

有时,你可以看到谈话的内容化為影像

浮现在这「可见的语言」中……

你可以看见

灵界的话语成為如同淡淡的气流

另一个灵界语言的特徵是--

你能与任何灵人交流

不论距离多远!

另一方面,如果你没有意愿

即使他在你身边说话你也听不见!

《灵界的真相》史威登堡(七)

摘自《灵界的真相》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

八、灵界的太阳

引导灵:

虽然这三层世界都属於灵界,

但依著上、中层、下层的次序,

其美丽与光辉随之递减--

灵人能感受到快乐幸福的程度也与其所在世界相对

而下层世界所接收到灵界太阳的光亮不像

上层灵界那麼强

在它们之间并没有灵人们来往交流现象,这点与同层的世界不同

因為在同一层的世界裡,不同社区的人可以彼此来往--

史威登堡:

真的?……

引导灵:

而这些灵界都是凭附著

灵界的太阳而存在!

没有灵界的太阳,则亦没有灵人或灵界本身的存在!

灵界的太阳

将它的光投射到灵界

使灵人们拥有看得到东西的能力

而它亦是灵人能够思考的主要原因

另外它释放的热给予灵人生命

它放射出的灵流遍佈整个灵界

因如此灵界的次序才得以维持

而灵流亦是灵人们独特灵力的来源

这灵流正是造成灵界与人世界性质完全不同的原因

有两种型态的灵流--「直接的灵流」及「间接的灵流」

直接的灵流

直接照进每一层世界、每一个群体及每一个灵人而成為灵人灵力的来源

间接灵流是灵界的太阳首先照到上层世界

而后经过中层世界而后流入下层世界--

在每一层领域的灵人

皆可接收到

直接灵流及间接灵流

因此,间接灵流维繫了整个灵界的次序

连结这三层的世界

社区及各个灵人

若没有间接的灵流则整个灵界

将会支离破碎

甚至不可能存在

灵流是每个群体中心性灵人的灵力来源

这就是為什麼站在灵人的后方是不礼貌的因為灵流是不应该被干扰的

灵界的太阳是所有生命的来源--

灵界的太阳是灵界所有事物的起源……

我必须说的是

在充满神祕的灵界裡

最神祕的

就是灵界的太阳

灵界太阳的高度与每个灵人的胸口一般高与自然界的太阳不同的是它一动也不动--

而同时对每一个灵人它都会显现在灵人脸面所朝向的前方

九、意念的交流

史威登堡:

我感觉好像有东西在敲我的胸口……

哦!又来了!

……

史威登堡心思:

有某个人想要跟我说话

我有点这种感觉……

嗯?

哇!

哦,你……你是卡尔!

我小时候的朋友!?

卡尔:

艾美……艾美纽尔……

史威登堡……

史威登堡心想:

虽然他没说任何话

但我知道他正在叫……

我的名字……这……是為什麼?

卡尔:

是的…只要看著你的脸你不用说什麼我便知道

史威登堡:

哦…那是真的,我们仅是彼此注视著对方

但是……然而自从你死后已经二十年了我从未想到在这裡会遇见你!

真的是你吗??

卡尔:

是的,我现在生活的族群离你这裡很远我想--

用表象的方式告诉你比较快!

史威登堡:

哇!我可以看到ㄝ……它显现出来了!

卡尔:

艾美纽尔,你何时来到灵界?

你是属於哪一个族群?

史威登堡:

嗯,我不属於其中的任何一个--

我来这裡是為了瞭解灵界的事物

然后回去自然界

去告诉人们这裡的真象我还没有死!

卡尔:

哦……那麼,你看过了灵界哪一个部分?

你能用表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吗?

史威登堡:

表象的方式?

我常听到「表象」二个字……但我还不是很猜楚瞭解

卡尔:那并不是很困难

你能在我的头上看到意象不是吗?

那就是表象

你只要想你要表达的意象之后--它便能显现出来

史威登堡:

我知道……

我试试看!

卡尔:

哇!还去过上层灵界!

艾美纽尔.史威登堡

你所做的是非常有价值的事!

我祝你在灵界游歷顺利!

当你完成物质世界的工作,

期盼在灵界能再遇见你!

史威登堡:

令人震惊啊!

我从来没有想到会遇见已死了这麼多年的朋友!

引导灵:

你朋友的灵人感受到你来到灵界所以跑来想要跟你的灵作意念的交流!

史威登堡:

意念的交流?

引导灵:

是的!

在灵界裡灵人们的意念可以自由地交流

如你刚才所做的

换句话说

当灵人们只要彼此互相注视著就可以沟通了。

当你想要作意念的交流时

你仅须将你的对象在脑中出现

则他的脸便会

出现在你的眼前

无论你们相隔多远

而那被指定接收这意念交流的灵人

便会感觉到某种讯号……

如你刚才感觉到的一样

好像有东西在他的胸口敲击

然后他就会回应

在意念交流的时候

可以使用表象的方式

这就如同一种辅助的方法

而灵人思想的内容

如同不用意识般表达

自然清楚地显现

在他的头顶上

史威登堡:

这就是--

当初我到灵界时你显现给我看的?

即使两个灵人相隔遥远

他们一样能轻易地连繫

灵的意念可以自由地穿越任何山脉、岩石或是墙壁及任何它所遇到的障碍物

灵人们的意念是无远弗届的……?

我已被这些神祕的事情所困惑

因為这在现实世界它们是无法想像的

整个灵界到处充满著灵界太阳所散射出来的灵流,

所有的意念和意象可以藉著灵流来传到灵界的任何地方--

当意象藉著灵流递时很少发生这传递的意象被不相关的灵人看到

我曾经被一大群在空中飞越而来的山脉几乎吓破胆

而其实那并不是一群山脉而是藉灵流传递的意象!

十、牧师与将军的对话

牧师:

悔改吧!

你们这些邪恶的灵人!

你们应该信从神的教诲!

你们应依上帝的旨意生活,

然后你们将会得到拯救!

史威登堡:

哦!我认识这个灵人……

他在人世的时候是一位有名且受人尊敬的牧师,

想不到在灵界一样如此认真地传道

牧师:

你们生来有罪

在人世的时候

又不听从神的教诲

因此你们不能进入天国

而到如此的灵界

但是,现在并不迟……

听从我关於神的教诲并实践它在灵界裡

过有道德的生活!

之后,你可以进入天国

我是神派来教导你们的--

史威登堡:

但是没有任何人听他的……

牧师:

凡是不听我话的--

将会受到惩罚!

不久在灵界挪亚的洪水审判

将来到并带走

那些不悔改的生命

来自天上的巨石

将粉碎并毁灭所有的罪人

一位灵人:

在那裡他又来了!

因為没有任何灵人听他说教,他生气了。

之后-总是恐吓其他的灵人

当他靠近山区的族群传道时,

他就开始恐吓地说:

我将经由祈祷的力量来摧毁这些山!

对海滨或河边的居民就会说:

他将引发洪水去惩罚他们!

我听说--他真的向灵界的太阳祈求借给他灵力

以致能惩罚他们……

但是,没有人听他的……

在灵界裡

他只是一个被嘲笑的对象!

那儿过来另一个奇怪的灵人

当身為人的时候

他是一位精於战术的将军

但,在这裡,

他也像那位牧师一样被漠视……

他总是掷出像气流一样的东西给他所遇见的人

史威登堡:

这类似其他灵人进行思想连繫时,所使用的方式……但是我还是不懂!

引导灵:

在灵界裡没有任何灵人可以偽装自己

在人类世界裡

一个人可以藉著外在的知识和权威来偽装自己,

但在灵界他却没有办法这麼做

当人死后,成為灵人时他仅保留了最基本的部分

那就是他属灵的特质

因此,只要一个人的记忆

不是深刻地渗入其深层属灵的部分!

它不会被保留的。

那位牧师和将军的例子,是比较特别的!

那位牧师在世时

他在教会裡的地位给予他权威,

而许多人,

会去听他的演说

但是他开始误解那些听他讲道的人是因為他说教的内容非常的有价值!

他非常自得於吸人对他的尊敬,而这快乐,

深达内心的最深处

因此,即使到灵界

这记忆依旧被保存著--

他并不瞭解这是他的错觉,

而在灵界裡,

继续地向别人说教……

但是他的动机和目的并不单纯

他仅是想受别人的尊敬

所以,在灵界裡他被视為奇怪的灵人

因為在这裡,有价值的是

那些在属灵的方面真实而正确的事

另一个例子:

那位将军养成了在战场上

设计战略的习性

而这亦深达到他深层灵的记忆裡

因此,他瞒骗敌人的习惯在灵界裡-一样表露无遗

但这是很外在的东西

在灵界裡,

灵人们可以很轻易地识破因此他一样被漠视

被当作一个奇怪的灵人

在灵界裡,

评断一个灵人的人格-

灵格仅在於真实的品德和理性

看看它是高或是低

我看到很多像这样的例子:

在人世界的歷史上,那些有名的

被评断有道德、有知识

具有价值的人,当他们呈现原始之灵的特性时

却成為没有价值的灵人

他们每个人在人世时,

并不想打开灵魂之窗而被外在的知识和无谓的评价所蒙蔽

在灵界裡,这些人被评定比那些有「纯洁心灵」者更低等。

反而那些纯洁心灵的人

去到较上层的灵界

因為他们在知性、理性、悟性方面

都非常地优秀!

阿底峡的开悟

摘自《阿底侠尊者传》

阿底峡是公元十一世纪印度最伟大的班智达,他应邀到西藏,经过十二年的努力,建立了噶当派的传承。

阿底峡是东孟加拉国的王子,年少时,绿度母曾示现在他梦中,劝诫他不要为世俗有刺的诱惑物牵绊,因为他在过去五百五十二生中已是一位具足戒的僧人,并且是个博学的班智达,而解救众生脱离轮回苦海是他的使命。认清重续他的业力使命的必需性后,阿底峡出家为僧。他不倦怠地寻访名师参学。后来在密续上师罗睺罗教导下,他成为一位博学、有成就的佛法教师。

有一天,阿底峡自己怀疑道:“直接引向开悟,哪一条路是最迅速的呢?”
“我要怎样才能到达涅槃彼岸呢?”因为他怀疑:如果遵循大乘菩萨道,必须在无量劫中救度他人,才可达到涅槃寂静。那么他还有可能达到开悟吗?这位年轻学者叹息着:“我是否得无止尽地轮回?”

那一刻,具神通的罗睺罗上师召唤并告知阿底峡说,所有形式的自我关怀都无助于圆满证悟,并且幻想、精神力量、禅定的专注、学问、辩论技巧甚至涅槃经验本身到头来都毫无用处。如果能精进不懈地长养菩提心,发展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会更好的。接着罗睺罗上师预言他的弟子与大悲观世音菩萨一样地,终将证得自利利他的最高成就。“忘却自己的利益,多关怀他人的福祉。”罗睺罗劝诫着,“视别人比你自己更重要。执着自我是不满足和痛苦的根源,征服自私自利的两面巨魔!一个单独的自我也不过是另一种的幻想。”“因此,有谁能逃离轮回而达到涅槃呢?如果你愚昧地一味避离轮回而追逐涅槃,要得到绝对的解脱那将是很困难的。最好是超越这二元对立的观念,了悟到无分别,使一切事务达到圆满。寂静常乐永远是可以获得的,不要忽略了它。”

不久之后的一天,阿底峡在菩提迦耶,佛陀证悟的圣地,绕着大佛塔经行时,二位庄严而美丽的年轻女子站在靠佛塔南边的莲花池畔。其中一位问另一位说:“什么是达到圆满开悟的最好修行方法?”另一位回答:“无我的菩提心是成佛的大道。一个人如何能转身弃他人不顾呢?”第二天,阿底峡又去绕佛塔及塔旁的菩提树,释迦牟尼佛曾在这棵树下静坐。阿底峡听到一位老丑的乞妇告诉一位年迈的麻疯病人说:“平等的慈悲心和菩提心是超越苦海,获得圆满开悟的最好方法。”她解释着:“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放弃自私自利的想法。”

阿底峡心想:“此地每一个人,从最尊贵到最卑贱,似乎都知道开悟的最好方法,与我的上师所说吻合,为何我独自一人迟疑不定?”翌日,阿底峡手持念珠缓缓地绕着圣殿,他看见一只小鸟栖息在观世音菩萨像的膝上,佛像刻在佛塔四面石头壁龛里。他听到佛像对小鸟说:“舍自爱他的菩提心是圆满证悟的最好方法。优先考虑他人,将胜利与益处荣归他人,自己承担失败。”就在这一刻,十分不可思议地,阿底峡自己发现他所有的疑惑都烟消云散了。

《灵界的真相》史威登堡(六)

摘自《灵界的真相》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

六、进入灵界

精灵:

哦……哦!我疯狂了吗……?

引导灵:

你在悲伤什麼?

精灵:

唉……我身為人时努力所获得的知识……现在却想不起来了!

引导灵:

哈哈哈!

不必在意那些事情!

你指的是你无法记得仅是人类外在的知识!

像那些学者的知识在灵界有如外来的事物一般并不纯净

精灵:

不纯净?

引导灵:

像这些外在的知识在灵界裡是没有用的!

假如佚不记得了

那表示-在精灵的面你正在成长!

精灵:

精灵方面的成长……?

哦,的确

当我知识的记忆消逝的同时

经常感觉到--

我裡面其他神秘的能力正在增进……

我变得能够经常看见灵界的景物

或是仅仅藉著注视

另一个精灵的脸我便能知道他在想什麼……

商我思念我在世时的朋友时他的灵便会出现在我眼前

如此神秘的经验也逐渐增多

引导灵:

嗯,那意谓著

你已从精灵的第一状态进到第二状态

不久,你将可从这去到灵界

精灵:

进入灵界!

史威登堡:

从这精灵界我们如何去到灵界?

引导灵:

看那裡!

那些环绕著精灵界的山脉

在这些山脉裡不同的地方,存有通往灵界的道路!

史威登堡:

道路!我从没有看到它们!

引导灵:

当然-

用精灵的双眼是看不到的

因此--精灵们并不知道灵界的存在

他们在这裡生活以為精灵界就是世界的一切

但是--

当他们已经预备好成為一位灵人

他们的眼就可以看到那通路了!

通往灵界的道路……!

从精灵界过渡到灵界是以一种越段想像的方式进行!

我将仔细地告诉你它是如何发生的

当我坐在精灵界的树荫下时--

不经意地,我看见在那区域裡的精灵们

史威登堡心想:

这与人类的世界非常地类似……

许多的精灵也同样地困惑吧!

那时……!

史威登堡

哦?

啊!周围景象消失了!

我能非常清楚地看见就仅仅是那些山脉

群山……?

这些山正向我衝过来!

哦~不要!

它会把我压碎!!

结果山裂开了!

史威登堡由裂缝飞入!

史威登堡:

我正在空中飞翔!

我感觉我像在高速地飞翔--

但另一方面

我同时又感觉我飞得很慢……

好奇怪的感觉!

一条河--

多麼宽的一条河啊!

现在--是一片海洋

史威登堡:

那是什麼?

这些神秘的野兽和鱼我都未曾看过

我正飞往何处……?

是星星吗?

我正往那光线飞去……!

不!

那光线正向著我逼进!

哦,不!

我会--被烧掉!

我……还活著……?

对的

我还活著!

我在哪裡呢?

没有半点精灵界的景象……

它看起来像一片红绿色的沙漠

不只是个沙漠

事实上-它是个死亡的世界

史威登堡:

嗯……?

太阳……?

和胸一样高度……

好奇怪的……太阳……!

哦--我能看见一座多岩石的山

嗯……

哦,不

一个神秘的声音「灵……界」

「你现在……是在灵界」

这声音来自哪裡?

新的引导灵出现

引导灵:

这是灵界--

这是灵界!

现在……你已成了一个永恆的灵人

史威登堡:

这……这是灵界吗?

这是--

仅有红色沙漠和嶙峋岩山的死亡世界吗?

啊~!

它消失了!那些像幻象的人和动物……甚至……那个沙漠!

……仅有太阳还在哪儿!

引导灵:

你灵的视觉仍然不清楚对吗?

史威登堡:

哦--

那些景象又出了!

是……怎麼一回事?

引导灵:

在灵界裡--

有很神祕的事情

不久--

你就会习惯的!

史威登堡:

哦……你!?

引导灵:

我是--引导灵

我的任务是引导你遍歷灵界

在灵界裡你可以学到许多事--

你看!

在灵界的太阳之下,灵界是一个永恆的世界!

史威登堡:

灵界的太阳?

引导灵:

是的!灵界的太阳

给予灵界光和热

并维持这裡所有的生机--

还有……

它產生另一种特殊的流动

这是你未曾看过的称為「灵流」

史威登堡:

灵流!?

引导灵:

是的!灵流是灵人们灵力的来源

不久你将会瞭解什麼是灵流

与人的世界最大的不同点是--

灵界是--

一个表象的世界……

史威登堡:

表象……那麼!

之前我所看到的……那些奇怪而且神秘的景象

仅是一种幻象吗?

引导灵:

不!不是幻象!

以灵界的感官而言

它真实地存在

你的眼睛之所以看到那些景象

是因為无意识当中你想要看到而眼便能看到?

在灵界裡的一切事物若是人本身没有看的意志或灵的能力

便不会显现在他眼前!

史威登堡:

為什麼那些沙漠、岩石、和山脉会出现又消失呢?

那是因為你灵的视觉尚未被完全地开发

因而并不稳定

但是不必担心

你会慢慢习惯的

史威登堡:

是这样……

但是,假如我没记错的话……

我能一直看到灵界的太阳

它不会消失!

引导灵:

对,没错!

仅仅灵界的太阳

不是以表象性的存在而被看见

对所有灵界的灵人而言,它是以同样型态存在……

所以-它是灵人们具表象能力的泉源,而不是一种表象的对象物!

史威登堡:

哦!我现在弄糊涂了……

引导灵:

无论如何

你无法立刻瞭解每一件事

你最好--用佚自己的眼去看灵界!

史威登堡:

哦……现在我感觉我的眼睛渐渐习惯了……

引导灵:

现在--

我将带你去到灵界各个地方……

就这样……我们著引导灵踏入那神秘的像谜一样令人惊讶的……灵界!

引导灵:

这就是灵界的景观

七、灵界歷游

史威登堡:

哇……!

河流、山脉、山丘……草地和山谷……

人的世界所存在的一切这裡都有……!

哦……我看到很多灵人……

嗯……?

等等……

有种奇怪的感觉……

每个灵人都有身体…?

像人一样的身体?

不可能!这是幻象吗……?

引导灵:

你有如此想法……是很自然的!

但你想想跟你谈话的我也是一个灵人!

而你自己现在也是一位灵人了!

史威登堡:

的确……

是这样……!

引导灵:

我们所有的灵人都有一个身体

这事对我们而言并不奇怪你并没有產生幻觉!

它并不像人类身体是由物质组成……

可是灵界是一个意念的世界

而灵体也是一个意念的实体

当然,它和人一样鄝有看、听和闻东西的感官

它一样有嘴和舌

而一个灵人一样会说话

灵人并不像许多人所误解的如同空气、能量或精气……一般的东西

然而--

一个灵人具有灵的感官和能力

而这些是人类所没有的

那麼什麼是灵的能力呢?当你熟悉灵界后

你将慢慢地瞭解

史威登堡:

嗯……

灵人们是自以其团体的型态生活而这些社区散佈这整个地方

引导灵:

现在让我们环绕整个灵界--

史威登堡:

这看起来像在人世的城镇和乡间但是……

在城镇裡的每一间房子具有相同的形状……

整个材质的构造看起来也是相同的……

而且生活在此的每一个灵人有相同的脸!

他们的关係似乎比人世界裡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的关係更為亲近!

引导灵:

那儿有另外一个城镇!

史威登堡:

这是……

这不同於刚才的城镇

然而,对这团体而言所有的房子又都一样

这裡也是一样所有的灵人看起来都一样!

哦!

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哦!那裡也是如此!

又是一样!

在每一个城镇房子是一样的

连居民看起来也是一样

每一个城镇或乡村,基於他们一致的倾向而形成了社区!

在同一个社区裡,他们彼此非常亲密地交谈……

但是在不同社区交接的地方,他们并不像司一群体那样的亲密

一位灵人过来

灵人:

嗨!

过了这麼久之后什麼风把你吹来这裡?

引导灵:

我正引导这个灵人到灵界许多不同的地方

史威登堡心想:

这地方一样有一种不同的气氛……

史威登堡不小心从那灵人的背后经过,灵人一瞪将史威登堡弹开!

史威登堡:

唉哟!好痛!

灵人:

在灵界裡

走过灵人的后方是最不礼貌的事

从现在起小心一点

引导灵:

在灵界裡有如你先前所看到的无以数计的团体和乡村……

当每一个精灵完全重新获得他们原来灵的性质时

他们将会来到这裡

而且居住在一个最适合他们性质的一个群体裡

具有相同性格的人

被某种神祕的力量

牵引而聚集一起

正因為这样

就代表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性格相对地

群体的数目也无限多

在每个体中,房子的形状和整体气氛都是相同的,这是因為居住在那裡的灵人们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性格和嗜好

每一个城镇或是乡村是以圆形的方式建造的,这表示灵界存在著某种次序(不是圆形房子,是呈现通心圆的房子排列)

在每个团体的中央住著一位具中心性的灵人

在这团体中

他有最崇高的美德,而且有能力和权力

去维持这团体的秩序

凡是离中心位置愈远的灵人

所具备的美德就愈少,

这就是整个团体的架构

在这些群体中,你注定属於其中一个群体

史威登堡:

一个属於我的群体……!?

引导灵:

在那裡,有许多灵人

他们具有与你相同的品性和嗜好

史威登堡:

真的……

那个灵人突然生气,而且突然把我摔倒……

為什麼他要这麼做?

引导灵:

你到惊讶是自然的,因為它发生得

如此突

的确,

在灵界裡,走过一个灵人的后方是最不礼貌的举动

假如你站在灵人的后面,

你将扰乱他接收灵界

太阳所释放出的灵流,

而引起他很大的痛苦

而那灵流是从灵人的脸部流入而从后面流出

除非你知道

所谓「灵界的太阳」,

否则你是不会瞭解的

灵界的太阳?

就是我一进入灵界时,你首先告诉我的?

引导灵:

以后我会详细解释它

但在这之前

我有件东西要给你看--

看那裡!

你可以看到那裡有一层水平的气幕

史威登堡:

气幕?

哦,我没看到

像这样的东西……

我仅看到天空不是吗?

引导灵:

你的灵眼尚未完全地打开,

所以……

我必须经由表象的方式,让你看到--

史威登堡:

哇!

哦!那东西像是一片水平的帘幕

引导灵:

对,就是那个!

在那帘幕之上你仍可以看到另一个像这样的世界!

史威登堡:

那是--

另一个无垠的灵界……而其中同样住著许多灵人

引导灵:

现在看那儿--

在那个世界的上方

史威登堡:

哦!那儿有另一片帘幕

是另一片帘幕在原来那片的上方

引导灵:

那也是一个灵界!

也就是说在灵界有三层铃域--

上、中、下

三个世界……

当然,它们每一个都是整个灵界的一部分……

以灵人的人格水平来区分它们是不同的!

居住在上层灵界的灵人,心扉较开阔,

而中、下层灵界的灵人,相对的,心扉比较没有开啟--

这三个世界所形成环境的差异满

刚好说明了在

这三个世界裡的灵人

其灵的品格差异

你最好用你自己的眼来看

现在到上层灵界去!

因此,我跟著引导灵

去到上层的灵界

在那裡我所见到的……

是一个难以形容

美好的世界!

引导灵:

这是上层灵界

堂皇的大宫殿!

史威登堡:

啊~~~

这在人世间是绝对没有的!

引导灵:

让我们到这宫殿的花园走走!

史威登堡:

在银树上结的金黄色的水果……美妙的花朵

每一件事物跟宫殿一样,都是如此地耀眼夺目!

引导灵:

看,那居住在上层是灵界的灵人!

史威登堡:

哦……他们的穿著是白色的,像雪一样的白……

从这些灵人的脸上,散发至高无上的幸福

并显现高度的理性和悟性!

引导灵:

上层灵界是如此的美丽同时闪线著亮丽的光芒!

在上层灵界的灵人就是在这美妙的环境裡过著永恆的生活

如我先前常告诉你的,灵界是一个表象的世界因此--

灵人们以他们自己所思考的意念,创造了灵界的环境

这美丽的天上界也是居住在此之灵人们美丽内心的最佳写照--

在上层灵界的灵人

正享受著这些美丽的事物,

而这些正是他们内心的表徵

大圆满法实修窍诀– 敦珠法王开示

摘自《敦珠法王文集荟粹》

第一步,先将三业之身及语不动,安静下来。

第二步,将心松弛下来,不起善恶取舍之分别心,进入没有希冀,没有疑虑之境,坦然而住,当下赤裸明空之明觉自然生起。

所谓了知胜义自性之“见”者:以心之本体与胜义自性,本无二致。把心内之一切人为及有限制性之相摒除后,自性自然显现,就有如赤裸露的自生根本智。这种智能非文字或譬喻所可描述;而且在轮回不灭,在涅盘不增;不生不灭;非有亦非非有,离边而平等持。简单来说,这种智慧无生及无相,其本性是空的,清净的,广大的及无处不遍的。因为空性本身之光明遍照,使轮回涅盘之境,同时显现,就好像太阳及其光线一般;然其本质乃根本智,并非空而无物,广大而又自然完成也。

故这觉性之显体与空性,本是不可分割,亦为三身之主体,和原始之本性;故洞察这觉性乃大圆满见之入门。正如莲花生大士所云:“远离一切知性上的理解,所显露之法身,即为一切法之自性”,这正如握持普贤王如来之心要于掌中。

把一切内心之错误见解及怀疑断除后,而真实地去体会此种内心的“见”便是“修”。除此以外,一切有目的之修,乃思维造作之妄相!我们都应断除。

但不要对这种觉性执着,而要舒徐地任由五识活动,听其自然。不要对某一事物或题目,作妄想而入定,因为如此乃是人为的观想而已。自己的注意力.不能一刻分散。如你对这种觉性,刻意地去思维,亦只不过成为妄念而已,故心不要散乱。

意念起时,任由其生灭,不要试图去阻碍或追随之。你也许会问:“那么我们应怎办才对?”——是无论意念怎样生起,你必须要住于自然,有如观佛殿一般,不产生种种理解上的分别。虽然意境不断出现,如你能住于任运中而不执着,则一切显现及思念,皆变成光明空性之根本智。思想浅薄的人.定会对深奥的学说,生出迷惑。所以当我们了知那些出生胜义谛理的思维时,我们只能说:“当过去的思维已过,而将来之思维又未生起时,在这段空间之中,不是有一种“当下”的感觉,一种清澈,赤裸裸而觉悟的本性出现吗?这种信性又何尝有丝毫之改变?这不就是悟之本性吗?”

但没有人会永远停留在这阶段里的。我们不是察觉到一个思维突然的涌现吗?这便是觉性的显现了。但若你不能在这个思维涌现时,立刻了别其本性,则这思维将会流为一般的妄念,这乃所谓“幻觉的流转”也,亦为生死流转之本。如当思维生起之时,了别其意义,而不加以作意的话,一切生起的思维!皆可同时从法性中解脱。这本身便是“且却”见修合一的主要部份。

如嘉饶多杰所说:“在清净信念,及心境中生起的觉性,其立刻的了悟,便有如从大海中。找到一颗珍珠一样;这乃是没有经过人工修饰的法身。”你应精进地昼夜不忘去了别观察这种觉性,不要任由虚无的空性,停留在意念之内,而须把一切带回入觉性之中才对。

如何把“修”配合于“行”、及如何去了别修持:

修定时之过患:定中昏沉时,必须把觉性提起:定中感到散乱时,则要放宽一切意识。但上述所说的不能作意强行去做。最重要的乃清楚了别心智的体性。无论在何时何地——如食、睡、行、坐、入定及出定;所有何种意念生起时——无论是快乐的、痛苦的、抑或是染污的,对自己的心智体性不要存有希望或疑问,拒绝或接受等,亦不要试图去降服它。

在觉醒的过程中,发现“我又徘徊在妄念中了。”在这一刹那间,千万不要打断这念头,亦不要后悔徘徊在妄想中等等;你所需的乃是住于此清晰的念头里,而继续去了别此自然的境界,这就本身而言,是足够的了。

谚语有云:“不要摒弃思维!而应将之视为法身之本性。”但是除非你能清澈地了别清净法身的境界,否则不能随便将思维认为“这便是法身了。”或住于一片空白的宁静境界中,误为法身,这会流于不定形的恶取空境。故此意念最初生起时!只须对之加以注视,而不须分辨及思考,实应不加以理会,而住于自觉为意念之“了知者”上,有如老年人看着小孩玩耍一样。

在这境界中继续下去,则你会达到一个空无一物的境界,而停滞下来。当这境界突然被破坏时,一刹那间!一个超越意识的,赤裸裸的、新鲜的、活泼泼的、高超的智慧,便自然生起。在修行定境中,你也许会经历到乐、明及无念的境界。但你一定不能有丝毫的自满、执着、希望或怀疑;否则,这样一定会对修行有障碍。其最重要的仍是一心不乱的修持。

当你不断修行至相当时候,以精进及热诚信心之故,经验会转变为证悟,而觉性便能赤裸裸地显现。这就好像把盖头之布除下一般的感到舒畅。这种见性之境界,非为肉眼所能见的。此后一切意念都成定境,一切所能动与静皆能同时解脱。

最初,由于了别意念之本性而解脱,有如遇到相熟朋友。进一步的话,意念的自然解脱,像是一条蛇,能自己脱皮而解脱。最后就意念的解脱,不着善或恶,一切三毒,有如盗贼进入一所空屋。这三个阶段,都是循序渐进的。

莲花生大士所说:“虽然我的见地,犹如上天之高,但在行为的因果关系上,却要比大麦面粉还要细微。”故不可粗心大意,而应要小心地从因果规律,作出行动。更要严守甚至最微细的三昧耶戒及誓句,如此将会令你不受污染及堕落。所有密呪乘(金刚乘)的三昧耶戒,都被纳入于上师身、语、意之三昧耶戒中。如果当你在刹那间,只想到上师是一个普通人,则你的成就便会遥遥无期了。你当然会问为甚么?正如古人所云:“所有修持金刚乘的行者,成就是由上师而来的。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除非你自心内在的证量,已达到圆满境界,否则的话,对别人宣示证量,便是一大过失;最好还是守口如瓶。更其次,不要自夸曾闭关多少年月,而应该老实修行!直至了结此生为止。不要轻视世俗谛因果关系上所得的资粮;相反地,若只是如口头禅地说“一切皆空”!则只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当死到临头之时,你应该把你所拥有的一切,加以布施,不能执着,(甚至于小如一支针的财物)。在将死之刹那,大修行者会感觉愉快,中等的修行者亦不会有疑虑,而普通的修行者也不会觉得后悔。当你了悟死时的光明,能不断照耀昼夜,则决不会有中阴的出现;死亡只不过是把这个色身加以破坏而已。不然的话,如果你自己认为有把握在中阴境界中获得解脱,则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无所谓,再不然的话,根据你在生前修习有数及纯熟的迁识法(颇哇)在那时加以实行,则你自然便能到达你所选择的佛国士去。而在那里,只要你仍不断专心修行的话,你便决定可以成佛的!

无死圣母心髓真言( 三尊合一)

无死圣母心髓真言

oṃ tāre   tuttāre     ture      hrīḥ       bhrūṃ vajra  jñāna  āyuṣe svāhā
om 达列   都达列     都列      赫ri        部隆m 瓦吉ra  nia那  阿尤sei  梭哈
om 度母 唯一度母 迅速成就 观音心  尊胜母心 金刚   智慧    寿命     圆满

白度母十字咒(即二十一度母的统一咒心)

oṃ  tāre  tuttāre       ture    svāhā
om  达列  都达列        都列     梭哈
om 度母  唯一度母  迅速成就  圆满

佛顶尊胜佛母心咒

om   bhrum  svaha   om   amrta    ayurdatte   svaha
om  布喝rum   梭哈    om  阿m里达   阿优 达爹    梭哈
om  净一切障  圆满    om     甘露      寿命 赐予    圆满

无量寿佛心咒

Om   amarani   jivantiye    svaha
Om   阿马ra尼   吉万帝也      梭哈
om       无死    希望拥有生命  圆满

金刚寿命真言

oṃ   vajra    āyuṣe svāhā
om  瓦吉ra   阿尤sei  梭哈
om   金刚      寿命      圆满

摘自 乌金督佳仁波切《无死圣母心髓》闭关教学

《无死圣母心髓》是蒋扬·钦哲·旺波经由七种授命传承所获得的浩瀚教法中的一部分。

《无死圣母心髓》(企美帕玛宁体)属于着重实修的伏藏法。具体来说,这是一部“成就法”,即“成就的方便法门”。对这部成就法稍作探讨,或许会有益于与这些阐释有缘者(即实修者)。

宁玛传承来说,教法分成两大类:“性相因乘”教法,以及金刚乘教法。《无死圣母心髓》属于第二类,也就是以果为道的金刚乘。金刚乘教法又分为不同的种类,而《无死圣母心髓》属于生起次第之玛哈瑜伽(大瑜伽),即侧重于生起次第的玛哈瑜伽教法。

……

《无死圣母心髓》观想的独特之处在于同时修持三位长寿本尊:

观想自己是三昧耶尊的无死圣母,在三昧耶无死圣母心间之莲座上,是智慧尊白色无量寿佛,以及在度母头顶上,由甘露涌出所化现的成办事业的佛顶尊胜佛母。

或者亦可观想自己为无死圣母,至尊度母与她的佛父无量寿佛双运,舞自在佛父长寿佛坐在佛母白度母的腿上,作为她的伴侣,而种子字是观想在佛母的心间,而不在舞自在无量寿的心间做任何观想。

在此,在三昧耶尊圣度母心间的是智慧尊无量寿佛,而在祂心间的是种子字“当”字,也就是三摩地尊。环绕着种子字“当”字的是咒语“嗡大咧嘟大咧嘟咧梭哈”的各个咒字,咒字非常细微,如同以发尖书写一般。上师说观想得越细小,就越容易非常清晰地看到这些字母。

在修“依诵”时,对咒语的观想应该非常清晰,如同“空中之月亮星辰”一般清晰。观想咒鬘环绕种子字,如同繁星环绕月亮一般。接着,持诵咒语时,观想主尊三昧耶尊的心间为智慧尊,智慧尊心间是种子字三摩地尊,种子字周围环绕着咒鬘的各个字母。一边专注观想诸字清晰如月亮、星辰一般,一边同时持咒。这就是修持“依诵”的方式。

此处的要点是三摩地尊和咒字并不移动,保持静止但极清晰地显现在智慧尊心间。若是要观想咒字移动、旋转、散放和收摄光芒,则会倍加困难。
据说字母的顶端微微向内弯曲。

为了在需要时能够观想咒字顺时针旋转,必须观想它们是逆时针围绕“当”字站立着。但在这个时候,咒语不动,只要确定各字是逆时针环绕“当”字即可。
现在持诵咒语“嗡 大咧 嘟大咧 嘟咧 梭哈”。

……

法本中有提到你可能获得的征相。最好的征相是亲见本尊,并听到他或她亲口跟你讲话。次等的征相是梦见本尊。

仁珍千寶仁波切介紹《無死聖母心髓》

仁珍千寶仁波切:「十九世紀偉大的伏藏師蔣揚欽哲旺波仁波切在35歲時作無死白度母(如意輪)閉關修行,親見聖救白度母十字咒音,覆得西日桑哈(吉祥獅子)、無垢友尊者(毗瑪拉米劄)、蓮師三位無死成就者加持,從而取出以凈觀為核心的帕美寧體法門。

帕美的意思是聖救度母,是對度母的尊稱。寧體是指此法門除了修長壽法以外,還包括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和大圓滿次第,是一系列完整的法門,因此稱為帕美寧體。

長壽分為世間長壽和出世間長壽。世間長壽是指我們的壽命能夠活得久,出世間長壽是指虔誠心的長壽、慈悲心的長壽,和明覺的長壽。

蓮師、西日桑哈、毗瑪拉目紮這三位偉大的上師,他們已修成無死長壽。蓮師在瑪拉帝卡(Maratika)山洞修持無量壽佛,得到無量壽佛的灌頂,獲得了長壽自在持明,現在西南羅剎洲(喀什米爾)地區弘揚佛法;西日桑哈(吉祥獅子)修持尊勝佛母獲得無死成就,現在克羅埃西亞地區住世;另一位無垢友尊者(毗瑪拉目劄)通過修持白度母獲得長壽自在的持明,第三天灌的就是毗瑪拉目劄傳承的白度母,毗瑪拉目劄大師據說現在中國的五台山利益眾生。

西日桑哈是蓮花生大士的上師,毗瑪拉目劄和蓮花生大士互為師徒,再加上蓮師本身,所以這個法門是融入了這三種傳承的殊勝修法,在蓮師時代這三種法門就合在了一起。

薩迦派的《成就總集》和《續部總集》有這個法門外,寧瑪派的《大寶伏藏》中也有這個法門。

薩迦派在達欽法王之前,薩迦法王在人間住世的時間都不是很長,蔣揚欽哲旺波仁波切為了遣除所有上師、善知識們的壽障違緣,願上師、善知識們都能長久住世,特別是薩迦昆氏家族的壽障,故從凈相中取出了此三合一的伏藏法。因此,此法門為近傳,也是長壽的法門,屬空行母部分。

《成就總集》和《續部總集》是薩迦派最有名的兩本法集,基本上包含了薩迦派所有的法門,因此這兩個法門在開始修持和結束的時候都會進行無死白度母的灌頂。

此法門暫時的利益可以獲得長壽和健康,究竟的利益具大圓滿清凈見地可證得無死虹光身。」

宗薩欽哲仁波切介紹《無死聖母心髓》

「這個修法非常的稀有,因為很少有教法和修法是好幾個持明都聚在一起的,通常是獨立一位,但是在這個教法裡頭,有三位持明。在總括這段開示之前,有兩個可能是重點所在,

其一,明顯的、主要的本尊是女性。究竟來說,女性代表智慧、空性。從緣起的觀點來看,女性是有接受的特質。

另外一點則是,三位持明:師利星哈(吉祥獅子)、無垢友尊者(毘瑪拉米札)跟蓮師三位,他們全部,都沒有所謂的「過期日」。

譬如來說,無垢友尊者(毘瑪拉米札)還在中國,蓮師還在銅色吉祥山,去年師利星哈被發現還在克羅埃西亞。(註:可能指有上師在淨觀中見到師利星哈。)

就因為這樣,所以我們這個度母的壇城跟長壽也有關。長壽並不是說要讓我們有很多很多生日可以讓我們來慶祝,或者要我們能夠活得那麼久、可以看到我們的曾曾曾…孫,在這裡來說,真正的長壽是虔誠心的長壽、慈悲心的長壽,還有明覺的長壽。這些是我們目前最短壽的,所以我 們希望這些東西都能長壽。」

(註:有些上師會在一些地點有特殊的禪觀、淨相,得見祖師現前,不限於藏地。)

「長壽本尊主要有三位,我們以前修過的聖度母是其中之一,此次修持佛頂尊勝佛母,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修長壽佛。究竟上,這三個長壽本尊是要使我們的正覺常在;但相對上,則是長壽的本尊。佛頂尊勝佛母是具威德力的本尊,可以降服各種干擾或縮短壽命的障礙,也能保護我們不受邪術、醜聞、丟面子或喪失尊嚴等障難。」既然仁波切說未來有可能辦長壽三尊的法會,領受這個教法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如《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所說,善住天子持誦尊勝咒,得以消除原本應在七日後下墮三惡道的痛苦,福壽增長。經中云:「須臾憶念此陀羅尼。還得增壽得身口意淨。身無苦痛。隨其福利隨處安隱。一切如來之所觀視。一切天神恆常侍衛。」願大眾領受此法,令此世界之戰爭、瘟疫接消除。如善住天子持誦此咒後:「一切惡道等苦,即得解脫,住菩提道。增壽無量甚大歡喜。」

亲见無垢友尊者(貝瑪拉密札)

《無死聖母心髓》法門當中,出現三位將肉身轉化為虹光身的祖師:吉祥獅、蓮師、無垢友尊者,其中,無垢友尊者(貝瑪拉密札)以虹光身常駐漢藏公認的文殊剎土──五台山。時常化現各種形象為有緣人指引心性。近代著名大圓滿上師邦塔堪布,即曾親見大師化現指點,從而證悟高深境界。

見祖古·烏金仁波切回憶錄《大成就者之歌》中提到與邦塔堪布的對談:

「我見到無垢友尊者本人的時候,」邦塔堪布繼續說道:「我已經待在雪謙寺上方一座山的洞穴裡了。往山路去的路上,我遇見一個行乞的瑜伽士,他自願擔任侍者陪伴我。」

「後來,當我們停下來休息時,我問道:『我們兩個何不煮一頓飯呢?』那裡有很多柴火,火燒得很旺,突然間,湯就滾了。」

「快!快!」我焦急地大叫,「湯已經滾了!」

「那名乞者轉身,用他的棒子指著我,說道:『喂,你啊!別管湯的事了!你應該掛心的,是去了知那即是你自性的覺醒性。』」

「就在那一刻,我看著自己的心;突然間,它變得比過去更加鮮明清晰——連一絲概念性思維的污染都沒有。我停留在那樣的體驗中好一會兒時間。」

「『喂,你啊!』那名乞者宣稱:『覺性的狀態!那就是了!』」

「儘管如此,在這時候,他也挽救了湯,我們就坐下來吃午餐。」

「而後,我問遍整座寺院,最後,雪謙思的首席喇嘛告訴我:『你找不到那個人的,他不是個尋常的人類。』這喇嘛說:『他是無垢友尊者的化身。』」

珠古東珠仁波切《大圓滿龍欽寧體傳承祖師傳》中也記載類似故事:

「有很多在五台山見到貝瑪拉密札,並從其得到法要的事例。我小時候從我的上師嘉拉堪布仁波切聽到過許多這樣的故事,這裡是其中我還記得的一則:

一位重要上師(我忘記了名字)與他的眾弟子到五台山朝聖。一天當他們在轉繞時,他們見到一個漢人鞋匠坐在小路旁一塊岩石下。

那位上師恭敬地坐在鞋匠面前,鞋匠毫不猶豫地把他正在縫製的鞋子放在那位上師的頭頂上,並讓他喝下放在自己身邊的污水。那位上師的所有弟子都感到震驚和羞辱,因為許多朝聖者在圍觀和嘲笑他們的上師。

後來,弟子們從上師處得知,那位鞋匠其實就是貝瑪拉密札,他是在接受灌頂。弟子們急忙趕到那塊岩石處,但沒有發現任何人曾在那裡待過的蹤跡。」

《無死聖母:企美帕瑪寧體教授》

《無死聖母:企美帕瑪寧體教授》(中文為暫譯,英文書名是:Sublime Lady of Immortality: Teachings on Chime Phakme Nyingtik)。由自生慧出版社(Rangjung Yeshe Publications)出版。

本書的內容包含了:蔣揚欽哲旺波、蔣貢羅卓泰耶、蔣揚欽哲確吉羅卓、頂果欽哲仁波切等利美大師們對於無死聖母心髓法門的著作,以及烏金督嘉仁波切對於這些教授的開示。

尊貴的第41任薩迦法王在本書的推薦序當中提到:「無死聖母心髓是蔣揚欽哲旺波很重要的伏藏教法。它也是我個人的修持之一,我每天都會修誦這個短的本尊法。這是一門非常珍貴的教授,而且極具加持。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即使是一個人得了絕症,依然可以透過這個修持而存活。」

谁束缚了我们?—帝洛巴

帝洛巴大师

摘自《The Snow Lion’s Turquoise Mane》(雪狮蓝绿色的鬃毛)

作者:舒雅·达

西元十世纪,印度佛教大师那若巴是比哈尔邦那澜陀大学的博学的方丈。在金刚瑜伽母点醒他,他的文采知识胜过他对佛法精神的了解之后,他不再被知识分子生活的愉悦所迷惑,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崇高的地位和寺院的生活形式。取而代之的,他找到了业缘注定的上师──帝洛巴,一位住在孟加拉自在的成就者(瑜伽行者)。

帝洛巴在以鞋子掴那若巴的面颊之前,曾给那若巴计十二项艰难的考验,在那一掴之下,那若巴证悟了大手印──那是内具的绝对实相。那若巴后来成为译师玛尔巴的上师,而玛尔巴又是米拉日巴的上师。

帝洛巴住在一条河边,靠稻谷残屑以及他亲手捕捉到的活鱼为生。那若巴第一次遇到他是在河岸边,那是一个早晨,帝洛巴披戴着破烂的棉布衣,眼睛充满血丝。

那若巴顶礼后,绕行于自在的疯狂瑜伽士旁,并恭敬地向他求法。

“你在寻求什么,那若巴?”帝洛巴问他。

“我在找寻开悟的自在。”这位班智达回答。

“你希望从什么解脱,那若巴?”狂瑜伽士又问。

“尊主啊!我希望从各事各物中解脱。”弟子回答说。

“不是外来的东西束缚纠缠你,那若巴,”帝洛巴断言,“是执着束缚了你,只要放弃执着,当下就自在了!”

听到这些简单的话,那若巴顿悟了。

之后,帝洛巴唱了一首歌:

有执着处,就有痛苦;有偏见时,就有限制。

观念存在处,二元对立;二元分别,暗含无明。

不要思维、计划或寻求了悟,不外求物。

清明而无垢,自觉自然生,并能疗形劳。

安住于不移、不造作,任运自成。

《灵界的真相》史威登堡(五)

摘自《灵界的真相》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

四、精灵界

在人死之后首先他将会去到精灵界……

人在他死后不会马上变成灵人他会先成為精灵而去到精灵界之后才会成為灵人而去到他将永远生活的灵界

因為精灵是-

人与灵人的过渡体

所以

精灵界也是一个介於物质世界与灵界的过渡世界

史威登堡:

这……

真的是死后的世界吗?

这与物质世界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它虽然被一群冰山和岩石所包围

但…它是一个多麼广大无垠的世界!

引导灵:

这是精灵界-

是使一位死者的精灵成长為一个灵人的地方

史威登堡:

精灵界?

而……你?

引导灵:

我是一位引导灵!

是教导新人的角色以避免那些精灵们迷失了方向

你是才脱离肉身而来的一位新的精灵吗?

史威登堡:

我--

还没有死亡!

我离开了我的肉身来此而我的肉身在物质的世界还活著~~~

引导灵:

啊-这事很少发生!

你是一位神秘的旅人!

一位精灵大喊:

那……

那是不可能的!

你的意思-

是我的身体正要被埋葬?

阻止他们!

阻止它!

看啊!

我还活著呀!

引导灵:

你怎麼了?

那位精灵的朋友:

啊……

他是我在人世的朋友

他今天刚到此

我也有点弄不清楚了……

在我「死」时的前三天他便死了

当我还在人世他的葬礼已经準备就绪了

我刚告诉他

他的家人正要埋葬他的尸体!

引导灵:

嗯,我知道--

引导灵对著精灵说:

让你自己保持镇静!

你已死了……

而且

在这儿变成了精灵你已不再是一位有肉身的人了!

当你被引领到此时

你应该已经知道此事了!

精灵:

嗯……是没错……

我只是太激动而忘记了!

既然已是个精灵

我便不应该惊讶

我的身体被埋葬了!

这个事情结束~~~︿︿|||

史威登堡:

对刚刚的事我非常惊讶!

引导灵:

对於新来者这类的事情经常发生

这儿有如此多事物与物质世界相似

所以有许多精灵迷地认為他们仍然还活著

是的,

它很可能发生

因為有如此多的相似点……

在来这裡之前「引导灵」已经教导他们

关於他们已是精灵这回事

然而,来此之后看了这一切马上忘记了

这儿与物质世界是如此地相似

有些精灵对这裡与物质世界有如此多的相似点

感到非常地讶异

……而另外

一些精灵则惊讶於即使他们知道

他们已经死了

但是他们仍然感觉现在还活著

自己认為自己死了

但仍还活著……

难道自己的死只是幻觉?或是现在还活著是幻觉?

……自问自答地困恼不已

在灵界有许多经验较长老的灵人

教育并指导这些精灵告知他们

不要被无用的想法所迷惑

為什麼有如此多的精灵感到困惑?

甚至--

到了挣扎的境况?

对此事,

我想提供一些指导……

那些被称為学者的人是基於物质世界的范畴来评断和衡量事情否定他们不能瞭解的,

而断言它们不存在,他们不会教导人们关於灵界及生活的本质

甚至灌输错误的观念而这正是引起精灵们更多的困惑的原因

即使许多精灵怀著困惑来到这裡

随著时间的流逝

他们会对於身為精灵的生活愈来愈有自信

突然发现一件事情

史威登堡:

那儿……发生什麼事?

引导灵:

那是她整个人生的回顾景象!

史威登堡:

人生的全景!?

引导灵:

看!所有的景象

重覆地显现!而且展示了她整个「人」生

从出生的那一刻至死亡的那一瞬间

可说是巨细靡遗

她整个人生的全景……!

不仅是有表现出来的行為

也包括了快乐的、羡慕的、厌恶的想法

甚至包括了她已经忘记的在变成精灵的那一刻

所有烙印在灵魂上的都将浮现出来

从物质世界初来到精灵界的一段时间,

精灵仍保有与在物质世界没有太大不同的「人」的知觉,

而随著时间的流逝

便会显露出人所末有的灵的感觉了

当灵的感官能力增进且物质的特性消逝后,

这精灵可说已经準备好去到灵界

我们可以说--精灵界是一个试炼和训练的地方

从精灵界到灵界

五、由精灵界到灵界

引导灵:

在精灵界裡有许多神祕的现象-

史威登堡:

我非常地惊讶……

这不同於人世界之处,但却又相似!

突然

史威登堡:

哗!好痛!如同子弹穿过胸膛!

史威登堡看到一位中年男子

史威登堡:

他正瞪著我!

而……我不记得他跟我有仇

我不知道他……為何如此做

咦!

那个女的精灵……他们正相互瞪著对方

一位精灵说:

当他们身為人的时候他们是夫妻

他们所有的朋友都羡慕他们彼此非常地相爱……

但是令我惊讶的是

实际上-以前在他们的内心是如此憎恶对方

引导灵:

在物质世界裡

他们被社会的风俗、各誉、自私和所有外在因素所束缚而在一起

但是-经歷了精灵界的生活后

他们灵的本性

渐渐地被释放了

脱掉了外在的束缚,而原来保留在他们内心的厌恶就暴露出来了

史威登堡:

那刚才我感觉到的痛苦是来自他们强烈憎恶的意念

引导灵:

在精灵界裡

像这样的事件并不罕见--

以如此方式

精灵们外在的感官和记忆脱去后便恢復到无法偽装灵的本然状态……

当你切断所有干扰的声音

独自一人沉思

而发掘你内心的最深处

此时,你可以说”

你所见的状态与你灵原本的型态非常相近

简而言之

实际上,智慧与理性和愿望……大部分内在的事物乃是灵的作用

在物质的世界的人们

被道德、法復、礼仪和别人的看法习惯及自私的考量所侷限

或者受我们表面的记忆

世俗的知识干扰

但在灵界--

这些东西不仅不需要而且还是一层障碍

在精灵界裡精灵们去掉那些皮囊而留下了他们真正本然状态的形状

当这过程一直持续下去

奇妙的灵的感官便甦醒了

这是在物质世界裡无法想像的同时凡是拥有善良本心的人愈能感觉到他们美的本心正开始发光

相反的

具邪恶灵的本质的将会比在人的世界裡显现出更多邪恶的举止及丑陋的样子

这是因為在精灵界裡

没有来自律法的束缚和隐藏

所以-他们暴露出他们邪恶的型态

我将在地狱的部分解释这种现象进入灵界

敦珠法王对大圆满禅修的私人指导

左起:夏扎桑杰多吉仁波切,敦珠仁波切,顶果仁波切

摘自《敦珠法王文集荟萃》

礼敬我的上师!

伟大的邬金大师曾说:“无须探究每件事的根源,只需探究心的根源。一旦心的根源被发现,你会因此解脱一切!若心的根源未被发现,即便知道每件事,也并未真正了解任何。”

当你开始在心的层面禅修时,让你的身体笔直坐下,允许你的呼吸自然出入。凝视眼前方的空间,既不阖眼,也不两眼大睁。发心为一切如母有情的利益而修行,观想你的觉性—普贤王如来(Samantabhadra)的本面。强力祈祷你的根本上师,他与莲师不二,让你的心与他合一,由此导入平稳而和谐的禅修状态。

一旦坐定下来,无论怎样,你不可能长时间逗留于此空明的清晰状态,你的心会开始游走并变得活跃躁动,像猴子般坐立不安,跑到这儿跑到那儿。在此你经验的是什么?它不是心性而只是心念。如果你执取并跟随它们,你会发现自己回忆起所有的事,挂虑所有的需要,设计着所有的行为。这些心念活动将你抛进以往轮回的暗海,无疑的从那里将延续到未来。但是你必须穿透心念弥漫的“烟雾”——那只是思想制造的晦暗错觉。

有什么能让你摆脱心念的锁链呢?觉性看起来像什么?它是空,极度清澈,光亮、自由与喜悦!在这些品质里没有任何界限,没有轮回和涅盘,轮涅已互相拥抱在一起。从无始以来它就在我们里面,纯粹天成。我们从未有“无觉性”的片刻——包括一切外在行动、努力和想象时。但是你会问,怎样认证此觉性-日巴(Rigpa,本觉)-之脸呢?

虽然你能够经验它,却完全无法描述它——这情形就像哑巴试图讲述他的梦。想分辨出觉性安住以及经验本身,是不可能的。当你完全自然赤露的安住于觉性的无限状态,所有那些高速纠缠在一起的心念不会立即安静或停下来——所有那些回忆,那些导致你如此烦乱的规划,统统失去它们的力量。在那广大无云的心性天空中,它们消失不见——散落、瓦解并逝去。它们所有的力量都在觉性中丧失了。

事实上,你已拥有这一觉性,它就在你里面。它是清澈而明晰的法身无遮之智。但是谁能将之介绍给你呢?你将得到什么支持?你将确信什么?

首先由你的上师为你展现心性状态。当你认证它时,你会向自己确认那一本性。所有的轮回和涅盘只不过是你自己心性的展示,由你的心所支撑着。就如波浪自海面扬起又归于大海;一切心念都生自觉性又熄于觉性。确认此一(自)解脱将使你发现自己在彻底“无禅修和禅修者”的状态——完全超越了禅修之心。

“哦,如果那样的话,”你也许会想,“就无须禅修了。”很好,但我可以保证你还是需要!仅仅知道那些话并不足以让你解脱。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你早已被错误的信念和迷惑的习性所包裹。从那时到此刻,你已遗漏了每一刻而使自己成为心念的可怜且悲惨的奴隶!当死亡时,你一点也不确定将去何方,你将跟随自己的业力奔向痛苦。

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禅修并需要持续保有已被介绍的觉性状态的原因。全知龙钦巴尊者说:“你也许认证了自己的心性,但如果你没有禅修并习惯于它,则你会像一个婴孩被搁置在战场上:被敌人-你自己心念的敌方大军给带走!”概括说来,禅修意味着熟悉“本初无染本性的安住状态”——通过生命本然、自然以及相续不断的觉察。它意味着习惯于剩下独自觉性的状态,(It means get used to leaving the state of awareness alone, divest of all distraction and clinging)。

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惯于安住在自然心呢?在禅修中,当心念来的时候,就让它们来;无须将它们视为你的敌人。当他们出现时,就放松(休息)在它们的出现上。另一方面,如果它们没有出现,也无须紧张兮兮地疑惑着它们是否将会出现,仅仅休息于它们的“不出现”。

如果巨大的概念思维突然出现在你的禅修中,要认出它们是容易的。但是当细小而微妙的(思想)波动出现时,认出它们则很困难,那需要一段时日以后才行。这就是我所说的namtok wogyu,即,心智的徘徊潜流。它们是你禅修中的贼,对你而言很重要,你应保持紧密观照。假如你能在座上及座下——在吃东西、睡觉、走路、就坐时——都不变地觉察,那么你就正确地了解它了!

伟大的导师古鲁仁波切(莲师)说:“一百件事可以解释,一千次谈论,但你仅能把握住一件事:去知道一件事和每件事都是自由地保留在你的内在本性、你的觉性中!”

也就是说,若不禅修,就不能增加那份确认:若你实践,你就能。但是要确认什么?如果你以一种稳固而喜悦的努力去禅修,这一标志将表示你已惯于安住在本性上。凶猛而稠密的黏着性-你拥有的那些二元经验现象会渐渐放松下来,困扰着你的快乐与痛苦、希望与恐惧等也都慢慢弱化。你对上师的信心和其教诲的信任将会增长。一段时间之后,你的紧张、你的二元性观念,都会蒸发(而消失),你会达到一个点,在那个点上,黄金与石头、食物与污物、本尊与鬼魔、德行与非德行,对你而言都是同样的——你将失去天堂与地狱的选择!

但是在你达到这点之前(当你仍被二元性的经验所俘虏时),那么德行与非德行、佛土与地狱、欢乐与痛苦、行为及结果等——所有这一切对你来说都是真实的。正如伟大的古鲁所说:“我的见地像天空般高广,但我的行持和其结果则比面粉还要细。”因此不要四处声称自己是伟大的左钦(大圆满)行者——当你事实上只是个跟屁虫、酒鬼和rank with lust时!

对你而言,整个要点在于你拥有的纯净心及三味耶的稳固基础,加之一种精进而喜悦的努力,这些会很好的稳固之——既非紧张,亦非放任。假若你能完全将此生行动与利益抛在一边而禅修,那么确定无疑,你将获得左钦(大圆满)之道的殊胜而深刻的品质。为什么要等到将来呢?你立刻就能把握本初的领域,就在当下,这一建议是我的真实心滴。把握它,不要让它溜走!

金刚寿命真言

金刚寿命真言

oṃ   vajra    āyuṣe  svāhā
om  瓦吉ra   阿尤sei  梭哈
om   金刚       寿命     圆满

🌸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法

特进试鸿胪卿大辨正广智三藏奉诏译

尔时毗卢遮那如来。于色界顶第四禅成等正觉。即下须弥山顶。于金刚宝楼阁。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如来皆悉云集。前后围绕。异口同音。唯愿世尊转妙法轮甚深秘密。所谓金刚界轮。降三世教令轮。遍调伏法轮。一切义成就轮。如是四轮从毗卢遮那心出。一一轮皆有三十七圣者。一一真言一一三摩地。一一契印威仪轨持。大悲愿力。于杂染佛刹。于净妙世界。或隐或显。转轮利乐度诸众生各各不同。毗卢遮那佛。受诸如来请已。欲转法轮时。即入三摩地。观见摩醯首罗大自在天。刚强难化执持邪见。非我寂静大悲之身堪任调伏。于是世尊入悲怒三摩地。从胸臆间现出五峰金刚大菩提心。流出四面八臂威德炽盛奇特难睹降三世金刚菩萨身。遍礼毗卢遮那如来及一切诸佛。惟愿世尊示教于我。何所作为。佛告降三世菩萨。汝今降伏彼难调伏诸大天等。令悉归依诸佛法僧发菩提心。寻即降伏一切诸天等。尽归依佛法僧众。唯大自在天。特大威德而生拒敌。降三世菩萨种种苦治乃至于死(左踏大天右踏天后)于是毗卢遮那如来。入大悲怒三摩地已。即说金刚寿命陀罗尼。复入金刚寿命三昧耶。及结密印加持魔醯首罗天王。还复得苏重增寿命。归依诸佛发菩提心。灌顶受记证得八地位

金刚寿命真言曰

【◇】唵嚩日罗(二合)喻洒娑嚩(二合)贺

佛告执金刚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念诵每日三时时别千遍。过现所有恶业因缘短命夭寿。由持此真言故信心清净。业障消灭更增寿命。若有修习三摩地者。现生不转父母生身。获五神通陵空自在

次说三摩地门。结跏趺坐闭目端身。二手重叠或结定印。安于脐下。于虚空中遍想诸佛了了分明。即自身中当其心上。观净满月光明莹彻。上有五股金刚杵形。舒炽渐大如等己身。变为降三世金刚菩萨。顶有毗卢遮那如来。从佛身上遍体毛孔中。出白甘露灌注自身。次心中复观。金刚萨埵菩萨。相好殊胜威德自在

次结金刚寿命加持甲胄密印。各以二手作金刚拳。以进力右押左。相钩安于顶上。即诵寿命真言七遍。安于额前分手系项。系项后已。直舒进力旋转如环。下至心上相缠如系甲势。次至背后复系。来至脐两膝腰后。当心二肩顶前顶后。复至额前重系项后。金刚拳系渐垂两手。徐徐而下如垂带势。当诵真言成被甲胄护身被甲真言曰

◇【◇】唵(引一)砧(讁簪切二)嚩日啰(二合)欲(三)

由结密印加持威力。身如金刚坚固难坏。离诸灾横见者欢喜。一切人民生大恭敬

次说护摩秘密之法。所谓除灾延寿增益。吉祥富饶辩才无碍。乃至疫疾风雨等难。依法作之一切愿满。护摩坛法有其四种。所谓方圆三角莲华。随其所求依方而坐。本尊形像依法画之。涂坛轨仪如余部说。我今略说除灾延寿建坛之法。净治一室堀深一肘。除去秽恶不净之物灰骨瓦石。净土填之。作一方坛量广三肘。瞿摩涂饰如净镜面掘地之时若得余宝。是大吉祥殊胜之相。所求诸愿速得成就。若有异物。当取河岸净土填之平治如法。以诸众香和瞿摩夷重重涂饰。于坛中心用白粉。作一肘半金刚甲胄。中央穿作一肘火炉。或深半肘随其所宜。若其不能穿之。取一火炉安于坛心亦得。印位华缘依位作之。设坛既了悬诸幡盖。安置金刚三世尊像。供养之物华菓饮食布坛四周。护摩药物置行者前。又以四瓶置坛四角。面对本尊依法念诵。先办乳木长十指量粗如大指二十一。苏揾两头炉中烧。炭火炽盛。诵延命真言加持火木。每诵一遍一掷火中。火既炽已。于光焰中观作八叶莲华。于胎中当观字。光明晃曜遍照成大金刚寿命菩萨。次以四字明引请菩萨。降入坛中受诸供养。四字密言曰

【◇】弱吽鑁斛

即以右手作半金刚印。以水洒火令净。次取一器盛满融苏。取骨蒌草一千八茎乃至一百八茎。以揾其苏。诵寿命真言。随其草数。一诵一掷于其火中。既掷尽已。次复烧掷诸香乳酪。如前念诵课数毕已。满杓倾苏于火中。初后如是。若能于三长斋月或自生月乃至生日作是供养。能除灾难增益寿命。具大福智胜愿圆满。行来出入官位高迁。富饶财宝皆悉称意。若求男女并及聪明。当候大阳亏时加持牛苏服之。即得若加持九节菖蒲。令烟暖光等三相现已。而取服之即满其愿。日诵万言辩说无碍。若求陵空隐显自在。当以牛黄一依前法无间加持。三相现已涂足点额。游空自在。更求余一切诸愿。但于余部随心作之。悉皆成就无不遂者。亦使国土安宁无诸灾疫。风雨以时人民安乐。一切贤圣拥护其身。广说胜利不可穷尽。具如瑜伽经中广说

若作息灾延寿法。面向北坐当作圆坛。观诸圣众悉皆白色。身着白衣供养白食。诸供养具一切皆白烧沉香

若作增益富饶法者。面向东坐。身及圣尊及身衣服。并及供养食菓器物。一切黄色烧白檀香

若作调伏法者。面向南坐。身及本尊衣服供具。一切尽皆深青黑色。烧安息香

若作敬爱法者。面向西坐。身及本尊衣服供具。一切尽皆赤色。烧苏合等香字。是普贤延命种子也

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法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寿命陀罗尼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殑伽河侧。与诸比丘及大菩萨无量天人大众俱。尔时世尊告毗沙门等四天王言。有四种法甚可怖畏。若男若女童男童女。一切有情无能免者。所谓生老病死。于中一法最为遍恼。难可对治。所谓死怖。我愍是故说对治法。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我于今日为获大利。唯愿世尊为众生故宣说是法。尔时世尊面向东方。弹指召集一切如来。作是誓言。所有十方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为众生故。证菩提者咸皆助我。令我以一切如来威神力故。悉令一切众生转非命业。使增寿命。我昔未为众生转此法轮。于今方转。能令众生寿命色力皆得成就无夭死怖。如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召集惊告亦复如是。尔时十方尽佛眼所到。若干世界一切如来皆悉赴集。遍满虚空数如微尘。尔时一切诸佛为加持故。异口同音。即说一切如来金刚寿命陀罗尼曰。

怛胵他(一)者犁(二)者攞者犁(三)弥娜知萨嚩(二合)萨底(二合)稽(四)斫讫浪(二合)蘖南(五)钵啰(二合)舍满都萨婆路誐(六)萨婆萨怛嚩(二合)南(七)阿娜?(八)俱娜?(九)遮㘑遮㘑(十)系么浇(牛矫反)哩(十一)系么你铲尼(十二)系么尸弃(十三)矫啰微(十四)矫啰迷(十五)系俱啰微(十六)信啰?(十七)俱么底(十八)微舍么抳(十九)戍戍毗嚩(二十)阿者犁(二十一)弥者犁(二十二)么尾览么(二十三)户毛户毛(二十四)唵(二十五)么折啰谕师(某甲二十六)萨嚩诃

尔时十方佛所。一切执金刚菩萨异口同音亦说延命陀罗尼曰。

吽(引)吽(引)尸弃萨嚩(二合引)诃(引)

如是一切如来及十方执金刚菩萨。说是陀罗尼已隐而不现。

尔时毗沙门天王白佛言。我亦以佛神力。为一切众生加持护念。除非命故说陀罗尼。

始尾(二合下同)帝(一)始尾怛犁(二)栗利

尔时毗楼勒叉天王又白佛言。我亦以佛神力。为多众生除夭命故。说陀啰尼。

摩登霓(一)摩登拟尼(二)输么输么谋(三)

尔时提头赖吒天王亦白佛言。我亦为诸众生。除死怖故说陀罗尼。

者?者?(一)者啰?

尔时毗楼博叉天王亦白佛言。我亦以佛神力故。令一切众生除非命故说陀罗尼。

未临(一)么么么

佛告四天王言。若有读诵此经。日日受持乃至一遍。当敬彼善男子善女人。应如佛想终不堕三恶道定增寿命。若人每日。为一切众生转读此经。终无夭死短命之怖。亦无恶梦魇魅咒。咀恶形罗刹鬼神之怖。亦不为水火兵毒之所伤害。一切诸佛菩萨摄受护念其处。亦为佛所护持。尔时世尊说是经已。毗沙门天王等一切大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转贪欲为大乐的窍诀!莲花生大士

摘自《莲师心要建言》第六章 除障珍宝宝库

答复益西措嘉的提问

。。。。。。

(益西措嘉)又问:伟大的上师,请鉴知我!瑜伽行者应如何透过遣除道上的障碍,为修道带来增上的进展?

上师答复:措嘉,为修道带来增上的进展,有三个要项:要去除会妨碍增上进展的过失、要打好增益修持的基础,并努力修持能让增上现前的方便法门。

第一项,过失的根源不外乎就是我执,也就是一种迷妄耽执的心态,因此,斩断我执的束缚吧!抛开对敌人和朋友的执着吧!摒弃世间八法吧!放弃对物质的追求!除了佛法,没有别的,真挚地投入修行!

就好比幼苗不会长在石头上一样,不除去我执的过失,就不会有增上与提升。因此,你应该放弃一切罪恶的根源——我执。

第二项是关于打好增益修持的基础,要对你已进入的任何修行道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并且努力体现功德特质。若是投身众多修持,却连一种修行法门都没有扎实专修,这样是无法修持成功的。你要了解献身修道以及远离修道的关键要点:要投入你得到体验的那个修道中,并离开其他的修持!全心全意地专注投入,直到你对那个修持建立了确信为止。若不依靠较低阶的修道,是不可能掌握更高阶修道的。借由这样的训练,犹如将健康种子种植在肥沃土壤中一般,你将会得到体证、见到自身的体性,并不断向前进展。简单来说,密集的训练即是功德特质生起的基础。

第三项是关于增上进展发生的部分,有两个要点:一、提升你选定的某个修道;二、提升新近生起的体验与了悟。

一、如果你以方便道在修持某个教法,却没有任何进展,这是因为你执着了此方便道有实体和属性,而使得方便道变得有所偏颇了。如此便要透过般若智来增益修持——了解一切现象都是没有自性的。

如果你在修持有关般若智的教法,却没有什么进展,这是因为你偏执空性而使般若智成了缺失。如此便应专注于因果的心要,并借由方便法门的教法来增益修持。

同样的,修“止”却没有进展,是因为不了解本然状态所造成的过失。如此就要透过“观”,也就是对实相的认识来增益修持。

修“观”却没有进展,是起因于止时间太短所造成的缺失。如此就要透过稳定的正念觉察和“止”来增益修持。同理,要知道这个原则也适用于各类上座与下座禅修的状态。

这便是能在日常修持中增益修持的关键要点。

二、关于提升新近生起的体验与了悟,包括了透过烦恼来提升,以及透过概念或念想来提升。

第一点,透过烦恼来提升:没有任何人是没有烦恼的,但你若步人执取实有的歧路中,情绪或烦恼将不会成为修道的一部分。你必须认清这些烦恼情绪,并且以之作为道用。关于这点又有三个要目:做不到的缺失、如此实行的善功德,以及实行的方式。

看到美丽的人或非人众生时,你的心被(欲望)所占据。此处的缺失是,贪欲高涨时,你会造恶业、罹患寒病、或被邪恶的女魔力量攻击,未来也会被怀入子宫内。这样一来,你必然会受制于因果业力.

第二要目说到的善功德是,如此提升之后,你可以如你所愿地怀摄人与非人、生起大乐空性的三摩地、免于寒病、有女性护法的陪伴,而且最终会投生到极乐世界。

当你感受到强烈的贪欲时,你可以就在那一座禅坐中,以此贪欲为道用。不要对着猪鼻丢石头!⑩要趁酥油灯还热的时候清理酥油灯!一抓住敌人就要杀了他!  

⑩祖古乌金仁波切解释:猪鼻是猪身上最敏感的部位,敲打猪鼻会使猪立刻逃跑。内疚和厌抑的反应或是盲目卷入情绪中的反应,两者都是“棒打猪鼻”,从而丧失了认识这个情绪本质的机会。

首先,让贪欲完全展现全貌;然后,在造业之前,将之作为道用。由于是你自己的心让贪欲的耽执固化、具体化,因此当这个心态本身揭显为无相觉性时,吉祥缘起便圆满而成了。若没有这本觉作为基础,贪欲便无法成为修道。这就好比除非镜子清净无垢,否则境中影像便无法被看到一般。烦恼的力量完整地展现出来。当我们在本觉的境界中经历情绪时,就不会造作出业力。在其他任何念头打断贪欲之前,贪欲就被作为道用了,这就好比“哲学家的石头”的譬喻一般.

将贪欲作为道用的实际方式是,深观贪欲本身,让贪欲处于本然状态之中,不加干涉,然后贪欲本身会清晰鲜明地显露为赤裸离念的本觉;在本觉当中,大乐与空性是无二元别的。

此外,当你如此修持训练时,也要借由慈心、悲心与菩提心,将贪欲作为道用。首先要生起菩提心;接着,要远离心念造作;最后则封以回向。由于生起了菩提心,你的情绪变成证悟之道;由于让贪欲住于远离造作的境界,了悟会生起;而由于封以回向,善根于是圆满了。

从贪欲生起的那一刻,直到你以之为道用为止,要借着这样的方式,不散乱地针对每一个心念来训练自己。从生起菩提心到封以回向的行持之间,不要被其他念头中断;如果中断了,贪欲就不会成为修道。

同样的,心要也适用于其他情绪,诸如愤怒、昏沉、骄傲或妒忌等等。不散乱地将这些情绪作为道用,然后让这些情绪本身揭显为本觉,让这些情绪展现全貌,但不要造作任何业力行为。

第二点是透过概念或念想来提升,有两个部分:好的念头与坏的念头。第一种是当你有短暂“好体验”的兴奋状态、或是领受到本尊的预言、或是遇到明显的吉祥征兆等等,你便认为这些事件是善妙的,你细想着它们的好处或优点,品尝着它们的滋味。如果你想让这些体验变得更好,体验便会消失;如果你漠视这些体验,修持也不会有所增长。

为了让修持的进展得以现前,不要沉迷在“善”念中,不要执着那是好的功德、不要沉溺品尝那样的滋味。你所认为的“善”,只来自你心中。要运用以上所说的方法,莫因其他念头而分心,如此将善念以为道用,直到心本身揭显为本觉为止。

另一种则是不悦的体验、心灵混乱、或是鬼魔的幻变攻击。一般来说,你会认为这些事件是负面的,认为这些都是过失,也重复咀嚼着它们的滋味,这么做的结果是让这些事件变成了障碍。不要排斥坏的想法,不要认为这些是不利的,不要沉溺其中。“不好”只是自心的幻变创造。要以前述的方法将之作为道用,直到它们本身揭显为本觉为止。

到此为止所说的这些要旨,是瑜伽士修行道上必备的要点。

。。。。。。

Page 35 of 68
1 33 34 35 36 3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