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澈却脱噶之体验–根造上师

1989年法王顶果仁波切和根造上师

修习澈却脱噶之体验
根造上师

康藏佛教四派之中,我独信奉宁玛派,于宁玛派中,又独好光明金刚藏乘(隆钦心髓)。此乘在修习澈却脱噶教授方面又不同于「大圆胜慧」,实为一切密法中最精要的教授。

康藏在生产方面,无非是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一切都很落后,但在佛法方面,无论显教、密教、都是很先进的 ; 尤其是大圆满心髓,在传承、教授、口诀、经验等处,均有其独到之处。澈却脱噶,均系藏语,译曰「立断」和「顿超」。我在甲色仁波且处受灌顶,有一节要用三凌镜,教弟子看宇宙间的光色,后来我在上海传授弟子心髓法时,也得用此镜,当时买不到,要去定作,他们说:「这是科学家用的,你们佛教徒也要用,真是怪事!足见宁玛派的隆钦心髓,已有些科学味道了。

澈却之为「立断」,相当于最上定功,脱噶之为「顿超」,相当于无上慧功。看脱噶之光,如没有相当的澈却定功为其基础,则于修脱噶光时,即使将光度对准,能使脱噶暂时显现,以无定力故,心与气不能执持,则其所显现之陀噶刹那即过,如此见了等于没见。又澈却于藏语属于「东巴」(空性),脱噶于藏语属于「囊瓦」(明显),东巴,表月亮,囊瓦,表太阳,日月就是阴阳。外器世间离不开阴阳,如天地日月能生万物,内之有情世间(人的身心)也离不开阴阳,如男女定慧能造人类世界,而澈却脱噶也自有其阴阳定慧的道理,故修之能起实效。

我在上海时,看过一次科教影片,那是为了教育大家,如何掌握原子弹爆炸的知识而临事不惶知所趋避,当时但见其爆炸后的光色,与我所见到的脱噶情况非常相同,我愈信脱噶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非凭空幻想的东西;科学家只着重向外发展而作出于人类有利(如原子发电)或有害(如原子弹)的东西;忽略了(可能永远忽略)向内发展为人身心造福的一面。而宁玛派心髓的修法,早为印藏前人所发掘,并能以身证验,小而健康长寿,大而即身成佛,或命终身缩尺许,或化虹融入法界,而与法身普贤如来合其体性,仅留爪髮于人间,或现证虹身,长生不死。总之皆为了生脱死之成就。而康藏文献中记载诸成就者,多有于生前显现其特异功能等,斯皆因向内发展而得如是效果,是我们所应注意而加以重视,甚至可以从实践中体会其精神所在发扬而光大之。

杭州有一位气功朋友,问我看脱噶时,每人所见都一样,抑或各人所见不同?我说:「若是看到的,每人所见完全一样,并无差别。」他说:「这便符合科学了。」要求我将此法公开传授。我说时机未到,以后再说罢。

在修大圆满心髓过程中,上师有四种抉择的教授:(一)法身与阿赖耶识不同。(二)心与才能知识不同。(三)胜义谛与世俗谛不同。(四)智慧与神识不同。这四种抉择,是教人于修持道路中出现溷杂情况时,能如鹅王之择乳一样,立即判其真伪,实为重要口诀。

又修心髓人在于令外四大,内四大皆起变化。如此则需在物质上显现真谛;如灌顶时,总不离六根、六尘、上师即在其中使弟子得到启发,然后于修持中能令人转识成智。我本来不会作诗,更不懂平仄,但我在昂藏寺甲色上师处接受澈却传授后,即依口诀而从事练习;有一天,于静坐中,忽然有许多诗句如潮水般涌出,我赶快下座,拿起笔来记录,一下子全遗忘了,只记下四句:「未到昂藏仍在苦海漂,入了宝库方知路不遥,策马加鞭速往家乡进,得见原始面目叹今朝。」这是作诗的开始,以后我每于静坐或修脱噶后,往往有诗句记录其境界,都是出于自然,不是有心去作,起心要作,诗也写得不像样。

有一次,我在静坐修澈却定,面前放了一隻手錶,只见此錶渐渐放大,大至一片白茫茫时,便寂尔入定了,斯时并无人我之分,也无能定所定之感觉,忽然有一个小孩子在呼喊我,我便于定中被他惊醒,因而出定了,此时忽然有四句诗吟出来道:「前境悠然无所依,身入太虚何尝知,可惜童子惊扰我,谛观自性本不移。」又一次看罢脱噶后忽有诗句记录道:「点点明星现眼前,横来竖往不着边,今已练住明点敷,奥明宫殿座有缘。」(奥明 ‧ 乃藏语,译为「不下」,奥明宫殿,是指色究天的密严净土,为报身佛所居。)

我先看到的明点是寂静的(文坛城)后来则变为忿怒明点(武坛城),于是,又有诗记录云:「忿怒明点本内慈,如幻如化各一珠,心佛众生同此物,不识希夷说有殊。」

初看脱噶时如沙粒一样,其形甚微,刹那而过,不可捉摸,若修澈却有了工夫,明点一现,即被吸住,如磁吸铁,如此方能有多看的机会 ‧ 天天多看,明点则能渐渐放大,渐至显现佛相,坛城,从微至着,这便是华严经所说的。「一毛孔中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于是,我又有诗记道:「华严境界重重开,一颗珠中一如来,三身四智皆具足,出入法界奇矣哉。」过去听老法师讲华严经,说到华严重重无尽,小大圆融,一多无碍时,最后结论总是说:「这是佛的境界,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如今看到脱噶的妙境,才知佛所说经本为众生而说,不为佛说。我们汉族和尚喜欢结华严坛,用镜子四方映照,以显重重无尽的境界,但这是世俗谛,不是胜义谛,脱噶境界才是胜义谛。脱噶这种东西,用我们修道的角度去发掘它,则称它为脱噶,并可运用它达到即身成佛之目的;用科学的角度去发掘它,则目之为原子、中子、电子、粒子,并可运用它製造武器,或种种有利于人类的物质,而脱噶或原子本身没有分别,人人可以发现它、收集它、运用它、创造它。若是医学发现了它,可以运用它治疗疾病。所以我于去年闭关中,在四七看脱噶时有这麽一首诗写道:「四七明点体不同,各有本能现奇功,无念无求无分别,任君索取终不穷。」

以上的道理,係将我修澈却脱噶的体验,略述一二,说明大圆满心髓有理论、有事实、不是空谈。为了让我们祖国宝贵文化不致淹没,希望我们炎黄子孙能够重视它、研究它、发扬它、实践它。今因藏密气功研究会之成立,我就以此作为献词,作为庆贺吧。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于纽约大圆满心髓研究中心

嘛哈珊底约噶与微观世界信息–根造上师

1989年法王顶果仁波切和根造上师

嘛哈珊底约噶(MAHA SANDHI YOGA)与微观世界信息
根造上师

嘛哈珊底约噶是梵语,藏语为佐巴钦波宁体,汉语为大圆满心髓。本人在三十年前曾写过一篇为『禅宗与大圆满』就是说修大圆满的人须先修禅定。现在须要进一步简单扼要地说说大圆满心髓与微观世界的关係。在有了禅定基础以后,方能窥微观世界的奥秘。此一法门是西藏宁玛心髓派(红教)所独有的成佛捷径,始自原始普贤如来传与五方佛及金刚萨埵,金刚萨埵传与阿育王的外孙极喜金刚,极喜金刚传与妙吉祥友,妙吉祥友传与希利森哈,希利森哈传与莲华生,莲华生于定中亲见普贤如来与金刚萨埵,得其传授,然后传入西藏,同时又有比玛拉密扎,亦将心髓传入西藏,如是展转传至昂藏寺甲色上师,甲色上师传于我,这就是本法的传承来源。

此法有澈却、脱噶两步:澈却译曰『立断』属于修定,脱噶译曰『顿超』属于修光。有了定功,才能于定中得见微观世界之秘密。乃见宇宙空间有各种不同之『明点』,都会行走,上下左右都很自如,其中有固定不动方明点,大圆圈内有小圆圈等。其行走之明点,如鸟在空中翱翔,有的如锁鍊。最初看时很微小,捉摸不定,定功渐深时则亦渐渐放大。其中明点圆如彩虹的,颜色排列次第有一定的格式。明点的中间一个圆点,以白色居多,其它红、黄、蓝色较少,更而以绿色的为最少。明点的亮度一般如电灯泡,有的全是金光灿烂,这些都是于太阳光下见到的。

嘛哈珊底约噶既然与微观世界有这麽密切的关係,但不知修练此约噶对人体和精神有什麽好处?这在红教中有很明确的教授。我们汉族佛学华严宗五祖有这麽两句话可以概括,他说修持方法有两个途径:『一是以法界透入色身,一是以色身透出法界』。这就是说我们观察宇宙明点时,起初看不见,进而所见甚小,刹那即过,日久功深,能以精神吸住明点,使他跑不掉。这样看下去,明点便自然的渐渐放大,状如车轮。此时则见其中有一佛相,明点无数,佛相亦无数,最后诸明点总归于一个明点。然此明点,不独空中有,我们身上亦有。这好像科学家说的什麽原子、介子、电子、粒子、分子等。我们修约噶的若能和宇宙空间这些『子』接上綫,便能在身上起作用:一面如童子,二得虹霓法身(就是说人们看你是个人,但其体如虹霓,抓不住。)三死时骨肉皆化,唯留存指甲和头髮:,又有临命终时,身体缩小,坚硬如铁。这便是修嘛哈珊底约噶的成果。此法门经过瑜伽(约噶)师传授以来,每人所见都一样,足见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我认为这些情况,应该引起科学家的重视,加以探讨,使这种东西向内(身心)发展,若一味向外发展,或作其他不利于人类的事业,其威力虽然不可思议,但不能直接与人类发生关係(即不能以法界透入色身,同时不能以色身透出法界也)若能向内发展为人们谋幸福,使人们能够长寿,返老还童,以至化虹而去,岂不是来得更亲切麽?我愿研究物理专家对此予以重视。我在上海龙华寺遇到一位美国的科学家,向他谈到这问题,他说我们科学家要看到这些微观世界的东西,得花许多钱,用精密仪器观察,才看得见,你能用肉眼看,真不容易。

宁玛派最大成就就是化虹,若能用科学証实了它,大家共同研究,为人类创造更好的幸福而奋斗,这就是我在上师三宝座前所祝愿的。

宁玛派的教义

宁玛派的教义
刘立千著

宁玛派的教义概括在九乘三部内。

◇ 九乘教义

宁玛派把整个佛法的显密教法分为九乘,它的教义全部包括在九乘里。九乘的分法是:显教三乘、密教六乘合共九乘。密教六乘中又分为外密三乘、内密三乘,内密三乘中的最后一乘还包括三部。其详细划分如表(《知识总汇》上87-89页):

┌声闻 ——————————————┬小乘
┌ 显三乘┼独觉 ——————————————┘
│    └菩萨 ——————————————┐
九乘—│    ┌— 制耶———————┐      │
│    ├— 邬巴        ├外密三乘—┤
│    ├— 瑜伽———————┘     ├大乘
└ 密六乘┼— 摩诃瑜伽—————┐     │
├— 阿鲁瑜伽     │     │
│      ┌ 心部 ┐ ├内密三乘—┘
└ 阿底瑜伽 ┼ 界部 ┼┘
└ 要门部┘

九乘即九个等级。为什么要分等级?因为众生根器、意乐、时机各有不同,而佛是因时制宜,随类施教,故有这些差别(《知识总汇》中575页)。尽管佛的法门广大无边,但归总起来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使众生离苦得乐,即解脱一切痛苦的根本——烦恼,得到涅槃的安乐——菩提。所有大小显密各种乘门,提出种种说教,其目的不外是在求解决烦恼和菩提的这两个问题。

九乘中开始是显三乘。宁玛派分为声闻、独闻、菩萨三乘,是佛教的起始阶段。显教三乘的教法,在佛教内部各派说法无有不同,在西藏也无新旧宗派的差别,他们共同认为,只有彻底断除烦恼,才能超出生死轮回,才能趋向菩提涅盘。对于如何断烦恼,如何求证菩提,大小乘各自都提出了一套理论和实践。

小乘的声闻乘认为,应当发出离心,断三业行【35】,对治烦恼,守持净戒,对七聚别解脱戒,随一而守,修十二头陀苦行【36】,依九住心修三摩地,入四谛十六观法【37】等之止观法门,悟到人无我【38】,断烦恼障【39】,生起菩提智慧,证阿罗汉果【40】。

独觉乘也认为,应当守持七聚戒,对治三业行,彻断烦恼,入十二因缘门【41】,悟法无我【42】,断所知障【43】而得菩提智慧,证阿罗汉果。

由于他们都希求自利,不管众生,所以他们证得的菩提智慧亦不圆满,皆属小乘。

显三乘最后一乘为菩萨乘,它认为应当彻断烦恼,除严持净戒,受菩提心戒外,还要修四无量心【44】、七圣财【45】、十法行【46】,发菩提心,广持六度【47】,双悟人法二种无我,双断二障【48】,才能开显菩提妙智。菩萨虽未证成佛的大觉,但利已利他,发心广大,故属大乘。

总之,无论大乘、小乘,都主张要断除烦恼,才能证得菩提。但又认为本有妙明真性由原始以来为烦恼缠裹太深,一时不能彻底断除,故显乘采取逐步去缠、逐步了悟的渐断的办法。小乘只求悟人法空,大乘唯识求悟二取执空,大乘中观求悟诸法自性皆空,故要从闻、思、修入手,勤习戒、定、慧,发出离心、菩提心,走止观双运和修定发慧的路子。显三乘中都未提出悟本有妙明的自然智慧【49】,所以要经历多生的磨练,艰苦修行,才能有所成就,故显三乘名为引度业恼乘。

显教为什么要经历多时始能成佛?原因还由于他们有些人虽然承认众生有佛性,但生佛有别,把佛和众生的差距拉得太大,说凡夫要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祗劫【50】修行才能成就。所以显乘又称因乘,或称为性相因乘。因乘就是修成佛之因,修三十七道品【51】,是趋往涅盘道路之资粮,这是显教的渐修乘门(《知识总汇》中733-735页)。

后期大乘对烦恼则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烦恼的是心,成菩提的也是心,二者只是在一心上迷悟的差别。因此对烦恼不用彻底断除或对治的办法,而改用转变的办法,转烦恼为菩提。如大乘唯识派有所谓“转识成智”,转有漏种成为无漏种,即成菩提。大乘中观用缘起性空之理,转烦恼的根本执实心而成不执实的空性——菩提。特别是密教运用转烦恼为菩提的方便则更多,不需长时艰苦修行就可以达到快速成就菩提的目的。密教为什么能快速成就菩提?因为密宗不仅认为众生有佛性,而且众生就是佛,即心是佛。佛和众生只有迷悟之分,迷即烦恼,悟即菩提,烦恼即菩提。外密三续部则提出“三密相应法”,用众生造业和烦恼的身语意三业转变为佛的身语意三密,即可相应获得成就。不过众生因业恼缠缚,耽着凡庸的思想【52】隆厚,不敢直追佛位,更不敢自认是佛,一下子还转不过来,所以外密才有三乘的划分。

外密三乘有制耶、邬巴、瑜伽等三乘,约当新派的事续、行续、瑜伽续三续部。三乘都采取逐步引导的办法来转变众生的习气【53】。事续主要用三密相应法来求从速获得三密成就;行续用加持三业的办法来求得成就;瑜伽续则用四大印【54】印定法求得三密成就(《知识总汇》中509页)。

事续部是注重身语清洁等外事而内修瑜伽法,视佛为神灵,虔诚供奉,极重外部事相。在佛我的看法上还存在有佛尊我卑之感,佛为主,我为奴(《知识总汇》中589-590页)。关于事续部之见,他们初步体会到自心明空之智,在胜义中现空双运,远离戏论,在世俗中所现皆为本尊之相。

行续部是既重身语外事,也重内心修定,是内外双重的瑜伽法。在佛我的看法上,主张佛我平等,不过佛为主体,我是助伴(《知识总汇》中593页)。其见与事续部同。

瑜伽续部是专重内部瑜伽修炼,观我为佛,敢于承当自己是佛。瑜伽续之见,于胜义中一切法远离戏论、空性光明,于世俗中观为金刚界天尊。

三续部的具体修法在修前都要以观佛、护地、迎神等“七支”【55】作为前导,沐浴持斋,设坛灌顶【56】,受三昧耶戒【57】,这是所有续部共同遵守之轨则,只是繁简不同。如设坛,“坛”梵语曼荼罗,为佛神所居之处,有彩土、布绘之分别;如灌顶,事续为花蔓、水、冠三灌顶,行续加铃、杵二灌顶,瑜伽续在此上还加不退转金刚阿阇黎灌顶和秘密灌顶等。关于授三昧耶戒,三种续部各依本尊不同,授戒内容也不相同。灌顶后,认为已成熟相续【58】,可以传授密法,讲解密经,以及指导实修等(《知识总汇》中601-603页)。

三种续部的正行。

事续部有观修《六天法》【59】。六天总摄为字(咒字)、印(印契)、身(佛像)三者之中,即三密之中,以此持心,便可契入佛的三密(《知识总汇》中596、601页)。除修种子字、手印、天身外,还有住心于火的三摩地,住心于声的三摩地,此二为有相瑜伽。无相瑜伽,即观声后悟自性空获得解脱【60】(《知识总汇》中586、588页)。
行续部的观修亦分有相修、无相修。有相修,即修《六天瑜伽》、《四支念诵》【61】,与事续相同。不过修六天瑜伽要结合天、曼荼罗、密咒等十真实【62】而修,由此可以悟入真实性。照宁玛派的说法,事续所谓的真实性,即悟明空离戏之智【63】,一切显现皆是清净智慧之所显发,这是诸法法性,不过此种真实性还不属于自然智慧之所显之真实。无相修,即修空性与大悲双运。入、住、起,修胜义菩提心【64】。行续的真实性即由灌顶加持之力,观胜义中一切法无戏论,在世俗中观一切皆为金刚界天尊【65】(《知识总汇》中597页)。

瑜伽续部观修法,修《四大印》、《四瑜伽》【66】、《五现证菩提》,以及修有相的二胜事业【67】和修无相的有分别、无分别二种智【68】(《知识总汇》中605-608页)。

三种续部在修念诵观想的同时,也有风息瑜伽【69】。下三续所修法只是调息收心,使息及分别心【70】不向外流散,摄持于内,则可除去耽着凡庸境界,自身能明现为天身【71】,并可坚固此慢【72】。认为息是心马,若能内摄,则心亦自然摄持而住,能快速进入三摩地(《知识总汇》中589页)。

三续部在正行前所修之风息法与无上续部所修瑜伽法有所分别,正行后都有修求悉地【73】法,悉地总分为胜、共二种。共悉地修求世间成就,如得天眼等神通,不共者则求速历地道【74】而至五部刹土中或三部持金刚道中成佛。

以所有密宗,不是只修密法,不修显教。在修密之前都有显教的观修前行作为引导,以便有个思想基础。如依显教,要观人身难得,观无常业果,发出离心,发菩提心等等。宁玛派就有隆钦宁提的《普贤上师口教》的前行引文,正行有仪轨【75】,依仪轨作法事。各部有各部的仪轨,各尊有各尊的仪轨,仪轨是实修的轨范。其它还有分支仪轨,如修供祀护法神法、供空行法,布施一切鬼神等法事功课甚多。在修法上还应用许多事相来即事表理【76】,即体显真,求得相应,这是密宗的善巧方便,把佛的果位智德境界拿到因位作为目标而进行修持,成就佛果。所以密乘又称为果乘,或称金刚果乘。修佛三密果德,一切所现皆为佛身,一切声音皆为佛语,一切心念皆为佛意,不仅可以改变耽著凡庸的观念,还能将造作烦恼的三业活动转为清净的佛业之中。这就是转识成智,化烦恼为菩提的具体作法(《知识总汇》中 579、603、608页)。他们相信感应道交之理,为求急速相应,还应常修《上师相应法》,相信上师祖辈相传,有神密的加持之力。宁玛派人常说要随时不忘三根本,则可以速得感应。三根本就是上师、本尊和空行,随时要以三根本作为依怙。

总之,宁玛派称事续、行续、瑜伽续三部为外密三乘。何以称“外”?

因为他们相信众生是佛,但还不敢自认是佛、自身是佛。对佛我要分高低,不敢承认烦恼菩提皆是一心而作为。在外,故要断、要转,总向外求。总的原因是外密三乘把胜义和世俗二谛【77】各分别开,不相系属,其见修等都是外向的,故名为外。

又内密三乘何以称“内”?

因为这些乘门把胜义和世俗二谛融摄为一,二无分别,一切世俗皆为是佛智所现,融摄在一心之中,其见修等都是内向,故名为内(《汉藏史集》438-439 页、《知识总汇》中573页)。

外三乘续部中,虽有顺佛果德的修法,而无顺三有生死【78】的所治相;有证三身之修法,而无即身成佛之道(《知识总汇》中580页)。

以上显教三乘、外密三乘,共六乘。在教理方面,新译密咒派与旧译密咒派所说皆同,并无差别(《知识总汇》中735页)。

其次,内密三乘是专显内瑜伽最胜三摩地之修法,除此更无过者,故又称为无上瑜伽。外密三乘还须有一定的苦行,故名苦行明觉三乘。内三乘是通达一切法为现空无别之妙用,运用善巧方便强制成佛毫无困难,所以又名秘密自在方便三乘,比下三乘为高,故名为无上三乘。

宁玛派的内密三乘有摩诃瑜伽、阿鲁瑜伽、阿底瑜伽。
摩诃瑜伽,约当新派之生起次第,观本尊坛城,空有双运,重在风息。
阿鲁瑜伽,约当新派之圆满次第,修风脉明点,乐空双运,重在明点。
阿底瑜伽,为本派特法,求明见心性之体用,界觉双运,重在光明。

又说:旧派之三瑜伽约当新派的密三乘之父续、母续、不二续。父续又称方便续,专重俱生大乐智的幻身修法,如《毗卢》、《大幻网》、《密集》等皆属之。母续又称胜慧续,专重甚深光明之修法,如《胜乐》、《佛平等合》等续部皆属之。不二续即光明与幻身二者的结合,在宁玛派看来,不二续也是属阿鲁瑜伽非大圆满法。实际上父续中亦讲光明,母续中亦讲大乐,是交相错综的,并无严格的划分(《五部遗教》361、366页,《智者喜筵》上603页)。

宁玛派无上三瑜伽分为《经·幻·心》三部,其中的经部《赫鲁迦格布》等续经,也讲说与新派相合的《六加行》【79】、《五次第》【80】、《道果》【81】等相合的修道次第。如幻部的《幻变网》、《六次第》、《三次第》之解脱道和《密点》的方便道等要门,与经部的《集经》中之任运修习,幻部的《修部八教》中的《五次第》等讲说与新派所说法也大多相合,但宁玛派推重者惟在心部的大圆满法(《土观宗派源流》69页)。

其次,三大瑜伽之实修。在正修前都要修曼荼罗、入坛灌顶、授三昧耶戒及修其它仪轨支分。无上部灌顶有外十饶益灌顶、内五功能灌顶、密三甚深灌顶和瓶、密、智、句四大灌顶来成熟相续,达到实修的条件,然后正修。

摩诃瑜伽属幻部,其修法按幻网规分为方便道与解脱道二道。方便道中又分上门和下门,上门依六脉轮【82】修燃滴法【83】,生四喜智慧【84】,下门依阴阳密道修降、持、回、遍等法,即能于刹那倾强迫生起乐空无分别智【85】而获解脱(《知识总汇》下276-277页)。解脱道以三智慧抉择二谛无别之正见获得通达,自己心中缠缚自然打开,于法性境界中获得解脱(《知识总汇》中740-746页、下276-277页)。

阿鲁瑜伽属经部,其修法以依于智慧圆满次第为主,证悟界觉无分别智【86】而获得解脱。阿鲁瑜伽方便道亦有上门、下门等修法,其解脱道亦先依于正理,抉择界觉无别之正见,其次进入实事,入无相无分别三摩地。又修法中还有有广行、无广行【87】等种种分别(《知识总汇》中748、749、751 页)。以上二续部之见,在胜义上,任运住于离戏本性之中,在世俗上,由本尊坛城之自现,成现空无别。

阿底瑜伽属心部,即要门大圆满。初悟心体明空,次观光明心用,最后体用合一,自现元成,则任运无修,自然解脱,说此乃究竟成佛之道。〔又,《九》书中此句为:进一步肯定是即心是佛,专求圆悟一心,契证烦恼菩提二无分别、佛与众生二无分别,说此乃究竟成佛之道。〕

◇ 大圆满三部教义

大圆满内分心部、界部、要门部三部。

一、心部
宁玛派大圆满是专门讲悟心的心地法门,与内地禅宗主张见性成佛颇有相似之处。但宁玛派是密教,心部讲的心是分作体、相(性)、用三方面来谈的,故与一般显教所谈的有所不同。

本派常有三句法语:“心体本净,自性元成,大悲周遍。”(《实相藏论释》29、31页)〔《九》书所引为《知识总汇》上260页〕

三句包括心的体、相、用三个方面:
体——心体本净,空寂灵明;
相(性)——自性元成,本具光明;
用——大悲周遍,随缘显现(妙用随缘)。

首先谈心体。心有真心和妄心。真心之体,本性清净,本无垢污,空寂光明。心体虽然空寂,并非顽如木石,而是空而有觉,灵知为体,故称自然智慧。

《知识总汇》中说:“一切心上所显境界,皆是自心的妙用。心性是自然智慧”(《知识总汇》下289页)。这就是说,万有均在心性光明中显现(明)〔《九》书中为:万有的形象均能在自心中明现〕,而自心又能灵知不昧(觉)。这现和知都是心性的妙用,心性空无有体(空),或故名为明空妙觉,或名自然智慧,此乃吾人之真心。真心是不变不坏,永无生灭的。妄心是由根、境、识【88】和合所引起,是刹那生灭的。

《大圆胜慧》【89】中说:“本然智慧,无来无去,无始无终,甚为希有。众生无量劫来须臾未离,不变不坏……”(《大圆胜慧》79页)。

为什么真心能不生灭?《智者喜筵》说:“真心不从因所生,不从缘而灭,最初无来处,最后无去处,过去现在皆是湛然常寂。因其体空,故无生灭。”“即此真性,虽然现轮回涅槃之相,但真体未尝动摇。”(《智者喜筵》上551、590页)此即无生灭之意。

这个真心之体,既不从因生,又不从缘灭,又非任何所造,虽能现万象,然真体亦毫不动摇,不变不坏,故能“一物长灵,盖天盖地。”

大圆满心部认为,心体是觉空无别,这个认识和内地禅宗的看法颇为一致,所谓“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不同无情,性自神解。此是汝空寂灵知清净心体”(《禅宗大意》【90】139页)。

这个灵明空寂之心,佛与众生同具。心部求悟此本空心体,即悟此明空觉性,亦即是所谓为见性成佛。《普成经》说:“过去诸如来,皆为得见此性而成佛,别无法可修,亦别无所得,现在及未来诸如来,亦为得见此性而成佛,别无法可修,亦别无所得”(《大圆胜慧》80页)。

其次说心性(相)。自然智慧之性,自性元成【91】,本具光明。心性光明能朗照万象,空寂妙明。此光明与妙用结合,能现一切染净世界。“由于自然智慧妙用之元成妙光现为轮回涅槃两境相”〔《九》书此处为“妙用,圆成妙色,现为……”〕(《知识总汇》中756页)。

心体是空寂无生,何以能现轮回涅槃?心体空,并非空无一物,体空而性不空,空而有明,心性光明,明分不灭,所以能现。心是具有明分和空分两分,空而又明。明分属于本有,本有则是非空。

心体本净,何以又能明现染相轮回?染相净相都是由众生迷悟所造成,染净都属一个根。《大圆胜慧》说:“自然本有光明,明了,则为解脱之根,不明,则为烦恼之根”(《大圆胜慧》215页),这个根就是本性光明。悟者则见光明净相,迷者则见染相。如同一白螺,常眼人则见白螺为白色,黄胆病人则见为黄色。胆病愈后黄色即空。白螺的白色,为白螺所本有,这是空不了的。众生心体除去垢污后,染相则空,净相光明为心的明分,乃自性本有,这个根是空不了的。

如果心不具光明,只有空性的空分,则仅能成就法身【92】。单有法身成不了佛,要法、报、化三身具足,始能圆满正觉,这是大乘显密各宗共同承认的。若心只有空分,而无明分,则报化二身从何而出?岂能离开自身而另有依据?故体虽空而性不空。心性光明,光明就是成就二种色身【93】的依据。

《大圆胜慧》说:“本来清净自性中不能化现,本体法性光明有法尔之力,出现色身,”“自然法性、自然光明、无忘无着,此即报化二种色身之根源”(《大圆胜慧》237页);“空分属法身,光明属报化,三身均具于一心之中,故光明出现自显三身境界亦属自性本具”。(《大圆胜慧》237页)〔《九》书中此处为 107页〕

空性是法身,法身是无相。报化是色身,属有相。无相何以出有相的报化?所谓无相,无虚妄色尘【94】相,非无真空妙有之相(《大圆胜慧》170页)。光明属真空妙有,是元成的妙色,或称空性妙色【95】。

光明何以能现境相,光明具有五光【96】。“自性光明具有五光三妙色”(《知识总汇》上260页)。“内五光为觉性之明显分(明分)”(《实相藏论释》【97】29页)。此明分之五光能现三有【98】轮回涅盘之相。为一切境相显现之源(所依),称为元成之妙色。

此五光又是如何显现为情、器、轮、涅【99】的?按《实相藏论释》说,“觉性自然智如水晶球,其本净明空广大体中,自性五光元成内显,此内显分,即五大种。从中起现外显之时,其外境色相,即内五光,犹如水晶之内光,显现为外光。最初起时,以执为我故,遂垢污五大。迷为情器”(该书31、7、9 页)。五大元即地、水、火、风、空,此五属物质,故光明应属于色(物)。不过他们说此色不同一般虚妄色尘之粗色,而称为空性妙色。

所以悟心既要悟到心的空分,也要见到心的明分。众生由于无明,使明空分离,悟心人必须明空双运,使之结合为一,才能彻见自心本性,证得了明空妙觉,才能圆满三身功德而成佛。

禅宗不多谈光明,但有时也提到光明。如禅宗古德说:“开显了真实的知见,身心廓然,没有一切尘垢污染。孤迥迥(体),光皎皎地(相),活泼泼地 (用),洞然同于太虚。”这是从三方面来描述本心实相,其中“光皎皎”三字必然指的是光明。光明虽是本有,但光明是带物性。由于大圆满是密宗,密宗是色(物)心合一(并有)论【100】,故可秘密宣说心的两分中有带物性的光明。禅宗是显教,只讲悟心,不说除心而外还有物,多讲光明怕着相起执,反入魔道,故不强调而已。

心部人求见心性光明,他们不同要门部要修观光法,只采取直观光明心相所显现的境界,一切不管,随心自在,保任明空无别,则可以获见自心的实相。

最后谈心用,自然智慧之用,大悲周遍,随缘显现(妙用随缘)。从体起用,随缘能现染净世界【101】。

“一切显现都是自然智慧之用。”自然智慧体性空寂,本无有物,但它的用是空而能现。“不是一切,能现一切”(《智者喜筵》上544页、《知识总汇》中756页)。客观事物的形象能反映到主观上来,这是心的本性——明,能现出这些事物形象的,是心的妙用——用。所以心既有明分,也有现分。

真心本来空寂,无形无相,不是任何色相所成,但它的妙用与妙光结合,能化现(《九》书此处为“造作”)种种,现种种色相,能作天堂,能作地狱,能作佛,能作众生,十界【102】均能随缘化现。若迷,则随染缘,变现为众生界之轮回;若悟,则随净缘,示现为佛界之涅槃。虽随缘升沉【103】,但心体并无增减,亦永不动摇。“妙用化现之源,则为觉性的明显分(相),明显于外,则为化现不灭分(用)”(《实相藏论释》29页)。

何以此心随缘能现染净之相?

迷悟染净是就众生能缘的心用来说的,本性光明并无染净之分。“自性光明无垢可除故”(《知识总汇》下326页)(《九》书此为376页)。众生之心虽随染随净,但是心体则没有随之变化,因为众生的本心是真如体【104】,与佛无异,真如虽能随缘,但其体不变,故一切染净境界之分,不在心的体上,均在随缘之用上。

《智者喜筵》中说:“佛和众生轮回涅槃,其体非有不同,当此体显现本有妙相元成境界时,由于不能认识,产生无明,遂受业风【105】鼓动,即在未悟本性之中而起用时,将自心本性误认为我(能),心体之用误认为它(所),使能所【106】对立,出现轮回。虽然出现轮回,其时心体并无动摇” (《智者喜筵》上552页)。若知一切所现均为明空妙觉之用,现而不执,则能现(体)所现(用)二者统一,烦恼菩提二无分别。

《知识总汇》中说:“一切所现皆心之妙用,心的本性是自然智慧,则放下不管,只住于此本元心体上,所有迷相,不须断除,自然解脱”(《知识总汇》下289页)。

《土观宗派源流》【107】中亦说:“照此当下明空本净之妙觉,让它宽坦任运,随他妄念境相起伏变化,不去辨别是非善恶,不破不立,只保任此觉空赤露,这就是大圆满修心的心要,是莲花生大师的无上心印”(《土观宗派源流》72-73页)。佛是觉者,则能“能所双冥,境智合一”。在起用时所现皆成妙用,随缘示现,大悲周遍。故说轮回涅槃之根均在此明空妙觉的能现作用上。

心体无相,不能得见,求悟心人亦应从“用”上着手,才能觉照。心部则注重在心用的能现上。从现前一念起,认识自心实相。即此现前率尔一念就是真性,应用自己明觉智慧而观照之。禅宗就是在这个能现初动时,即在心起用之时下功夫,所谓照顾当下,从见闻觉知上回光返照,认识本心,“是知能见闻动作,必是汝本心,不是汝身也”(《禅宗大意》138页)。婆罗提尊者说:“性在作用……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禅宗大意》136页)。

总之,大圆满心部所说的心,是从体、相、用三方面来认识的。就是体本净、性(相)光明、用周遍。“真心是本来智慧、本性光明、本来清净,心量周遍。如此真心,一切众生无量劫来,本来刹那未离,特众生不自认知耳(《大圆胜慧》77页)。真心就是自心本性,就是佛心。大圆满心部则求直观能缘的真心又明又空和随缘周遍的实相。悟心,即指悟此心;见性,即指见此性。禅宗的宗密大师亦说:“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

从六祖的《坛经》【108】来看,他说心的实相亦是从体、相、用三方面来谈的。《坛经》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不生不灭(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元成)(相)?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用)?”坛经的说法与大圆满所说基本上是一致的。提到了明空本净的自心实相,只是未明提出“光明”二字而已。

百丈禅师有几句话:“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又说:“灵光独耀”也是提的光明。僧那禅师说:“心珠独朗,常照世间,而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断续之相。”临济禅师说:“孤明历历。”这些说法与大圆满说:“明空妙觉”、“心性光明,明分不灭”是完全一致的【109】,不过大圆满说的“光明”要具体一点。

大圆满说心体空,心性(相)有,是体空性(相)有。心体空,则非有,凡性(相)不空,而非空,成为非空非有。这一空一有本来是矛盾的,但他们说体空,非空无一物,体空中有性(相)有,是非空之空,即非去空无一物之空,名为真空;性(相)有,非实质有,非自相实有,性(相)有中有体空,是非有之有,即非去实质(自相实有)之有,名为妙有。说空有二者统于一心,没有什么矛盾。故不承认他派人所说空有必须双运。“空有本自圆融,不须再有双运”(《大圆胜慧》73页)。他们认为这种非空非有,才是不堕二边的中观正见。《知识总汇》上解释说:“心性自然智慧,遍于一切染净法中,但对它的有分,不耽着为实有。空分不着为空无。亦不堕于二者皆非的双边。它的体性空寂,除常边;它妙用不灭,除断边;此则远离功用而超出苦乐之正见也”(《知识总汇》中756页)。

这个体空性(相)有说,玄密幽深,难于理解。心部把他们所说的空性称为甚深空性;心部也称为甚深部。

二、界部

界部的意思是自在之意,指一切法皆心性界觉无别光明之妙用,在法性中起,法性中没,任运自在,这就是解脱。界部有四界九界等种种分别。但总起来,界部在心的空分上与心部相同,在心的境界上(明分)或现有的部分上,他们专讲境界,讲光明。他们认为心体的法性是自然智慧,由此心体所显一切境界,皆不出普贤境界。这里所说的普贤境界,即法性境界,也即是受用境界(佛境界),如佛的智慧德相等,均是光明所自显(《大圆胜慧》237页)。光明是有色相可睹的,故说为明分不灭,无覆无障,恒常显露等(《土观宗派源流》72页)。

光明所明现的一切境界,是本有明相,即自然显发的。因此,“自然智慧在广大法性普贤境界中所现起一切事物的形相,仅是自显境界所作的严饰。这里没有什么系缚、解脱、能现、所现种种的分别……,因此也不去观察它是有是无,或是或非,或染或净。只有自在于广大无垠的解脱之中”(《知识总汇》中756 页)。

这里所说的自显境界,即本有的光明境界,是本有的心性的显露,不作是非等分别,应安然而住,目的就是要在光明境界中求得解脱。

光明是自心本性。佛与众生同具,故佛在光明中的一切智慧德相,在众生心中本已具备,所以称光明为本自元成(《实相藏论释》29、23页)。说本自元成,则光明非由造作而成,“比如珠宝之光气,是珠宝本身所固有,非由其它因缘而使之光亮”(《知识总汇》33页)。心体离垢【110】,光明中一切胜妙景象自然外观,不假造作,本自现成。

《空明经》云:“心自性本具,五身及五慧、五部及五光、五气及五智,有如是功德”(《大圆胜慧》134页)。本具光明何以凡夫不见?凡夫因有烦恼垢障不能得见。不但凡夫不见,即使依显教修止观人【111】用观察方法,亦不能见到。只有修无上瑜伽气脉法,将左右脉流动之风心,纳入中脉【112】,始可得见(《知识总汇》下358、359页)。

《大圆胜慧》说:“身中之烦恼气清后,始见本性(相)光明”(该书93页)。众生要见到自现光明,除非在人命临终时,脱离蕴、处、界【113】荫蔽的一刹那间方能见到。“粗四大色尘【114】与心分离时,始现本有光明”(《大圆胜慧》 169页)。修大圆满光明瑜伽,通过特殊方便,亦可现见光明。

光明既是本具,故行者能以光明为道【115】,运用善巧方便使自显境界自然显发,在光明中修证成佛。界部则以修光明为主。心部只求悟心体空无有相,不专修光明,界部则特重修习光明。但也要在悟心的基础上始能进行,因为单有光明不但成不了佛,反成外道。明空之心必须双运。

密乘说众生即身可以成佛,那么是否即肉身便能修成报化二种色身?修成与否,必须依靠光明。光明为气所化,众生身中有气,可以化为光明。因为众生之身是由四大五蕴【116】所成。四大五蕴的精微之气,均能释放光明。不过这些都是粗气光明。要把粗气,即身内的气脉化为自然智慧的微细光明,始能成就二种色身。

修光明者还要以光明化外四大,此外四大所成之境亦化光明,这样才可以圆满显现三身境界(《大圆胜慧》105、106页)。

气化光明则可成虹体身。修此法也是要用自在无为,“永离所缘【117】的甚深关要,安住无功用中,由甚深空性(真空)和光明(妙有)二者双运,则能成就虹体金刚之身【118】”(《土观宗派源流》71页)。

《大圆胜慧》亦说:“要无著、无执,放下不管、五尘任运,内境自然显发光明,智慧忽开,身中五气即化为微细的光明而融入法性。外相即现五色光,如虹、如阳焰”(《大圆胜慧》88页)。界部运用的法门是随心自在,任运无为的无功用法门。所以界部又可以译为自在部。

界部的修法还有四扼要、四理趣、四灌顶等(《知识总汇》下290页)。其修光明的教授则有《金刚桥》等续经。

三、要门部

要门部的要门之义是了知一切法皆是本无生灭之自然智慧所自显之元成本自解脱,则“把轮回涅槃诸法纳入不空不执的法性境中,由此要点则能在轮回涅槃二无分别的灵明智性中现证法性境界”(《土观宗派源流》71页)是任运无修无治之法门。这法性境界即本有的自显光明境界。在此境界中出现自性环链,在自性环链身【119】中成熟解脱,这就叫作要点中解脱。如灸艾火,中其病灶要害,病即立愈,所以叫作要门部。

本部有两大要门:彻却(Trechok)(《九》书中译为“策厥”)和妥噶(Thogal),彻却译言“断坚”,妥噶译言“超顶”。《大圆胜慧》说:“上根利智无修无证,由此而住,自见自性,自然而成者名为彻却;上根利智具大精进,得见自心之后,勤修猛进,随修现见自性三身,空五蕴而成光明之身者,则名为妥噶”(《大圆胜慧》70页)。

要门部也是把心分为体空分,相明分,用现分,总为现空二分,“其空分为本净妙觉,远离戏论,使此空分归于法性穷尽之地【120】,即为本净彻却。其现分为自显光明,以本具光明将一切窒碍在光中清净,达于法性净地,即为元成妥噶”(《知识总汇》下292页)。

彻却的修法求悟本净心体的见修理论,与心部中所谈大体相同。先在上师前求得灌顶,受三昧耶戒,由上师开示指出现前一念,即是本心自然智慧,亦是佛性。观此心体任运而住,则可清除迷相,获得解脱。在正行之前还要指示觅心方法,作为前行,即观心之来、住、去与生灭等,求心了不可得。“无可得处,自然得见本心”(《大圆胜慧》89页)。“彻却要门有《三句击要》(椎击三要)、《内外密三空结合》等教授”(《知识总汇》下292-293页)。

妥噶的修法求见光明心相,其理论大多在界部中谈过了。这里简单谈一下妥噶的重要法门,以光为道,现证自显境界和在自性环链身中成熟解脱等方面的问题。

妥噶修法有四炬光、四境界,是以光明为道,修光中见心成佛。光明为一切有情皆具备的。初观光明为自显化身佛境界,愈看愈清,内德外显,则看见自然智慧的报身境界,最后即现智慧自然光(法性光)为法身佛境界。四种境界虽是本有显现,本性光明,然无要门教授,亦不得显现。所以先要在上师前求得妥噶法要的教授,调整身、口、意三业,开法尔智慧之门,三身境界才自然显现。当显现时若能认识则得解脱,故说:“此本有光明为本自解脱之根”(《大圆胜慧》215 页)。

妥噶之觉性(明觉自证分)显露之际,其体空即法身,本性妙明即报身,悲性妙用周遍显现即化身,此三分无别,为自然智慧之本相。其所显现虽皆是智体,然亦如影像,非法尔真体。法尔真体即本来空寂之心体。光明虽非法尔真体,亦是真体中一之面,心性所摄。若融合空分,明空双运“则可在光明中获得解脱” (《智者喜筵》上551页)。

修观光到第四地步不仅是把粗重三业【121】在最细精微身【122】中净化,而是达到法性究竟边际【123】,“把一切精细三业均在身和智中全部消融干净,智身则在虹身中获得成就”(《土观宗派源流》71页)。

《大圆胜慧》说观光到金刚环链之身出现,则可在金刚环链中成熟解脱。第四步则诸法尽入法性,肉身解散,体化光明,便证成金刚不坏之身(《大圆胜慧》91页)。妥噶要门重要教授有《大圆胜慧本觉心要修证次第》(无上智)等。

要门部的彻却和妥噶两大法门,均为解脱成佛之道。彻却在求悟心体——空分,本净之实相,妥噶求见心相——明分,元成之光明自显境界。“彻却悟法尔本自真空之法性(心)如母;妥噶见元成本来清净之法界所显妙有(境)如子”(《大圆胜慧》24页)。它们是母子关系,两大要门均不可偏离。所以要门部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即真空妙有二者结合成为明空双运,以求达到即此肉身圆满现证三身境界。

要门部的修法要点是先求见性修彻却法,明悟自心本性,随即修妥噶法,通过光明现证三身自显境界,空五蕴而证光明之身。但凡显现皆应视为法性之游戏,远离取舍欣厌之情。

总之,心部、界部、要门部为大圆满三部。三部都求证本心实相,但各有侧重不同。心部着重心体本净的空分上,界部着重在心性光明的明分上,要门部是二部的结合,为明空双重。虽各自重点不同,但讲明的非不要空,讲空的非不要明,明空必须双融无别,方能契合本心实相。

大圆满讲本净心体具有三个双融无别智:体空而有觉,觉空无别;空而能明,明空无别;空而能现,现空无别。无别就是不二。由于众生妄执,使双融分离,起惑造业,遂轮流生死。故提出觉空、明空、现空三个双运,来达到觉空、明空、现空三个无别,使对立统一,还它法性本然,如此方能获得究竟解脱。即身即证普贤之位,或达十三最上智地。

关于大圆满的因(根)、道、果建立。一般是由上师直指,汝现前一念,未被轮回涅槃染污,明空妙觉,即是本有佛性,是为因位;随心自在,任运无为,顿悟顿修,是为道位;彻底清除一切烦恼,圆满一切功德,现证菩提,是为果位。其它说法尚多,就不细谈了。

注释:
【35】三业行:断身、口、意三造作不善事。身三不善:杀生、偷盗、邪淫;口四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三不善:贪欲、嗔志、邪见。
【36】十二头陀苦行:持粪扫衣、但持三衣、但持毳衣、但一座食、次第觅食、不作不余食、处阿练若、常住树下、常露地坐、常住冢间、长期端坐、随处坐。用这十二种苦行来对治衣、食、住的贪恋。
【37】四谛十六观法:四谛:苦、集、灭、道四种真理。此四谛又名分为四。如苦分无常、苦、空、无我;集分因、集、生、缘;灭分灭、静、妙、离;道分道、如、行、出等等。这是小乘从十六个方面来修观四谛的真理。
【38】人无我:或人我空。二无我之一,人体由五蕴和合,假名安立为我,其中无真正之我体,谓之人无我。
【39】烦恼障:二障之一。由贪嗔等烦恼扰乱心神,不能显发妙明真性,属于情感上的障碍。
【40】阿罗汉果:梵语意为不还,断尽欲界之烦恼,不再还于欲界投生的圣者名。
【41】十二因缘门: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死等十二有支。佛家用此来说明有情的生命依因果法则三世相续流转的真相。
【42】法无我:或法我空。二无我之一,诸法因缘相合、假名为法,其中并无真实法之自体,谓之法无我。
【43】所知障:二障之一。执着所知事理为真实,障蔽智慧之性,是二障之一,属于理智上的障碍。
【44】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菩萨的四种品德。
【45】七圣财:信、戒、闻、惭、愧、舍、慧七种道德财富。
【46】十法行:书写佛经、供养、施赠、听闻、受持、披读、开演、讽诵、思维和修习十种宗教活动。
【47】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过、禅定、智慧。谓菩萨修此六种胜行可度到涅盘彼岸,故称六度。
【48】二障:即烦恼障和所知障。
【49】自然智慧:即众生的一点灵知,不待教诲,自然而知,故名自然智慧。
【50】三大阿僧祗,阿僧祗,梵语,译言不可数,是一极长的时间。
【51】三十七道品:内含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为到涅槃道路上之三十七种资粮。
【52】耽着凡庸的思想:还不舍抛去凡夫俗子的想法。
【53】习气:已断烦恼之种子,尚有烦恼之气氛出现,有如所谓习惯势力。
【54】四大印:大印、法印、三昧耶印、羯摩印。身以佛身之大印印定;语以佛语密之法印印定;意以佛意密之三昧印印定;业以佛事业之羯摩印印定。这是瑜伽部的说法,其他事行等续说法略有不同。
【55】《七支》:观佛、护地、迎神、种种庄严、迎请安坐、显示印契、称颂赞扬。
【56】设坛灌顶:密乘中上师给弟子传法前举行的宗教仪式。先设立坛场,迎请圣众,然后给弟子灌顶,即授予弟子今后可以阅读密典,修习密法之权。
【57】三昧耶戒:密乘的戒律名。
【58】成熟相续:相续指心性,成熟,即使符合条件之意。
【59】《六天法》:空天、字天、声天、色天、印天、有相天。天即本尊,依本尊所示六相而修瑜伽之法。
【60】住火住声之三摩地和有相无相瑜伽:住火住声,即一心只想在火上,或想在声音上,以此入定,则称为三摩地。有相无相,有相即观想有形相的东西,如观天身等;无相即观真实义理,如观空性等。
【61】《四支念诵》:自修,为自事支;对面生起天身,为他事支;缘想天身中有自心,如月轮,为住心支;缘想所诵咒字形相,缘声而诵者,为住声支。
【62】十真实:一、曼荼罗;二、内外密咒;三、四印印定;四、守护我和地瑜伽;五、迎请智慧尊;六、念诵;七、修三摩地;八、内外护摩;九、解印与收印;十、请神回驾等。此十事为十种真实性。
【63】明空离戏之智:指自然智慧是明而又空、远离言说之智。
【64】入、住、起修胜义菩提心:入、住、起,观蕴等诸法无生为入修;现证无分别体性为住修,以大悲心化育一切有情为起修。菩提心,即起大慈大悲利他之心。
【65】金刚界天尊:金刚界为瑜伽部曼荼罗的主尊,或主尊智慧德所显境界。
【66】《四瑜伽》:一、观自己为本尊的生起三昧耶瑜伽;二、印请智慧尊融入于天身成的不二随行瑜伽;三、观天性为一切动静世界之自性的一切瑜伽;四、一心专注于三摩地的最极瑜伽。
【67】二胜事业:曼荼罗胜事业和羯摩胜事业。
【68】二种智:有分别智,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或称根本智,如理智、契会真理之智;有分别智或称后得智,如量智、遍知万法之俗智。
【69】风息瑜伽:即一般所说之气功。
【70】分别心:指意念活动或杂念。
【71】天身:指所观佛菩萨之身相。
【72】慢:傲慢,是一种不好的态度。这里指的是佛慢,就是众生敢于承当自己作佛之慢,不但不是狂妄越分,而是密乘人应有的一种气概。这是一种好的态度;即自认我即是佛可以克服自己是凡夫俗子之自卑感。
【73】悉地:梵语,真实成就之意。
【74】地道:五地十道为菩萨修证成佛中应当经历的阶段名称。
【75】仪轨:为密乘人作观时组织的一套念诵程序和事相规则。
【76】即事表理:就是运用事相来表示或象征佛理。如以红日象征智慧,以月轮象征慈悲,以莲花象征佛菩萨,虽居轮回而不受污染等。
【77】二谛:俗谛和真谛。有各种解释,兹举缘起性空为例,如世间缘起诸法,世俗认为是真实的,则谓之俗谛;圣贤在智境中见到缘起诸法无自性空,这是真实的,谓之真谛。
【78】三有生死:三有指生有、死有、中有。有几种解释:众生作业受报流转生死的三处即三界,即众生生死果报的三个阶段,生时有生有,死时有死有,在生死交替之间即为中有,或译中阴。
【79】《六加行》有:收摄、禅定、命勤、持风、随念、三摩地等,(《九》书中此处为:有身远离、语远离、心远离、整持、随灭、静虑等)是密乘《时轮金刚》圆满次第的六种修法。
【80】《五次第》:金刚诵、心缘思、幻身、光明、双运等,是密乘《密集金刚》圆满次第的五种修法。
【81】道果:是《喜金刚》的圆满次第修法,为萨迦派的最高教授。
【82】六脉轮:密乘指顶髻、顶心、喉间、心间、脐间和密处共六脉轮。
【83】燃滴法:拙火上燃化菩提液,下滴引生四喜智,是风脉重要修法之一。
【84】四喜智慧:喜、极喜、殊胜喜、俱生喜四喜。四喜所生之智慧则谓之四喜智慧。
【85】《知识总汇》:工珠·永丹嘉措著,198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86】界觉无分别智:界指法界或境界,觉指本智或心识,无分别智就是界觉双融不二智,或境智冥合智。
【87】有广行、无广行:修法繁杂的为有广行;简单扼要的则为无广行。
【88】根、境、识: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境,即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客观外境;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六心识。根、境、识三结合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则吾人所谓之心。此心是内根等三者的因缘和合所生,缘散即无,故属妄心。
【89】《大圆胜慧》:根桑活佛讲授,成都少城佛学社出版。
【90】《禅宗大意》:正果法师编述,1986年中国佛教协出版。
【91】自性元成:指心性本具智相光明,不假修造,自然成就之义。
【92】法身:法性之体名为法身。法性之体即是空性,虽名为身,然无色相可睹,故法身无相。
【93】二种色身:即报化二身。有色相可睹,故名色身。
【94】色尘:谓有形色物质。言尘,谓其能起垢污作用,色尘能垢污人的心灵。
【95】空性妙色:妙色,非是一般色尘,其色相美妙,不可思议。空性妙色,空性本无色相,然空性有光明,又有色相可睹,故称空性妙色。
【96】五光:黄、白、红、青、蓝等五光。其内显分即为地、水、火、风、空五大元。
【97】《实相藏论释》:隆钦然降巴著(胶印本),郭元兴译。
【98】三有:作业受报流转生死的三处,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
【99】情、器、轮、涅:情即有情众生;器即器世间;轮即轮回;涅即涅槃。
【100】色物心合一论:或称色(物)心不二(并有)论。此非密乘所独创,而是原来佛教的思想。认为心和物二者是构成世界的因素,是并有的,称为五蕴世间。五蕴中色蕴即物质,其余四蕴为精神(心)。不过小乘则认定色心二元是各自完全独立的,大乘显教才把色心统于一心。密乘认为色心应当并重。如说生命最初因素为微细风(物)心,是一物的两面,不可分割,称作双融不二,心物二者是并有的,即心物二者合一论。
【101】染净世界:众生的境界为染世界,诸佛菩萨的境界为净世界。
【102】十界:具言十法界,天台家语,即一佛、二菩萨、三缘觉、四声闻、五天、六人、七阿修罗、八鬼、九畜牲、十地狱。
【103】随缘升沉:随着善恶业缘牵引,或上升天堂,或下堕地狱。
【104】真如体:体离虚妄伪真,常住不变为如,真如即真性,即法身之体。
【105】业风:众生造业是由身中有气鼓动心识而造的,气即风大。业有染净,故风亦有智风、业风之分。
【106】能所:能指心,所指境,即心和境。
【107】《土观宗派源流》:土观罗桑却桑季尼玛著(藏文本),1984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108】《坛经》:记载禅宗六祖慧能的事迹和语录,法海集记,过去大丛林多有木刻版。
【109】这些说法:指以上所分诸大禅师的话,均见《禅宗大意》。
【110】离垢:离去烦恼的垢污,即成佛。
【111】修止观人:指依显教修戒、定、慧、渐修渐悟的人。
【112】中脉:密乘说人身中有三条主干脉,即左右中三脉。左右二脉为能所二执之风的通行处。修气脉人将左右脉的气息纳入中脉,便可现证光明境界。
【113】蕴、处、界: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总为十二处;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再加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114】粗四大色尘:四大即地、水、火、风是构成色法粗分的四大元素,或称四大种、四大元。
【115】以光明为道:即修光明法,藏传佛教各派有修光明之法,但各有各自教授的特点,不尽相同。
【116】四大五蕴:四大,即地、水、火、风;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117】所缘:能缘为心,心识所攀援之境为所缘,即心识所缘之客观对象。
【118】虹体金刚之身:身是心的载体,故密乘是身心并修。修心悟到法性尽地,永不动摇,修身亦要炼成坚如金刚,永不坏灭。然此身亦非有实质,犹如虹霓,乃光明之身。
【119】自性环链身:自性环链指观光到第三阶段所出现之环链形状光。乃自然智慧之所显发,由此光所成之身,则名为自性环链身。
【120】法性穷尽之地:或法性尽地,即一切心识所假立之法皆在法性境中完全归于自灭,入于无言说界之法尔。
【121】粗重三业:三业即身、口、意三方面的造作或行为。粗重指凡俗行为和不如理的行为。
【122】精微身:身心是互相联系的,心离不开身,身是心的依托处。密乘认为绝没有抽象精神单独存在。吾人之粗心依托在四大五蕴上,细心依托在精微身上,此精微身,即是微细的风(气)心,气心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123】法性究竟边际:即法性尽地,详见注120。
【124】观察修:以智慧分别观察诸法,即显教止观法门中之观法。
【125】安住修:心安住所缘而不散乱,即显教止观法门中之止法。
【126】最微细的风心:是气、心二者的结合体。密乘不单提心,而是风心并提。
【127】宁玛派修部八教中,世间三部是采纳了苯教的巫术,崇拜鬼神,其出世间五部,则仍然是佛教的东西。
【128】心宗:即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他们说众生的心是就是佛,是至高无上的,与佛平等,当然不崇拜什么鬼神了。

参考书目:
《青史》 迅鲁白著
《大圆胜慧》 根桑泽程讲授
《智者喜筵》 保沃·祖拉逞瓦著
《土观宗派源流》 土观·洛桑却季尼玛著
《降阳钦则文集》 钦则旺布著
《汉藏史集》 班久桑布著
《西藏王臣记》 五世达赖著
《禅宗大意》 正果编述
《实相藏论释》 隆钦然绛巴著
《法界藏论释》 隆钦然绛巴著
《知识总汇》 公珠·云丹嘉措著
《五部遗教》 邬坚林巴掘出

———————————————–
编按:刘立千,1901年生于四川德阳县。四十年代为华西协和大学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曾依止萨迦根桑泽程上师学密,译有《大圆满禅定修习》、《大圆满虚幻休息》、《大圆胜慧》等法本,且编著《印藏佛教史》。五十年代,任国务院翻译局副组长,后调民族出版社藏文室任副主任。退休后,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曾译注《土观宗派源流》、《西藏王臣记》、《米拉日巴传》、《卫藏道场胜迹志》等藏文典籍。

———————————————–
录入者按:《宁玛派的教法》,是以王小军居士录入的刘立千老人《藏传佛教各宗教义及密宗漫谈》相关部分为基础,结合香港密乘佛学会《九乘次第论集》中选辑本进行校对的。在校对的过程中,发现两种版本有些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与处理方法如下:
1、《九乘次第论集》一书中人名、地名等多有英文附后,取之。
2、两书中人名、地名以及少数佛学专有名词等颇有不同之处,但这些名字原本都属音译,故多按王小军居士录入的原本。部分地方两者都有标注。
3、两书中具体内容略有不同,对于此有彼无之处,主要处理方法是两者兼录,多数没有单独说明。对于同一地方两书内容不同的,多在兼录的同时,在括号说明之,括号内的“《九》书中为:……”,就是指《九乘次第论集》这本书中此处如此。
4、《九乘教义》一部分的九乘简表,关于小乘、大乘的界定,两书有较大不同。据常识推断,以及文中详解,疑大陆版此处有误,故按《九乘次第论集》一书图表取之。由于手头没有原文所引的《知识总汇》一书,没有继续查下去。
5、注释顺序及内容略有不同,以《九乘次第论集》一书中为准。

佛陀的三个儿子:两个大阿罗汉,一个入地狱!

本文来自网络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还没有出家时,本为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曾娶天臂城耶输陀罗公主为妃,生有一子,名罗睺罗(又译“罗云”)。

然而,不太为人所知的是,据《十二游经》、《五梦经》等记载,释迦牟尼在出家前,曾有过三位妃子:瞿夷、耶输陀罗和鹿野。

据《修行本起经》、《瑞应本起经》等所说,悉达多太子十七岁开始娶妻,二十九岁出家。十二年间育有三子,不要说他的王子身份与地位,即便是一般平民男子也是极为普通的事情,何况他还有三位夫人、六万彩女。若以人间佛陀而论,三夫人、三子之说,更与事实相符。

正因如此,净饭王才为太子立“三时殿”——“暖殿以拟隆冬,凉殿以拟夏暑,中殿以拟春秋”。

她们一共生育了三个孩子,罗睺罗是长子,也是嫡子(由太子正妃耶输陀罗所生);

另外两个儿子是善星(又译为“须那刹多罗”等)和优波摩那(又译为“优婆摩耶”等)。不过他俩谁是老二、谁是老三,佛经中却没有说明。

这些情况,在我国南北朝以来至唐宋时期的佛教界,并不是什么秘密。

比如:僧祐的《释迦谱》、智俨的《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法藏的《华严经探玄记》、澄观的《华严经疏》等著述中,都或多或少地提到过。

隋末唐初僧人、三论宗创始人吉藏,在他的《法华义疏》中还引“经云:佛有三子,一善星,二优婆摩那,三罗睺罗”。

佛陀的三个儿子中,罗睺罗最有出息,修行成就最高,广为人们所知。

尽管他在做沙弥时,也有过种种不如法的行为,为此还受到佛陀的训诫;但他后来严守戒制,精进修道,得阿罗汉果,位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第一”著称。

所谓密行,就是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罗睺罗都能了知,都能奉行。

关于优波摩那的事迹,佛经中记载不多。他亦随佛出家修行,后来成为得道的阿罗汉。曾为阿提目多比丘解答过有关方便修习“七觉分”的问题。

在阿难(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也是佛陀的堂弟)之前,优波摩那也做过佛陀的侍者,后又与阿难一起照料佛陀晚年的生活(罗睺罗在佛陀之前入灭)。

据《大般涅槃经》所说,佛陀涅槃前三个月,在毗舍离视优波摩那为“顾命比丘”,可见佛陀对其的重视程度。

与其两个兄弟相比,佛陀的第三个儿子善星,则是佛教中的反面人物。

《大般涅槃经》中将他与背叛、谋害佛陀的提婆达多(阿难的兄长)并列;《楞严经》中甚至将他与诛灭释迦族的恶王——毗琉璃王并列。

其实,在出家之初,善星修行精进,断除了欲界的烦恼,从而引发获得第四禅定。

但后来,善星却开始逐渐懈怠,不再精进努力,又亲近外道恶友,渐次变坏,还自甘堕落,与佛陀唱对台戏,不仅退失了四禅,最后还堕入地狱。

佛经中载有善星的劣迹很多,例如:

一次佛为帝释天说法,不觉时间很久。按照当时僧团的规矩,弟子应当在师父之后入睡。善星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心生恶念,吓唬佛说:快回来吧,薄拘罗鬼来抓你啦!因此受到佛陀的斥责。

还有一次,一个名叫苦得的外道否定因果,却被善星赞为“世间若有阿罗汉者,苦得为上”。佛陀告诉他,此人并非阿罗汉,也不懂罗汉之道。可善星却认为,佛陀这么说,是出于嫉妒。

佛陀继续耐心开导他,并预言苦得七日后会因腹胀而死,且被其同修拉至寒林中。为了使佛陀的预言落空,善星提前将此事告知苦得。即便如此,七日后,佛陀的预言依然应验了。

善星接受外道之说,不仅否定因果,而且认为无佛、无法、无有涅槃。为了挽救善星,佛陀与大迦叶一起来到善星的住处。远远望见佛陀前来,善星竟生恶邪之心,由此生身堕入地狱,无法救拔。

因为按照佛教的因果之说,谁作谁受,自作自受,别人是代替不了的。善星“自妄所招,还自来受”,即便是贵为天人师的佛陀,也改变不了。

据《大方广三戒经》、《大般涅槃经》等记载,善星曾在佛陀身边随侍二十年,得佛陀耳提面命,亲自教诲,可是最后仍一步步走向堕落,无疑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根据佛经所说,善星堕地狱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出于释迦族出身的优越感,从而放逸自己,不再精进,以致退失道行,走向堕落。

在佛陀的僧团中,这种以出身释种为自豪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说,长老难陀(Nanda),佛陀同父异母的亲弟弟,平时即“著鲜净衣,执持好钵,意气骄慢,陵蔑余人,自贡高言:‘我是佛弟,姨母之子。’”

佛陀没少批评他。而佛陀的姑姑之子窒师比丘,也是贡高我慢,嗔恨心重。作为六群比丘之一的阐那(?Chandaka?,亦译为车匿,或阐陀),曾是太子出家时的御马者,后随佛出家为比丘。当别人批评他时,也是傲慢地反诘:

大德!汝等不应教我,我应教汝!何以故?圣师法王,是我之主。法出于我,无豫大德。譬如大风,吹诸草秽,并聚一处。诸大德等种种姓、种种家、种种国,亦复如是,云何而欲教诫于我?

阐那自恃出于释迦族,拒绝别人的教诫,认为佛陀是释种,法是佛陀说的,理应由释迦比丘来教育他们。他们本来不过是一些“草秽”、被大风吹到一起而已,有什么资格来教育我们呢?

十二众比丘尼的首领偷兰难陀(亦称吐罗难陀)也以自己出身释种、种姓高贵而生骄慢。在她看来,大迦叶、舍利弗和目犍连等婆罗门种人,是“小小比丘”、乌鸦,至多不过是“小象”,唯有出身释种的提婆达多、阿难、阐那、俱伽离、骞陀达多、三文达多、迦留卢提舍等大德,才是“大龙比丘”、“大象”或者“孔雀”。

正因为如此,善星作为佛陀之子,出家之初,修行精进,获得四禅,自以为有了炫耀的资本,是符合事实的。甚至目空一切,不把佛放在眼里。如此一来,他越来越放逸自己,不再努力,加上他虽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但却不理解其中“一偈、一句、一字之义”,加上又亲近苦得等外道恶友,以致退失四禅。人一旦堕落,往往会变本加厉,一发不可收拾,善星不但满嘴谎言,试图让佛出丑,并且恶心相向,断然拒绝佛陀的挽救,自以为无佛、无法、无因果、无有涅槃,其罪过越来越大,终至于堕入地狱。对此,《涅槃经》有非常精到的推论,其中说道:

于同行中,自谓为胜,是故亲近同己恶友。既亲近已,复得更闻不具足法。闻已心喜,其心染著。起於骄慢,多行放逸。因放逸故,亲近在家。亦乐闻说,在家之事,远离清净出家之法。以是因緣,增长恶法。增恶法故,身口意等,起不净业,三业不净故,增长地狱、畜生、饿鬼。由此之故,佛门里有句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无论这个师父是谁,都是一样的。

对此,唐代高僧、中国律宗开山祖师道宣,在《广弘明集》中曾评价说:“阿难、调达(提婆达多),并为世尊(佛陀)之弟;罗睺、善星,同为如来之胤(后嗣)。而阿难常亲给侍,调达每与害逆;罗睺则护珠莫犯,善星则破器难收。”

事实上,佛陀之所以让善星出家,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这个苦衷是佛陀在《大般涅槃经》里回答大迦叶的疑问时流露出来的:

善男子!我于往昔初出家时,吾弟难陀、从弟阿难、调婆达多、子罗睺罗,如是等辈,皆悉随我出家修道。我若不听善星出家,其人次当得绍王位,其力自在,当坏佛法。以是因缘,我便听其出家修道。

善男子!善星比丘若不出家,亦断善根,于无量世,都无利益。今出家已,虽断善根,能受持戒,供养恭敬,耆旧长宿,有德之人,修习初禅,乃至四禅,是名善因。如是善因,能生善法;善法既生,能修习道;既修习道,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听善星出家。

善男子!若我不听善星比丘出家受戒,则不得称我为如来具足十力。

由此可见,佛陀是在预见到无论出家与否,善星都将确定无疑要断善根的前提下,出于维护佛法的需要,防止他将来继承王位,毁坏佛法。同时,也为了便于拯救他,使他有机会为自己种下持戒、供养和修禅的善因,所以允许他出家,尽管明知无多大作用,但还是做到了仁至义尽。佛陀将他留在身边长达20年,加以教诲,不放过任何一个拯救的机会,却始终未能如愿。如果远离自己左右,善星将会教唆无量众生造作恶业。这是佛陀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将他放在身边的真实原因。

佛陀屡次教诲善星,他根本听不进去,面对他一步步地走向堕落,佛陀的心情无疑非常沉痛,但又非常无奈,他曾多次说过善星等人:

“亲对我前,闻我说法,见我经行,见我端坐,见我神足游处虚空,见我降伏多千外道,于大众中,摧彼邪法。如是等人,尚于我所,不生信乐,于步步间,恒欲毁我;由是步步,渐增其恶。”

在佛教看来,每个人乃至一切众生,都“各无定性,但随心变,唯逐业生”;关键在于每个人对自己要有期许,并为实现这种期许付诸行动,不懈努力!

根据佛教的轮回理论,善星经地狱之苦后,将在未来之世,改恶从善,勤修梵行,最终还会证得阿罗汉果。

红妙音佛母圆光仪轨

红妙音佛母和作明佛母 合修之像 Red Sarasvati

红妙音佛母圆光法心咒

om sarasvati hrim hrim hrim svaha

om 萨ra思瓦迪 呵rim 呵rim 呵rim 梭哈

顿珠仁波切

达瓦仁波切

本法来自顿珠法王之宝藏传承,此妙音佛母和作明佛母之合修法,非常稀有!当初,由顿珠法王亲传予达瓦仁波切,并嘱咐其专修此法。达瓦仁波切于印度专修此法获得圆光成就。常于圆镜中观察各种因缘示现。达瓦仁波切后定居于美国,并将此法传予西方弟子。本仪轨译自英文。

由于修持妙音佛母虽能迅速赐予智慧、艺术、音乐、工巧、和辩才的能力,但却不利于累聚财富。因此,传统上修持妙音佛母者一般都是与财续佛母合修。但此法采用与作明佛母合修,因为,作明佛母有怀爱一切,受人爱戴、增长人缘、权势力量、圆满世间之事业、姻缘和财富的功能,所以,也可以平衡妙音佛母不利积累财富的一面。

妙音佛母和作明佛母的种子字都是hrim。hrim含有宇宙的创意和疗愈的能量(妙音佛母),hrim同时连接着爱和吸引力的能量(作明佛母),所以,妙音佛母和作明佛母在本质上的确是相连的。

红妙音佛母圆光仪轨

妙音佛母,身红色,以眉心第三眼凝视,一面二臂,左手持圆镜,右手持五色如意宝。

1.皈依三宝 发菩提心

2.观想

观想自身瞬间变成红妙音佛母。

在她的心间有一朵莲花。

莲花上有日轮与月轮,月轮在上,日轮在下,二者均平置莲心中。

在日月轮上有作明佛母。她的颜色是代表力量的红色。

作明佛母的心间有一个发出五彩光芒的明点。

在明点的中间是种子字hrim ,心咒咒鬘围绕着种子字。

咒轮发光,把一切感知转化成法界本尊和咒语。

hrim

3.持咒

保持此观想,同时尽量持心咒(越多越好):

om sarasvati hrim hrim hrim svaha

吙!从无为、纯净之轮,升起六种本质的本净虚空。

代表着微笑的六度母智慧身。

4.回向

超越二元的看着这些。

一切有情将获得证悟。

胜利!

妙音佛母心咒

摘自《莲师实修:觉醒之路的精要指示》

妙音佛母心咒

om sarasvati svaha

om 萨ra思瓦迪 梭哈

白妙音佛母心咒 

hrim hrim hrim

呵rim 呵rim 呵rim

黄妙音佛母心咒

om sarasvati maha medhi tistha kuru hum

om 萨ra思瓦迪 嘛哈 me迪 迪思他 库ru 吽

红妙音佛母心咒

om sarasvati hrim hrim hrim

om 萨ra思瓦迪 呵rim 呵rim 呵rim

绿妙音佛母心咒

om picu picu prajna vardhani jvala jvala medhi vardhani dhiri dhiri buddhi vardhani svaha

om 比究 比究 pra吉尼阿 瓦达尼 吉瓦拉 吉瓦拉 me迪 瓦尔达尼 迪ri  迪ri  部迪 瓦尔达尼 梭哈

(俗称聪明咒,蒋扬钦哲罗卓仁波切曾持此咒,以增聪明。)

妙音佛母(亦译作”辩才天女”、”美音天”、”妙音天女”、及”声音佛母”等)的梵名是sarasvatī,天城文:सरस्वती, 她是一位示女性身相的智慧本尊。在印度教中,传统上她被认为是主神梵天的妻子。大乘佛教吸收了辩才天女的形象,将她作为文殊菩萨之明妃(明妃代表本体的智慧显现)其实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指的是双身的文殊,任何菩萨都有力量和智慧两种威势。而功能基本维持不变。

妙音佛母(梵文Sarasvati,藏文Yangchenma)也称“妙音天女”,是一位示现女相的智慧本尊。

在所有女性本尊中,度母极其著名。度母有着众多的化身,如长寿度母、事业度母、赐财度母、忿怒除障度母、救苦度母及智慧度母等21位。

赐财度母之单独现相为财续佛母,忿怒除障度母之单独现相为吉祥天母护法,而智慧度母之单独现相为妙音佛母。

有趣的是,妙音佛母并非只是佛教所信仰的本尊,印度教也非常信仰,而且印度教所尊的妙音佛母形相,也与佛教极其类似,细微的分别在于他们绘制本尊的琵琶顶饰为外勾,而佛教则为内勾。正因如此,所以无论是否有菩提心摄持,修习这个本尊都一样会有灵效。

由于他是赐予各种智慧及文艺才能的本尊,所以在西藏,凡学习或从事梵文、艺术、文学、书法、音乐、工巧、著作及辩论的人,修持此法门都会得到极大的加持。修持此本尊,若完成足够的心咒念诵观修,会增长不可思议的敏捷智慧

虽然如此,但修持妙音佛母尚需注意一点:此本尊虽能迅速赐予智慧,但却不利于累聚财富。佛教中有一个小故事:据说很久以前,财续佛母和妙音佛母都是一个国王的妃子,一个主管教育,一个管理财务,素来不和,以此她们发愿,修持智慧者,则不予钱财,修持财法者,则不予智慧。故此,传统上修持妙音佛母者一般都是与财续佛母合修。

妙音佛母为事密部本尊,有多种身相,一般为白色,一面二臂,手持类似琵琶之乐器,上有千条琴弦。但在唐卡绘画中,一般只会绘上三数条弦,这是因为画师无法绘上一千条琴弦。妙音佛母的坐姿,是右脚在外、左脚在内,双足交叉而蹲坐。相貌如同十六岁的美丽少女,温柔而庄严。

《大日经疏》五曰:‘次北置萨啰萨伐底Sarasvati,译云妙音乐天,或曰辩才天,次北并置其妃。’是各有妃,故为男天。同疏十曰:‘美音天,是诸天显咏美者,与干闼婆稍异,彼是奏乐者也。’

《金光明》云大辩天女,大辩谓后也。’是妙音乃男天之名,大辩乃其后之名。

《大日经义释》七曰:‘美音天亦名辩才天,是诸天中歌咏美妙者,犹如毗首羯磨工于伎巧之类,非干闼婆也。’

《大随求经》上曰:‘大辩才天女。’

《不空罥索经》十五曰:‘辩才天女。’此等皆为女天也。聪明而有辩才,故曰辩才天,能发美音而歌咏,故名美音天、妙音天,为主智慧、福德之天神,若供养此天则可得福与智慧。

《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品》云:‘现为阎罗之长姊,常着青色野蚕衣,好丑容仪具有,眼目能令见者怖。’ 又曰:‘若有法师说是《金光明最胜王经》者,我当益其智慧具足庄严辩说之辩。’ 该经有诗赞曰:‘若人欲得最上智,应当一心持此法,增长福智诸功德,必定成就勿生疑;若求财者得多财,求名称者得名称,求出离者得解脱,必定成就勿生疑。’

佛寺中的造像常将之作女菩萨相,菩萨衣着,有八臂,旁六臂分执火轮、剑、弓、箭、斧、 索等。中两臂合十。脚下有狮、虎、狐、豹等野兽

140年不腐,圣女-贝尔纳黛特

文章来自网络。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身高只有1.4米的女孩(她成年之后仍是1.4米),在14岁时经历一个奇遇,使她命运发生改变;她死后发生了奇迹,其尸体经过140年不腐烂,而她本人也被称为“圣女”,受到世人的膜拜。那么此女是谁?她究竟有什么奇遇?为何尸体140年不腐?为何成为圣女?

(一)一朵被神圣香水包围的花朵

她叫贝尔纳黛特·苏毕胡,1844年1月7日出生在法国比利牛斯省、比利牛斯山下的一个叫卢尔德的小镇。她家境贫穷,父亲只是普通的工人,母亲是洗衣工。她是家里9个孩子中的老大,因此自小就承担起了沉重的家务,她不仅要照顾弟弟、妹妹,而且还要想办法出去赚钱养家。

小时候,贝尔纳黛特一家10多口人住在一家老磨坊里,后来因为开支太大,他们全家甚至只能住在一个被称为“地牢”的、用监狱改建的地下室里。

然而,更加不幸的是,贝尔纳黛特还因为霍乱等影响,体弱多病,致使她的身高到1.4米之后,就不再增长,使她成了一个瘦小的袖珍型女孩。不过,她虽矮小瘦弱,却生得清秀,像一朵美丽娇弱的小花。

由于身体太过虚弱,贝尔纳黛特在学校跟不上进度,学习成绩较差,甚至连标准的法语掌握得都不好,所以她跟别人沟通只能用家乡方言,这也限制了她的社交能力。

贝尔黛特是一个美丽、善良、纯真而大方的女孩。她帮别人放羊,为家里赚取微薄的收入;她还经常帮助比她生活更困难的人。周围的人都很喜欢她。当时有一位牧师见到她之后,也被她的气质所打动,他这样形容贝尔黛特:“在我看来,她似乎是一朵被神圣香水包围的花朵。”

也许贝尔黛特真的跟上帝有缘,1866年,22岁的她当了一名修女,成为上帝真诚的信徒。

不幸的是,1879年4月16日,贝尔纳黛特因病去世,年仅35岁。这朵娇弱的美丽的小花虽过早地凋谢了,然而,她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

(二)一个奇迹:她的尸体140年不腐

修女贝尔纳黛特死后被安葬在圣吉尔达修道院。她在这儿安然地睡了30年。

1909年,教堂准备转移贝尔纳黛特的遗体时惊讶地发现,她的遗体几乎没有一点分解腐烂的迹象,但棺木里的金属十字架已经生锈了。当时负责检查的两位医学博士在签署的检查文件里详细记录着,里面闻不到任何腐臭味,“她的双手非常完好,指甲依然像是活着时候一样,面部特征也很明显。”

30年前亲自安葬贝尔黛特的妹妹来看来之后,也表示姐姐看上去就和当时几乎一模一样。

贝尔纳黛特的遗体被清洁后重新安葬。但10年之后,在1919年的时候,她的遗体再次被迁葬。这一次棺木里同样没什么异味,只是肤色有一点变化,甚至有一些地方长有霉菌。很多人认为这是10年前为她迁葬时,对她的接触导致的。但遗体整体上看,根本不像是已经死去40年的,令人惊讶。

这一次是为了将贝尔纳黛特运送到罗马。然而又过了6年,1925年的时候,贝尔纳黛特第三次被打扰。这一次她被转移到讷韦尔斯圣贝尔纳黛特教堂。自此,贝尔纳黛特被放置在一个金色装饰的玻璃柜子中,开始了她被无数朝圣者瞻仰的时代。

因为教会曾三次对贝尔纳黛特的遗体进行检查,许多医生、神父目睹了各次检查的过程,贝尔纳黛特的遗体超越了肉身腐坏的自然规律,她被教会定义为“不朽之身”。1927年6月14日,贝尔纳黛特被教皇庇护十一世封为“圣女”,如今圣女的遗体保存在法国勃艮第的讷韦尔,离她去世已经整整140年了。

那么这位仅活了35岁,矮小瘦弱的女子为何会成为圣女?这还得从她14岁时的一段奇遇说起。

(三)14岁少女的奇遇

1858年2月11日,14岁的贝尔纳黛特和妹妹以及一位叫珍妮的朋友一起去捡木柴。

她们三人来到马萨比耶山下,准备到一个山洞前收集树枝。这个山洞前面有一条小河。当时她妹妹和珍妮是直接穿着衣服过河的,但贝尔纳黛特没有这么做,因为她害怕自己会受冷生病。她走了一段路,找了一个水比较浅的位置,然后脱下鞋袜准备过河。

这时,她听到一阵风声。令她感到奇怪的是,周围树木的枝叶并没有一丝摆动,只有身后的洞窟里一朵玫瑰随风飘来,紧接着黑暗的洞口处出现了一个身影,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后来,贝尔纳黛特将她形容为:“一位沐浴在闪耀的光芒中的年轻美丽的女子”。 那位女子戴着白色头纱,腰间系着蓝色腰带,每只脚上都有一朵黄玫瑰。

那位美丽的妇人还戴着一串念珠,她微笑着伸出手,就像邀请贝尔纳黛特一样。但她始终没有说话。贝尔纳黛特被这位女子深深地迷住了,15分钟后,那位女子突然消失了。

令人惊奇的是,当时只有贝尔纳黛特一个人看到了神奇的女子,而她的妹妹和珍妮什么也没有看到。于是她把看到的一切向妹妹详细地描述了一番,并让妹妹为她保密。但是对此感到惊奇的妹妹却忍不住告诉了父母。于是,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卢尔德镇。

三天之后,即2月14日,贝尔纳黛特和另外一个妹妹还有其他几个朋友再次来到那个山洞口,她再次看到了那个神秘的女子。同样,除了她以外,其他人都没有看到。

其他女孩看着贝尔纳黛特神情恍惚,跪在地上祈祷,长时间不起来。于是她们向小河里抛石头,石头入水的“扑通扑通”的声音才让贝尔纳黛特回过神来。

后来贝尔纳黛特独自一人来到山洞口的时候,又见到了那位神秘的女子。那位女子告诉她,要她每天都要前来见她,并要保持两周的时间。

贝尔纳黛特答应了她。但是这件事受到了父母的阻止,因为他们认为女儿在撒谎,甚至她母亲还说怕女儿被魔鬼欺骗了。不过当时也有人相信贝尔纳黛特说的是真的。因为他们根据贝尔纳黛特的描述,她见到的那位神秘女子就像是圣母玛利亚。这真是神奇的一件事。

2月19日,贝尔纳黛特的母亲第一次陪着她去那个洞口,还去了另外几个朋友。据一个旁观者说,贝尔纳黛特一到洞口就突然容光焕发。还有一次,镇上的道苏(Dozous)医生也来了,他决定要根据科学的考察,去否定贝尔纳黛特的奇谈怪论。

当贝尔纳黛特似乎在和那显现的神秘女子谈话时,医生仔细地对她做了检查,她的脉搏、呼吸,都很正常,一点也没有神经过敏或失常的现象。当她回过神来,医生问她为什么有一瞬间她那么悲伤,甚至还流泪,她说:“因为那位妇人悲伤地看着远方说:‘请为那些可怜的罪人和这动荡的世界祈祷吧!’”

这件事后来传到警察那儿,警察们恫吓贝尔纳黛特,说要把她关起来……她父亲因为害怕,就答应警察,以后禁止他女儿再到山洞去。甚至塔伯(Tarbes)的行政长官还请了三位精神病医生检查贝尔纳黛特,希望能把她关入疯人院。但他们检查之后得出的共同结论是:贝尔纳黛特的精神是正常的,她的诚挚是无可置疑的。

接着,贝尔纳黛特只有矩矩地去学校。可等她到了学校,却又身不由己地再次去到那个山洞。最后她父亲不再反对她了。一次,她到了那儿,看见已有两百多人在等待着,那位神秘的妇人显现了约一小时。

后来贝尔纳黛特再次遇到那位神秘女子时,对方让她喝一口泉水,让泉水洗净自己的身体。但是洞窟周围除了那条小河外并没有泉水。因此贝尔纳黛特只有用双手在脚下的土地上挖洞。当她挖成一个小坑洞的时候,泉水便汩汩地涌出来了。次日,这小小的泉水变成了一股丰饶的泉流。从此,这里每天约有3800到16000加仑不等的泉水涌出来,即使在降雨量很少的时候,这里的水也很充足。

又几天后,贝尔纳黛特和神秘女子相遇时,对方让她到教会请求神父,在这个洞窟处建造一个小教堂。

可当贝尔纳黛特向当地教会请求,让他们建教堂时,有很多人不相信她,觉得她让人建教堂只是为了从中获利。神父对她也很怀疑,说:“你去告诉那位妇人,卢尔德的神父不习惯替生人办事。请她先说明并证明她是谁。”

3月4日,是神秘女子同贝尔纳黛特约定的最后的日子,有许多人到了山洞前,警察也来了不少。贝尔纳黛特好像根本没有注意到群众和警察,这次她与那妇人交谈,但是那位女子并没有回答神父提出的问题,说明自己是谁。贝尔纳黛特相信神秘女子再不会来了,为避免再给家人添麻烦,她再也不去山洞了。

但是到3月24日的晚上,她又感觉到被那神秘女子的召唤,要她再去山洞。果然,第二天,她去山洞时又见到了那女子。这次她又询问了对方的名字。终于,妇人微微向她倾身,以颤抖的声音用本地土话说:“我是无玷之始胎”,也有记载神秘女子是这样回答的:“我是完美无暇的概念”。神秘女子说完就消失了。

贝尔纳黛特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她只有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急忙赶到神父那里。

当地教会终于相信了贝尔纳黛特的说法。到1862年,他们开始建教堂。

此外,根据卢尔德医学局的记录,贝尔纳黛特挖掘的泉水让70多个人原本无法治愈的疾病都痊愈了,这让更多的人相信了贝尔纳黛特的奇遇。

当时卢尔德的镇长派人检查了泉水,发现只是矿物质含量较高,理论上并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治病的功效;而贝尔纳黛特表示,发生奇迹背后的只能是信仰和祈祷:“没有信仰,这些泉水就没有任何用处了”。

后来,卢尔德的这个山洞成为了知名的朝圣地,但贝尔纳黛特的命运也因此改变了。一向喜欢安静生活的她,忍受不了人们对她的强烈关注和打扰,为了摆脱这种喧嚣的生活,她前往400多英里外的一所教堂里定居下来。

1866年,贝尔纳黛特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修女。

当时卢尔德周围一下子出现了众多的朝圣场所,这一大片的区域也成为现在每年吸引500万朝圣者前往的地方。贝尔纳黛特当年挖出的泉水被称为圣泉,现在泉水被引到一个水库,供朝圣者饮用和冲洗身体。如今,卢尔德的圣泉,还有贝尔纳黛特的安放处,甚至是当初她曾居住的那个被称为“地牢”的地方,都成了很多人心中重要的朝圣地。

(四)奇迹还是神迹?

贝尔纳黛特的不腐之身先后引起了世界上不少科学家的兴趣。比如杰奎琳·泰勒,他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芒特艾达学院教授,她是享誉国际的遗体修复与保存专家;还有保罗·波契提,他是意大利特异现象调查委员会成员,他调查过许多所谓的灵异现象,他曾和杰奎琳一起调查贝尔纳黛特的不朽之身。

杰奎琳和保罗来到法国的讷韦尔,他们对圣女贝尔纳黛特的遗体进行了研究,发现棺木里的十字架项链上有铜锈,表示空气与湿气钻进了棺木。但为何唯独贝尔纳黛特的遗体没有腐烂呢?这个谜底无法解释。杰奎琳说:“在我对不朽之身的研究中,最让人着迷的,就是圣女贝尔纳黛特。她栩栩如生,是保存最完好的不朽之身。”

还有一位叫孔特的博士,他在检查了贝尔纳黛特的遗体后,在“卢尔德圣母院公报”中发表了关于检查的报告,称其难以置信的是,遗体的骨骼、肌肉的纤维组织仍然柔软和结实,韧带和皮肤的保存状态非常完美,内部组织,诸如肝等都是柔软的,没有腐烂。当时科学家孔特博士指出,这是一个非自然现象……

至今,贝尔纳黛特的遗体已经保存了140年,完全没有腐烂的迹象,甚至连死亡的征兆都没有。贝尔纳黛特仍静静地躺在金边玻璃棺中,其遗体不腐的秘密仍然隐藏在她庄严的微笑之中。她安祥地躺在那儿,受所有朝圣者的瞻仰,似乎是在等待着圣女的灵魂从天国归来。这是奇迹还是神迹?​

顶果钦哲法王:安住在如虚空般的境界

本文来自网络

 

安住在如虚空般的境界  /  顶果钦哲法王

轮涅诸显的根源,

是空明的心性,

遍布广大如虚空。

当安住在如虚空般的境界时,

宽坦放松于开放,

安住在极其的开放中,

与虚空境界融合。

自然的,会越来越解放,

殊胜啊!

假如你渐渐娴熟,

依此将心与见地合一的修持,

那么你的证悟会自然变得广大。

就好象太阳自由的照遍虚空,

你的慈悲不会不去照耀一切未悟的有情。

心,划分主客的经验,

先是认同主体——“我”,

然后产生“是我的”,

并开始执取“我的身”、“我的心”、“我的姓名”,

对于此三种概念执着越来越强烈,

我们越来越自私的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自身安逸,

我们对恶劣环境的厌恶,

我们对苦乐、穷富、卑崇、称讥的偏见取舍,

都是由于有“我”这个想法。

因为这个几乎从不考虑他人幸福的自我,

我们常常如此的迷失困扰,

我们对别人不感兴趣,

甚至超过老虎对吃草不感兴趣的程度。

这完全是菩萨行的对立面。

我执确实只是思维的制造,

当你认识到贪着的心、以及所贪着的对象,都是空的,

你就会很容易的了解别人与你没有什么不同。

我们通常把所有的精力用来照顾自我,

而菩萨却是照顾他人。

假如一个菩萨看到:为救一个有情而需跳入地狱火焰,

他会毫不犹豫的立即去做,

就如同天鹅飞进凉爽的湖泊。

心似乎遍布那浩瀚无边的空间

摘自《克里希那穆提传》

克里希那吉时常独自散步。有一次他在杉木与松林里突然迷途,不过凭着直觉他还是找到了回家的路。喜马拉雅的山峰衬托着大树,十分赏心悦目。提到这些从尼泊尔到巴德林那斯连绵不断的山峰,他说:“它们距离我们有六十英里路,中央是宽阔碧蓝的山谷,延伸两百英里的范围,充塞在两个地平线之间。这介于中间的六十英里路似乎已经消失,剩下的只有力与孤寂。这些山峰,有的高达两万五千英尺,因为有神居住,所以成了圣地,人们从老远赶来朝圣,甚至在此静待死亡的来临。”

“心似乎遍布那浩瀚无边的空间,或者应该说心似乎在无限扩张。它的背后有样东西是无所不有的。”

接着他质问自己的觉察:“那个超越意识的东西应该是心智无法经验和思量的。然而那个被觉知的,和自心的投射截然不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谁又是那个经验者?很显然,它绝不是那个充满着记忆、反应与冲动的心。”

“还有另外一个心吗?”他问自己,“心中是否还有一部分是沉睡的,只有靠那个独立存在而又超越心智的东西才能唤醒它?如果这是实情,那么心中应该一直存在着那个超越思想与时间的东西。但是又不该如此,因为这也只是一个空论,另一个心智的发明罢了。

“既然这浩瀚无边的东西不是思想的产物,那么能觉察它的又是什么?觉察它的到底是经验者的心,还是那浩瀚无边的东西在觉察自己,因为根本没有一个经验者的存在?存在的只有‘那个东西’,是那个无量的东西在觉察自己罢了。它既没有开始,也没有名相。”

傍晚时分,坐在火炉旁的克里希那吉要求阿秋教他一些梵文,于是阿秋开始为克诵念《歌赞奥义书》。《歌赞奥义书》从“唵”字起头,它是圆满的母音,里面没有任何子音。当一切外在的声音都停止时,“唵”就能响彻宇宙与内心。

阿秋问道:“如果‘唵’真能使心念安静下来,诵念它又有什么不好?”

“你的心现在安静吗?”

“只有在诵念的那一刻,自我感才停止。”阿秋说。

克里希那吉的回答否定了所有的依恃:“诵念之中还是有时间感,然而‘那个东西’与时间是毫无关系的。时间永远无法引领你进入‘那个东西’。”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悟道因缘

文章来自网络

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担心无子,心想:“我家崇善,岂令无子?”于是便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希望能生个儿子,继承祖业。就这样虔诚地祈祷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黄昏,感应到佛光满室,不久慧可的母亲便怀孕了。为了感念佛恩,慧可出生后,父母便给他起名为“光”。

慧可自幼志气不凡,为人旷达,博闻强记,广涉儒书,尤精《诗》、《易》,喜好游山玩水,而对持家立业不感兴趣。后来接触了佛典,深感“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于是便栖心佛理,超然物外,怡然自得,并产生了出家的念头。父母见其志气不可改移,便听许他出家。于是他来到洛阳龙门香山,跟随宝静禅师学佛,不久又到永穆寺受具足戒。此后遍游各地讲堂,学习大小乘佛教的教义。经过多年的学习,慧可禅师虽然对经教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个人的生死大事对他来说仍然是个迷。

三十二岁那年,慧可禅师又回到香山,放弃了过去那种单纯追求文字知见的做法,开始实修。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打坐,希望能够借禅定的力量解决生死问题。这样过了八年。有一天,在禅定中,慧可禅师突然看到一位神人站在跟前,告诉他说:“将欲受果,何滞此邪?大道匪非遥,汝其南矣(如果你想证得圣果,就不要再执著于枯坐、滞留在这里了。大道离你不远,你就往南方去吧)!”。慧可禅师知道这是护法神在点化他,于是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神光。

第二天,慧可禅师感到头疼难忍,如针在刺,他的剃度师宝静禅师想找医生给他治疗。这时,慧可禅师听到空中有声音告诉他:“这是脱胎换骨,不是普通的头疼。”慧可禅师于是把自己所听到的告诉了他的老师。宝静禅师一看他的顶骨,果然如五峰隆起,于是就对慧可禅师说:“这是吉祥之相,你必当证悟。护法神指引你往南方去,分明是在告诉你,在少林寺面壁的达磨大师就是你的老师。”

达磨洞

慧可禅师于是辞别了宝静禅师,前往少室山,来到达磨祖师面壁的地方,朝夕承侍。开始,达磨祖师只顾面壁打坐,根本不理睬他,更谈不上有什么教诲。但是,慧可禅师并不气馁,内心反而愈发恭敬和虔诚。他不断地用古德为法忘躯的精神激励自己:“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就这样,他每天从早到晚,一直呆在洞外,丝毫不敢懈怠。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年腊月初九的晚上,天气陡然变冷,寒风刺骨,并下起了鹅毛大雪。慧可禅师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天快亮的时候,积雪居然没过了他的膝盖。

这时,达磨祖师才慢慢地回过头来,看了他一眼,心生怜悯,问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慧可禅师流着眼泪,悲伤地回答道:“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磨祖师道:“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听了祖师的教诲和勉励,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殷重心和决心,慧可禅师暗中拿起锋利的刀子,咔嚓一下砍断了自己的左臂,并把它放在祖师的面前。顿时鲜血红了雪地。

达磨祖师被慧可禅师的虔诚举动所感动,知道慧可禅师是个法器,于是就说:“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

达磨祖师于是将神光的名字改为慧可。

慧可禅师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师道:“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

慧可禅师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师回答道:“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禅师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祖师于是回答道:“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听了祖师的回答,当即豁然大悟,心怀踊跃。原来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心可得,也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安”可安,安与不安,全是妄想。

慧可禅师开悟后,继续留在达磨祖师的身边,时间长达六年之久(亦说九年),后继承了祖师的衣钵,成为禅宗的二祖。

据史料记载,二祖慧可付法给二祖僧璨后,即前往邺都,韬光养晦,变易形仪,随宜说法,或入诸酒肆,或过于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一音演畅,四众皈依,如是长达三十四年。

曾有人问二祖:“师是道人,何故如是?”

二祖回答道:“我自调心,何关汝事!”

慧可禅师长于辞辩,他虽无意推广自己的禅法,但是知道他的禅法的人却日渐增多。随着他的影响一天天地扩大,他的弘法活动遭到了当时拘守经文的僧徒的攻击。当时有个叫辩和的法师,在寺中讲《涅槃经》,他的学徒听了慧可禅师的讲法,渐渐的都离开了讲席,跟随慧可禅师学习祖师禅。辩和法师不胜恼恨,于是在邑宰翟仲侃的面前诽谤慧可禅师,说他妖言惑众。翟仲侃听信了辩和法师的谗言,对慧可禅师进行了非法迫害。慧可禅师却怡然顺受,曾无怨色。灯录上记载,慧可禅师活了一百零七岁,寂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谥大祖禅师。

关于慧可禅师的生前开示,《楞伽师资记》卷一中有少许记载。慧可禅师的“略说修道明心法要”云:

“《楞伽经》云: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死,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尽十方诸佛,若有一人,不因坐禅而成佛者,无有是处。

《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荫重云覆障,众生不见。若逢智风,飘荡五荫,重云灭尽,佛性圆照,焕然明净。

《华严经》云: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亦如瓶内灯光,不能照外,亦如世间云雾,八方俱起,天下阴暗,日光起得明净,日光不坏,只为雾障。一切众生清净性亦复如是,只为攀缘,妄念诸见,烦恼重云,覆障圣道,不能显了。若妄念不生,默然净(静)坐,大涅槃日,自然明净。

俗书云:冰生于水而冰遏水,冰消而水通; 妄起于真而妄迷真,妄尽而真现。即心海澄清,去身空净也。故学人依文字语言为道者,如风中灯,不能破闇,焰焰谢灭。若净坐无事,如密室中灯,则解破闇,昭物分明。……若精诚不内发,三世中纵值恒沙诸佛,无所为。是知众生识心自度。佛不度众生,佛若能度众生,过去逢无量恒沙诸佛,何故我不成佛?只是精诚不内发,口说得,心不得,终不免逐业受形。故佛性犹如天下有日月,木中有火,人中有佛性,亦名佛性灯,亦名涅槃镜,明于日月,内外圆净,无边无际。犹如炼金,金质火尽,金性不坏,众生生死相灭,法身不坏。亦如泥团坏,亦如波浪灭,水性不坏,众生生死相灭,法身不坏。……

《华严经》云:譬如贫穷人,昼夜数他宝,自无一钱分,多闻亦如是。又读者暂看,急须并却,若不舍还,同文字学,则何异煎流水以求冰,煮沸汤而觅雪。……”

另有向居士,闻二祖盛化,致书通好云:“影由形起,响逐声来。弄影劳形,不识形为影本。扬声止响,不知声是响根。除烦恼而趣涅槃,喻去形而觅影。离众生而求佛果,喻默声而寻响。故知迷悟一途,愚智非别。无名作名,因其名则是非生矣。无理作理,因其理则争论起矣。幻化非真,谁是谁非?虚妄无实,何空何有?将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未及造谒,聊申此意,伏望答之。”慧可禅师阅后,回书云:

“备观来意皆如实,真幽之理竟不殊。

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

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

愍此二见之徒辈,申辞措笔作斯书。

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

觀心銘—憨山德清大师

錄自《憨山大師夢遊集》卷三六,《卍續藏》卷一二七。

觀心銘.

憨山德清禅师

觀身非身,鏡像水月。觀心無相,光明皎潔。

一念不生,虛靈寂照圓同太虛,具含眾妙

不出不入,無狀無貌。百千方便,總歸一竅。

不依形氣,形氣窒礙。莫認妄想,妄想生怪

諦觀此心,空洞無物。瞥爾情生,便覺恍惚。

急處迴光,著力一照。雲散晴空,白日朗耀

內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念起即覺,覺即照破。境來便掃,掃即放過

善惡之境,隨心轉變。凡聖之形,應念而現。

持咒觀心,如磨鏡藥。塵垢若除,此亦不著

廣大神通,自心全具。淨土天宮,逍遙任意。

不用求真,心本是佛。熟處若生,生處自熟

二六時中,頭頭盡妙。觸處不迷,是名心要

禅宗悟后保任的要诀

《圆觉经》: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

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这段话三十二个字,就是禅宗悟后保任的要诀,也是对“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和“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一种描述。

附录

克氏悟后,八年时间隐居用功。

摘自《克里希那穆提传》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克正在奥哈伊。有八年的时间,他几乎是单独一个人过的。战争限制了他的活动,他不可能再到处旅行。美国政府曾征召他上战场,他做了许多解释,说明自己为什么不能加入军队打仗。美国政府建议他回印度,他同意了,然而没有交通工具,他们只好让他留下来,但是不准他公开演讲,同时还要定期向警局报告行踪。

晚年克曾提起这段被人遗忘的日子,他仍然十分怀念在奥哈伊的山丘上一个人散步的时光。他走了不知多少路,他可以一整天不吃不喝,在荒野里聆听和观察周遭的一切,也同时反观自己内心的意念活动。他描述了一些邂逅野熊和响尾蛇的小插曲。他当时没有任何身体和意念的活动,野兽看到他只停了一下,小心谨慎地看着他那空寂的眼神,由于感受不到恐惧,它们也就放心地转身而去。

克里希那穆提的心智,在没有任何活动及压力之下,逐渐开花结果。处在纯然的观察和身心的觉性中,他和大地、岩石、树木、嫩叶、昆虫、毒蛇、鸟儿,于无言中沟通着地球的传奇,以及无始劫以来的时间之谜。他说:“我在散步时一个念头都没有,我只是看而已。那段时期的散步一定产生了什么效果。”

克氏悟后,八年时间隐居用功。

摘自《克里希那穆提传》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克正在奥哈伊。

有八年的时间,他几乎是单独一个人过的。战争限制了他的活动,他不可能再到处旅行。

美国政府曾征召他上战场,他做了许多解释,说明自己为什么不能加入军队打仗。美国政府建议他回印度,他同意了,然而没有交通工具,他们只好让他留下来,但是不准他公开演讲,同时还要定期向警局报告行踪。

晚年克曾提起这段被人遗忘的日子,他仍然十分怀念在奥哈伊的山丘上一个人散步的时光。

他走了不知多少路,他可以一整天不吃不喝,在荒野里聆听和观察周遭的一切,也同时反观自己内心的意念活动。

他描述了一些邂逅野熊和响尾蛇的小插曲。他当时没有任何身体和意念的活动,野兽看到他只停了一下,小心谨慎地看着他那空寂的眼神,由于感受不到恐惧,它们也就放心地转身而去。

克里希那穆提的心智,在没有任何活动及压力之下,逐渐开花结果。

处在纯然的观察和身心的觉性中,他和大地、岩石、树木、嫩叶、昆虫、毒蛇、鸟儿,于无言中沟通着地球的传奇,以及无始劫以来的时间之谜。

他说:“我在散步时一个念头都没有,我只是看而已。那段时期的散步一定产生了什么效果。”

克里希那穆提的几次神秘转化经验(三)

摘自《克里希那穆提传》

6月1日,在从伦敦写给南迪妮的信中,他又再度提到欧提事件。

不要被平庸琐碎的日常小事掩蔽,保持强烈的生命力,不要让火焰熄灭。这里一切安好,欧提的那股大能,正在身上猛烈而痛苦的运作。

普莱特小姐注意到克正在经历一场神秘体验,于是她写了一封信给拉嘉戈帕尔,形容当时所发生的事。她就此事询问克里希那吉,克告诉她,除了保持静默、放松和安心之外,没有一个人能帮得上忙;不过他强调不要让任何人碰触他的身体。她说她觉得自己好像在旁观一个最殊胜的奥秘。

6月14日,克里希那吉经过纽约到达奥哈伊。我的女儿拉迪卡当时正在布林莫尔大学修博士学位。她在6月16日前去探望克。克在一封寄给南迪妮的信中如此说道:

见到拉迪卡了,她看起来很好,我们谈了很长的时间。人生短暂,有太多内在而非外在的事情等待我们去发现。我们的内心还有浩瀚的领域尚未加以探索。不要让任何一天毫无发现的过去,内心如果能产生爆发性的能量,外在的事物自然会得到照料。

6月17日,也就是克去奥哈伊的前一天,他开始记录自己的彼岸之旅,这些记录中的洞见和无限的觉知,日后在札记中完全呈现。

7月开始,克再度从奥哈伊写信给南迪妮,7月4日的信中他写道:

你也许还记得,我离开的两天前,你觉察到屋子里有一股奇怪的能量,你说要想承受那股巨大的能量,必须有很大的体力。那股能量现在又出现了,欧提的大能又在轮脉之间运作。不要被任何事情纠缠,注意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让自己保持简单、明澈。

书信来往继续进行。7月19日他从格施塔德发了一封信给南迪妮:

恐惧真的会破坏和曲解所有的观察,它会滋生幻觉,迟钝心智,摧毁内心的尊严。面对恐惧时,让内心保持开放,不要为自己找任何借口,无情地加以探索,注意每一种形式的恐惧,然后加以净化,一分钟都不要让它在心中停留。心中一旦有恐惧、嫉妒或执著,你的心就不再纯真炽热的觉察。欧提的大能一直在运作着。

斯卡拉维利夫人负责在格施塔德接待克里希那吉。她曾经对人描述克在坦内格木屋中的意识状态。那次的状态和在欧塔卡孟时相似,却又不相同。克当时并没有剧痛。无论在散步或在屋子里,白天清醒时或刚从睡梦中醒来,他都似乎处在至福或彼岸的状态中。斯卡拉维利感受到他内心及周遭神圣的大能。她提到克面相的变化以及他的觉察力;她同时也能感受空寂与圆满。那期间他一直在萨嫩举行公开演讲,演讲时他的情况和平常并没有什么异样,日常生活与神秘体验的界线似乎完全消失。

7月18日,他在格施塔德写下这段札记:“我们的眼睛和脑子记录所有外在的事物,譬如高山、大树、急流;它们同时还累积知识、技术以及其他的事物。同样的一对眼睛和脑子,又被训练去观察、拣择、谴责和辩护,接着我们把这些印象再转向内心。我们在内心建立各种观念,对各种事物产生辨识,于是这些东西就形成了我们的理性思考。这种内在的观察是无法深入的,因为它仍然局限在自己的理性思维中。这种向内的凝视和向外的观察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们看起来不同,其实是相同的。

“然而确实有一种不同于由外向内的观察。受限的眼睛和脑子并不能整体观察,它们必须彻底静止下来,不再拣择或批判,而只是消极无为的觉察。这种观察是超越时空的,从其中就会产生崭新的觉知。”

据我们所知,那是他最后一次经历这类的神秘体验。多年之后,他似乎又进入了不同层次的浩瀚无边的空寂状态。他曾经昏倒,也曾经神识出体,然而那些过程似乎都具有不同的本质。

1961年的晚秋克回到瑞希山谷。当时的校长是巴拉宋达兰医生。师生以及校长之间的关系温暖而友善,学校充满着活泼的气氛。克感受到这些现象,他的反应十分热情。他经常神入于这片土地和附近的山丘。从房间的窗户可以看见瑞希孔达山丘,他和这座如雕塑般的丘陵进行着无言的交谈。从这山丘散发的至福感传达了这片山谷和居民的幸福。据当地人说,瑞希孔达住着很多先知和智者,夜晚会发出令人费解的强光,照亮了整个山坡。

克继续写他的札记,至福流露在他的字里行间。从他的内心和周遭发出的能量,渗透了山谷的土壤,敏感的访客仍然能感受得到。“彼岸就在这山谷中;那感觉就像一片雨幕,然而却没有雨;它随着微风而来,如此温柔和缓。它充满着内心与外在。”

拉迪卡和我在瑞希山谷陪伴克里希那吉。克时常独自长途散步,有时也和巴拉宋达兰医生、拉迪卡结伴同行。40年代末期种植的树木现在已经完全长大,附近的井水滋长了秧苗,山谷中的灌木充满着活泼的绿意,小径的橡树落了一地白色的香花。阿斯塔恰尔的丘陵聚集了一群孩子,他们看着夕阳没入地平线,万丈的霞光满盈着他们的心。他们在静默中注意到那名站在他们中间的陌生人。他们似乎察觉天空的云彩正在欢迎他。克后来在札记中如此写道:

大地的色彩和天空一样;山丘、油绿的稻田、树木和布满沙石的河床,它们的色彩都和天空一样。山丘的每一块岩石和巨大的卵石就是云朵,而云朵就是这些石块。大地是天空,天空是大地;夕阳改变了每一样东西。天空像熊熊烈火燃烧着层层云朵,也燃烧着每一块石块、每一棵小草及每一粒沙子。天空燃烧着绿、紫、蓝紫和靛蓝的火焰;山丘的另一边则呈现一片紫金色。南方的丘陵燃出嫩绿和淡蓝,与夕阳反方向的东方呈现灿烂的朱红、赭黄、紫红和淡淡的蓝紫,东方和西方的色彩一样灿烂,几朵云彩聚在夕阳的四周,它们像纯净无烟的火焰,永远不会熄灭。这巨大的烈火烧透了每一样东西,也渗透了大地。大地是天空,天空是大地,每样东西都活了,它们闪耀着各种色彩,而色彩就是上帝——不是人类发明的上帝。

山丘变得透明,每一块岩石和卵石都像失重一样飘浮在这些色彩中。远方的山是蓝的——大海和天空的蓝。成熟的稻田呈现强烈的粉红和绿,它能立刻捕捉人们的注意力。穿过山谷的小路此刻紫白相间,那是由天空照射下来的色彩。你就是那道光,毫无阴影地燃烧着、爆发着,没有根,也没有只字片语。当夕阳沉得更深时,所有的颜色都变成了蓝紫色,而且显得更强烈。此刻你已完全忘却自己,也忘却了所有的记忆。那是一个没有回忆的傍晚。

附加阅读: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的记载

三十二岁那年,慧可禅师又回到香山,放弃了过去那种单纯追求文字知见的做法,开始实修。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打坐,希望能够借禅定的力量解决生死问题。这样过了八年。

有一天,在禅定中,慧可禅师突然看到一位神人站在跟前,告诉他说:“将欲受果,何滞此邪?大道非遥,汝其南矣(如果你想证得圣果,就不要再执著于枯坐、滞留在这里了。大道离你不远,你就往南方去吧)!”

慧可禅师知道这是护法神在点化他,于是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神光。

第二天,慧可禅师感到头疼难忍,如针在刺,他的剃度师宝静禅师想找医生给他治疗。这时,慧可禅师听到空中有声音告诉他:“这是脱胎换骨,不是普通的头疼。”

慧可禅师于是把自己所听到的告诉了他的老师。

宝静禅师一看他的顶骨,果然如五峰隆起,于是就对慧可禅师说:“这是吉祥之相,你必当证悟。护法神指引你往南方去,分明是在告诉你,在少林寺面壁的达磨大师就是你的老师。”

克里希那穆提的几次神秘转化经验(二)

摘自《克里希那穆提传》

深夜里我们被克里希那吉的叫声吵醒,他的嗓音听起来相当虚弱,我们都以为他病了。犹豫不决中我们来到他门口,探问他是否不舒服。克里希那吉当时正在叫一个人的名字,声音听起来像个小孩,他不停地说:“克里希那跑掉了,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他的眼睛是张开的,却认不出周遭的人。不久他开始察觉我的存在,于是问道:“你是不是罗莎琳?”接着又说:“对!对!他知道你,没关系,请你坐在这里等一下。”过了一会儿他又说:“不要离开这个身体,也不要害怕。”接着他又开始呼叫“克里希那”。突然他用手堵住自己的嘴巴说:“他说过不要叫他的。”然后声音又变得像个小孩:“他什么时候回来?他会不会很快回来?”就这么持续了一段时间,他有时安静,有时哭叫克里希那,有时又变成小孩的声音。

一个小时以后,他显得相当开心:“他回来了,你们看到他没有,他就站在你们面前,一尘不染的。”他做了一个很圆满的手势,接着他的嗓音又变了,变回我们所熟悉的克里希那吉。他坐起来为吵醒我们而道歉,他目送我们回房,然后便离开了。这个奇怪的事件使我们非常迷惑,我们整晚都没睡。

第二天早上吃早餐时,他看起来格外清新而年轻,我们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笑着说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要我们形容整件事的始末,我们照做了。他说以后会和我们讨论这件事,这时我们已经知道他不想再进入这个话题。第二天我们便回到了孟买。

~~~~~~~~

快到5月底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此事为克里希那穆提神秘的生涯投下了光明。

1922年8月,克里希那吉在奥哈伊经历了剧烈的拙火觉醒,当时他的身边有两位值得信赖的朋友。他的一生每当有事情发生时,身边总有两位保护他的人。早年安妮·贝赞特就坚持要两个人随时陪在克的身边,保护他的身体。在印度密教的传统里,每当某位智者历经意识转化和突变时,他的身边一定有人护持。在这种时刻,智者的身体通常会变得极度敏感和脆弱,所有的自我感都消失了。印度河流域有一个象形图案,描绘一名双腿盘坐的先知,身旁守护着两条直立的眼镜蛇。另外有一幅图画,描绘的是宇宙的创生——一个女人的子宫里长出一棵大树,在这神秘的时刻,有两只凶猛的老虎守护两旁。传说商羯罗(吠檀多哲学的创始人)曾经在克什米尔阿玛拿特的洞穴中出神。他把自己的身体留在洞穴中很长一段时间。他的神识当时占据了某位国王的身体,为的是保持自己身体的纯净,而又能经验一下性爱和做父亲的滋味,以便应付莎尔达的挑战和问题。莎尔达是曼陀纳·弥室罗的妻子,她曾在瓦拉纳西和商羯罗进行辩论。当商羯罗把身体遗留在阿玛拿特洞穴时,他的两名弟子也曾严加守护。克里希那吉处于巨大的能量转化时,他的脑子所有未被运用的部分全开发了。当时在场的人,唯一的作用就是保护他的身体。某些记载中曾强调这些人和克里希那吉的关系,这其实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些人是克里希那吉所信赖的,他们对于整个事件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或恐惧,他们只关心如何确保这个身体的安全。

克里希那吉在欧提的转化过程持续了三个礼拜,也就是从1948年5月28日到6月20日。这个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在塞奇莫尔克的卧室里。我和南迪妮当时都在场。我们感到相当窘迫。莫里斯·弗莱德曼一定对香塔·罗和珀蒂小姐说明了这个事件的真相,因为他对印度的神秘传统相当熟悉。除此之外,我们都束手无措。

事件开始于某个傍晚,我们当时正和克里希那吉散步回来,他说他觉得不太舒服,要我们先回家。我们问他想不想看医生,他说:“我并没有生病。”他也无法作进一步的解释。我们回家之后,他告诉弗莱德曼无论如何都不要打扰他,接着便回房休息;不久他又要我和南迪妮进入他的房间。他把门关上,他告诉我们不要害怕,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找医生。他要我们安静地坐着守护他,心中不能有恐惧,不能和他说话,也不能把他叫醒。如果他晕倒了,就要立刻合上他的嘴,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离开他的身体。

当时我虽然有点六神无主,然而我的本质很多疑,整个事件从头到尾我都在注意观察。

克里希那吉看起来极为痛苦,他抱怨牙齿、后颈和脊椎疼痛不堪。

处在剧痛中的他突然说:“他们正在清理我的脑子,噢!那么彻底地在掏空它。”有时他抱怨燠热难挨,看起来浑身是汗。疼痛在身体不同的部位相继产生。有的时候出现在头部,有时又出现在牙齿、后颈和脊椎。还有一次他抱着胃部呻吟,好像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止痛,只好任它来去。

他躺在床上就像一具空壳子,只有身体的知觉还存在。他的声音很虚弱,听起来像个孩子。不久他的身体突然充满了能量。他双腿盘坐,闭着双眼,身体看起来比往常高大,整个人充满了整间屋子;此时屋内涌进了巨大无比的能量,寂静中能清楚地感觉这能量的振动。处在这种状态中,他的声音变得极为洪亮与低沉。

第二天傍晚起,他开始单独出外散步,他要我和南迪妮晚一点再来陪他。转化过程起初从晚上六点开始,于八点三十分结束,后来有时也延续到子夜。每当他需要与人晤面时(譬如与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便自然不会有事情发生。末期转变的时间愈来愈长,某回居然进行了整个晚上。他并未像在奥哈伊时那样,埋怨室内充满着灰尘,他也不想离开房间,虽然塞奇莫尔并不特别干净;他从未抱怨周遭的人妄念太多。有一次他要求南迪妮握住他的手,其他的时候他的神识大都不在现场。

处于煎熬中,他的身体有时在床上翻滚,有时打冷战,有时呼叫克里希那,接着很快又把手捂住嘴巴说:“我不能叫他。”

~~~~~~~~

1948年5月30日,克里希那穆提正准备外出散步,突然他觉得自己很虚弱,而且不太清醒。他说:“我觉得很痛。”他摸着头躺了下来。几分钟以后,克里希那吉的神识就不见了。两小时之中我们看着他经历各种剧痛。他说他的后颈和牙齿都疼痛不堪,他觉得自己的胃又肿又硬,他一边呻吟一边搓揉着自己的胃。有时他会突然大叫。他昏过去好几次,第一次从昏迷状态醒来他立刻对我们说:“如果我晕过去,请把我的嘴合起来。”

他嘴里一直念念有词:“阿妈——哦!老天啊!放了我吧。我知道他们想干什么。把他叫回来。我知道痛到极点时他们就会回来。他们知道这个身体能承受多少。如果我变得神经兮兮,请好好照顾我——我不是说我一定会变得神经兮兮。他们对这个身体是很小心的。我觉得自己好老,只有一部分的我还在活动,就像印度小孩玩的橡皮玩偶。它的生命是小孩给它的。”

他的脸因为痛苦而显得疲惫不堪。他一直握紧拳头,眼泪不停地流着。两个小时后他又昏迷不醒。他醒来时对我们说:“现在痛苦已经消失了,我心里完全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我的油箱已经满了,里面全是汽油。”

他说他想说话,这样他就不会注意身体的疼痛。“你们有没有看过太阳雨?当乌云遮住太阳时,雨水突然倾盆而下,大地就像张开的子宫一样迎接着它。雨水把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都洗得干干净净,到处充满着清新的气息。乌云一过,太阳便出来了。阳光洒在每一片叶子和每一朵花上。温柔的小花就像年轻的少女,被无情的男人践踏。你们有没有看过有钱人的嘴脸?他们忙着做股票和赚钱,他们如何能懂得爱?你们有没有感觉过大树上的每一根枝干,有没有摸过树上的叶子,或者坐在穷孩子的身边和他们聊一聊?有一回我开车到机场,看见一位母亲正在为他的小孩洗屁股,没有人注意到她,然而那个景象真是美极了。那些有钱人却只知道玷污和作践他们的女人。对他们而言爱就是性。如果你能温柔地握住一个女人的手,她就不再只是个女人,这才是爱。你知道什么是爱吗?你们虽然有丈夫和孩子,但是你们懂得爱吗?你们不能把那逍遥自在的云朵关在纯金的笼子里啊。”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痛苦把我的身体磨炼得像钢铁一般,但是又那么的柔软,具有韧性,没有一丝的妄念,就像通过一场考试一样。”我们问他为什么不能停止疼痛,他说:“你们都生过小孩,当孩子要出来时,你们能停止阵痛吗?”他又说:“今天晚上他们会给我好戏看的。乌云已经密布了。哦!基督啊!”

过了一会儿,莫里斯端了一碗汤进来,然后就出去了。克里希那吉把灯打开,他挺直地盘坐在床上,脸上的痛苦已经消失。他闭着双眼,身材看起来比往常高大,我们感觉一股巨大的能量涌向他,甚至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磁场的震颤。我们的眼睛和耳朵都充满着这股能量。虽然空气寂静无声,我们却觉得充满着音声;屋里并没有其他的东西,我们却觉得每个毛孔都有东西在碰触。接着他睁开眼睛说:“刚才发生了一件事。你们有没有看到什么?”我们告诉他我们的感受,他说:“明天我的脸会不太一样。”他躺下来,比了一个圆满的手势说:“我会像一颗雨滴那样圆满无缺。”停了几分钟,他告诉我们事情已经过去,我们可以回家了。

~~~~~~~~

1948年6月17日,克里希那独自出外散步,他要南迪妮和我等他回来。我们坐在火炉边静待。他回来时看起来像个陌生人,他走到书桌旁写了一点札记。过了一会儿他才发现我们,他走向我们在火炉边坐下。他问我们刚才做了些什么,接着他告诉我们他走得很远,甚至走过了高尔夫球俱乐部。突然远方有人吹笛子,他安静地坐着,专心听着笛声。笛声停止时,他看起来又有点魂不守舍。两度我们都感觉有股巨大的能量充满着他。他显得比往常高大,他的双眼半闭,安详的脸庞看起来实在美极了。

接着他躺回床上,身体变成了一具空壳子,我们所熟悉的克里希那吉又不见了。不久克里希那穆提的身体开始说话,他说他觉得体内十分痛苦。他们把他的身体弄得很痛;痛苦一直通到头顶。他浑身颤抖地叙述刚才在散步时发生的一件事,接着他对我们说:“你们有没有看到他回来?”他的身体和心智似乎无法得到协调,有时他觉得自己还在树林中。他说:“他们来了,还用树叶把他遮住。”“你们知道吗?你们差点就见不到他了,他几乎回不来了。”他不断摸着自己的身体,看看它还在不在。他说:“我必须回去弄清楚刚才散步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刚才一定发生了什么事,因为他们匆匆忙忙就走了。可是我不知道自己回来了没有,也许有一部分的我还躺在路上。”他两度下床想要夺门而出,后来还是躺回床上。不久他又睡着了。当他醒来时,立刻摸摸自己的手,看看还在不在。

~~~~~~~~

1948年6月18日,克里希那吉要我们晚上七点来陪他。他外出,我们等待。过了一阵子他才回来,看上去又像个陌生人似的。他写了一点札记,然后坐在我们的身边。他说:“我在班加罗尔的讲词不断涌上心头,我再度觉醒了。”他闭上双眼,挺直而安静地坐了一会儿。接着他抱怨疼痛又开始了,只好躺回床上休息。他说他觉得他的身体正在燃烧,他哭着说:“你们知道吗?我已经明白刚才散步时发生了什么事。他完整地出现了,主控着一切,我当时什么也不知道,我不晓得自己到底回来了没有。”稍后他说:“空寂中雷雨交加,我在狂风中受了很多罪。你们知道吗,那空寂一直在延伸,感觉上是无边无际的。”他比了个空寂的手势。

过了一会儿他说:“他们铄炼我,让我的心能更空。他们想看看他到底能示现多少。”他又说:“你知道什么是空寂吗?那种一念不起的空寂,彻底的空寂?然而你们要如何才能体会这空寂?这空寂能带来巨大无比的力量,但不是金钱、地位或驾驭妻子的那种力量。”他停顿了一下,“这是最纯净的力量,就像发电机发出的电力。你们知道吗,我在散步时整个人都处于狂喜状态,我从未那样喜极而泣过。在路上我遇见一个穷人,他看到我大哭的模样,还以为我的母亲或姊妹刚死。接着他对我微微一笑,我不太明白他笑里的含义。”突然他说道:“我有一个关于时间和空寂的想法,希望醒来时还能记得。”

他开始抱怨燥热难挨,突然他坐起来说:“不要动。”接着他的脸就像某天晚上那样看起来焕然一新。所有的痛苦都从脸上消失了。他闭着双眼,身体不停地颤抖,好像有股巨大无比的能量涌入他的体内,他的脸也跟着跳动。他整个人好像充满着整间屋子。他一动也不动地坐了三分钟,接着便昏了过去。他醒来时显得非常平静。

~~~~~~~~

有关最后一晚的札记虽然丢了,所幸南迪妮和我仍然记忆犹新。

克里希那吉感觉头部、后颈和胃部疼痛而肿胀,眼泪不停地涌出来。他倒回床上,突然变得极为安静,痛苦和疲倦一扫而空,有点像死前的回光返照。接着脸上开始出现无限的生机。他的脸孔看起来美极了,没有一丝岁月的痕迹。他睁开双眼,却认不出周围的人。他的身体散发着光明,脸上的表情显得祥和而又浩瀚无边。那份空寂感好像甘露一样具有重量;它涌进屋内,也涌进我们的身心。它充满着我们的每一个脑细胞,把所有的时间和记忆都扫除一空。我们觉得这空寂中有其他的生命存在,静谧中有一份动感。我们不由自主地双手合十。他安静地躺了几分钟,接着他睁开双眼,过了一会儿才看到我们。他问我们:“你看到那张脸没有?”他并不期望得到什么答案。接着他突然说道:“佛力刚才出现了,你们都受到了祝福。”

我们回到旅馆,那空寂仍然尾随着我们。往后的几天,我们一直被笼罩在其中。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克里希那吉的房内,虽然帮不上什么忙,我们的存在却似乎是必要的。在整个事件中,他并没有什么个人的情绪,和我们也毫不相干。感到煎熬的只有他的肉体,但是第二天他立刻又恢复了正常。他看起来充满着精力——快活、热切而又年轻。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没有个人的情绪在内。在空寂中,屋内往往弥漫着深度和重量感。事后南迪妮和我交换札记,才发现彼此的感受竟然那么相似。

南迪妮和我要离开欧塔卡孟时,克里希那穆提告诉我们说:“你们受了不少罪,回到孟买要好好休息一下。”

事后,克写了一封信给我,简要地解释了当时所发生的事。转化过程中的某一天早上,我问他为什么会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柔弱的小孩声音,另一种是克里希那穆提正常的嗓音。我问他当时他的神识是否离开了,而另一个存有进入了他的身体。克里希那穆提在信中回答说:“事实并非如此,当时出现的并不是两个存有。”他说以后会再详谈。事隔多年他才提起这件事。

第12章 我的身旁有一张脸

回到孟买,我体尝了一次非常深刻而又无法解释的经验。我的感官一反常态地产生了爆发性的觉受。某天晚上我正要入睡,感觉屋里弥漫着一个存有。我被一团像胎液般浓稠的东西裹住,我觉得自己在逐渐失去知觉。我的身体不断抗拒这类似死亡的拥抱,不久,这无声的存有便消失了。一连三个晚上都是同样的情况,每次我的身体都奋力挣脱这短暂的垂死感受。不过我的心中并没有恐惧。第二天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克里希那吉。他告诉我不要执着,既不需抗拒,也不要想留住它。

~~~~~~~~

克里希那吉嘱咐我们不要张扬在欧提所发生的事,我们感觉他这么做,主要是不想混淆教诲的准确、清晰与坦直。然而从70年代开始,克却多次和身边亲近的人谈起那件事。有一次我问他:“人类的脑细胞是不是无法承受那浩瀚无边的能量,因此必须在脑子里开发更多的空间?脑细胞的本身是不是必须产生突变?那股大能是否像镭射一般在脑子里进行开刀手术,好让脑子能充分承受这无限的能量?”

克里希那吉回答说:“也许就是这么一回事。”他停了一会儿继续说:“赖德拜特和贝赞特夫人都无法解释在奥哈伊发生的那件事。他们认为克的意识必须离开,弥勒菩萨的片断意识才能利用这具身体。”

我问他:“进入那具身体的到底是不是弥勒菩萨?”克里希那吉并没有给我明确的答案。我问他:“我们所目睹的是不是第一个充分开发的脑子?”

克回答说:“也许吧!这就是瑞希山谷学校要为孩子们做的事。”

~~~~~~~~

1979年,克又再度提起欧提所发生的事,他说,对他而言,生死只是一线之隔。当身体处于空壳状态时,克的神识很可能一去不回,别的能量也可能企图摧毁这化身的工具。因此他身边的人一定不能有恐惧,因为恐惧会吸引邪恶的势力。

我告诉他,当他处于这种状态时,身体就好像空壳子一般独自在运作,而他的声音听起来完全像个小孩。克问道:“其中一个声音有没有可能是身体自己发出的?”

我反问:“身体的本身会说话吗?”

他回答说:“为什么不?”

“那只是一具空壳子啊!”我仍然质疑。

“空壳子为什么不能说话?”克接着问我,“那个声音听起来有没有一点歇斯底里。”

我回答说:“没有。”

“它是不是处在一种想象的状态?”他问我。

“我怎么知道?”我回答。

克接着问我第二天早上通常是什么情况。我说我们有时会跟他一起散步,他显得活泼又清新,痛苦似乎无影无踪,而他也好像忘了曾经发生的事。他时常大笑,不时以古怪的眼神看着我们,他热情而周到,令我们完全无法抗拒。他从不解答我们的疑惑。他说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同一年,也就是1979年,克正在孟买。我们之中有些人请他解释他的面相为什么会起变化。他说:“很多年以前,每当我醒来时,身边会出现一张脸,那是克将来的相貌。这张脸总是快乐地伴随着我。那是一张高尚、有教养而又不可思议的脸。”他的话好像在形容另一个人。“有一天,那张脸突然不见了。”

“那张脸是不是和克合而为一了?”我问道。

克说他也不知道。他接着提起那具身体必须受到保护的事。当克的神识出离时,身体的四周一定不能有邪恶或丑陋的事情发生。处在那种情况下,身体完全没有防卫的能力,而各种的邪恶势力都想摧毁它。他说:“有正必有邪。”

有人问他当身体变成一具空壳时,邪恶的势力会不会占据它。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不会。”

“那么邪恶的势力到底能做什么?破坏化身的过程吗?”

“是的。”克回答,“因此身体的四周必须有爱,因为有爱就有保护的力量。”

克说:“转化过程中的剧痛是必要的,因为脑子必须充分开发。脑子里有不成熟的地方,脑细胞无法承受那么多的能量。当那股大能涌入时,脑子还无法承受它,因此那股大能决定加以铄炼。”

克继续解释当时为什么必须有两个人陪伴左右。他说:“有爱就有保护的力量,恨意则会招惹邪恶乘虚而入。”

有人问起当时克的神识到哪里去了,他回答:“我问过我自己,脑子的活动一旦静止会发生什么事。”他停了一会儿才继续说:“只有在化身示现时脑子才活动。化身不示现,脑子便停止活动。空气有固定的住所吗?光有固定的住所吗?把空气圈起来,它就有固定的住所,局限一打破,它就无所不在了。”

他似乎不想再继续探讨下去。他说:“你们提问题,我来回答,我最好不要发问。”

Page 24 of 62
1 22 23 24 25 26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