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夕阳
龙树菩萨论极乐净土
文章来自网络
龙树菩萨论极乐净土
龙树菩萨是大乘佛教的大论师,著述丰富,有「千部论主」之称。他是初期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在他丰富的论著中,广引大乘经典,总结了初期大乘的义理全貌。龙树菩萨也被后代的净土信仰推尊为「净土宗」的祖师。但龙树菩萨不仅是「净土宗」的祖师,也是其他宗派推崇的祖师,汉传尊其为「大乘八宗」的共祖。
龙树菩萨与往生极乐
关于龙树菩萨临终的情形。鸠摩罗什的《龙树菩萨传》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记载略有差异,但都提到了龙树菩萨的自主涅槃,布施给怨忿者的情况。
《龙树菩萨传》:「是时有一小乘法师,常怀忿疾。龙树将去此世,而问之曰:『汝乐我久住此世不?』答言:『实所不愿也。』退入闲室,经日不出。弟子破户看之,遂蝉蜕而去。」(T50.184c)
《大唐西域记》卷十,则叙述国王因龙树的协助而得长寿;王子为了早日继承王位,知道父王如果没有龙树的协助,将不能如此长寿,因此当面向龙树菩萨请求施舍项上人头,于是龙树「以干茅叶,自刎其颈,若利剑断割,身首异处。王子见已,惊奔而去。」(T51.929b)
在其他一些传说中,如唐.迦才《净土论》中,引用了相传为龙树菩萨所作的偈颂《十二礼》,表达礼赞阿弥陀佛并发愿往生之意。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翻译的《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呪》中记述此咒的来源是:「龙树菩萨愿生赡养,梦感此咒。」(T12.351c)
《入楞伽经》卷第九「大慧汝谛听,有人持我法,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法,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T16.567c)
此外,往生传中,记载北魏的昙鸾祖师临终之前,梦见自称龙树菩萨的梵僧,告知他即将寿终:「一夕,鸾正持诵,见一梵僧掀昂而来,入其室曰:『吾龙树也,其所居者净土焉。以汝有净土之心,故来见汝。』」
龙树的学说
龙树菩萨的著作最为后人所称颂的是《中观论》。但龙树菩萨的学说不只《中观》而已。
龙树菩萨前期是在北印度学声闻三藏,更学大乘;然后『周游诸国,更求余经』,使『外道论师,沙门义宗,咸皆摧伏』。那时的著作,如《中论》、《回诤论》、《广破论》等,重在遮破外道及声闻的执着,开显声闻与菩萨的不二深观。……后期是在乌荼国,得到华严的《不可思议解脱经》等。这以后,他著《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
无论是后期的《大智度论》还是前期的《中论》,龙树菩萨对佛法的根本立场都是:「诸佛以无量方便力,为种种众生,说种种法门,只要能『离戏论』,则一切法门,莫不能『知诸法实相』。
古印度的往生故事
《大智度论》卷九:复有一国,有一比丘,诵《阿弥陀佛经》及《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人欲死时,语弟子言:「阿弥陀佛与彼大众俱来,实时动身自归。」须臾命终。
命终之后,弟子积薪烧之。明日,灰中见舌不烧。诵《阿弥陀佛经》故见佛自来,诵《般若波罗蜜》故舌不可烧,此皆今世现事。如经中说,诸佛菩萨来者甚多。如是,处处有人罪垢结薄,一心念佛,信净不疑,必得见佛,终不虚也。以是诸因缘故,知实有十方佛。(T25.127a)
净土与秽土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说,诸佛功德平等。卷三十二:
一切佛功德皆等,无多无少。
问曰:若尔者,何以言「阿弥陀佛寿命无量、光明千万亿由旬、无量劫度众生」?
答曰:诸佛世界种种,有净、不净有杂。……
当知释迦文佛更有清净世界如阿弥陀国。阿弥陀佛亦有严净、不严净世界如释迦文佛国。诸佛大悲彻于骨髓,不以世界好丑,随应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爱子,子虽没在厕溷,懃求拯拔,不以为恶。(T25.302b)
《大智度论》卷九十三:「佛非但一国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国土。佛有清净国土,有杂国土。杂国土中则具有五道。净佛国土,或有人天别异,或无有人天别异。」(T25.711c)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应以何身得度者,则现何身而为说法」,因此净土与秽土都是诸佛教化众生的场域。
净土众生易于得度
诸佛之所以要庄严佛土,是为了创造容易度众生的环境。《大智度论》卷九十二:
是故诸菩萨庄严佛土,为令众生易度,故国土中无所乏少,无我心故,则不生悭贪、瞋恚等烦恼。有佛国土,一切树木常出诸法实相音声,所谓无生无灭、无起无作等。众生但闻是妙音,不闻异声。众生利根,故便得诸法实相。如是等佛土庄严名为净佛土,如《阿弥陀》等诸经中说。(T25.706a)
阿弥陀佛净土不是最严净的佛土
龙树菩萨认为,西方极乐净土并不是最为严净的佛土。《大智度论》卷三十二:
阿弥陀佛世界不如华积世界。何以故?法积比丘佛虽将至十方观清净世界,功德力薄,不能得见上妙清净世界,以是故世界不如。(T25.134b)
「华积世界」应是「华藏世界」的异译,「法积比丘」即「法藏比丘」的异译。「华藏世界」即「莲华藏世界」是诸佛真实报土。如《金刚仙论》卷四说:「此言净土者,正是诸佛依报真实智慧第一义土。此土以真如法性为体,即莲华藏世界。」(T25.827b)
阿弥陀佛世界不如莲华藏世界,其原因是:虽然世自在王佛带法藏比丘至十方世界,观清净佛土,但由于当时的法藏比丘功德力薄,无法得见上妙清净世界,因此所发的净土愿,其庄严清净的程度尚未达到极致。
极乐净土不够严净的一个明显例子是还有二乘人。阿弥陀佛世界几乎全部具备,唯其中有声闻僧一项,略有差别而已。因此,阿弥陀佛世界虽然不是最严净的佛土,但也是非常严净的佛土。
净土成因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中,须菩提问:「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净佛国土?佛言:有菩萨从初发意已来,自除身麁业,除口麁业,除意麁业,亦净他人身口意麁业。」(T25.706c)
《大智度论》卷九十二:「是菩萨得无生法忍,住神通波罗蜜,然后能净佛土。」(T25.706c)
《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如鸟无翅不能飞翔,菩萨亦如是,无神通波罗蜜不能教化众生。
给初学者的胜方便
龙树菩萨指出,发愿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本来就是为了摄护初学菩萨,而施设的胜方便。龙树菩萨认为,新学菩萨应该要常值诸佛,而不要急着度化众生。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九:
问曰:菩萨当化众生,何故常欲值佛?
答曰:有菩萨未入菩萨位,未得阿鞞跋致、受记别故,若远离诸佛,便坏诸善根,没在烦恼,自不能度,安能度人?……菩萨未入法位,若远离诸佛,以少功德,无方便力,欲化众生,虽少利益,反更坠落。以是故,新学菩萨,不应远离诸佛。(T2.275a)
《大智度论》:“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
未入法位的菩萨,又远离诸佛的话,想要以自己少小的功德力、方便力来度众生,可能反而更加坠落。量力而行,是必要的。
龙树菩萨认为,十方诸佛恒时摄护一切发心学习的菩萨,且佛力甚大,可以超越诸多的留难与魔事。如《大智度论》卷六十七说:
故舍利弗白佛:「谁力故,魔不能破?」佛答:「佛力故。」如恶人中,魔为大;善人中,佛为大。缚人中,魔为大;解人中,佛为大;留难人中,魔为大,通达人中,佛为大。
念佛三昧
《大智度论》卷七说:
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
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
复次,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应常念佛。
复次,常念佛得种种功德利。譬如大臣,特蒙恩宠,常念其主。菩萨亦如是,知种种功德、无量智慧,皆从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T25.108c-109a)
《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引《般舟三昧经》说:「菩萨入是三昧,即见阿弥陀佛。便问其佛:何业因缘故,得生彼国?佛即答言:善男子!以常修念佛三昧,忆念不废,故得生我国。」(T25.275a)
念佛多欢喜
龙树菩萨指出,菩萨道的难易苦乐,主要的还是主观的感受。《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若菩萨生难心苦心,则不能度一切众生。如世间小事,心难、以为苦,犹尚不成,何况成佛道?
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说:「菩萨在初地中心多欢喜」,其原因之一是「念三世诸佛」:「念诸佛者,念然灯等过去诸佛,阿弥陀等现在诸佛,弥勒等将来诸佛。常念如是诸佛世尊,如现在前,三界第一,无能胜者,是故多欢喜。」(T26.26b)
龙树菩萨强调,在菩萨道的整体历程中,初学者最好仰依「他力」,这样可以有易行道的坦途,而高地菩萨更有「利他」之行,是故能庄严净土,圆成佛道。
因无为法 而有差别
克里希那穆提日记(1)
摘自《克里希那穆提日记》
序
1973的9月,克里希那穆提忽然开始记起日记。有几乎六个星期的时间,他在一本笔记本上每天写日记。那段时间的第一个月,他住在英国汉普郡的布洛伍德公司,而其余的时间在罗马。十八个月后当他到加州时,他又恢复写日记的习惯。
几乎每则日记开始时,他都描述自己所熟知的某处自然景色,然而只有三次的描述涉及自己所住的地方。譬如,第一则日记的第一页描述了布洛克伍德公司的小树林,但是,到了第二页,他显然是想像自己置身于瑞士之中……。一直到他于1975年住在加州时,他才又描述自己周遭的环境。否则,在其余的部分,他都是在回忆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描述的内容很是澄明,显示出他对于自然景色的记忆有多么生动,而这是源自于他敏锐的观察力。这本日记也显示出:他的教义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他与大自然亲近关系的启发。
在整本书中,克里希望那穆提时常以第三人称的“他”指涉自己,并眀也偶尔告诉我们一些有关他自己的事情—-是以前他所不曾告诉我们的。
玛丽 .鲁提思斯
1973年9月14日
前几天,从田野和树林中散步回来时,我们穿过了白色房子旁边的一片树林。
走过栅栏进入树林,顿时感受到安宁和寂静。没有任何动静。穿行在如此宁静的林子,脚步踏过的地方,仿佛是冒渎了圣灵,就连说话甚至呼吸都是亵渎的。高大的红杉树肃然沉静,美国印弟安人称这种树为沉默者,现在它们真的是默默无语。甚至狗也停止了追杀兔子。
你一动不动地站着,几乎不敢呼吸,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入侵者,因为进入这片林子前你谈笑风生,没有意识到呈现眼前的是如此令你惊奇和震骇–被一种不期而至的祝福所震骇。心脏不似刚才跳得那般快了,你被眼前的景象惊愕得说不出话来。
这里是整个地方的中心。现在,你每次走进去,都会感受到这儿是那么美,多么宁静,那种奇异的寂静。无论是何时进去,那种充实,丰富,不可名状的气氛总是存在。
任何有意识的静坐形式都不是真正的静坐,静坐不是那样子的。刻意的静坐,不是静坐。静坐的产生,是不请而来的。静坐不是心灵的游戏,也不是欲望和快乐的游戏。任何刻意的静坐,都是对静坐的否定。只不过是你意识到你在想什么,做什么,没有别的了。
看和听,就是行动,没有奖赏和惩罚。做的技巧有赖于看和听的技巧。各种形式的静坐,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欺骗,幻想,因为欲望遮住了人的心灵。
这是个可爱的傍晚,春天柔和的晚霞洒向大地。
如何观想本尊—噶千仁波切
2017年夏 摄于西藏桑耶寺 见解脱莲师像 如意宝钵上出现明点
噶千仁波切开示
……本尊的画像放在眼前,观看并熟悉每一个细节,接着闭眼观想本尊出现在眼前虚空中,再睁眼看画像,再闭眼观想,如此反复练习。
刚开始时,观想只是一种脑海中的想象,要坚持观想,久而久之,当头脑很专注时,念头也完全安静了。这时,本尊法相会忽然在眼前一闪而现,如同闪电,不是想象的模糊画面,而是真实的看见,如眼见一样真实清晰。开始时,可能只是部分法相的显现,渐渐的,闪现越来越多,画面也越来越完整,最后,完整本尊在虚空中显现,接着更进一步的,画面扩大,布满虚空。
有时本尊法相出现的不太清楚,甚至出现不是主要观想的其他画面,迫使观想中的主尊形象消失。当我们发现这个情形发生时,要把观想力凝聚。若形象变得不清楚,就回复到最初的观想,并继续不断的重新观想。那么,本尊形体的样子,就会渐渐清晰和加强。
我们要培养观想本尊的形体放光、或顶髻放光、或眉间放光、或心中放光、或手中宝珠放光。思绪会慢慢停止生起,观想境变得更明亮,比任何肉眼所能见到的形体还要鲜活。禅修期间,我们必须把心放在观想的样子上,不要受迟疑与焦躁的影响。
照这样子做,我们可以成功的观想简单的本尊形体,然后继续培养观想本尊的手臂、饰物等其他复杂细节,直到能够清晰的观想起整个曼荼罗本尊的完整形体为止。这些,都是使用全面与专注的观想法。
就像那样子继续修行,直到最后,无论粗糙与复杂的曼荼罗,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使观想的画面出现,并且,还能使画面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
……
见思惑-斩断百万年的自我惯性
把所有思想感觉化为虚空! 莲花生大士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体深而用自至,外此以求皆为小道
敦珠法王在弟子闭关虹化前的开示
百分之九十的大脑是非物质的
大脑的潜能
石门坎与伯格理的故事
不要抑制大脑
祈祷中悬浮的圣徒
需要消除所有思想吗?
传教士与中国
你是自由的
主祈祷文
古文献中的创世纪是一种比喻
大手印導引顯明本體四瑜伽–冈波巴
宇宙洪流从脑海中奔流而过,他们正在到来。
王凤仪黑夜彻亮,了悟天道。
成道者的叛逆和伟大
庞蕴居士
成道者丰富多彩的品质
王阳明: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本文来自网络,整理汇编。
《传习录》记载了明代大儒王阳明和弟子的一段对话。
弟子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之答,给出了迎刃而解的方法,即历事方能练心,勤在“事上磨”,才能在关键时刻有定力。
王阳明在江西讲学的时候,当地一个政府官员很是崇拜王阳明的心学,可是他很沮丧的说:“我公务繁忙,真是没有时间去学习啊。”
王阳明说:“为什么要脱离公务而学习呢?你既然有工作,那就在工作上去修,这才是真的修行。就以审案为例:你审案时不能带有情绪,不能因为被告强词夺理就大怒;也不能因为他送礼了,就宽恕他的罪行;也不能因为他甜言蜜语而欢喜;也不能因为有人托你惩治嫌疑人,你就真去惩治。总之,必须要秉承公正的内心来做事。如果你离开的工作专门来修,那就成了水中捞月,永远扑空。”
首先要志诚
王阳明说:“ 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诚意,就是正念头,诚实的践行良知给你的答案。一个念头出现,良知自然知道好坏,好的保留,坏的去掉,这就是诚意。
王阳明说,诚意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王阳明说,工夫的困难之处,全部在于格物致知上,格物致知则是诚意的事情。意诚之后,大体上,心也自然正了,身也自然修了。但正心修身的工夫,也各自有用力的地方,修身是在喜怒哀乐已发上用功,正心是在喜怒哀乐未发上用功;心正就是中,身修就是和。
所以,当我们做事情和与人交往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诚意。这样就能够做到喜怒哀乐未发时符合礼仪,这就是“中和”。没有人愿意与一个没有诚意的人交往。
其次,要在事上磨。
陆澄问王阳明:“清静时,便觉得心境泰然,但一遇事便感觉不一样了,怎么办呢?”
王阳明说:“这是只知道静养,不知道做克除私心杂念工夫的缘故。这样来对待事情,心境便会反反复复。人必须在事上磨练自己,这样才能够最终处变不惊,遇事泰然处之。”
王阳明当年经常被质问,他的学说和佛家的禅宗有什么区别?
王阳明说:我尤其主张的是要去事上磨练,而不是像木鸡一样只是坐在那里想;道理都在我们心中,于行上相应,才能成就大事。
所以,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知道的事情必须要到做事中检验,只有做事才能证明你是不是真的知道了。“知而不能行,只是不知”。
同时又提出“致良知”,也就是凭良知去做事,一个有良知的人,肯定是个能做事的人。
通过事上磨,心上觉,去除私欲,省察克己,让内心明亮清澈如镜,物来顺应,过而不着,就能修得如如不动的强大内心。
所以,王阳明主张,做事是最可靠的修炼,入世磨练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法门。
推荐阅读王阳明的《 传习录 》和《 知行合一 》。《 传习录 》是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著作,而《 知行合一 》和《传习录》有所不同,里面记载了王阳明的一生中的成功和失败,记录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更像是一本人物传记。
梁启超曾说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出现了“两个半圣人”,孔子一个,王阳明一个,曾国藩算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