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吉夫谈肌肉放松及停顿训练

摘自《探索奇迹》
「你们将会记得当我们谈到『三层工厂』的工作时,我指出这工厂生产的能量大部分都浪费掉了。其中一项是浪费于不必要的肌肉紧张,这种不必要的肌肉紧张吞噬了大把能量,要工作自己,首先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此。
「在谈及工厂的工作时绝对要确定,在能增加产量之前必须先停掉无用的浪费,如果产量增加,而这无用的浪费没被遏止,也没想办法停掉的话,新生产的能量徒然增加了这无用的浪费,甚至会引起不健康的现象。所以个人在做任何肢体工作前,要先知道去观察、去感觉肌肉的紧张,而能在必要时放松肌肉,也就是说,去松掉肌肉不该有的紧张。」
关于这点,葛吉夫示范许多可以控制肌肉紧张的练习。他还示范了某些为学校在沉思冥想或祈祷时采行的姿势,一个人只有学会放松不必要的肌肉紧张时才能采行这些姿势。其中有所谓的佛陀坐姿,即盘腿而坐。还有难度更高的姿势,他可以臻至完美,而我们只能勉强学样。
要做这个姿势时,葛吉夫先跪下,坐在脚后跟上(没穿鞋子),两脚并拢,甚至要能这样坐在自己脚跟上一两分钟都很不容易。他接着把双手平举与肩同高,然后身子慢慢后仰到地面上,同时他的双脚仍然压在身下。躺了一段时间后,他又伸出双手慢慢举起身子,然后再躺下,如此这般重复。
他给我们许多逐渐放松肌肉的练习,而这总是从脸部肌肉开始,以及随心所欲去「感觉」手、脚、手指等的练习。放松肌肉的必要性并不是崭新的看法,但是葛吉夫对于放松身体肌肉要从脸部肌肉着手的解释我则是头一回听到,我以前从来没有在「瑜伽」书籍或有关身体的文献中看过。
一个有趣的练习葛吉夫把它称为「循环感觉」(circular sensation)。一个人平躺在地板上,脸朝上,试着放松所有的肌肉。接着他把注意力集中于感觉他的鼻子,当他开始感觉到鼻子,就把注意力转移去感觉右耳;达成之后就把注意力转到右脚。从右脚再到左脚,然后左手、左耳,而后回到鼻子,如此这般。
这一项练习我最感兴趣,因为我做过的一些实验早使我推断与新的心理经验相关的身体状态是从感觉全身的脉搏开始,这是我们在平常状态感觉不到的。如此,脉动在一瞬间如同一击般为全身所感觉。以我个人的实验,「感觉」全身的脉动是由某些呼吸练习以及数日斋戒所引发。我在自己的实验没有获致任何明确的结论,但我深信控制身体要从控制脉搏下手。要是在短时间内得以调节、减慢或加快心跳脉搏就能减慢或加快,而这使我经历非常有趣的心理状态。
在我笼统的了解,控制心跳不能从控制心肌而得,而是要依靠控制脉搏(「大心脏」或第二脉动)。而葛吉夫已经向我详细解释,指出控制「第二心脏」要靠着控制肌肉的张力,我们因为各组肌肉错误而不规律的张力,所以不具有这种能力。
放松肌肉的练习常带给我们其中一些伙伴非常有趣的结果。其中一人借着放松肌肉,手臂的神经痛突然不药而愈。放松肌肉也大有助于适切的睡眠,无论是谁,只要认真练习放松,很快就察觉到睡眠比以前安稳,而且需时较少。
关于这点,葛吉夫示范了一个我们全新的练习。根据他说,不做这种练习就不可能掌握运动本性,这就是「停顿」练习 (“stop”exercise)。 「每一人种、」他说,「每一民族、每一纪元、每一国家、每一阶层、每一行业,都有自己为数有限的姿势和动作。这些姿势和动作,就如人身上最为长久不变的东西一样,控制着他的思考形式和情感模式。
但是一个人从未穷尽所有他可能有的姿势和动作。依据他的个别性,他只利用了某些可能的姿势和动作,因此一个人的姿势和动作极为有限。 「每一纪元、每一人种、每一阶层的姿势和动作的特性常与特定的思考以及情感模式密切相关。一个人无法改变他的思考及情感模式,除非他改变库存的姿势和动作。
思考及情感模式可以称之为思考及情感的姿势和动作。每个人都有为数有限的思考与情感的姿势和动作,而且运动、思考和情感姿势彼此相关。一个人永远不能跳脱他库存的思考及情感姿势,除非他改变运动姿势。从对一个人思考和情感的分析以及对运动机能的研究,显示我们每一个动作,不论随意与否,都是从一个姿势无意识地转换到另一个姿势。
「说我们的动作都是自主的,那只是幻觉,我们所有的动作都是机械自动的,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也一样机械。思想和情感的机械性确实与动作的机械自动性相关联,要改变就缺一不可。因此如果一个人的注意集中在改变机械思考,那么习惯性的动作和习惯性的姿势会以附着旧有的惯性联想来干扰新的思考流程。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理智、情感和运动机能是如何彼此依赖毫无概念。虽然在同时我们知道我们的心境和情绪状态是如何深深依赖我们的姿势和动作。如果一个人采取一个符合哀伤或消沉的姿势,那么他一定很快会觉得哀伤或消沉。恐惧、厌恶或焦躁,或反之宁静,都可以由有意的改变姿势而得。但是因为一个人的每一项机能,即理智、情感和运动,都各有为数有限的库存,彼此经常互动,所以一个人永远不能跳开他姿势的魔法圈。
「即使一个人能觉察这点,而开始去对抗它,他的意志也不够。你们要了解一个人的意志只够在短时间掌管一个中心,但是另外两个中心会阻挠它,一般人的意志永远不够掌管三个中心。 「为了要对抗这种机械自动性并且逐渐控制不同中心的姿势和动作,这里有一项练习,它是这样的:当由老师发出一个先前征得同意的字眼或讯号,所有听到或看到他的学生不论正在做什么都必须立刻停住他们的动作,然后保持那个姿势不动。他们不但不能移动,还要把视线保持在讯号发出时所看的点上,如果正在笑就维持脸上的笑容。如果正在讲话就把嘴张着,保持脸部表情以及身体所有肌肉的张力在讯号发出的那一刻。
在这个『停顿』状态中,一个人也要停掉他的思想活动,而把整个注意力集中在维持身体各部的肌肉张力不变。随时注意这种张力并把注意力由身体的一部分引到另一部分,他必须保持这个状态、这个姿势,直到另一个先前彼此同意的讯号准许他采取一个习惯的姿势,或是直到他无法再保持原来的姿势而不支倒地。
但是他不能就此改变任何东西,不能改变他的视线和支持点。如果他站不住就必须倒地——但是他应该像个麻袋倒下而不企图保护自己不受摔碰。同理,如果他手里拿着东西,他必须尽可能拿住。如果他的手不听使唤而东西掉落,那也不是他的错。
「老师的职责是注意不让学生因跌倒或不习惯的姿势而产生伤害,关于这点学生必须完全信任老师,不要设想任何危险。 「这项练习的立意和结果很不一样,让我们首先由研究姿势和动作的观点来看。这项练习提供人脱离机械自动性之圈的可能性,它在工作自己的初步阶段尤其不能省却。
「不机械的自我研究只有藉由一位了解者之指挥的『停顿』练习才有可能。
「让我们试着想一想,一个人正在走路或坐着或工作,在那一刻他听到讯号,一个已经开始的动作被这突然的停止讯号或指令打断。他的身体冻结在从一个姿势转换到另一个姿势的中间,停在一个他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停留的姿势上面。感受自己在这样一个状态,也就是一个不习惯的姿势之中,一个人不由自主地以新的方式思考,以新的方式感觉,以新的方式认识自己。这样一来,旧有的自动性之圈就被打破了。身体想办法采取一个舒适的姿势却徒劳无功。
但是人的意志,由老师的意志引发,阻止它这样做。这种抗争会一直持续下去到死为止。但是在这种情况意志能征服。这项练习连同其他提过的练习就是一项记得自己的练习。一个人必须记得自己以便不错过讯号,他必须记得自己以便不在一开始采取最舒服的姿势。他必须记得自己以便注意身体每一部位的肌肉张力、他注视的方向、他的脸部表情等等。他必须记得自己以便克服来自手、脚、背部等不习惯的姿势而引起的剧痛,以便不怕倒地,或是重物掉下砸到脚上。只要忘记自己一秒钟就足够使身体几乎神不知鬼不觉地采取比较舒服的姿势。它会把重量由一脚转移到另一脚,会松掉一些肌肉。
这项练习同时是意志、注意力、思想、情感及运动中心的练习。 「但是你们必须了解,为了要发动足够的意志使人维持在一个不习惯的姿势,一个来自外界的命令或指令『停顿』绝不可或缺。一个人无法给自己下达停顿的指令,他的意志不会服从这个指令。如我说过的这原因是由于惯性思考、情感及运动姿势的结合会强过一个人的意志。
这个与运动姿势有关的指令停顿如果来自外界,就会取代思考及情感姿势。这两种姿势以及它们的影响力可以说被这个停顿指令消除了——如此一来,运动姿势就会服从意志。
不久之后,葛吉夫就把这个『停顿』练习付诸各种不同的场合实行。 葛吉夫首先示范如何在听到停顿指令就立刻『稳稳站住不动』,设法不移动,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左顾右盼。假如有人说话比方被问到某件事情或甚至被不公平指控时都不要答理。 「这个『停顿』练习在学校里被视为神圣,」他说,「只有首要的老师或他委派的人员才有权发令『停顿』。『停顿』不能成为学生之间的戏耍或练习。
你们绝对不可能知道一个人能采取的姿势。如果你们不能为他感觉,你们不会知道有哪些肌肉绷紧,又紧到什么程度。同时假如一个高难度的张力持续不断,可能会导致某根重要的脉管破裂,甚至立即死亡。所以,只有确信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才能自行下达『停顿』的指令。
「同时,停顿需要无条件的服从,毫不迟疑,毫无疑问,这使它成为研究学校纪律的不二法门。比方说,学校纪律与军事纪律相当不一样,军事纪律都是机械行事,而且越机械越好,但在学校纪律中凡事都要有意识,因为其目标就是唤醒意识。对许多人而言,学校纪律比军事纪律困难多了。后者整齐画一,前者则总是千变万化。
「但是也曾经出过大状况,我要告诉你们发生在我生命中的一个例子,那是许多年前的中亚细亚地带。我们在一条运河(arik)旁。我们有三个人带了一些东西涉河到帐棚这岸来,运河水深及腰,我和其中一人刚刚带了一些东西上岸,正准备穿衣,另一个人还在水里,他掉了一样东西,他就拿根棍子在水底打捞,后来我们知道那是一根斧头。就在这时我们听到帐棚里传出一声『停顿!』我们两个立刻就站住不动。站在水里的同伴正好在我们的视线范围之内,他正弯身俯向水面。当他听到『停顿』时,就维持那个姿势不动。
一两分钟过去了,突然间我们发现运河水面暴涨,也许有人在一哩之外打开闸门让水流进这小运河。水面迅速上涨,转眼涨至那个同伴的下巴处。我们不知道在帐棚里的人知不知道水面上涨,我们不能叫他,不能转头看看他在哪里,也不能彼此对看,我只能听到朋友的呼吸声。水面迅速涨高,很快就完全淹没水中的人,只留一只为长棍所支撑的手。我觉得时间过了好久,最后我们终于听到『够了!』,我们立刻跃入水中把朋友抬出来,他几乎快要窒息了。」
我们很快就确知「停顿」练习不是个玩笑。首先它要求我们经常保持警觉,随时准备打断所说及所做的一切,其次是它有时需要一种极为特别的耐力和决心。 「停顿」可以发生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
有一次在喝茶时间,P坐在我对面,把一杯热茶举到唇边正在吹凉。就在这时,我们听到隔壁传来「停顿」的命令,P的脸和握杯的手正好就在我的眼前,我看到他涨紫了脸,眼睛附近有一小块肌肉震颤,但是他仍然握着茶杯。事后他说手指只痛了一下就不痛了,其后主要的难题是他手肘的笨拙弯曲,亦即因为动作卡在半途。但他的手指起了很大的水泡,而且痛了很久才好。
另外一次「停顿」时,Z正好吸了一口烟,事后他说一生中没有比这更难受的事了。他不能吐烟,只能坐在那里眼眶充满泪水,让烟徐徐从嘴里冒出。
「停顿」练习深刻影响了我们整个生活、我们对工作的了解与对应的态度。首先,对待「停顿」的态度准确无比地显示每个人应对工作的态度。想逃避工作的人会逃避「停顿」,也就是说,他们要不是没有听到「停顿」,就是宣称它不是针对他们而发,或是在另一方面他们总是准备好要「停顿」,他们谨慎行事,不把热茶捧在手里,坐下又后立刻站起,诸如此类。
一个人甚至可以在「停顿」作弊到某个程度。不过当然这都被看在眼里,而且立刻显示谁在放水,谁又能不放水而能认真当一回事,而谁想办法以普通方法敷衍了事、避开困难、去「调适自己」。同理,「停顿」也显示有人不能而且不愿遵守学校纪律,以及有人不认真以待。我们很清楚地看出如果没有「停顿」及其它相关的练习,以纯心理的方式将一事无成。

美赫巴巴谈关于成道者的“自我”

[转载]巴巴谈关于成道者的“自我”

美赫巴巴:

有位梵学家来寻求巴巴的达善。他向巴巴顶礼,并在巴巴椅子旁边坐下。
此前的一天这位梵学家也曾来达善,当时巴巴和汉默坡的亲爱者在一起。其中有个爱者在娱乐巴巴,背诵《茶经》(Cha-Puran),一种游戏诗文。梵学家没听完整个《茶经》就走了。
现在巴巴问梵学家为何昨天突然离开。梵学家回答说他有些事情需要处理。
巴巴:你是不是听见《茶经》感到不安?无论受到什么打扰,你必须努力保持平静。
梵学家:没有。不是那样。昨天我提前走是因为我必须跟几位客人道别。
巴巴:你听是用梵语诗体创作的《茶经》感到伤心吗?你认为那是对梵语的侮辱吗?
梵学家:也许吧。但那不是我提早离开的原因。
巴巴:你即便被侮辱时也不应受影响。我是帕若玛特玛。我每一刻都在被侮辱,但我用爱回应。假若你坚持听到最后,你的感觉会不一样的,你会感到参与了一次爱的盛宴。朗诵也是消磨时光的好方式,因为给汉默坡爱者的礼物包(普如萨德)还没准备好。
梵学家:我尽量容忍不合自己口味的事物和环境。至于吟茶的诗文,我看过《茶歌》(Cha-Gita)它模仿《博伽梵歌》,也有18个篇章,论茶及其好处。
这引出下面有关自我及其狡猾性质的开示:
巴巴:我们的自我让我们远离真我。自我极其强大,它使我们欺骗自己的大我。它从最初始便附着于大我。它似乎很自然地是个我的一部分,以至于以认识为借口,这个自我立刻被愉悦,又在下一刻感到抑郁。如果我说‘你是个了不起的人’,你马上感到高兴,但你会说,‘巴巴,我只是您的奴隶。’这种貌似谦卑的声明绝对不是谦卑。下一刻如果我指出你的弱点,你会立刻感到忧郁,但你不会表现出来。你会说,‘巴巴,我毕竟是人啊。’你试图以此隐瞒内心的感受,因为自我会采用虚假的外表。要做到自然并表达你内心的感受是很难的——‘假我’乃是绊脚石。消除自我是什么意思?它意味着在酣眠中完全有意识——在完全无意识的状态完全有意识!在赛古鲁赐予其恩典之前,这是不可能的。
梵学家:成道者没有自我吗?
巴巴:有。但成道者的自我是全然不同的。当你说‘我是某某’时,那是假自我在坚持假个我。当你‘融入神’(成为完美的玛居卜或布拉弥卜特)时,你没有了心,你仅仅意识到自己是神。这就是超意识状态。而当你保留着该状态,并且下来降入正常意识时,你有‘自我’,它乃是真我。读了《神曰》你就会详细了解不同阶段和意识状态。另外,你必须要记住,纯粹的智力理解本身没什么价值。一个人理不理解道路的细节都一样。唯有爱重要。
了解神即解除你自己。遇到一位赛古鲁,乃是一种罕见的荣幸;而把他当作人身上帝去爱,则更为罕见。有句话说得好,‘知神者不被人所知。’唯有神存在。
梵学家:既然是这样,那么无知是从哪里溜进来的?
巴巴:神是唯一不可分的。你所看见的众多分别仅仅是表面的。它们乃是无知的结果。这个怎么可以解释呢?无知怎么能知道自己是无知呢?你经历的梦状态将在这方面给你一些概念。
假设你在睡觉,我出现在你梦里说,‘梵学家,这只是个梦。’你会答,‘这怎么可能呢?我看见太阳,天空——我看见您慈爱地对我说话。这么真实的东西不会是梦。’但是你醒来时,会对自己说,‘在梦里巴巴说的话是真的。’
目前你看见我和你坐在一起。现在我说,你在这个‘醒’状态所见闻所感受的一切也是一个梦。整个宇宙只不过是一场梦。可把它称作‘醒梦’。当你凭借我的恩典而证悟神时,你将知道我此时所说的是真理。

美赫巴巴的成道经历

美赫巴巴:

美赫巴巴向满德里透露:在面纱撕开,证悟上帝之前,我体验到最强烈的电击般巨震,有一段时间它所造成的剧烈振动,难以描述。接着是强烈的黑暗,最后是光。即使最伟大的想象也无法想象其光辉,在它面前,这个世界的太阳光就像无限光辉海洋里一滴水的影子。我在证悟时所体验的黑暗也同样无法描述。

美赫巴巴的成道经历

1913年5月的一天,默文从德干学院骑车回家,路过巴巴简的树下。(他虽然每天都路过这儿,并知道巴巴简的存在,但却从未走近过。)二人的眼睛相遇,巴巴简招呼默文过来,像见到失散多年的儿子那样,拥抱默文,流着泪说:“我亲爱的儿子,我亲爱的儿子……”巴巴简的拥抱给默文的意识带来巨大的震动,此后他每天都情不自禁地来到巴巴简的身边,静坐到深夜。

巴巴简不喜欢别人碰她,只有她伸出手后,受青睐者才可无尚荣幸地吻一下。默文来看她,她却要默文给她挠背,连续数小时,然后说:“回吧。”这时候,默文也不得不按摩自己的手指,才能伸开。

1914年1月,一天晚上,默文将要离开时,巴巴简捧着默文的脸,吻了他的额头。她转过身,对周围的人说:“这是我亲爱的儿子,他将震撼全世界,利益全人类。”这一吻,也揭开了本时代阿瓦塔的面纱,“使我在一刹那亲证成道的极乐。”

后来,巴巴简指引默文去见舍地的赛巴巴,继而见乌帕斯尼·马哈拉吉。在从上帝意识到二元意识下降的七年中,默文经常往返于乌帕斯尼和巴巴简之间。有一次,默文去看乌帕斯尼,几日未返,母亲希芮茵又一次找到巴巴简,问儿子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巴巴简顾左右而言他:“我亲爱的儿子,我的儿子……”

希芮茵大声说:“他不是你儿子!他是我儿子!”

巴巴简轻轻问道:“你从哪儿把他带来?他从哪里来?”接着提高声音:“他属于全世界!他不属于你。”然后又轻柔地说:“啊,我亲爱的儿子……”

不过,两位之间的关系后来有所改善。1926年的一天,巴巴的母亲手托花环献给巴巴简,巴巴简却让她自己戴上。在周围人的劝说下,希芮茵窘迫地给自己戴上花环,随即摘下,献给巴巴简。后者把花环放在身旁的默文照片上,用手抚摸着照片,说:“我的儿子将震撼全世界!”然后开始流泪。

当时,美赫巴巴已静默一年多,在这个期间,消息不断从浦那传来,说巴巴简每天都向美赫巴巴的照片顶礼,流泪。早在1921年,美赫巴巴开始其阿瓦塔使命时,他与巴巴简和其他大师就基本上不再见面。

美赫巴巴的成道经历

美赫巴巴的成道经历美赫巴巴的成道经历

美赫巴巴的成道经历

1815年4月,已获得上帝意识但尚未意识到二元的默文(美赫巴巴),恍惚中坐上去Raichur的火车。中途,他突然受内心驱使,在离浦那50公里处的Kedgaon下车。正在“达善”的纳拉延,一看到默文,立刻走下宝座,牵着默文的手,走到自己的座位前,让默文坐在上面,然后从自己脖子上取下花环,给年轻的默文戴上,并给他一杯芒果汁。二人用别人不懂的语言,谈了一会儿,默文便获准离开了。纳拉延盯着默文在视线中消失,显得格外高兴,并提前结束达善:令门徒们大惑不解。

纳拉延是继巴巴简之后,默文接触的第二位至师。在纳拉延那里,默文开始觉受到成道的光荣。

美赫巴巴的成道经历美赫巴巴的成道经历拜见纳拉延之后不久,默文带好友Behramji来见塔俱丁。那天,塔俱丁大发脾气,骂身边的人。但他一看见默文,情绪即刻转好,他从座位上站起,手持玫瑰,一瘸一瘸地走向默文,神秘地绕着默文的脸和头,挥动玫瑰。二人四目相视,未发一言。默文鞠躬,离开。之后,塔俱丁谈起美赫巴巴,总是称他为:“我天上的玫瑰!”后者则称塔俱丁为“Taj”——皇冠!

美赫巴巴的成道经历

美赫巴巴的成道经历美赫巴巴的成道经历美赫巴巴的成道经历

1915年12月,默文在好友Khodu的陪伴下,来到舍地。村民拿着棍子在村口站岗:“你们不能见赛巴巴,他指示说今天谁都不见!”

默文决定在树下过夜,时值冬天,Khodu冻得发抖,而默文似乎对气温毫无意识。第二天早上,他们还是不能进村。下午,传来话说:“赛巴巴叫你们。去他寺里。他情绪还是不好——要小心。”

赛巴巴已77岁高龄,雪白的胡须和头发,身穿白色kafni袍,坐在“慈母寺”里。他指着Khodu说:“我只想见那一个!”

Khodu战战兢兢走上前,赛巴巴在他背上狠拍一下,打得他出不来气儿。赛巴巴问道:“你的朋友是谁?他想要什么?”

“他叫默文……默文•希瑞亚•伊朗尼;他很虔敬,他想求您的达善。浦那的巴巴简说起您,赛。”

赛巴巴火气更大:“不行!不行!我不让他见我!我不让他来!把钱留下,都留下!去告诉你朋友,说我不见他,他不能来见我!”

听完Khodu的转述,默文摇摇头说:“不行!我们等!我必须得见他,我会见他的。”

晚些时候,在赛“出恭”回来的路上,一大队人跟着,还有乐队演奏,气氛快乐而庄重。赛巴巴看起来情绪很好。赛走过时,默文匍伏在他脚前。赛巴巴眼睛发亮,用极低沉的声音叫道:“Parvardigar!”——宇宙的长养者全能之神!就在赛巴巴道出此言的一瞬间,默文成为全能者——赛巴巴把无限大能给了他!

默文起身后,赛巴巴向他顶礼,又叫道:“Parvardigar!”然后站起,让默文走。在默文和Khodu转身离开时,赛巴巴又大声说道:“Parvardigar!”

美赫巴巴的成道经历

美赫巴巴的成道经历

默文和Khodu告别赛巴巴,直奔三英里外的Khandoba寺庙,首次去拜访另一个至师——乌帕斯尼•马哈拉吉。乌帕斯尼正坐在寺庙台阶上,他看默文走来,从地上拿起一块石头,朝默文的额头投来,刚好击中巴巴简吻过的地方,血流了出来,并留下永久的伤疤。这一击,却是默文重新获得二元意识的开端。

乌帕斯尼含着泪拥抱默文,吻了他流血的伤口,随后带他走进寺庙。同来的Khodu既不敢进去,又不敢离开,在外面整整冻了两夜,直到两天后,默文走出寺庙,跟他一起回浦那。

1955年,美赫巴巴在跟爱者的一次聚会上,谈到他的五位大师。下面是巴巴对初次见到乌帕斯尼·马哈拉吉时的回忆:

“我走近马哈拉吉时,可以说他是以石头跟我打招呼的。他用力掷过来,石头刚好击中我前额上巴巴简吻过之处,并击出血来,那个伤疤仍在。但那一击却是dnyan(Marefat
of Haqiqat 或神圣知识)的点击。

可以比喻说,马哈拉吉开始把我从‘沉睡’中唤醒。但在深睡中人是无意识的,而我因超意识而在深睡中大醒。马哈拉吉用那一击,开始帮助我回到对幻相领域的正常意识。

那乃是我目前的无限痛苦的开始,我同时体验着幻相中的无限痛苦和实在里的无限喜悦。然而,在马哈拉吉的积极指导下,我用了七年的艰苦奋斗,才完全回到并确立于对二元幻相的正常人类意识,并同时持续地体验着超意识。

越接近正常意识,痛苦就越增加。有几年的时间,为了减缓痛苦,我频繁地连续以头击石。这就是我后来失去全部牙齿的原因,它们因不断的撞击而提早松动。这还造成新伤不断,所以我总是用一个有颜色的头巾裹着额头。”——译自美赫巴巴《听着,人类》

美赫巴巴的成道经历
巴巴当时的照片
(译者田心注:我们这里有一位朋友叫Richard Thompson。他告诉我说,1979年他在印度朝圣时,到普纳拜访了巴巴的故居,看见巴巴曾以头撞击过的石头,就情不自禁地顶礼。随后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他经历了难以言喻的剧烈头痛。他说那次经历让他瞥见了一小点儿巴巴所经历的痛苦。现在这块石头已被围起。)

1915年12月,默文初见赛巴巴和乌帕斯尼之后,很长时间,默文每个月都要去舍地,先跟赛巴巴呆一会儿,随后去跟Sakori呆上几天。然后回浦那巴巴简那儿。巴巴简也总是鼓励默文去这个印度大师那里,拿“属于你的一份。”

连续7年,默文来往于巴巴简和乌帕斯尼之间。1921年,默文连续6个月住在Sakori,他离开的那天,乌帕斯尼合掌说:“默文,你是Adi Shakti!你是阿瓦塔,我向你致敬!”

之后,他告诉默文的朋友:“你们都仔细听着:默文是阿瓦塔。抓牢他的双脚,别用一只手,要用两只手。我把权力移交给了默文。这个孩子将移动全世界。全人类都将从他手里收益。”

八十八佛 礼诵功德

图文来自网络

南無普光佛 (得佛智光,周淨諸業)
南無普明佛 (破盡無明,速成正覺)
南無普淨佛 (得佛微妙,身土淨嚴)
南無多摩羅跋栴檀香佛(破盡諸惑,證一切種智)
南無栴檀光佛(香光莊嚴,念念成佛)
南無摩尼幢佛 (善流諸法,莊嚴眾心)
南無歡喜藏摩尼寶積佛(證佛心庫,無量法藏)
南無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佛(眾所樂見,精進無畏)
南無摩尼幢燈光佛(破眾痴闇,無明結使)
南無慧炬照佛 (得佛智耀,遍照法界)
南無海德光明佛(圓佛德海,光明無盡)
南無金剛牢強普散金光佛(金剛智德,普耀諸方)
南無大強精進勇猛佛 (威德無厭,勝伏諸障)
南無大悲光佛 (悲心週遍,光明圓滿)
南無慈力王佛(與樂有情,威德無量)
南無慈藏佛 (具諸佛藏,隨緣宣法)
南無栴檀窟莊嚴勝佛 (五法身香,普薰諸方)
南無賢善首佛 (十法界頂,為眾首師)
南無善意佛(善宣諸法,眾皆蒙益)
南無廣莊嚴王佛 (得佛廣大,莊嚴三身)
南無金華光佛(因堅果淨,光照無量)
南無寶蓋照空自在力王佛 (慈悲寶蓋,自在力王)
南無虛空寶華光佛 (三身明耀,如寶華光)
南無琉璃莊嚴王佛(福智圓滿,通透莊嚴)
南無普現色身光佛(普門示現,無盡佛身)
南無不動智光佛 (寂然佛智,不變隨緣)
南無降伏眾魔王佛(無漏智力,降服諸魔)
南無才光明佛 (無礙辯才,廣度群迷)
南無智慧勝佛(智慧勝力,破眾三惑)
南無彌勒仙光佛 (慈智覺光,灼破眾盲)
南無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寂光真境,智月妙明)
南無世淨光佛 (佛智淨光,世出皆淨)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龍表智種,如王利眾)
南無日月光佛 (實權二智,合如日月)
南無日月珠光佛 (諸佛三智,光融無礙)
南無慧幢勝王佛 (智慧法幢,勝伏諸王)
南無師子吼自在力王佛(如來說法,驚伏邪外)
南無妙音勝佛 (如來妙音,聲鎮十方)
南無常光幢佛  (豎佛法幢,如光耀方)
南無觀世燈佛 (佛智觀照,三界明燈)
南無慧威燈王佛(無礙慧燈,柔伏有情)
南無法勝王佛 (圓佛如來,三界法王)
南無須彌光佛(表佛四智,光明顯耀)
南無須曼那華光佛(佛心香光,稱眾意樂)
南無優曇缽羅華殊勝王佛(佛演說法,稱悅眾心)
南無大慧力王佛 (大智慧力,自在演教)
南無阿閦毘歡喜光佛 (不動智光,令眾歡喜)
南無無量音聲王佛(一音演教,眾皆聞解)
南無才光佛 (辯才說法,放光照機)
南無金海光佛(佛身金透,影現十方)
南無山海慧自在通王佛(悲智深廣,融通無礙)
南無大通光佛(三德圓具,通透諸方)
南無一切法常滿王佛 (真如法性,圓即法王)

※禮誦五十三佛名功德釋義:(出自佛說觀藥王藥上菩薩經:
十方諸佛由禮五十三佛,滅除積習,得成正覺。)

南無釋迦牟尼佛:能消除一萬劫的罪障
南無金剛不壞佛:能消除過去生中,一萬劫的罪業
南無寶光佛:能消過去生中,三萬劫的罪業
南無龍尊王佛:能消過去生中,八劫的罪業
南無精進軍佛:能消過去生中一切口業
南無精進喜佛:能消過去生中一切意業
南無寶火佛:能消過去生中,盜取三寶物的罪業
南無寶月光佛:能消過去生中,一劫的罪業
南無現無愚佛:能消過去生中,宣說四聖眾過失的罪業
南無寶月佛:能消過去生中,弒母的罪業
南無無垢佛:能消過去生中,弒父的罪業
南無離垢佛:能消過去生中,由欲念所生的貪業
南無勇施佛:能消過去生中,弒阿羅漢的罪業
南無清淨佛:能消過去生中,破和合僧的罪業
南無清淨施佛:能消過去生中,出佛身血的罪業
南無娑留那佛:能消過去生中,摒棄、驅逐阿羅漢的罪業
南無水天佛:能消過去生中,弒菩薩的罪業
南無堅德佛:能消過去生中,弒阿闍梨或師長的罪業
南無旃檀功德佛:能消過去生中,阻止齋僧的罪業
南無無量掬光佛:能消過去生中,毀壞塔寺的罪業
南無光德佛:能消過去生中,一切瞋業
南無無憂德佛:能消過去生中,一切貪業
南無那羅延佛:能消過去生中,一萬劫的罪業
南無功德華佛:能消過去生中,十萬劫的罪業
南無蓮華光遊戲神通佛:能消過去生中,七劫的罪業
南無財功德佛:能消過去生中,由煩惱習氣所造作的罪業
南無德念佛:能消過去生中,一切身業
南無善名稱功德佛:能消過去生中,對於佛出世不歡喜所造作的罪業
南無紅燄帝幢王佛:能消過去生中,由嫉妒心所做的罪業
南無善遊步功德佛:能消過去生中,教唆他人造作惡業的罪業
南無闘戰勝佛:能消過去生中,由傲慢所造作的罪業
南無善遊步佛:能消過去生中,由兩舌(挑撥離間)所造作的罪業
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能消過去生中,隨喜他人不善的罪業
南無寶華遊步佛:能消過去生中,毀謗佛法的罪業
南無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能消過去生中,毀謗上師與違犯三昧耶戒(誓願)的罪業

※禮誦三十五佛名功德釋義:(出自大寶積部決定毗尼經:
菩薩違犯十惡五無間罪,由禮三十五佛,罪障皆滅。)

Page 66 of 69
1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