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虚空——华严菩萨

元朝时代华严菩萨,是尉州高氏之子。他生下来就天资聪颖,颇具灵心悟性,志愿要脱此污浊红尘,入山修道。起初父母不答应,可是他表现得意志坚决,一再恳求。

“容许孩儿出家求道吧!”

“好吧!”父母没了办法,最后不得不答应他得要求。

经过商量,父母就送他晋诣五台山寿明法师座下作沙弥,终于在那儿披剃后,受了具足戒。他很用功,只是潜心读诵杂华严经部,竟阅读了千部之多,且有相当心得。又时常作华藏世界观,既是观想大日如来亘三世常在说法。

有一天,他正入观时,忽然听空中有声音说道:

“融和经义气可吞山河之慨,少时风云际会自然能得成就。”于是立即契入华严,顶戴《华严经》,不论行住,都不敢有违华严之旨。因此世人尊称他“华严菩萨”。

他曾建一藏经楼名“华严阁”,阁楼之下有海水,但他曾建一藏经楼名“华严阁”,阁楼之下有海水,水面上植有大莲华,而且塑着毘卢如来圣像端坐在莲华之上。

他每天面对佛像修禅观,有时候入定经过三、五天才起观。

大元皇太后仰慕他的德名,三次下圣旨召见,但他无意功名,也自认不善奉迎权贵,因此都没有遵旨入宫。当朝又以“五路总摄”的僧官职位相授,他又坚决的谢辞了不愿接受。成宗帝临幸入山,对他礼遇有加,至为看重。

他临圆寂前夕,对寺众们说:

“无尽剎海,不离当处,妄情未破,悟入无时。”

门下弟子法忍法师问:

“未知上人现在向什么地方去呢?”

他回答:“虚空剖出一茎骨”。意义颇深。

门下徒众再次乞求示偈以解众人迷津,于是他写下了这几句“历劫本无去住,套用何思何虑?转身踏破虚空,一切是非不顾。”

没多久安详地示寂了。示寂之日在他书写过的几桌上显现出龙瑞,还现出五彩的光芒照耀在庭院之内。示寂后经三天,化火自焚其体。门下弟子检拾到不少舍利,并建塔供藏。

《太乙金华宗旨》一:天心

太乙金华宗旨

天心

吕祖曰:“自然曰道,道无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古来仙真,口口相传,传一得一。自太上见化,东华递传某, 以及南北两宗,全真可为极盛,盛者盛其徒众,衰者衰于心传,以至今日,滥泛极矣!凌替极矣!极则返,故蒙净明许祖,垂慈普度,特立教外别传之旨,接引上根。闻者千劫难逢,受者一时法会,皆当仰体许祖苦心,必于人伦日用间,立定脚跟,方可修真悟性。

我今叨为度师,先以太乙金华宗旨发明,然后细为开说。

太乙者,无上之谓。丹诀总假有为 而臻无为,非一超直入之旨。所传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门,所以为妙。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于金华,亦秘一光字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炁,水乡铅只一位者此也。

回光之功,全用逆法,注想天心,天心居日月中。《黄庭经》云:‘寸田尺宅可治生’, 尺宅面也。面上寸田,非天心而何?方寸中具有郁罗肖台之胜,玉京丹阙之奇,乃至虚至灵之神所住。儒曰:‘虚中’;释曰:‘灵台’;道曰:‘祖土’、曰‘黄庭’、曰‘玄关’、曰‘先天窍’。盖天心犹宅舍一般,光乃主人翁也。故一回光,周身之炁皆上朝,如圣王定都立极,执玉帛者万国;又如主人精明,奴婢自然奉命,各司其事。诸子只去回光,便是无上妙谛。光易动而难定,回之既久,此光凝结,即是自然法身,而凝神于九霄之上矣。《心印经》所谓‘默朝飞升者此也’。

宗旨行去,别无求进之法,只在纯想于此。《楞严经》云:‘纯想即飞,必生天上,天非苍苍之天,即生身于乾宫是也。久之, 自然身外有身。’金华即金丹,神明变化,各师于心,此种妙诀,虽不差毫末,然而甚活, 全要聪明,又须沉静,非极聪明人行不得,非极沉静人守不得。”

译文:

吕祖说:自然,就是道。道没有名义,没有形像;仅仅是一个性和一个元神而已。性命是看不见,也摸不着,只寄托在天光上,天光也是看不见,摸不着,只寄托在两眼上。自古以来仙真传道,都是口口相传,传授一代,成功一代,自从太上点化东华,一直递传到我吕某,以及南北两宗的徒众,全真道教可称谓极盛了;不过说是盛,盛在人数众多; 其实是衰,衰在心传断绝,直致今日,真是泛滥到极点,凌替到了极点,物极必反。于是净明派的许祖站出来慈悲普渡,提出教外别传的原则,来接纳根器不凡的人,听道者可算是千载难逢,学道者可算一时机遇,大家都要体会许祖度人的苦心,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和待人处世方面立定脚跟,然后才能谈到修真悟性。

我现在荣幸的担任度师,先讲解一下「太乙金华宗旨」,以后再逐章细为介绍。

所谓「太乙」者就是无上的代名词之称,一般炼功的法诀虽有很多种法,但都要借有为之术,以达无为之境,所以并不是一步登天的功法。而这里所传授的宗旨有些不同,一开头就直接提出性功,不落第二法门,所以更为玄妙。所谓「金华」也就是光。那光有什么颜色?不过取像于金质的华采。用这个名词,内涵包藏着一个「光」字在内,这就是先天太乙的真气。入药镜所说:「水乡铅,只一味」者,就是说这个。

回光的功夫,全用逆法,注想天心。天心是位居于日和月的中间。黄庭经云:「寸田尺宅可治生。」的话,那尺宅,指的是人的面部;面部有块一寸见方的田,那不是指天心,又是指什么?这一方寸的地方,居然有森罗萧台之胜景,玉京丹阙之奇观,它是最虚最灵的神居住之处,儒家称它为「虚中」;释家称它为「灵台」;道家的称乎更多有「祖土」、「黄庭」、「玄关」、「先天窍」等等。原来那天心就像一家宅院一样;那光是这家宅院的主人翁,所以只要一回光,则周身之气都要上朝头顶,就像圣王定都建朝, 万邦都持有玉帛前来朝贺;又像主人精明,奴婢自然俯首听命,各司其职。各位只要实行 回光,就是无上妙谛。不过要注意,那光易动而难定,回光一久,那光就会渐渐凝结成自 然法身,最终能够凝神于九霄之上。心印经所讲的「默朝上帝,一纪飞升」者就是指此也。

实行宗旨,别无更进一步的功法,只在纯想天心。楞严经云:「纯想即飞,必生天 上」。那天,并不是指蓝蓝的天,而是隐喻法身在乾宫( 头顶 ) 生成是也。干为天,日久天长,自然就会身外有身。金华也就是金丹,它的神明变化,随各人的心而不同。这里面的妙诀,虽然没有丝毫差池,然而这功法却十分灵活。全靠聪明,又要沉静。故不是最聪明的人不能实行,不是最沉静的人不能坚持。

明現本來性-大手印指導

摘自《明現本來性-大手印指導教本》施心慧 譯

雖然這是大手印四瑜珈的次第,但是也和大圓滿心部相關,而五道十地,也對應所有顯密佛法過程:

談到四瑜珈的升起過程,祖師達波札西南嘉說:

「以「頓悟型」的人來說,一開始在安住後,或是領受指引後,從專一,或是從離戲,或是從一味進展到無修,這是頓時生起的,有很多各式各樣的情況,而這種[進展的]生起是很穩固的。

以「越級型」的人來說,四瑜伽中前一個尚未穩固,後一個就突然生起,這種[進展]的生起並不穩定,上下波動會很劇烈。這類的人如果持續閉關,專心禪修,將能獲得穩固的了悟。如果此生禪修的時間很短,教導說,將會在中陰時體驗到真正的了悟。

以「漸修型」的人來說,會次第地體驗到四瑜伽,先前的次第穩固後,之後的階段才會循序生起,這樣[進展的]生起也是很穩固的。促使精勤的毅力生起是很重要的。

教導說,越級型和漸修型這兩種人,如果對上師懷有虔敬心,對禪修有勤勉毅力,就會變得和頓悟型的人很類似,不需費力辛勞,沒有什麼困難」

大手印四瑜珈,專一 → 離戲 → 一味 → 無修

🔥下品專一,在下座時的顯現中,會出現帶著歡喜的顯相,但大多是堅實的。
🔥中品專一,在睡夢中,有時會有覺受,有時又沒有。有些人作夢的次數會變少。[開始]對禪修感到歡喜。
🔥上品專一,是指在定中和下座階段,四威儀和日夜都持續不間斷、寬廣歡喜地達到明空的狀態。
如果日夜都持續處在此明空之中,這就是圓滿了專一的力 量。如果只是偶爾處在明空中,就是尚未圓滿。在上品專一的階段,會有持續不斷的明、空、樂的覺受,而且一切妄念都會融入這樣的狀態中。所有下座時的感知都成為這個狀態,大多數的夢也都進入這個狀態。

🌸下品離戲:在睡覺和作夢時,大部分時候也都是錯亂迷惑的。
🌸中品離戲:在下座時的心境和作夢的時候,會出現各式各樣的錯亂和不錯亂。對於善法修持、上師、法友,還是有些許有信心和懷疑等等的起伏波動。
🌸上品離戲:在下座時的心境中,所有的顯相還不完全只有妄念已除的清透明晰之心。但白天的禪修無間斷地具有覺空、顯空的善妙覺受。雖然如此,但是還不完全是以正念無間斷地攝持,所以有時還是要倚賴較嚴謹的正念。睡夢中,還是會有些許堅實的錯亂迷惑。如果修持上品離戲多年仍然沒有進展,就應捨棄三種貪著,請求灌頂,懺悔所違犯的戒律等,並且祈請了悟能夠增長。

🍀下品一味:在夢中,也會有少許的迷惑和執著。
🍀中品一味:下座時的心境和夢中,比過往較少迷亂,也不會生起強烈的堅實執著。
🍀上品一味:沒有實在感的無執之夢會無礙地出現。教導也說,有時會沒有夢。縱使獲得了上品一味的了悟,如果沒有細微的神通和空行的徵兆,就是沾染了違犯誓戒招致的不祥晦氣。因此要做一千個擦擦等,向每一個擦擦供養花朵(也就是說上品一味時理應出現微細神通)

🌼下品無修,是指不需以正念攝持,也不需刻意進行平等住,所有的顯相都成為禪修,但仍然會生起少許對如幻的執著。
🌼中品無修,是指連對如幻的執著都已遠離,晝夜完全都成為不間斷的無修狀態。在下座時的顯現中,會體驗到心識的細微相續為自明。
🌼上品無修,是指這種細微的心識也轉依為本智,所有的一切都成為不間斷的本智。

~~~~~~

大手印四瑜珈對應凡夫到成佛之間的經歷(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然而,關於步入「地」和「道」的方式:

首先,從進入加持之道,直至見到了禪修的專一本質並且圓滿了[專一之]力,這是初學者的境地,[也就是]資糧道的階段。

[由此]到三種離戲禪修,是以虔敬而行持的境地,[也就是]加行道的階段。

三種一味禪修和下品、中品的無修,則相應於初地,[也就是]見道,以及從二地到十地的修道階段。上品無修,是對應於佛地,[也就是]究竟圓滿之道。」

「下品專一,是指從難以守護具有明、空、樂等覺受的禪定,到只要一禪修就能進入禪修的狀態。

中品專一,是指即使不禪修,不時也能進入禪定,而禪修時則十分穩固。

上品專一,是指在定中和下座階段,四威儀和日夜都持續不間斷、寬廣歡喜地達到明空的狀態。」

~~~~~~

下品專一

「在下品專一的階段,心會有可辨認的禪定,其中具有樂、明、無念的覺受。在這種覺受中出現妄念或顯相時,它會自釋然、自解脫,但是也會產生認為「這就是禪修」的作意確信。在下座時的顯現中,會出現帶著歡喜的顯相,但大多是堅實的。

在下座的心境中,只要一以正念攝持,就會有明空的覺受,但是也會生起想著:「這是空,這是心的顯現。」的心態。

在夢中,除了夢境比較清楚鮮明之外,沒有太大的差別。有些人作夢的次數變多,但是不太能記得[夢境]。」

有時會難以進入禪定,覺得:「我無法禪修。」波動起伏會很劇烈,心中會生起虔敬、淨觀、悲心等等。」

中品專一(資糧道中期)

「在中品專一的階段,禪修會有明、空、樂的覺受,只要一禪修,禪修就會很穩定。有時,即使不禪修,也會寬廣歡喜地進入這樣的狀態中。在此覺受的狀態中,妄念和顯相會較之前更少出現,無論生起了什麼,都自行釋然。在下座時的顯現中,會生起帶著明空覺受的開闊清透的顯相,有時顯相也會變得堅實。在下座時的心境中,只要一生起正念,就寬廣歡喜地成為禪修。在睡夢中,有時會有覺受,有時又沒有。有些人作夢的次數會變少。[開始]對禪修感到歡喜。」

上品專一(資糧道後期)

「在上品專一的階段,會有持續不斷的明、空、樂的覺受,而且一切妄念都會融入這樣的狀態中。所有下座時的感知都成為這個狀態,大多數的夢也都進入這個狀態。會有帶有「貪著善妙的執著」的確信,也會有心為樂空、覺空,妄念為明空,顯相為顯空等「空」的覺受,以及生起一切都如夢如幻等許多體驗。也會生起一些有漏的功德。會開始想:「沒有比這更善妙的禪修了。」也會生起虔敬等等。

四瑜珈中,專一瑜珈是否達到究竟圓滿:「在下座時的心境中,如果心中對眾生生起悲心,而且祈願[自己]能夠利他,就是種下了色身的種子。如果難以生起悲心,就是尚未種下[色身的種子]。」

~~~~~~

無修有三個階段:

下品無修,是指不需以正念攝持,也不需刻意進行平等住,所有的顯相都成為禪修,但仍然會生起少許對如幻的執著。

中品無修,是指連對如幻的執著都已遠離,晝夜完全都成為不間斷的無修狀態。在下座時的顯現中,會體驗到心識的細微相續為自明。

上品無修,是指這種細微的心識也轉依為本智,所有的一切都成為不間斷的本智。

注:

◎祖師說四瑜珈各有上中下、十二次第可對應五道

專一(資糧道)→離戲(加行道)→一味(見道,入聖者流、修道前期)→無修(修道後期、無學道)

◎另外祖師也說如果對上師懷有虔敬心,對禪修有勤勉毅力,則可能成為頓悟型之人:

「以頓悟型的人來說,一開始在安住後,或是領受指引後,從專一,或是從離戲,或是從一味進展到無修,這是頓時生起的,有很多各式各樣的情況。」

林仁波切的传奇故事

林仁波切传授灌顶时的照片

林仁波切的传奇故事

”师父,请问可以给颗舍利子让我供养吗?“

有一次,有位弟子向林仁波切讨舍利子,“尊贵的上师,请问可以给颗舍利子让我供养吗?”

当时谁都知道这个人的意思当然是指请仁波切给他一点自己所珍藏的佛或过往祖师的舍利子。林仁波切那天心情很好,就和这位弟子开玩笑说 “但我还想多活几年喔!”。

可是那位弟子还没反应过来,林仁波切随手就在自己皮肤上一拿,手掌上就有了几颗挺大的、浑圆的白色舍利子,就送给了他。

后来听说这些舍利子自然增生!

一般高僧圆寂后,有舍利并不是什么奇事。但林仁波切在世时,就能随手在身上拿出舍利子!

还有,据说林仁波切在打坐时,身上自然都会有舍利滚出来!亲密的弟子都知道这件奇妙的事!于此可见依尊林仁波切是位非常高证悟的上师!

林仁波切是格鲁派大德,也是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资深亲教师,并担任第九十七世的甘丹赤巴,为经论和密法教授。

莲花生大士:只有孔雀能够以毒为食!

莲花生大士:只有孔雀能够以毒为食!

无论如何,只要你的见地与修行尚未达到稳定,你就应该像只受伤的鹿一般逃到隐居静僻处,要像碰到毒蛇一样,逃离烦恼。

益西措嘉空行母问道:“行者不是应该将一切烦恼都以为道用吗?”

上师答说:

当然要将烦恼以为道用!然而,只有孔雀能够以毒为食。能够将烦恼以为道用而无须舍弃烦恼的人,比优昙钵罗花还要稀罕。

对于最高根器的行者来说,烦恼会展现为帮手﹔然而,对于较低根器的人来说,烦恼却会变成毒药。对于较低根器的人而言,断舍烦恼是比较好的!”

益西措嘉空行母问道:要断舍多少或多久之后,行者才会变成熟练的能手呢?

当你不执着烦恼与感官欢愉,并且能将之视为幻相,如此,即使烦恼真的生起时,你也不需要厌抑烦恼,因为他们不会再有所危害了。而当烦恼未生起的时候,你也不会有造作烦恼或欢愉的欲望,因为你已远离了期待。当你可以这么做时,烦恼便是被以为道用了。试图以烦恼为道用,然而却仍执着于实有,就像苍蝇困陷蜂蜜中一样。

元素净化咒

听闻解脱咒 (莲师伏藏)

Ah Ah Sha Sa Ma Ha.

Ma Ben Dharma Ra Ra.

AHa Gan K(g)a Ah Sha La

Sa Den Dharma Da Li

Ga Ha Na Ah Li Ta

Ha Ma Sa Sha K(g)i U

~~~~~~

母子咒 Ali Kali

母音:

om a ā i ī u ū ṛi ṛī ḷi ḷī e ai o au aṁ aḥ

子音:

ka kha ga gha nga

ca cha ja jha ña

ṭa ṭha ḍa ḍha ṇa

ta tha da dha na

pa pha ba bha ma

ya ra la va

śha ṣha sa ha kṣha svaha

~~~~~~

缘起咒

Oṃ · ye · dharmā · hetu-prabhavā · hetūn · teṣāṃ · tathāgata · hya · vadat · teṣām · cayo · nirodha · evaṃ · vādī · mahā-śramaṇaye · svāhā.

~~~~~~

净化五大咒

南开诺布仁波切说年幼时念这个五大元素净化咒,记忆力忽然大为增长,从只可以背诵两页经文到一下子可以背诵15叶经文。

om e ho shuddhe shodhanaye svaha: 空、蓝色

om yam ho shuddhe shodhanaye svaha: 风、绿色。

om kham ho shuddhe shodhanaye svaha: 水、白色。

om ram ho shuddhe shodhanaye svaha: 火、红色。

om lam ho shuddhe shodhanaye svaha: 土、黄色。

~~~~~~

五大元素净化咒 Five elements purification mantra:

om ah hum    e     yam kham ram lam shuddhe shuddhe   ah
身   语    意,空,风,  水,  火,土,   净化,    净化,遍布一切

e ho shuddhe shuddhe: 空. 蓝色。

yam ho shuddhe shuddhe: 风. 绿色。

kham ho shuddhe shuddhe: 水. 白色。

ram ho shuddhe shuddhe: 火. 红色。

lam ho shuddhe shuddhe: 土. 黄色。

赤江仁波切的故事

依尊赤江仁波切是一位很有证量及能力的大师。当赤江仁波切在世时他都会为亡者代作迁识仪式,在正式迁识的一刹,亡者的尸体会自己猛然跳动以下。

赤江仁波切平时常带一条纸条圈起成圈轴般。每听到有人离世了,不论有没有人代求迁识,他都会暗地里取得亡者名字并写下其名字在纸条上,然后在有空档时,就会秘密地凭纸上的人名为这些亡者一个一个作迁识法。

尽管纸条上有大量的姓名,赤江仁波切都会为每位往生者念很久的经文。而且神奇的是:在他为某人成功迁识了后,这个人的名字,就自然会从纸条上消失,一向都是这样!

创巴仁波切:頂果仁波切很威严也很潇洒

摘自创巴仁波切自传《我从西藏来》:

顶果钦哲仁波切是一个结过婚的喇嘛,他对最高真理有深入的了解,也是第十世创巴祖古的重要弟子,他就是一八一七年出生的著名作家兼教师钦哲仁波切的转世。

因为他的修行高深,德斯眺的僧人们邀请他来修曼寺主持「无上瑜伽」的开学授课仪式;这个课程包含了金刚乘教学,共举行了一个多月。课程授毕以后,顶果钦哲给我作个人的特别指导。我觉得自己很自然地被他所吸引,感觉到他就像是我的父亲,所以能够毫不害羞且没有犹豫地向他发问一切。

他很欢迎我,因为我是他老师的再世。

在我才十岁的时候,他送给我玩具和糖果。他的个子非常高,人很威严和潇洒。不论他做什么事情,都能处理得十全十美,他甚至比所有我曾遇到的人都优越,办事能力确实非凡,他的著作高深有力,且是一个诗人,更能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

这几年来,我经常很忙碌,要接见这个喇嘛、那个高僧,和参加种种的仪式,因此,我的学习被疏忽了。虽然我的学习减少,但是对事情的了解却与日俱增,我的一般知识也大大超过了往昔。

顶果钦哲仁波切给我上私人课程,教我大圆满法,也教导我第十世创巴祖古和其他老师教给他的学问知识。

几个月之后,他离开寺院,令我非常失望,竟然一连多天不想吃东西和温习。这次的别离,比亚森喇嘛的别离更为令我伤心。

莲花生大士:饮食供养,累积资粮。

谈到最好的饮食供养,堆三撮最好的事物,念诵嗡啊吽三遍,观想你的供养刹时变为甘露海。随后,迎请你的本尊周绕无数的三宝圣众,并观想你献上这些甘露,祈请他们享用。

如果你没有办法这么做,只要单纯地献上某种供品,并说道:三宝,请纳受!
如果你真的空无一物可供,至少要每天供上一碗水。如果不这么做,你的皈依戒就会毁堕。

三宝并不需要这些物质滋养的供品,像一般众生一样。这些食子是为了让你不知不觉地累积资粮。

—莲花生大士

慧童女十问佛,震动三千大千世界

《大宝积经》:

妙慧童女,家住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中,父亲是有名的长者,年龄才八岁的时候,耆阇崛山的讲经法会,她就常常在座。年轻的小姑娘,面貌生得秀丽无比,行动举止也端庄温和,佛陀座下的弟子,无论是盛德的长老,或是年轻的比丘,没有一个不喜欢她。尤其是比丘尼的女众僧团,对于妙慧童女,更是心爱万分。

大家喜欢妙慧童女,虽然她年幼聪明,但想不到在一次佛陀说法的法会中,她竟然以菩萨的心境和口吻,向佛陀问长道短,使在会的大众,个个都惊奇不已!

妙慧童女,有一次当佛陀升座说法时,她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地先走到佛前,顶礼三拜,右绕三匝,然后就长跪合掌,对佛陀说道:

「伟大的佛陀!您是世间的明灯,可以照破众生心地的黑暗。弟子对于菩萨所作所行,现在尚未完全了解,想恳求佛陀为我解答!」

佛陀一看,原来是妙慧童女,佛陀知道她的来历,想到今天菩萨和罗汉们有妙法可听了,因此就很欢喜地对妙慧童女说:「太好啦 !今天你发大愿心,前来问我,现在你就随意地问吧!」

妙慧童女见佛陀应允随她发问,心中的欢喜感激,她就一口气向佛陀提出了十个大问题:「佛陀 ! 我有十个问题,敬恳解答。
请问佛陀,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端正的身体?
请问佛陀,如何获得大富的尊贵之身?
请问佛陀,怎样才能使眷属免除不和以及多病死亡呢?
请问佛陀,有什么办法,能够不受父母所生的这无常不净的血肉之身,而很快的能够见到自己受用变化之身,和您佛陀一样坐在大宝莲华之上?
请问佛陀,怎样才能证得自在神通,可以随意游行无量国土,礼敬诸佛?
请问佛陀,如何才能没有怨仇对头?
请问佛陀,我们说的话,如何才能叫人家一听就信仰呢?
请问佛陀,我们宣扬佛法,照佛法修持,怎样才能免除障碍呢?
请问佛陀,心里的烦恼魔障,如何降伏呢?
请问佛陀,当我们一期生命终了,怎样才能得见诸佛,听闻清净之法,不受一切苦恼?」
佛陀开示 四十方法

佛陀听后,很嘉许妙慧童女的问题。佛陀对妙慧童女的每一个问题,都提示了四个方法:
第一、得到端正的身体,要做到:
一.对恶友不起嗔心;二.安住于大慈悲;三.欢喜修学正法;四.造佛形像。
第二、如何得到富贵,要做到:
一.应时布施;二.不起轻慢的心;三.带着欢喜的心情给人;四.不希求果报。
第三、眷属怎样免除多病和死亡:
一.不说离间的语言;二.度脱邪见众人于正信;三.护持正法;四.教诸有情成佛菩提。
第四、如何不受父母肉身而得佛应身:
一.如来塔庙供奉华果;二.不妄自损害他人;三.铸造佛像;四.对佛菩萨深生净信。
第五、怎样有神通:
一.见他修善不为障恼;二.他说法时未尝留碍;三.燃灯供养如来;四.于诸禅定常勤修习。
第六、如何没有怨家仇敌:
一.以无谄心亲近善友;二.于他胜法无嫉妒心;三.他获名誉心常欢喜;四.于菩萨行无轻毁心。
第七、说话如何令人起信:
一.言行一致;二.于善友处不覆诸恶;三.闻法不求过失;四.于说法者不生恶心。
第八、宣扬佛法如何离诸障碍:
一.持三律仪戒;二.闻甚深经不生毁谤;三.见初发心者生一切智心;四.对诸有情大慈平等。
第九、如何降伏烦恼魔障:
一.了知法性平等;二.常行精进;三.常勤念佛;四.一切善根皆悉回向。
第十、临命终时诸佛现前:
一.满他所求;二.于诸善法深生信解;三.于诸菩萨施庄严具;四.于三宝所勤修供养。

佛陀对妙慧童女的十大问题,提出了四十种修行的方法以后,妙慧童女欢喜踊跃,发愿奉行,并且说:四十行中,若有一行不修,则违佛教,那就是欺诳如来了。

妙慧童女的愿心很大,座中的目犍连尊者就以怀疑的口吻问道:「妙慧童女!你知道菩萨的修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你今发此殊胜大愿,真的都能做到吗?」

妙慧童女从容的回答道:「尊者!假若我的弘愿真实不虚,能够做到诸行圆满,那么,我愿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妙华,天鼓自鸣,请尊者印证吧!」

妙慧童女说后,真的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空华雨缤纷,鼓乐和鸣。并且在座的大众身体皆变成金色。

文殊菩萨见此神异,觉得不可思议,他对妙慧童女问了很多法性的问题,妙慧童女都一一回答。

佛陀在他们停止问答的时候,对文殊菩萨说:「文殊菩萨!妙慧童女已于过去发菩提心,经过三十劫后,才发无上菩提。文殊菩萨!难道你记不起了吗?她曾做过你的老师,令你住于无生法忍!」

文殊菩萨经佛陀这么一说,像是恍然大悟,即刻欢喜地从座位上起来,对妙慧童女顶礼说道:「大德 ! 我于往昔无量劫前,已曾供养,想不到今日仍然亲近!」

一个人要成长就要准备面对阻力。

一旦一个人开始灵修了,开始自我成长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这朵浪花,在试图往反方向运动,整个河流在向东流去,它却试图往反方向运动。可想而知,它的阻力是多么大。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试图灵魂上升的人、试图内在成长的人,都需要克服来自整个环境的压力。你如果一点都不想成长,很好,你的压力会小很多,你可以随波逐流,没有问题,没有人逼你,你可以随波逐流,你可以去赚钱,你可以去发怒,你可以生老病死,等等,你只要愿意。当然这里面并不会完全快乐,依然会痛苦,但即使痛苦,也是随波逐流的痛苦。

但是一旦一个人要走上内在成长的道路,那就更难了。他非但要放下日常生活当中的痛苦,而且要开始抵御额外的痛苦,也就是那个来自共业的推动,你在抵抗来自整个存在的推动力。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想要上升的人,一个想要内在上升的人,必须是一个勇者、一个战士,他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他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上升的道路是艰难的,并不像人们想象的。比如新时代告诉你,你越上升,你就越快乐,你充满喜乐,你从痛苦里解脱出来了。但他没有告诉你另一半:一个人上升,一个人向永恒探索,的确有来自探索本身的某种兴奋感、某种成就感、某种喜悦感,但是依然会有来自探索的无尽的痛苦。

那个痛苦对于一个探索当中的人不足为奇,就好像你在做一件特别感兴趣的事,你就不在乎你是不是饿肚子了。即使你饿肚子,即使你熬夜,你都觉得你要把这件事干完,因为你特别特别感兴趣,特别特别想知道它的结果是什么,以至于你探索的冲动远远大于那些所谓的表面的痛苦。所以一个在共业当中的人,要试图成长,要做好极大的心理准备、巨大的准备,并且要拥有一颗真正的探索的心,否则你一定会被打垮。

摘自《楞严今释》006   夕阳 著

禅定力、解脱力、福德力、智慧力和神通力,如斯诸力等,无常力最大。

摘自:《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七》

过去,有一个村落的长者们,听说佛陀要到村落来,立刻征召年轻力士整顿道路,村内的壮士竞相参与,人数共计五百名。

整治中发现道路中央横着一块大石头,任凭五百力士如何使力,都无法搬动。这时,正巧佛陀路过,询问原因之后便说道:「我来帮你们把石头移开。」只见佛陀轻轻一提,便举起石头抛向空中,「休!」地一声,瞬间就不见石头踪影。

在场大众个个目瞪口呆,惊讶不已,不一会儿,天空落下像微尘般的粉末。五百力士好奇地请问佛陀,为何会有微尘从天而降?佛陀说道:「这是如来神力,令大石碎为微尘。」五百力士惋惜这么大的石头碎成微尘,所以,佛陀又用解脱力将碎石微尘组合成以前的大石头。

石头恢复原貌后,佛陀便坐在大石上,五百力士也一同就坐。

请问佛陀:您是用什么力量举起大石、粉碎大石,又将它恢复原状呢?

佛陀说:我是用父母所生力举起大石,用禅定力击碎大石。

而解脱力胜过禅定力,所以能将这些微尘恢复成石头的原状。

这些力士又问:「世尊!除了父母所生力、解脱力,还有没有更大的力量呢?」佛陀回答:「还有福德力。佛陀因为修行圆满的福德力,才能于菩提树下,降伏魔障,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五百力士又问:「世尊!除了福德力以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力量?」佛陀说:「还有智慧力。智慧圆满,才能断尽无始劫来积习的烦恼。」

五百位力士又问:「除了智慧力之外,还有更大的力量吗?」佛陀就讲:「还有神通力。有神通力可以降伏耆旧无智、贡高的六师外道。」

五百力士接着又问:「除了神通力,还有其它更大的力量吗?」佛陀回答:「虽然有父母力、禅定力、解脱力、福德力、智慧力和神通力,另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力量,谁也逃不过,就是无常力。」接着佛陀为大众说了这么一个偈子:「禅定与解脱,福德智慧力,如斯诸力等,无常力最大。」

佛陀告诉五百力士:「当知如来之身虽如金山般地坚固,最后还是归于无常。有智慧的人,应当追求无常不能逼迫的境界。」

佛陀又说:「你们应当知道,今日世人的寿命渐渐减短,色力薄劣。其实这颗大石,只是过去的人平常抛掷戏弄的石头而已,你们可以看看石头的两旁,还留下手指拿取的痕迹。」一旁专注谛听的五百力士,个个惊讶不已,生起稀有之心,摧伏了内心的骄慢。

佛陀知道他们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就继续为他们开示四谛法门,五百力士无始以来积习的错误知见,就此摧破,证得了初果罗汉。

木心:人是可以貌相的

1. 人是可以貌相的。

2. 知识学问是伪装的,品性伪装不了的。

3. 爱情显得好时,不是爱情,是智慧和道德。

4. 莎士比亚对他的时代,毫不关心,他最杰出的几部作品,都不写他的当代。

5. 托尔斯泰的《复活》,笔力很重,转弯抹角的大结构,非常讲究,有点像魏碑。

6. 中国近代文学:琳琅满目,一篇荒凉。

7.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主要和重要的文人都未受累。明朝文字狱才叫厉害,让文人不敢写,故晚明尽出小品。

8. 大艺术家都有深厚的自我背景。

9. 天才幼年只有信心,没有计划。天才第一特征乃是信心,信心就是快乐。

10. 说到底,还是贵族出身有骨气。小市民一得势,如狼似虎,一倒霉,猫狗不如。

11. 哈代行文迟缓、悠长、温和,沉得住气,伟大在平淡,不用大动作。(托马斯·哈代(1840-1928),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诗人。)

12. 一个艺术家,人生看透了,人生成熟了,还有什么为人生,为艺术,都是人生,都是艺术。

13. 生活要保持最低程度的潇洒,不要像王尔德那样弄到老脸丢尽,客死旅馆。

14. 福楼拜教导莫泊桑:“你所表达的,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一定要找到它,别用戏法来蒙混,逃避困难只会更困难。”我理解是,这个词要,既准确,又美妙。

15. 说尼采是哲学家,太简单了。我以为他是:一个艺术家在竭力思想。

密勒日巴尊者临终教言

密勒日巴尊者脚印

摘录《 密勒日巴传》

密勒日巴尊者在炽结窟示现病态。 那时天空中出现了像说法时一样的虹彩、花雨等瑞征。 于是大家就知道尊者真的要到他方世界去了。

寂光惹巴、雁总巴、色问惹巴等弟子就请问尊者说:“尊者涅盘以后,到哪一个净土中去?我们徒众们应该向何处祈祷?”

尊者说:“你们随便在什么地方祈祷都是一样。只要有信心,虔诚祈祷,我一定会在你们的面前的。你们祈求的事,我一定赐给。

这一次,我要到东方现喜净土去朝礼不动如来。 我从前曾提起过还有话对你们说,那就是我的遗嘱。 我密勒日巴死后,除去极少的几件用品外,什么财产也没有。 你们可将我的棉衣和手杖交给惹琼巴,他很快就会回来的,告诉他这两样东西与修气功的缘起有关。 在惹琼巴没有到之前,千万莫要触动我的尸体。

这个是梅纪巴的帽子和沈香木杖,具有以善见善观而弘扬佛法的缘起,付给卫巴顿巴(即冈波巴)。 这个木碗,寂光你拿去吧! 这个灵盖,雁总顿巴给你吧。 打火石给色问惹巴。 这双骨头匙子给炽贡惹巴。 把这块布垫子分成碎片,分给其他的弟子们,一人可以拿一片去。 我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金钱的价值,送给你们的意义,主要的在显示缘起而已!

我最重要的遗嘱与我密勒日巴多生来聚集的金子,都藏在这个灶头底下。 我死了以后,许多无识的弟子也许会因为我的后事而争吵,那时你们可以把那遗嘱打开来看。 那里面还有指示你们修行的办法。

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佛人,为了今生的名闻恭敬,表面上东做佛事,西做功德;实际呢,他供施一百,心里却想收回一千。 这些贪求果报而行佛事的世俗人,就等于把毒药混在美味里进食一样。 所以你们不应该为了今生的名闻恭敬而饮下这个‘好名’的毒药。 那些表面上是佛法,而实质上是世法的事,你们都要彻底舍弃,一心精进,修行纯净的佛法才好。 ”

诸弟子又请问尊者说:“如果对于众生有利益,我们是否可以行一点点世法?”

尊者说:“行世法的动机,如果丝毫也不是为了利己,那是可以行的。可是照这样行,实在是太困难了。如果为了一己的贪欲而行利他,则自利尚不成, 更谈不到利他了。就像不会游水的人去游水,不但游水不成,反而为水所淹毙一样。所以在没有证得实相空性以前,最好不要谈利生的事业!己无 修证,就要利生,等于瞎子引盲人,最后终究要堕入自私的深渊中去。本来虚空无尽,众生亦无尽,自己修行成就了以后,度生的机会实在太多了;任何时间,任何 地点,都可以度化众生。

在未成就以前,你们应该以清净意发大悲心,为利益一切众生的原故而勤求佛果。 放弃衣食名利的思想,身耐劳苦,心负重荷,如是修行才是。 这就是度众生,也就是修行入道完成自他一切的究竟利益。 我有一歌,你们仔细听着:

敬礼玛尔巴译师前,凡欲学佛修行者,
若不依止具相师,虽有恭敬无加持。
甚深灌顶若不获,执续部义徒自缚,
不以续部为依准,一切作仪成谬误。
若不修观深秘诀,舍世间法徒自苦,
不能降伏诸烦恼,巧舌如簧皆空语,
不明甚深方便道,虽常精进无利益。
不明玄奥三要点,虽勇猛修路遥远;
不集广大之福德,徒求自利轮回因。
虽集福德不求法,勤修亦难成功德;
知足乃是无价宝,远胜黄金千万亿。
身内安乐若不生,寻求外乐痛苦因;
爱名魔心若不除,终将自败惹烦恼。
贪乐则为五毒恼,物欲终使慈悲离;
骄傲自慢是非因,独居自无口舌灾。
心离散乱修专注,寂处能邀胜伴来;
安守卑下得上位,缓行偏能成速达。
舍离诸事大事兴,守甚深道道速成;
若证空性悲心生,悲心生处自他泯。
无自他故能利生,利他事成重见我;
由见我故成佛陀;我与佛陀暨佛子,
无差别观应祈请。

尊者又继续说道:“现在我不能再久住了,你们应该记住我的,继持我的宗风!”

说毕就入大定,示现圆寂。 享寿八十四岁,于木鼠年(1135年)冬季末月十四日黎明,星光欲没,朝阳正升之时,尊者之色身入法界体性,显示涅盘之相。

Page 49 of 102
1 47 48 49 50 51 102